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曹洪欣、袁炳胜、李伯淳等发文,呼吁发挥中医作用抗新冠
曹东义 发表于:2022-12-14 08:14:06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1766
本帖最后由 燕赵中医 于 2022-12-15 10:35 编辑 2 T( W7 v: K4 p9 q. k" d- a
% k* U  g1 A; y3 C4 v, R4 ^
发挥好中医药防控新冠病毒的作用

( q4 C) N/ C! I
曹洪欣《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12月13日   第 09 版)

2 X7 b; N2 W8 P' ], ]
  作为突发呼吸道病毒,新冠病毒流行感染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危害。3年来,新冠病毒不断变异,对疫情防控提出新挑战。

1 f' q. L! z( {( }1 A: ~7 R. X/ `
  结合国内外疫情防控的实践与数据分析,奥密克戎病毒株传染性强,重症发病率与病死率降低。最近一个月,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对有效防控新冠疫情意义重大。如何避免病毒感染,有效提高防疫质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重点。我们认为,进一步发挥中医药防治作用,有效降低冠状病毒感染率,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仍然是防控新冠病毒感染的重点工作之一。
+ ~$ t( u# d. Y
  高度重视、深刻认识各种病毒、细菌致病的长期性、复杂性,科学把握突发流行性传染性疾病发病特征、演变特点与防治规律,是我们医疗卫生行业的责任和使命。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就是和疫病不断抗争的历程,从西周到清末民国,大疫流行超过500次,基本是数年就有新发疫病流行,流行的特点是“五疫之至,皆相染易”,致病程度甚至“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嚎泣之哀”。恰恰是中医药从伤寒六经辨证、温病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瘟疫表里九传辨证等理论与方法的不断实践与创新,有效地指导了中国人防疫治病,护佑了中华民族繁衍昌盛。
( G- N; j4 c) k& W# q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近5版《新冠肺炎防治方案》明确了中医药防治方法,三方三药临床推广应用,中医药防控新冠疫情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中医药防治疫病优势作用尚有待充分发挥,特别是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作用亟待社会形成广泛共识。

9 Y; ^; a$ e# h$ G
  全面提高对中医药防疫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切实避免“冠状病毒妖魔化”“中医药虚化”的倾向,进一步发挥中医药防治新冠病毒感染作用,能够提高新冠病毒感染防控能力,提高公众主动防疫能力和维护健康水平,从而有效减少疫情给人民、社会、国家带来的各种损失。
" n6 l7 {) e1 r: J+ l+ p6 t
  首先,致力预防病毒感染。随着奥密克戎病毒株不断变异,其致死率、重症率下降,然而其传染性增强、感染人群增加,因此主动预防十分必要。中医药预防疫病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4 N9 O9 S) `% d0 S) m' c6 e' c* Y
  一是避毒。《黄帝内经》强调“避其毒气,天牝从来”。鼻为肺之窍,是气体出入的通道,也是疫疠之气侵犯人体的主要途径。《瘟疫论·原病》曰:“凡人口鼻之气,通乎天气……本气适逢亏欠,呼吸之间,外邪因而乘之。”因此,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防止病毒通过口鼻而入,是预防疫病的有效方法。《串雅内外编·禁方》记载:“凡入瘟疫之家,以麻油涂鼻孔中,然后入病家去,则不相传染。”亦可用雄黄、阿魏等中药粉末塞于鼻腔以避毒。《医方考·瘟疫门》指出:“凡觉天行时气,恐其相染……以雄黄豆许,用绵裹之,塞鼻一窍,男左女右用之。或用大蒜塞鼻,或用阿魏塞鼻皆良。”可见中医非常重视大蒜的避毒作用。
8 l. c; c8 S  |
  二是祛毒。若毒邪渐盛,宜主动驱除毒邪,可适当选择艾条香薰、佩戴香囊、闻药香贴等,也可用香薰、艾灸等方法驱除毒邪,常用艾叶、苍术、白芷、木香等芳香类药物,借助药物燃烧产生的烟气,芳香辟秽,驱除毒邪,避免感染。艾灸能扶助阳气、温通经脉、避秽散毒。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载:“凡入吴蜀地游宦,体上常须两三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著人也,故吴蜀多行灸法。”艾灸迎香、地仓、气海、关元等穴位,有利于扶正祛邪。
- }# k& C$ P* O4 u% Y) a
  三是防毒。注重饮食有节、起居有常、精神调畅、适当运动,使身体处于精充、气足、神旺的状态,同时结合病毒的特点,与季节时间、所处地域与人群体质特点,选择适当的中药处方调理预防,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5 E5 u, R$ T' m- S, Q2 h- O
  近3年来,各地中医管理部门与专家学者提出许多预防方药,可结合实际参考应用。若感染了病毒,可根据病毒致病的临床特点选择不同中药治疗,如能在中医师指导下选方用药则更加理想。要注意无症状感染者并不是没有症状,中医十分重视“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深入分析恶寒(怕冷)、发热、身痛、鼻塞流涕、咳嗽、咳痰量与色、咽痛、恶心、呕吐、腹泻与舌象、脉象变化等不同情况,辨证论治,结合三方三药的适应症,疏风解毒胶囊、藿香正气胶囊(水)、荆防败毒散、小柴胡颗粒等均可酌情使用,实现抑阳转阴、改善症状、控制病情发展,提高治愈率。
  [9 W3 h7 e' F3 x3 r
  中医药预防和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疗效确切,简便验廉,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有利于防控疫情、维护人民健康,有利于高质量发展与促进健康中国建设。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力争再立新功。
- }3 O/ Z9 @4 m# X  ]' N0 r
  (作者为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原院长)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曹东义 发表于 2022-12-14 16:24:39 | 阅读全部
本帖最后由 燕赵中医 于 2022-12-15 10:49 编辑
# S- k+ @, f: h! H. Q5 X' k8 M7 N
0 V) A/ a( o, H# p3 N- m; c
三年总结|李伯淳对新冠疫情预测和防治工作回顾实录
* l+ M0 v8 {3 X, {( n) G# ]6 W. o

