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王世宝先生论中医与玄学的关系
曹东义 发表于:2017-2-6 14:37:27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3305
@陈用崇 复兴玄学关乎中医的命运
1 m% M. O, M' J  \! s作者:王世保* \; H  I% ~" J# L9 T, @- R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R9 R1 a3 ~7 U$ ]5 R; n2 c
                                             ——《道德经·第一章》& R' e( k! w* {. V1 _
   
4 O5 V7 I6 ]& R; u9 D  我最近提出复兴玄学文化,并把中医归于玄学的文化体系之内,不仅遭到了那些同情中医的非中医学界人士的诟病,也让那些中医学界内部的科学主义者对此大为恼火,所有这些反应是很正常的,那就是他们对玄学有一种深深地误解和鄙弃心理,但这种鄙弃心理就象鄙弃中国道家和儒家文化一样是在近代西方文化冲击的情况下形成的,也是一种扭曲和不健全的心理。" n5 W  V- J- h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固有文化不断地走向复兴。只要一谈到中国固有文化的复兴,人们就会想到出世的道家文化和入世的儒家人文文化,惟独没有想到要复兴中国几千年以来对自然事物认识的玄学文化。复兴中国固有的玄学文化不仅关系着生态文明的重建,还关系着中医的振兴,为其提供适宜的文化环境。
- _/ {( Z! Y8 D. h' ^" P  本文拟就对作者所提倡的玄学文化作出进一步阐述,以便消除人们的误会。
1 G8 y( R1 d& B& k  一、何谓玄学
' u0 Q; g# T" B+ _  一提到“玄学”,人们就会想到崇尚清谈的魏晋玄学和我们用于指称西方的形而上学的“玄学”,但是我这里所说的“玄学”是与前两者有着本质不同的。
% V0 g7 L0 H6 h  老子在《道德经》第一章里,把关于“有”的学问称为“玄”,而在中国固有文化里“有”的学问就是关于自然万物的学问,因此,我这里所说的玄学就是指中国人研究自然万物而建立起来的学科体系,包括天文学、历学、中医学、堪舆学和命相学诸学科,它是不同于西方文化中的自然科学体系的另外一种认知体系。
* A; e8 x. t; y3 `; r  中国的玄学文化体系是建立在阴阳五行理论基础的。阴阳五行理论是中国玄学文化的核心,它集中体现了天人合一这一至高自然原理,是中国古人千万年以来通过对天体运行影响地表生物的观察总结出来的,并在生活实践中加以广泛运用和验证过的。如《黄帝内经·素问》中的运气学说就是阴阳五行理论在医疗实践的运用过程中总结出的空前绝后的理论,它能有效地预测每一年气候和疾病流行的情况,并提出相应的防范与治病的大法,至今依然是非常准确和正确的。3 d& f8 u" q& Q4 o3 P  y7 p
  因此,阴阳五行理论是中国人揭开宇宙奥秘的一把有效的钥匙。
) G# V6 Q2 p% @& A  p  二、玄学复兴对于中医发展的意义
5 \, H9 f8 Q; T# C  在二十一世纪初期提出玄学文化的复兴除了能够为人类提供一种不同于科学的认识自然事物的认知体系之外,还能对中医的振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 K- T: P! R: y; ~5 t4 G9 r( k   首先,把中医归于玄学可以确定中医的文化属性,进而还原中医的真实身份。
- z' V& H+ i0 l  l0 l, v. e' _5 o4 }  中国固有文化与西方文化是两种有着本质差别的文化体系,而西方文化在传入中国时,一些典籍的翻译家在翻译时用中国固有文化中的一些名词去表达与其本意完全不同的西方文化的意境,这就造成了东西方文化在某些知识领域的的混淆。如中医中的五脏与西医的五脏根本不是一回事,但是近代的翻译却造成了二者的同名。7 u0 F7 R2 s: `8 |! g
