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曹东义师徒一技之长空中课堂“每日一讲”散记,几百个与中医命运攸关的专题
马京雪 发表于 2022-9-27 20:25:17 | 阅读全部
群公告# a( a* n1 K0 ~7 O3 z0 N
; i  V' y0 P& i0 H5 X
直播即将开始~
# E. O! _0 ]- s
6 R, R: J7 o* K! D* b1 h今晚8点(2022年9月27日),相约燕赵中医书院直播间,继续听《曹东义带你一起学内经》第150讲《灵枢》阴阳清浊第四十 和《灵枢》阴阳系日月第四十一。
1 A0 t+ T2 a9 j) [9 U
2 G+ r; R8 y6 L  j) H曹东义,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第四、第五批师带徒指导老师,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原副院长,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现任河北中医学院扁鹊文化研究院院长、燕赵中医书院执行院长、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创会副会长、中华传统中医学会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专业委员会会长,出版著作40余部,发表论文180余篇,文字累计500余万。代表著作《中医外感热病学史》《中医群英战SARS》《回归中医》《捍卫中医》《关注中医》《中医近现代史话》《永远的大道国医》《中医大智慧》等。善于治疗呼吸道疾病、风湿病,调理亚健康。
, G  x1 Z  ^+ Z8 G
' Z4 P0 J4 k- h, Y今日讲座内容, I) o  t6 Y' ^4 S; g
《灵枢》阴阳清浊第四十9 |  d$ M9 \( T( G, L
黄帝曰:余闻十二经脉,以应十二经水者,其五色各异,清浊不同,人之血气若一,应之奈何?岐伯曰:人之血气,苟能若一,则天下为一矣,恶有乱者乎?黄帝曰:余问一人,非问天下之众。岐伯曰:夫一人者,亦有乱气,天下之象,亦有乱人,其合为一耳。8 a. }3 O* p" A0 ]# s
  黄帝曰:愿闻人气之清浊。岐伯曰:受谷者浊,受气者清。清者注阴,浊者注阳。浊而清者,上出于咽,清而浊者,则下行。清浊相干,命曰乱气。0 U: w: m# R1 C7 s- k% R" a
  黄帝曰:夫阴清而阳浊,浊者有清,清者有浊,清浊别之奈何?岐伯曰:气之大别,清者上注于肺,浊者下走于胃。胃之清气,上出于口;肺之浊气,下注于经,内积于海。
& d% t( l3 m: q2 z( v" s  黄帝曰:诸阳皆浊,何阳浊甚乎?岐伯曰:手太阳独受阳之浊,手太阴独受阴之清;其清者上走空窍,其浊者下行诸经。诸阴皆清,足太阴独受其浊。
$ X8 B" K, [( P! ~* K7 @5 q5 n  黄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清者其气滑,浊者其气涩,此气之常也。故刺阴者,深而留之;刺阳者,浅而疾之;清浊相干者,以数调之也。2 s4 L. Q8 p+ d  T

' c7 N# X6 e/ k4 u" u* Z1 Z' j《灵枢》阴阳系日月第四十一
0 |5 T8 d$ ?' ^, W- F+ C6 E' b& K黄帝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其合之于人,奈何?岐伯曰: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故天为阳,地为阴,故足之十二经脉,以应为十二月,月生于水,故在下者为阴;手之十指,以应十日,日主火,故在上者为阳。- N+ s+ Y" }2 G8 ~8 l* `8 L" v
  黄帝曰:合之于脉,奈何?岐伯曰:寅者,正月之生阳也,主左足之少阳;未者,六月,主右足之少阳。卯者,二月,主左足之太阳;午者,五月,主右足之太阳。辰者,三月,主左足之阳明;巳者,四月,主右足之阳明。此两阳合于前,故曰阳明。申者,七月之生阴也,主右足之少阴;丑者,十二月,主左足之少阴;酉者,八月,主右足之太阴;子者,十一月,主左足之太阴;戌者,九月,主右足之厥阴;亥者,十月,主左足之厥阴;此两阴交尽,故曰厥阳。8 t: }+ b* G" P2 A3 Z2 R

