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曹东义师徒一技之长空中课堂“每日一讲”散记,几百个与中医命运攸关的专题
马京雪 发表于 2022-11-16 15:59:42 | 阅读全部
群公告" n* U2 W8 |1 o- P

/ X) O5 U( _# R9 h; z7 h- q$ E今晚(2022年11月11日周四)8点,燕赵中医书院直播间,继续听曹东义教授《漫谈中医五千年》第51讲,《中藏经》劳伤论、传尸论、论五脏六腑虚实寒热生死逆顺之法、论肝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
& `9 k' s! n% V: y; _! n; U4 h# \
# y8 V( H6 |7 ~' _& y中医五千年,都在故事中,有道、有术、有文化!& _% y/ B1 ]  I

$ i2 L  d9 ~( \: B今日讲座内容
# n2 c) W2 L- m) N8 d  w6 q! H. e" Z6 S
《中藏经》劳伤论第十九# v9 x6 A$ Q6 V& r+ c" [& r
1 p# t$ g. z9 S) l+ ]2 f1 p, [
    劳者,劳于神气也;伤者,伤于形容也。饥饱无度则伤脾,思虑过度则伤心,色欲过度则伤肾,起居过常则伤肝,喜怒悲愁过度则伤肺。
; N' g: W1 K8 G8 d( \+ C( M- ^, }
$ e2 m% U5 v7 N1 a    又,风寒暑湿则伤于外,饥饱劳役则败于内;昼感之则病荣,夜感之则病卫。荣卫经行,内外交运,而各从其昼夜也。4 H" b. C, [. E* v: S6 E  L

- L8 F* {& A# D! X    劳于一,一起为二,二传于三,三通于四,四干于五,五复犯一。一至于五,邪乃深藏,真气自失,使人肌肉消,神气弱,饮食减,行步艰难,及其如此,虽司命亦不能生也。
5 \, y3 x5 c4 `, Q, A
. c, r; e* Y- x故调神气论曰:调神气,慎酒色,节起居,省思虑,薄滋味者,长生之大端也。
' h& R7 W/ {! Y1 }4 N+ Y
! T, r5 m. V" g. f% \6 ~4 x8 ]    诊其脉,甚数、甚急、甚细、甚弱、甚微、甚涩、甚滑、甚短、甚长、甚浮、甚沉、甚紧、甚弦、甚洪、甚实、皆生于劳伤。
# Z# l' r, h$ d+ P3 Y
, l( e- G. A, }7 L( d3 ?9 \, z& U  C2 U( u

- B" M) y' D6 }2 V! e6 `传尸论第二十
0 K8 E" a% c7 q
/ c4 v5 t. ]& ]0 B    传尸者,非一门相染而成也。人之血气衰弱,脏腑虚羸,中于鬼气,因感其邪,遂成其疾也。其候或咳嗽不巳,或胸膈妨闷,或肢体疼痛,或肌肤消瘦,或饮食不入,或吐利不定,或吐脓血,或嗜水浆,或好歌咏,或爱悲愁,或癫风[一作狂]发歇,或便溺艰难。或因酒食而遇,或因风雨而来,或问病吊丧而得,或朝走暮游而逢,或因气聚,或因血行,或露卧于田野,或偶会于园林,钟此病死之气,染而为疾,故曰传尸也。治疗之方,备于篇末。: @8 b& u- N" j7 k# _2 X$ j
1 G* E9 J8 N8 b2 s1 m
' b" w' U* Q6 z) \8 B# s

2 Y' q$ ]  ^! [$ J5 F论五脏六腑虚实寒热生死逆顺之法第二十一
4 J) ]$ y$ d! R0 v
: R: z4 B& `6 h- Q1 o    夫人有五脏六腑,虚实寒热,生死逆顺,皆见于形证,脉气若非诊察,无由识也。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则温之,热则凉之,不虚不实,以经调之,此乃良医之大法也。其于脉证,具如篇末。
% q1 `6 H4 o( q4 ]  u; w! V$ w" y- o

3 e( C; G3 }5 T% ?; p
" v7 P5 X) @. B# I4 a, A  m6 b论肝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二$ d# c; S. ~& B3 I- L
. I; x( k% a" t6 i3 A6 q
    肝者,与胆为表里,足厥阴少阳是其经也,王于春。
# l/ P6 {- w# o1 F" ?; H. \7 v5 T# k4 w  U
    春乃万物之始生,其气嫩而软,虚而宽,故其脉弦软,不可发汗;弱则不可下。4 l1 P2 k/ k- M