  在中医与西方文化中的自然科学比较中,我们认识到中医是与西方文化中的自然科学完全不同的一种认知体系,为了表达这种差异,现代中医学界的一些人士用“东方科学”来指称中医的归属,但是这个名词同样会引起人们混淆中医与西方文化中的科学之间的含义,这仍然是对“科学”名相崇拜的一种表现。因此,我们就用“科学”专门用来指称西方文化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用“玄学”这一名称来称包括中医在内的中国固有的认识自然事物的文化体系,既而把两者明显地区别开。
9 Y/ L- v) Q. v& Z  E  把中医还原为玄学,就可以明确其相应的文化属性和自己的身份,避免中医与科学之间产生不必要的是是非非。$ w# q5 g: V- `( y6 ~
  其次,复兴玄学可以促进中医走向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i7 n% \7 n9 b, H1 d
  明确玄学的核心内容、本质特征和其具有的现实意义,可以打破唯科学主义给人们带来的那种狭隘的理性认识自然的途径,进而为人类提供一种不同于科学的认识自然事物的认知体系,同时也可以提供一种新的审视科学文化体系的属于东方的视觉,有利于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科学的缺陷和弊端。6 ?: E. r/ X- J' Z$ D
  当我们把中医重新归于玄学之后,通过确立玄学与科学之间的平等认知地位,可以为中医作为东方文化的一部分具有自己应有的独立存在的合法性和认识自然事物的正当性进行辩护,进而推动人们从中国固有文化的理论框架去把握和发展中医理论,防止中医被科学异化。* t/ r, F, Y. Y# R9 P: {+ H# @
  因此,提出中医属于玄学,是与科学并列而不同的认知体系,可以彻底摆脱中医的西化,使中医走向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O" f$ p" q2 y2 V# X) q+ Z
  把中医还原为玄学的身份,促进中医走上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也是作者反思近百年来中医走向科学化而逐渐走向衰败的原因时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路径,这本是中医千万年以来固有的发展路径啊!4 ]/ ?5 c; x; {4 W% R
  中医走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到底能不能走通,还需要实践的验证,我期待着!
8 C- i( m: V. K0 w* d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曹东义 发表于 2017-2-6 14:39:05 | 阅读全部
《复兴玄学关乎中医的命运》一文发布以后,引起了不少人士的质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2 l0 H# F' P; ~0 U" a, j5 K; I/ H2 G
    第一、中医能不能称为玄学?9 y& g, r% ~3 b# a$ d
    第二、玄学与易学之间的关系如何?
$ H8 `( n5 z2 j8 Y, }    对于这两个问题我们必须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进行考察,才能作出比较合理地回答,下面作者就结合这两个问题详细地探讨何谓玄学。1 D( j* V6 D9 q( o* i6 V
    一、何谓“玄”
2 F- D5 _# E3 i/ Z    谈论玄学,一般都要追溯到老子的《道德经》,老子在其书的第一章中对“玄”有如下的描述:' U$ s) n6 x- L  Z: q% i+ }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德经•第一章》
# }6 _% i9 Q8 S9 u0 Y5 d    对这段话的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该文的大致意思是:
7 h: p) V/ ^- B    天地始于无,万物生于有。我们要时常处在一种虚寂的状态,去体悟天地原始的妙处;时常处在认知的状态,去考察万物显现的变化规律。无生有,有生无,无与有共生互生,它们都是幽深难知的,而比这更加幽深难知的却是众妙之门、宇宙之本,也就是那永恒的道。
