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本周一(2022年9月12日)晚上“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霍立轩中医师向各位同道继续分享《邓铁涛著作全集》。# a# E6 [, ]% b/ k
, [0 f; n' L$ k/ k
9 ^8 T2 G7 M. a6 b
1 {. i& H5 J8 T4 N/ L+ k
$ O% h& [# Q, X% K( V; N; i5 b' M, v+ M
7 W7 V- E/ ~2 S* V- w, c; i% M: _9 J1 |. q0 A$ X D" V; ]" l7 m
本周一我们主要学习:/ [0 P( B% D/ y! H* j1 c
; M8 }1 [. m9 p3 w Y1 W温病四讲:第一讲 风温(春温、冬温), ?% j2 `3 h3 o
8 K8 P: ~, l) A8 v1 L. n; s1 X% n- V+ t3 B4 a# |# }- |
- z" j. n' j: ], o/ Q冬春两季感受风温邪气的外感发热病,名为风温。其中,发于冬天的名冬温;发于春令,初起即见气分证或营分证的名春温。* A$ Y- H N1 n6 U( D- Q( X: M3 z
3 d1 r' B# G# `1 l流行性脑脊膜炎、冬春季的感冒及流行性感冒等病,可参考本讲的论述进行辨证论治。
* V' j8 \' _5 Z0 k8 T, z7 A! b7 e/ I3 w) b% j6 `
风温邪气为本病的致病原因。春季温暖多风或冬季应寒反暖,风温邪气侵袭人体,人体正气不足以拒邪,因而成病。3 X/ ^. E+ Q, M E
5 R. F1 i$ N" L- S/ T" p2 ~本病初起邪在肺卫,肺卫不解,则邪热顺传气分或逆传心包,若仍不解则入营入血或损伤肝肾之阴。
l) A' l% m! @2 x z5 \+ I% M9 Z4 X$ r7 ^
若正气本虚邪气过盛,或本有内热再感外邪,发病急骤,初起即见气分证,甚至出现营分血分证,病多急重。, @# D/ f6 W8 e7 _5 N
& @$ R$ {& U/ h: S- n5 X
感谢河北中医霍立轩中医师在隆尧讲座成功!他向各位同道继续分享了《邓铁涛著作全集》温病四讲:风温(春温、冬温)的主要内容。4 o1 s: h4 o% x/ B" [+ v; c
2 k8 ?8 P: o0 m8 P B
邪正斗争是温热病、外感热病产生的主要原因,按照季节区分伤寒、温病(风温、春温)有一定的意义,但是也容易造成“望文生义”,以为伤寒就是寒病,《内经》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则为热病”,伤寒不是寒病,是热病,在阳明也需要白虎汤、承气汤,所以“温病”名称,张仲景的时代是“里热外发”的“伏气温病”,也就是丽热出表,没有恶寒表证,需要直请里热。
" k6 t( U4 F$ T8 w, G; W& g% n7 W e4 H
但是,后来人们不再遵循张仲景“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的概念了,所以,后世的温病也需要“解表”而不是“直请里热”,这是温病概念古今不同,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
( N4 m6 f; {8 e- t/ A7 H0 @
; G! I* b% G3 d# B0 ?
( S9 R; Q' W8 Z; c* U8 H
% e4 X& R5 v$ n2 h4 ?感谢霍立轩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