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曹东义师徒一技之长空中课堂“每日一讲”散记,几百个与中医命运攸关的专题
马京雪 发表于 2022-9-6 20:05:56 | 阅读全部
各位朋友,各位同道:0 e6 H) p2 X' y

, [6 l, J1 l8 P5 W7 k        大家好!
6 d9 h# \5 M0 E5 A3 c) m
: B% u* b: m. t$ O& [2 _3 w! \8 R        我是河北中医学院药学院张慧康。7 o, P, p0 o3 g6 Y8 l' I2 F

) U7 i' c+ ]2 p  X2 R( x+ B2 x+ i        今晚(2022年9月1日)我们将以《本草三家合注》为主要参考书目,来共同学习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神农本草经》。今天要分享的是《神农本草经》中的“大枣”“鸡头实”“胡麻”三味药。
) _; \# G1 l( m+ F7 u( L$ {- |2 d; B0 k! R
        请师父、各位师兄师姐们不吝指教!
. t; ]9 b+ P+ {1 Y  l, M
. k) g, H- X+ c/ R: }/ v# R. J        
3 H) T) I, ?. P1 B8 B8 S2 O- H: s- T# @- }1 j) y9 m
敬请期待张慧康讲述和分享!# p# }8 F& A4 o5 ^4 J

+ h- A- W3 }7 Y: K8 s: i+ Y        祝贺河北中医学院药学院张慧康硕士讲座成功!他以《本草三家合注》为主要参考书目,分享的是《神农本草经》中的“大枣”“鸡头实”“胡麻”三味药。
! ?. ]( I4 p7 [  H* l* ?. f/ z0 [! x
2 c9 ]8 G5 U) \        大枣又名红枣、干枣、枣子,起源于中国,在中国已有八千多年的种植历史,自古以来就被列为“五果”(桃、李、梅、杏、枣)之一。果(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用于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大枣的图片(20张)
0 [, @: K& n* g- i! M% b9 `, }0 j
树皮:消炎,止血,止泻。用于气管炎,肠炎,痢疾,崩漏;外用治外伤出血。6 ~8 K! I7 y0 M- y7 X4 u+ t) j0 ]

( Y+ B$ T- _7 l根:行气,活血,调经。用于月经不调,红崩,白带。3 R; h% H2 ^3 d, A: H8 B
# t3 H0 n0 G$ X7 {, Q4 s9 u1 o$ d
①《本经》:"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
. U/ N6 h) w' Z$ Q. }7 j( @) p
; e& Y; |4 y; S8 D- K②《本草经集注》:"煞乌头毒。"! I3 I  w0 h0 F; A6 c! k$ z6 T5 I
+ x' X9 v4 V4 N; x
③《别录》:"补中益气,强力,除烦闷,疗心下悬,肠僻澼。"
: _0 j* D  o+ A6 G/ p1 G% R
% z2 L$ y- ~4 I. T3 I④《药对》:"杀附子、天雄毒。", m6 {% [9 v! @9 D: }
' v2 g* |7 z' \
      鸡头实,始生外国,今滇中亦有之。生水中,叶大如荷钱而有刺,俗名谓之鸡头盘。叶下结实,形类鸡头。庄子谓之鸡雍,管子谓之卯 。其茎 之嫩者名 ,人多以为菜食。气味甘、平、涩,无毒。
& D+ ]6 H  D# U+ G0 `% F! L; |; x, n
仁,主治湿痹,腰脊膝痛,补中,除暴疾,益精神,强志,令人耳目清明。开胃助气,止渴益肾,治小便不禁,遗精、白浊、带下。
5 ?/ \% @% F; e. P( a+ }( |/ U* R
; X5 y/ Z) d6 J5 n" [$ _8 Q3 p9 c菜,鸡头茎也。气味咸、甘,无毒。主治止渴、除虚热,生熟皆宜。
# A' a+ C. n9 k
1 @4 h) k5 L' \2 I* l根,气味同茎。主治小肠结气疼痛,亦治追心疝。  X$ H$ {, E, }0 e# s
! B' @5 l. W8 Z( d1 c
叶,主治寒症,漏底水泻,气欲脱,服之立瘥。1 j+ g0 h( C; q* @& u4 g! l

