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曹东义师徒一技之长空中课堂“每日一讲”散记,几百个与中医命运攸关的专题
马京雪 发表于 2021-3-6 11:22:03 | 阅读全部
各位中医同道,中医爱好者:
1 h  P6 M( f, |: v
. @8 p# v5 ]0 x/ E        大家好!“世中联一技之长分会”《空中课堂》周五小组由雷宝淳带着大家一起学习河北医科大学李恩教授主编的著作《医学向何处去》  }+ `% u$ d) D; j  N- k6 q
. `! W$ p1 `1 i; n5 r) g2 c
    今晚(3.5)主要讲解的内容是本书第二篇的“中医学如何发展”。
3 T, q3 ?- o; d0 ^
( m; @. X; }6 w6 g1 D     中医如何发展?这是一个大问题,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的问题。关于中医的发展问题,李恩教授从“提高认识、研究和发展中医特色、立足实践、着眼创新以及中医教育改革和人才建设”等方面进行论述。
# a' l1 x1 I, H* K6 o7 L$ u% B: q8 V' l3 [
      李教授还着重指出:中医的发展关键在于要有一批科学队伍,而人才培养在教育。1 S% ?9 k1 ^! Y3 w( @

% r+ o7 C1 H3 ^, e5 S    期待雷宝淳的分享,欢迎大家批评指正。http://www.ynjkcy.com/
9 \' F( ^5 @# C& a+ N9 j3 c
0 B& U2 J. b, P& A2 [    祝贺河北医科大学雷宝淳讲座成功!他和大家一起学习了李恩教授主编《医学向何处去》之“中医学如何发展”的有关内容。
3 B  u$ r& W4 e. K7 j1 k
: r  k9 j3 k+ O; @: Y     中医如何发展?这是一个战略问题,李恩教授从“提高认识、研究和发展中医特色、立足实践、着眼创新以及中医教育改革和人才建设”等方面进行论述。  @+ Q) i% l. t
! B. |) H! R% R( ^+ t
      世界上任何一门技术,通过大学几年专业的学习,基本上都能够掌握,并应用于实践。唯有中医,大学、硕士、博士连续十几年学习,出来却连最简单的疾病都不会治,更有甚者,很多人还成了中医的掘墓人,反过来反对中医。% p2 U" J( r. |, j, [
& N3 a5 ~4 L9 [$ k4 |- T- m
       学习中医就要用符合中医规律的方法,用西医式的教育方法是教育不出来好中医。时年98岁高龄的邓老在2013年5月13日给曹东义写信说:这个可悲的现象,是王斌思想的影响所致!最近中医药学报上不断出现:‘中医是科学,要打破神秘的藩篱之类的要科学主义不要中医学的文章!’ 我年事已高,无法去教育这些中医学院毕业的“中医掘墓人”!
( P! F/ [, y" s$ {$ D& F- z0 u% H' s* D1 s  F. P; T
       邓老说:”我希望你以批臭‘告别中医’者的精神,执笔战斗。我的学生中你最为合适。你以为对吗?“
" k0 b' N# {5 F! N/ b2 V  k8 x- B$ s
      发展中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肩负责任,社会尊重中医,中医人读经典,善临床,跟名师,成名家,服务大众,造福人类。
5 D. ^: @( X4 F. o6 {) v) m4 {5 x  |; K6 p
      感谢雷宝淳的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1-3-6 22:05:05 | 阅读全部
本周六晚上(2021年3月6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群才中医师讲述曹东义教授编著的《外感热病学史》内容:
+ m; g) Q8 V! [" j2 E) a
+ V/ \( p5 w6 e7 I: T, c' ^) M      第二章晋唐时期的寒温论争。. n( d8 j& ~' S6 p, L
" M5 P. L5 S" e* f! J3 q
       第二节:《肘后方》与 《小品方方》的争论。
1 L( j5 s4 a& `8 f: U4 t* J. E5 T2 i' q0 y/ n8 }" n4 G
《肘后方》是晋代葛洪所著,原名是《肘后救卒方》,共三卷收方86首。后经南北朝时期的粱代医家陶弘景整理为79首,又增补22方,改为《补阙时后百一方》;其后又被金代医 家杨用道增补,取名为《附广肘后方》。就是现在的《肘后方》。
* N9 O* K5 _3 l/ o9 c
3 f% |! H5 }' ]) M, L& M《小品方》的作者东晋著名的医家陈延之,对葛洪在外感热病辨别上的模糊认识持不同观点,并据《伤寒例》中的广义伤寒学说,论述了伤寒与温病、时气的区别。在宋代时就已失传,但在晋唐时期,影响很大。在《千金方》中仲景治病之法占二三成,《小品方》占五六成,《小品方》所引用“经言 ”,取于《伤寒例》,但有不少虚词文字的差错、讹误。
8 r) ~9 i5 g3 y0 M: }6 S
4 {! p- ^$ W0 S1 Z6 j, l# b      第三节:孙思邈与外感热病学说。) k6 H  j+ P) a0 Q# u! T7 ?