" f: Q9 z) x+ j0 _: Z  o2 j甲主左手之少阳;己主右手之少阳;乙主左手之太阳,戊主右手之太阳;丙主左手之阳明,丁主右手之阳明,此两火并合,故为阳明。庚主右手之少阴,癸主左手之少阴,辛主右手之太阴,壬主左手之太阴。
3 h; \) M, S1 ^  故足之阳者,阴中之少阳也;足之阴者,阴中之太阴也。手之阳者,阳中之太阳也;手之阴者,阳中之少阴也。腰以上者为阳,腰以下者为阴。+ M  n% e2 M& M. O- Y8 q. ?8 r; }8 K
  其于五脏也,心为阳中之太阳,肺为阴中之少阴,肝为阴中少阳,脾为阴中之至阴,肾为阴中之太阴。
, W; y  [3 J+ D  B* J( p1 a  黄帝曰:以治之奈何?岐伯曰:正月二月三月,人气在左,无刺左足之阳;四月五月六月,人气在右,无刺右足之阳,七月八月九月,人气在右,无刺右足之阴,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人气在左,无刺左足之阴。
; o" X5 P$ ?5 p. T6 s  w3 U  黄帝曰:五行以东方为甲乙木主春。春者,苍色,主肝,肝者,足厥阴也。今乃以甲为左手之少阳,不合于数,何也?岐伯曰:此天地之阴阳也,非四时五行之以次行也。且夫阴阳者,有名而无形,故数之可十,离之可百,散之可千,推之可万,此之谓也。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2-9-27 21:57:59 | 阅读全部
大家好,今天晚上(2022年9月27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张海涛为大家讲述《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常用虫药卷》,主要学习朱老对麝香的用药心得。
7 r6 `) J) m  }7 Q2 e- s    请大家关注收听张海涛的讲述。% y. n& T" B7 b! {9 O- U0 _
     祝贺河北中医张海涛主任在任丘市中医院讲座成功!他为大家讲述了《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常用虫药卷》学习朱老对麝香的用药心得。
& `9 V$ `% i  V) X* E  E: }     麝香,出《神农本草经》。又名寸香、元寸、当门子、臭子、香脐子。为鹿科动物林麝、马鹿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主产四川、西藏、云南、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辛,温。入心、脾、肝经。开窍,活血,散结,止痛。两岁的雄麝鹿开始分泌麝香,10岁左右为最佳分泌期,每只麝鹿可分泌50g左右。此外,麝香鼠等其他有香动物也有类似麝香分泌物。 干燥后呈颗粒状或块状,有特殊的香气,有苦味,可以制成香料,也可以入药。是中枢神经兴奋剂,外用能镇痛、消肿,也十分珍贵。  Q- O+ @6 n% R" t& }  N
麝香有破血化淤功效,孕妇不宜食用。麝香是不允许出境的。
) K7 k: h2 g6 u: D* F朱老说:“为了保证药源,有些紧缺动物药如:麝香、鹿茸、蛤蚧等均可人工培养;地鳖虫、全蝎、蜈蚣、蛇等,全国已有许多地区进行人工繁殖,可以满足供应。一些特别稀少和昂贵的动物药也可用代用品,如以水牛角代犀牛角,山羊角代羚羊角等,但用量稍大于原动物药。”# g2 e! H" n8 ?& K
朱良春先生对于虫类药研究的成果,最早发表于1963-1964年的《中医杂志》上,并于1980年正式出版《虫类药的应用》一书,是我国专门研究动物药的第一部专著,在学术界影响很大,多次重印,并于1994年增订再版。书中详述了虫类药在临床各科应用的实践经验,疗效显著,深受临床工作者推崇。
; M4 R- T2 Q. \7 {9 N/ a, M) B      感谢张海涛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 j0 R5 L' M5 Z- x6 n. {4 h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2-10-4 09:56:54 | 阅读全部
马京雪:
  F" o$ r+ u1 I( j0 b; q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叙述中都在说一个核心就是整体恒动,例如在堪舆学中床要南北放,人要南北睡,这不是迷信,是长期观察后的总结,是科学的。月亮围绕地球转,会引发潮信,东西睡的话会受到地月引潮力和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的共同影响,在人的脑血管薄弱的时候会引发脑出血等疾病,同理由于地月引潮力和离心力的影响会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在心功能储备不足的情况下也可能引发心衰。9 c6 d& j; U, Q8 ^

8 ?, F! ~- d' N" E) c5 l1 {" W马京雪:
" k* `5 e# O3 v9 U% _' B中医学要发展必须充分领会“守正创新”的内涵,需要现代科学语言加以解释,真正解释清楚,解释好才能发展,闭关锁国只会自取灭亡! N. Q* m1 i3 |$ s: @2 y

  ~6 @$ q% n( g,姜俊峰徒弟:
. {+ ~$ r$ u: l6 ~) G1 W. U五行生克问题:# t! U4 _; o- |, L# w0 q$ ^
“生”是为了避免不及。
. p! [% _& l- n3 Q- n“克”是为了避免太过。
' S3 L  Y6 ?3 i5 Z, i既无“不及”也无“太过”则为“中”,为“和”,为“平”,万物才能“生、长、化、收、藏”有序进行。于人体而言,才能保持生理状态。“阴阳和者,病自愈”“平人者,不病”。, u7 F6 |2 x% x7 f7 A
五行生克关系存在,才能保持万物的发展与稳定二者有机统一。
$ i: X6 W. O0 @$ |, m
- j- `# N( J5 z4 G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 _7 }9 `9 }- X/ |3 m4 c“生”是资助、加油。
: S* o# N( T& u“克”是制约、刹车。
, U5 F; |2 k# a0 D) N) _. M" y既无“不及”也无“太过”则为擦边而过,“挂离合”。# @2 M+ I( a/ \" a

/ L- A$ E2 [; [, H/ A! |" ^4 l+ `" j马京雪:3 M5 {# K) u9 x' _1 B" ?( j7 m
平的话万事万物就死了,因为不平所以才能发展,才能有生命% g+ r* i; |( ^

8 W  {, r  w8 V6 o' }马京雪:
. B) {1 m; o7 K一切都是在矛盾中发展的,生命也一样
! Q8 `5 `' o/ C: a( k* j
! n$ G* B6 Z, ^+ R* r* j$ P,姜俊峰徒弟:
8 G( o7 X/ D* x/ D! n+ U8 [* o) m; C. w@馬京雪(13463941644) “平人”乃“死人”?
& U1 n* W8 k- _- l$ }; x# D  A$ H0 @2 o3 t3 I+ I0 S7 n1 D
马京雪:
; E& F1 }1 T$ ]  y+ W, ?  p平人是平常之人,不是万事万物的绝对平的状态; W1 P7 A" }/ F$ g4 [( ~

5 \5 L$ p, r+ r; a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M6 }+ s/ o# {8 V( `- U4 r9 L
平,是平常,有序和谐的变化,不是静止。% @' O$ w5 v# k/ C" D$ V9 |

' k4 E* l* T6 _李源:! Q' C! ^* E2 C& m
黄帝问曰:平人何如?6 T8 ]9 Y2 Y6 ], n* K  B. S
岐伯对曰: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 s5 M5 l8 P' ?$ P
平人者不病也。4 `+ @# i1 g+ @: z1 S5 E. f
. r/ Y0 ?  k, X/ n5 K
马京雪:
8 f5 `" U# o( J9 ?3 k/ R& o) C* a2 A  p* @$ Z5 d; d5 O

9 ~( Z5 i) b. d+ X% I,姜俊峰徒弟:" P' t: T% t* y- `
五行之说是否与五星相关?
" g9 v6 F$ w2 `/ d) c古人抽象的理论首先需要有具象的演化,中国古人对天象的观测很早,很先进,战国时期楚国人甘德和魏国人石申就各写了一部天文学著作,他们的合订本就是《甘石星经》。据说为世界天文史上的奠基之作。
' H  e2 \- [4 O) U% _五星与五行谐音,是否有关系?* D6 Y+ h7 Q6 D( b
五星是不断运行变化的,五行与五运是否有关系?$ \  L7 L6 K& H. C3 z! H; k. y9 |/ c
) s' K4 c4 x/ k. b; _8 @. |8 s
雷宝淳云南人郭雨晴同学直走青春~践行中医梦:* Q: }- X$ V& A  `
五行虽然取名于“木火土金水”但不是五种物质,而是五种运动形式,可以叫五运,五行3 f7 j  _# [. T

