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燕赵中医 于 2023-1-28 09:20 编辑 / C' ^3 I7 n3 j/ i% v/ L
- g6 l" n- z) v7 f* N( u' {
沉痛悼念中医大家、首届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路志正教授 . N& d" b& o/ X3 c
! D$ [7 _0 K) J8 M3 w
讣 告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首届国医大师,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中央保健突出贡献奖获得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药监局中药管理战略决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首届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全国名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创始人,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及博士后指导老师路志正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月20日13时58分于北京仙逝,享年103岁。
( n! ?4 h+ s! N9 X国医大师路志正治丧工作组 2023年1月27日 7 W* J$ s# V! r) s
( M0 j/ Q/ p& K2 R1 p路志正,字子端,号行健,1920年生于河北藁城。幼承家学,正步杏林。1934年入伯父路益修创办的河北中医学校学习,先后拜路益修、孟正己、王步举等名医为师,尽得真传。1939年医校毕业,步入杏林,悬壶乡里,越十年学验渐丰。1952年入卫生部中医司工作,参与“一司两院”(中医司、中研院、四所中医学院)创建,最早参与并主持对中医药治疗乙脑成效的认定,将中医治疗腹水的经验用于血吸虫病防治,支边期间成功抢救包钢大面积铁水烧伤工人,参加《中国针灸学概要》编写,为针灸走向世界奠定基础。
& _, c/ I& u; B5 d
( H9 I F" k$ s+ |, t
; b; L! F( ^& y$ Y* M0 ~+ ^1973年调入广安门医院至今,从事风湿病、心肺疾病、中医疑难病临床科研教学工作,成立全国最早以研究内科疑难病症痹证为主的内科研究室,担任第一届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主任委员,主编第一部中医风湿病学专著,创建风湿病学科。通过建学科,兴特色,创学会,做科研,抓急症,育英才,为广安门医院建设发展和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F: g/ ~1 S8 ^3 W4 W: f6 A- {2 U
3 y! D# B, r$ d r( p. o% }1975年,路志正(前排左4)与广安门医院西学中班学员合影。
- G7 @" s. m5 r路志正同志平生致力于中医学传承创新,崇东垣之学,尚脾胃为本,集百家之长,善温病之治,精养生之妙,擅书法之美,学纳百川,独有建树。从医八十余载,精通内外妇儿,精研外感内伤、伤寒温病之学,擅治杂病,屡起沉疴。熟稔经典,融汇百家,崇尚脾胃学说,铸就“持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的学术思想。独树一帜,从脾胃论治胸痹;承古推新,发展湿病理论,首创燥痹、产后痹,研发痹病新药;杂合以治,提倡针药并施、内外合用、药食相配、身心同治。
- j! f, @+ N/ |$ A# w. h' q5 u4 ?: F8 `2 B, {
! o' b' z$ g) G: P路志正主持“化浊祛湿通心方药配伍规律及作用机理”的研究课题,纳入国家973科技重大项目。2009年6月14日,广安门医院召开项目启动会。
7 x& w T; _8 T2 Z/ j4 D: O5 ]路志正同志笔耕不辍,著述等身,主编出版《路志正医林集腋》《中医内科急症》《实用中医风湿病学》《中医湿病证治学》《路志正医学丛书》等20余部专著,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对于中医人才的培养,甘为人梯,奖掖后学,谦恭厚德,桃李华彰。自上世纪60年代始,培养研究生、学术传承人、中医优秀人才或徒弟200余人,均已成为中医界的中坚力量。传承国粹、弘扬文化,精研书法,尊古意,守法度,结构严谨,气韵清朗,铸就“路氏书法”之韵,出版《路志正诗书墨迹选》,将医道和书法融为一体,展示出中医文化的独特魅力。 ' v4 h6 m! o. b' |0 c0 b2 X+ e& m4 Z
- _8 q9 H5 h* ?# r, O5 n2019年11月16日,“国医大师路志正从医八十周年学术思想研讨会”在广安门医院隆重举行。 ( j5 N- r( H! m& q8 g u* o
路志正同志一生致力于中医药振兴发展,医政双担、辅政献策、鸿展中医、殚精竭虑,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奔走呼吁,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主要参与者和重要贡献者。“先医—后政—再医”是路老人生轨迹的缩影,“医政双担”的经历不但使他对基层中医药状况有着深刻的了解,而且在卫生部20余年工作经历更使他居高揽阔,对国家的中医药方针、政策更加关注并身体力行。1984年,为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联合多位著名中医药专家,建议设立国家中医管理局。1990年,再次联合多位著名中医药专家,就加强国家中医管理局职能提出切实建议。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路老积极呼吁中医药参与疫情防治并得到高度重视,中医药进入非典防治主战场使许多患者转危为安,也为日后中医药直接参与应对重大疫情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奠定了基础。近年来,针对中医药事业发展人才不足现状,路老多次致信相关部门和领导,得到上级重视和及时批复,推动了“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的全面启动。 6 g; L7 p; H* J0 L: p
8 m, I. {$ C& j& [* K
2003年初,吕炳奎、路志正二人共同向中央递交请愿书,要求中医参与抗击非典。
" x# ^& C% Z) b! [: _2 a
, ~- [: t# a# l8 n5 f9 `4 J7 i1 k z$ b N3 }# b, }! [% i$ d
! K6 F( \5 b0 J( J1 B
“医萃当归杏林住,敢争鸿誉为国呼”。路志正同志,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中医药事业,以毕生精力推动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成为新中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参与者、见证者、执行者和推动者。他于九十岁高龄入党,将优秀共产党员的品质体现在崇高的医德医风、体现在为党和国家事业不懈奋斗上。他始终把人民群众健康放在第一位,致力于推动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是“大医精诚,德艺双馨”的楷模。百岁辉煌、灿烂人生,《说文解字》云:“路,道也,从足从各。”路志正之路,以家国兴旺为己任,以中医浮沉为谋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一代国医大师关于“国强、家和、学成、业就”的人生期许和独特轨迹,路老的荣寿与成就,正可谓“路直成道业精妙,志正方圆享天年”! 国医大师路志正垂范千古,永远活在我们心中!6 @. M4 _6 ~. e1 u/ w# c
: d) e4 b% A) m9 l1 b: M9 V$ G8 a为沉痛悼念路志正同志,兹定于2023年2月1日上午10时在北京市八宝山殡仪馆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 d- S! K$ b/ X: I7 L 国医大师路志正治丧工作组办公室:* _/ C W0 u* k
王 辉:010-88001335 135215580989 q8 h8 r0 c/ l6 K. n; |
张 维:010-88001335 13611035481
) h5 n6 @# F! {& l \ 焦 娟:18611511082
! [- C6 _7 w- \% z1 ~5 j- t 尹 璐:010-88002980 13641060192
- c5 `8 a* j& ~/ X ` P 传 真:010-630141958 U, u5 E7 b2 b; v
" D1 h! b! X1 n1 |
9 g M! t6 O8 @2 c& b1 Q
! A3 f4 D9 y8 n. g
国医大师路志正治丧工作组 2023年1月27日
( a5 D8 a7 R4 o/ x/ u) O) y$ o Z0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