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曹东义说仲景第二十四讲-语音文字版
水SQV 发表于:2017-9-28 21:31:17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2765
本帖最后由 水SQV 于 2017-9-28 21:47 编辑
- s& f& U; G" k% Y( Y# [. u. x# b5 i3 {$ |
       曹东义讲课  吴媛媛整理  

, }# _. m; i9 k( Z" U  c
主讲专家:曹东义,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第四批师带徒指导老师,1958年出生于河北衡水市仲景村,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现任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副院长、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张仲景学术思想研究会会长,《燕赵中医药丛书》执行主编,《中医药与亚健康》杂志主编,《国医年鉴》副主编,《河北中医药文化》杂志副主编。主持省和国家多项课题,发表论文80多篇,出版著作12部,文字累计300余万。
+ L9 C) x+ c' |* p

/ C( m/ @8 P0 x) E% D
    “曹东义说仲景·第二十四讲”主要内容:

2 k! ]8 }" s: U8 z) ]3 ]7 s6 D  G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6 n$ s1 y+ w0 J7 v0 E' F: n
    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一云:日晡所发心胸大烦),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
, \3 @- ~* O& Q9 s
    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 k$ c* I0 O5 o+ E( E) `
    小陷胸汤方

; y. Z" i$ _1 @( b& f* x
    黄连一两(苦寒) 半夏半升(洗,辛温) 栝蒌实大者一个(苦寒)

$ j$ t5 j: U. B
    右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蒌,取三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 R( y- O  z+ c+ c6 U. n* i
    太阳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结胸;未止者,四日复下之,此作协热利也。

* ?) `9 ?2 B" {! z
    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脉浮者,必结胸也;脉紧者,必咽痛;脉弦者,必两胁拘急;脉细数者,头痛未止;脉沉紧者,必欲呕;脉沉滑者,协热利;脉浮滑者,必下血。

$ n- y4 h# n. \1 e6 X& h
    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与五苓散。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
  Q$ J; u) C0 N" M4 o8 X
    文蛤散方

' X1 A- i0 {  D  A% u, ]. c# {
    文蛤五两(味咸寒)
; d# ^6 u( U* m
    右一味,为散,以沸汤和一钱匕,汤用五合。

1 g, W$ S# ?$ L% O
    白散方
0 [5 q8 ?6 ^" e7 t0 m; m* d
    桔梗三分(味辛苦,微温) 芭豆一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平温) 贝母三分(味辛苦平)
- e! F$ N' b$ g  P
    右件三味为末,内芭豆,更于臼中杵之,以白饮和服。强人半钱,羸者减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身热,皮粟不解,欲引衣自覆者,若水以潠之、洗之,益令热却不得出,当汗而不汗,则烦。假令汗出已,腹中痛,与芍药三两如上法。

6 |) G8 W$ p0 z  e
    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脉弦,五六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

9 O! X! ?7 S0 M% X
    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
2 M$ H; M2 y9 I$ h) F3 Q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 ~  N. z! A& k( Z7 F7 H
    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
; W3 ~+ k. r0 u: ^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加桂枝汤主之。
4 c9 e  f9 m( H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 _5 Q" \2 f/ v; I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
5 H+ s/ O3 c: b9 P( ~4 ]
    柴胡半斤(苦平) 桂枝三两(去皮,味辛热)干姜三两(辛热) 栝蒌根四两(苦寒) 黄芩三两(苦寒)牡蛎二两(熬,咸寒)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 I2 l( ]/ P" x/ e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1 k! M+ x4 ^* G' Y
    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 U% z  F. N- W" o6 o/ P2 y
          原文及音频链接:http://www.yanzhaozhongyi.com/portal.php?mod=view&aid=688
, ]' u' y4 H* T0 Q1 j4 i: N3 v7 T