, @' P# X6 G6 H$ I9 C      传播正能量 创造新价值;第一健康报道——健康中国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专注新时代健康品牌建设与传播,是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公开表彰媒体。
  e6 J/ M3 I$ \* S) K3 b1 I* `( T3 j' ?" R! s: M* r2 A. g
      聚焦健康中国 总结(第一健康报道北京 作者李伯淳)  A/ j! F" E) ^
" `( k8 l) Q/ C6 w2 O
      最近,在国家出台二十条和国家卫健委2022年12月7日十条得到落实后,全国都取消了广泛核酸检测和查健康码、行程码等措施,使中国持续三年的新冠疫情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7 O3 }( y" v, m- r+ A6 O' I% F
: N) I- F8 m( _/ |" B
      三年疫情是对我国多方面的一次大考和检查,总结三年疫情中的得失,有利于在未来再次出现重大疫情时,减轻巨大损失和降低人员的伤亡。我们相信国家相关部门会全面客观的去总结这次疫情的各方面得失。; }' ?) V4 u" |3 k5 z" O& S

1 b4 ]$ A; Q( l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不立。由于“非典”和本次疫情暴发前都没有较好的预测,故使防疫抗疫工作都较被动,甚至部分地区出现混乱。; b& d1 D' P& F8 ~0 M

1 Y# m, W$ z$ O" A  V      一、预测背景
+ G+ F8 X- S# t  E) ?0 j
. j$ y$ i( c6 a5 _! o. m, S      2003年初,震惊世界的“非典”来袭,令世界先进的西医学毫无所知新型病毒从何而来,更不知“非典”何时会消失!2003年4月,李伯淳组织专家们讨论疫情,根据“五运六气”等预测“非典”将在5月21日大势去。# O8 L* H" f$ ]* c
% G+ r, k! M& @1 U& y
      李伯淳汇聚傅景华等专家智慧上书吴仪副总理,并在《光明日报》内参发表,现实证明了预测结果正确,为政府提供了抗疫参考时间!为此,收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感谢函。
* j6 D5 w* c* H$ E
$ Z" M& m1 @  g4 Y) N8 u+ ^# T( R      200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教司邀请李伯淳出席“五运六气”预测疫病课题讨论会。
% J* r; ?7 o0 z$ ?( x  g  W% V7 G/ q
      2005年世界卫生专家说,人患禽流感可能暴发,特别可能是亚洲,从而引起全国恐慌。李伯淳组织专家们预测,得出结果人患禽流感不会爆发,上书中央及卫生部等相关部门。卫生部回复的《感谢函》称,该预测对防疫有“很大帮助”。( h  K% x: P3 f; b) I0 i+ o

