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节气即将到来 小暑节气中西医医师话养生

2018-07-06| 发布者: 燕赵中医| 查看: 966 |原作者: 李凤娥 史爱华|来自: 燕赵中医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暑,表示炎热,小暑为小热,“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指出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已经到来,但还未达到极热的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暑,表示炎热,小暑为小热,“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指出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已经到来,但还未达到极热的程度。故称为小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小暑时节天气炎热,由于出汗多,消耗大,再加之劳累,人们要更加重视对身体的养护。那么,小暑节气如何养生?唐山市中医医院心血管科二病区中西医结合副主任医师李凤娥为大家支招:
平心静气
  按中医五行学说及 “五脏主时”理论,夏属火,通心,汗为心之液,汗出过多易损伤心阳。小暑之季,炎热的天气容易让人心烦意乱、烦躁不安,疲劳乏力、胸闷、失眠、头痛、心悸等。现代医学角度解释为,人体温度过高,容易引起内分泌改变和心态不稳定,故产生烦躁不安、思维紊乱,易激惹、易怒甚至行为失常等。所以我们要遵从 “春夏养阳”的原则,注意遵循此时人体养生养长的规律,顾护心阳,做到按时作息,起居有常,适当运动。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排除杂念,平心静气,小暑养生应有意识地进行精神调养,养心护脏。情宜开怀,安闲自乐,切忌暴喜伤心,保持清心、安宁的精神状态。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重点突出“心静”,心静自然凉,并利用午睡弥补夜晚睡眠之不足。可以选择短距离的游泳、瑜伽、太极等是最适合酷暑时节的运动。
清淡饮食
  小暑时节,高温、多雨、多湿,饮食应以清淡为主,注意营养均衡,荤素搭配。因“苦能燥湿”,故可多吃 “苦”,如苦瓜、芹菜等,具有消暑清热、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的作用。还可适量进食:章鱼、黄鳝、草莓、鸭蛋、莲子、草菇、豌豆、茄子、莴苣、芒果、河蚌、红豆、生姜、莲藕、绿豆等健脾开胃之品,还须注意饮食卫生,避免不洁饮食引起腹泻而损伤脾胃。因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健运,则四肢百骸健旺。
谨防暑湿
  夏季炎热多雨、高温高湿。尤在小暑时节,暑湿较重,气温较高,若所处环境通风条件差,体热来不及向外发散极易发生中暑,所以大家外出时一定要做好防暑工作,带好遮阳伞、遮阳帽等工具,多喝温水,并尽量避开午后太阳毒辣之时外出。中医认为,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多挟湿,若暑热太过则会伤人。暑湿伤人常见烦热、困倦、胸闷恶心等湿滞证候。  
忌冷饮寒凉
  很多人从外面一回来大汗淋漓,喜欢吹空调、冲凉水澡、吃冷饮、冰镇饮品等图一时之快,殊不知小暑天热之时,人体毛孔张开,寒邪乘机而入,就此埋下了病根。
  《黄帝内经》中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意即:夏时三个月,可以称做是茂盛华美的时节。天地之气上下交合,各种植物开花结果。此时宜晚睡早起,不要厌倦这长日,使志意静安无怒,使神光充盈明秀,使阳气开通宣泄,好象有所爱在外。这便是人与夏气相应,从而调养长气的方法。违反这一法则就会损伤心气,秋时可能发生疟疾病,适应收气的能力就会减少。冬季到来的时候就会发生重病。
适时调节心阳
  小暑节气,正是开始调养心阳的好时机,大家可以选择进行冬病夏治三伏贴,这种治疗方法可以使药物的药效通过人体穴位由表入里,循经络内达脏腑,调节气血阴阳,既能防治疾病,还能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李凤娥中西医副主任医师提醒大家:我们要遵循前人的教诲,顺时养生,才能身体康健。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鲜花
关闭
×

0人已赞赏

0条评论 966人参与 网友评论 文明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1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3131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