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六晚上(2024年3月9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群才中医师讲述曹东义教授编著的《外求内养找健康》这本书的内容。
6 K1 h8 _5 T1 f0 M6 g$ l0 T' s6 \9 E* t+ S! L' B6 e% A
国医大师李士懋的 序言:健康长寿是人们美好的愿望,也是古人不懈的追求,中医几千年以来,对此积累了深厚的理论,探索出丰富的经验。
; [* M% K8 Y; C, f4 _( e# p) V6 G
引言:养生保健是中医的一个理念,也是古人千百年来不懈的追求,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探索的道路曲曲折折,逐渐寻找出来一些正确的方法和理论,值得人们珍惜和借鉴,因为生命只有一次,不能随意创造,也不能推倒重来。
# l( D( m, t6 M2 M! @& r, ~/ C( N1 f3 b9 f3 r
第三章:寻求他人来帮助,医治方法很丰富1 S7 [( a' ^/ m4 {1 O$ p! I
0 l, m! h- d6 o2 ]+ t
养生是每个人根据的条件,身体状况自己去做的事情,是主动的过程,而治病则需要求助于医生,往往是被动的接受医治。被医生治疗时,可以知其然,更多的是不知其所以然。
! }; p" C6 e9 R2 g% s4 P! d- Z# W; V5 |
中医的健康观是动态的,随时随地在变化,治疗疾病,调理亚健康,应该与医生、体疗师、健康专家互动,以取得更快,更好的效果。要达到能与医生互动,就要了解有关的知识。
) {: B! p; }5 [, q. `- N
' H9 W7 L% E9 h& S @ 第一节:辨证治病,辨体养生4 W. x9 t! ~$ `( b- @2 d
$ K- X7 j3 [* z
四、外治内效,技术载道
$ J6 a/ k8 n2 p- _0 v/ i; ~
( A( _7 r. f8 d- _8 T 1、内服中药,起作用主要靠化学物质。
6 U: P, @/ y u( |5 j
, E# Q' p# v: v! e, E, i 2、外冶法很丰富,作用原理是能量、信息的传递。& l; c7 n0 w7 w1 ^# ^8 U0 G$ \
4 E3 c# }4 k: J: J3 M1 b0 g 3、内外相关,”神机”与”气立”和谐有序。
$ [. v6 H$ W/ N$ L' f3 s* }$ t! |( t: C
4、”内外相关”指导”内病外治”。
6 J; a0 V' i& X2 R) g& y }. J# |$ y, |7 K* A% Q! ^
第二节:内外相关,手法通玄
2 e8 `& w+ o5 K3 X! N8 W/ `! o, Y% P3 y; i! s
二、会做艾灸,养生无扰
+ h: {) P4 |& \% _2 O5 F; R g6 _, u* E5 I4 i) S2 p
5、温针灸
3 u- W, z! b- x& M
2 e; c! s3 }7 ~& f: p& B- N 6、温灸器灸2 v) ?# M, v8 K5 p5 a! G7 I
0 x0 K! [, ], k3 ~; e* P 南宋窦材的《扁鹊新书》开创“大灸治病”,以及用灸法强壮身体的做法,值得大家借鉴。
+ I$ J+ a. r* Q5 T4 g( u$ ^" b, T/ U5 h1 i# p# Q9 S5 X
届时我们共同学习具体内容。
p6 z$ x! X2 x j/ {, a. C# w+ {+ D% u6 o
祝贺河北中医王群才中医师在衡水市讲座成功!他讲述了曹东义编著的《外求内养找健康》 第三章:寻求他人来帮助,医治方法很丰富 第二节:内外相关,手法通玄 二、会做艾灸,养生无扰 南宋窦材的《扁鹊新书》开创“大灸治病”,以及用灸法强壮身体的做法,值得大家借鉴。* _2 e; t3 j+ o& ?$ k& z/ M
/ U R+ m. N/ _% r5 m% {! K( _
南宋时期河北正定的窦材,对于大灸治病有很深的研究。他自称学医于“关中老医”,曾任绍兴开州巡检等职。他受道家思想影响,积数十年经验,著成《扁鹊心书》,共有上中下三卷,131篇,上卷计有医论10篇,灸法3篇;中卷载病64种,下卷载病53种,及《周身各穴》54篇。卷首有《序》、《奏玉帝青词》及《进医书表》各1篇,卷末有附方94首,《附金线重楼治证》、《服金液丹各种引药》、《神治诸般风气灵膏》、《汗斑神效方》各1篇。
3 Y* _* C3 R) H) N5 m+ ~/ S2 P# l5 ^4 y$ ?. z
窦材说:“历世绵远,屡遭兵火,其神书散亡,仅存者《灵枢》、《素问》而已,虽不尽传宗派,是亦能救人疾苦,保人性命,但少洞彻脏腑、刳肠、涤髓之神耳。”世人传说扁鹊有特异功能,能“见垣一方人”,能够看到墙那一边的人,并且用这种特异功能可以“尽见五脏证结”。窦材希望自己有这样的功能,只是他也很清楚不容易达到这种境界。
/ a: i3 N; w9 u* L
; q" q7 Z5 h5 Q j3 B9 F3 B4 z他批评说:“后世仲景采《内经》外感风寒之旨,附以己见,定立方法,及采杂证七十余条,集为《伤寒》、《金匮》。后之学人,咸遵守莫敢移易。殊不知伤寒既有多证,《内经》自然该载,何必牵扯种种杂病,以为伤寒,误人不少。”因此,他传承创新,独树一帜。3 [& Z, |& D! X) k& E
# g2 b9 x! {, ?! T
感谢王群才中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