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省中医药工作怎么干?要点来了!
1 C* I+ N9 T% j- @# ^2 h5 k. U9 Y9 j% m5 q I- e
2017-02-21 河北中医药
" W7 p# l$ _: { O' F; X5 d% v本公众号为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官方微信,点击上方蓝色“河北中医药”关注吧!8 C2 |) \( E# X3 D6 q
X; s9 n( X6 q5 ^8 \1 Y
' _4 w2 g) S3 d( h# y6 }$ M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 {( i" F9 P- X6 i- ^
关于印发2017年全省中医药工作要点的通知
- }: s- {# ^' |# q5 p/ P
7 y. O6 G/ \$ A# \, k各市(含定州、辛集市)卫生计生委(局)、中医药管理局,省直有关单位:
9 }! L2 r- t0 b现将《2017年全省中医药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v3 t) J4 P- N: @0 r& [
" Q4 k2 D* {9 i/ W( e: _9 f* }9 Q
6 @0 q, p) R8 f) v; S4 m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 B7 w6 r. \$ [2 q8 N
2017年2月20日
. Q7 F# i) L0 d 1 h* J. x p+ W+ c$ s1 } q2 {
/ q q% w- M. Z5 c; ~5 y) v7 i. E2017年全省中医药工作要点
5 C7 C' `5 Q& k L+ ]8 r1 N9 P + X0 T. Z0 y: B
2017年全省中医药工作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省第九次党代会、全国和全省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医药法》《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河北省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等,充分发挥中医药“五种资源”和在深化医改中的特色优势与作用,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全力推进深化医改中医药工作,着力健全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管理体系和治理体系,着力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着力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中医药健康产业、中医药信息化、中医药国际交流、京津冀中医药协同发展,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为中医药强省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4 M P0 H' w1 V
e* ^9 w9 _( j 一、深入贯彻落实中医药政策法规
: o% }* Y* ]8 }6 b* e7 j7 O* ^1.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中医药法》,修订《河北省发展中医条例》。开展《中医药法》主题宣传日活动,举办中医药法专题培训班,凝聚社会关注度,提升中医药影响力。广泛开展立法调研,结合我省中医药发展现状,修订《河北省发展中医条例》。" E3 b& N3 l& D! k" m7 |- a
2.推进落实《河北省贯彻<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实施方案》《河北省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将各项任务转化为具体工作项目和措施,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实施。
0 f% }3 A0 Z, o. W$ L' G2 M" v6 V
/ W+ |- O! z1 y+ q/ V二、全力推进深化医改中医药工作' T1 ~ Z9 j- q4 y7 R' S- U
3.积极参与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发挥中医全科诊疗优势,积极参与家庭医生签约制度建设。鼓励公立中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多种形式的医疗资源纵向联合体,利用中医医联体、对口帮扶、县乡一体化等方式,促进优质中医医疗资源下沉。建立中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分工合作的慢性病综合防治网络和工作机制,加快形成急慢分治的分级诊疗秩序。
7 ]) v, `! o1 v6 z0 X4.同步推进公立中医院综合改革。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以建立有利于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的中医院现代化管理制度为核心,同步推进公立中医院综合改革。完善公立中医院投入倾斜政策、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管理等政策。积极借鉴各地成功的经验做法,探索建立符合中医院实际的院长任用、法人治理、人事薪酬等制度,逐步形成公立中医院运行新机制。发挥中医技术优势,优化收入结构,控制公立中医院医疗费用。7 v3 l- O; Q) h8 K! ~ N! U
5.积极参与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筛选确定中医优势病种,探索开展单病种付费等支付方式改革。研究差别化的医保补偿政策,逐步扩大纳入城乡居民医保支付的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范围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提高中医药服务报销比例。继续实施不取消中药饮片加成政策。4 x8 H" N7 i8 A4 Q8 ?3 d/ y9 g: u' g
. o$ L0 k/ f& }8 C, ~0 f
三、着力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 G9 Y) C* i5 J5 {$ t. r6.全面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加强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力争15个县(市、区)申报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继续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综合服务区建设,年内完成200个国医堂建设。
