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本周一(2023年6月19日)晚上“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霍立轩中医师向各位同道分享由曹东义教授主编的《医经学派》一书。7 t P5 R$ O4 V, Q
E8 w" F; P! E- A- e该书于2022年由河北科技出版社出版。& e9 f! K6 w( c# w
8 v" w( |( t8 ?, @6 _1 Z, t* x
4 {8 S6 A# v. {
: S, i0 j- ^4 B2 m( u4 j1 ^$ R! u * J7 O2 f; x0 q3 `$ j
$ R4 p. ^: G. B! G) l ( M$ X0 p0 h# ^* y7 o4 c
, v+ U, A$ |3 e) [7 x( |5 c
本周一我们主要学习:
( ^/ _; ~, U7 Q' r1 L; u4 l4 h. {0 r2 B. [+ M
" ]/ J V0 s, ~, E9 r* f; a# N* n& ?+ ]$ _. L! ~/ N, d) Y
二、医经学派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 x( I7 o' l, I+ _
1 S# H$ R+ a: `0 G中医学发展的历史过程很悠久,从原始经验积累,到逐渐形成理论体系,并且在传承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离不开哲学思想的指导、生产力的进步,环境文化的滋润,以及医学家的相继探索。
# O0 @8 w7 n, }( d& D3 H/ F( T8 M
" W8 a& [0 u$ F. v8 H# m, a
% U; e$ J, Y+ t7 o7 z0 ^9 r9 g( p: m: j1 p( M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7 V! b" q0 c3 N
. c' w# @) W" c/ Z" p; \7 e% w
8 a( n! Z8 w% x3 u5 C% o6 b% T/ J& A2 s
(二)医学发展的推动
" h4 N% o; x- q: U6 a4 p- X4 v1 ?. Y
1.医衍掌握药物剂量很精准+ A6 |: z9 z& c% [5 h, p
0 \: k" J+ k1 s
2.医缓准确判断病入膏肓,佯病难瞒指下脉
; U8 A% J3 f7 G1 A
6 t1 b* K- b. i- t# _1 M- n O3.医和论述六淫与女色致病
0 j: P- _6 G6 v, P8 o
5 }( {5 q& \! ~( Z 祝贺河北中医霍立轩中医师在隆尧县讲座成功!他向各位同道分享由曹东义主编的《医经学派》,医经学派形成与发展的社会环境;医学发展的推动。1.医衍掌握药物剂量很精准;2.医缓准确判断病入膏肓,佯病难瞒指下脉;3.医和论述六淫与女色致病。
6 J+ w( S3 X/ O: j* x, r4 ~9 c2 ?- ?/ O) P" C2 @
中华文明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文明,女娲炼五色石补天传说所代表的“天人相关理念”,女娲抟土造人重视“气机”的观念,伏羲八卦哲学推演天道、地道与人道的关系,传说时代的文化启迪了中医的哲学智慧。《河图》《洛书》思想体现了自然整体生成的世界观。黄帝向岐伯请教医学也是为了“陶一世之民,同跻于寿域矣”。因此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生老病死,都是中华文明特别关注的问题。
5 r* j' [3 i1 J2 h- h' e8 s2 A4 I" U+ D
医经学派萌芽于甲骨文时代,成熟于春秋末期的扁鹊时代,发展于汉代成书的《黄帝内经》,传承于张仲景之后的历代医家,时间跨度很长。这个过程也是由“道”的建立与持续传承,乃至“术”的不断发展创新而日益丰满而成为根深叶茂的系统体系的过程。6 X$ l7 b- m* J5 l
) t5 h; R" T! i- e: V7 K6 b 《左传·僖公三十年(公元前630年)》载:“晋侯使医衍鸩卫侯。宁俞(卫侯的臣子)贷(贿賂)医,使薄其鸩,不死。”
0 T& h" L: i/ O' |* [
/ w% Y. v2 i( g3 t; c 《左传·成公十(公元前581)年》云:晋(景)“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缓,秦医之名)为之。“, a+ q' C0 b: l2 d4 S
! I5 K( e* B# C" ~# z1 b' `- h 公元前552年,楚医断定绝食卧冰而装作大病不起大臣的病情时,用“瘠(杜注:瘠:瘦也)则甚矣,而血气未动(杜注:言无疾)”的话来概括其“病情”。+ h, C/ n! ^* R3 ~
5 M1 d* |% t6 |, P
这些零散的记载,都反映了当时中医学发展的状况。
6 P/ ^/ N4 N2 N5 _! U0 h
' }2 P: r2 i1 p3 M 感谢霍立轩中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