+ z5 I. v# r, ~; |# R4 }      2004年开始中医预测疫病两次成为中医药管理局重大研究课题,之后中医预测疫病又两次成为国家科技部重大研究课题。
6 ~5 I; G' R5 f6 S3 T- o4 K0 ^2 V; k& z
      遗憾的是四次重大中医疫病预测课题负责人顾植山教授,于2019年12月20日发表在《中国中医药报》预测2019年疫病文章中写道:“目前的气候与疫情都和2017年冬的情况有一定相似,……当前运气尚无大疫迹象”。此文光明网及许多官方网站转载。
) N2 ]! ~3 k& |2 m  k  U, @  }3 M2 U* o1 U9 j+ l
      2020年1月突发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国家启动一级应急响应,强化统一调度,增强防控措施。$ a' s6 `6 F2 V

& \* A5 c) l: i$ f      二、预测过程与多方汇报
: a1 @- s8 ^( S# ]
. I! _" _* O7 G7 `5 y5 G0 x8 `      【2019年】
- a, q$ L0 V# M( v& q  A4 `+ E5 E9 E4 h: O
      9月,因李伯淳得知成都桃花九月份开了。便通过国际天灾研究会微信群号召全国各地的天灾专家,搜集各地的植物异常信息。结果得知,在武汉、深圳、成都、西安、北京、杭州、南昌、贵阳等地发现反季节开花的异常物候。李伯淳、李致源结合运气学推算2019至2020年冬天,将有如“非典”疫情大面爆发。5 F' `  x( t0 L3 E' d

4 b4 ?" ~) P- E+ @      10月19日在大医道术概论培训中,李伯淳向全国来学习者讲述,该年冬天全国将有疫情大面积爆发。6 |3 _4 }- O/ S8 R0 |6 c

; I( e+ J' w) R& p! E% |      【2020年】) ~8 a, G3 K) t) C1 O, J
! A7 A1 L  S% b+ d4 n
      1月4日,李伯淳根据武汉当时已确定44例新型肺炎疫情时,特录制视频说明武汉疫情将全国大面积范围传播,并讲授预防方法。2 w3 N+ K& m3 d
+ [$ O) ~$ I+ [4 {' f, A9 s" x
      1月22日开始,李伯淳利用今日头条个人账号和微信如意人生新起点公众号,发表《“非典”功臣建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综合预防与治疗》、《武汉新型肺炎疫情预测总结》等,疫情中医防治及预测相关文章。至3月下旬共发表约40篇文章。
( H% [& I3 |& d1 g- _6 P. l& x# A" @! e. s5 b
      1月29日,李伯淳综合傅景华等人观点,准确预测新冠肺炎将在2020年2月4日出现新增病例减少,到2月19日新冠肺炎大势去的预测。
; F) l# S2 ~9 S3 \- G# S! N, e/ @
8 M/ Q) s; H8 g# ^5 w      1月30日起,李伯淳连续数日向国务院网站疫情防控线索征集平台,向国家卫健委、应急部、国务院研究室,汇报预测成果。& O3 X! w9 a& X5 R! B
" L3 p2 g( n% }5 d5 W, s4 a
      2月6日《今日头条》自媒体账号发布《看21路国内外“大神”预测武汉新型肺炎疫情》,点击量达79万。9 J1 e: A, K+ R5 E8 z8 Y
7 F2 ^0 E/ Z' [, s" x
      2月6日李伯淳在国家卫健委网站上查出办公室、疾控局、应急部门电话号码,打电话未能联系上。/ S. c  Y% C6 R9 @" [4 m- t! L
$ o, T4 o% j6 e/ X4 f, F1 F5 M; d
      2月7日李伯淳又多次电话乃未能联系上,下午便亲自去卫健委送两篇关于疫情资料。李伯淳拿出曾经因我们在“非典”、人患禽流感疫病预测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卫生部所发感谢函,证明我们曾经对欲病所做的工作,希望得到门卫人员重视。但传达室拒收资料,也不帮助联系相关人员,大楼门卫不允许李伯淳进入并告知去邮局寄去(因当时邮局和物流大多停业,李伯淳未寄),也不通知任何人,也不许李伯淳放资料到前台,叫李伯淳只有打通电话有人下来接才能入,可几个电话号码就是无法打通或无人接,总之在李伯淳十多分钟的解辩说服中,都未能起到任何作用。
7 a: A/ m" |, k6 ?% g
6 [% |! z) n9 p& U+ }$ w# p7 f      李伯淳在返回路上总算打通疾控司电话,赵女士(听声音约30岁左右)告诉李伯淳,她只能电话记录,不能取资料,取到资料也只能放着,领导不看,领导只看记录。李伯淳反复说明此事重要,几句话说不清,也不好记,希望告诉李伯淳邮箱将两篇文章发去(《武汉新型肺炎治疗与思考》、《武汉新型肺炎预测与思考》)。她告知李伯淳只有内部邮箱,邮箱不对外。只好李伯淳说她记录,李伯淳反复强调尽快给领导看,告知我记下了。
- ?3 A+ q& A" f3 k1 r
5 S5 C4 w4 k4 v! B% P& d+ P      2月9日李伯淳打三次疾控局号码,一次接通,李伯淳请对方查7日记录给领导看否,告知还未看。& d$ v0 J8 `! A' T; q8 L, e