: b8 L: N" c0 ^( D9 r! V( v( |* U
8 E( v6 \( l+ E( o  \' ?( Q
. b! Q" S' V; x$ Z2 b7 F0 j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燕赵中医书院 发表于 2017-9-29 10:12:11 | 阅读全部
感谢转换成文字,赞赞赞!!!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水SQV 发表于 2017-9-28 21:38:37 | 阅读全部
本帖最后由 水SQV 于 2017-9-28 21:40 编辑 - O* K0 v1 ]8 B5 U6 n

$ h9 E# m( f8 F4 I# k3 @       上一次我们学的太阳病篇下,这里有很多错综复杂的症候,因为每个人身体素质不一样,有的有旧病,病的发展有很多未知变化,有的出现结胸症,就不是正常变化,和素体旧疾有关系。按照张仲景说,这个人得伤寒病,本来在太阳病时候,应发汗而解,如果下法下的太早,叫热入结胸。结胸是邪气与水热之邪,结于胸部的部位,叫结胸症,突出症候是胸痛。在脉上可见到寸脉浮,关脉沉。如柔痉状,脖子硬,柔痉有汗出汗,同时心下痛,胸胁部疼痛拒按。这代表里面有实邪,有形的邪气凝聚这里,所以使用的药物,大陷胸丸用大黄芒硝甘遂,这样能峻下逐水药进行治疗。今天接着学习,来理解张仲景深意,其中结胸症,与大柴胡和小柴胡的鉴别,这是学习的重点。* A/ R8 w, H5 G; T% j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 W0 R; Z/ r& \8 K
伤寒十余日,伤寒太阳病,按素问说日传一经,按张仲景说六日左右,就行经满,再走就不是在太阳了。应该是过了太阳,热结在里,不是在表。复往来寒热,又出现了往来寒热,就是少阳病,特有症状,发热时候不恶寒,恶寒时候不发热,一阵冷一阵热,邪气往里传就发热,往外退就恶寒,在半表里之间,在少阳阶段,太阳是发热恶寒,阳明是发热不恶寒,反恶热,在少阳时候,又出现往来寒热,和发疟疾一样,治疗用柴胡汤。大小柴胡是不一样的,大柴胡汤里有大黄枳实,小柴胡汤没有这些东西。三阳是太阳阳明和少阳,都有经症和腑症,太阳经症就是麻黄汤,桂枝汤,腑症像五苓散,水热邪结于膀胱,或者热和淤血结在少腹,像抵挡汤,或桃核承气汤一类,少阳经症是小柴胡,大柴胡汤是少阳阳明同病,或少阳腑症也行,也叫胆石症。用大柴胡汤,这个结胸病,离开太阳以后,热邪和水邪结于胸部,叫结胸症,邪气结的位置高,在胸膈上下,突出症候,疼痛拒按,这么一种情况。前面说的,往来寒热,热结在里,与大柴胡汤。
7 s& n! p' S) _       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8 Q  [6 h+ j1 @8 P       无大热,是发热的不高,因为邪热在里,水热互结,它的水为阴邪,邪热和水邪凝聚胸胁疼痛,由于阻碍了气机的升降,不是遍身出汗,是头微汗出。头为诸阳之会,阳气最易汇聚头部,代表阳气盛,或热邪上攻于头,出头汗,这时候要用大陷胸汤,就是大黄芒硝甘遂。加甘草是调胃承气汤,加甘遂是大陷胸汤。大陷胸汤大黄芒硝走肠道,有泻下之势,甘遂能峻下逐水,喝了以后往往泻的厉害,也有人吐,甘遂刺激肠道,刺激食道、口腔很厉害。甘遂压成沫以后,贴在皮肤上,皮肤就起泡,冬病夏治的药,甘遂是发泡的,是刺激性强的药。) j6 d0 P. }' v* F
