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2025到南通,参加“朱良春国医大师学术经验传承研讨会暨第四届章朱学派学术“会议
曹东义 发表于 2025-8-28 08:25:23 | 阅读全部
曹东义 发表于 2025-8-28 08:23
$ e/ `  _# H8 r; l. _5 y- `& g国医大师邹燕勤贺词
2 ~2 e* I" g3 r( B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道:
1 s) P; u$ N1 T* p6 V大家好!

9 }  W; D2 D9 P' T4 H国医大师王新陆贺词
1 w& z' I: s" a# c) j6 n" k# Y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朋友:3 [+ I$ V. [8 D& E$ d9 W% z( M' l
大家好!我是山东中医药大学王新陆,天大家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朱良春国医大师学术经验传承研讨会暨第四届意实必派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传承研讨会的隆重召开与举办。在此,我以一名者中运工作者的身份,向大会的召开致以最热烈的祝贺。本应亲临盛会,与诸位共襄学术盛举,无奈事务缠身,无法到达现场,心中深感遗憾,故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与大家云端相聚,共话岐黄薪火。, P2 d8 F, `+ x8 i
朱良春国医大师是我们全国中医界的泰山北斗,是我们敬仰的楷模。朱老常说,经验不保守,知识不带走。对学生弟子毫无保留地倾其所学,让学术思想在传承中不断地焕发新生。他所主编的《虫类药的应用》这一著作,将虫类药的临床价值发挥得淋漓尽致,为中医临床治疗痹证、肝病、肿瘤等疑难杂症开辟了新路径、新方法。他创办的南通良春中医至今仍是中医特色诊疗的高地,所研制的益肾蠲痹丸、复肝丸等经典方剂仍在临床广泛应用,造福患者。同时,朱老以“发皇古义,融会新知”为学术宗旨,开创了章朱学派的辉煌篇章。章朱学派作为近代中医的重要学术流派,既坚守了中医的本源,又善于吸纳现代医学之长。这种“病证相合,宗中汇西”的学术精华正是当代中医学派发展的典范。  D, `2 |4 @" W5 l
这次研讨会既是对朱老学术遗产的深度挖掘,更是对章朱学派精神的时代诠释。作为中医人,我们肩负着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历史使命。希望各位同道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深入研习朱老刻苦勤奋、自强不息、苦读勤思才能扎根的治学思想,将“儿女性情、英雄肝胆、神仙手眼、菩萨心肠”的 16字箴言融入到临床试验,让章朱学派的智慧之光照亮中医药发展的未来。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祝愿各位同道在学术交流中收获丰硕,在传承道路上行稳致远,谢谢大家!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5-8-28 08:25:57 | 阅读全部
曹东义 发表于 2025-8-28 08:253 j2 ?) i& \) ]* b
国医大师王新陆贺词- ?5 k. i3 E% S1 g3 A: f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朋友:2 J5 j5 [$ D* \3 o1 M5 p9 G
大家好!我是山东中医药大学王新陆,天大家齐聚一堂,共同 ...
2 k, J0 f; _6 w8 f, }
孟庆云教授贺词
+ e, G0 d/ ~9 K( W1 y3 ?良春大师德术双馨,
" O, p* Z0 o' B6 y* G0 L悬壶济世七十余载,
- c$ R4 q- p$ _2 y: r6 g2 ^# }5 n3 u( w仁心仁术惠泽苍生,' V- i- C6 s  J( i$ A' T
双手托起南通三支花。: m. g4 g: J; v! ^# D
先生精研岐黄,
, g2 k/ Z7 L9 S9 h- N融通古今,屡起沉疴,
3 O& C3 p7 L, z  F# @$ ~5 _  F" z更倾囊相授桃李满园,8 ^- I8 C9 d6 r8 {
薪火相传续写章朱学派,
  c& Y- ]9 R3 Z' }1 d$ `诚为一代宗师,国医之魂!2 q+ Q) ^7 c7 n3 q+ K) t
中国中医科学院孟庆云祝大会圆满成功!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5-8-28 08:27:22 | 阅读全部
曹东义 发表于 2025-8-28 08:252 m. J; a1 Z0 M, g9 F$ n
孟庆云教授贺词
2 `3 F# H3 ?- M" G( d2 G, c良春大师德术双馨,
! \! y- r6 U( ~9 p悬壶济世七十余载,

1 X9 m) ~0 |# L6 T朱步先主任贺词( r( E& F4 n# D; g4 ?
热烈祝贺朱良春国医大师学术经验传承研讨会暨第四届章朱学派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传承研讨会隆重开幕!章朱学派推动中医由传统向现代演进,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份珍贵的遗产,要在传承中发扬广大,有待大家共同努力。. c- \. @) s( O* r# q
要发扬独立思考,读古人的书,要用“史”的眼光加以观照,不能离开那个时代来看问题,同时要放在今天加以检验,绝不盲从,要放眼未来,既“入古”,又“出新”,使中医学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7 ~8 F$ ]  L. g3 H7 O祝大会圆满成功!1 D2 P$ F  Z; L1 \9 T5 C* H
朱步先于英国牛津谨贺
! D5 S1 {; U$ z( u( X2025年8月19日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5-8-28 08:28:05 | 阅读全部