* s  ]+ ?/ R* ?( D8 n分别对应,生长化收藏,升,浮,平,降,沉3 c3 Y% d. k" m' Z
% I, ^- e( h. @9 H
,姜俊峰徒弟:
" c# ~& [) e) \+ R! I古人观察到五星的出没最亮与时间和空间都相关,那么五行与时空的关联理论体系是否与此相关?* D# ^  H/ k+ |" E5 m! i; c8 ^
5 O& }, f$ y2 C% d( G8 V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P% A6 i: T6 w* O% h& X
有密切关系
9 e8 V$ Q. T. Y% u+ K( v  v
& u* {. `& W) L  [8 Y& R4 {,姜俊峰徒弟:
& n9 d* H8 f) }' W- z' i0 v  ~五行学说的产生与《甘石星经》学说的产生在时间上有高度的重合性。, p1 `* q7 e2 v1 F/ p

/ w/ |' I, O9 j$ A' j: m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a5 m. B% W, V. p! I如果没有金属文明的实践经验,怎么能把天上的一颗星星命名为“太白金星”?所以,五行学说首先是哲学,它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时空整体自然生成的思想。* \# x2 z( L% @/ q  J5 ~
2 {# x; Z  Y, x& \$ e3 K
,姜俊峰徒弟:) R9 e- d2 {% I
因此是否可以说 我们的五行理论具有严密的、可实证的基于天文科学观察的依据?
& K; T- N+ i! r' x# t/ p* D
3 }. o& n. x, s/ x) p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f9 I# Z+ w/ |  J2 ~天文地理人事,高度整体相关,这就是中华文化的坚实基础
& C- `8 \% p- Q* a& A4 S$ M" d
1 K% k: P2 a- h2 q" m雷宝淳云南人郭雨晴同学直走青春~践行中医梦:
7 b2 C, R5 [/ T7 r4 `3 q5 J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业,是为人用。; _* W4 X% R. c+ l5 Q* A' _

3 \# F1 P2 ~7 n$ o* U/ k- |雷宝淳云南人郭雨晴同学直走青春~践行中医梦:# b6 w: {$ s9 ?2 ?
《尚书》洪范篇9 ~- {" F! M; S
' d. O- l4 U' T8 O& [
,姜俊峰徒弟:
) G# v9 n& s  L: F3 T五行理论不是玄虚之学,而是有科学观察的基础。
5 q7 n3 e: V8 o& x- P# |, ^5 m6 j, E' u; J9 Q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0 k3 }- n" O, G- c! U* P& [不能离开天地谈人,也不能只有天地不见人。# q5 ?! I/ F8 ^
& c' v0 B" |# W- k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6 O: l, p6 \1 }3 D
学以致用,这是古人的优秀传统;任何“纯科学”与实用无关的玄虚东西,不可能流传下来。8 z+ k0 w' a1 \8 W/ p
* n3 T( j8 H7 X# @$ p3 w
,姜俊峰徒弟:2 p% W. Z  u! M# U- }
是的,师父。抽象的理论不是凭空而来,必然是有具象的根源。具象观察与抽象思考皆是人之所为。  N3 g" v7 @5 A0 R" x

! e7 B( k, e% h# A) r4 `# |,姜俊峰徒弟:
$ k' i3 p& [" m+ K& U4 t/ Y& h以人的视角看,从“有”到“无”(从具象到抽象)是智慧思考的过程。
- p% i5 G" E" s+ D' R; m' F. I从宇宙视角看,可能“无”才是本质。
7 \6 I' D3 x" s" p$ H7 Y  b
9 A& C, h) s  D5 ^) \,姜俊峰徒弟:
1 K, H0 s5 P; O7 U6 O7 p9 s“无”创造了“有”, e8 k7 ~: D7 H5 R9 ~* A) O/ {/ T6 u
5 r' @/ M+ I9 ]4 o3 e) c; `9 G
马京雪:
! I( c* _1 o& a+ D4 V5 {我国历来重视显学; t( o$ H' }$ q1 J: z+ n% q3 F, P- r. V. z
' k- U" \2 h( W3 @4 D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2 p4 N8 F1 H& ?* Y' e“生成论”是中医的理论基础,是自然生成,整体生成,从“无”开始;西医依靠“构成论”,从“有”、“形体”出发,研究明物质时期长处。; x9 J+ \; P8 [+ I  M! k) p
因此,我说“中医以无为本,西医以有为本”。这些观点,都是深入思考之后提出来的。/ l3 S" f- C1 n+ P: p

% n/ F: z" W2 d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G9 j% ~: K3 w( H& X0 m7 P  l
[图片]7 f7 F9 G  `5 P: v9 P2 G