, P; N2 e. a8 N/ e    老子在这里把“有”与“无”同称为“玄”,也就是说无论是天地的初始还是万物的生化都是幽深难知的,因此这里的玄就是“幽深难知”的意思,而在其书的其他章节中有“玄牝”之说,用“玄”以表征“牝”的特征,因此这里的“玄”同有无之“玄”是同一个意思,也就是用生殖之门象征天地万物生化的原始之处,而用“玄”来形容这种生化之门的“幽深难知”。/ W* z6 T4 Z) Y  |3 J  Z) N# I
    另外在《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里也有对“玄”的描述:' Z0 i  K4 n0 T% S6 @  V6 _# c2 _
    “夫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 l# Z; E* b8 O
    这里的“玄“同样有幽深之意。
" t5 b/ F, r. y7 w    到了汉代,杨雄仿照周易写了一本《太玄经》的著作,文中进一步拓宽了“玄”的内涵:
% M  h+ H3 E6 t" n    “夫玄也者,天之道也,地之道也,人之道也,兼三道而天名之,君臣父子夫妇之道。”- ~; H! H# N6 O
    这里就把“玄”的内涵拓展到天地人三才之道,也就是说玄是天地人三才演化的规律,这样“玄”就由其表征天地万物变化的特征上升为代表天地万物变化的规律。6 ?/ x# r& j3 ^% ?! J
    扬雄对“玄”的内涵的拓展也为把描述阴阳变化规律的《易经》纳入玄学的体系之中提供了基础。
; ]' {6 T% ]4 Q) d    以上根据相关的文献讨论了“玄”字的意义,它的本意就是形容天地万物的幽深难知,又被延伸为天地万物变化的规律或者用来指称宇宙的本体“道”,同时也可以用于一组与幽深共生的意思,比如“玄武”的方位表达,“赤玄”的颜色表达等等。
/ x4 j1 D9 _8 x) Q( O    二、何谓“玄学”
# H6 q$ U4 ]% k- b6 A- M    中国文化经过汉代的儒家经学演化阶段之后,开始进入魏晋玄学时期。在这段时期内,以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等人为首的一批文士摆脱儒家文化的限制,开始从道家典籍之中寻求治理国家的理论,他们把自己的政治见解建立在《道德经》、《庄子》和《周易》等道家典籍的一些本体论的论述之上,比如“无” 与“有”,就成了他们演绎现实政治理论体系的的最高依据和来源。 同时,他们也从中寻找一些空虚和幽深难知的辨题,诸如动静、本末问题等等,各执己见,争论不休。这样既无内修的实证,也无外在的经验观察,只是流于一种清谈和思辨的学问,就被后人称其为“玄学”。我们必须把这种“玄学”是与其产生的文化背景道家文化有效地区别开,道家文化重在道者的亲身修正的基础上的,而不是毫无内修的空谈思辨,所以后来道家的发展就走向了形式化的宗教路线。
8 @* u% o' J& A8 U    正是基于魏晋玄学的内容和特征,后世之人就把那些谈论宇宙终极本源的学问称为玄学,直到近代又把从西方传进来的形而上学也称为玄学,于是玄学就以自己的空谈和随意的思辨而为世人所诟病。
- |! g) {& K7 h$ S) t6 R% h0 y/ N    对于这样的在历史上产生的一种学问的形态,我也认为它在现代是没有任何积极的意义的。因此,既然历史已经屏弃了它,也就让它随之而没,不足为惜。( }1 R$ [$ W: h- E# H
    与魏晋玄学形态不同的另外一种探讨天地万物变化规律的学问,也就是建立在阴阳五行理论基础上的诸如天文学、历学、易学(卜筮)、中医学、堪舆学和命相学诸学科在历史上也被称为玄学。这部分内容源远流长,不断地在中国人的生存实践中总结经验、完善理论,直到今天依然生命力旺盛,并且大有复兴之势。& h3 j1 A7 U, C, P; D0 Z; {
    阴阳五行理论并不是象魏晋玄学那样毫无实践依据地空谈思辨,它是是中国古人千万年以来通过对天体运行影响地表生物的观察总结出来的,并在生活实践中加以广泛运用和验证过的,它是中国人高度总结的天地人三才之道,集中体现了天人合一这一至高自然原理和中国古人和谐生存于天地万物之间的智慧。就象《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中所言:* ]0 n5 D! Q- o/ S$ \+ M
    “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腑也,可不通乎?”