: ^$ |8 S6 Y- P( h! |    弦长曰平,反此曰病,脉虚而弦,是谓太过。病在外太过,则令人善忘,忽忽眩冒。
' B+ N. i0 @' D2 _. C
, m  u' K) W& H9 ]    实而微,是谓不及。病在内不及,则令人胸痛,引两胁胀满。9 O; l8 h: _5 T( d- c+ E
1 @! k0 E' q6 I% E$ V
    大凡肝实,则引两胁下痛,引小腹令人[一本无此五字]喜怒;虚则如人将捕之;其气逆则头痛耳聋颊赤[一作肿]。! e( Q1 E( O; [* z' E
; S  e6 b) g7 Y9 ~. g
    其脉沉之而急,浮之亦然,主胁肋[一作支]满,小便难,头痛目眩;其脉急,甚恶言;微急,气在胸胁下;缓甚,呕逆;微缓,水痹;大急,内痈,吐血;微大,筋痹;小甚,多饮;微大[一本作小],消瘅[一本作痹];滑甚,颓疝;微滑,遗溺;涩甚,流饮;微涩,疭挛变也[一本无此二字]。9 m9 B) A5 g3 z2 N! ]% m! a
2 m+ k9 Z7 ^4 ?4 B1 i- E- w
    又,肝之积气在胁,久不发为咳逆,或为痎疟也。虚则梦花草茸茸,实则梦山林茂盛。1 B2 c" h* A# }8 F

  w. y5 {. \$ y* n3 ^/ K肝之病旦喜[一作慧],晚甚,夜静。肝病则头痛胁痛[一本无此二字],目眩肢满,囊缩,小便不通[一作利],十日死。; ]! C2 d5 a9 P; B( o

5 R# O3 m7 z' U1 L/ k. R    又,身热恶寒,四肢不举,其脉当弦长而急,反短而涩,乃金克木也,十死不治。& y1 N' ~; \0 M6 B. J$ q
2 {" [: ~8 g+ g
    又,肝中寒,则两臂痛不能举,舌本燥,多太息,胸中痛,不能转侧,其脉左关上迟而涩者是也;肝中热,则喘满而多怒,目疼,腹胀满,不嗜食,所作不定,睡中惊悸,眼赤视不明,其脉左关阴实者是也;肝虚冷,则胁下坚痛,目盲臂痛,发寒热如疟状,不欲食。妇人则月水不来而气急,其脉左关上沉而弱者是也。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2-11-16 16:00:29 | 阅读全部
本周六晚上(2022年11月12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我们接着学习曹东义教授编著的《永远的大道国医》的内容:. U+ w' d3 I, [4 v& v

; k1 ], G9 o, h6 {: W* T$ O        第三章第四节:治乙脑中医疗效惊世界。
0 z- c- c6 G' {& m; ~5 J: _1 F/ ~! u" d% a. l
        郭可明先生治疗乙脑的成功经验对中医学来说意义是非常巨大的!给了禁用词语、共产党的中医政策一个有力的事实支撑。
* q% p5 d, H, F3 Z, Y
* L# w9 s( X8 w* P' [- x4 y/ S        第五节:推广中医技术不是简单重复。
* X, O( u& a2 S5 Q& ?* L, k" j: ?! G
       卫生部推广石家庄中医治疗乙脑的经验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因时因地辨证论治进行治疗,突出中医独特诊治特点而不是生搬硬套的使用。 $ `+ P; q' M7 G4 F1 v
0 _5 q  l- m$ a, O& d  ]( Y% ^: Y
       届时衡水中医师王群才和各位共同学习具体内容。
+ _" s0 Z  W+ v# c; O' V) Z. J+ P; G2 Y* I- S( R5 h4 ~
       祝贺河北中医王群才医师在衡水市讲座成功!他与大家一起学习了曹东义《永远的大道国医》 第三章第四节:治乙脑中医疗效惊世界,推广中医技术不是简单重复。
9 q& a8 {& q" D* W8 r
% x3 r* D+ d2 t+ u     六十多年前,郭可明先生治乙脑意义重大,薛和昉司长、路志正先生坚守中医能行一起为禁用词语的中医政策,提供了科学证明,也为中医自信带来了实证的例子,鼓舞了很多西医自觉自愿学习中医知识,开辟了一个中西医互相尊重的新时代 。
  j! t  k! |/ G, G
& y3 ]5 A& K  y! l# T/ ~9 Q很多人没注意到,推广这个经验的时候,必须按照辨证论治、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像用西药消炎药一样只追求“千篇一律”的“可重复”使用,结果出现了“石家庄经验失灵了”的观点。. y5 h5 c$ v7 v, O! e5 ^3 `! n; Q
1 x% W- g3 }* A6 X5 z$ D
其实,不是“石家庄经验失灵了”而是他们背离了中医药的特色,这个“历史错误”,至今仍然方兴未艾。& C' c* \  s. L( C" W