) z# B5 n* |, M# c3 U6 O,姜俊峰徒弟:7 V7 k3 h) \3 l: Q3 l
嗯,经过思考讨论,我终于快理解师父的这些理论观点了。
0 z. Q6 J" n0 H2 w) }
) z9 n" A- O8 u6 u- W9 b: Z  s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n" ]; C9 E% L: `3 x/ B7 K
书皮上有这样的标示& a/ `  H' I" b- O+ b! r4 \  T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中药中国行’大型中医药科普宣传活动”3 c% C8 _% h9 N* p, H3 z0 C' K
! |, ^  f. a. F/ C; t* G0 I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7 n% ?7 u+ i7 Z: q/ K它的内容,当年都挂在国家局的网站上了,在文化栏目里
& T( E+ x8 I4 x. _
) a+ K) l$ }* m$ s4 I,姜俊峰徒弟:
- A9 ], h7 w0 S: l* ~' T9 p那么还有一词不明:“无”是什么?
; K3 Z" R( U$ M
9 I1 j" j! }& g3 E* |0 ^* G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5 L( t/ i! y% E! ~% d3 Q《中医药知识普及读本》2 k. w" g2 q& ?' g  y3 o4 \% T( y& j. ?
主编! N' t8 u; C# ?" e4 |4 |5 q* c
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曹东义
& a7 O) P6 p+ m1 h# U2007年,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q, R* H) y8 P2 G第一章  中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        20 U* T- K; d( G1 W' j! i
医缓诊断膏肓之病        3
7 q! \6 I7 s# O医和论述贪色致病        5$ z9 J1 K$ n# B5 {$ j' V6 T- Y: X
楚医诊脉查明装病        7
0 |9 W4 V! _: d1 e! w3 a扁鹊开创民间医学        9
& y1 I# p2 q3 A1 Q# {文挚治病激怒闵王        14
/ d  ?2 ?( Z8 m& m$ j仲景奠基辨证论治        16
7 V/ \) ^! M; c- Z+ `3 V金元医学流派纷呈        19* f  W, j& `0 X+ H- I1 m
明清温病新说蜂起        230 C2 o" ]3 q- ]( w: O  F0 s
第二章 中医巧妙认识生态人体        263 |5 o+ F; b- Q- R2 v0 G' v, D, ?1 r
天地之间人何以生        26% }/ M9 I8 G" ~2 \" i( W2 y
睁眼就可看见阴阳        27
7 J, W- P9 u3 e没有人类五行不转        29
# M8 }$ ^: g2 C& w  A& O( v人人必须升降出入        33
# V! L; n+ O4 q) Q2 Z) k表里如一建立脏象        360 H0 [) X# p1 I7 z* n
经脉联络表里上下        38, a# `9 b  y8 R$ E
第三章 疾病都是自身平衡紊乱        402 k1 x2 z) F. u+ G4 f
风雨寒暑专病虚人        40
0 l" k9 {7 a9 i9 R0 \# i5 H7 `饮食自倍先伤肠胃        42* e* w: I5 E& C8 u( `
情志过激伤人正气        451 k4 d- g4 a0 P3 E7 }. W
久视长卧损伤气血        47
5 o+ {4 m9 U" ]4 d( u0 K3 x; n酒色过度身乃不固        49
5 o: I  l9 @% h; @( W) d1 Q第四章 治病只为帮助你自己恢复        51( r/ K4 J! j$ c$ |- N
依据证候治疗未病        51
( ]3 I. N4 T$ J, J' u治病八法代表众法        52
) J7 j# G; e2 H1 m" B治病寻求阴阳平衡        56: u5 ^2 s9 b+ z' }+ s7 Z
恢复和谐脏腑不争        57
( m! [; R, `1 w流通气血祛除痰湿        59+ A6 {. a! B: ^6 k3 c
第五章 组方选药如同调兵选将        63  u' V0 V0 o. h$ ~/ n
甚者独行单方一味        63
% k7 u+ Y% Q' ]2 J! O. i组合方剂必有主辅        657 S0 y& U; P3 {9 k8 J6 w: q0 f
遵古炮制减毒增效        682 t5 P6 T: ~& b2 s: U
方随证转活法治病        70; X0 U1 }; H6 v* m- J# U9 n1 a* M
难言之密在于用量        72  k: d8 K. t/ g& M; j* W
第六章 养生就是为了健康长寿        75
) `0 s) h6 m) `1 m% J顺应四时不忘养生        764 \. q' F, f+ R2 I$ a, |1 I
学点推拿小病不怕        79$ N4 ~+ J) `1 N  l
练八段锦日久强身        84
, L1 d4 k: f* n* o  B. @形神一体养心为上        88
2 l# p( t! b' J食疗药膳养生可参        92  @$ ]6 Q* ?4 H+ T
' X7 V' c# g+ j" ^; o
,姜俊峰徒弟:8 d; C1 g9 L/ K3 X7 ~
“无”是绝对的无还是相对的无?
' ~" W+ V$ G; u. v1 |
+ U- Q5 O5 W' w* \6 V  j5 L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p  T: n% B, |* r3 R# c  c5 |/ I5 t
[文件]3 S3 `& T9 {  u* P: X

3 H0 ?4 R! }0 Q: j,姜俊峰徒弟:9 h6 b9 N5 H% u0 `8 N
好的,师父。我们一定认真学习。& E5 G$ n6 k& Q9 o: L

7 A3 U; N" ]7 ~1 ^) i7 D2 ]" T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 e5 {' ~8 f0 A没有绝对的“无”,绝对的“无”只是西方的理论假设。2 C6 a$ R# E; f  ]% L& R
中华文化的“无”,只是看不见,摸不着而已。" X4 X: j' S+ H( J6 `
只有这样,才能“有无相生”,否则“无中生有”,变魔术那样“空穴来物”,就是“欺骗”。+ N4 ~" _$ Q; ~8 C  Y# L
* ~; q1 ?- ?9 R, @
雷宝淳云南人郭雨晴同学直走青春~践行中医梦:
. f# t. b9 L% f8 M. u做题遇到绝对就是错的
, M1 ~- |2 V7 e9 G2 L  ~: b+ N9 f0 Y, G% G" Q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P! }4 }9 K6 D4 q中国的数字,都是从一开始,没有“零”,零是一个假设。事物都是连续的因果,没有绝对的“零”,是转化,因化为果,“如环无端”,就不是单线的,所以没有“零”,也没有绝对的“无”。3 F7 y/ u; E6 H2 ?3 L
绝对的零和无,都是“理论假设”,是理论推导的需要,而不是“真实世界”的存在。
4 k9 g& x6 N3 z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2-10-4 20:05:11 | 阅读全部
今天晚上(2022年9月28日)的空中课堂,由王秀民继续与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的太阳篇,太阳病为《伤寒论》六经病之一,是太阳所主肤表与经络感受外邪,正邪交争于体表,营卫功能失调而发生的疾病,分太阳伤寒,太阳中风,太阳温病三大类。太阳病变证最多,是太阳病篇的特点之一,也最能体现辨证论治精髓的内容,包括太阳病本证、兼证、变证、类似证等四大病证。敬请期待王秀民讲述和分享!
* a: S2 A) D# H6 g/ o4 ~. `8 \       祝贺河北中医王秀民主任在石家庄市中医院讲座成功!她继续与大家一起学习了《伤寒论》的太阳篇的有关内容,包括太阳病本证、兼证、变证、类似证等四大病证。- L, j7 V2 w* G' A, I6 J# F- X5 s$ q

