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山岗,为故乡招魂& G2 g' j8 n# v- }: ~ b2 U) D
文/风子
不知何时,村子渐渐空了,只剩下了老人和孩子。
. V- a8 a% y6 w( {
' R9 l0 ^* p) k* v- _% F+ \. O
年轻人都出去当了农民工,有的甚至带去了孩子,而村里的学校再也没有了过去的热闹,有的村只剩下了十来名孩子上学,只好几个村的学校合并成一所学校。
9 y- ^5 h9 p: Y# Z. J, g# J' w. g
像父辈那样视土地为生命的老一辈农民已渐渐逝去。土地逐渐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城里的一个又一个土豪却租地当起了农民,而那些不想出去却没有继承和掌握传统农业技术的农民,沦落为“现代农业”指挥下的“产业工人”。
* a% S- W1 ]8 J/ H: Z3 [- k城里人成了农民,农民成了工人。
2 Y) j+ F" d0 m: B
可笑吧。
0 k. n/ ]2 |/ Y( g
故乡还在,村子的魂已渐渐死去。
7 |& A1 u# j; _1 f7 M7 R许多人漂泊在异乡,或许成了老板,成了白领,甚至成了异乡人,或者成了文化人,一谈起故乡,就用无尽的想象,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无限思念和眷恋以及不可磨灭的故乡情怀。谁也不愿说故乡落后,说故乡愚昧,说故乡的贫穷,而愿意被乡愁美化着,把贫穷品德化,把落后浪漫化,认为丑化家乡就是对自己人格的侮辱,沉迷而且迷茫,家乡的糜败就渐渐模糊起来。
# R1 ?) j% p* j- i/ [# C
, U+ \- F0 B* d( b' |' U回到老家,回到故乡,就被故乡的愚昧贫穷淹没,也随波逐流,或者无能为力,或者视而不见。
" C( K: E8 F' V% ]. A你看每到春节,返乡潮在全国涌动,怎们也要赶在年三十回家,似乎童年的记忆在那时又回来了,家家蒸包子,户户包饺子,杀猪炖肉欢欢喜喜过大年。
4 d; O3 @5 z3 H: R' _% N而今,年味越来越淡,回来除了走亲戚,就是打麻将玩扑克。一个小村子,竟有十几家商店,商店不是为了买东西,而是摆满了小方桌、麻将桌之类,占据了大半个店面。
早上九点,男男女女会不约而同来到经常聚集的场所,不分昼夜,天昏地暗,肚子饿了,泡包方便面或啃几块饼干吃两根劣质火腿肠就了事。
斗牛、扎金花、挖坑一齐上阵了,大伙有的一年都没有见过面,此时风云聚会一起一决高下,有时候一年的血汗钱一夜输个精光,还强作欢颜。回去后夫妻吵架甚至大打出手,父母唉声叹气,这种现象比比皆是。
# z' X4 a# \6 m! o. {1 d
春节过后,打工大军又满怀豪情的北上或南下了,辛苦努力地去挣钱,等待来年回来重复同样的故事。
& E% T% g# g7 i
故乡还在,但古老的乡规民约宗族家训的血脉早空了。
% m* Q+ r" v( f5 D' b& q' I7 _
- s6 s: j- f! n4 d) w5 z! Y! U
现在的年轻人,买个空调两千块心疼受不了,买个手机半年数月一换,都是几千块,却一点不心疼。微信成了全民的爱好,每人都是低头族,往往全家人捧着手机玩微信,连吃饭的时间都不放过,昼黑颠倒,玩累了睡,睡醒了又玩,放任让生活处于一种无聊的恶性循环中。一幅图发问,像不像清末的国民,人手一杆烟枪,怪不得人家说是东亚病夫。. o) h8 I5 L3 \* \, x
1 z' I5 ]& |. U$ N
这些年,村上考上名牌大学的微乎其微,考上一般大学的也廖廖无几,未完成学业辍学的越来越多了。还说,人家有点能力的都进城里上好学校了,我们上的是没有了好老师的烂学校,考不好情有可原。似乎对着,实际想想,这何尝不是一种悲哀。空心校园、空心村随处可见。
* j) }1 P- z) C0 E4 w* ~故乡还在,希望却完了,可怜了,我们的下一代。
$ J) P- }& D. k. n) [
. M' a1 \; S( h& e! [; [- m
连熟人之间也成了点头之交,老乡都变得陌生起来。
+ G) Q S, M4 E* A7 C) s0 |