曹东义 发表于 2025-8-28 08:27) `: |! N9 ~4 |0 I1 o' J" D
朱步先主任贺词
2 P1 V& j$ f+ U9 A热烈祝贺朱良春国医大师学术经验传承研讨会暨第四届章朱学派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传承研讨 ...

. D' {& ?* D3 L1 H: A( {7 T* X# R许跃远教授絮词3 d, c5 @. O% y0 \
谨呈贺忱于朱良春大师学术传承盛会:
2 {* K' `& i$ R8 R+ c, n+ t/ G伏惟杏林盛会,薪火宏开。谨奉寸心,获申贺悃:
* x( s$ q1 z* J4 V- Z敬仰先生国医风范
! x/ I; [0 q( c2 @% _4 s大医精诚,百年玉振。
( \$ l# Z0 f" r9 d5 z8 h& V- @/ Q秉承“神仙手眼”,融通辨治,虫蚁搜剔起沉疴。
# P% Z0 Q3 u, u$ c1 y/ J( U7 o怀 “菩萨心肠”,金匮倾囊,捐资兴学泽千秋。仁术高标,山斗同钦!
5 G6 Y0 F% l) u  X0 u0 o秉承岐黄薪火:- x& g5 y. a" Q: l* i
章朱一脉,星耀四方。5 g; ?6 [. d# a1 S
传浊瘀痹法,承蠲痹真诠;( [7 \# ?. Q2 }1 n
启数字经方,播学术于世。* @5 D7 \8 Q! G0 {( [
继绝存真,善莫大焉!
1 _6 l/ z- R; v" Q' C, l; k0 I寄来轸方遒:
- G; s7 |+ N5 O守正持心,当效先生“中医生命在临床”之训;" k8 A; \3 g3 t% ?" }7 j$ S- t" O, Y
创新致远,更期诸君扬“简验便廉”济世之功。; F( o3 U& t8 a% o; K: |& e
愿吾侪共擎薪火,照彻苍生!
9 u7 I$ {  n. c/ k伏冀盛会昌隆,遗泽永耀!! |$ `" {- Q; Y4 x
世中联脉象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许跃远谨祝
  A6 O" ]& N5 m+ X乙巳年荷月廿二日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5-8-28 08:30:08 | 阅读全部
曹东义 发表于 2025-8-28 08:27
. d3 B  d) K1 v/ t3 p朱步先主任贺词7 s5 U% L& c) H
热烈祝贺朱良春国医大师学术经验传承研讨会暨第四届章朱学派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传承研讨 ...

! _5 ^7 s: q9 b+ F' I% B. h主旨报告选录
' \' @4 Q2 i* Q朱良春与《千金方》思接千载一-读《朱良春全集·医理感悟卷》札记: N. W& [& O  O$ N. A$ X# F
诸国本
) u3 w) m. _# @& y, ]( c. b命门学说传承与创新--学习国医大师朱良春学术思想浅记
: y, u7 c. P- U乙巳年 夏3 B$ t1 ~3 I2 k& {5 {7 Y
施 杞2025/8/15
8 G" ^7 g9 `1 O- V2 f1 V4 f5 D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5 i' [" l+ s( Q) |' _6 v" B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7 @. e8 [9 O& T$ F! R
  P6 I( `6 \/ |" `$ r
经典是基础,师传实践是根本经方治疗重症
) P3 Q% g8 ?/ h% l+ [% I# U& }" l中日友好医院/ i) D' D( @! T" V0 f% [1 v  \/ k
国家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
( p$ O1 w% `0 F2 `7 L6 W史载祥
6 F1 I+ Z/ U3 Y. x% r' ?* |7 L* `6 \' l* Y! F" h

+ x$ A& P0 M( G, z* @7 b孟河医派传承脉络与现代实践-- 章朱大师的薪火相传和承古拓新
# ]) }. e7 l( ?, d; }( }. A8 G孟河四家医旨  [5 a* q! t6 |& j
申春悌8 a& ^. b& x6 p- j" \
2025年08月24日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5-8-28 08:35:14 | 阅读全部
曹东义 发表于 2025-8-28 08:27. c4 V+ B& N5 T7 D! j
朱步先主任贺词. _( }, H) C3 E0 h6 m: Y0 `
热烈祝贺朱良春国医大师学术经验传承研讨会暨第四届章朱学派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传承研讨 ...
& {2 C3 V: q! \# Q4 \+ y
嘉宾简介
. H; @0 ~1 P1 G% M4 P* A9 M1 m" b诸国本# V# C! J- m) j
ZHU GUOBEN
% O0 D6 K+ ~4 o) i# A0 M# q1935年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主任中医师,章朱学派传承研究室顾问。195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同年分配至青海工作,从事爱国卫生、卫生防疫、中医临床及卫生管理等工作共30年,曾任青海省卫生厅中医处处长、副厅长。1984年7月,以青海省中医学会名义,邀朱良春先生赴青海讲学,并负责接待工作。/ @2 ~% \# N- v4 Y6 e
1986年奉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任副局长,1997年退休。之后,又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会长13年,至2011年彻底退休。8 l  B2 f/ t# g) A/ I
从1959年起,自学中医。1980年代后,调查各民族医药基本情况,学习其基本知识。平生以中医、民族医的学生自居,对国医大师、中医药专家、民族医药专家,都非常尊重。在中医药管理工作中,主张“内修学术,外争权益"。认为“中西医学的差异,是中西方历史文化邂逅的一页。世界太平,海阔天空;人类和谐,思想奔
  G! o4 C. T: w6 o( G2 S/ t放;学术自由,天愿人从。他何必禁锢,我何必突围"!有关中医中药之言论,全部从老师那里学来,极少个人创见。著有《医门清议》《中医药如何在困境中突围》《民族医药与民族文化》等。1 @' L! S; r: ?