2 v& w7 H- E6 S  Z0 M3 I- O         伤寒病属于外感病,一般是从表入里,逐渐加重,《内经》的《素问.热论》就是用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六经来记录和论述疾病的变化与治疗的。
' r' d. Z, W3 e3 ^7 |$ `- J& u张仲景吸收了这个“格式和框架”,又把病人的体质差异,旧有疾病,误治因素考虑进来,因此,在“疾病的起点”阶段,就展望未来,提出来很多可能性,也预设了很多解决方案。6 D; T" A. B' \2 U7 L: v' A1 K
这种“复杂化”的体系,更有利于临床积累经验,所以引起后人重视,称为经典。
3 A: R( g( ?- c5 E+ m- s: _
, Q. T: S3 W; D/ g/ M+ u% `; Y9 D感谢王秀民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2-10-4 20:05:58 | 阅读全部
各位朋友,各位同道:
* O. n0 \  ?/ e/ \! c/ H6 F  t) w) n) W; J4 v: u$ U3 w4 T  I
        大家好!' P/ V0 _5 q6 ^

! ?% x! F" E1 L2 K( N* i        我是河北中医学院药学院张慧康。4 W7 @8 V3 I- y4 K2 q; @

- B1 {3 c% t, \        今晚(2022年9月29日)我们将以《本草三家合注》为主要参考书目,来共同学习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神农本草经》。今天要分享的是《神农本草经》中的“白芷”“黄芩”“紫草”三味药。* K0 U5 t/ [% R! j* Q# U% Z7 ]
- ]3 o- X3 P6 ?5 ?! B' i5 A
        请师父、各位师兄师姐们不吝指教!- ]# k, D9 j; m4 t( P3 U( S( t+ w

! L1 I8 C  J  o2 x  i" i# X0 G        0 @8 R3 `% F# }7 ?

7 f, `/ V: P9 ?2 g4 w敬请期待张慧康讲述和分享!
1 Z8 Q3 k3 B0 A) R* \: E# H& T4 d) m' |7 O' Q7 ^5 E
        祝贺河北中医学院药学院张慧康硕士讲座成功!他以《本草三家合注》为主要参考书目,分享了《神农本草经》中的“白芷”“黄芩”“紫草”三味药。  V- `1 d! E; J$ L
$ D9 G' @5 r) \5 [% ^; y5 Y3 V1 [
        白芷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名白 ,芳香,列为中品。味辛,性温,主治"女人漏下赤白,血闭阴肿,寒热,风头侵目泪出,长肌肤,润泽,可作面脂。"《名医别录》载:"白芷生河东川谷下泽, 二月、八月采根**。"# j+ C/ z; R3 H( b! v) b8 U
. @6 z9 B6 r$ l' k5 n
         黄芩别名腐肠(《本经》)、空肠(《别录》)、内虚(《别录》)、妒妇(《吴普》)、经芩 (《别录》)、黄文(《别录》)、印头(《吴普》)、苦督邮(《记事》),内实者名子芩(弘景)
+ F! A# x& D# D) T* N" j- K3 Q) _3 G6 o) I
、条芩(《纲目》)、 尾芩(《唐本》)、鼠尾芩。弘景曰∶圆者,名子芩;破者,名宿芩, 其腹中皆烂,故名腐肠。时珍曰∶芩,《说文》作 ,谓其色黄也。或云芩者,黔也,黔乃 黄黑之色也。宿芩乃旧根,多中空,外黄内黑,即今所谓片芩,故又有腐肠、妒妇诸名。妒 妇心黯,故以比之。子芩乃新根,多内实,即今所谓条芩。或云西芩多中空而色黔,北芩多 内实而深黄。8 i6 t2 Q$ l6 I, C9 c3 m

9 o* L4 }( Z5 d( f+ F! s          张元素曰∶黄芩之用有九∶泻肺热,一也;上焦皮肤风热风湿,二也;去诸热,三也;利 胸中气,四也;消痰膈,五也;除脾经诸湿,六也;夏月须用,七也;妇人产后养阴退阳, 八也;安胎,九也。酒炒上行,主上部积血,非此不能除。下痢脓血,腹痛后重,身热久不 能止者,与芍药、甘草同用之。凡诸疮痛不可忍者,宜芩、连苦寒之药,详上下,分身、 梢及引经药用之。
) m1 ^9 n# `; Q) Q9 f1 R2 H( ?9 |0 q; T
       紫草别名紫丹(《别录》)、紫 (音袄)、茈 (《广雅》,音紫戾)、藐(《尔雅》,音邈)、 地血(《吴普》)、鸦衔草。
7 ]9 a+ Z6 M2 T+ F% j
9 ^8 T. O0 a5 o. j$ o" `: K时珍曰∶此草花紫根紫,可以染紫,故名。《尔雅》作茈草。瑶、侗人呼为鸦衔草。
- t6 ^% I0 O' K$ U' y
5 X1 o7 l! I; P「气味」苦,寒,无毒。权曰∶甘,平。完素曰∶苦,温。% m6 G( B: g; `+ V% a. [1 V1 L; W

( k; _. F& ], Q! C  S% z时珍曰∶甘、咸,寒。入手、足厥阴经。; D" s1 t# f6 ~% x& h: B: A7 f

$ I, F) A; H2 `% X) x9 \5 ~# F+ ~% x1 n
3 o, E  |9 y. _8 @- t& l, w
「主治」心腹邪气,五疸,补中益气,利九窍,通水道(《本经》)。疗腹肿胀满痛。以 合膏,疗小儿疮,及面 (《别录》)。治恶疮 癣(甄权)。治斑疹痘毒,活血凉血,利大肠 (时珍)。
. O( C. y! @* X. L! D- c. v
* z) ^1 z0 A" c8 ~7 E8 h# {. x2 B  k; o: I7 g" S
; S' D% g9 I' {& m& [
    感谢张慧康硕士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2-10-4 20:08:00 | 阅读全部
尊敬的曹东义老师好,尊敬的各位师兄师姐、中医同道,大家晚上好,我是上海的黄小平,今天晚上(2022年9月30日)继续和大家学习名中医之路,
9 C2 Y. Q8 f5 S7 F1 s# X8 [: B$ e9 i  K4 m

