尊敬的曹东义老师,各位中医同道,您们好!
1 S+ L9 ^; F% n" y; { }
$ g! }4 `* I' [1 M7 g7 i 我是河北涿州的中医爱好者王洪昇。9 {7 ^ U2 I) p; y3 k" n
: x- p) @$ d6 q. \' T5 L, ~. e6 H
2024年6月9日(20:30)周日晚上,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 空中课堂”,由王洪昇讲述《伤寒论》。题目是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5 b, a* C! O2 ~4 {
$ U& X- Z6 s4 J) m2 V6 r6 o1 K
第五讲 《伤寒论校注》卷第一 平脉法第二(三)。5 [6 m3 D% K N, U% `" H- v( T% U
& A) M# Y6 t: f6 t1 D 内容简介:诊脉指法轻重与五脏的关系,并举下利为例说明尺脉候肾的重要意义;以五行乘克理论辨析脏脉的纵横顺逆和疾病的吉凶;脉有残贼;脉有灾怪。" ~! `% l, R# d
' T6 u4 g$ e* @/ w$ o 祝贺河北涿州的中医学者王洪昇先生讲座成功,他与大家一起学习了《伤寒论校注》卷第一 平脉法第二(三)。" n- V, g$ x# h$ w, _" F9 a0 O
# K% d E% l' D+ q 医学问对,成就中医经典,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平脉法所刊登的“师徒问对”,就是不同寻常的历史传承过程:# \, i9 r+ D' K7 r3 x) z! g0 ]
7 @7 f E J; F! n% J7 F7 k “师曰:病家人来请,云,病人发热,烦极。明日师到,病人向壁卧,此热已去也。设令脉不和,处言已愈。
/ s% l0 A' K! `8 `! q5 S2 o/ K2 G, M# g) h3 D, w# S, z
设令向壁卧,闻师到,不惊起而盼视,若三言三止,脉之,咽唾者,此诈病也。设令脉自和,处言汝病大重,当须服吐下药,针灸数十百处,乃愈。
7 z* O6 x+ {7 ], u) U8 F1 Z7 z1 o9 V
师持脉,病人欠者,无病也。脉之,呻者,病也。言迟者,风也。摇头言者,里痛也。行迟者,表强也。坐而伏者,短气也。坐而下一脚者,腰痛也。里实护腹,如怀卵物者,心痛也。
: y( J2 ]4 |- r! J8 w( c) c$ r5 |* g5 V) X& l
师曰:伏气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内,欲有伏气。假令旧有伏气,当须脉之。若脉微弱者,当喉中痛似伤,非喉痹也。病人云:实咽中痛,虽尔,今复欲下利。
+ @8 j" Y/ y8 R- d! k
( H1 v8 x, w: d7 ?6 E. q. l2 s 问曰:人病恐怖者,其脉何状?师曰:脉形如循丝,累累然,其面白脱色也。
2 k, J8 a: D1 v( I! w; h% K" A6 t6 S( R. |2 @/ a9 ]. N
问曰:人不饮,其脉何类?师曰:其脉自涩,唇口干燥也。
/ K( W0 f( Z7 L8 M7 {& k6 @7 d. {' N g0 w$ P* a _' M
问曰:人愧者,其脉何类?师曰:脉浮,而面色乍白乍赤。”$ ~+ o+ o$ o8 j% J) C
- ^: r! f) z0 S# H
感谢王洪昇先生的精彩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