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曹东义师徒一技之长空中课堂“每日一讲”散记,几百个与中医命运攸关的专题
马京雪 发表于 2019-8-15 21:26:58 | 阅读全部
       本周四(8月15日20:00)"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李源中医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中医外科学》。: y6 z# x( q8 M/ g% ?! P' p) x
       今天开始我们学习中医外科疾病中的“臁疮、青蛇毒、股肿”。今天我们主要从这3个疾病的病因病机、辨病诊断、辨证论治等方面学习具体内容。5 s8 G0 D  L. K* C) `" v
( Q$ T8 @5 I& q
       敬请期待李源中医师的讲述,欢迎各位同道批评指正。http://www.ynjkcy.com/zywkx
5 H% f- p. {9 d; o    祝贺李源中医师讲述《中医外科学》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臁疮、青蛇毒、股肿”的有关内容。
  s2 Z. r- i; H5 P2 q: f5 _8 ?. m  F, R+ ~
臁疮是指发生在小腿下部的慢性溃疡:又称裤口毒、裙边疮。相当于西医的小腿慢性溃疡。本病多继发于恶脉(下肢静脉曲张)和丹毒等病。其临床特点是多发于小腿中下1/3交界处前内外侧,溃疡发生前患部长期皮肤瘀斑、粗糙,溃烂后疮口经久不愈或虽已经收口,每易因局部损伤而复发。此病俗称老烂腿。多因久立或负重远行,过度劳累,耗伤气血,中气下陷,以致下肢气血运行不畅,或形成恶脉气血瘀滞于肌肤,肌肤失养,复因损伤(蚊虫叮咬,湿疮,碰伤等),湿热之邪乘虚而人,发为疮疡,肌肤溃烂,经久不愈。溃疡前期:小腿下段轻度肿胀,内臁或外臁处皮肤青紫瘀斑或红褐色,渐至皮肤粗糙,脱屑,色素沉着,苔藓样变,轻微瘙痒。
, a( O% j% O/ n5 T( M/ s溃疡期:皮肤破溃、糜烂、渗液,若合并感染则渗流脓液,溃疡周围皮肤红肿坏死,当溃疡到一定程度,溃疡边界渐稳定,溃疡大小固定,周围皮肤红仲消退。有色素沉着,日久疮口凹陷,边缘形如缸口,创面肉色灰白,渗流恶臭脓水,疮面容易出血,病程较长,溃疡深度可达胫骨骨膜。5 ]. @& T% ]1 m
溃疡愈合期:若溃疡周围皮肤黑褐、粗糙苔藓样变逐步改善,疮面干净,出现鲜红色,则溃疡可逐渐愈合,形成疤痕。但周围皮肤仍干燥,粗糙,脱屑,色素沉着,青筋显露,如遇损伤仍会复发。. b8 v+ N9 X4 d: p# j4 W
内服中药,需要辨证论治。外治法0 d6 H" s9 n8 j1 h" ^9 v
(一)敷药疗法疮面脓液腐肉较多时,宜用红油膏,或九一丹油膏外敷;若疮面脓水已尽,新肉难生时,宜用生肌白玉膏或象皮生肌散油纱条外敷,若疮周有湿疮者,疮周可外敷青黛膏。每日换药一次。7 \/ O1 A. X# ~; X  g5 i
(二)浸洗疗法局部红肿,渗液较多时,宜先用马齿苋60s,黄柏30g,败酱草30g,公英30g,煎水外洗湿敷,再用其他疗法。/ E. r& h( I0 U' X+ F
(三)缚扎疗法用药同上,每次换药后再用宽弹力绷带缠缚整个小腿。9 f( F# y3 d* I: \1 y0 l# X7 X* \
(四)胶布粘贴法将胶布剪成宽为2cm、长为超过溃疡直径两边各3cm之的胶布若干条。先用等渗盐水清洗患部,胶布粘贴从溃疡上3cm开始,第二条胶布宽度的一半贴在第一条胶布上,另一半贴在疮面上,如叠瓦状将疮面封住,直至超过疮面下缘2cm为止。注意,包扎时须将疮面边缘稍用力向中间固定,疮面渗出少时每3—5天更换贴一次,疮面渗出较多时1一2天更换一次。对伴有湿疮和对胶布过敏者不宜使用本法。使用本法时,须至疮面完全愈合后方能停止,否则疮面又会扩大。  M) H% a1 n7 U, e# |; Y) c
[其他疗法]
1 q' w4 ~  _0 k$ Q: X* s青蛇毒是体表筋脉发生的炎性血栓性疾病。其临床特点是:体表筋脉(静脉)掀红灼热,硬肿压痛,可触及条索状物,甚者可致恶寒发热等症。相当于西医的血栓性浅静脉炎。; ]; S" K2 F8 \- e
折叠内治法/ a  A, y7 m+ [- J3 c
(一)湿热瘀滞病变局部筋脉红肿热痛,或上下游走,肢体活动不利;多伴有发热;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 F8 y# Z2 ?/ J4 ]: l; p" H$ g$ T" B辨证分析:湿热入侵,气血瘀滞,筋脉不利,郁而化热,则筋脉红肿热痛,甚则肢体活动不利;或挟风邪,则上下游走;热邪为患,则见发热;舌红、苔黄腻、脉弦数为湿热壅滞之象。
1 k5 a, S8 t/ N( n/ q$ x9 }3 b治法:清热利湿,凉血活血。/ E7 T! I# W6 E7 B! R$ {
方药:五神汤合凉血四物汤加减。
1 v- g+ o, G: ~1 ?( x$ Y(二)瘀阻脉络病程日久,局部筋脉硬肿如条索,粘连不移,牵扯不适,或多个硬性结节,皮色褐黑,胫踝水肿;舌边有瘀点,苔薄白,脉沉涩。
. [+ o, Z  c. m! R9 m; [  N辨证分析:病程日久,气血瘀滞于筋脉,则形成硬索肿块,粘连不移;气血瘀滞,局部失养,故皮色褐黑;气血瘀滞,水道不利,则胫躁水肿;舌边有瘀点、苔薄白、脉沉涩皆为气血瘀滞之征。
2 J8 k8 |8 b' s! y7 b; L  n& q治法:理气活血,化瘀散结。) `6 B. v3 v! i! ^% @) Y/ K1 |
方药:活血通脉汤加减。+ ^0 n& T& e3 `  o! F- v
折叠外治法( Y9 z( f/ V( ~5 ]; g  B/ v' l
(一)早期可选用如意金黄散、玉露散等外敷。$ M# n- x' s3 s/ ^$ G& |3 R
(二)后期可用红灵丹油膏外敷;或鸡血藤,桂枝30g,红花30G等煎水浸泡患肢,每日1次。
/ i% n: k7 \1 x* H  t5 }股肿,中医病名。是深部静脉血栓形成和炎性病变所引起的一种疾病。其特点是多有长期卧床、分娩或手术史,患肢肿胀疼痛,皮温升高,浅表静脉显露。相当于西医的血栓性深静脉炎。本病若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一般预后良好。但静脉血栓脱落后易引起肺梗塞或肺栓塞。
" x5 v8 O6 R2 {' g" J本病应从寒热、虚实来辩证。下肢肿胀疼痛发热,皮色苍白或紫绀,扪之灼热,舌暗或有瘀斑,苔腻,脉涩数,应考虑为血瘀湿热,以实热证为主;患肢肿胀,日久不消,按之木硬而无明显凹陷,沉重麻木,皮肤发紫或苍白,青筋显露;倦怠乏力,舌淡有齿痕或瘀斑,应考虑为血瘀气虚,以虚证为主。
# K/ C# e% v& [折叠治疗原则  k; N. a: T# H% T" ]* u
本病若血瘀湿热,宜给予理气活血,清热利湿法;若血瘀气虚,宜给予活血益气通阳。
; A( \% G7 d; E: W0 j
' @0 M1 F2 g+ n! V6 k/ J$ H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9-8-17 10:10:15 | 阅读全部
        本周五(2019年8月16日)预告:各位中医同道大家好,一技之长,空中课堂,本周五晚上由黄小平为大家讲述《邓铁涛传》---国医大师邓铁涛访谈录。
: x) W! m  b/ y/ c5 \. ^本书由邓老的徒弟曹东义教授整理编辑。" l# `; f! a. f7 ]; \4 m# K9 d8 ^
本周五我要与大家分享的是第22节: 香山科学会议阐发中医战略。2 e7 p2 y) B2 m
香山科学会议是国家研究、制定基础科技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信息来源,在这个会议上讨论中医问题,关系到中医未来的研究方向。邓老以“为中医发展架设高速路”题目,做了主题发言与评述,赢得大家高度赞誉。: N) T& s4 B5 L9 N* @
香山科学会议是由科技部(原国家科委)发起,在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共同支持下于1993年正式创办,会议侧重于探讨科学前沿、展望未来发展趋势、讨论最新突破性进展、交流新的学术思想和新方法、分析新学科的生长点以及交叉学科的新问题。香山科学会议对国家制定科学发展规划,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中医基础理论的构建与研究方法”能够成为第219次香山科学会议的主题,反映了组织者对中医问题的重视。2 C% ^+ x; h/ o. b
2003年已是香山科学会议设立后10周年,关于中医药学的讨论,仅有过3次,王永炎院士、邓铁涛先生、陆广莘教授被聘担任会议执行主席。邓老能够担任这样一个经过周密慎重遴选的国家高层科学会议的执行主席之一,并且被邀请做高水平的主题评述报告,邓老加倍认真对待,主题评述报告,反复琢磨,几经修改。
8 C( ]& g7 M- g: N2 P- T1 g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中:(1)中医药基础理论的构建;(2)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方法的思考;(3)中医药学在国外的传播对中医药发展及人才培养的启示。