! M( E0 j. U* O5 t8 a
1 ?$ l4 {3 @% C2 {$ O% F, t+ v6 w《山东中医学院学报》创办“名老中医之路”专栏,陆续发表一些名老中医谈治学经验的文章,这有助于鼓励我们中医师进一步下苦功深入研究和精通中医药学,而这正是我们当应努力的方向。
( C! `) e( z2 G9 j
& V, v+ O1 e7 ^5 z% a: f
' E8 s6 F7 ^$ o* D2 w* L; o! v
3 O% r1 ^+ W9 t# e我们今晚继续学习任应秋先生的名老中医之路!
* j8 J7 I, {# M9 _& ]' w4 J3 v: k! C
题目叫
0 E* _: N6 H& l! L* s% d% z) t9 z% m7 M: T4 }1 s2 S# y+ Z
“我的治学门径和方法”
; R; r& ~1 j/ h2 J# f
: m0 U( Q' q1 t# J
! B' u( a4 U% d. s
9 }! e) [9 d* \# C/ J任应秋(1914~),字鸿宾,四川江津县人。幼年读经,十三经皆能成诵少年时问难于经学大师廖季乎,打下了治学的坚实基础。十七岁开始学医,二十三岁就学于上海中国医学院,并得到沪上名医丁仲英、曹颖甫、陆渊雷等人指教,但因日寇侵华,未及卒业,旋回四川,一面业医,一面执教于高
( t3 X) a$ Q  q% n& K( [# m" t' ]2 Q2 g
级中学。解放后,先执教于重庆市中医学校兼教务主任,后于一九五七年调北京中医学院任教。先后任卫生部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医专业组成员、中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中医学院各家学说教研室主任、《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基础理论分卷》主编、《中医历代名医精华》主编等职,今天重点学习第三部分。
* F* J6 ^* {/ q. g- U
; N! `" x3 E  [$ ?8 S- |' w  C0 ]+ |! T# T0 }$ ?- ?
3 K7 O! p! J# V* I, V; k+ A
请曹东义老师给予指导!7 D, b: \- j9 f& @  I! F5 C
% l7 H" K8 p9 \: c9 B
        祝贺黄小平院长在上海讲座成功!他和大家学习名中医之路,继续学习任应秋先生的有关事迹。- a4 Z' s2 j* A# l: y) c: a. Z

2 ~: s4 P0 e9 Q4 `& x( o  p任应秋先生“我的治学门径和方法”可以说,走过了坎坷的近代,到新中国建立之后,有了正确的中医政策,他被聘请到北京中医药大学,才有了自己发挥作用的舞台,也有了巨大的影响力,是一个改天换地的状况,因此,“五老上书”才更加深刻体现出任应秋先生的作用。上世纪60年代初中医教育出现西化偏差,任应秋教授等五位老人心急如焚,忧中医传承偏离航道,中医事业大厦将倾,于是奋笔疾书,振臂一呼:中医教育要坚持中医主体,中医学院是培养高级中医师的殿堂,应当强化中医和传统文化教育。“五老上书”成为中医教育史上一座丰碑。1957年他发表了《怎样正确对待祖国医学遗产》一文,1958年又在《中医杂志》第三期发表了《从头学起全面继承,打下发扬祖国医学遗产的坚固基础》一文,提出在全国中医界应认真学习中医政策,广泛开展继承工作,强调要认真学好几部经典著作,真正重视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从1954年以后至1966年这12年里,他先后著成《伤寒论语译》、《金匮要略语译》、《阴阳五行》、《五运六气》、《中医各家学说讲义》等书,为中医学的普及与提高做了大量工作。
: s" V$ T' G. M; n
( P) \2 c4 Y. Y/ Y# z7 P- z+ r
3 w) Y: a, L1 ]/ a/ a5 w- X7 z0 ?2 \3 {& T; r+ ?! h
感谢黄小平院长的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2-10-4 20:09:08 | 阅读全部
本周六晚上(2022年10月1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衡水市中医师王群才讲述曹东义教授编著的《永远的大道国医》这本书的内容。: _5 m1 A. I6 @  z7 _

) y# S+ E8 ^$ I+ x8 Q0 e* ~" X       第二章:冷眼再看中医初遇西医时。
. ?* [/ q; |% ?) ^
0 b' K( }! y( w3 v) O7 B  g       第四节:寄托中西医结合的美好理想。: {2 L- G6 X6 s7 e/ Y

: G* S0 p$ r# E8 ~5 `+ z% \        把中医与西医的知识相结合,形成统一的“中西医结合医学",或者叫“新医学”,曾经是一个时期梦寐以求的美好理想。为了实现这个美好理想,采取了中西医在人事上的团结合作,在学术上的中医进修西医知识,西医学习中医知识,以为这样就可以知己知彼,达到学术上的“中西医合流”,或者中西医结合。其实这是过分夸大了中西医之间的共同性,带来了一些不应该有的损失。
7 @1 I2 |7 y2 p. U# n" d# h8 n3 v
9 ^7 B- q/ F0 I. L        届时我们共同学习具体内容。
; K, i( Z( m9 ~2 r
6 j& v/ q7 ~. N7 ~; [5 K      祝贺河北中医、衡水市中医师王群才讲座成功!他讲述了曹东义《永远的大道国医》这本书第二章 第四节:寄托中西医结合的美好理想。/ t5 u" d% `4 W1 x! B' p: d0 O

9 F" g3 C/ r% b( F9 m1 z5 k      毛泽东的时代,中西医没有利益的巨大冲突,可以共同面对疾病挑战,。希望 把中医与西医的知识相结合,形成统一的“中西医结合医学",或者叫“新医学”,曾经是一个时期梦寐以求的美好理想。过分夸大了中西医之间的共同性,甚至放大到“唯一道路”,就带来了一些不应该有的损失,尤其是用“解剖”和“疾病名称”来作技术壁垒,歧视和限制中医学术发展,改造中医学术体系,认为中医是落后陈旧的医学,这就重新回到余云岫“废医存药”的老路上去了,甚至方舟子“废医验药”、张功耀“告别中医中药”,这都是符合西方制药资本的利益,而背离了医学的目的。
  D' O2 h9 O4 x3 z3 j2 l4 t3 s8 |# g; V+ @! D$ j3 A7 h9 U) |6 I9 M6 W
       因此,需要“回归中医、做铁杆中医”,这不是为中医人保饭碗,而是为人类谋幸福。
& j  y5 t) [- B' ~- m; S
; S+ K3 [! {) V, I* _$ O: n. b" ]; \! S# f! J0 ~8 S/ S