5 v- l1 _* B. {1 {! j2 |芡实主产于江苏、山东、湖南、湖北、安徽等省区
( X6 A  Q4 l- j% J
9 A2 _" A6 x8 |) ^5 J9 E4 F  ]     胡麻是一种油料作物。胡麻适宜在凉爽、湿润的气候生长。胡麻起源于近东、地中海沿岸。在中国主要分布在山西、甘肃、宁夏、内蒙古等省。6 q3 i$ F) }/ h0 @' G: D
8 v$ [, q3 o: I- i$ O% y+ E
胡麻别称 : 亚麻、麻仔、鸟麻、白麻。
. b8 L9 B! b+ F+ P2 ]$ X- G+ O# d8 c  b. `9 _! w
分布 : 世界产地分布在热带、**带,如印度、中国大陆、泰国、土耳其、缅甸等。0 }( I& I0 _* `0 s& p' V& {

  C( ~3 y& C2 G' O4 o, C5 S        「气味」甘,微温,无毒。$ O. v( G) K5 V  U9 S
3 t0 C% p7 S2 P3 G7 Z! L* H
9 u5 n' Z3 y0 i2 P

7 v5 o$ W3 h7 u「主治」大风疮癣(苏颂)。# J; H8 ~8 t! J9 X+ h7 g( Q
% H; z! |$ P* r$ m2 M2 z

& X; y* D. }0 @5 G9 e+ r
5 d' U  A; W; u9 o6 h% M    感谢张慧康硕士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2-9-6 20:06:25 | 阅读全部
尊敬的曹东义老师好,各位师兄师姐、中医同道,大家晚上好,一技之长空中课堂又如约和大家相会了,我是刘云双,明天(9月2日)晚上继续和大家一起学习岳美中先生的名老中医之路第三部分内容!
. w6 ?, _8 p; M! B( l5 h& ~7 B$ T; W5 y+ s( C* \& a2 ~

. \! H* F* N8 G+ U& ?
$ V6 q4 {4 Q9 O6 F请曹东义老师给予指导!
0 n' x  {0 I3 c% Q& h; ?, i" [( w, j# ^' M8 ~0 y& t; G
       祝贺河北中医刘云双在衡水市讲座成功!她继续和大家一起学习岳美中先生的名老中医之路。9 o& F  |% T- ^! C# p: Y7 O, P

* H/ R3 T' p2 U# E岳美中先生关注中医事业发展,致力中医人才培养岳美中尝谓:"长期研究和治疗的实践,使我既坚信中医药学宝库的丰富,也深知中医事业发展与中医人才培养之不易。耿耿于此数十年,力量所及,未敢稍懈"。早在1935年,岳美中任山东省菏泽县医院中医部主任时,就曾创办过一个中医学习班,男女兼收,培养了10多名中医人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他受河北省卫生厅的委托,在唐山市举办了3期中医班,培养中医150名,河北省著名中医高卓峰、王筱波、王国三等,皆是该学习班的学员。
: w3 L0 u! Q" f, F3 o' f5 P
. r# i4 X- y) O1 Y+ ~+ E7 i) N岳美中学术的授受者,除了他的子女岳沛芬等之外,主要有陈可冀、时振声、王国三、王占玺、李春生、江幼李等。其中陈可冀已成为著作等身的国内外著名的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爱因斯坦科学奖的获得者;时振声已成为著名的中医、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专家。
% A( Z& P4 {: E# x9 b/ l$ e4 l. t# N, G' k0 C3 D

! O9 I* u: o$ x  {) {
. R6 |' u3 N) x& J+ R( V感谢刘云双的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2-9-6 20:07:03 | 阅读全部
本周六晚上(2022年9月3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衡水市中医师王群才讲述曹东义教授编著的《永远的大道国医》这本书的内容。( a9 n, \( s1 F
       第二章:冷眼再看中医初遇西医时。+ k. e) k* I& O, d* ?3 ?5 B
       第二节:欲汇通中医,未料“失乐园"。第三小节,证侯不是肤浅的主观感观,也不是病灶直接决定证侯表现,证侯是人体复杂微观变化的整体涌现性,人体既有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情况,也普遍存在着“整体压制部分",阻止部分功能最大化的调整作用。
0 g( A6 m6 i8 N* G5 `        根据对易经八卦的分析研究,五行学说的形成,晚于八卦。先有所取舍,五行是改良的八卦,在金属未被冶炼出来之前,在金属工具不被普遍应用的时代,出现五行学说是不可能的。
8 r" @% V0 i2 |        中医学的理论进步,一向被人们以为“只有量变,没有质变”,其实辨证的看问题只有量变的中医学,她不仅属于过去,也属于现在,更属于未来。: M( ]- Y) Q* j; w9 T
        届时我们共同学习具体内容。0 K" |9 K6 l8 T% o  f/ q
        祝贺河北中医王群才中医师在衡水市讲座成功!他讲述了曹东义《永远的大道国医》 第二章:冷眼再看中医初遇西医时,第三小节,证侯不是肤浅的主观感观,也不是病灶直接决定证侯表现,证侯是人体复杂微观变化的整体涌现性,我因此提出“状态包容形态”,也就是状态大于病灶的形态。& p/ v; V- r% T' s: O3 i* t
       中医药的大智慧,是因为有独特的世界观,这些思想来源于《河图·洛书》,也来源于《易经》《内经》,五行简化和提升了八卦对于人体的健康指导价值,所以,后世大量提倡阴阳五行,很少说八卦在中医药的运用。
+ o1 I: W  V# B8 b% S( h
# w4 l2 ]! }' P0 ?# l. p" a感谢王群才医师的讲座和分享。, d9 |! s) m3 k( {2 c2 }+ R8 h