6 r3 g I3 r$ l许多村子人心惶惶,等着拆迁,有的一耽搁就是几年,年轻人等着成为富翁,老年人唉声叹气,有的哀的是故土难离,有的哀的是年轻人今后咋办。
, Z: [$ Q8 n+ o l9 I( T0 ?/ _6 }9 u拆迁可以一夜暴富,村子的那些懂钻营者,成了老人教育的榜样。胆大心黑,不择手段,不计后果,敢于挑战道义和法律底线之人,许多村民把这些人做为自己孩子学习的榜样。) I+ j9 Q2 O g# v8 P
( A$ Z2 M* c2 ~# e! B有钱,就是成功。钱包鼓,就是人上人。
8 E- B# q0 H, e: g* J德高望重成了可耻,被利益蒙蔽的眼睛已经没有了是非观,钱就是权威。所以,家长制族长制被击溃得体无完肤。
$ Q5 [" K" ?, ?* L& d拆迁就是一场折腾。
& y1 r' _: p4 v" L: a
折腾好了,新农村新天地。折腾瞎了,老百姓受苦。
b O" D6 V" z; T* v7 W; Z许多村搬完了,安置楼迟迟未动,人们在期望中等待;许多土地原先的项目落实不了,村民成了没有土地的农民。看着土地闲置荒无,却种不了。
! g$ X' G+ Z% w' h5 |5 I* z. s5 z
自己是城里人,没有固定工作;自己是农民,没有庄稼可种。" x* |* F/ y# L
2 {& P# {/ \) K: a( p$ I
' e+ o9 {+ b0 z a2 l4 e
而没有拆的村子的许多土地也一直荒芜着。种粮食费事不挣钱,种子化肥还有耕种收割,算下来,费心巴力不挣钱,还不如不种,还能领村里的粮食直补,种那划不来的庄稼干什么。. * A$ N/ D2 l& \' _( }9 a
反正有年轻人打工挣钱,也不愁吃穿。
3 {. Q, G" A+ Q2 O9 @6 W! Q
种庄稼的方式也全然不一样,过去都是犁地、锄草,如今全靠除草剂和农药,多年以后,土地板结,甚至土壤中毒,庄稼减产甚至发生病害,望土地而兴叹。
老人哀叹而力不从心,年轻人无心于此。村庄的衰落,将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那些懂乡礼,知农事的真正农民和乡绅逐渐消失殆尽。
6 ~( j7 l. M5 [$ a+ A
失去了乡规民约、失去了赖以自豪的乡愁感,失去了老庙祠堂,晚辈骂长辈,兄弟尔虞我诈,妯娌仿若路人,儿女打父母,不是人变了,是人失去了敬畏,啥事情都会干出来。
! Q9 ^5 a7 W# ]$ N7 r& ` N7 k0 q一方面是现代文明和财富极大丰富,一方面是人情味的淡化和缺失。乡村城市化走得太快,文明被丢弃在后边,村子发展得太快,村子人的思维还僵化滞后,造成了根断裂。
' }6 i; u2 e1 L7 a6 ?
谁掠夺了本属于农民的长远福利,而让投机主义占了上风?谁破坏了农业自有的生态平衡,让农业陷入了急近功利的恶循环?谁导致了粮食和食品安全,人人自危。
( U8 G6 A& r( y/ h7 T/ `8 j失去了敬畏的民族,换来了大自然的报复。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人自己自食恶果,怪不得别人。
$ W, S0 L9 w' C6 |- {农事到了岌岌可危的时候,“农’已经不被当作能登大雅之堂的文化,我们每天吃着粮食,却让农陷入不堪境地。
) l( S! k" l$ O& s3 q# b现在的国学之所以让人寒心,就是像耍把势光会奏样子,看着像模像样,把许多精髓丢了。譬如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国人把“农”排斥在“国学”之外;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国学被剥离得只剩下汉服唐装和四书五经。
1 R! h3 q# c0 v0 Q; |: D6 i+ {
对有着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灿烂的农耕文明的中华民族来说,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
2 t9 t- F7 H# R; X7 u- T0 x
别了,村子。故乡犹在,村魂已死,我愿意站在高高的山岗,为你招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