# ?+ B5 r$ S' p5 L' i这些问题关系到中医药今后发展的战略问题。是要对我国中医药现状、中医药研究方法和方向、中医药发展目标等问题,以及造成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没能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原因,进行深入的讨论和剖析,要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举措。, c( ~+ P- v% |# U" w7 \
7 ?* r6 T& E. @& g+ Q
让我们一起期待黄小平的分享,欢迎批评指正。http://www.ynjkcy.com/dttz
+ ]& `; q& f  W2 s3 R' ]! n, g     祝贺黄小平院长讲述《邓铁涛传》---国医大师邓铁涛访谈录成功!他与大家一起走近国医大师邓铁涛先生,感受大家风范,学习邓老在香山科学会议阐发中医战略。
/ @+ P$ G* v- l2 h9 C邓铁涛先生以“为中医药之发展架设高速公路”为题,作主题评述报告。主题评述报告安排50分钟至1个小时,其他与会者不论职位,不分资历,都是以专家身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每次自由发言10分钟。在这宝贵的时间里,邓铁涛先生分析了目前中医药所处的时代背景,回顾了中医理论研究的历史及发展的坎坷,但一直在与时俱进的历程,并提出今后开展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的战略和策略。
8 u0 W( B% [! J这篇文章,后来被《中国中医药报》等报纸、期刊多次转载。邓铁涛先生的开场白,使不少在座的人感到有些意外。他说:“21世纪一开始,炮火烟硝就笼罩着世界,今天的世界可以说是世界的战国时代。世界的战国时代的形成,是西方文化统治的结果。要扭转这一局面,应该向东方文化寻找出路。特别是大力发展中华文化会达到使世界和平与进步的目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不是有这样大的力量呢?中华文化的精髓是天人合一,是与大自然的和平相处观;还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观。我国的和平相处五项原则是周总理解决世界纷争的一个很有力的武器,它的来源就是传统文化。十六大三中全会提出‘五个统筹’,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外的统一发展,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和天人合一等思想的发展。还有,最近的世界经济发展宣言,从纽约到新德里,再到赞比亚,写了三年还没有取得统一的意见,但到珠海就解决了,产生了‘珠海宣言’。中华文化要参与到世界文化并与世界文化合流,才能够更好地让世界人民幸福和谐。”
9 Q. ?; p; P& z: @$ k/ }邓铁涛先生以东西方文化为背景,高瞻远瞩来谈论中医药问题,的确出乎一般人的意料。; L* L" f  L* N
邓老说,谈中医怎么扯到世界战国时代呢?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科学界,必须对优秀的中华文化树立信心。因为我们从鸦片战争后,就失去了对本国文化的信心,过去对传统文化批评过头了。所以,我们现在必须重新去认识我们的传统文化,并加以发扬和发展,造福于人类,这是我们的责任。% m0 [4 j! n, s4 C% X
任何事业的发展,都受时代的约束,谈中医问题,离不开时代背景,这就是邓铁涛先生在香山科学会议作主题报告的切入点。: |. H! P3 m. J& k8 u% A% x6 Y6 [
邓铁涛先生接着说:“中医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发扬中医以造福人类。中西医互补,互相不能取代,经历一、二百年可能会走到一起,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中华文化大发展亦将同步,中医药学革命腾飞的条件已经具备了!但必须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应为支持中医药的发展架设一条高速公路。21世纪的中医药将以崭新的面貌出现于世界科学之林!”
. x: U3 q4 Q# t! G4 ^( y4 C在30年前,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为了是否修建高速公路,曾经争论了很多年。有的人说,修高速路成本很高,养路费也很昂贵,修了高速路也没有车跑,是浪费。也有的说,国产的汽车速度慢,根本不需要高速路。几十年过去了,修高速路对于经发展的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没有想到,邓铁涛先生在中医发展的问题上,也提到了“高速路”的问题,实在是立论不凡,意想不到。7 Q% }  m$ N( C5 N/ ~
邓铁涛先生说:“如果认为上面的意见是正确的话,那么,目前最流行的一个口号:‘向世界接轨’,我认为错了,什么都向世界接轨,就把我们置于从属地位。21世纪是重新评价中华文化,发掘中华优秀文化的时期,世界文化的发展不能缺少中华文化的参与,东西方文化是互补性很强的两种文化,我们不应该妄自菲薄,把中华文化处于‘自我从属’的地位。那句口号应该改为‘与世界双向接轨’。中国科学家有志气、有骨气、有智慧、有能力去创造中华民族更美好的未来。”6 J; ~% T8 U6 X
科技部中医发展战略课题组组长贾谦先生回忆说,邓老气度恢弘的大段主体报告,象一把熊熊烈火,点燃了科学家们的心烛,一阵高过一阵的掌声,仿佛令会场的气氛到了沸点。邓铁涛先生说:“现代中医的科研,通常要借鉴西医的实验研究方法。其实,历史上中医也有过实验研究。不过,中医并没有沿着动物实验这条路走下去。走的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一直和中医结合,唯物辩证法与中医精密结合在一起共同发展的道路。中医历史上的每一次突破,都有赖于新的科研成果出现。对临床学作出重大贡献的汉代‘医圣’张仲景,他所著的《伤寒论》就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研究出的成果,主要是确立了辨证论治这一中医精华,并整理出‘以脏腑论杂病’和‘以六经论伤寒’两大临床辨证体系,这使中医临床医学有了一个完整的学术体系。晋代医家王叔和,在《脉经》中把晋代以前中医关于脉学的研究做了一次整理和探讨,整理出24种脉象,至今仍在应用。到了隋代,巢元方研究病因学、病理学,著《巢氏病源》;唐代的王冰,专门研究《黄帝内经》,做了很多订正工作。另外还补充了7篇大论,中医理论的很多精华都出自这7篇大论,这也是很了不起的科学研究。唐代著名的药典《新修本草》,宋代的本草巨著《证类本草》,还有宋代宫室的方典《和剂局方》,都是众多学者悉心研究的成果,宋代还有一项更重大的工程就是点校医书……。宋代的医学普及和哲学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9-8-17 21:48:30 | 阅读全部
      本周六晚上(2019年8月17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群才讲述《国医大师 ・ 朱良春   》内容:
4 a. M- T, ^3 l8 G8 h) H       第二章第一节:2.从痹病三大主症谈用药经验
6 O0 L0 J8 L" h, _7 @: N7 q4 S      3.鼻腔用药经验
9 h9 b4 `5 {! D- {       届时王群才和大家共同学习具体内容!http://www.ynjkcy.com/gydszlc
2 o5 z$ Q6 i  [* _. [5 j& @; e, y8 v       祝贺王群才讲述《国医大师 ・ 朱良春   》成功!他和大家走近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学习朱老治疗痹病的临床经验,从三大主症谈用药经验,以及.鼻腔用药经验。" N, o8 z- o8 N9 ]5 z1 |
朱老对于痹证有很深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朱老在很多场合,就痹证的疼痛、肿胀、拘挛僵直三个主症,结合临床实践,谈了自己多年的用药经验。
4 \+ M* j* o7 m9 ], v% j+ F% y4 g6 T9 f8 T( Y" B
1、疼痛
' |0 I" d9 {( }: o+ s; C( J
9 d5 B: b8 q! z0 G8 L9 [; m; a8 B疼痛是痹证最主要的症状之一,如果能够迅速缓解疼痛,则患者信心增强,病情易趋缓解。根据疼痛的临床表现,可分为风痛、寒痛、湿痛、热痛、瘀痛,此五者只是各有侧重,往往多是混杂证型,难以截然分开。