/ W) b( y% e# ?4 `+ G( n* W“西眼看中医”,上下左右看不懂。 4 E4 s) p/ {% H2 j& p; k
& Q$ H6 {* {- M6 g" G5 i6 a
      感谢王群才医师讲座与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2-11-16 16:01:17 | 阅读全部
今周日晚上(2022年11月13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姬领会与大家一起学习《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一书。国医大师引路,成就真中医人才,中医知识的积累,有领悟更有学习,在传承的基础上才能创新,感谢中医先辈和前辈们给我们留下的瑰宝,今晚,我们一起学习!( s+ M- r: `4 G. _7 R* E) f' ~
        祝贺山东淄博名医姬领会院长讲座成功!他与大家一起学习了《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的有关内容。. {+ j3 J0 Z7 c# Q9 B0 g
        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不仅临床疗效突出,活人无数,而且善于论述,晚年集成十余册《全集》,内涵极为丰富,是一座内涵丰富的宝藏。6 O% {$ X% O4 _4 V8 W, k8 Y
他既是“名师之徒”,又是“名师之师”。我曾经撰文发表在《中国中医药报》,认为可以用“朱良春现象”、“朱家军”、“章朱学派”三个关键词,纪念朱良春大师。0 p8 Q" A7 F; z$ v/ q; U
朱老倡导道术并重发展中医学术,值得大家学习和传承。
% X4 b# p& k0 }5 X感谢姬领会院长的讲座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2-11-16 16:01:55 | 阅读全部
大家好!本周一(2022年11月14日)晚上“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霍立轩中医师向各位同道继续分享《邓铁涛著作全集》。
8 |, M9 q' b1 L/ i3 h4 ~& b7 p& [; N) f/ W( N: Z4 o$ R
7 }2 ^- T. O0 y2 ]
$ X# c2 |7 d5 }. S
$ J; t4 c4 R# E; D$ r
; x$ |6 X4 I; p4 w& K5 ^
  X% U4 S( w+ C4 x) `. e+ L
% r7 I- a5 ^. I; b
本周一我们主要学习:理论评说7 v- `/ [" U3 U' i
) R& k. g8 _) E: X. k
6 U4 \2 Y3 M, l# t

9 p+ E( \6 ]3 C4 a# S" V) z. w, @9 `; G( p1 |
; _( S* m! b( g" X/ U, a2 g. }
( 一)中医理论的核心3 F5 J( W6 m% Q, v0 ^% G

4 ]" z2 [8 N% \3 I6 t7 d3 f. H! C
9 I" i! L1 @4 Y+ c1 M/ b' H  n" i4 d" D: J# G8 G8 H1 v& _7 u+ L
中医学作为一个医学理论体系,究竟有没有“核心”,过去很少提及。但是,根据历代医家所公认的,中医学有其独特的中心思想,这就是阴阳五行学说。中医的发展是在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下不断和实践相结合而得到提高的。阴阳五行学说自从与医疗实践相结合之后,随着历史的发展,其内容不但更为具体、丰富,而且逐步深化。故现代的阴阳五行学说,其内涵已不是春秋战国时代的“哲学”上的阴阳五行了。它与医学结合之后,已成为医学上的阴阳五行。
7 x' m4 B9 p8 z6 X( K  \0 B
0 r% Y) Y: J; d$ W" f) e& ?  v6 H& I! m4 ]5 p6 c8 [. q2 n2 n
% o% f9 S/ n8 c4 L7 }- H& O
- H, B/ @* s1 u  T. Z% {$ a

9 _* J+ T# X+ z( 二)中医五行学说的辩证法因素8 P* a1 W$ O8 l3 ?. t

% Q$ ]! Z: h: P6 Z! G6 i& w6 N  Q( t6 B$ }5 O* @2 b& s4 m
6 S" j3 |. g! @- @& k5 R9 }' ^
中医的五行学说,主要落实于脏象学说。脏象学说是中医用以阐明人体和外界联系,人体内部整体联系的生理、病理机制,以及预防和治疗原则的基本理论之一。4 \' C- H6 T- Q1 V/ U8 t' R
; ^! D* Y2 M9 P9 y5 x& a& C2 S, o2 i
脏腑配五行这一抽象概念,是经过无数医疗实践而提炼出来的。把人体的功能归纳为五大系统(五脏),内外环境都与这五大系统联系起来,生理、病理、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都可概括于五者之中,而在实践中起到指导作用。
4 b# H7 e$ M7 h
5 C4 r: |; U& v+ i* k4 z+ i9 i1 B" y% g      敬請期待馬京雪醫師的講述。
% Y$ k$ E! y' c
3 a; w$ [. C8 E) U        祝贺河北中医马京雪医师在宁晋讲座成功!他向各位同道继续分享了《邓铁涛著作全集》关于中医理论的核心阴阳五行的观点。
: ?. ~, u4 n& t  s
4 f2 U* h0 n3 o! {邓老认为阴阳五行学说自从与医疗实践相结合之后,随着历史的发展,其内容不但更为具体、丰富,而且逐步深化。故现代的阴阳五行学说,其内涵已不是春秋战国时代的“哲学”上的阴阳五行了。它与医学结合之后,已成为医学上的阴阳五行。邓老主持了国家973项目“五脏相关”研究,用五行的思想指导阐明人体和外界联系,人体内部整体联系的生理、病理机制,以及预防和治疗,是中医整体观念的体现。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启发后人思想。
4 e' t: q; A5 ]  r
1 t. W. L" a/ C我在邓老“五脏相关”思想指导下,提出中医是“内外相关”之道" Y  T+ g1 e/ \3 s