8 \3 G* B/ d$ z& o$ k* a孙思邈在中国医学史上,有着非常显著的地位,是一个学问非常渊博的医学家。他所著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在唐代就引起了广泛的重视,王焘的《外台秘要》之中就引用了大量的《千金方》的方剂。' E. q$ u3 q5 L6 G

0 r" D9 m; H: S0 n% D2 }《千金方》保留了唐代以前的医学精华,也收集了许多唐代之前的外感热病学说的珍贵资料。《千金翼方》是孙思邈晚年所作几乎照抄了《伤寒论》的全文,从孙思邈《千金方》论述伤寒病症的特点来看,也是注重于伤寒病的治疗方法,当王叔和《脉经》相似。其晚年认为“伤寒”与“热病”是完全一样的疾病。* H* [. I+ L; y& H; `2 V  g# |* o

# e; O9 P$ [" X4 E- L- N     5 S/ ^) I: B) A
' I# _5 ?. ^, b; G0 r# A  c, L5 p$ C7 l
        届时我们共同学习具体内容。http://www.ynjkcy.com/zywg
$ d7 W4 S/ r+ Z2 e) o- }3 C7 C+ b* s8 ?
      祝贺王群才中医师讲座成功!他讲述了曹东义《外感热病学史》《肘后方》与 《小品方方》争论外感病的内容。' ]6 n7 ^1 M) H: I
  i+ V: a1 p- X2 C) {, r) u, P, W
《肘后方》是晋代葛洪所著,他说“伤寒、时行、瘟疫,三名同一种耳,而源本小异。其冬月伤于寒,或疾行力作,汗出得风冷,至夏发,名为伤寒;其冬月不甚寒,多暖气及西风,使人骨节缓堕,受病,至春发,名为时行;其年岁中有疠气,兼挟鬼毒相注,名为温病。如此诊候并相似。又贵胜雅言,总名伤寒,世俗因号为时行,道术符刻言五温,亦复殊,大归终止是共途也。然自有阳明、少阴、阴毒、阳毒为异耳。少阴病例不发热,而腹满下痢,最难治也。”可见当时对于如何区分外感病,是很混乱的。; {- F& Z. C; E) ~5 g

6 j8 k/ F( e/ U1 w又说,“伤寒毒气所攻,故凡治伤寒方甚多,其有诸麻黄、葛根、桂枝、柴胡、青龙、白虎、四顺、四逆二十余方,并是至要者。而药难尽备,且诊候须明。悉别所在,撰(于)大方中。今唯载前四方,尤是急须者耳。其黄膏、赤散,在‘辟病’条中。预合,初觉患,便服之。”又云:“伤寒有数种,人不能别之。“) E/ S1 E% e' M4 ]# d

1 S$ |+ ]- W4 ^3 i1 g, h《小品方》的作者,东晋著名医家陈延之,对葛洪在外感热病辨别上的模糊认识持不同观点,并据《伤寒例》中的广义伤寒学说,论述了伤寒与温病、时气的区别。他说:“古今相传,称伤寒为难疗之疾,时行瘟疫是毒病之气,而论治者不判伤寒与时行瘟疫为疫气耳。云伤寒是雅士之辞,天行瘟疫是田舍间号耳,不说病之异同也。考之众经,其实殊矣。所宜不同,方说宜辨,是以略述其要。”& f0 E+ ~9 U( |# |, A
& {- I1 H2 s' K0 f: [4 \
他依据的是《伤寒例》和《阴阳大论》。        2 c' s6 J4 H/ o' `; Z