      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一云:日晡所发心胸大烦),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 b) I7 S' |- r. F: I/ F3 @
      这本来是太阳病,治疗是重复的发汗,发了几次没有治好,又用下法,造成病人症候不典型,出现不大便五六日,这人腹气不通,没有大便。出现舌上燥而渴,舌头干裂的而且口渴,这代表伤津液,更不利于大便,叫无水行舟,河里没有水,船不能走的意思。日晡所小有潮热,日晡时代表下午三点到五点,这时候是申时,容易发烧,到下午3,5点时候,开始发烧,小有潮热,这人得病五六天,经常下午三五点开始发热。1 z# j1 \$ o; [+ G
       一云:日晡所发心胸大烦,又有的说,到了这时候不光潮热,还胸热心烦,大烦,除此以外症候,从心下到少腹,硬满而痛。少腹指的是肚脐下面靠两边叫少腹,肚脐下到两边叫小腹,上面是少腹,大腹偏偏,指的是肚脐以上,肚脐以下叫小腹,小腹两边叫少腹。这是肝经所过,和少阳有关系。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少腹有压痛,一个容易右下腹阑尾周围脓肿,要是妇女,可能是卵巢囊肿,或宫外孕一系列的,少腹是两侧痛和妇科,阑尾,结肠病有关系。这里不大便,而且疼的很厉害,不能用手压,有压痛,这里没说反跳痛,如果一抬手就疼,就是反跳痛,代表是腹膜刺激症。这个西医多见于急腹症、肠穿孔、腹膜炎。这样的病,西医都要做手术,中医用大陷胸汤,大黄芒硝甘遂三味,熬汤一喝要泻下,不泻接着喝。通过腹泻,腹气通,邪气就易消散,病就能好。几年以前,我写了本书,里面提到一句话,自从懂了张仲景,中医不再学华佗。华佗需要做手术的病,张仲景不用手术就能好,就是因为有大陷胸汤大柴胡汤,这些利器。华佗的手术要是流传下来的话,中医早早就开始研究解剖,止痛,抗感染,止血。这些外科基本的就会练的早,医林改错不需要等到王清任,在唐宋时期就会人写,因为经常做手术,不能伤了内脏,不懂解剖就做不了开腹手术,开胸更不容易。中医没走这条路,就是因为学了张仲景,有这些汤药不用手术病就能好,一副汤药有时急腹症就解决了。华佗需要做手术的病症,到了张仲景喝汤药就能治好,因此不用华佗的麻沸散,刀也生锈了,没人用就丢了。也就是中医走的是张仲景的道,不是华佗的外科手术道。病从心下到少腹硬满痛不可近,这显然是个严重的急腹症。西方华佗要手术,张仲景不需要了,喝汤药病就缓解了。大陷胸攻逐热邪,水饮,痰浊,和有形的邪气,底下小结胸病就不一样了。3 C& _7 ?; @, _7 i# K
      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 N/ m% j6 [& ]5 Z- u: ^, W; d按之则痛,和上面硬满而痛不可近,不一样,不按不痛,这样的病,经常见慢性胃炎,不按不痛,一按有压痛,这情况轻的多。张仲景说的小结胸病,邪气结于胸部,症在心下,胃脘部,胁下一按就痛,常见伤食,胃炎胃溃疡,这些的毛病,肿瘤也可以这样,一按有点痛。脉浮滑,浮是阳气浮越,因为结的比较高,滑是内里有热邪,有积食,是滑脉,怀孕脉,是轻取即得,一按如盘走珠,叫浮滑脉。小陷胸汤用的药,这里是辛开苦降的方法。