: p: J1 x7 r! \# g中医的诊查手段,依据内外相关的整体性原则,可以通过人体色脉气味,反应人体健康状况,不需要深入人体的内部去进行检查,因此,“内病外诊”属于中医独门绝技。8 j0 b- l+ z4 y3 R( K- r! Z! t1 W
/ L' x  O- @3 _! ^+ P
西医认为,人体外在的表现,都是肤浅的,虽然可以预示某些病变,但是并不可靠,需要深入到体内,看到具体结构的异常,或者见到血液、体液的异常,才能断定人体有病。
" q- J$ v) N4 [; Z' _1 v% R( {: A/ J
《河洛回生圈疗新法》利用“内外相关,内病外治,外治内效”的学术原理,让很多疑难杂症患者得到帮助。0 Y: l: @' G% r$ V4 H

% F. P* q; `6 Y+ I# s8 b谢谢马京雪医师的讲座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2-11-16 16:02:41 | 阅读全部
大家好,今天晚上(2022年11月15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张培红主任为大家讲述《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常用虫药卷》,主要学习朱老对蝼蛄和田蟋蟀的用药心得。
5 W6 x: d/ w5 R9 M- f4 D
$ k& W6 [9 n1 N6 V. n$ H    请大家关注收听张培红的讲述。, n, }* Z8 |, B! y+ Q* M

! R& C: G& h& Q& N0 ]: u     祝贺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张培红主任讲座成功!她为大家讲述了《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常用虫药卷》朱老对蝼蛄和田蟋蟀的用药心得。! A2 H! H1 E, f3 P' D/ k

$ K" O# `1 C8 U# v/ l        朱老善于运用虫类药,有丰富的临床经验。0 Z% J* x& V4 u7 l% z0 t' C0 Q& i* t