! [. ?. z! e2 i; F, D6 W7.实施中医临床优势培育工程。按照“上档升级、提升内涵、技术领先、服务到位”的要求,将省中医院逐步打造成为国家级中医医疗中心。加强市级中医院建设,打造市级区域中医医疗中心。提高县级中医院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中医诊疗能力,做好重大疑难疾病向上转诊服务和下转病人的承接。
8 F, v6 m: N5 c% y" t: p s! |+ T8. 加快推进社会办中医。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医疗机构和发展中医药服务,落实好全面放开只提供传统中医药服务的中医门诊部和中医诊所审批的政策,保障社会办和政府办中医医疗机构在准入、执业等方面享有同等权利。支持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中医门诊部、诊所,鼓励药品经营企业举办中医坐堂医诊所。/ q# h5 `" [* G0 D9 }
9.完善中医院评审评价机制。继续开展大型中医院巡查工作,完成对唐山、廊坊、衡水、邢台4家市级中医院的巡查。完成石家庄市中医院等8家三级中医院复审工作。制定二级中医康复医院、二级中医儿童医院基本标准。
7 q: z1 ~ b1 y! q5 l: H+ B10.提升中医院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省中医院中医药特色优势和综合服务能力建设。重点提升衡水、邢台、张家口市中医院服务能力,加快“三甲中医院”创建步伐。启动“十三五”第二批标准化县级中医院建设单位申报工作。积极开展中医药健康扶贫工作。" U7 y" \, R/ I o9 s! o+ e
11.开展中医药强县建设工作。制定中医药强县建设方案和制订评分细则,组织各地申报,力争年内完成10-20个中医药强县(市、区)建设验收工作。/ ~5 r( ^/ V" u
12.做好中医药应急和传染病防控工作。支持张家口市实施中医骨伤特色能力建设项目,为冬奥会提供保障。建立健全中医药参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网络和应急救治工作协调机制,提高中医药应急救治和重大传染病防治能力。2 g% p2 z% @- n
13.促进中西医协同协作。推进中西医优势互补、协同创新。探索建立完善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协作工作机制,在非中医医疗机构开展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提升中西医结合服务能力。
! x& i$ G' V' H$ N3 W3 S/ `14.做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成立省中医药学会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委员会,召开全省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会议。继续开展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增补省级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
$ K/ s0 @, ^* [5 V) B# ~" u L6 X Y
四、加快推进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7 z7 M0 o3 J' q; t$ y
15.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新业态发展。启动中医医养结合试点工作,探索建立中医医养结合工作模式。会同省旅游委制定《关于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开展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创建活动,完善措施、探索模式,推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
6 l' p9 }/ q+ ?4 V2 c T16.提升中医特色康复能力。推进省中医院中医康复服务能力规范化建设项目,制定中医康复诊疗规范和标准,开展技术培训。制定《二级中医院标准化康复科基本标准》,遴选一批县级中医院康复科作为建设单位。( d5 ]2 X" `5 w4 C
, c* e O0 l4 U, a7 y五、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 z! e) x1 w+ h
17.加强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制定出台我省加快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方案。争取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项目,强化中医药重点研究室建设与管理,做好国家级研究室阶段性评估。建设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抢救中药传统炮制方法与技艺。做好中医药科研项目立项和管理工作,促进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 }$ I4 q0 k) G n7 I% y18.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推进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完善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信息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发挥安国、滦平、涉县全国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作用,带动中药材规范化、规模化种植。实施中药标准化项目,联合省发展改革委对项目进行中期督导。继续推进安国数字中药都建设,开展中药饮片鉴别技术培训。% y* a) T) a& o4 F6 p9 U3 Q
, b. p0 V8 \. }1 K/ b
六、强化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0 b2 X2 ?8 W$ |" n3 T19.加强中医药院校教育。贯彻落实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座谈会精神,支持河北中医学院教学改革、增设专业和调整录取批次等工作。指导中、高等职业院校中医药相关专业建设与改革,加快发展中医药现代职业教育和健康服务技术技能人才培训。
6 X6 y7 [& J' G, `0 b" V3 H( f& u20.深化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推进中医住院医师和中医助理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健全完善中医药院校学生毕业后教育体系,实行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信息月报制度,开展省级督导,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对规培基地实行动态监督,提升基地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水平。