' Q* W6 ^. H. z9 ]! i, A       小陷胸汤方 黄连一两(苦寒) 半夏半升(洗,辛温) 栝蒌实大者一个(苦寒)
- S- D# L. d  W) E- n黄连经常用来清心火,清肠热,现在常用鸡爪连。半夏半升,和胃降逆,要洗,不洗,生半夏易刺激嗓子有毒,所以要洗一下,半夏辛温的。栝蒌实,栝楼仁根也叫天花粉,瓜蒌皮善于理气,瓜蒌实是栝楼仁能治胸膈有痰热,能泻下。有的书上说,瓜蒌仁喝多了让人心中空荡荡的,治结胸的,善于苦寒清热,也是很好的药。& v! T  Z  t: Y  Z: {. Y* y
       右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蒌,取三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3 T- e0 x% w' z5 D" ^
瓜蒌这东西,凡是用子的东西,都是应该用锤子打碎了再用,瓜蒌也应该用锤子敲敲,先煮栝蒌,也就是栝蒌实,六升水取三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再去滓,分温三服,可见用量很轻。在临床上经常用小陷胸汤治疗胃肠道实邪,属于内有实热,经常用小陷胸汤,实际上治疗腹的病,也治疗痰热,像呼吸道的病,是很好用的方子,供大家参考。7 s, C1 n8 D1 F7 P5 S1 y
       太阳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
5 k7 F1 u: w$ W1 ^. I       太阳病是外感病第二三天,在太阳病早期,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这几句话是个倒装句,应该是心下结以后,邪气结在心下,心下必结是结论,病症或病机是心下结,根据心下有邪气瘀结,因此这人胃不和卧不安,不能平卧,不能平躺,老想起来溜达溜达。有的人吃多以后,睡不着觉,必须走走,下下食。这里类似,邪气阻碍气机,想躺躺不了,内经讲,胃不和则卧不安。. k; m3 u' Y( i( ?
       脉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结胸;未止者,四日复下之,此作协热利也。  
7 A# g: Z( j; T/ q5 {1 l       这里我觉得是错简,这几句话和整个文联系不密切,它是插入。假如有人脉微弱,它不是心下有邪气。脉微弱,没邪气,这样人本来是虚寒之体,不是大小结胸,不要用下法,脉微弱这样的人,本来内有寒邪,不用下法,这几句做为一个意思理解,这里是顺便说结胸进行鉴别,不要顺文演义,以为是这个症。脉必心下结,脉微弱,这样会越来越糊涂,这是一种情况。
" E/ a: H% t7 V0 T+ |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水SQV 发表于 2017-9-28 21:42:09 | 阅读全部
本帖最后由 水SQV 于 2017-9-28 21:44 编辑 : c  Z  s+ N1 w" V# }