( J8 `: Q: r3 ?) c* E4 X8 U      2月12日李伯淳又打三次疾控局号码,打通一次,对方一女士(约40多岁声音)告知这是学术问题,让李伯淳联系中国疫病中心(不知记全否)。
1 K0 G7 S; ~3 N5 O5 H; s
$ `3 J1 L' C6 J6 [% s& h      4月7日李伯淳通过邮局特快专递向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寄去《急需搞清抗疫中存在的重大问题》。至今未收到国家卫健委任何回复。
, S" _$ i& ?% |" C! G, A; }2 U7 f0 u* {! d& @( v9 H
      4月11日李伯淳开始组织,中国、美国、欧洲、俄罗斯等多国医学机构和专家联合举办,“全球疫情发展深入剖析与中西医互补抗疫研讨会”二十次。' p& p) s; l- e" ]1 \

; Z! ^* _( v( t      4月起,李伯淳组织人员多次向110多个国家驻中国使馆,发送《中医预测和治疗新冠肺炎成果》。他们收到墨西哥、奥地利等国驻中国大使感谢,并告知已将资料给该国卫生机构。9 y0 P( G9 J  L+ l
" v6 G& |, f' R) @  P. ]/ \# W
      5月李伯淳总结前段时间中医预测和治疗新冠疫情的《如何更好发挥中医防治疫病》八个专题系列报告,并通过多渠道传播。3 q/ v3 ]/ m. ~& z
" j3 o2 ]0 X( i9 y( _3 ?3 }! o
       6月中旬(不知记对否),李伯淳向中央第八巡视组实名举报国家卫健委。   
  d4 F5 F3 W0 I) M$ f% l0 J) W0 Z% u  K
      6月(不知记对否)国家信访局用短信通知李伯淳,上国家信访局网站查看国家中药管理局回函。   
) e; F5 d0 J0 b/ ?5 ]  {
4 P; R6 i( n& S& u. C# \3 n. Y      6月中旬(不知记对否),李伯淳向中央第八巡视组实名举报国家卫健委。   
! H. M0 ?& Q- O* Y
: ^* t" t. Q4 G0 s      9月(不知记对否)国家信访局用短信通知李伯淳,上国家信访局网站查看国家中药管理局回函。  
7 |+ r* N5 e8 c8 E5 y% P( C# P6 ?( C1 o# |# k. `
      10月20日,中纪委驻卫健委检查组相关人员电话告知李伯淳,中央巡视组将反映卫健委问题转到中纪委,中纪委已转至他处,并告知卫健委将会联系李伯淳。
2 O. g/ q$ @3 q( S' f& {1 N7 `# O) i$ I* r( k, J# Z1 s
      10月21日,李伯淳向中纪委驻国家卫健委检查组补充说明并提供实名举报资料。
* x7 D! H* o' K) ^2 l3 ?( ]! c
, \7 s$ o1 y5 A% ^4 [$ t      10月21日之后,李伯淳至今多次打电话联系相关人员,询问督导情况及提供新的相关信息。10月至今,李伯淳向国家卫健委疾控局打电话十多次,都是无人接或占线。李伯淳至今未收到国家卫健委回复。
% M9 K; V+ _, l. h
( |/ H( B$ ?$ b2 y7 A3 g9 `7 K      【2021年】
5 u' T$ G& U9 f7 G+ f
4 d6 ]" k+ d% C9 Q/ d  D      7月24日在第17届全球疫情深入剖析与中西医学互补抗疫研讨会上,李伯淳正式发布“中国人最神奇的预测新冠肺炎研究重大成果”。该成果得到联合国、中国、美国、欧洲多国、日本等机构和学术团体及专家们赞誉。
3 X3 e$ Q) C% ]( R1 ?+ n
+ ?  D# X. M! P" {# n" V3 L      9月李伯淳预测新冠疫情将在2021年底至2022年初结束,并向内国内外许多专家发送此信息。* Y9 F/ R% {6 n
# a  R8 y8 @! j6 y+ {1 M+ S. g
      【2022年】; _, C, R& T2 E) m0 H+ }8 v( ]
: c: ^& g- X1 G3 C, [0 P" {
      3月21日录制“准确预测新冠结束时间”视频,并通过微信视频号“如意人生新起点”等广泛传播,向人们说明从武汉的原始新冠病毒的致死率,到道衍变为德尔塔病毒之后,再到奥密克戎病毒已经巨大变异,其肺炎症状和致死率、重症率都极低,原来疫情已经结束。
  g, x8 I; J  `4 z- y- ?
- z9 H% }1 L8 |7 N' k: D      5月17日李伯淳实名向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就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法》向社会传播疫情信息举报。
  R" R  X. B( i3 o! Q% B- j
' p1 L/ R* {) v( t$ f( v2 \8 K2 e      以上内容供相关部门和专家对三年新冠疫情总结研究时参考。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2-12-14 16:36:15 | 阅读全部
本帖最后由 燕赵中医 于 2022-12-15 10:56 编辑 : f/ o' f. s" x) k, C
( w3 ~" v: m; @+ y; _- {+ Y: B
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