$ K: E  y$ d5 u(1)风痛 其疼痛多呈游走状,走注无定,因“风者善行数变”之故。独活用量以20~30g为佳,惟阴虚血燥者慎用,或伍以养阴生津之品,如当归、生地、石斛等,始可缓其燥性。或用海风藤30~45g亦佳,以其善解游走性之疼痛。(2)寒痛 对寒痹患者用川乌、桂枝、仙灵脾等品,有降低抗“O”、C—反映蛋白、类风因子、血沉之效。朱老还常用许叔微《本事方》中之麝香丸治疗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痛甚者,可获迅速止痛之效。(3)湿痛,生白术45g、苍术15g、熟苡仁30g、制附子15g,具有佳效。或用钻地风、千年健各30g,善祛风渗湿,疏通经脉,以止疼痛。(4)热痛 朱老常用白虎加桂枝汤为主随证加减,热盛者加寒水石、黄芩、龙胆草;湿重者加苍术、蚕砂;痛甚者加乳、没、玄胡索、六轴子等。(5)瘀痛 则以蜈蚣、全蝎、水蛭、僵蚕、地鳖虫、天南星、白芥子等最为合拍。其中虫类药之殊效已为众所周知,唯天南星之功,朱老强调:生天南星苦辛温有毒,制则毒减,能燥湿化痰,祛风定惊,消肿散结,专走经络,善止骨痛,对各种骨关节疼痛,具有佳效。, B0 |9 y( z0 U' \

, N. X( {& V/ n$ }1 @8 X2、肿胀,肿胀早期,朱老常用二妙、防己、泽泻、泽兰、土茯苓等。中后期则需参用化痰软坚的半夏、南星、白芥子和消瘀剔邪的全蝎、水蛭、地鳖虫、乌梢蛇等。此外,七叶莲长于祛风除湿,活血行气,消肿止痛,并有壮筋骨之效。又刘寄奴、苏木、山慈姑均擅消骨肿,亦可选用。8 t' }& D- ^5 u- B1 R; S; K0 a
3、僵直拘挛,凡关节红肿僵直,难以屈伸,久久不已者,多系毒热之邪与痰浊、瘀血,混杂胶结,在清热解毒的同时,朱老强调须加用豁痰破瘀、虫蚁搜剔之品,方可收效。药如山羊角、地龙、蜂房、蜣螂虫、水蛭、山慈姑等,能清热止痛,缓解僵挛。如肢节拘挛较甚者,还可加蕲蛇、山甲、僵蚕等品。如属风湿痹痛而关节拘挛者,朱老重用宽筋藤,一般可用30~45g。偏寒湿者,重用川乌、草乌、桂枝、附子、鹿角片等。此外,青风藤、海风藤善于通行经络,疏利关节,有舒筋通络之功,与鸡血藤、忍冬藤等同用,不仅养血通络,且能舒挛缓痛。伴见肌肉萎缩者,重用生黄芪、生白术、熟地黄、蜂房、石楠藤,并用蕲蛇粉,每次3g,每日2次,收效较佳。5 p3 V2 J3 \: S# ?* p
中医治疗疾病,方法众多,来于实践,行之有效,所以色彩纷呈。
* h- {9 r7 Z$ w8 J, y朱老对于很多独特的用药方法都有研究,下面就是朱老搜集整理和经常采用的鼻药疗法,就是用药物鼻置或嗅入鼻腔而达到治愈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它不仅能治愈局部病变,如鼻渊、鼻内瘜肉等疾患,而且能治疗多种周身性或远离脏器的疾病,这是祖国医学范畴内的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法。由于它在临床上屡奏殊功,有深入钻研与阐发的价值。
/ u* x; g! T+ y; _. U5 m“鼻药疗法”通过实践,证实能治疗喘息、外感时气、痧气、黄疸、疟疾、偏正头风、鼻渊、鼻内瘜肉、乳痈、瘰疬、闪腰疼痛、疔疮、牙痛、各种眼疾等内外科疾病,它的应用非常广泛,而效验又卓著可靠。至于“嚏法”,也是鼻药疗法的一部分,它多用于急性疾患,有开窍、发散、催吐、升提等作用。朱老择临床常用者列述于次。
# u9 m- n% ^+ n(1) 哮喘 (单方)
. Q  _8 L0 i+ Y% e, U$ M5 y9 {. h: S主治:哮喘之属于寒哮者。9 B6 l( A& P' h$ A: ^
处方:巴豆霜、姜汁适量。
+ W( S# E' |4 w  e用法:将上药拌调为丸如枣核大,用皮纸或药棉裹塞鼻内,片刻后鼻内有热灼感,而喘逆即渐平复。喘平后即可将药取去。$ e" l4 k& m. S1 N+ I) j2 Q
    (2)伤寒时气 (《外治寿世良方》“金丹丸”)
& W3 n/ M3 _8 D+ O, G- m      主治:一切风邪、伤寒、绞肠痧、头痛、牙痛、浑身疼痛、心中刺痛、水泻、痢疾、赤白带下症。
! S/ G; ]" @# s: |; o    处方:乳香、麝香、雄黄、朱砂、巴豆、牙皂、沉香、官桂、大黄、川乌、高良姜、细辛、硼砂各等分,研为细末,以红枣肉为丸,如黄豆大。2 N7 j# R* b) n  j
用法:用药棉包塞鼻内,男左女右,片刻后得汗而解,不瘥者可继续塞用一次。
1 K1 `$ ]: c: X& k$ M( y    (3)痧气/ o* [6 W% S/ _3 [
其一、卧龙丹 (验方)
! V" f/ S: q' x2 Z, J主治:治一切痧气霍乱、五绝卒倒、急暴之症。: ?$ C! [9 N% G& x
处方:犀牛黄、飞金箔各1.25克,当门子、猪牙皂各1.66克,朱砂1.88克,梅片、荆芥、羊踯躅各6.25克、灯心灰6.88克。共研细末,瓷瓶密贮。7 B' h, g1 N- [
用法:以少许鼻内,取嚏即效。
9 C1 Q0 q+ N3 Z注意:药铺有成药出售,可以购备应用。孕妇慎用。, v/ I+ C* s, Z1 w% k- R  M
其二、辟瘟丹(验方)4 f% s9 h/ g+ I1 \2 ~4 l$ Q
主治:暑月受寒、腹痛吐泻、头目昏眩之症。
! |2 f( f8 Q. n, t处方:白芷、飞朱砂各68.75克,梅片15.6克,白檀9.38克,木香4.06克,薄荷冰、降香、公丁香3.13克,白蔻仁1.88克,佩兰1.56克,麝香0.31克,共研极细末,以甘油调匀,用锡盒装0.62克。
: y; N1 K$ J3 R$ R0 \用法:每取少许抹搽鼻
5 x6 j: |" e% H- B8 l+ W) `6 |- O+ `: w0 }2 H$ r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9-8-18 21:36:04 | 阅读全部
        今天晚上(2019年8月18日),由曹传龙接着讲《永远的大道国医》。他讲的小标题是:一代医家马培之。        
& [6 w) N7 R; R% V2 X/ d. }" F& g        马培之(1820—1903),名文植,字培之,睌年号退叟。因曾进京为慈禧太后治好病而获称马徵君,江苏武进孟河人,为晚清著名医家,是孟河医派四大家(费伯雄、马培之、巢渭芳、丁甘仁)之一,传世医著有《医略存真》《外科传薪集》《马培之外科医案》《马培之医案》《孟河马培之医案论精要》《马评外科症治全生集》《纪恩录》《青囊秘传》《伤寒观舌心法》《药性歌诀》《务存精要》《外科集腋》等。他一生穷于医学,既继承了家学,又兼拜名师,精通内、外、喉诸科,尤以外科见长而以内科成名。马培之之所以取得了辉煌的医学成就,这主要得益于他出生的家庭和所生活的环境,是良好的中医世家孕育了他,是孟河医学这片浓郁芬芳的氛围滋养了他。孟河古称南兰陵,山明水秀,人杰地灵,名医荟萃,当今的国医大师颜德馨、朱良春都是孟河医派的再传弟子。回顾历史看今朝;而今,中医学之所以一步步走向式微衰败,广大基层中医人才匮乏、甚至消亡,包括野生天然中草药也被人为地大势破坏,最主要原因就是民间业已缺少像“孟河”那种浓厚的医学氛围了,这是时代对中医造成的悲哀!颇值得有关部门及有关仁人志士去深思!http://www.ynjkcy.com/ddgy
! c( E: x  f8 _9 A5 `, B        祝贺曹传龙讲述《永远的大道国医》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清代医家马培之的学术成就。          R- R( P3 o' c6 h, F1 e
        马培之(1820—1903)为晚清孟河医派四大家之一,马培之本姓蒋,因其祖先学医于马氏,遂从马姓。同、光时最负盛名。' Y  \9 q2 o* J
因此,一般介绍说其祖上自明代马院判起即世代业医,培之自幼随其祖父名医马省三习医16年,尽得其学;后又博采王九峰、费伯雄等医家之说,融会贯通。他为晚清著名学者俞樾的治病经历,使其医名大噪;又应诏入宫为御医为慈禧诊病,慈禧称赞他"脉理精细",手书"务存精要"匾额,赐三品官,名震四方。孟河四大家中巢、丁两家的代表人物巢渭芳与丁甘仁皆受业于马培之;清末名医邓星伯亦是马氏门生。% x* y& {, y5 p3 B7 Z0 {
《马培之外科医案》全书收载医案58例,对每一病案不仅有详细的记述, 马培之外科医案并有深透的论述和分析,有的还有专论附于后,反映了马氏颇深的学术造诣与丰富的临床经验。# ^2 J# W4 o- B- x6 C6 Q
马氏为孟河医学流派代表医家之一,尤以中医外科著称,"所治疾病,多获奇效。"晚年曾被邀至京为御医,在中医发展中有一定的影响和地位。本书医案理法方药赅备,辨析详明,是指导临床工作者重要参考书。) ?% U0 T* O4 I  C, |8 g
      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曾经在马培之先生的家里,跟随他的孙子学习医学、抄方一年。那是 1935年2月的一天,朱良春先生坐着小独轮车,经过大半天的行程,到达了马培之的孙子马惠卿家,这是一所很体面的乡间建筑,宽阔的院落,显示出不同世俗的气派。朱良春的老亲戚来到马惠卿家,说明了来意。马先生沉吟片刻,就说“好吧,让他来吧。学徒的费用,三年360块大洋。”% @( Q% Y3 _; q! E" P
“360块大洋?相当于现在多少钱?”包编辑问。
5 R, L; F* u* u# D1 U' U“那可是多了,少说也得有几万吧。”朱老至今仍然显得很沉重,“因此,老亲戚又请求分期交付,每年120块大洋。”马先生终于同意了。1 ?4 F) h3 m, M% l. |9 Y
朱良春在亲戚的陪同下,终于见到了马惠卿先生。在燃着两个大红蜡烛的拜师仪式上,一个头磕下去,他就成了太医马氏医学的传人。