9 j0 m6 U( R3 w+ M. i) P" Y感谢王群才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B! z7 G8 c' y1 N
" L6 O2 t8 Z1 E2 I1 F0 {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2-10-4 20:09:48 | 阅读全部
今周日晚上(2022年10月2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姬领会与大家一起学习《香药本草》一书,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医学模式的转变,各类精、心理、心身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高,抑郁患者明显增多,应用香味类中药解郁治疗,效果很好。当然,香药的作用还有其他更大作用。今晚我们继续谈香药的有关内容。2 }# ?2 {1 C3 B- R. t4 {/ C
       祝贺山东淄博名医姬领会院长讲座成功!他与大家一起学习了《香药本草》香药的作用介绍。& F. e- W4 p2 ~
      0 T  L$ x9 W/ g# o; ~
熏香是原态香材、香料经过清洗、干燥、分割等简单的加工制作而成的一种香料。熏香的习俗来源于宗教信仰。根据外形特征可分为原态香材、 线香、盘香、 塔香、香丸、香粉、 香篆、 香膏、 涂香、 香汤、 香囊、 香枕等。' O9 r& J$ }( Z  e6 V7 B
熏香在古代是非常流行的一种活动,特别是在贵族阶级和文人墨客的生活当中应用的极其广泛,是他们居家养生、陶冶情操必备的日常用品。( Z1 N" K6 w0 {7 M/ h! u4 F, e0 i. r
介绍几种香型及其功效,具体效果因人而异。
6 j+ v/ ^3 a+ }5 @1.薰衣草:清新花香,能净化,安抚心灵、使人镇静,帮助睡眠,治疗失眠。促使新陈待谢,具有杀菌消炎的功效。- H( M2 n7 o, Y4 m% Y8 t5 W
2.雪域天木:清新原木香,具有净化空气,宁心安神的功效。# l1 b, E. c7 R( v  Q3 f
3.玫 瑰:有抵抗抑郁和催情的作用。杀菌力强,是皮肤的滋润剂,适用于敏感、损伤和干性肌肤;帮助血液循环。# ?  M0 x& v; C
4.茉 莉:再严重沮丧时是最有效的处方,抗忧郁,使人愉悦,心情放松,具有催情功效。7 T! {- m/ M/ C
5.檀 香:木香,香味持久醇厚,提神醒脑,镇静安抚神经紧张及焦虑,有助于思考决策,余香醇醇。  p( M& O  u, ?* V& Z

9 b4 R5 W# j% w& `4 c感谢姬领会院长的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2-10-4 20:10:19 | 阅读全部
大家好!本周一(2022年10月3日)晚上“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霍立轩中医师向各位同道继续分享《邓铁涛著作全集》。
& P& t* j3 [# J7 s. a+ f) T. A; x4 v5 x5 p, g9 n2 _* _
, Q4 N" f. O; _" k
2 p( Z* D8 i9 r- e0 G  ]: E

+ L0 Q1 N, @1 W6 x& V- Z+ K: W0 X6 ^( h5 a1 Y

. E5 q$ [: M" v% K; _& }+ Z- V; ?
本周一我们主要学习:/ _) N# z' I' r8 @$ i& E% r

3 j& Y* o6 F9 J$ k) N温病四讲        第四讲:秋燥
8 Q6 s# a* R5 A: m1 i4 R' f6 T# [) d
  Y" h. p# z- V, _; k% d
* I% V( x9 c3 U$ V9 M) |- s
本病是感受秋燥时气,正不胜邪而发病,初先犯肺卫,故有发热、咳嗽、头痛、鼻塞、口干舌燥、皮肤干痛等肺卫分症状,由于秋季气候偏凉、偏热之不同,而初起发病有凉燥与温燥之异,大抵秋深初凉,气候偏凉而干燥,病多凉燥证;若久晴无雨,秋阳暴烈,气候干燥,病多温燥证。但主要还是看人体津气内虚的程度和反应性而定,凉燥发病似感冒风寒咳嗽,其与温燥初起不同之处,在于恶寒较重,发热较轻,脉不数,舌不红等为辨,凉燥不解,化热之后亦与温燥辨证相同了。又临床上燥气发病,比风寒暑湿等气为轻,所以本病的传变,亦较风温、暑温等少。若燥气化火,则有上扰头目清窍等证;燥伤胃津,内结阳明,则有腑实便秘证;或入营血出现气血两燔证,最后亦会燥伤肝肾之阴,但来势一般较为缓慢7 w( w# @3 W5 F! ]8 N  ~4 s
8 L2 _0 i' U2 U, t
       祝贺河北中医霍立轩中医师在隆尧县讲座成功!他向各位同道继续分享了《邓铁涛著作全集》温病四讲 :秋燥4 h3 A  a5 i$ e% W, h- ?( Q
1 `' e4 f3 S$ S' \
       本病是秋天的时气病,也就是秋天发热的疾病。气候偏凉而干燥,病多凉燥证;若久晴无雨,秋阳暴烈,气候干燥,病多温燥证。; X2 s  }! W8 G  f- l

( p& T! M3 B. Q+ k% x: \邓老认为,临床上燥气发病,比风寒暑湿等气为轻,所以本病的传变,亦较风温、暑温等少。若燥气化火,则有上扰头目清窍等证;燥伤胃津,内结阳明,则有腑实便秘证;或入营血出现气血两燔证,最后亦会燥伤肝肾之阴,但来势一般较为缓慢。
8 w- b" Q9 M; G: @
! J# t  c, w+ |8 f4 o& `% T% g* a8 i# k《温病条辨》说:“秋燥之气,轻则为燥,重则为寒,化气为湿,复气为火。”
1 D" k& A7 G3 \9 N+ f1 V4 b! O
! U, R6 K# m" n1 O7 B( M
1 R6 L% F4 `3 [/ q; _0 e8 z
5 v- p& P" t0 m( `) s感谢霍立轩医师的讲座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2-10-4 20:12:00 | 阅读全部
群公告# W5 O/ g; R; ~$ i. M! O
% O. j3 e8 A, s2 _  J
直播即将开始~7 A( m% V, N7 y* v