  z1 y" j( D2 n+ I
3 a' K. |4 g! M9 d9 ~  一、治疗方案
6 S6 C1 f  w8 Z1 D" C
# ~  l& l* J7 P0 \+ g8 z# Z  成人治疗方案
  {$ k+ u  l) s+ ?) D) n" z/ D  s2 `9 L5 {8 P3 V- F" j
  1.症见发热、恶风寒、肌肉酸痛、咽干咽痛、乏力、或鼻塞流涕、或咳嗽者,宜服用具有疏风解表功效的中成药,如疏风解毒胶囊(颗粒)、荆防败毒颗粒、清肺排毒颗粒、散寒化湿颗粒、感冒清热胶囊(颗粒)、荆防颗粒、正柴胡饮颗粒、九味羌活丸(颗粒)、四季感冒片、感冒疏风胶囊(片、颗粒)等。( b! B- |' `" q7 Q" l
3 i5 K6 T' |+ [/ W* T7 _& }8 D* F9 I+ k
  2.症见咽痛明显,发热、肌肉酸痛、乏力、或咳嗽者,宜服用具有疏风清热,化湿解表,清热解毒功效的中成药,如连花清瘟胶囊(颗粒)、金花清感颗粒、化湿败毒颗粒、宣肺败毒颗粒、热炎宁合剂、银黄清肺胶囊、连花清咳片、六神丸(胶囊)、银翘解毒颗粒、金叶败毒颗粒、蓝芩口服液、复方芩兰口服液、清咽滴丸、喉咽清颗粒、桑菊感冒片、桑夏菊颗粒、痰热清胶囊、双黄连口服液、柴芩清宁胶囊、抗病毒口服液、感冒退热颗粒、消炎退热颗粒、清开灵颗粒、小柴胡颗粒等。$ |  x$ m  l; o: {( W1 t/ S
) N/ Z8 S* {* F$ ]* j- Z
  3.症见咳嗽明显者,宜服用具有宣肺止咳功效的中成药,如急支糖浆、咳速停糖浆、宣肺止嗽合剂、通宣理肺丸(颗粒、口服液)、杏苏止咳颗粒、连花清咳片、杏贝止咳颗粒、橘红痰咳液、感冒止咳颗粒等。
4 a& u, R0 U6 ^) n3 Q3 @/ i9 T% d9 h& w# B" J( A0 O5 I' N3 x# V, L
  4.症见乏力、伴胃肠不适、如呕吐、腹泻者,宜服用具有化湿解表功效的中成药,如藿香正气胶囊(丸、水、口服液)等。伴便秘便干者,可服用防风通圣丸(颗粒)。' K/ j# E: x* H. ^

