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六晚上(2023年8月12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群才中医师讲述曹东义教授编著的《中医药知识普及读本》。0 Y! U" ^4 G5 E9 v2 x
: A# M0 c' U5 j* j/ D: V5 @
中医学是既浅显易懂,人人可学,人人能用的大众医学,也是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现代科学仍然无法完全揭密的科学医学。
# @' g% z9 k6 Y! `8 s3 x `& R# j# x7 d
这本小册子,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系统地介绍了中医的历史概况,基础理论构成,诊法治病特色,养生保健方法。2 D1 K( Z* t# x3 S9 ]" R& q2 o
. k0 X [. v4 F( l, N1 G: b5 Z
第四章:治病只为帮助你自己恢复。+ f* x% H: O' [4 ?) N: r' u5 ` V
$ ?7 ~" A, S* ?) V+ k7 Q, K" P 中医治疗病病的指导思想,根源于中医对于人体疾病的认识,并由此决定了医生与病人的关系。那么,中医是如何看待人体疾病,又如何认识医生与患者的关系呢?: j/ a* V. L( l7 @
. P+ S+ _) f6 [, a2 S3 N 第五节:流通气血祛除痰湿。
o7 w! R: i( \1 h
h' d1 U3 V C( k- F, i! I) ]6 A2 n 气血顺畅流通,机体产生的痰湿等,就会在气血的流通下以某种方式排出体外,机体从而处于一个良好状态/ g4 o& J! Z+ C
/ ?! \4 Z5 z9 {9 n* U j( ^" Y9 W! \
& t& H! s; q7 `( b1 o
0 u6 f6 j$ M8 Z; r' T. V 届时我们共同学习具体内容。" C9 K$ _; H: w2 B U; B$ ~' D% x- N
4 G$ I& t1 l& K$ @, o+ ` 祝贺河北中医王群才中医师在衡水市讲座成功!他讲述了曹东义主编的《中医药知识普及读本》 第四章:治病只为帮助你自己恢复。/ v8 a) m# v1 y, o, A
0 O. n1 L# M. H, M: J; d2 b 第五节:流通气血祛除痰湿。
8 r; \$ W- J; e5 m
1 V( K3 `! ~ \& Q 气在人体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地说,气来源于脾胃之中水谷精微物质,再加上吸入的自然之气。二者在胸中汇合,称为“宗气”,然后由肺主宰,出入升降,无处不到。气输送到皮毛,就温暖皮肤,滋润皮肤,调剂汗孔开泄,推动血液运行,也是水液分布、升降的动力。
+ X( K; \% E' d& [- x% z' d6 C3 p
" f4 G* x) Z# y每一项脏腑功能的发挥,都离不开气的推动作用。气的这种特殊作用,被称为“气机”。
% t7 `$ L4 k, z# L( p1 r: C7 R
1 w! ]( K: ]" |8 P% M" F 血在身体里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主要来源于饮食的水谷精微物质,经过吸收,注入心脉,在心阳的作用下,化生为血。“血主濡之”,不仅皮肤的润泽来于血液的滋润,而且肢体运动,耳听目视等都需要血的参与。
2 z0 J' X) h: E4 ^+ ?3 j, k/ J" [. a9 ]: }3 j' q, H9 V
宋代《和济局方》的失笑散治疗心腹痛。" X+ y `; c. S" W7 _, j
1 E& R1 S2 Y$ Q
元代李东垣《医学发明》的复元活血汤治从高处坠下,恶血留于胁下,痛不可忍。
+ \7 H7 ?' f! e, x% ~" W9 C0 y, m, |
明代《古今医鉴》消瘀饮,治瘀血腹痛;《寿世保元》活血汤,治死血腹痛,痛处不移。: ^- Q3 V! p# d( k" W0 [% F
% h( b1 \( n4 Y8 x! z
清代《医宗金鉴》桃红四物汤,治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和痛经;陈修源《时方妙用》丹参饮,治气滞血瘀导致的心腹胃脘痛等。6 {" I, ~) v, z& y! r& ]+ k
: [1 L) p/ ]! K- Y3 h3 D2 s8 w" Z尤其需要提出的是,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对活血化瘀学说有重大贡献,制订了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疗效卓著,治愈了很多顽难病证。+ b4 k9 Y8 M& S/ I+ X
; n: Z1 h8 V+ B, O# p$ q 感谢王群才中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