/ X/ m7 y9 b2 N7 N
孙光荣
8 ]8 T3 R$ e* x' P3 A+ }1940年生,第二届国医大师,首届“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第十八届“世界杰出华人奖"获得者,第五届中央保健专家组成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执行委员,国家药监局中药管理战略决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研究员、博士后合作导师,湖南中医药大学顾问、终身教授兼中医学院名誉院长,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澳门科技大学荣誉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馆共同体永久名誉主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临床优秀人才中医药经典理论集中培训班班主任,章朱学派传承研究室顾问。我国著名中医临床家、中医教育家、中医文献学家和中医药文化学者,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主要创始人,“中和医派”创始人。3 r7 R8 ]$ I9 B* C
孙老幼承庭训、继拜名师,执业中医67年,擅长治疗肿瘤、妇科病、胃肠病、情志病等疑难杂症,对中医健康养生文化亦有精深研究。为入门弟子制定《医师规》,首创中和思想、中和辨治、中和组方,首倡中医药文献研究基本原则和中医临床辨治六步程序。
7 R: \: \5 o1 |6 k+ Y6 j4 M/ B" `( ^3 t) D
邹燕勤( Y2 f& [5 z0 n+ H. u
1933年生,主任中日州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博士后导师,著名中医肾病学家,第三届国医大学记码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第二至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例处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一至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指导老师,1994年评外省名中医,首届江苏国医名师,国家重点学科、中医肾病专科学术带头人,曾任陶址中国药大学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副主任、国家及省新药(中药)审评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创会副主委(现顾问),世界中联肾病专业委员会顾问,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首任主委、终身名誉主委,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古代经典名方复方中药制剂专家审评委员会委员,章朱学派传承研究室顾问。4 S3 L8 X! H, t* i
80年代协助父亲邹云翔教授培养了国内最早的三名中医肾病博士,均已成为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培育了三代学科带头人,亲自带教学生、弟子、学术继承人100余名。主持国家卫生部课题等多项,科研成果获中华中医药科技奖、江苏省科技进步奖、江苏中医药科技奖等7项。发表论文150余篇。主编出版《邹云翔医案选》《邹云翔学术思想研究选集》《邹云翔实用中医肾病学》等专著10余部。2007年荣获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指导老师。2016年获评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2022年带领团队获评江苏省教育厅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2023年荣获“德技双馨、金陵大医"南京医学终身荣誉奖。"邹氏肾科医术”被确定为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Z& G' S3 `/ P5 S7 j7 G
4 z+ y4 |2 E2 e1 S, [1 B! i- K& U
施杞
+ n5 o8 m- `; U8 ^' ^/ n- {- YSHIQI
6 b3 ]. I3 q1 d- F" w, e# \0 R% B$ A1937年生,国医大师,上海市名中医,上海石氏伤科第四代传人。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香港大学名誉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第2、3、4、5、6、7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正骨疗法”代表性传承人,
0 |# g4 K' N: O我国中医骨内科学奠基人。曾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第3、4届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第1、2、3届会长,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第56届会长,章朱学派传承研究室顾问。先后担任上海市卫生局副局长,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先后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第二届教书育人楷模、上海医学百年发展终身成就奖、上海中医药发展终身成就奖、上海市医学会骨科分会特殊贡献奖、上海市首届“医德之光”奖、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名师、“中国好医生”、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中华中医药科技一等奖1项。中国中西医结合科技一等奖2项,上海市科技一等奖4项。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5-8-28 08:36:58 | 阅读全部
曹东义 发表于 2025-8-28 08:27/ O6 |' P5 `  O$ P3 E
朱步先主任贺词% p! R  v' j/ x- q: f1 {/ h
热烈祝贺朱良春国医大师学术经验传承研讨会暨第四届章朱学派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传承研讨 ...