2 W& t9 _9 t2 I- J) M6 Y: [       若利止,必作结胸,这个人心下结的时候,如果腹泻不会造成结胸。如果不腹泻,大便干结,邪气没有出路,一定会结胸,利止,大便不通畅,邪气没有出路,就会成为结胸症。   
6 B' N$ J/ V  J: t       未止者,大便还是一个泻下,有点拉肚子情况,叫通因通用,这人不能躺下,心下有硬结,一摸停难受,还有点拉肚子,不能止泻方法。未止者,到第四天时候,还用泻下,通因通用,因势利导,泻下的方法以后,病邪就顺着大便泻下,热气泻走,叫邪热而利,泻下和热邪一起排出体外,不会成为结胸病,张仲景讲的这样病机。$ \$ g' d3 H; z- X+ q+ e5 A, q8 ~1 `# v3 J
      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脉浮者,必结胸也;脉紧者,必咽痛;脉弦者,必两胁拘急;脉细数者,头痛未止;
: ]9 _5 \' v  Q! ^* j      太阳病不能下法,要用麻黄汤桂枝汤解表。这里用下法误治。这病人会出现脉促,促是跳的比较快,不结胸,也不吐不疼,不怎么发烧,也不发烧,这人只有脉快,有自愈倾向,此欲解也,前面是脉促作为重要指征,后面是脉浮。脉浮者必结胸,结胸脉象寸脉浮,关脉沉,这里脉浮,是邪气浮越于上,而不能往下走,邪气结于胸,脉浮是邪气结的比较高意思。  
0 Q& C1 I2 ~1 D       如果用下法以后,出现脉紧者,脉紧是如按绳索,左右弹手,脉比较有劲,出现脉紧。一个是疼痛,一个是寒邪,出现嗓子疼,咽痛是咽喉少阴经通咽喉,脉浮头强痛而咽喉疼痛,叫太少两感,太阳与少阴都受到邪气困扰。太阳病没用汗法,用下法,一下子表里传,由太阳直接到少阴,引起少阴经经气不顺,出现嗓子痛咽喉痛,这样病。中医叫太阳少阴并病,太阳一下以后,也可以传到阳明少阳少阴太阴,所以叫太阳六传,邪气会发生几种情况传变,要看病人体质,治疗措施是否得当。$ E* U0 j% ^5 \8 a: i& s0 l; I8 T
       底下脉弦者,必两胁拘急,脉弦是指的是邪在少阳,弦主痰饮,主肝郁。两邪拘急,邪在少阳以后,小柴胡症四大主症,默默不欲饮食,口干目眩,等等这都是少阳表现。这里两胁拘紧,因为肝胆经脉布两胁,拘急不利代表肝胆经不利,太阳误下以后传到少阳。脉细数者,头痛未止,脉细数里面代表里有热,正气有伤,内有热,太阳病本来有头项强痛恶寒,这里正气受了损伤以后,阴液不足,内里虚热,头还会痛不止,病还没有好。
1 U+ A% u0 W+ C0 o+ o       脉沉紧者,必欲呕;脉沉滑者,协热利;脉浮滑者,必下血。
/ G  Z+ Y5 [8 C5 W# s! h       底下太阳病下后,出现本来是浮紧,这里脉沉紧代表寒气,用下法以后伤脾胃阳气,胃不伤不吐,脾不伤则不胀,呕吐代表胃失和降,脾失运化,脉沉紧代表太阳病,下法伤了脾胃阳气出现呕吐情况,也就是太阳病传到太阴,这种传变,本来是外感一下变成内伤。如果太阳病误下以后,出现呕吐,用小建中汤方法治。脉沉滑者,不是紧,脉沉代表入里,滑代表有热,有食积,邪气入里,热邪容易走肠道,这样的人协热痢用葛根芩连汤,白头翁汤、黄芩汤治疗。脉浮是在表在上,滑是内里有热,必下血,便血尿血,浮滑出现下血不容易理解,因为血脉是联通全身,上下表里都能到,中医说热伤阳气必衄血,热伤阴气下流红。邪气到下面就流血,这里要活看,邪热入血分就出血,不入血分就不出血,底下讲的病机。" Y$ C8 V7 z. R$ ~
       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与五苓散。
& S( l4 D+ y# L& _4 [/ e3 D- [病在体表,应该汗法来解的病症,在表在皮容易外散,但这医生没有这样做,反而用冷水,潠之是用喷壶喷病人,以物理降温,这在张仲景心中是错误治法。不要用冷水喷,这就是,冷水造成毛窍闭塞,瘀闭,表气瘀闭,热邪不能外散,病情加重。若灌之,就是使劲喝水,这未必是好事,张仲景不赞成这样做。8 z4 E7 ^. f3 o: J- O