8 A  o4 e( l7 e3 O$ W    再根据杨雄对玄的内涵的延伸,我们不妨把那些建立在阴阳五行理论基础上的诸如天文学、历学、易学(卜筮)、中医学、堪舆学和命相学诸学科就称为“玄学”。这样做没有丝毫贬低这些学问的意思,同时可以用这个名称来有效地与西方的“科学”区别开。
' c: |% I6 ]/ s事实上,在面对与西方文化中的自然科学具有显著差异的情况下,无论是卜筮、命相学还是堪舆学都自然地把自己划入玄学的范围内,这些学问是与中医理论有着共同的理论基础的。既然这些学科能够自动地把自己划入玄学范围内,以示自己与科学的本质区别,那么中医为何就不能主动地与西方文化中的自然学科区别开,也把自己划入玄学范围内? ' s7 \7 P+ x5 G  |! d
    当我们把中医划入玄学范围内,并不是让中医走向魏晋玄学那样毫无实践依据地空谈思辨,而是继续根据自己的理论框架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自己的内容。" Q, m) H7 x# r0 Y
    因此,把中医重新划归于另外一种不同于魏晋玄学形态的玄学文化体系,是中医找回自己文化属性和理论特征,进而走向不依靠现代科技而独立自主发展道路的唯一路径。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7-2-6 14:55:47 | 阅读全部
打破科学神话,确立玄学的平等认知地位! ?  _! p  E7 Q
  作者:王世保  g% n5 ]/ x7 p0 J
  A0 u+ x' K( V! z& _/ I3 q/ z+ V
  人类早期分布在不同的地域,各个地域的人们跟据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形成了不同的认识自然万物的途径,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中国固有文化作为一个具有五千余年的自然发生史的认知体系,是与西方文化的理性认识方法有着本质的不同。中国固有文化中也有与西方自然科学相对应的认识自然的一部分学科,这部分学科是以阴阳五行理论为基础的,以天文学、农学、中医学、堪舆学(俗称风水)、卜筮学和命相学等为具体知识形态的,如果我们要用一个总的名称来概括的话,可以称其为“玄学”,以示在五四时期从西方传进来的那种建立在理性主义基础上的“科学”之间的区别。# z/ m( X1 P, \: ~  h
  一、玄学与科学之间的区别
( Y4 t. i$ M. p; z  中国玄学体系已经指导了中华民族智慧地生存了五千余年,它反映的是另外一种不同于西方自然科学的认知体系。作为人类两大认识自然事物的认知体系的“玄学”与“科学”,它们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 1 m8 ]+ P. c# n9 o  I4 T6 W) N% v. @
  第一、中国的玄学文化体系是建立在取类比象的直觉思维基础上的,它旨在探索自然事物之间广泛而又微妙的自然关系,进而形成一个对自然万物的整体认知;科学文化体系则是建立在一种建构的逻辑思维基础上的,它探索的是自然事物之间抽象的非自然关系,构造的是一个抽象的理性世界。
! G6 x1 D, j/ C& x) |) I4 }4 m$ c3 a8 C  第二、中国的玄学文化体系是中国人在自己长期生存实践中总结的关于自然万物之间微妙的整体联系,通过对这种自然关系的利用,可以使得自己在生存过程中趋吉达到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深度和谐,进而更好地生存;科学文化体系把自然万物进一步抽象化,通过各种建构性的手段形成一种理性知识,人类可以利用这些主观建构的知识衍生出众多的饿实用技术,进而满足自己的物欲,与此同时,由于这些人工造物破坏了自然物的分布秩序,却造成了人与万物之间的对立,环境的破坏进一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1 v; J- O* _$ ^- e' X# k- {- Q( d
  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东西方两种认知体系的区别。