8 V) h! a; Q& G# ^. B2 l+ q       蝼蛄,俗名耕狗、拉拉蛄、扒扒狗、土狗崽(西南地区)、蠹蚍(度比仔),东北称为地蝲蛄;亦称为剪柳仔(扒手的台语)。在四川被称为土狗子。为地下昆虫。蟪蛄(《本经》)、天蝼(《本经》)、 仙姑(《古今注》)、石鼠(《古今注》)、梧鼠 时珍曰∶《周礼注》云∶蝼,臭也。此虫气臭,故得蝼名。曰姑,曰婆,曰 虫之名。蟪蛄同蝉名,蝼蝈同蛙名,石鼠同硕鼠名,梧鼠同飞生名,皆名同物异也。, Z# {3 Z# Q' X) N" z4 G. v2 ?
" @3 Z5 M- o2 K" q+ ~+ m, J) b
主治: 1、水肿病(腹满,喘急,不能安卧)。2、大腹水肿。3、鼻消水(头面乳肿较重)。4、石淋用痛。5、大小便不通。6、胞衣不下。7、牙齿疼痛。
2 u) ^# n3 q  U0 @1 M3 _4 g! v' k$ E8 x
田蟋蟀,别名蛐蛐、夜鸣虫、将军虫、秋虫、斗鸡、促织、趋织、地喇叭、灶鸡子、孙旺,土蜇,"和尚"则是对蟋蟀生出双翅前的叫法。据研究,蟋蟀是一种古老的昆虫,至少已有1.4亿年的历史,还是在古代和现代玩斗的对象。
" U$ P$ C! @4 o: u1 L1 M
& N( ~" m! b& V% d- r, n4 p【功能与主治】利尿,破血,利咽。用于水肿,小便不通,尿路结石,肝硬化腹水,咽喉肿痛。
6 S+ ?7 p6 w5 ?; k5 L( ]# C
6 s* \3 a; S: e3 E7 J+ c; G: F感谢张培红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2-11-16 16:03:33 | 阅读全部
群公告. H7 ]: b) j! h5 v0 N- Y
2 a% A8 N" S5 F4 S: b% T
今晚(2022年11月15日)8点,相约燕赵中医书院直播间,继续听《曹东义带你一起学内经》第157《灵枢》论勇第五十。
* L% ?. s1 z7 M1 h# L
. c2 B9 ^$ m: L) H' m0 F6 O
7 }+ s: [% S& r8 i" l$ M* w  u今日讲座内容  u) W- L0 a$ q8 Q
《灵枢》论勇第五十
5 p" \) B: m( f    黄帝问于少俞曰:有人于此,并行并立,其年之长少等也,衣之厚薄均也,卒然遇烈风暴雨,或病或不病,或皆病,或皆不病,其故何也?少俞曰:帝问何急?黄帝曰:愿尽闻之。少俞曰:春青风夏阳风,秋凉风,冬寒风。凡此四时之风者,其所病各不同形。
9 u) B$ d. w. C6 ]6 z" Y) u+ Q  黄帝曰:四时之风,病人如何?少俞曰:黄色薄皮弱肉者,不胜春之虚风;白色薄皮弱肉者,不胜夏之虚风;青色薄皮弱肉,不胜秋之虚风;赤色薄皮弱肉,不胜冬之虚风也。黄帝曰:黑色不病乎?少俞曰:黑色而皮厚肉坚,固不伤于四时之风;其皮薄而肉不坚,色不一者,长夏至而有虚风者,病矣。其皮厚而肌肉坚者,长夏至而有虚风,不病矣。其皮厚而肌肉坚者,必重感于寒,外内皆然,乃病。黄帝曰:善。9 d0 s) m! G7 ~& q
  黄帝曰:夫人之忍痛与不忍痛,非勇怯之分也。夫勇士之不忍痛者,见难则前,见痛则止;夫怯士之忍痛者,闻难则恐,遇痛不动。夫勇士之忍痛者,见难不恐,遇痛不动;夫怯士之不忍痛者,见难与痛,目转面盻,恐不能言,失气,惊,颜色变化,乍死乍生。余见其然也,不知其何由,愿闻其故。少俞曰:夫忍痛与不忍痛者,皮肤之薄厚,肌肉之坚脆,缓急之分也,非勇怯之谓也。
0 W* i8 U0 _7 Q- y1 ]' r3 e  黄帝曰:愿闻勇怯之所由然。少俞曰:勇士者,目深以固,长冲直扬,三焦理横,其心端直,其肝大以坚,其胆满以傍,怒则气盛而胸张,肝举而胆横,眦裂而目扬,毛起而面苍,此勇士之由然者也。/ \3 T- A5 |  P! U
  黄帝曰:愿闻怯士之所由然。少俞曰:怯士者,目大而不减,阴阳相失,其焦理纵,(骨曷)(骨亏)短而小,肝系缓,其胆不满而纵,肠胃挺,胁下空,虽方大怒,气不能满其胸,肝肺虽举,气衰复下,故不能久怒,此怯士之所由然者也。
2 b* I! {% J2 J/ i. p  黄帝曰:怯士之得酒,怒不避勇士者,何脏使然?少俞曰:酒者,水谷之精,熟谷之液也,其气慓悍,其入于胃中,则胃胀,气上逆,满于胸中,肝浮胆横,当是之时,固比于勇士,气衰则悔。与勇士同类,不知避之,名曰酒悖也。
$ R# @* _- V: a' M! N3 c  }
# C4 L. Z5 j. Z《灵枢》背腧第五十一
" y, Y. V/ b' M    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五脏之腧,出于背者。岐伯曰:背中大腧,在杼骨之端,肺腧在三焦之间,心腧在五焦之间,膈腧在七焦之间,肝腧在九焦之间,脾腧在十一焦之间,肾腧在十四焦之间。皆挟脊相去三寸所,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输也。灸之则可刺之则不可。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之,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2-11-17 20:41:43 | 阅读全部
本周三晚上(2022年11月16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秀民给大家分享《伤寒论》,《伤寒论》创立了六经辨证体系,使外感病和部分杂病辨治有规律可循。创立辨证论治原则,提出中医治疗学一般指导原则。使理法方药护综合运用,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有效指导了后世中医药学术的发展。敬请期待王秀民讲述《伤寒论》的原文159条——164条。6 d. D- ~8 h  d( l( S% [  k
        祝贺河北中医王秀民主任在石家庄市中医院讲座成功!她给大家分享《伤寒论》了159条——164条的有关内容。& `4 W) A8 P4 H; X& N+ s9 r
      张仲景的继承与创新,是在前人基础上,打破了外感与内伤的界限,以外感为第一因素,立足于解决外感引起的疾病诊治,同时把外感与内伤糅合在一起,因此,摆脱了《素问·热论》的格式化的“六经传变”格局,也改写了“日传一经”的定律,一切从实际出发,预测临床可能出现的病候,层层设防,预先布局,因此,才有了不同于《汤液经》“六合辨证”的六经辨证体系,受到后人重视和遵循。6 G( K' h" @* Q1 t- z- d8 q
      但是,张仲景的学术创新没有自我说明,《汤液经》长期失传,所以这个传承创新的变化,很让人费解,真正能学明白,也非轻而易举。, F# A; G3 y  n% R0 S' s
& u  \0 e6 H. ]4 |$ V
感谢王秀民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2-11-17 20:43:06 | 阅读全部
群公告/ N! B) O+ i! }* w; ]" ~! o4 S

1 G: |7 {! f* H6 h5 N+ s* ~直播即将开始~' V3 Y& [( }8 z/ C
1 F$ h4 X8 ^8 n+ s0 F4 V6 V9 ]6 r* Z1 ?
今晚(2022年11月17日周四)8点,燕赵中医书院直播间,继续听曹东义教授《漫谈中医五千年》第52讲,《中藏经》论胆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和论心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9 s: o+ p$ J! \