! }. u5 A7 |9 w; H21.强化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做好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评选推荐和保障工作。实施新一轮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和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完善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和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开展督导和验收工作。依托国家中医药优势特色教育培训基地,加强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和中医护理骨干人才培养。发挥名中医作用,举办名中医讲习班。加强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 L3 n5 n3 k; g5 O1 x* Z3 z
22.抓好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加强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培养县乡村中医药人才。实施基层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培养项目,提升基层中医药人员业务水平。支持县级中医院借助京津名老中医药专家资源,建立京津老中医药专家工作室分站。完善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工作管理体系,执行国家级和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
. F, v% x+ P( k
) O w P& p3 o七、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
8 ?0 f1 _% j6 I23.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持续推进“百院千场健康大讲堂”活动,依托中医药文化巡讲专家和新媒体,加强中医药文化和中医养生保健知识传播。开展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谋划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和市级中医药文化主题公园建设。实施中医院中医药文化提升项目,对2015年中医药文化示范医院建设单位进行评审验收。
& `9 z& b- L6 Y& G4 y/ @: ]24.传播中医药好声音。加大宣传力度,做好《中医药法》、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及卫生健康系列规划的宣传。探索创立“东垣书屋”“扁鹊书社”等中医药知识文化和学术交流平台。继续办好《河北日报》、河北广播电视台中医药相关栏目。办好河北中医药微信公众号。举办宣传员能力提升班。
% l# f' H: y: G/ C6 u6 _; v3 S; H6 ?, K. p# z; Q+ T. I+ C9 n+ f0 ~
八、推进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9 Z6 K4 h* I4 F! F
25.推进中医药“一带一路”海外发展。以实施国际合作专项为契机,促进中医药技术传播推广,打造河北中医药国际品牌。指导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继续深化中医药养生保健文化交流基地建设。指导省中医院实施中医药国际康复基地专项。继续支持华北理工大学与匈牙利佩奇大学合作,充分发挥中医孔子学院平台优势,加快推进中医药文化传播。继续加强与港澳台的中医药交流合作。
1 n) O/ w0 n/ I; _2 k* ^, p. g5 p+ d. z( S
九、推进中医药法治建设
5 p0 V. w$ Z* I* d; S/ A6 p8 H26.提高中医药执法监督水平。推进依法行政,健全完善中医药监督管理行政执法体制,进一步规范中医药服务和市场秩序,净化中医医疗服务市场。举办全省中医药法制监督知识与能力培训班。4 z% }, c$ _0 Z
27.严格项目资金管理。加强绩效督导力度,遴选中医药项目专家,做好中央资金中医药项目绩效评价工作。编制中医药“十三五”规划项目库,按年度做好项目计划安排。
# q( p/ S6 X- m C1 g; B' G( v* Q2 w
十、推进中医药信息化建设8 \& K5 K% U. `4 d! H* K! M% ?
28.实施县级中医院信息化建设项目。着力建强省级中医药健康信息平台,抓好省中医药数据中心和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实现与省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制定中医院信息提升项目实施方案,遴选县级中医院开展信息化建设。探索引入国内大型互联网公司,建立全省中医预约诊疗、远程会诊、名医经验共享的“互联网+中医药”平台,将优质中医医疗资源下沉基层。& u2 D2 ]/ e9 h
& W, O4 @/ ?4 F/ M十一、推进京津冀中医药协同发展
, T, Q) j' [' A9 P( B, o29.实施好京津冀中医药协同发展项目。加强顶层设计,推动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京津冀中医医疗服务协同发展行动计划”,开展京津冀中医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协同病房、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传承推广基地、京津冀中医远程会诊平台、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基地建设。支持廊坊市“健康京畿•中医药先行”项目。
7 }. ^9 H' ^( `$ U7 c7 n$ S) V! v2 _) P% K' P: U
十二、切实强化自身能力建设, D' x, [$ a4 {! |. @
30.加强党建工作。抓好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学习贯彻和省第九届党代会精神落实。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和专题活动,促进党员干部严守纪律规矩。坚持局分党组会议制度、学习制度、议事制度。坚持党建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统筹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 \/ g( N7 G, S- m4 e6 l, Q
31.推进机关作风建设。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各项工作首位,认真落实全省全面深化机关作风整顿大会精神,定期分析党员干部思想情况,深化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和谐型、节约型机关创建活动。开展中医药改革发展重点难点问题专题调研。加大政务信息公开力度。4 |* g7 c, f: U: i2 R8 I
8 n+ z1 s3 `& ~9 N0 ^. `. a
编辑:沈正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