+ d& W0 w, r) v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2-9-6 20:07:54 | 阅读全部
大家好!今周日晚上(2022年9月4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安徽中医曹传龙为大家讲述《中医养生学》。他将讲述中医养生的几大特点:( }3 p4 w# x! q- `
—、动静结合养生。8 b% U& J& k" z# U1 z
二、怡情悦神养生。
- {2 i- E1 G, ~# u) A三、重视仁德养生。. e- l: ?. L: Q" K* _* r
四、固护正气养生。- |2 L. K8 {# u7 T
敬请大家一起期待和收听。% n( C5 l8 H! X9 N2 }- j8 ?
养生谚语:修性养生,和畅性情。静则神藏,躁则神亡。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忍怒以全阴,忍喜以全阳。心境安宁,身体安康。: y2 Q+ j- Q0 h8 k( B, n' m. ^0 g
       祝贺安徽中医曹传龙讲座成功!他为大家讲述了《中医养生学》。他将讲述中医养生的几大特点:—、动静结合养生。二、怡情悦神养生。三、重视仁德养生。四、固护正气养生。0 j3 O, F" h" `
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养,即调养、保养、补养之意;生,即生命、生存、生长之意。现代意义的"养生"指的是根据人的生命过程规律主动进行物质与精神的身心养护活动。; n9 z. C+ ~5 I9 C/ u  H
感谢曹传龙医师的讲座和分享。$ y- `" N3 h1 {! P/ T6 ~. j, _