- k  i( k, Y) y% I* K马惠卿先生上午看病,下午出诊。一顶小轿二人抬,无论远近,大多是要坐轿子出诊的,这就是太医世家的风格。
! x5 X# _& i# z- x# W* u$ k马先生的武进话,或者就是孟河话,朱良春听不懂。好在已经有十几个师兄都在抄方。) Y# i1 Z) m; w0 N( ?3 G
两张八仙桌一溜摆开,马先生坐在正座上,右手是病人,左手是大师兄,依次是二师兄、三师兄、四师兄,到了朱良春已经是十几名之后,只能抄前边师兄的笔记了。# E; u* U' j9 G1 @
马先生一边诊脉,一边念念有词地唱着方子:“头痛,发热,周身,酸楚,脉浮紧。证属,风寒在表,理当,发汗解表。麻黄汤,加减。”; \+ b" o& ~. R5 }6 R
马先生慢条斯理地念着,下边十几个徒弟无声地抄着,大堂里异常宁静。
% {+ j- n5 h* ~" T% U" \4 C' g, y朱良春抄着方子,不懂的地方也不敢问,只好记着,等马先生诊完了等待的患者,回房休息了,才能去问前边的师兄。当然,随着逐渐熟悉,随着能够听懂孟河话,有些问题,在马先生高兴而又空闲的阴雨天里,或者诊前诊后,也是可以直接请教马先生的。
3 |% t' ?2 C2 d8 B大师兄实际上是一个领班,他在清晨起得最早,然后扯着嗓子喊:“起来!起来!大家都起来!”然后,大家就都起来了,有的去扫地,有的抹桌子,有的洗脸,有的上厕所。
" y$ Y/ L7 Q: T) b: ~9 w经过一翻整理,清扫,开始晨读,大家或默念,或诵读,都在按着大师兄前一天布置的任务,每个人不同地一段一段地往前学习。学完了一本书,再学一本书,当然,书都是马先生指定,徒弟们自己拿钱买的,全是当年通行的木刻版医书。
- f1 _' N, Z5 R% v4 }当然,马先生家里祖传的医书也很多,大家都争着抄写,什么《丹方》《膏方》《散方》《丸方》《记恩录》等等,一年之间,竟然抄成了厚厚的几大本子。; E1 Q# s5 E6 w. }' g% k. B5 t8 d
“可惜的是,1958年,政府号召献方,单方、验方都要献出来。我当时是南通市中医院的院长,应当带头献出来。结果,陈列了三天,我抄写的三大本方子,就不翼而飞了。查了半天,也没有查出下落。”90岁的朱良春不无遗憾地说。毕竟,那是他一年的辛劳与汗水,还有沉甸甸的120块大洋啊。
* k" r; Z0 ^% w, T" O* \4 ~+ K单单丢失了从太医世家抄来的方子,看来这个贼真有眼光。
/ u% F1 u2 Q9 b* y$ _ 太医家里的医学内容是丰富的,文化厚重。但是,受过现代教育的朱良春,对于抄方生活一开始还很新鲜,很吃力,等到一旦熟悉之后,他强烈的求知欲已经无法满足,他感到了苦闷。当然,他也为家里将要再拿出来120块大洋,或者240块大洋,感到无比的沉重,他失眠了。
  U0 X$ I$ Y7 o; q* @孟河镇是一个繁荣的江南小镇,商贸来往很热闹,而且现代报纸已经在镇上出现,这报纸上的消息就格外吸引年轻的朱良春。他一翻报纸,一则招生广告吸引了他:苏州国医学校正在招收新生!1 {) U  t4 [1 _! Q; B( q. G6 }
苏州国医学校不但有许多名医任教,而且还聘请章太炎做校长!章太炎可是一个大名人啊!当时的青年学生,谁不知道章太炎啊?
& ]' `" U' P# C$ o: _: L4 n朱良春的失眠情绪,“传染”了另外一个师兄弟,两个人密谋几天,终于下定决心:深夜出逃!+ J" T' u& z$ B( Q7 V  b% F
太医家里的人都已经睡下了,两个人趁着夜色正浓,像小偷一样,夹着行李,悄悄地遛出大门,在寂静的街道上夜奔。
: Y* `: E( Y9 t, n- l+ c他们矛盾过,痛苦过,想到过告别,想到过好和好散,想到过马先生的感受。然而,他们最终选择的是:不辞而别,星夜出逃!奔向章太炎先生做校长的中医现代教育。
. n; u2 e! _% }% I) s& Z9 [
* v% c$ r& \7 m# ^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9-8-19 22:23:39 | 阅读全部
       大家好,本周一(2019年8月19日)由马京雪和大家一起学习《扁鹊文化与原创国医》。% R% o' O  ]! Q
       本周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邓铁涛、朱良春先生论虚损》
- H( L4 V# ^: z- R6 \6 b( R       敬请期待马京雪的精彩分享。http://www.ynjkcy.com/bqwh
: q/ d8 Y0 M+ j5 _. L7 v& J        姜俊峰:6 e, N$ I' T, j6 D
感谢师父的传承安排!
+ b! \3 I6 }  g" f9 e( g8 d感谢马京雪师兄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宣讲,真的很好,辛苦了。期待师兄下一次课。
5 h$ ]5 k% \/ ^- X
! e" B; h. m6 [% X* W2 E8 A依河图洛书理论,水火木金非土不成,土以厚德养四方而成四方,所以,强调四季脾旺外邪不侵非常有道理的,这是养生。治疗疾病则同样也是这个道理。6 b; a5 {4 g9 p0 s

7 O& N0 m8 G9 G" [" i, X& Z6 t医乃仁术,重症肌无力、痹症,都会给病人及家庭造成极大痛苦和沉重的心里及经济压力,二老攻克难关而且不保守私藏妙方,而是公布于众、惠济众生,功德无量也,故能春秋皆度百岁乃去。1 S% K7 t# G, Z4 h7 A
再此遥拜朱老和邓老两位师爷。叩首!。: e; U- B% x1 ^& a9 a: W+ \/ l6 A
             祝贺马京雪讲述《扁鹊文化与原创国医》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邓铁涛、朱良春先生论虚损》的有关内容。
+ J& W7 V9 P. k8 J8 `8 e/ d0 G2 S       由扁鹊论述损至脉而逐渐形成的“虚损病机”学说,逐渐演化为内伤虚损学说,经过历代医家不断研究,在金元时期得到了很快的发展,首先由张元素脏腑辨证开创,再由李东垣重视脾胃、补中益气阐发,成为易水学派的主要特色。河间、易水学派的学说,在元代传到江南,由罗太无整合之后,传授给朱丹溪,在治疗杂病的虚损病机方面逐渐丰富。薛立斋、赵献可、张景岳、李仲梓阐发肾命学说,把虚损病机由独重脾胃,扩展为重视脾肾,这是一个不断发展,逐渐完善的过程。
& p, C% n8 y" F, k9 j9 p9 o. E       邓铁涛先生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到157医院工作时,选择研究脾胃学进行研究。这是他较早开始的中医科研工作,也对其日后学术研究发生了深刻的影响。
; Z# J# P! g. d# G1 d/ A邓铁涛先生在临床和研究中,发现古人所说的“四季脾旺不受邪”,以及各种疾病的产生多由“内因脾胃为主”,这样的病因学说很有道理。也就是说,人体内在元气充足之时,则疾病无从发生;而元气是否充足,关键在于脾胃是否健旺。
- R, g- S5 U: ^  u% u. H2 Y在临床诊治的过程之中,历代医家从脾胃论治的方药与法则,覆盖疾病的范围相当广泛,除能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之外,其它系统如血液、神经、循环、运动、内分泌系统的多种疾病,都有采用脾胃论治而受到良好疗效的例子。邓铁涛先生初步认识到,临床上只要抓住脾胃这个关键,不少疑难病症都可以找到解决的出路。因此,邓铁涛先生写的“中医脾胃学说提要”,及其他多篇集体论文,于1962年发表在《广东中医》上,得到国内医学界的肯定。最后写成总结性的《脾旺不易受病》的科研论文,也收载于《邓铁涛学术思想研究Ⅱ》的附篇之中。' Y! e# u/ b+ J' k) e
通过不断地研究、探索,邓铁涛先生注意到,不单运用脾胃学说指导治疗胃肠疾患很有作用,而且对西医论述的多种病症,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减少症、重症肌无力、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肝硬化、子宫脱垂等,均有采用脾胃论治而收到良好效果的例子。临床实践的结果,扩展了人们对于脾胃学说的认识视野。
( s- I8 j4 T3 R* E7 w, i$ O邓铁涛先生认为,前人说脾胃乃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受纳运化水谷精微,达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理论,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脾胃在生理、病理学上占有重要位置,一旦发病,设法恢复脾胃正常功能,使气机调畅,升降得度,是治疗疾病、促进机体康复的关键环节。抓住脾胃这个轴心,不少奇难杂症多可迎刃而解。1 B, e7 Y6 d, v" T( E  ~
邓铁涛先生攻克世界医学难题重症肌无力,是从临床中慢慢积累经验开始的,他不断查阅文献典籍,发现不管西医所述的各种类型的重症肌无力是如何分类的,它们都以的肌肉无力为突出的证候表现。在中医的理论里,肌肉的“主管部门”是五脏的脾脏。金元四大医家之一的李东垣,对于脾胃学说很有研究,著有《脾胃论》一书。邓铁涛先生潜心研究李东垣的学术思想,经过数十年的摸索,又融会了《难经》“虚损”之说,认为重症肌无力属脾虚,但又与李东垣所论的一般中气不足不同,是“因虚致损”。. X; x+ H3 _2 n  _! N