       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这样做会出现邪气没有在正气亢奋时候,往外走,出汗。这没有出汗,被喷凉水的绑架了,不能离开,邪热不能离开身体。弥更益烦,邪热在体内扩散,出血烦躁心烦,影响到心神以后,出现热扰心神表现。除此以外,肉上粟起,肉皮上一摸扎手,一看有汗毛直立,实际上按现在说,竖毛肌收缩,汗毛孔立起来,摸上去像鸡皮疙瘩一样,就像鸡拔毛以后,身上的小疙瘩一样。这是恶寒的一种表现,表示身上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也有说这里是赝文,说想喝水。一般理解临床服用文蛤散,口渴,文蛤是有花纹的贝壳,把贝壳洗净以后,用火煅用冷水焠,这东西味咸寒,能生津止渴,服汤为了止渴,这里有矛盾。想喝水,口渴,服文蛤散,这样理解是比较好的,就好转。如果不好转的话,在承德一带,说“差点了”是好点的意思,这里是方言,不是同一个意思,不见好转的用五苓散。太阳病邪热影响膀胱气化以后,出现小便不利,口渴等症,名曰水逆症,用五苓散,就是茯苓猪苓泽泻桂枝白术,治疗邪气在太阳腑,出现发热口渴呕吐为主的病症,前面不吐的,小便不利的,用五苓散。
( Q9 V* `- @! B       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0 ]) Q1 e' g  W+ P
       还有一种情况,太阳病没有用汗法,喝凉水,不是文蛤散的症,出现了另一个症。寒实结胸,很多人不理解,说寒实结胸是邪实结胸,说这里寒代表邪,三物小陷胸汤,小陷胸汤是黄连瓜蒌半夏,这三味都是寒药,不热为何用寒药,这里怎么理解,应该是没有大热热气不盛,有实邪,是寒邪寒的不厉害,也没有很大的热,这人不是壮热,不是热的很厉害。热的厉害用承气汤,大陷胸汤,用三物小陷胸汤是瓜蒌半夏和黄连,这小陷胸汤有热邪有痰浊。痰热互结胸下,用白散也可以,白散是挺厉害的药。        
) l2 n' v: _, U# B0 v* Q, ^       白散方  桔梗三分(味辛苦,微温) 芭豆一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平温) 贝母三分(味辛苦平)  # F3 \8 ^- Z6 L1 e! O* Z
       桔梗祛痰,载药上行,可以做菜吃,炒菜用桔梗油,这是一种菜,这里用三分是比例,巴豆一分,去皮熬黑,巴豆毒性都在油里,熬黑以后泻下作用就轻了。原来有个学生很好奇巴豆有多厉害,拿巴豆用舌头一添,结果一晚上没睡觉都在腹泻。巴豆,去皮去心熬黑,去油以后泻下作用减轻,研的很细,像擦脸油一样,性平有点温和,川贝母都是小贝母,珍珠贝像玉米粒大小,大贝母叫浙贝,在浙江一带,浙贝清热。白散是三味药,小陷胸汤煎服法非常特殊。7 b- O) b+ M, u: I) Q( m, K2 @
       右件三味为末,内芭豆,更于臼中杵之,以白饮和服。强人半钱,羸者减之。
, |+ |% `: V/ u1 Y8 n       古人写书从右往左,右件是前面意思。上面三味把巴豆放在臼中杵之,过去用一种臼,用石头烧的瓷器一类的东西,放在里面,用木槌砸,把这些药研细以后,以白饮和服,白饮是凉白开,因为巴豆特殊,遇热泻的厉害,遇凉的泻的劲小。巴豆性温,凉的破劲,白饮是用凉白开搅和,是这么服法。强人半钱,羸者减之。强人是指的身体强壮的人,服用半钱,分量比较小,一两是1.5g,半钱是0.75g,用量小,相当于咱们的现在的白药粒差不多,羸是瘦弱,就减少一半,壮的人是一个大白药片,小的是一个小药片。
; u* Z) C* T9 }) R( ^0 Z" I       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
; j! @8 a5 V6 t  d8 D0 |) b       这病也不重,药很猛,病在膈上,要吐法,吃了以后,胸膈以上会吐,在胸膈以下一定会腹泻。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不泻下,喝热粥一杯,泻的太厉害以后,拉肚子不喝凉的,喝凉的会拉的厉害,吃热乎的,因为巴豆性温,用冷破热,这里喝粥能养胃,是小米粥不是棒子面的。