' {, a5 [$ C' i) f9 p1 q9 w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2-9-6 20:08:28 | 阅读全部
大家好!本周一(2022年9月5日)晚上“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霍立轩中医师向各位同道继续分享《邓铁涛著作全集》。; b  q0 s  ^3 }* ?5 P5 l
4 F1 S/ v, t1 A
) a7 s& q% \+ P1 [7 A* r
7 d" R, Z4 N; m3 y  Y, J
本周一我们主要学习:, j$ `+ \" D; c( n0 [/ E8 U! J
《温病条辨》疸论
0 g. [* I! E/ y$ |/ u! A6 g+ v7 X: ]# h1 t& \$ e
吴鞠通在自注《温病条辨》疸论时说:“以黄疸一证而言,《金匮》有辨证三十五条,出治一十二方,先审黄之必发不发,在于小便之利与不利;疸之易治难治,在于口之渴与不渴,再察瘀热入胃之因,或因外并,或因内发,或因食谷,或因酣酒,或因劳色,有随经蓄血,入水黄汗,上盛者一身尽热,下郁者小便为难,又有表虚里虚,热除作哕,火劫致黄。知病有不一之因,故治有不紊之法,于是脉弦胁痛,少阳未罢,仍主以和,渴饮水浆,阳明化燥,急当泻热,湿在上,以辛散,以风胜,湿在下,以苦泄,以淡渗,如狂蓄血,势以必攻,汗后溺白,自宜投补,酒客多蕴热,先用清中,加之分利,后必顾其脾阳,女劳有秽浊,始以解毒,继以滑窍,终当峻补真阴,表虚者实卫,里虚者建中,入水火劫,以及治逆变证,各立方论,以为后学津梁。至寒湿在里之治,阳明篇中,惟见一则,不出方论,指人以寒湿中求之。盖脾本畏木而喜风燥,制水而恶寒湿。今阴黄一证,寒湿相搏,例如卑监之土,须暴风日之阳,纯阴之病,疗以辛热无疑,方虽不出,法已显然。奈丹溪云:不必分五疸,总是如盦酱相似。以为得治黄之扼要,殊不知以之治阳黄,犹嫌其湿,以之治阴黄,恶乎可哉!喻嘉言于阴黄一证,竟谓仲景方论亡失,恍若无所循从。惟罗谦甫具有卓识,力辨阴阳,遵仲景寒湿之旨,出茵陈四逆湯之治。瑭于阴黄一证,究心有年,悉用罗氏法而化裁之,无不应手取效。间有始即寒湿,从太阳寒水之化,继因其人阳气尚未十分衰败,得燥热药数帖阳明转燥金之化而为阳证者,即从阳黄例治之。”$ e% c/ F& {6 p# x% w% |3 l
       祝贺河北中医霍立轩中医师在隆尧县讲座成功!他向各位同道继续分享了《邓铁涛著作全集》关于《温病条辨》疸论的有关内容。  b9 |: Q, I3 l. V0 X7 y
       邓老认为,《临证指南》所收“疸”证之案共十篇,吴氏采其三例著之于书,因其皆非治疸之常法,而是吴鞠通实践有得者,学于叶天士而能化裁,未可因其源自叶案而过责也。正相反,我们应该学习吴鞠通对前人医案的学习精神。
0 Q% p+ L' x4 W- H! E吴鞠通把罗谦甫《卫生宝鉴》的理论与经验,与蒋式玉之论阴黄加以推崇,又经过吴鞠通的验证,还是有利于后学。吴鞠通最后指出始有寒湿,得燥热药数帖,阳明转燥金之化而为阳证者,即从阳黄例治之。证之实践的确如此,我们曾见阴黄治疗过程中转为阳黄之证。足证吴鞠通又“透此一分”矣。
" A7 f. V8 d/ \5 \- p$ B吴鞠通从散在的叶天士医案中,抽丝剥茧,上升为理与法,是很有学术贡献的。' c) D8 I. Q2 s) P

