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如何“秋冻”有大讲究

2019-10-17| 发布者: 燕赵中医| 查看: 665 |原作者: 史爱华 孙惠敏|来自: 燕赵中医网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民间的一句防病谚语,其意思是劝人们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秋天也不要刚见冷就穿得太多,适当地捂一点或冻一点,对于身体的健康是有好处的。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民间的一句防病谚语,其意思是劝人们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秋天也不要刚见冷就穿得太多,适当地捂一点或冻一点,对于身体的健康是有好处的。
  时至金秋季节,唐山市中医医院肺病科孙惠敏主任中医师提示:夏去秋来,是从热到冷的过度阶段,天气虽然冷起来,但有个转变的过程,所以提倡适当秋冻。 
  “秋冻”就是说秋季气温稍凉爽,不要过早过多地增加衣服。适宜的凉爽刺激,有助于锻炼耐寒能力,在逐渐降低温度的环境中,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能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加产热,提高对低温的适应力。同样道理,季节刚开始转换时,气温尚不稳定,暑热尚未退尽,过多过早地增加衣服,一旦气温回升,出汗着风,很容易伤风感冒。
“秋冻”要因人而宜
  当然,秋冻要因人而宜,老年人、儿童、心脑血管病患者、慢性肾脏病人、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不宜“冻”,健康人群也一定要注意“冻”得适度。穿衣要适当注意保暖了,不能像夏天那样穿的那么少了,尤其是早晚,如果这时再赤膊露体,穿着短裤、短裙,就容易受凉诱发伤风感冒,尤其是女生 ,不要再穿凉鞋了,因为寒从脚上起,如果这个时候不注意保暖,很容易感冒受寒、月经不调,如果年年这样,老了容易得关节炎、老寒腿之类的毛病。
  支气管炎、哮喘、胃肠疾病、消化性溃疡等慢性病患者,此时也易诱发或加重病情。节气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显而易见,民间就有“疾病跟着节气走”的说法。虽说春捂秋冻是一条经典的养生保健要诀,然而秋冻并非人人皆宜。在自然界季节变换的时候,根据冷暖变化来采取一定的应急措施,使人体不得病。
“秋冻”并非人人皆宜
  “秋冻”是为了提高人们对逐渐变冷环境的耐受性,但如果个人的体质本来就弱,那最好还是不要乱冻。所谓“秋冻”的含义是,通过适当的“秋冻”,让人体慢慢适应逐步下降的气温,从而为即将到来的寒冬腊月做准备。就像是潜移默化的煅炼,“秋冻”能在无形中提高人的体质。另一方面,在中医理论上,秋天是养阴的季节,如果穿得太多,就会助长阳气,容易上火伤阴,对身体不利。
  “秋冻”不意味着要挨冻从中医角度讲,“秋冻”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秋不忙添衣”。
  初秋,暑热未尽,凉风时至,当天气突然变冷时,适当地增加衣服是必要的,否则不但不能预防疾病,反而可能会生病。“适当增衣”以让自己略感凉而不寒为宜,而不是穿得暖暖和和、裹得严严实实。
  另外,晚秋天气较凉,也不要一下子穿得太多、捂得太严,避免过多出汗,使阳气外泄,但也不能冻得打寒战,这样不但不能增强抵抗力,反而会被冻出病来。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2

鲜花
关闭
×

2人已赞赏

已赞赏过的网友 (2 人)

  • 鲜花

    匿名

  • 鲜花

    匿名

0条评论 665人参与 网友评论 文明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1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3131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