$ Y$ u$ W3 X# a7 U  如中国玄学文化体系中的堪舆学和科学文化体系中的地理学之间就有着本质的不同。堪舆学研究的是人与周围地理环境之间的各种微妙的自然关系,通过运用阴阳五行理论来考察自然万物的地理分布以及这种分布对人类的生存会造成哪些有利与不利的影响。这种研究范围小自一个居家内各种物品的摆放和居室的布局与居住者之间形成的关系,大致一个居住区与周围山水路径之间形成的关系。古人通过运用阴阳五行理论来考察人于周围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可以促进人与万物之间的自然整体和谐,进而保证人类生存的安全。地理学则完全是从生物学、物理学和化学等自然科学和数学中吸收一定的知识来研究地球表面的各种地理环境的抽象的知识,包括地表的构造、物理特征以及自然物的分布情况等等。这种知识仅是关于地理对象的抽象知识,明显缺乏中国堪舆学中人与周围自然物之间那种和谐的微妙的整体关系。堪舆学认识的自然关系是采用理性思维认识事物的地理学所无法进行认识的盲区。因此,一个现代的建筑设计师如果不熟悉堪舆学知识的话,往往会给自己设计的居住区或者一些家庭带来各种不可预料的灾难。
3 `# n# Q" f( n4 k  二、打破科学神话,确立玄学的平等认知地位7 Z2 l5 c0 ~. F" A8 e" e
  人类对自然万物的认识所采取的途径是多样化的,这就象登山,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开辟路径达到攀登的目标。诞生在西方理性主义文化之中的科学体系是人类理性地认识自然万物的途径,而中国固有文化中的玄学体系则是通过取类比象的直觉思维来认识自然事物的,它们本是两种并列平等的认知体系。  S) m0 j$ o6 J9 y6 |+ {, ~( L0 Q* a
  自18世纪末的工业革命之后,西方人在自然科学的发展促进下创造了繁荣的物质文明。科学文化体系在满足人类极度放纵欲望的同时,也获得了人类社会的普遍推崇。尤其是中国人,由于曾经受到来自西方物质文明的摧残,更是对科学文化体系采取一种宗教般的情感,也创造了自欺欺人的科学神话:“科学是我们人类认识自然万物最好的途径,科学是我们人类认识真理的唯一途径,科学可以认识所有的自然事物”。在这种科学神话的幻觉之下,中国人不断地在野蛮地诋毁自己的玄学文化体系,称其为“迷信”、“荒诞”和“虚玄”。被中国人遗弃的中国的玄学文化如今只能苟延残喘地生存在民间,虽然有一部分被国家承认与支持,如中医,却也面临着被西化而消亡的危险。6 ]% G/ v+ L+ h4 r
  我们在对科学崇拜的无以复加的同时,并没有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玄学文化所蕴涵的生态和谐的思想。无论是中医学还是堪舆学,这些学科都是建立在天人合一的自然原理基础上的,它们认识的是一种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整体和谐关系,这些理论能够有效地指导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国的玄学文化中的各个学科的理论是西方文化中的科学文化体系采用建构的理性思维所认识不到的一个永恒的盲区。当以科学文化体系为核心的西方理性主义文化已经造成了人类与自然之间日益紧张的对抗,并且这种对抗最终给人类带来毁灭时,中国的玄学文化就突显出了自己存在和复兴的积极的意义。
; E/ y& V% G) f6 S+ @0 X; U  因此,人类要想更好地在地球上可持续性地生存,就必须重新审视科学的正确性,重新认识中国文化给人类未来和谐生存的指导意义。我们需要打破科学的神话,重新确立中国玄学的平等认知地位,以此来指导我们与自然和谐共处,趋吉避凶。
* ?& i) O1 A7 z. q$ k2 _$ h  ]  未来的人类社会只有复兴中国的固有文化,才能和谐地与自然共处,保持自己永久性地生存下去。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7-2-6 14:57:18 | 阅读全部
@杏园春 你借王文解释,刘校长们能同意吗?古玄字音读为悬,又与元通,表达以宇宙为主元——太极。玄者,妙极也。此又何义?王冰已一语点明:“假若天机迅发,妙识玄通”,医者就能胸中有数了。故中医学者必须有悟心,明达医道玄理。探索中医是什么?若谓玄学是玄虚?皆因真相不明,今当科学哲学同步统化,以思维智能科学来阐明,中医学原理法天地人自然形念,太极图象立体自然逻辑,看病、看人、看天地人三元系的分析,综合化裁就是思维科学的真理所当然。自然而然的思维形态必然性的产物。在天为玄,在人为智。理应当知玄者字义为奥妙,高深有至理,决非玄虚空话,或被误解为虚无唯心主义,空空无实,其真义的确因为看病看事,要看时空场间人生天地气交中的感应逆顺。应有全面立体直觉思维,用心脑智能探求生命活动,疾病医疗问题,太极中医学第一要义,太极是气是理是道,先哲早有说明,岐黄医道走向未来。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