朱良春先生行医治病七十多年,对于许多疾病都有很深入的研究、发明,我们难于枚举,只好以某个疑难病症为例,探讨其学术成就,研究其学术思想。
" T2 i6 M" a4 X9 Z+ B8 v3 a痹证,尤其是类风湿关节炎,不仅临床上很常见,病程长,痛苦大,而且疗效不够理想,被公认为疑难病,也被称为“不死的癌症”。朱老对此病深有研究,不仅开发出系列有效成药,可以供大家选用,而且针对该病的关键难点,他也毫不保守,多次在杂志上,在外出讲学的过程之中,奉献出来,供大家学习、参考。
9 X% M& ]3 P6 u6 |, ]朱老1991年,在《中医杂志》第6期发表了治疗痹症经验的文章,朱老说痹证属于比较顽固,缠绵难愈的一类疾患,尤以顽痹(类风湿性关节炎)更为棘手。前来求治之顽痹患者中,有一部分由于长期使用类固醇类药物,常伴见明显的停药综合征,有的终身不能减停,从而产生严重的副作用,如柯兴氏综合征、脱钙、胃病加剧等,给治疗带来了困难,往往用药不易收效。0 w" \( r% g  `0 m
针对类风湿患者的特点,朱良春先生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研制出益肾蠲痹丸,通过实验研究探讨其机理,在临床试验的基础上,取得了国家批准文号,不仅方便患者治疗,而且开辟了补虚益损治疗风湿病的一条道路。
2 K) @. J  b% N益肾蠲痹丸方药组成:地黄、熟地黄、当归、淫羊藿、全蝎、蜈蚣、蜂房、骨碎补、地龙、乌梢蛇、延胡索等二十味药材。
$ ], E3 I* }' K2 l; x朱老认为,类风湿关节炎相似于《金匮》之历节病、宋《患者有阳气先虚的因素,病邪遂乘虚袭踞经隧,气血为邪所阻,壅滞经脉,留滞于内,深入骨骱,胶着不去,痰瘀交阻,凝涩不通,邪正混淆,如油入面,肿痛以作。故治颇棘手,不易速效。通过长期实践,明确认识到:此证久治不愈者,既有正虚的一面,又有邪实的一面,且其病变在骨质,骨为肾所主,故确定益肾壮督以治其本,蠲痹通络以治其标。组方用药时,又根据虫类药“搜剔钻透驱邪”的特性,集中使用之,有协同加强之功。故益肾蠲痹丸的立方,除选草木之品以补肾培本之外,又藉虫类血肉有情之品搜风逐邪,散瘀涤痰,标本并顾。经20多年临床系统观察,初步认为对于顽痹,确有较好的疗效。
* c: q. h8 d& y8 A& r6 E( _/ ?% x  y6 L+ Z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9-8-21 22:19:35 | 阅读全部
       各位群友,各位同道:今晚,2019年8月20日(周二)我们继续有请中医名家曹东义教授,为我们深度解读温病经典第71讲。 # k8 C6 c4 ]2 S- n; p+ |' n" R5 D: B

+ B" A# |2 A( ^9 j$ w# U- U       曹东义,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第四、第五批师带徒指导老师,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现任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世界中联一技之长分会会长、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张仲景学术思想研究会会长,出版著作41部,发表论文80多篇,文字累计500余万。http://www.yanzhaozhongyi.com/portal.php?mod=list&catid=4
  r% K6 }7 x  u# }+ @0 P9 u8 l      各位新老朋友大家好!今天晚上我们一起学习《温病条辨》的范围:; d; G9 |; g5 ~
催生不可拘执论( U8 `7 Y: I5 M7 {" [
催生亦不可拘执一辙,阳虚者补阳,阴损者翕阴,血滞者通血。余治一妇素日脉迟,而有癥瘕寒积厥痛。余用通补八脉大剂丸料,服半载而成胎,产时五日不下,是夕方延余诊视。余视其面青,诊其脉再至,用安边桂五钱,加入温经补气之品,作三杯,服二杯而生矣,亦未曾服第三杯也。次日诊其脉涩,腹痛甚拒按,仍令其服第三杯,又减其制,用一帖,下癥块长七八寸,宽二三寸,其人腹中癥块本有二枚,兹下其一,不敢再通矣。仍用温通八脉由渐而愈。其他治验甚多,略举一二,以见门径耳。
% o4 w/ I2 ~  r6 \/ O产后当补心气论; _# |& T6 E. `
产后心虚一证,最为吃紧。盖小儿禀父之肾气、母之心气而成,胞宫之脉,上系心包,产后心气十有九虚,故产后补心气亦大扼要。再水火各自为用,互相为体,产后肾液虚,则心体亦虚,补肾阴以配心阳,取坎填离法也。余每于产后惊悸脉芤者,用加味大定风珠,获效多矣(方见温热下焦篇,即大定风珠加人参、龙骨、浮小麦、茯神者)。产后一切外感,当于本论三焦篇中求之,再细参叶案则备矣。9 |) P! f& D" S& S& w3 k2 l" _; F
产后虚寒虚热分别论治论
1 v+ Y; l$ p5 X; I 产后虚热,前则有三甲复脉三方,大小定风珠二方,专翕膏一方,增液汤一方。三甲、增液,原为温病善后而设;定风珠、专翕膏,则为产后虚损,无力服人参而设者也。古人谓产后不怕虚寒,单怕虚热。盖温经之药,多能补虚,而补虚之品,难以清热也。故本论详立补阴七法,所以补丹溪之未备。又立通补奇经丸,为下焦虚寒而设。又立天根月窟膏,为产后及劳伤下焦阴阳两伤而设也,乃从阳补阴,从阴补阳互法,所谓天根月窟间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也。- [# W- y" E/ m8 r9 Z
保胎论一6 V9 [# M" R1 W
每殒胎五六月者,责之中焦不能荫胎,宜平日常服小建中汤;下焦不足者,天根月窟膏,蒸动命门真火,上蒸脾阳,下固八脉,真精充足,自能固胎矣。
% f' [8 k! j5 l8 V+ K; p& E+ ^/ w/ Q保胎论二. J( Y; Y5 J/ v( V+ I
每殒胎必三月者,肝虚而热,古人主以桑寄生汤。夫寄生临时保胎,多有鞭长莫及之患,且方中重用人参合天冬,岂尽人而能用者哉!莫若平时长服二十四味专翕膏(方见下焦篇秋燥门),轻者一料,即能大生,重者两料(滑过三四次者),永不堕胎。每一料得干丸药二十斤,每日早中晚服三次,每次三钱,约服一年。必须戒房事,毋令速速成胎方妙。盖肝热者成胎甚易,虚者又不能保,速成速堕,速堕速成,尝见一年内二三次堕者,不死不休,仍未曾育一子也。专翕纯静,翕摄阳动之太过(肝虚热易成易堕,岂非动之太过乎),药用有情者半,以补下焦精血之损;以洋参数斤代人参,九制以去其苦寒之性,炼九日以合其纯一之体,约费不过三四钱人参之价可办矣。愚制二十一味专翕膏,原为产后亡血过多,虚不肯复,痉厥心悸等证而设,后加鹿茸、桑寄生、天冬三味,保三月殒胎三四次者,获效多矣,故敢以告来者。- V: b$ z+ p' t' }7 T3 x
       通补奇经丸方(甘咸微辛法)' F, o: U9 x+ }8 j* ~
       鹿茸(八两,力不能者以嫩毛角代之) 紫石英(生研极细,二两) 龟板(炙,四两) 枸杞子(四两) 当归(炒黑,四两) 肉苁蓉(六两) 小茴香(炒黑,四两) 鹿角胶(六两)沙苑蒺黎(二两) 补骨脂(四两) 人参(力绵者以九制洋参代之,人参用二两,洋参用四两) 杜仲(二两)% {2 U" w( b  h! m. |- D- O# y
       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小梧子大,每服二钱,渐加至三钱。大便溏者加莲子、芡实、牡蛎各四两,以蒺藜、洋参熬膏法丸。淋带者加桑螵蛸、菟丝子各四两。癥瘕久聚,少腹痛者,去补骨、蒺藜、杜仲,加肉桂、丁香各二两。
4 `; a4 z, w1 q4 H4 x8 S       天根月窟膏方(酸甘咸微辛法,阴阳两补、通守兼施复法也)
( |. B- ^. E4 w6 ^/ M: t1 L. o' E       鹿茸(一斤) 乌骨鸡(一对) 鲍鱼(二斤)鹿角胶(一斤) 鸡子黄(十六枚) 海参(二斤) 龟板(二斤) 羊腰子(十六枚) 桑螵蛸(一斤) 乌贼骨(一斤) 茯苓(二斤) 牡蛎(二斤) 洋参(三斤) 菟丝子(一斤) 龙骨(二斤) 莲子(三斤) 桂元肉(一斤) 熟地(四斤)沙苑蒺藜(二斤) 白芍(二斤) 芡实(二斤) 归身(一斤) 小茴香(一斤) 补骨脂(二斤) 枸杞子(二斤) 肉苁蓉(二斤) 萸肉(一斤) 紫石英(一斤) 生杜仲(一斤) 牛膝(一斤) 萆薢(一斤) 白蜜(三斤)
9 @) Q8 Q# S  i) t2 z       上三十二味,熬如专翕膏法。用铜锅四口,以有情归有情者二,无情归无情者二,文火次第煎炼取汁,另入一净锅内,细炼九昼夜成膏;后下胶、蜜,以方中有粉无汁之茯苓、莲子、芡实、牡蛎、龙骨、鹿茸、白芍、乌贼骨八味为极细末,和前膏为丸梧子大。每服三钱,日三服。7 q& b* x: d' g$ Z/ P" P
       此方治下焦阴阳两伤,八脉告损,急不能复,胃气尚健(胃弱者不可与,恐不能传化重浊之药也),无湿热证者;男子遗精滑泄,精寒无子,腰膝酸痛之属肾虚者(以上数条,有湿热皆不可服也);老年体瘦痱中,头晕耳鸣,左肢麻痹,缓纵不收,属下焦阴阳两虚者(以上诸证有单属下焦阴虚者,宜专翕膏,不宜此方);妇人产后下亏,淋带癥瘕,胞宫虚寒无子,数数殒胎,或少年生育过多,年老腰膝尻胯酸痛者。. I' o2 U2 h3 g* b! B' M3 i