% a  l. A" q9 O. J6 Y( [6 _
王新陆
/ B5 m. k2 P( z6 s! l, ZWANG XINLU
1 J' Y" u8 ], H  W; B4 h8 u1949年生,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席健康科普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十、十一届山东省政协副主席。. _) j; [8 m! _9 H) C! e4 h: h4 m
从医五十余年来,勤于临证,精于思辨,坚持衷中参西学术传承,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先后出版《脑血辨证》《血浊论》《临证七讲》等学术著作40余部;发表《再论中医学的双重属性》《论“血浊”》等学术论文200余篇。多次应邀到美国、德国、荷兰等二十余国家;台湾、香港、澳门等
( q/ t) K+ j) \! M. ?; H/ R地区讲学,弘扬中医。
: ?# I" J% ]0 t/ r' J6 z王新陆教授30年前提出治疗现代疾病的血浊理论,丰富了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界定并提出中医的学科属性,也已被中医界广泛认可。多年来培养中医人才100余名,曾接受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节目专访,并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系统讲解中医。在近20年重大抗疫斗争中,均担任山东省抗疫中医专家组组长,为维护. ?# o8 h. M0 Q0 j) o" A  B
山东人民的生命健康贡献了中医智慧,开出了“山东处方”。
% }3 V! S) Q, \8 j  R+ `) K1 f& N! g$ T* h# T4 Z

# W8 q5 }9 g9 lMENG QINGYUN, A3 W7 d- }8 |2 q; f6 [5 W: K
孟庆云
3 h; C  h% k9 F& e2 r1 ?1939年生,研究员,从事中医药理论研究教学和临床工作50余年,在中医基础研究、教育、培训、传播和中医药文化与哲学等方面均有突出贡献。他曾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所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973”计划第二届专家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专家组咨询专家,《中国中* K( F' \, d4 b, H
医基础医学杂志》主编等,长期致力于中医药学术守正传承与创新发展,累计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专著10余部。曾领衔编撰《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医药卷,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医卷》(第一版分支主编)和《中国大百科全书·传统医学卷》(第二版副主编)全面阐述中医药历史渊源、科学研究和现代发展,推动中医药现代& h$ Y6 w5 b- {/ r8 e- v
表达,毕生从事科学研究,对中医内经,伤寒与温病、辨证论治理论,五运六气学说,病机等均有较深入的探讨;热爱中医药,毕生投身于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中,耄耋之年仍坚持到全国各地巡讲,推动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为大量中医专著撰写序言,书评,为十几部孤本医籍撰写内容提要,推助中医事业发扬光大。他对中医学( d+ H. o6 k6 b' p" J- o
派与流派的研究也颇具独见,率先提出卓然自立的“章朱学派”,现为章朱学派传承研究室顾问。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5-8-28 08:41:32 | 阅读全部
曹东义 发表于 2025-8-28 08:27
0 d, a8 g2 U/ z' g朱步先主任贺词$ X) B5 n$ K( c* X
热烈祝贺朱良春国医大师学术经验传承研讨会暨第四届章朱学派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传承研讨 ...

! P! n; `" m& ^9 c+ H0 o张碧金
9 y! S4 ]; l( h" r( KZHANG BI
1 ~/ C, }$ W/ _& F1940年生,湖瑞科学技术出版社原主管编辑工作副社长、编审,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策划出版上海中医学院黄文东主编《著名中医学家的学术经验》(1977-1981年度首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名列14种医卫书之榜),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马继兴著《马王堆古医书考释》(1999年国家中医药科技奖首次设立的中医药基础研究著作类全国唯一一本一等奖)。同时力主并坚持世界科学名著《第一推动丛书》的出版,曾被业界誉为“在国内首开科学文化先河"的出版社。还有国家图书奖提名奖朱盛修主编的《现代显微外科学》,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裘法祖、黄志强主编的《腹部外科手术学》以及美国图书馆藏书《汉英双解中医名词术语》和大英博物馆藏书《中国推拿》。近年策划出版了马继兴著《针灸学通史》(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和上海中医药大学段逸山主编《中医名言通解》、金义成主编《中国推拿全书》 (均为国家“十三五"重点图书并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现致力于《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的出版工程,为章朱学派传承研究室顾问。6 |7 A% {' ~* m7 ~3 z" j2 M* K' r
! f* r# S7 f, \+ X$ g/ P
史载祥5 j3 |3 C! x$ U: M# z! D
SHZAXIANG3 M2 D/ |  C+ U; K6 A
1942年生,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二届全国名中医,首都国医名师,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心首席专家,全国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批中医师承人员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工作室学术带头人,1991年首批全国500位名老中医,慈方中医传承发展国际论坛顾问。
: \5 ~0 p$ V! F8 T) O4 }  K& X* F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心内科首席专家,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原主任委员,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原副会长,世界中医药学联合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原副会长,国家中医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章朱学派传承研究室主任。7 i( L9 Q8 o( N) o& ?9 R8 Y
获评“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被评为中央保健局先进工作者。1993年有关事迹载入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担任日本大学医学部客座教授、日本东京中医学院客座教授。主要研究成果获得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奖励。! ], k% {" s( W! U" \  V5 s

7 B$ }) D2 l$ k. h朱步先
/ Z  i& n5 H. Y$ m5 r1945年生,著名中医学者和中医临床家,章朱学派传承研究室主任、英国中医灵仙工作站主任。始承家学,20世纪60年代拜朱良春教授等为师,从医65载。1985年奉调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1992年出国,致力于海外中医药传播事业,专注临床及学术研究,现居英国牛津。与儿子朱苓共同创办“中医灵仙网”
3 S1 P6 |( @5 j$ Q) O/ A(网址:www.wikitcm.com),网站提供中医古籍大全和中医古籍影印本,为中医人士学习古医籍、查找资料打开了方便之门。曾任江苏省泰兴县(现泰州市)中医院副院长,《中医杂志》社副社长兼编辑部主任,《中国大百科全书·传统医学卷》编委、该书《理论分支》副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学》编委,《现代中医内科学》副主编等。主要著作有《<普济本事方>发微》《寒热并用药对串解》《本草致用》。6 |! }- N- L# I- i1 @
申春悌
' z. T/ h/ L$ r6 ^3 H  F) R6 E4 nSHEN CHUNTI
3 w4 ~" v, ^7 G$ A1949年生,孟河医派代表性传承人,江苏省名中医;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国中医科学院特聘研究员;江苏省中医临床研究院特聘学术顾问;科技部中医药科技审评专家;国家自然基金委审评专家;国家药品审评中心新药审评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审评专家;省中医药科技审评专家。- _, |% q# D% P; A" M
现任世界中医药学会临床数据监查与决策专业委员会创会会长;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膏方研究专家委员会高级顾问;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常州市首届科技人物。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工作50余年。主持国家、部、省、市级科学技术项目23项;获各类科学技术进步奖22项次,其中2022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江苏省中医药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2023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获新药证书1项;新药临床批件3项;发明专利6项。在各级医学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4篇,主编专著5本,待版3本;参编著作8本;作为主要执笔者制定行业指导原则3项。
0 A# A% t/ B% Z* y
1 [$ g2 P2 D, P+ B8 i  f
- @0 `+ w9 ~( E$ S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5-8-28 08:49:17 | 阅读全部
曹东义 发表于 2025-8-28 08:27
( O# O1 U  e$ A% u! D9 Z$ s* s  u* g0 V朱步先主任贺词
0 e: o$ m7 [. W: B) M% X6 Z  e9 Z0 B热烈祝贺朱良春国医大师学术经验传承研讨会暨第四届章朱学派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传承研讨 ...