$ v: H; T* C1 H: v' m今晚8点(2022年10月4日),相约燕赵中医书院直播间,继续听《曹东义带你一起学内经》第151讲《灵枢》病传第四十二 和《灵枢》淫邪发梦第四十三。( J, p' W2 ?; J
7 |; b0 J" c+ f- J! @  j
曹东义,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第四、第五批师带徒指导老师,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原副院长,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现任河北中医学院扁鹊文化研究院院长、燕赵中医书院执行院长、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创会副会长、中华传统中医学会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专业委员会会长,出版著作40余部,发表论文180余篇,文字累计500余万。代表著作《中医外感热病学史》《中医群英战SARS》《回归中医》《捍卫中医》《关注中医》《中医近现代史话》《永远的大道国医》《中医大智慧》等。善于治疗呼吸道疾病、风湿病,调理亚健康。$ \' q/ T( s, V3 B

" t4 N; P5 [' ]7 V/ |; W2 d& k; B今日讲座内容. K5 m) k0 Y% O- a- [2 c, Z

8 p; L9 h9 f1 x5 g《灵枢》病传第四十二' _% S* k# t/ b# f% O3 y. g% G

  y% D& i& x! n8 [( i    黄帝曰:余受九针于夫子,而私览于诸方,或有导引行气,乔摩、灸、熨、刺、?、饮药之一者,可独守耶,将尽行之乎?岐伯曰:诸方者,众人之方也,非一人之所尽行也。6 M8 `9 V, _- K* h( ]8 f' ]

8 s' N: S7 t9 V/ K6 R: {  黄帝曰:此乃所谓守一勿失,万物毕者也。今余已闻阴阳之要,虚实之理,倾移之过,可治之属,愿闻病之变化,淫传绝败而不可治者,可得闻乎?岐伯曰:要乎哉问也,昭乎其如日醒,窘乎其如夜瞑,能被而服之,神与俱成,毕将服之,神自得之,生神之理,可着于竹帛,不可传于子孙。% R' G- r) x6 W( P! D$ y
! ~# C" d: j) d0 q
  黄帝曰:何谓日醒?岐伯曰:明于阴阳,如惑之解,如醉之醒。黄帝曰:何谓夜瞑?岐伯曰:瘖乎其无声,漠乎其无形,折毛发理,正气横倾,淫邪泮衍,血脉传溜,大气入脏,腹痛下淫,可以致死,不可以致生。
( P# p# \$ L0 {# D1 p
# m* j* n8 Q' d: r, V  黄帝曰:大气入脏,奈何?岐伯曰:病先发于心,一日而之肺,三日而之肝,五日而之脾,三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中。9 N. Y: P9 S1 v2 }: d* |  i

! {+ i  \# c& h, D  病先发于肺,三日而之肝,一日而之脾,五日而之胃,十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日出。
( C+ U/ ~8 ?$ K3 d6 X' h
  q9 K: M; H+ G% G  病先发于肝,三日而之脾,五日而之胃,三日而之肾,三日不已,死。冬日入,夏蚤食。
& |# _8 a" ~( J+ J2 ]
& @& M0 h) K' `; w0 d% c6 z  病先发于脾,一日而之胃,二日而之肾,三日而之膂膀胱,十日不已,死。冬人定,夏晏食。4 d' f& c# g$ K, V2 e; E2 `

, b3 f, L* f- u! b  病先发于胃,五日而之肾,三日而之膂膀胱,五日而上之心,二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昳。
  `) Z  x1 d( }+ ]2 S* ?5 Y! s- Z; U* }1 I" O# ]; ]7 x
  病先发于肾,三日而之膂膀胱,三日而上之心,三日而之小肠,三日不已,死。冬大晨,夏晏晡。
' J  Z: p0 p: Z, v+ f* f' Z) C4 q7 q% a/ v2 \/ w" t
  病先发于膀胱,五日而之肾,一日而之小肠,一日而之心,二日不已,死。冬鸡鸣,夏下晡。
: v  f5 e* q/ ]3 ?
$ x# K* d/ {7 A  诸病以次相传,如是者,皆有死期,不可刺也;间一脏及二、三、四脏者,乃可刺也。
# s7 O6 q  b+ V2 |4 S" M+ ?  q& b! S- y. A2 j
《灵枢》淫邪发梦第四十三2 Q  l! q9 Z4 y+ D% \  W- T

4 [. \) l6 Q, W    黄帝曰:愿闻淫邪泮衍,奈何?岐伯曰:正邪从外袭内,而未有定舍,反淫于脏,不得定处,与营卫俱行,而与魂魄飞扬,使人卧不得安而喜梦;气淫于腑,则有余于外,不足于内;气淫于脏,则有余于内,不足于外。
  a0 [, b' P& w# e, Q
: v  {9 V% D) Q; J  黄帝曰:有余不足,有形乎?岐伯曰:阴气盛,则梦涉大水而恐惧;阳气盛,则梦大火而燔?;阴阳俱盛,则梦相杀。上盛则梦飞,下盛则梦堕;甚饥则梦取,甚饱则梦予;肝气盛,则梦怒,肺气盛,则梦恐惧、哭泣、飞扬;心气盛,则梦善笑恐畏;脾气盛,则梦歌、身体重不举;肾气盛,则梦腰脊两解不属。凡此十二盛者,至而泻之,立已。: |5 d% M9 B1 l& [
) L, S) @! f( \1 Z) A
  厥气客于心,则梦见丘山烟火;客于肺,则梦飞扬,见金铁之奇物;客于肝,则梦山林树木;客于脾,则梦见丘陵大泽,坏屋风雨;客于肾,则梦临渊,没居水中;客于膀胱,则梦**;客于胃,则梦饮食;客于大肠,则梦田野;客于小肠,则梦聚邑冲衢;客于胆,则梦斗讼自刳;客于阴器,则梦接内;客于项,则梦斩首;客于胫,则梦行走而不能前,及居深地窌苑中;客于股肱,则梦礼节拜起;客于胞?,则梦溲便。凡此十**足者,至而补之立已也。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