# O- S5 r& Y+ @/ n5 u  5.症见鼻塞流涕明显者,宜服用具有解表通窍功效的中成药,如鼻窦炎口服液、散风通窍滴丸等。
$ }9 t! e9 [1 M* U% r/ Z
6 m7 @- ~, g$ W+ \  儿童治疗方案& G+ M8 }- D. z7 O1 o' [
' b5 ^& `. j' M3 t2 w; M
  1.症见恶寒发热、肌肉酸痛者,可用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小儿风热清口服液等。3 t# w/ I7 ^9 Z
& E& R: E" m' ?2 @* ]
  2.症见发热、咽干咽痛、咳嗽者,可用金振口服液、儿童清肺口服液、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减味小儿化痰散等。: Q0 P3 o4 v; r2 Q2 i) t& j: k7 ^, D* q

- k9 ^8 o& n; R8 ^  3.症见发热、食少腹胀、口臭、大便酸臭或秘结者,可用健儿清解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
% D! f6 N# a8 L" l1 O+ r) R2 E! @4 e6 [3 M
  4.症见咽痛明显者,可用小儿清咽颗粒、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等。1 J  X" ?0 G/ q7 M+ c* T. M' }
/ b8 g+ u+ N) p* U+ S
  5.症见咳嗽明显者,可用清宣止咳颗粒、小儿止咳糖浆、小儿清肺止咳片等。
" |8 _& h! ?1 d. M( \$ {: x( M, D: G2 W+ [
  6.症见乏力、纳食不香者,可用醒脾养儿颗粒等。" I+ `+ h. M" [
/ F) I* m- I$ @; g1 \* g  ^
  考虑儿童体质特殊,病情变化迅速,宜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出现病情变化的,需及时就医。
" j( R! m4 P1 O2 S5 O1 G3 Y8 R& L9 D" ?* S$ _& P; w
  特殊人群如婴幼儿、哺乳期妇女、& v2 K: j% i7 c! l" Q/ i
' v' }/ U. F+ a# {
  孕妇、老年人以及合并基础疾病人群
/ i- m! W( K; v6 M! D. B( [6 c* y7 f) X. q9 v. l6 l5 t2 |! V
  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 U, ^2 o5 m$ P. F% F- v0 Z5 c
7 b7 {7 t. [0 C  各地医疗机构可利用“互联网+医疗”,开展居家健康指导、健康宣教、用药咨询等服务,指导群众合理使用中医药。1 R3 V- W  q( j3 ?" b1 n4 m/ K
6 ?0 J  [+ U- O, y0 }
  注意:上述中成药选择其中一种,按照说明书剂量服用,一般3~5天或症状消失即停止用药,如症状无缓解或加重,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1 q! @3 o0 P; I5 T8 [

$ y) a: T$ u; e  二、预防方案
, z0 V' h' ~! k( S& x: ~, o" G" _! D( p; x! ^: }2 Z7 R# ?! Y! _
  药物干预
1 j1 b/ |- V% k- x( L3 o
4 s* k  b: o/ I" n( \  1.代茶饮:生黄芪9g、金银花5g、广藿香3g。每日一剂,开水泡服,代茶频频饮服。适宜普通人群的预防服用。. t# g8 T8 L& G- ]1 r/ G7 ^

! h4 G8 r4 d" X8 |  2.玉屏风颗粒:每次5克,一天三次。适宜容易体虚感冒、自汗恶风者预防服用。
! u/ O( @0 y$ J9 h+ x5 U1 a  中医非药物疗法干预: Z- }* S% M$ t
1 k7 ~! a) ^% K, ^2 z
  1.功法锻炼:太极拳、八段锦等。2 ?9 Y% y7 t" }

4 T1 B2 _7 G6 ?# a! M  2.穴位按摩9 q) Q& A1 C* H. z5 U
  (1)按揉合谷穴
" p" C7 [( M3 X  位置:合谷穴位于虎口,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中点。
$ ?8 \0 L+ r  d. @' J1 ]( P3 i& q1 p' T- L1 p
  操作方法:采用拇指按揉法在穴位上操作,右手拇指按揉左手合谷,左手拇指按揉右手合谷。揉动的过程中,以自己感到酸胀为度,带动皮下组织运动,拇指和皮肤之间不能有摩擦。在两侧合谷穴上按揉持续时间各约3~5分钟,每天早晚各做1次。
) n* |3 ?: `! A" ^) z: w  G" U# }. j* R' q7 ~
  (2)揉擦迎香穴4 @, ~  `" G1 I- t# [* O
) F+ B( b( {4 x! C3 W. s
  位置: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6 D$ e( K6 S0 q" M& @! s