* ]9 H  Z) U7 F0 k4 ?! q5 q
授课专家简介( D& b3 _, g! D7 U+ y
4 {7 N7 n" ?  F/ z& p+ l
陈达灿7 I1 O% n) a5 W+ T3 [# l1 R0 B
1962年生,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岐黄学者,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广东省名中医,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科带头人,广东省中医皮肤病研究所所长,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皮肤病重点学科、
9 z* I; U* H$ q/ ~; C% T% P& E国家区域中医皮肤病诊疗中心、广东省重点中医皮肤专科学科带头人,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西医结合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联合学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会长,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9 X  e; m( ~/ F- o" }6 y
方邦江
( ?  c$ Y& p/ c( p# F, SFANG BANGJIANG1 Q. q+ [* H3 t0 C& h2 M- v' b
1965年生,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急危重症研究所所长,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急诊科主任。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急危重症研究。获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首届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岐黄学者”,国家中医传承创新团队带头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名中医,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杰出专科医师,上海市思政教学名师,上海市教学育人楷模,湖北省“楚天学者",青海省“杰出人才”,重庆市医学领航人才等荣誉称号。担任上海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急诊分会副主任,章朱学派传承研究室副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工作站主任等职务。获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等10余项;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20余项;发表论文400余篇;主编专著/教材28部、制定指南30部、获专利13项。2 `2 b2 s. Y) ]# j9 c# X8 {0 m
# }' r! i; _9 Z! W; A' w7 W* r
彭坚
% Y6 G- L* a5 h; P1948年生,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世界中联名医传承委员会顾问、医案委员会顾问,章朱学传承派研究室湖南中医药大学工作站主任。四次担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才班”主讲教师。代表性著作有:《我是铁杆中医》《彭坚汤方实战录》《坎坷与复兴》《铁杆中医门诊经验实录》《铁杆中医学术经验集
, i* m3 s6 {0 _8 {锦》。
# T3 J$ a, ]" s: ~' F/ E' e曹东义, ^* P( C$ N( E# ~! J: K* [
1958年生,主任中医师,第三届河北省名中医,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原副院长,河北中医药大学扁鹊文化研究院院长,河北省第四、第五、第六批师带徒指导老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华传统中医学会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分会副会长,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张仲景学术思想研究会主任委员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专业常务委员,《国医年鉴》副主编,章朱学派传承研究室副主任、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工作站主任。主持省和国家多项课题,发表论文180多篇,出版《中医外感热病学史》《中医群英战SARS》《回归中医》《捍卫中医》《关注中医》《中医近现代史话》《永远的大道国医》《中医大智慧》等著作18部。善于治疗呼吸道疾病、风湿病,调理亚健康。7 [6 M" R  X1 _5 w7 }  Q& S- {- J3 v

5 Z. ~5 ]) G. C" m1 Z万文蓉
& R, m! s! X" o5 d9 h1964年生,农工党党员,章朱学派传承人。全国第二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福建省名中医,闽江科学传播学者,厦门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中医药通报》杂志常务副主编,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厦门医院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和福建中医药大学双校教授、研究生导师,闽台书院特聘教授,新加坡中医中药联合会学4 V" `! }1 ^5 e
术顾问,泰国皇太后大学兼职教授,章朱学派传承研究室副主任、厦门市中医院工作站圣任。- N' v" `) `( e+ G; z0 \
1991年毕业于中国中医研究院,从事医教研工作38年,拜师国医大师朱良春、洪广祥等教授。临床擅长针药并治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某些疑难病。主持科研课题30余项,发表论文120余篇,出版著作9部。兼中华中医药学会编辑出版专委会常委、养生分会常委,中国针灸学会腧穴分会常委,世中联中医临床思维6 {/ }" {. n& j, X% M" n6 b- H
专委会常务理事,福建省中医药学会中医经典分会副主委,厦门市针灸学会会长等。荣获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中医师“学经典”标兵、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教学医院讲课比赛一等奖、福建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 z6 ?2 i2 W& e5 S+ z$ KXU KAI
* c2 B& S* j* y7 O/ g' o) a8 A徐凯  `0 q5 R# N7 Z( \
1958年生,原广东省中医院肿瘤科主任、教授,肿瘤科学术带头人,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首席讲师,朱良春教授学术传承人。现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临床教授,兼任香港注册中医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经方治疗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章朱学传承派研究室香港工作站副主任。
" r  L6 N3 _! e) S. G" }9 V* k) S5 U- z$ X
孙伟) _2 I" i. w( w1 A' j2 Q% V
SUN WEI
