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以身相许岐黄业

2016-06-22| 发布者: 燕赵中医| 查看: 4702 |原作者: 齐斐斐 叶婉婷|来自: 燕赵中医网

初见刘建,憨厚亲切,圆圆的脸庞,眼神格外和善。下午刚刚上班,前来看病的人群已经排起长长的队伍。只见他气定神凝,整个思想在手指的深浅触动下游走于脉丝间,全然没有顾及满屋病人的嘈杂。真是三部九候中揣摩病因 ...

  初见刘建,憨厚亲切,圆圆的脸庞,眼神格外和善。下午刚刚上班,前来看病的人群已经排起长长的队伍。只见他气定神凝,整个思想在手指的深浅触动下游走于脉丝间,全然没有顾及满屋病人的嘈杂。真是三部九候中揣摩病因病机,浮沉迟数间品尝五味人生。
  这是刘建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多年来,他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严谨从医的高尚医德,还有“以身相许岐黄业,化作杜鹃更啼血”的治学精神,使他荣获首届河北好中医、沧州市名中医、沧州市第七批市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沧州市第一批、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秉承家训,发扬光大,做好中医
  刘建是盐山县圣佛镇人。祖父刘振邦毕业于当时沧县师范学校,之后弃笔从戎,在冀鲁边区从事文书工作。刘振邦热衷中国历史文化,特别对中医情有独钟,阅读了大量中医医学书籍,又经过长时间的临证实践,自学成才,成为当时边区的有名中医,解放后在河北省中医研究院担任中医内科主任,另外还负责整理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这为三代研究张锡纯医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刘建的父亲刘少星继承父亲的医术之道,成为闻名乡里的中医。
  刘建自幼受祖父、父母亲的熏陶,言传身教,具有良好的中医功底。于 1989 年在盐山县中医院工作从事中医内科、男科专业。2003 年,正式调入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工作。12年来,刘建专注于皮肤病的研究,并结合临床实践,积极拓展知识面,并旁及中医男科、中医妇科、中医内科等专业。他十分重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中医经典理论的学习,在医疗工作中对患者做到了一丝不苟,无微不至,诊断治疗有理有据,许多疑难杂症得到了正确明晰的诊治。
  沧县大褚村回族乡一名银屑病患者,发病三个月来,头皮刺痒难忍,全身红斑,在朋友的介绍下找到刘建。“刘大夫仔细给我查看了病情,开了药方,没想到一周后,头皮不痒了,身上也好了很多。这次来,我再拿一周的药,相信就可以好多了,多亏刘大夫妙手回春。”患者笑着说。
  吴桥的一名患者刘某患有神经性头痛,多年来,辗转求医,不得善果,每天头疼痛起来,痛不欲生。偶尔机会,刘某妻子因患湿疹找刘建诊治,看病期间,她说起了丈夫的病情,“当时,我就建议他过来看一下,因为我对这个病还是有些把握的。”随即,妻子带着刘某及时赶来看病。细心诊脉后,刘建开出三付药。“刘大夫真是医术高明,三付药吃完后,头就不疼了,然后我又拿了七付,药不贵,还真治病。”刘某满心欢喜。半年过去了,刘某的头痛病再也没有复发,就在去年还一股脑介绍了七个头痛病的乡邻来找刘建看病。“刘大夫药到病除,在我们那已经传开了,我们都信任他。”刘某说。
  刘建凭借多年的高超医术、高尚医德,声名远播。很多天津、北京等地的病人都慕名前来就医。2014 年夏天,一名 30 多岁在上海打工的女性前来就诊,患者痛经多年,每次月经来潮都卧床不起,无法正常工作。刘建说,患者来时,手脚冰凉,酷热的天气竟然说冷,四诊合参之后,辨证为大气下陷,气虚所致,“因为她着急回上海工作,我就给她开了两周的药,并说如果不好,再跟我及时沟通。”两周后,刘建接到了女孩的电话,“她除了感谢还是感谢,十多年的病痛治好了,她能够好好的投入工作,很是高兴。”说这些时,刘建也是一脸的欣慰。
  刻苦求学 ,全心付出,做明中医
  步入羊年,刘建刚满 47 岁,可是从他稀疏的头发和发间的银丝,总感觉比实际年龄稍大些。“医者,是工作的一生, 也是学习的一生。”刘建对中医的热爱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
  早年编写《张锡纯方剂歌括》一书用了 3 个月的时间。当时,正值盛夏,酷暑难当,每天下班后,别人休息开始了,而他的创作开始了,推掉所有应酬,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要求自己必须完成当天给自己定下的写作计划,完不成写作任务不回家、不吃饭、不休息 ;即使回家,来了灵感,也要挑灯夜战。那段时间,他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废寝忘食、什么是夜以继日。