( r0 Q( C/ _/ |4 Q, [. q# Q3 Y, q5 B6 D感谢霍立轩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6 {8 h8 s2 v; E% ?/ E4 L! X7 c/ F; S8 Q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2-9-6 20:13:00 | 阅读全部
群公告
9 V+ ~: {4 V7 N, u; j直播即将开始~
4 ^5 z0 v) ~; }3 F) d今晚8点(2022年9月6日),相约燕赵中医书院直播间,继续听《曹东义带你一起学内经》第147讲《灵枢•胀论》第三十五。
* X: h1 ?# N8 I3 {曹东义,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第四、第五批师带徒指导老师,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原副院长,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现任河北中医学院扁鹊文化研究院院长、燕赵中医书院执行院长、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创会副会长、中华传统中医学会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专业委员会会长,出版著作40余部,发表论文180余篇,文字累计500余万。代表著作《中医外感热病学史》《中医群英战SARS》《回归中医》《捍卫中医》《关注中医》《中医近现代史话》《永远的大道国医》《中医大智慧》等。善于治疗呼吸道疾病、风湿病,调理亚健康。' `8 U- q6 I; U, t1 d# a' [, B
今日讲座内容
5 h% C$ J# q/ B* u《灵枢•胀论第》三十五& ^9 Q/ o: T2 k8 H4 b$ f8 \# L
    黄帝曰:脉之应于寸口,如何而胀?岐伯曰:其脉大坚以涩者,胀也。黄帝曰:何以知藏府之胀也。岐伯曰:阴为藏,阳为府。/ y  N: ?' J, P' `1 U  b* t/ z3 I
  黄帝曰:夫气之令人胀也,在于血脉之中耶,脏腑之内乎?岐伯曰:三者皆存焉,然非胀之舍也。黄帝曰:愿闻胀之舍。岐伯曰:夫胀者,皆在于脏腑之外,排脏腑而郭胸胁,胀皮肤,故命曰胀。
% M1 a! e* P) i  Q! n  黄帝曰:脏腑之在胸胁腹里之内也,若匣匮之藏禁器也,名有次舍,异名而同处,一域之中,其气各异,愿闻其故。黄帝曰:未解其意,再问。岐伯曰:夫胸腹,脏腑之郭也。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胃者,太仓也;咽喉、小肠者,传送也;胃之五窍者,闾里门户也;廉泉、玉英者,津液之道也。故五脏六腑者,各有畔界,其病各有形状。营气循脉,卫气逆为脉胀;卫气并脉循分为肤胀。三里而泻,近者一下,远者三下,无问虚实,工在疾泻。; O1 Z# y& L! R* V
  黄帝曰:愿闻胀形。岐伯曰:夫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肺胀者,虚满而喘咳;肝胀者,胁下满而痛引小腹;脾胀者,善秽,四肢烦俛,体重不能胜衣,卧不安;肾胀者,腹满引背央央然,腰髀痛。六府胀,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大肠胀者,肠鸣而痛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则餐泄不化;小肠胀者,少腹慎胀,引腰而痛;膀胱胀者,少腹而气癃;三焦胀者,气满于皮肤中,轻轻然而不坚;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 }5 n7 o  q- _% P
  凡此诸胀者,其道在一,明知逆顺,针数不失,泻虚补实,神去其室,致邪失正,真不可定,麤之所败,谓之天命;补虚泻实,神归其室,久塞其空,谓之良工。
# t& g0 c4 v/ l9 G- ]8 x- m0 [  黄帝曰:胀者焉生?何因而有?岐伯曰:卫气之在身也,常然并脉,循分肉,行有逆顺,阴阳相随,乃得天和,五脏更始,四时循序,五谷乃化。然后厥气在下,营卫留止,寒气逆上,真邪相攻,两气相搏,乃合为胀也。黄帝曰:善。何以解惑?岐伯曰:合之于真,三合而得。帝曰:善。
6 \, Q+ Q" `. c( A4 x2 V3 X
! R) h5 M4 s$ T3 i9 m8 x9 t+ U$ J  黄帝问于岐伯曰:胀论言无问虚实,工在疾泻,近者一下,远者三下,今有其三而不下者,其过焉在?岐伯对曰:此言陷于肉肓,而中气穴者也。不中气穴,则气内闭,针不陷肓,则气不行,上越中肉,则卫气相乱,阴阳相逐。其于胀也,当泻不泻,气故不下,三而不下,必更其道,气下乃止,不下复始,可以万全,乌有殆者乎?其于胀也,必审其弥,当泻则泻,当补则补,如鼓应桴,恶有不下者乎?
7 F3 ~" z% R3 p+ V* |1 y/ n" Q2 o2 P4 }' [" L6 h; _% T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2-9-6 22:02:16 | 阅读全部
     大家好,今天晚上(2022年9月6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张培红主任为大家讲述《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常用虫药卷》,主要学习朱老对僵蚕和白花蛇的用药心得。
    请大家关注收听张培红的讲述。
      祝贺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张培红主任讲座成功!她为大家讲述了《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常用虫药卷》学习朱老对僵蚕和白花蛇的用药心得。
       僵蚕,别名天虫、姜蚕。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产品,它又名白僵蚕,是家蚕幼虫在吐丝前因感染白僵菌而发病致死的干涸硬化虫体,由于其体表密布白色菌丝和分生孢子,形似一层白膜,故名,主要用于惊风抽搐,咽喉肿痛,颌下淋巴结炎,面神经麻痹,皮肤瘙痒等病症。
      白花蛇,中药材名,功能主治为祛风湿,透筋骨,定惊搐。治风湿瘫痪,骨节疼痛,麻风,疥癞,小儿惊风搐搦,破伤风,杨梅疮,瘰疬恶疮。
       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善于应用虫类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江苏中医》和《中医杂志》介绍有关经验,后来出版了《虫类药应用经验》等专门著作,填补了中医药动物药专门著作的空白,开一代学术新领域。
       感谢张培红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 n- B: o% |5 j, C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2-9-13 21:23:37 | 阅读全部
     今天晚上(2022年9月7日)的空中课堂我们继续来学习张晓彤先生的著作《中医沉思录》的内容,题目是研究和发展现代天人相应论。天人相应是中医学的一个根本观点,其核心思想是把天、地、人统一起来,把人作为天的一个子系统,强调人与天地相应性,其内容的主要点是“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与天地相参。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从其气则和,违其气则病”等等。天人相应的立足点很高,眼界很宽,植根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科学知识,在《黄帝内经》时代就已经确立为一项原理性内容,天人相应的观点是完全正确的,其理论和实践价值已被公认。# |" A! f" G1 M/ }7 O
            祝贺河北中医刘敬章主任在孟村回族自治县中医院讲座成功!0 o* p0 q9 M' ]* ^
他与大家一起继续来学习了张晓彤先生的著作《中医沉思录》关于研究和发展现代天人相应论的有关内容。
4 X: [8 }$ e. H. |" x$ f( Y2 M天人相应是中医学的一个根本观点,其核心思想是把天、地、人统一起来,把人作为天的一个子系统,强调人与天地相应性,
. [+ A% e4 x7 m7 a; w( d这个思想,萌芽于女娲炼五色石补天的故事,学术原理来源于《河图》《洛书》《易经》,充分运用于《内经》。" O7 P4 N5 o+ F& i
这个思想,就是生命、人体,都是在天地阴阳作用下,整体自然生成的,不是神造,不是人工合成。
+ e, T1 u7 Z# ^/ m7 M1 {! u这种思想是很先进的世界观,古老的,但是比机械唯物主义高出了很多,是需要大家学习和弘扬的理论。
; t8 q) e$ e3 H9 _. A/ ^, N中医需要“先进性教育”,教育自己,也可以去教育“西医”。
( C7 p: |+ W% w3 \/ P: [2 u' S  V! s1 S2 {/ y4 n
感谢刘敬章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2-9-13 21:24:12 | 阅读全部
各位朋友,各位同道:, K0 P4 T, N% r+ H1 I
        大家好!
+ Q# Y. z) v8 t        我是河北中医学院药学院张慧康。9 W; Y& m8 q) W3 j
        今晚(2022年9月8日)我们将以《本草三家合注》为主要参考书目,来共同学习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神农本草经》。今天要分享的是《神农本草经》中的“麻黄”“通草”“芍药”三味药。
& |6 P& n; z! i9 ]( u& Q        请师父、各位师兄师姐们不吝指教!
: S4 N4 ~+ G- u" u- E        8 M0 |( W( b' B* C4 X1 x( e2 V  K
敬请期待张慧康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2-9-13 21:25:03 | 阅读全部