4 K7 |+ l, p/ l8 E* @! Q( }- W% u中医五千年,都在故事中,有道、有术、有文化!% b5 k8 O* H$ }: E% O; q$ T
8 |' y* \' ^* \) t
今日讲座内容  d0 H' K9 x: G* d3 l
3 o4 T" O4 [* k1 o1 v4 Z
《中藏经》论胆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三
# W6 W9 ?9 S# j+ i* h  K3 Q& k% p! W
    胆者,中正之腑也,号曰将军,决断出焉,言能喜怒刚柔也,与肝为表里,足少阳是其经也。. l) Q& {5 V- a; s7 g
. n5 [. r3 O/ k3 p, x7 k& S$ n$ g! q
    虚则伤寒,寒则恐畏,头眩不能独卧;实则伤热,热则惊悸,精神不守,卧起不宁。; c" r; ^) |4 z% b, l: d/ d7 q8 x

9 s. D, I5 q1 i! F$ F- _( m    又,玄水发则其根在于胆,先从头面起,肿至足也。1 |; o& T3 t# f( W
) A( J/ e! S" k' o7 d4 ~  }$ R
    又,肝欬久不已,则传邪入于胆,呕清苦汁也。
8 p7 l" H7 t8 D* \
# P' n7 q+ Z+ R- i9 n  S    又,胆病则喜太息,口苦,呕清汁[一作宿汁],心中澹澹,恐如人将捕之,咽中介介然,数唾。
& v  Q/ F# V+ e0 {8 T5 s9 n
. ]! u: Q" w8 ^; h5 _8 i* S0 [    又,胆胀则舌[一作胁]下痛,口苦,太息也。
. M: t) H1 N' R( A' Q; z0 i# @( j& A& D
    邪气客于胆,则梦斗讼,其脉诊,在左手关上浮而得之者,是其部也。胆实热,则精神不守。
2 G- ?2 F- P* F3 K7 b4 S* W7 {8 j' |% Y# m
5 Z3 M8 Q7 @. q0 Z8 i: f    又,胆热则多睡,胆冷则无眠。
) e* z$ G/ @, w* D4 e
" W8 m% L; [5 L/ p5 U$ i  Q    又,左关上脉阳微者,胆虚也;阳数者,胆实也;阳虚者,胆绝也。
% e8 ^6 t. c$ D
- x1 w- \: Y( z+ I) R# Q) |2 R2 e/ K; j! m/ M+ y
8 P8 X& Q7 @+ B9 G$ g0 f
论心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四( y3 `7 _: t* i/ H2 e
$ T5 f, P$ Z; Q& y
    心者,五脏之尊,号帝王之称也,与小肠为表里,神之所舍。又主于血,属于火,王于夏,手少阴是其经也。7 U% z. L. f- h2 j

/ ~! Q/ P1 T* M3 ^/ `. U    凡夏脉钩,来盛去衰,故曰钩。反此者病,来盛去亦盛,此为太过。病在外,来衰去盛,此为不及;病在内太过,则令人身热而骨痛,口疮舌焦。引水不及,则令人烦躁[一作心],上为欬唾,下为气泄。" ~* w2 F  w$ m
& x+ j  e0 V6 c8 p8 ]
    其脉来累累如连珠,如循琅玕曰平;脉来累累[一本无此四字却作喘喘],连属其中,微曲曰病;来前曲后,倨如操带,钩曰死。
! k# W8 V" Z4 I* J5 G+ b
6 i$ r  E. R4 [. D    又,思虑过多则怵惕,怵惕伤心,心伤则神失,神失则恐惧。
5 [* B9 ^. d6 y7 e- F# j1 b- U# D
    又,真心痛,手足寒,过节五寸,则旦得夕死,夕得旦死。; ^- F( y$ K1 S, D