# l$ k# k: @' R1959年生,医学博士,主任中医师(二级岗),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江苏省名中医,江苏省中医院首席科学家,江苏省中医药临床研究院,肾病研究所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名誉副主任委员、顾问,中华中医药学会慢病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肾病分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中药协会肾病用药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慢病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暨医师协会肾病分会常委,+ q  p) }; I9 @+ H! F& a7 e
江苏省医院协会血液净化分会常委,南京市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成员,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章朱学派传承研究室副主任、江苏省中医院工作站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等杂志编委和特约审稿人。主持或承担国家科技攻关课题、部省级、厅局级科研课题30余项,发表论文逾500余篇,其中SCI论文80余篇,最高单篇影响因子19.11分,先后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二、三等奖10余项,H指数37,授权专利7项。获颁《2024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TOP1%》证书。
! b. ^2 m$ I6 EGUO JIANWEN
, n% k3 h! ^. L$ `- \郭建文$ S* k5 q/ U& T. n' l8 f5 D9 l
1975年生,教授、主任中医师,首届青年岐黄学者。广东省中医院国家医学中心办公室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常委,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临床救治组常备专家组成员,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药临床人才,2030四大慢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一带一路”
2 `! H3 `' A# b, j  r7 I% W中医药联盟理事会办公室成员,中国工程院咨询专家,章朱学派传承研究室秘书长、广东省中医院工作站主任。! r' e" ]1 t  ~3 y+ S/ U

! t' a) B* m3 @' G2 ^' m
. x- u& |- z6 E: \; m' M0 h% q贾海忠
1 `$ S, J4 A9 M# R$ O1 V1964年生,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从事融合医学临床与理论研究40余年。北京慈方医院管理公司董事长,中华中医药学会慈方中医传承发展国际论坛主席,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河北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章朱学派传承研究室副主任、北京慈方中医馆工作站主任。获得全国第二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首都群众喜爱的中青年名中医称号。原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中国中西医结合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名老中医史载祥教授的学术传承人。
; T. X4 F9 O9 A' j; t' b创立了慈方中医纬脉、经脉、极联、功能单元理论,和以《黄帝内经》神机气立理论为核心创立了慈方融合医学体系。擅长诊治各种复杂疑难疾病。在中医智能化应用方面有很高成就,是“慈方数字名医会诊系统”等一系列中医药智能化高科技成果的发明人。* C1 ]  R) K  [, `8 g" v
已出版医学专著11部:《纬脉针灸特效疗法精要疼痛篇》《纬脉针灸特效疗法精要非疼痛篇》《功能单元针灸特效疗法精要》《经脉、极联针灸特效疗法精要》《伤寒论临证解读》《金匮要略临证解读》《医林改错临证解读》《脾胃论临证解读》《医贯临证解读》《贾海忠中医体悟》《禅话养心》。
) W7 B0 ?! I* _( o/ _8 d- q( n林明欣
# @& Z* ]8 C, r9 i1 eLIN MINGXIN
# {: v2 v) i9 }/ e# p  h1982年生,福建漳州云霄人,章朱学派传承研究室副主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工作站副主任,博士后,求真学者,九三学社名医工作室专家。应邀与多位中南海保健医同期接受专访,《人民日报》、新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80后老中医"林明欣--开启生命之门 造福更多患者》做专题报道(单篇浏览量1000万+)。担任中国一东盟博览会高层论坛、联合国糖尿病日主旨演讲嘉宾及全国多家知名三甲医院客座教授等。
, F* g; n/ P5 l' f, a现就职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基础所,从事命门理论与应用研究,核心观点“万物生长靠太阳,人类康寿守命”,擅长治疗肿瘤、糖尿病及疑难杂症等。主编《命门学说理论研究与临床发微》被全球100多家知名机构收藏,以中国、俄罗斯、英国等联合国“五常”国家图书馆,哈佛、牛津、剑桥等"世界排名前五"与清华、北大、新
, c5 g  Z0 p$ d1 P# G) _2 L加坡南大等“亚洲排名前五”名校为代表。获得岐黄杯全国中医药博士生优秀论文指导老师、九三学社北京市委抗疫先进个人与2024年中国知网最具影响力学者等荣誉。# j+ J4 `2 \7 b+ k! w* X" ]

0 s5 C5 |) S" l* |. G6 K3 k朱爱松  p' r9 y6 G  O" v! Y( y
ZHU AISONG
  }; b7 H4 P) f0 O1973年生,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浙江省名中医、浙江省政协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带头人,浙江省高层次领军人才,第四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
5 `/ F2 k7 A, C. u! J$ {+ {% M现任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杭州市中医院学术院长、王琦书院浙江分院执行院长、浙江中医药大学活态传承经典书院院长,中医“治未病”智慧健康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治未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医体质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主任委员等。
* A/ {, U4 @5 @7 f长期从事中医治未病研究、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理论、实验及临床研究,近五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3项、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等8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等12项,主编教材、专著13部,发表论文1507 N. S8 W' U) }! z
余篇,获国家专利、软件著作权6项,科研成果转化2项。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5-8-28 08:57:23 | 阅读全部
曹东义 发表于 2025-8-28 08:27! l% {( P4 h3 m$ x& ^# s5 ~5 h
朱步先主任贺词
+ Y  @2 y0 m/ l热烈祝贺朱良春国医大师学术经验传承研讨会暨第四届章朱学派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传承研讨 ...