4 W$ T- ?+ c' }# r: J) ~" T6 w! A
各位中医同道,中医爱好者:# P8 f3 }9 B7 Y+ Q0 ?
; o+ X0 s" ~" A& V  C, t& s
        大家好!“世中联一技之长分会”《空中课堂》周五讲课组成员雷宝淳跟大家一起学习《医学要数》。
8 \( m0 T8 k  @9 t' R2 j/ ?8 T, c: o
4 L8 U9 {+ N2 t- \$ a; ^. U      ' ^& v7 C2 a  L- t5 B5 ~6 k

' w7 S6 {# U# o7 e$ [( s      今天(2022年9月9日)分享的内容是《医学要数》最后一讲“   十二经络始终流注,十二经治法,十三阴,十五络,十九问选
/ p; W, ?% V& N$ C! F# b) C1 z8 k1 l" M; N4 C6 o9 }* H( x; {
   ”等中医术语。, d9 ]4 P- b5 ^- P- p4 x

$ a4 v9 o# h4 x$ ~' Y; [2 e
6 T9 ~0 G: ?9 i. \- ]1 T8 M6 |1 T) @4 A! v" }$ M' i% A' i
      期待雷宝淳分享,欢迎批评指正
3 t/ R! X1 Q+ R5 M0 ?) L
( d+ j9 I( c6 ^3 p8 l      
* i8 t+ P- Q& u
0 L9 u7 ^) d8 c" L
- c% \4 b. j! B/ h& D  J- A( B
1 i6 T1 D  \' h祝贺河北中医雷宝淳在河北医大讲座成功!他跟大家一起学习了《医学要数》关于“   十二经络始终流注,十二经治法,十三阴,十五络,十九问选
5 O6 r7 b/ P8 _; ]7 {- U
$ C5 M3 x& a9 @3 e- l   ”等中医术语。
4 O; Q4 U% y" V1 P
9 u7 K5 X" e( u6 ~       《内经》说:“黄帝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经脉沟通内外表里上下,运行气血津液,传到感觉信号,是疾病深入浅出的通路,也是中医外治依靠的基础,的却很重要,需要大家搞清楚,说明白,会应用。
& k! u$ Q& x  z
' e# M. x# Y% i/ p! P1 }
1 ?" `+ j: S. P' U! \3 h3 J0 Z6 Y! I7 t7 x& T: Q8 I
      感谢雷宝淳的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