& V) n( w0 r; g+ d8 a( G& C  操作方法:采用擦法操作,左手擦左侧,右手擦右侧。先擦热双手,握空拳,以两手拇指指间关节背侧,紧贴于鼻梁两侧,上下摩擦;或以中指指腹上下摩擦。上下一次为一拍,可做4个八拍或以发热为度。每天早晚各做1次。
: E7 l+ k$ q4 K3 X, @9 l  d, M2 W9 g$ w3 b- R  Q# h8 o( W
  (3)按揉风池穴
; {# L6 c! P/ U8 w) N/ `. n# X6 o5 W( Q( y7 `2 m4 Q5 {- l
  位置:风池穴位于后枕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u5 ~! h- h5 h5 T7 a: d
8 T" T- q3 F* Q! _$ }# C% `
  操作方法:采用拇指按揉法操作。双手放在头部两侧,掌心对着耳朵,双手拇指分别按在两侧的风池穴上。揉动的过程中,以自己感到酸胀为度,带动皮下组织运动,手指和皮肤之间不能有摩擦。
# r$ D4 Z6 S6 o. ~. s' s+ T9 |$ m7 P( S: h( s( Z
  3.饮食有节
# e+ Y1 a; r. y
9 `2 |- N/ D* ], `* U  每日三餐规律进食,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食物多样,保证谷类、优质蛋白质类食物、新鲜蔬菜和水果摄入量,多饮水。如有食欲不振、腹胀、便秘等症状可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药食两用食品辅助治疗,如萝卜、山药、薏米、藿香、菊花、荷叶、丝瓜、冬瓜等。
9 @0 }0 f4 w) |3 @
# V" {4 N! W3 C3 y  药膳,如银耳雪梨百合羹5 h' I4 w; T2 O, _2 M

' n6 S. i5 L8 ^: k3 U) j( t  组成:银耳、雪梨、百合、冰糖。/ h4 j; s% H9 v7 x2 X( {2 F
% W: d# r8 ]2 U, n4 C. y
  用法:银耳用温水泡20分钟,将泡好的银耳去根,撕成小块。雪梨去皮核,切成小块。百合掰成小块。将所有原料放入锅内,加入适量的水,烧开后调成小火炖煮20分钟,待锅内汤品炖制稍微粘稠,开大火加入适量冰糖,待冰糖融化后出锅,温食、凉食均可。每周三服。
1 ]8 I" @, b$ Y" F& V" L1 T
. m, g/ ^6 y3 U# N  4.起居有常
, w9 B; X: g( w( j- a0 K$ H
8 W- W; ]5 ?! n$ a4 \5 `+ s  作息规律,夜卧早起,保障充分睡眠。顺应气候变化,及时调整衣物和室内温度,注意防寒保暖和节气保健。应避免到人群聚集场所。
# c  `! Y1 s- P5 Z+ X' d, l5 z1 K$ K0 d1 Q5 {7 J
  5.劳逸有度# A! a; \; Y! k8 M- o8 r

! p0 w  J1 I9 S8 v  运动和休息适度,可适当运用中医功法锻炼,或根据个人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
+ }6 J0 z8 K2 o# y& s, E2 j- H' v1 t, [
  6.情志畅达
5 l* ~- s1 n' B: Y
; R' W9 d* C& h. R, }. H$ Q2 `  应保持愉快心情,切勿发怒,顺应自然规律,不厌长日,精神外向,对外界事物保持浓厚的兴趣,使气机宣畅,通泄自如。3 d* d3 H" K4 m  X. g2 `8 ~

1 I$ j9 P4 _; s4 J6 C  三、康复方案
% j/ P7 C# p) a4 x, [$ N4 N/ ]$ M7 A' G
  中成药康复
9 [1 @( [7 o* H' \- f- }" [
1 s2 D& q5 J/ M, y+ ?+ c; N  1.症见气短、多汗、胸闷、心悸、干咳者,宜服用具有补肺益肾功效的中成药,如生脉饮、金水宝胶囊、蛤蚧定喘胶囊等。- \& R% ~# N3 [2 Z8 w9 j2 T7 |

+ {; R4 D/ ?/ X" j  2.症见乏力、纳差、腹胀、便溏者,宜服用具有健脾和胃功效的中成药,如补中益气丸、参芪口服液、潞党参口服液、香砂六君丸等。% Q, e' A) S; a6 _4 m: F' c