# c) g  b3 T: Z3 Q7 W5 Y' g身热,皮粟不解,欲引衣自覆者,若水以潠之、洗之,益令热却不得出,当汗而不汗,则烦。还有一种情况,病人身体热,皮粟不解,皮肤起了鸡皮疙瘩,摸上去扎手,不光滑的皮肤,身热不出汗受寒邪,紧皮毛。老想拿一件衣服盖上,这是身热恶寒。张仲景意思用发汗解表,但是医生或家属没有用,这是一种错误治法,病人本来想着盖厚衣服,结果若水以潠之、洗之,拿冷水喷,这是错误治法,让不热的水洗澡,这样就坏了,当汗而不汗,心烦,这是误治,又一次提到这样的病人,不要这样做,言外之意,正确的发汗解表,不能物理降温。
# ~7 L! m2 ]# Y, _! k       假令汗出已,腹中痛,与芍药三两如上法。    : ^5 b# s* F$ D
       假令汗出已,这是正确的方法,身热恶寒给发汗是对的,出汗以后这个人出现了一种伴随症状,腹中痛。这人发汗以后,本来就里面中气不足,或伤阴造成腹部拘急,与芍药三两,芍药能敛阴止痛味酸。我怀疑这地方有错简,右三件如上法,张仲景写书时候,不是从上往下写,是从右往左写,如上法就是如前法,单用芍药不像张仲景,如果腹中痛,有抽筋的痛,也可以用桂枝加芍药的方法,如前法,总之单用芍药可能是错简,这个作参考。也可以这个病单用芍药三两,喝喝试试,腹中痛用芍药,不要太凉,要温服。底下还有一种情况。
1 o. E+ @- O! O! n! F% b9 d8 P      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   
. |0 e! m  T- b% s. U" X4 u并病,是一经发病以后没有好,又传到另一经,叫并病。太阳少阳两经同时得病叫并病,出现头项强痛,太阳一种症候,心下痞硬,眩是少阳的一个病,少阳之为病是口苦咽干目眩,冒这个字,底下是目上面有东西遮着眼睛一样,好像看不清,模模糊糊的,头晕晕的,这就是邪气到了少阳,时如结胸,没有结胸,胸口不舒服,心口下头堵得慌,心下痞硬,不疼,痞满有硬,这样病不能发汗,发汗则谵语,要用针刺方法治。用柴胡桂枝汤治疗也可以,除了开汤药以外,还可以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大椎是在督脉上脖子后面,低头最高的突起的第七颈椎下的缝隙叫大椎。扎它可以振奋督脉阳气,肺俞在第三胸椎旁开一寸半,也是在太阳膀胱经,肺主皮毛。讲伤寒时候,温泻上受,说和肺没关系,是不对的,麻黄汤里麻黄是宣肺解表,桂枝汤里面,鼻鸣干呕也是肺气不利,肺和太阳都是主表,没有矛盾,肺俞肺主皮毛,要刺肺俞,刺肝俞,因为肝俞在第九胸椎,旁开一寸半,第九胸椎在肩胛骨下角画一个连线,平第八胸椎叫膈俞。膈俞是治胸膈的病,有人肝郁不舒,造血功能差,中医说血虚,肝俞在它下面一个肋间隙,肝和胆和少阳相表里,太阳与少阳病并病的时候,可以刺肝俞大椎肺俞。治病的方法很多条,不要只会汤药,只会扎针,肺俞、肝俞都在太阳膀胱经上,又和太阳有关系,又主皮毛的肺有关系,又和肝胆有关系,提示我们要解放思想,不要过分拘泥。张仲景说别发汗容易谵语,谵语因为太阳与少阳并病,有谵语往往热邪比较重,一发汗助长邪气向里,深入阳明影响心神,出现谵语发汗,伤阴也伤阳。9 a! _' M% |! J/ p
       脉弦,五六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 N1 t- W0 S3 K# z* I  w
      底下讲刺法,邪气到少阳,影响肝胆,脉弦,五六日不能缓解,谵语说胡话,要刺期门期门是肝的募穴,在乳头下方第七肋间,刺期门使得肝气得到疏泄。
2 U4 d& E7 c- \5 p      时间到,再见。
) X: n8 B! s3 g! |3 {/ h2 a% n! k+ P' P) J" V  {% B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1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3131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