  这些年,刘建先后到北京、天津、长沙等地进修,一路上,面对高铁车窗外不时变化的风景,无遐顾及,而是手捧一本专著,埋头研读,其乐融融。他的孩子今年读高三,从小到大与父亲承欢膝下的时日数都数的过来,上学、补课、开家长会,孩子学习上的每一件事都成了妈妈的责任。对于刘建的“不顾家”,妻子也曾抱怨,但是看到每天归来疲惫的身影,看到午夜后还伏案疾书的丈夫,看到他捧着自己的每一项成果,高兴地像个孩子的时候,妻子有的只是疼惜、关爱和理解。不只是家庭,刘建也几乎成了朋友圈里“最难请”的人,“对此我觉得挺对不住这些朋友,应诊期间,亲戚朋友的电话要不不接,就接也就一句话, ‘我忙着呢’。为此也得罪了不少人”刘建感概地说,他每天日门诊量能达到50个,预约接诊的电话都是学生们帮着接,一天工作十多个小时,有时候连饭都来不及吃。
  去年夏天的一天让刘建记忆犹新。研读医书到夜半的刘建准时七点半到达诊室,这时前来就诊的病人已挤了满满一屋,刘建长吁口气,坐下来安心应诊。时至下午一点钟,刘建已连续工作近六个小时。本该吃饭休息了,可此时急匆匆赶来两名病人。“他们是河间人,说刚刚赶到沧州,下午还有事得赶回家,病必须中午看。”看着二人通身的汗水,刘建刚刚站起的身体又回到了座位上。“学生们见我没时间吃饭,就去外面给我买了包子。结果没时间吃,两点之后病人又多了起来。”刘建就这样连轴转工作到晚上六点,“看完最后一个病人,就觉得头晕脑胀,在诊桌上趴了半个多小时,不想起来也不想说话。”刘建实在精疲力尽了。
  有人问过刘建,大夫什么时候下班,回答是什么时候看完了病什么时候下班。刘建说,记得有一次在长沙学习,第二天就要应诊,他赶上了最后一个航班到达北京,又坐高铁回家,整整一个晚上没有休息,带着行李直奔诊室。“病人们都问我累不累?不累是假的,但我是大夫,我的职责就是看好病人,病人就是我的一切。”朴实感人的话语让全场动容。
  医学兼道,编纂专著,做大中医
  在刘建的从医生涯中,“勤学、修己、厚德、乐施”的祖传家风始终铭记于心。在具体实践中,刘建也深刻地总结了作为一名中医应该有“教条”,那就是医、学、道三者的结合。他倡导在治医方面,特别是在中医治疗皮肤病方面做到“三专”,即专病、专药、专方。在多发病如银屑病、白癜风、湿疹、带状疱疹治疗中形成一系列内服、外用方药;探索内病外治有效途径,开展中医外治,如拔罐、刺络、灌肠、中药浴、穴位敷贴等中医特色治疗。并成功总结了治疗银屑病的涤银洗剂、消银凉血汤 ;治疗白癜风的愈白灵、治疗顽固性湿疹的除湿平痒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化瘀定痛汤,治疗黄褐斑的祛斑汤、治疗痤疮的疏肝消痤饮,应用于临床,收效甚殊,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
  已经身有教授职称的他,并不满足自己所取得的成就,去年毅然报考了天津中医药大学博士生,“读博一直是我的愿望,学无止境。我的很多同学都笑我太疯狂,这个年纪了, 又身揣正高职称,应是在医院坐镇了,有的同学干脆开玩笑说 :老刘,你是不是有病啊。可是我不这么想,我认为中医博大精深,学问是没有尽头的。”刘建介绍说,他几乎是割舍下所有去学习深造。
  在治学方面,刘建坚持博采兼收,为我所用;善于变通,收效为上是刘建临床水平 ;长于总结、以文辅医则是其论著特点。在治道方面,刘建始终遵循:读经典、 勤临证、跟名师、撷精华 、多读书 、善总结的治学格言。学术追求做到四立 ,即立中医心、立中医志、立中医德、立中医功 ;学术精神倡导三为,即为天地立心、为百姓立命、为先贤继绝学。
  人杰地灵的沧州曾孕育过扁鹊、刘完素、张锡纯等医学大家,他们为中国医学的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受这些人的影响,最初参加工作时,就萌生了把沧州的中医发扬光大的念头。这些年刘建潜心于张锡纯学术研究,主编《张锡纯方剂歌括 》、《张锡纯对药》、《张锡纯用药新解》 、《皮肤病实效经典》、 《月经病实效经典》等专著,其中编著的《张锡纯对药》、《张锡纯方剂歌括》两书分别获得首届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学术著作)三等奖和优秀奖,得到了国医大师路志正、朱良春的好评。
  刘建目前是国医大师路志正、全国名老中医熊继柏、张炳厚、陈宝贵的得意门生,每每有学术研讨活动,老师们都要让刘建上台讲述中医学习经验和心得,并以此为鉴教导他人。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6

鲜花
关闭
×

6人已赞赏

已赞赏过的网友 (6 人)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1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3131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