卷六  解儿难6 Z/ s* _3 V; g2 a( z4 X+ ~5 n
解儿难题词
/ e* D" h# S& X& X  s儿曷为乎有难?曰:天时人事为之也,难于天者一,难于人者二。天之大德曰生,曷为乎难儿也?曰:天不
% M6 M; j: i' ], A+ O: X
5 Q9 r8 b, a1 y$ b: J4 }6 F5 ]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9-8-21 22:21:23 | 阅读全部
       大家好,今天晚上(2019年8月20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张培红主任为大家讲述《瘟疫论译注》的第十九讲。( z- S, i- L( u" Q. r' c$ H+ ^4 V
        她与大家一起交流吴又可是如何认识和运用下法治疗瘟疫病的相关内容。, k8 \6 D7 f0 a; g0 c
      请大家关注收听张培红的精彩讲述与分享。http://www.ynjkcy.com/wyl1 H( h5 l6 Q0 D  G4 _9 V
        祝贺张培红主任讲述《瘟疫论译注》成功!她和大家一起讨论了吴又可运用下法治疗瘟疫病的相关内容。; V8 {2 n" F% C
      瘟疫病的下法很常用,孔毓礼曰:“浮黄色浅不干者,不宜下。干黄色如沉香,方是下症。”
% c, K: J5 P9 {龚绍林曰:“舌白苔,邪未传胃,故不可下。舌苔色黄,邪已入胃,故宜下之。所载各症,共计四十有一。除白砂苔与硬黄苔以外,总以苔黄为验。右关脉数实为主,凡下不以数计,脉平病去。不宜下矣,但有气虚血虚之人,宜随其虚,而加补药以扶之,则不误人性命矣。”
2 i' Y0 B8 w8 b+ k+ i7 N: e/ T龚绍林曰:“黑苔不论软硬润燥,必见其由白而黄,由黄而黑者,乃是下症。如无黄白苔底,似墨涂黑一般,则非下症。妊娠阴症,固多见此。余见素常饮烧酒之人,亦多见此,医者须知。”
9 k" V  P7 l& P( b; E' a- m2 W! ]舌芒刺一证,自元代《敖氏伤寒金镜录》注重外感热病的辨舌验苔之后,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清代温病学家尤其强调辨舌验齿,把舌苔与舌质变化看作邪热在表在里、津液存亡的主要指征。舌苔芒刺多数预示着病人,里热亢盛、津液亏乏的危重病情,应当急下存阴。
- D0 F$ [( X+ G  j6 v舌质裂纹,在外感热病过程之中也可经常见到,与大地干旱日久发生的地裂一样,是人体热邪炽盛、津液严重匮乏的外在表现。治疗的首要任务不是养阴,而是急下存阴。/ M8 }; z5 C& c) `( f5 f: f
. c8 F+ X( ~9 [; ^+ j% a/ y# E
舌卷囊缩,历来就是危重证候,多是外热病后期,神志不清,或是肝风内动的先兆。
# g$ l0 L7 x+ ]) w  p6 S7 p& d5 w唇焦舌裂、口干鼻燥出现在外感热病的极期,都是邪热炽盛的征兆,单纯养阴,往往远水不解近渴,只有急下存阴才是釜底抽薪之举。+ z+ r. _* r; N6 w6 k) m. v
外感热病过程出现口燥渴,一为在经热邪,需要使用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泻热生津止渴;一为邪热在腑,结于肠道之中,必须急下存阴;如果热退身凉、脉静,邪气已退,才能考虑养阴生津。盖邪热未清之前,清热驱邪是其首务,只要这一主要矛盾解决之后,养阴生津才有保障,才不是误治。
7 u& w: p! Q  h$ p8 L! p# n% D孔毓礼曰:“一妇病疫,应下失下,四十日潮热不解。舌硬口干,右脉小弱,余下之。舌软热减,右脉变成浮大,然大便又秘四五日,体素虚,未敢再下。以麻仁、大黄、枳实作丸,微利之,竟不能利。且小便解时作痛,痛则洒然毛疏,如作寒之状。余用金匮肾气汤,去附子,一剂痛止,再剂而大便先硬后溏,诸证如失。此证鲜有不错认作热毒者,记此以证。小便作痛,亦有不属内热之症。”
( e7 X' w! ~! A潮热谵语,都是邪热深入血分,影响神明而出现的证候。由于温疫邪气伏于膜原,在半表半里之间,也可见潮热之证候;热入血室,多见于妇人经水适来适断的时候,又感受外邪,出现独语如见鬼状、入暮谵语等证候;神虚谵语是外感热病后期,阴液津血不足,血不养神而出现的虚烦谵语,治疗应以滋养阴血为主。$ M' Q* X1 r) i6 `# X) p
; ?5 ^* y5 h7 k' C5 X8 c
以上瘟疫过程出现的各证,大多都可以用下法,祛除病邪,获得疗效。 ( S4 Y+ ^; D+ ~+ Y' ^+ a

6 ~7 @9 A7 A  g4 }5 p/ D6 ^* C0 U3 j! ^9 a' F( j( X
& g: m0 a" Y9 |! H+ S: n

$ ~: `( N6 U9 H2 A6 J1 z, D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9-8-21 22:24:18 | 阅读全部
         本周三晚上(2019年8月21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武宁为大家讲述中医内科学肺痨有关内容。2 f! i, ]# ~$ u$ J+ k+ C

0 q' f( @; ?% ^3 m. \         肺痨是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疾患,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为主要临床特征。病轻者,不一定诸症悉具,重者则每多兼见。对于本病的名称,归纳而言,大致有两大类:一类是以其具有传染性而定名的,如尸注、虫疰、传尸、鬼疰等;一类是以其症状特点而定名的,如骨蒸、劳嗽、劳瘵、痿疾、伏连等。+ u, I: g2 N2 [+ A$ T7 Z
          历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大约可分为三个时期。在春秋战国至东汉末期,认为本病属慢性劳损性疾病。如《素问·玉机真脏论》对本病的临床特点即有较具体的叙述:“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身热,脱肉破■……肩髓内消。”' S- w4 m) M2 K4 y  L
          让我们共同期待武宁讲述肺痨有关内容http://www.ynjkcy.com/zynkx
4 _6 L) k/ S; Z         祝贺武宁讲述《中医内科学》成功!她和大家讨论了肺痨的有关内容。
/ u" e# ?  m' E# t6 g# c! y4 C痨病,多有劳伤的历史,现在一般特指肺结核,这个病在过去很令人害怕,现在也有抗药性的情况,不能对其大意麻痹。1 C3 ^' k2 ?/ @/ |
1882年,德国科学家罗伯特·科赫宣布发现了结核杆菌,并将其分为人型、牛型、鸟型和鼠型4型,其中人型菌是人类结核病的主要病原体。肺结核就是主要由人型结核杆菌侵入肺脏后引起的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常见临床表现为咳嗽、咯痰、咯血、胸痛、发热、乏力、食欲减退等局部及全身症状。肺结核90%以上是通过呼吸道传染的,病人通过咳嗽、打喷嚏、高声喧哗等使带菌液体喷出体外,健康人吸入后就会被感染。. f3 H& O! Q1 B7 s7 K9 H/ ^! P
1945年,特效药链霉素的问世使肺结核不再是不治之症。此后,雷米封、利福平、乙胺丁醇等药物的相继合成,更令全球肺结核患者的人数大幅减少。在预防方面,主要以卡介苗(BCG)接种和化学预防为主。其中1952年异烟肼的问世,使化学药物预防获得成功。异烟肼的杀菌力强,副作用少,且又经济,所以便于服用,服用6至12个月,10年内可减少发病50%至60%。) x8 b9 Q: ^8 |, z+ H! J1 I* M+ w  I+ X
抗生素、卡介苗和化疗药物的问世是人类在与肺结核抗争史上里程碑式的胜利,为此,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甚至认为20世纪末即可消灭肺结核。然而,这种顽固的“痨病”又向人类发起了新一轮的挑战。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近年来肺结核在全球各地死灰复燃,1995年全世界有300万人死于此病,是该病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年,大大超过了肺结核流行的1900年。在2003年3月24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之际,“制止结核病”世界行动组织公布的数字显示,目前全球每天仍有5000人死于结核病,而每年罹患结核病的人数超过800万。) b7 w/ A$ v: Q  M: B
. g% e* X/ o$ \7 ]+ H9 |6 k
          中医治疗,主要是辨证论,历史上,也有一些小偏方,可以参考:# g/ I1 g2 O- X) z
1羊髓生地羹+ Z5 _  y+ i  X3 b4 e, R% n