9 k* t. F, P: c. V6 O. ^
主持人简介/ f# S8 k! d1 s* K9 ]
黄柳华
8 v) |% z$ \& C1941年生,“首都国医名师",第七批国家中管局中医传承指导老师。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原中医老年科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1994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康复医学专业委
8 o; y2 y- \5 T员会委员。
* I" I" V0 P5 K* h: H3 B1965年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曾先后工作于广西省桂林市中医院、南通市中医院。1985年,奉调北京中日友好医院。2000年由医院公派赴瑞士,任中日友好医院医疗小组领队。2002年在日本大阪医诚会病院东西诊疗所任特聘教授,工作一年余,回国后在中日友好医院高干门诊及中医老年科门诊工作至今。从事医疗、教学、
6 U4 X. e( r5 K" X: e2 Z2 y1 c科研工作50 余载。擅治老年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抑郁症等疑难杂病。共发表论文一百篇,论著七本。主要著作《老年病中西思辨录》《经方治验百案》《寿康指路》《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等。7 j1 g- |* J0 x. X
黎 晖1 V, H+ v7 {) W& X, ?0 Z; S& I
LHUI/ C1 Z0 A3 J8 W+ ^
1972年生,教授,研究员,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中医诊断学二级学科带头人,国家级中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兼任吴阶平医学基金会模拟医学部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医人工智能装备分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医学会医学人工智能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解剖学会第十四届副理事长、党支部书记,中国解剖学会第十七届理事,算朱学派传承研究室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工作站主任。2012年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创新人才,广东省高校第七批“千百十”人才计划省级培养对象。为多部“十四五""十五五”规划教材主编和副主编。
  \/ e1 n+ q% h6 G: {*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和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专项)各1项;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45篇;获国家发明专利6项。
* Y6 T5 h# W" _8 B8 d; o8 A7 k1 H9 `" f* v3 S" `+ u0 ~/ j
朱建华
0 Y: v2 `$ b! L" k8 R: G( EZHU JIANHUA, r& O5 M# |' z4 h
1947年生,教授,主任中医师,研究生导师,江苏省名中医。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朱良春学术经验继承人,江苏省非遗项目“章朱学派虫类药肿瘤疗法"主要传承人,江苏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导师,江苏省名老中医药专家朱建华传承工作室导师,江苏省西学中高级人才研修项目师承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传承导师。
8 k6 W7 I& R1 o+ o( `4 J! d' @现任南通市良春国医堂主任,国医大师朱良春学术经验传承研究室副主任,章朱学派传承研究室常务副主任,兼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文献与流派研究会常务理事。曾任南通大学医学院中医教研室主任,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名家流派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通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从事中医临床、教学50余年,擅长中医内科、妇科,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并获多项科技成果奖、优秀论文奖、国家发明专利4项。近几年主要从事《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的编撰工作和章朱学派传承研究工作。, X' j5 U- Z0 z1 f
LI YAPING
* j; d6 _( i% O李亚平
* q3 d$ N1 \! B* b0 B1965年生,主任中医师(二级),教授、硕导。浙江省名中医、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浙江省中医药肝研究院主任中医师,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秘书长,浙江之江生命健康研究院副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神志病分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临床药理分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委员,中华
' W' K1 F" _1 g+ C+ ^9 B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睡眠与情志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免疫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药理学会临床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章朱学派传承研究室副主任、浙江省工作站主任。
3 T& z4 }7 T- t从事中医内科临床科研教学40余年,擅长心血管病、风湿病、睡眠与情志疾病及各种疑难杂症的中医药诊治。主持省级和厅局级课题10余项,成果获奖6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主编出版专著10余部。1 A$ m* n; c- V  S9 X

: G9 |- h, I% B+ @5 g1 Y$ @1 K王立恒
: [  \$ b8 _! c7 n" j1 F1957年生,山东中医学院毕业,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历任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内科主任,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师从首届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中国专家工作联合会专家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广东省消化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脾胃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药膳食疗专业委员会委员,珠海市医学会消化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珠浙谢医师协会消化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珠海市抗癌协会理事,珠湖市卫伤局第一批中医药师承指导老师,珠海市干部保健委员会专家想爱,涉中国保健协会授予“中国当代名医"称号。世界华人中医医师协会委员,澳门中国中医药文化研究促进会会长,章朱学派传
3 i9 L+ i+ t1 l' r6 Z: b2 _承研究室副主任、澳门工作站主任。