1 M- [9 y' w& q  i2 R* I3 f7 M  3.症见失眠、焦虑、抑郁者,宜服用具有养心安神功效的中成药,如加味逍遥丸、百乐眠、疏肝解郁胶囊等。
; L& b2 o5 m% K& q2 ], v$ r) i. n0 ^; v4 P* Y4 F/ b
  中医非药物疗法康复/ n! V( Z! J- ~, s8 Q
; c) g! r" a5 d( B
  1.艾灸疗法
8 c' x  ?& J" U) l# z6 e" R6 y$ \/ A0 c! C1 h) X1 X
  常用选穴:大椎、肺俞、上脘、中脘、膈俞、足三里、孔最、肾俞等。
) i/ d# @9 F& N* w& b1 l; @# C& ]; Q" s
  方法:大椎、肺俞与膈俞(或中脘与上脘):用温灸盒灸30分钟;足三里或孔最或肾俞:清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频次:每日1次。选用艾灸疗法时,一般隔2天施灸1次,每穴灸10~15分钟,持续2周;症状明显可交替选用不同穴位每天施灸,5次后休息1~2天,然后继续施灸5次。10次为1个疗程。3 T; c2 n/ _: s# o4 i/ W. s/ R

8 K3 V9 [+ \5 t9 l  2.经穴推拿
, v2 ]6 Y# a' P9 ~0 X7 r5 }% c# Q$ Z# h8 F8 O
  (1)穴位按摩:太渊、膻中、中府、肺俞、肾俞、大肠俞、列缺、中脘、足三里等,咳嗽、咽痒、干咳者,可加少商、尺泽等。
0 t7 {3 Z7 T$ t- }" N
+ V+ y* p6 H5 h0 {( `3 Y0 M  m  方法:以大拇指放置于穴位上,拇指指腹触摸皮肤并稍加按压,小幅度的环转按揉腧穴,以产生酸胀温热感为佳,每次1~3分钟。
$ M  u  c$ R. _. e
* T; Y+ y0 m: \+ z  (2)经络推拿: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任脉、督脉等。9 Y3 E$ k2 F/ g* i
1 W3 f! c5 F9 L% a
  方法:取坐位或卧位,均匀呼吸。用一手手掌大鱼际沿经络循行方向紧贴皮肤施力作直线往返快速摩擦,可两手掌交替进行,100~120次/分钟(每手摩擦 50~60 次/分钟) ,每条经络摩擦1分钟为宜。
  e, _0 M; o$ o0 F1 s7 A
! U' y. D. n2 h( M  l  3.耳穴压豆( p4 e6 k' S+ s' }

; o2 L  }0 w+ e- f  常用耳穴:支气管、肺、肾、内分泌、神门、枕、脾、胃、大肠、交感等。
( m  M& m5 l) X/ c: X9 _) F5 D# T+ X# u$ C
  方法:耳穴压豆是将贴有王不留行籽的耳豆贴敷于相应耳穴并稍加压力,以穴位产生酸麻重胀感或发热为度。贴敷后每天自行按压数次,每次3~4分钟。每次贴压后保留1~2天,取下后让耳穴部位放松一晚,次日再以同样方法贴敷,一般5~6次为1个疗程。. i, w7 w. l; ~' E$ u

# ~7 K; y' {0 Q6 S% X  4.拔罐9 \5 Q! g$ m2 u; q. r" l" i/ S

5 U3 E: ]$ q; K: z: f  背腧穴为主,如肺俞、膏肓、脾俞、肾俞、大椎等。
2 i* W+ n! Y3 T' _( H3 O
  L6 u& m# W9 n% S. v1 p  作用:拔罐是简便的中医康复手段,在调节亚健康状态、治疗多种疾病方面有较好效果。
: d0 R8 i$ I. K: {; v) Z* |, G5 U; l
  注意事项:拔火罐应注意防止烫伤及引燃易燃物,留罐时间不宜太长,拔罐时如出现四肢发冷、恶心呕吐、心悸、面色苍白、冷汗、头晕等应立即停止,并让患者平卧休息。
/ J( u, Q9 J* i; T% ~
; O+ e2 V9 b0 ?  5.其他方法
: L( x- Q: _6 S3 V1 c) b$ p
/ U0 L2 L1 F0 ]( g" C# @7 e2 e  可使用八段锦、太极拳等中医传统功法适当锻炼。
7 A0 A/ D, o2 L8 d+ o) Z
  ~2 u. @: J( ^' y& f
) j0 E( L; p& O% x
# }9 W8 J7 K5 b7 D# B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