8 H1 V# h6 l+ ?- v+ V8 b( f    又,心有水气则痹,气滞身肿不得卧,烦而躁,其阴肿也。" y" m" t- |; C/ B
$ F: \/ \: ?, M( A
    又,心中风则翕翕[一作吸],发热不能行立,心中饥而不能食,食则吐呕。' Q' r1 o# {/ d8 b/ O9 |; e3 e
1 P8 {3 G0 g! F5 [, C
    夏心王左手,寸口脉洪浮大而散,曰平;反此则病。若沉而滑者,水来克火,十死不治;弦而长者,木来归子,其病自愈;缓而大者,土来入火,为微邪,相干无所害。! M, O" X+ Q( b( \+ L+ `+ E8 S! z
3 z( d: x7 L9 D3 @: C! t
    又,心病则胸中痛,四[一作胁]肢满胀,肩背臂膊皆痛;虚则多惊悸,惕惕然无眠,胸腹及腰背引痛,喜[一作善]悲时眩,仆心积气,久不去则苦忧烦,心中痛。实则喜笑不息,梦火发。心气盛则梦喜笑,及恐畏。邪气客于心,则梦山邱烟火。心胀则心烦短气,夜卧不宁,心腹痛,懊憹,肿气来往,上下行痛,有时休作。心腹中热,喜水涎出,是蚖蛟心也。心病则曰中慧,夜半甚,平旦静。
# a# T2 z2 k* ~7 I7 j/ J; I6 R) }% ?5 Q0 @$ L
    又,左手寸口脉大甚,则手内热,赤[一作服]肿太甚,则胸中满而烦,澹澹面赤目黄也。
: ^4 O, k2 ?; @$ d2 ~: A
. c, B$ G+ V+ ]$ N8 h    又,心病则先心痛而咳不止,关膈[一作格]不通,身重不已,三日死。心虚则畏人,瞑目欲眠,精神不倚,魂魄妄乱。心脉沉小而紧浮,主气喘。若心下气坚实不下,喜咽干手热,烦满多忘太息,此得之思忧太过也。
' ?1 }1 f  q' }
4 i' g7 u% ^) o3 _6 g+ Y* S    其脉急甚,则发狂笑;微缓,则吐血;大甚,则喉闭[一作痹];微大,则心痛引背,善泪出;小甚,则哕;微小,则笑,消瘅[一作痹];滑甚,则为渴;微滑则心疝,引脐腹[一作肠]鸣;涩甚,则喑不能言;微涩,则血溢,手足厥,耳鸣,癫疾。
8 X" C# a9 o2 F
1 _- M8 p9 H6 S% G0 s  Q8 V. w6 f    又,心脉抟坚而长,主舌强不能语[一作言];软而散,当慑怯不食也。
0 G" w; |7 ^- @  d( p7 K3 _1 @! q2 _( ]% f+ ?1 T
    又,急甚,则心疝,脐下有病形,烦闷少气,大热上煎。
8 [: j; R& |* l/ D/ ^" O# W' O: Y9 z1 D( Q* P% G1 E
    又,心病,狂言汗出如珠,身厥冷,其脉当浮而大,反沉濡而滑;甚色当赤,今反黑者,水克火,十死不治。
" w, J; N: Q. Y# U) S( J/ T1 B2 G* a% B% Q+ `: W* h4 t
    又,心之积,沉之而空空然,时上下往来无常处,病胸满悸,腰腹中热,颊[一作面]赤咽乾,心烦,掌中热,甚则呕血,夏差[一本作春差]冬甚,宜急疗之,止于旬日也。
# l' k7 Y4 F2 c6 K" R, p# o9 k* G1 ?5 m7 O' d/ d
    又,赤黑色入口,必死也;面黄目赤者,亦[一作不]死;赤如衃血,亦死。
. s/ E: D4 m: P* J3 |7 D7 [% }
2 V+ e0 [' t' x% ]    又,忧恚思虑太过,心气内索,其色反和而盛者,不出十日死。
7 U8 P: ?  Z4 E3 B1 C( Y! |
' R% b3 }9 v* m' J* W1 g! O: g    扁鹊曰:心绝则一日死。色见凶多而人虽健敏,名为行尸,一岁之中,祸必至矣。
* y' O5 \; ^1 k- ]! z! R" g, P+ h2 A/ b3 s
    又,其人语声前宽而后急,后声不接前声,其声浊恶,其口不正,冒昧喜笑,此风入心也。
7 q) Q& }7 p& u  k6 i  w4 _
( A; v  ^! D8 u, i* [4 t4 d: Z    又,心伤则心坏,为水所乘,身体手足不遂,骨节解,舒缓不自由,下利无休息,此疾急宜治之,不过十日而亡也。
/ w# T  }4 P1 \4 n; S  w
% g" ]0 \+ s. \2 n    又,笑不待呷而复忧,此水乘火也。阴系于阳,阴起阳伏,伏则生热,热则生狂,冒昧妄乱,言语错误,不可采问[一作闻],心已损矣。+ a0 `% h$ M$ L) Y& `

6 e/ A" D& D3 A1 H$ w. f    扁鹊曰:其人唇口,赤即可治,青黑即死。  a" y! a: ]* R8 |- b7 C
8 |* @7 k/ w) v/ X- p
    又,心疟则先烦[一作颤]而后渴,翕翕发热也,其脉浮紧而大者是也。
" e3 @; C( e) L  [8 r/ B! H$ P
    心气实则小便不利,腹满,身热而重,温温欲吐,吐而不出,喘息急不安卧,其脉左寸口与人迎皆实大者是也。3 N# Y3 k2 U" A% _7 ~- `& M8 z- |
4 u% T9 l+ g) n) k5 g3 u+ w. x9 f- T
    心虚则恐惧多惊,忧思不乐,胸腹中苦痛,言语战栗,恶寒恍惚,面赤目黄,喜衄血,诊其脉左右寸口两虚而微者是也。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2-11-17 21:51:56 | 阅读全部
各位朋友,各位同道:/ J( d  a' N+ Z2 V& K2 T/ N1 h