8 k3 O4 g# w! P" Q2 L- b主要成果:主编与参编中医著作8部。公开发表省级以上论文90余篇。主持并完成国家科技部、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中医局及珠海市科研项目等7项。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
5 K' ^7 A( o, H) j6 {朱婉华- D" L- g- J& C! G
ZHU WAN
/ ~+ K- w! k7 v# c1 w5 |1949年生,江苏省名中医,主任中医师,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届国医大师朱良春学术继承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朱良春益肾蠲痹法传承人,章朱学派传承研究室南通良春中医医院工作站主任。精研岐黄,坚守临床一线52载,主持研发“益肾蠲痹丸"及 21 种医院制剂,形成独特的风湿病诊疗体系。领衔完成国家科技部“十五”“十一五”重点攻关项目4项,曾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风湿病科)全国痛风协作组组长并主持制定浊瘀痹(痛风)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积极参与推动中医风湿病标准化和学科建设。1992年辞去公职,在父亲率领下创办了我国首家名老中医自办的南通市良春中医药临床研究所;2006
) e1 r/ d" o  k. q年二次创业,建成集医教产学研于一体的南通良春中医医院。主编《朱良春益肾蠲痹法治疗风湿病》《痛风(浊瘀痹)诊疗与康复手册》《朱良春从痰瘀论治复杂疑难病》等10余部专著。目前共培养博士后4名、亲传弟子40余名,建立覆盖全国的“朱良春中医AI传承网络”。9 N( w1 F: e% I6 E) f6 j
0 A  T5 E$ _9 Q# y  d
朱剑萍
+ ?! G' M% e0 W. r" H( TZHU JIANPING: ^1 M* y+ N8 J, @8 ?. d. v" z
1953年生,主任中医师,南通市名中医,良春中医药临床研究所门诊部主任,南通中医药文化博物馆馆长,章朱学派传承研究室南通市良春国医堂工作站主任,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学术传承人。3 @# L& S* A4 c: T
南通市中医药学会委员及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文献与流派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医临床研究》杂志编委,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联盟国医堂馆专委会副会长,曾任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鲜药学术委员会委员。1970年始在其父朱良春教授亲自传授下学医,后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对风湿免疫系统疾病、肿瘤、骨关节病、脾胃病、肝胆病、慢性肾病等中医内科疑难杂症,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独到的见解,参编中医药学术专著7部,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及参与多项国家、省、市科研项目并获省市科研成果奖4项,获发明专利3项。6 H2 a7 _2 h* {2 }
FNE
7 e9 B) m3 x* u4 cCHUN! @3 L1 c: g7 q& h$ k
何迎春4 @9 U9 x. S2 V( O" h9 y
1964年生,博士,二级教授,主任中医师,省级名中医,浙江省中青年名中医指导老师,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研修人才。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常委、内科分会常务委员,浙江省中医学会脑病分会副主委、老年病学分会副主委,杭州市中医药协会老年分会主任委员,章朱学派传承研究室浙江省工作站副主任。
% s! g( d4 W% G$ L3 u0 G0 P从事中医临床40余年,先后师从国医大师朱良春、陈绍宏,全国名中医连建伟等名医大家。擅长心脑血管病、失眠、慢性疲劳综合症、过敏性鼻炎、脾胃肺系病、肿瘤术后调理、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更年期综合征、多种疑难杂症、亚健康人群的中医调理及冬令膏方的应用。主持或承担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国" ~" ~( U( \2 W- e9 z: F
家科技部自然基金面上课题、浙江省自然基金等各类科研课题二十余项,获得省科技厅科技进步奖2项、省中医药科技创新二等奖、三等奖多项;公开发表包括SCI等专业论文60余篇;申报新技术5项并多次获奖。主编《杏林三代传承录》《何迎春典型案例述评》,副主编研究生教材《治未病概论》、参编《邱根全名中医经验总结》% @9 m8 o$ ^/ R) h4 L# i0 |% k
一书。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交流。7 N- |/ L: p2 V: t  P' H
朱胜华
9 \4 p3 b& f5 X2 p$ eZHU SHE
. w/ X  {7 c9 C. }1945年生,主任医师,教授,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的长女,学术继承人,南通市名老中医。1968年毕业于南通医学院医疗本科,南京中医药大学西学中研究生学历。原任南通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肝病科主任,现任南通良春中医医院业务副院长,章朱学派传承研究室南通良春中医医院工作站副主任。原农工党南通市委副主委,市
+ Y+ }  t; ]; H' @$ s6 j% J: q# @人大常委,南通市红十字会常委。
8 b% v! ?) o6 `从事肝病防治研究、教学及临床工作近六十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肝炎、肝腹水、肝硬化、胆、胰、消化系统病、肝肿瘤等病与疑难杂病。传承朱老益肾蠲痹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病及扶正消癥法治疗各种肿瘤。
8 r; I9 U4 ~1 Q& p% w$ F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痛风性关节炎中医综合治疗方案研究”课题组主要成员。曾先后在全国、省级杂志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参编专著十余部。) Z$ @/ q* X8 Q+ E
朱幼春
7 o  r3 v) x3 r( y/ zZHU YOUCHUN  m# g. z/ ^1 c% j
1951年生,主任中医师,南通市良春中医药临床研究所门诊部副主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急症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世中联脉诊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章朱学派传承研究室南通市良春国医堂工作站副主任,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学术传承人之一。1972年起受父亲朱良春教授亲炙,系统学习中医,尽得家传。2012年拜许跃远+ t2 D$ F9 X- c* l$ `
先生为师,研究许氏脉法与针法。临证时针药并用,擅长中医内科、男科、外科杂病及疑难杂症的治疗。曾任南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江苏省中医学会肺系、男科、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市中医学会理事,市医学气功研究会副会长。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参与编写专著4部,主持和参与部省级、市级科研项目四项,并获省、市科技进步奖。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12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