[组成]羊脊髓、蜂蜜各50克,生地10克,熟羊脂油15克,黄酒25克,生姜丝、精盐各少许。
: H5 Q) W6 }! R; g+ a[制法]先将羊脊髓、生地一同放入锅内,加水煮汤至熟透,捞去药渣,再加入熟羊脂油、精盐、生姜丝、黄酒、蜂蜜等,加热至沸即成。
2 e2 `6 [- o* ]; d0 c2 m3 t7 ]) j* C[适应症]滋阴清热,止咳化痰。适用于肺结核之低热、咳嗽、咳痰等症。* g) b: Z: F& l  B& {% k; C# ~
[用法]一顿或分顿食用。
# k9 V! L( M( v0 l; w/ [, Q2银耳鸽蛋羹
: Y7 L3 K* \, h; T/ W$ n' q[组成]银耳2克,冰糖20克,鸽蛋1个。4 h) A% y+ s# H% k
[制法]先将银耳用清水浸泡20分钟后揉碎,加水400克,用武火煮沸后加入冰糖,文火炖烂;然后将鸽蛋打开,用文火蒸3分钟,再放入炖烂的银耳羹中,煮沸即成。- k6 S+ h' |. e& m+ C$ |
[适应症]养阴润肺,益胃生津。适用于肺结核干咳。
1 n  r1 F6 I) L7 ?/ o6 Z8 X[用法]饮汤吃银耳和鸽蛋。: a" Q6 j1 Z" m) I5 S
3胡萝卜蜂蜜汤
8 x+ B- l! |! v( h/ ?3 Y: Y9 I[组成]胡萝卜1000克,蜂蜜100克,明矾3克。) H, m, Z8 O8 J: t! l2 N9 Y
[制法]将胡萝卜洗净切片,加水350克,煮沸20分钟,去渣取汁,加入蜂蜜、明矾,搅匀,再煮沸片刻即成。# W$ r, D0 r8 W+ q
[适应症]祛痰止咳。适用于咳嗽痰白、肺结核咳血等症。
, v/ |: {! q% S8 j2 M7 l4 p[用法]日服3次,每次服50克。
8 u; \, g0 `6 e# v* |: [4甲鱼滋阴汤
' Z: B/ ?/ e! N[组成]甲鱼肉250克,百部、地骨皮、知母各9克,生地24克,精盐适量。) Z& @' {# ~1 s/ ]) n( _) A
[制法]将甲鱼放入沸水锅中烫死,剁去头爪;揭去硬壳,掏出内脏,洗净后切成l厘米见方的块,与洗净的百部、地骨皮、知母、生地一同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用武火煮沸,再转用文火炖2小时,加精盐调味即成。
3 s4 x' H1 u, ~6 c[适应症]滋阴清热,抗衰老。适用于阴虚及肺结核出现潮热、盗汗、手足心热等阴虚症。  b  l  U5 W  `1 j2 R
[用法]佐餐食用,日服l剂。- |$ U7 \8 M5 ~* K0 J
5鸡肝牡蛎瓦楞子汤; I7 b0 L& i% k5 p% C3 k
[组成]鸡肝l一2具,生牡蛎15—24克,瓦楞子12一15克。4 o5 H! d6 a; K) b
[制法]将鸡肝洗净切开,生牡蛎、瓦楞子打碎;先煎牡蛎、瓦楞子,60分钟后下鸡肝,待鸡肝熟后取汤饮用。
( W2 k0 l* S) }! ?$ S+ Q7 i2 }; q[适应症]补肝肾,消积化痰。适用于慢性咳嗽发热、疳积、肺结核、淋巴结核等。
" W) v# l: V+ B+ T[用法]日服l剂。
/ T: M% P3 A& `6雪梨菠菜根汤# v' q- \" r! a, @
[组成]雪梨1个,菠菜根、百合各30克,百部12克。( o3 E* \% H5 S1 k3 |/ z% Z0 x; J  s
[制法]将雪梨洗净切块,菠菜根洗净切成段,与百合、百部一同入锅,加水适量,煎汤,水沸后40分钟即成。4 L% u, a# ^* ]) h+ e
[适应症]清热,滋阴,润肺。适用于肺结核。
; Y# q& m" Q: k2 |2 T( f[用法]不拘时饮用。
0 J5 l9 [- [' r3 ]5 O4 a
/ a8 J8 e0 W# b# M5 }( B6 N; k# P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9-8-22 22:04:23 | 阅读全部
      本周四(8月22日20:00)"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雷宝淳中医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中医外科学》。
- J8 Z. G! S" r       今天开始我们学习中医外科疾病中的“脱疽、淋巴水肿”。今天我们主要从这2个疾病的病因病机、辨病诊断、辨证论治等方面学习具体内容。
+ |; n% n+ \; }# v* \+ [! [3 J0 |* k, a
       敬请期待李源中医师的讲述,欢迎各位同道批评指正。http://www.ynjkcy.com/zywkx
7 L6 K" k" }9 [/ k       祝贺雷宝淳讲述《中医外科学》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脱疽、淋巴水肿”的有关内容。
9 [% a( h, {# v: x) w脱疽是指四肢末端坏死,.严重时趾(指)节坏疽脱落的一种慢性周围血管疾病。又称脱骨疽。其临床特点是好发于四肢末端,以下肢多见,初起趾(指)间怕冷,苍白,麻木,间歇性跛行,继则疼痛剧烈,日久患趾;(指)坏死变黑,甚至趾(指)节脱落。在《灵枢·痈疽》中即有关于本病的记载,云:“发于足趾,名脱痈,其状赤黑,·死之治;不赤黑,不死。治之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好发于青壮年男子,或老年人。我国北方较南方多见。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多发生这样的病变。0 O  d  s! w$ l! j5 y% ~1 w, _
治疗方法
2 q! L  O% t2 m6 I0 u虚寒型【证见】 患肢喜暖怕冷,触之冰凉,干燥,皮色苍白,感觉麻木、酸胀,呈间歇性跛行,疼痛遇冷加重,趺阳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舌质淡,苔薄腻,脉沉迟细。, ]5 [  W, L! @+ V$ ]3 {
【治法】 温阳通脉,祛寒化湿。
& a. Z  L0 }2 q' P【方药】2 Q  R" P( p, ]" Q) c
1.主方 独活寄生汤(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合当归四逆汤(张仲景《伤寒论》)加减
6 z, E0 \7 N: I1 V' Q处方:独活9克,桑寄生15克,牛膝9克,续断12克,当归12克,党参15克,桂枝15克,熟地黄12克,赤芍9克,细辛6克,木通9克,红花6克,制川乌9克。水煎服,每日1剂。
! @: @, t; }8 E- |3 j' P(2)散寒通脉汤* `- `9 v+ ~1 {8 y( P& U
处方:熟附子15克,桂枝15克,炙甘草15克,细辛10克,炮姜10克,生薏苡仁30克,鸡血藤30克,当归12克,川芎12克,通草12克,独活20克,乳香6克,没药6克。水煎服,每日1剂。3 p! ~: b+ w% s4 ?4 T4 C
瘀滞型【证见】 患肢畏寒,触之发凉,皮色暗红,紫红或青紫,下垂时更甚,抬高则见苍白,足背毳毛脱落,皮肤肌肉萎缩,趾甲变厚,并可有粟粒样黄色瘀点反复出现。患肢呈持续性静止痛,尤以夜间为甚,不能入睡,趺阳脉搏动消失。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薄白,脉沉细而涩。' a* D+ I& |4 h  t% h, @& E) C
【治法】 活血通脉止痛。5 b8 {: v$ L* ^: V
【方药】: k/ p! \! h- u8 d
1.主方桃红四物汤(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味4 g! Y+ Q/ R% r* u" p# U* I
处方:桃仁9克,红花9克,川芎9克,熟地黄15克,当归尾9克,赤芍9克,鸡血藤30克,地龙12克,土鳖虫6克,桂枝9克,穿山甲9克。水煎服,每日1剂。
' ~3 E5 s  M% e1 l痛甚者,加乳香3克、没药3克。挟湿者,加黄柏9克、苍术9克。+ I8 v: F* V2 m
热毒型【证见】 患肢皮肤暗红而肿,趺阳脉搏动消失,患趾如煮熟之红枣,皮肤上起黄泡,渐变为紫黑色,呈浸润性蔓延,甚则五趾相传,波及足背,肉枯筋萎,色黑而干枯。溃破腐烂,疮面肉色不鲜,疼痛异常,如汤泼火燎,彻夜不得安眠,伴有发热,口干,食欲减退,便秘,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洪数或细数。 
! j) {" m* _  Z: m& a0 B! A【治法】 清热解毒止痛。0 v+ }3 }$ a. _
【方药】+ U& P1 S( O- [, r! E1 T% L
1.主方 四妙勇安汤(鲍相?《验方新编》)加味 
( ?$ W8 Q7 L9 U  n% Y3 E处方:玄参15克,金银花30克,当归9克,生甘草6克,知母9克,紫花地丁9克,金石斛12克,黄柏9克,赤芍9克,天花粉9克,生地黄15克,水煎服,每日l剂。疼痛剧烈者,加丹参12克、延胡索9克、乳香3克、没药3克。
' k0 G, H4 W7 I0 P% x% f% F1 q气血两虚型【证见】 患肢疼痛已较轻,皮肤干燥,肌肉消瘦,心悸气短,畏寒自汗,神疲倦怠。溃后疮口久不愈合,肉芽灰暗,脓液稀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M( @/ D* O/ q" k6 U