% C3 U' J# I4 B3 i7 A; k2 j7 j) F        大家好!
2 j% w5 O$ x6 T/ C' r1 j' l- K3 f3 d
        我是河北中医学院药学院张慧康。- b& U, @# W8 _* i0 K7 Z' p" ?
& ]" o. o0 z9 e+ l* T, A9 ^9 _' {
        今晚(2022年11月17日)我们将以《本草三家合注》为主要参考书目,来共同学习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神农本草经》。今天要分享的是《神农本草经》中的“吴茱萸”“桑白皮”“山茱萸”三味药。
0 I* V- i7 h! Y; Y$ t8 w7 C
, D0 t* B# f0 w3 S' H        请师父、各位师兄师姐们不吝指教!
2 V0 i5 r7 ?. e7 f! w% F
4 n. e6 t6 \4 A  c          x! X* m6 y* H5 c( \' I5 d  W. t
, o! ~/ W7 D, u4 x- M$ s# Y% n5 z
敬请期待张慧康讲述和分享!+ s6 B9 U2 v6 y

  I, X. l" J, X' m        祝贺河北中医学院药学院张慧康硕士讲座成功!他以《本草三家合注》为主要参考书目,分享了《神农本草经》中的“吴茱萸”“桑白皮”“山茱萸”三味药。  \( \5 G8 W0 G2 j; q9 G- z

5 e+ p  s' e; ?9 R: j) f( d        吴茱萸别名吴萸、茶辣、漆辣子、臭辣子树、左力纯幽子、米辣子等。通常分大花吴茱萸、中花吴茱萸和小花吴茱萸等几个品种。其性热味苦辛,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之功,用于治疗肝胃虚寒、阴浊上逆所致的头痛或胃脘疼痛等症。
& l2 g8 j8 e0 e3 Z# b2 x2 q& S. S8 B& A+ a. _$ e
         山茱萸,别名蜀酸枣(《本经》)、肉枣(《纲目》): }/ F! V7 n3 `; |" e/ P, U

8 c. S+ \2 B: o) u, x3 f矢(《吴普》)。+ z7 K5 o. R1 l
/ u! C  X2 t$ n
宗 曰∶山茱萸与吴茱萸甚不相类,治疗大不同,未审何缘命此名也? 时珍曰∶《本经》一名蜀酸枣,今人呼为肉枣,皆象形也。山茱萸果实称“萸肉”,俗名枣皮,供药用,味酸涩,性微温,为收敛性强壮药,有补肝肾止汗的功效。是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的主要成分。
" R. v: K; a) R- u
: ^( N& A& n$ c. D      桑白皮别名桑根白皮、桑根皮、桑皮、白桑皮。主产于安徽、河南、浙江、江苏、湖南等地。秋末落叶时至次春发芽前采挖根部,刮去黄棕色粗皮,纵向剖开,剥取根皮,晒干。& p0 L! ^* {1 z; W; `& ]

7 N3 x9 p# t; E+ d【功能主治】泻肺平喘,行水消肿。治肺热喘咳,吐血,水肿,脚气,小便不利。3 d' X9 U2 A5 g3 {& R. g0 w, M

& l+ f) v  \) {3 j: M) D
, s1 q, O/ c; u( S0 o) A' W, Y! J6 C7 C
感谢张慧康硕士的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2-11-24 20:25:53 | 阅读全部
尊敬的曹东义老师好,各位师兄师姐、中医同道,大家晚上好,一技之长,空中课堂又和大家相会了!我是河北的刘云双,周五晚上(2022年11月18日)继续和大家一起学习名中医之路,今天要和大家一起学习的这位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医学科学评议组成员、上海中医学院副院长、教授——金寿山老先生 , 浙江绍兴人,自学成医,多年来从事医疗、教学和文献研究工作,均有突出的成就。对《伤寒论》、《金匮要略》以及温病学说有较深的研究。
/ a+ Q' z2 M% E4 A; I5 N9 |5 {4 I* b# P5 Q0 m( k
请曹东义老师给予指导!  s$ ^8 g9 z0 }: ~5 d
       祝贺河北中医刘云双医师在衡水讲座成功!她介绍了《名中医之路》关于金寿山先生的事迹。! B& F% b' m' `8 h, a3 W3 K3 O
       金寿山(1921-1983年),浙江省绍兴市人。家学渊源,自幼攻读医书。17岁时父亲病逝后,更发愤苦学,立志从医。数年间,一面熟读《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温病学说等中医名著,一面运用于诊疗实践,获得广博知识。金先生认为中医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着的学问,我们当代要比古人高明,决不能妄自菲薄,如现在编的《中医学基础》尽管还有不少缺点,但它从《内经》基础上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和阐明。每个老中医都有一技之长、独特经验,不能以为这算不了什么,小看这些经验,应把自己的直接经验毫无保留地传金寿山著作给下一代。"集涓滴之细流,可以汇成江河"。对古人的经验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要有真正的心得体会,古人的书切忌死读,要引导学生懂得把书本知识到实践中去检验,看看是否真有道理,以真正做到"古为今用"。9 }" z) Q5 R! u4 y/ i
          感谢刘云双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