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医药文化教育 推动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

2017-12-20| 发布者: 燕赵中医| 查看: 1078 |原作者: 傅文第|来自: 中国中医药报

中医药学是东方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复杂性科学,中医药学的思想内涵、理论精髓、操作技术无不体现“医者仁心”的人文情怀。中医药学植根于中华文化,有着鲜明的文化特质,中医要传承发展,就必须从中医药文化教育入手, ...

  •开展中医药文化教育要以中医药文化历史脉络为主线,以医史文献为基础,阐述中医药学内在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与外在行为规范。以历史与现代交汇为思考的起点,站在现实,回望历史,展望未来。
  •要在大医情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视野下,培养新时代中医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做好以职业精神为导向的人文教育,以执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教育,以社会适应为导向的养成教育。

  中医药学是东方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复杂性科学,中医药学的思想内涵、理论精髓、操作技术无不体现“医者仁心”的人文情怀。中医药学植根于中华文化,有着鲜明的文化特质,中医要传承发展,就必须从中医药文化教育入手,回望中医药发展的文化历史,用中医思维建设现代中医观,坚定中医自信、文化自觉和道路自强的中医教育理想,这样才能使中医药传承有序、发展创新。
发展中医药文化教育有其必要性
  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以科技为先导的现代医学得到了空前的繁荣,许多传统医学或彻底消亡或基本泯灭,唯有中医自诞生之日起一直不间断发展至今并保持着完整的理论、思想和诊疗技术,这是中华文化的力量和中医魅力使然。然而,在西方科学思维模式审视下,中医也常常受争议、被质疑。作为中华文明的代表,不论从医学角度、文化维度,还是政治高度,讲清中医思想、理论和医疗技术在现代医学视域下的独特魅力,讲清中医药传承、创新和发展的战略价值和现实意义都是至关重要的。要坚定不移地把增强中医院校学生爱中医、信中医、用中医、传承中医的自觉意识作为中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把中华文明的原创瑰宝继承、发展好。
  加强中医药教育,要结合当代中医大学生的特点,以及中医药传承创新的时代要求,体现国家意志、符合中医规律、尊重学生诉求、突出现代特征,以中医药文化“扬弃、创新”为主线,在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学生的主观体验和思想生成,引导学生提升中医认同感,不回避中医药文化发展的历史不足和现代局限,采取对话、碰撞和还原的方式,摒弃文化虚无主义、怀旧主义和保守主义,从民族文化复兴高度,推动中医药文化在现代语境下与时俱进、扬弃和超越,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中医观、发展观和认识观。
从文化历史脉络入手找准切入点
  中医从诞生之日起就没有脱离中华文化和中国古代哲学,是医学、哲学和文化的有机结合。中医学不仅关注病症,更关注病人,这与现代医学的生物—社会模式高度契合。我们不能穿越历史,只能间接体味、思考古人对中医的道术构建、人文情怀和天人合一的终极追求,感悟“中医是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中医药文化是中华先民经几千年医药实践、经验总结、规律探索和文化积淀的结晶,她的文化符号包含着有关中医的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形象符号及一些影响深远的事件与代表人物等。
  开展中医药文化教育要以中医药文化历史脉络为主线,以医史文献为基础,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底色,说清中医药发展孕育和承载的文化元素,阐述中医药学内在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与外在行为规范。以历史与现代交汇为思考的起点,站在现实,回望历史,展望未来。在传承下质疑和反思,本着“传承发展,扬弃创新”的原则,坚守传承是基础,扬弃是保障,发展是根本的理念,挖掘中医药精华,弘扬中医药优秀文化。
在中医药教育中贯穿人文医学内涵
  中医药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深烙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印记。中医药文化从《周易》和儒、释、道及诸子百家学说为主的丰腴的母体中源源不断吸收着养料,积淀了深厚的内涵和功力,从而保持着经久不衰的魅力。中医在形成发展过程中不断汲取古代思想文化的知识成果,并与古代哲学、诸子文化、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等多种文化形态相互渗透影响,形成了今天的中医药理论体系、思想形态和治法治则。
  中医学不但有“术”还有“仁”,践行“医乃仁术”。因此要在大医情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视野下,培养新时代中医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做好以职业精神为导向的人文教育,以执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教育,以社会适应为导向的养成教育。从中医药文化缘起切入,从中医药文化思想、中医药文化伦理、中西医文化比较等问题出发,在传承中提高认识,在扬弃中发展创新。
  在中医药文化教育中要,始终贯穿人文医学理念,强调医者仁心,推崇大医精诚,追求药到病除,注重济世救人,实现生生不息。
挖掘中医药文化的当代价值
  开展中医药文化教育要突出哲学中医、仁爱中医、预防中医、绿色中医和人文中医的中医本质特征,依照“有生命力的文化和有历史性的文化”的传承原则,通过透视中医药的“道”与“术”中的哲学、伦理和科学的内涵,全面阐释中医学的价值取向和社会作用,使学生信中医、用中医、爱中医。
  首先,讲清中医药文化的事实,告诉学生“是什么”。要原汁原味客观真实地理清中医药文化发展历史、框架脉络、思想体系和路径表达,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梳理,正本清源,追溯中医药经络文化、诊疗文化、本草文化、养生文化等形成本源,讲清中医药千年不断的奥秘,讲清中医药始终没脱离中华文化母体,是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和生活方式的客观存在。
  其次,理清中医的思想观点,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既不要厚古薄今,亦不要迷信权威,要继承也要发展,取其精华,古为今用,御繁为简,要给受教育者以清晰的时代思考,既要旗帜鲜明地传承中医药文化,又要警惕假借推广中医药文化之名使中医药文化泛化。
  再次,培养中医思维,教会学生“怎么办”。在了解掌握并熟练运用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基础上,努力培养学生中医自信、文化自省和行动自觉。这是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促进中华文化繁荣发展,振兴中华的需要,也是传承祖国原创医学,弘扬中医学思想、理论和实践,丰富发展现代医学的需要,更是增强民族自豪感,提升民族自信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影响力的需要。
中医药文化教育者任重道远
  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学习的引领者、知识的生成者和学生的人生导师,要把学生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学习。因此,开展中医药教育要注重知识、观点和思考三者有机结合,即阐明知识结构,客观梳理学术观点,又提出开放性问题,建构中医思维模式。在知识讲解部分注重概念、知识点和逻辑结构;在观点部分要讲清当前学术思想、流派和发展趋势,用开放性思考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寻求带有个人见解的答案,探索和掌握科学研究方法,逐步建立中医思维模式和中医行为规范。中医药文化知识的阐述要简要、准确、精当,观点要鲜明、有价值,提出的开放性问题要有思考空间、认识宽度和探究的高度,要让学生自主思考,注重逻辑结果。要在浩繁的中医思想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炼中医药文化的核心思想,从学术和政治两个视角,采取科学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讲清中医面临的困境、挑战,用开放的视野、政治的高度和广博的学术、严谨的治学,引导学生把握中医药内涵和现代发展趋势,坚定中医自信和文化自觉,从内心做坚定的中医传承人。
  中医自她诞生之日起就没有脱离中华文化的母体,与现代科学相比人文特征更加浓郁。因此,单纯套用现代教育方法在中医教育中行不通,必须结合中华文化与中医实际,开展中医特色的人文教育。只有这样,古老的中华文化瑰宝才能得以传承发展。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2

鲜花
关闭
×

2人已赞赏

已赞赏过的网友 (2 人)

  • 鲜花

    匿名

  • 鲜花

    匿名

0条评论 1078人参与 网友评论 文明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1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3131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