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周日晚上(2022年7月31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安徽中医曹传龙为大家讲述《中医养生学》。他将讲述中医养生发展史:
! ~* T, j3 y/ W7 H6 P/ e" _, @* O& r. w7 Z4 K# i3 ]
一、上古时期。中医养生的起源,可以追溯至上古时期。原始社会,尽管生产力极为低下,人们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但生存作为一种本能,促使人们去探求祛病延年、养生的方法。这其中包括药物养生、食物养生、针灸养生、美容养生、运动养生几方面。
- B! g; B M/ l5 I d9 w' o9 v$ d% y' M1 {
二、夏商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产生了王位世袭制,神权与王权结合,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进一步巩固了奴隶主的统治,从而使社会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经济的发展为预防养生事业的发展和健全奠定的物质基础。这其中包括精神养生、起居养生、药物养生、饮食养生、美容养生、运动养生几方面。8 @, {# E4 ^: \( Y0 b
4 e8 t! \+ ~1 s% r" z9 T. s* m" O
三、秦汉时期。秦汉时期,中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政治制度趋于完善,社会环境稳定,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也为中医养生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这其中包括精神养生、起居养生、四时养生、药食养生、运动养生、针灸按摩养生、房室养生几方面。
; m S7 k0 |& a1 C; A- [! y0 M2 l9 g4 M d7 J" ^
四、晋隋唐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频繁的战争促进了南北人口的流动,促进了民族的交流,文化的融合,从而又使中医养生融合了多民族的医学养生思想。隋唐时期,释教与道教盛行,唐代统治阶级提出儒、释、道“三教归一”的纲领,并把它作为官方的正统思想;而这“三教”著作中的养生内容也被当时的医家和方士所吸纳,从而丰富了中医预防养生的内容。这其中包括情志养生、起居养生、饮食养生、针灸养生、美容养生、房室养生、运动养生几方面。
0 i u! I! [) i6 l3 S0 Y
2 d7 \7 m7 H; F7 z- }- ^' t. V+ z. ^$ f) v
! I2 | \( y' B9 i" V0 d3 n 敬请大家一起期待和收听。; \( t8 Q. O3 r1 Q Y
* K& M' G1 U# B/ d7 I& D+ L
祝贺安徽中医曹传龙讲座成功!他为大家讲述了《中医养生学》中医养生发展史:一、上古时期。二、夏商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三、秦汉时期。四、晋隋唐时期。* {/ b% V7 N# U/ e) O
4 V' V, i6 B, S( V3 o; c 十几年前,我在《中医药与亚健康》《国医年鉴》提出一个初步的概念“养生源于农业文明”,渔猎文明是杀生的文明,工业文明也是杀生为主的文明,只有农业文明,才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养生”过程。, |8 I( o- B5 d! f1 m ]
, Q; S/ S7 e d8 n
另外,我说“养生是个硬道理”。硬道理就是不讲道理,谁违背了,就要受惩罚,绝不姑息轻饶。
- P' H6 D W; k# ~" P1 X3 W) \) x1 w" E. t3 z
我还说过“生命不能创造,只能保养。”拉长生命的长度,拓展生命的长度,是人生的高境界。
* I8 p; i4 D& k; V* [
& |7 j. u* @8 Z$ a0 G8 q9 R) u因此,我主编了《颐养天年》和《外求内养找健康》两本书,也出版了六年了。
( s8 e# G2 _: n
* w8 H" x" ^0 p$ P' b0 V. q( Y* z
r" H. P# n+ r4 A
7 H2 K. p$ @) w- j' C感谢曹传龙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 ]" N; S& w5 E) A* W
1 v3 N+ e5 ]- E1 U0 t, w8 f: ]; i, I- Z: L! s: V" G
( ]- c* E6 e7 k3 p/ Z5 w 敬请大家一起期待和收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