【治法】 补养气血。3 r# o/ E* ?3 I5 \8 w7 x
【方药】  L5 U% W% ~$ o1 l( H
1.主方十全大补汤(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 G6 x0 j  v* C# J1 o% T. q1 N处方:党参15克,黄芪15克,炙甘草6克,白术9克,川芎9克,当归9克,赤芍9克,白芍9克,茯苓12克,山药9克,熟地黄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 B$ J% x, B" [         以上诊治情况,供大家参考。
6 m" s4 V. c! s* j       淋巴水肿是淋巴液回流障碍所引起的病理改变,可发生于外生殖器、上肢,而以下肢为最多见。由于下肢肿胀,皮肤增厚,粗糙、坚如象皮,又称“象皮腿”。' @# q2 C0 E* i9 R% I0 [- ], ]% k& z
西医治疗选择手术,中医辨证论治为主。
. ~, x" K. m0 K- s: f/ E: q* \治疗原则9 R( e2 E4 _/ L( p
1.抬高患肢,压迫包扎。
/ ?  F0 c; q0 L' `2.限制水、钠入量及使用利尿剂。2 J% C* @3 x0 R% [# X$ p& o1 s
3.治疗丝虫病或丹毒。
' x/ L3 u  m( y; y4.烘绑治疗。  ~7 {  a  h4 W- i6 o  a
5.手术疗法:术式包括淋巴管或淋巴结-静脉吻合术。带蒂网膜移植术。病变部分切除植皮术。
' e+ X8 Q% U  T% K; B用药原则  b$ A- K# A7 p, a- E
一般认为,此病无有效药物治疗,主要依物理治疗,若是丝虫病或丹毒引起水肿,按丝虫病、丹毒治疗药物选用。
$ L/ F: y1 [9 ?7 ]
& @- w# U4 R6 ~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9-8-23 19:56:36 | 阅读全部
        本周五(2019年8月23日)预告:各位中医同道大家好,一技之长,空中课堂,本周五晚上由朱萍霞为大家讲述《邓铁涛传》---国医大师邓铁涛访谈录。
" d! s8 b6 g$ }1 V        本书由邓老的徒弟曹东义教授整理编辑。
' D7 k* ?4 E, V# ^" C. z8 M        本周五我要与大家分享的是第23章节: 出任“九七三”首席科学家 7 y: u' n- p+ G7 }$ O( {7 O4 b
1997年6月4日,原国家科技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决定要制定和实施《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随后由科技部组织实施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亦称973计划)。制定和实施973计划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实施,973 是国家科技研究领域里,很重要的一个项目。中医药应该占有一定的地位,但是至2005年之前却没有中医的项目。973计划的组织实施,以国家目标为宏观导向,确定工作总973计划的组织实施,以国家目标为宏观导向,确定工作总体部署,形成合理布局,体现为技术创新提供动力和源泉,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的要求。经过2003年香山科学会议之后,邓铁涛先生与其他专家一起,递交了呼吁书,引起了科技部领导的重视。于2005年的973计划中,首次设立“中医理论”专项,目的是提升我国中医药在国际上的核心竞争力。经3轮严格评审,包括中医基础理论、方剂配伍规律、络病学说与针灸3方面的基础研究最终获准立项,分别由邓铁涛先生和天津中医学院院长张伯礼、河北医科大学教授吴以岭担任首席科学家,邓铁涛先生推动中医药科研工作,几经呼吁,终于有了结果。他在得知获准立项的消息后,很高兴。中医药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有自主知识产权,最具原创优势。973计划中医专项专家组,是2005年7月14日由科技部聘请有关专家成立的,邓铁涛先生受聘成为专家组的组长。主要负责开展中医发展战略研究,加强对中医专项的宏观指导,研究提出专项研究重点方向和任务,协助管理部门开展专项的评审评估等工作。有了国家科研的大力支持,就可以带动中医药事业的大发展。
, i8 {3 W  T  \) d  i       让我们一起期待朱萍霞分享,欢迎批评指正http://www.ynjkcy.com/dttz0 C; p3 r$ }* k3 E, t/ W8 Q* U1 T, C
祝贺朱萍霞讲述《邓铁涛传》成功!她和大家一起走近国医大师邓铁涛先生,学习他的学术经验。
7 c1 E; u2 V3 Z, `+ M' Q- {9 s0 b973 是国家科技研究领域里,很重要的一个项目。中医药应该占有一定的地位,但是至2005年之前却没有中医的项目。
- `. {7 ?/ f! o9 Y2 z, W& y973计划的组织实施,以国家目标为宏观导向,确定工作总体部署,形成合理布局,体现为技术创新提供动力和源泉,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的要求。经过2003年香山科学会议之后,邓铁涛先生与其他专家一起,递交了呼吁书,引起了科技部领导的重视。于2005年的973计划中,首次设立“中医理论”专项,目的是提升我国中医药在国际上的核心竞争力。经3轮严格评审,包括中医基础理论、方剂配伍规律、络病学说与针灸3方面的基础研究最终获准立项,分别由邓铁涛先生和天津中医学院院长张伯礼、河北医科大学教授吴以岭担任首席科学家,累计投入经费5200万元。
/ j7 r. u6 s8 }4 Y" O+ S9 ?( p6 ^邓铁涛先生推动中医药科研工作,几经呼吁,终于有了结果。他在得知获准立项的消息后,很高兴。中医药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有自主知识产权,最具原创优势。中医基础理论研究首获国家973计划项目立项,体现了国家科技部对中医药发展的高度重视,有助于推动中医药科技创新发展。973计划中医专项专家组,是2005年7月14日由科技部聘请有关专家成立的,邓铁涛先生受聘成为专家组的组长。主要负责开展中医发展战略研究,加强对中医专项的宏观指导,研究提出专项研究重点方向和任务,协助管理部门开展专项的评审评估等工作。$ D) u6 s" A9 k* I5 X+ d: ^* `: C
有了国家科研的大力支持,就可以带动中医药事业的大发展。3 u$ e7 g- L' M; ~
大家认为,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是脏腑学说,自古以来,它的阐述主要靠阴阳五行学说。建国以后学术界曾有两次关于五行存废的大讨论,至今仍有不同的看法。上世纪80年代,邓铁涛先生从临床实践出发,提出了“五脏相关学说”用以指导临床辨证施治,在学术界引起了一定的反响。经过以后20多年的深入研究,这一学说现已逐步为中医界所接受。: h: o% Z0 q) m) X# ^- }
邓老认为,在中医五行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五脏相关”,并进行深入研究,的确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 H2 V  d$ |5 W# x3 u1 Z- ^) z
所谓五脏相关学说,就是要继承五行学说有关五脏关系的合理内涵,汰除五行学说中与中医理论不相符合的部分,根据邓铁涛先生的临床经验,阐发了各脏系统的特性,进一步提出“两两相关”、“一多相关”的关系,不用五行学说来机械说理;重视阴阳、气血、精与津液等在五脏相关中对五脏实质和功能的影响;用阴阳、气血、精与津液的变化和六淫、七情等的病因损害,说明五脏之间相关的病理改变特点,指导临床辨证;通过临床试验和动物实验研究相关理论,并探索其机理和规律。
% w; X/ ~" o; `邓老的研究工作是一种探索,因为有多年的临床依据,开展起来是比较顺利的。当然,任何科研探索都不是轻松的工作。课题启动后,进行了多方面的广泛协作。邓铁涛先生和学生们,已在心脾相关、肝脾相关、脾肾相关等两两相关的子系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而且在许多难治性疾病如失代偿的肝硬化、重症肌无力、运动神经元等疾病的辨证治疗中,起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指导作用。
, H% V: @. G: t2 g$ ?5 t0 q前期基础工作扎实,就容易进一步深入研究。* {6 {9 O+ L& t/ ^2 e! [% J

7 q; D' K. {' ]7 }* i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1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3131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