1 K  u0 ~& ]! X! Z- x感谢王群才的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1-3-9 20:24:12 | 阅读全部
       今周日晚上(2021年3月7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红霞主任讲述 《中医情绪心理学》之情志病的治疗,主要内容是心理治疗!详情我们一起期待,王红霞主任的讲述与分享。http://www.ynjkcy.com/zyqxxlx# h$ Z6 r5 h8 B* y" f% P& K
祝贺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研究生导师王红霞主任讲座成功!她讲述了 《中医情绪心理学》之情志病的治疗,主要从心理治疗着手。0 a1 R6 v9 ]2 Z* y) G) e6 x5 T! t2 \
中国有句古语“心病需要心药医”,这个心药,主要是谈话和沟通,当然,心药不一定都是谈话;谈话也有很多内容,分析是谈话,教育、批评也是谈话,只是方式不一样,就像喝酒一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习惯和酒量,用一样的方法,不一定得到一样的效果。# E$ h% p9 }2 r2 x0 I7 s. v
       行为训练,也是很重要的治疗心病的方法。
& R1 z& T: K8 [/ O       当年,坐牛棚,有人痛苦、痛不欲生;也有的人,豁然开朗,看淡了很多纠结和恩怨。& V& Z2 @5 s6 p& p* H) E* w
有个老先生,从东北流亡到关内,后来娶了国民党高官的女儿,去了台湾、海外,又回来了,这样的人,文革期间有人问他:“为什么国民党高官的女儿会嫁给你?为什么你跑到台湾、海外,还会回来?你不是特务,谁是特务?”
' O' Q% Y: O0 K; o/ t4 Z% o他后来告诉我,真是答不上来。% Z* W* n  `- ~5 M' `* r) e
他说:“如果让我来这样审问,我也会这样问。因此,他们打我、骂我,我觉得很应该,一点也不冤枉。”8 K8 t( o7 n6 B1 {& H* h4 A
就是这样的老革命,他挺过来了,后来平反,也很有成就。  Z% i. j5 |- i5 [" a
* p* |3 m' B( g( X9 i% O! h
感谢红霞主任的讲述与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1-3-9 20:25:17 | 阅读全部
     大家好!本周一晚上(2021年3月8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石家庄福妙堂传统中医门诊部主任时小环医师继续讲述曹东义教授编著的《国医大师·朱良春卷》第二章“方药心得”中第五节“经方传真”的内容。" b9 n: L$ R  `8 D
) K$ C1 \' `2 B, |6 `% N% I" e% a6 g
在此节中我们将共同学习金贵肾气丸、理中丸、小建中汤、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四乌鲗骨一藘茹丸、抵挡汤、抵挡丸、大黄蟅虫丸的具体内容,届时我们一起学习!http://www.ynjkcy.com/gydszlc
( s! j/ D) l3 q7 ?) t) d# I0 W. r& j1 m
       祝贺石家庄福妙堂传统中医门诊部主任时小环医师讲座成功!她讲述了《国医大师·朱良春卷》“方药心得”肾气丸、理中丸、小建中汤、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四乌鲗骨一藘茹丸、抵挡汤、抵挡丸、大黄蟅虫丸的有关内容。9 S/ m/ t: J. I3 T

5 u  R2 e" X: F9 @+ Z. O       朱老认为,便有阴阳二结,溲亦宜然。脉细、皮寒、食少、小便不通,为阴秘,宜金匮肾气加减主之。肾阳不足,周身机能衰减;寒凝不化,膀胱窍闭不通,故予金匮肾气丸加减,温肾化气为主。
2 o; ]- X" p9 x" W' i
9 x9 j# _  B: x; s8 w       朱老认为,阳明为多气血之经,冲为血海,隶属于此,故吐血每与阳明、冲脉息息相关。《内经》首揭 “阳明厥逆,喘咳身热,善惊衄、呕血”之旨,张仲景立“泻心汤治心气不足,吐血衄血”之法,后人无不奉为圭臬。王肯堂得仲景之旨趣,治吐血等症,“其始也,率以桃仁、大黄行血破瘀之剂,折其锐气,而后区别治之”。陈无择则倡用理中汤治伤胃吐血,以其能分理阴阳、温中摄血之故。
2 P9 H& l* K) y& |
1 U1 d8 |) R: l9 f( o0 r       朱老认为,《金匮要略》黄疸病篇载:“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此条所指之“黄”,是“黄疸”抑为“萎黄”,曾引起历代医家的纷争。从仲景原著来推敲,黄疸的成因,大致有“瘀热在里”和“寒湿在里”之不同。盖瘀热或寒湿之邪郁遏在里,以致胆汁失于疏泄则外溢,而黄疸作矣。故泄化瘀热或温化寒湿,以利胆退黄,实为治疗之基本大法,所以治黄疸用小建中汤,则颇为难解,纷争之由,殆于斯也。
9 O2 }( H+ |# ~$ A
- a9 r- Q) B7 Y朱老说,《金匮要略》水气病篇载:“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何谓“气分”?尤在泾云:“曰气分者,谓寒气乘阳之虚,而病于气也。”水饮之得以停聚,乃气运失职使然。楼英指出了气分病水的机理,并将其与“血分”作出了鉴别:“气分谓气不通利而胀,血分谓血不通利而胀,非胀病之外,又别有气分、血分之病也。盖气血不通利,则水亦不通利而尿少,尿少则腹中水渐积而为胀。但气分心下坚大而病发于上,血分血结胞门而病发于下;气分先病水胀,后经断;血分先经断,后病水胀也。”  M( p  c+ D0 Y# n8 M
$ w- ~) d* n. K& u- d0 ~
四乌鲗骨一藘茹,二物并合之,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为后饭,饮以鲍鱼汁。(方见《素问·腹中论》)朱老认为,此为《内经》关于血枯经闭之论治。其血枯之由,一是由于“年少时,有所大脱血”;二是因醉后入房,伤精耗气之故,夫精伤血去,肝肾亏矣,故经文将“肝伤”特意点出。月经之生理,在于任脉通和太冲脉盛,而奇经八脉隶于肝肾,冲任二脉又起于胞中,肝肾精血亏耗,则冲任虚衰,安望其经行?治疗经闭,大法有二:血滞者通之,血虚者补之。今肝伤血虚,故当填精补虚,润枯泽竭。四乌鲗骨一藘茹丸旨意深矣!3 o8 ?- p( N0 k7 T# E0 `" O4 J
9 q, E2 ~  D7 x* G- L1 y
感谢时小环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1-3-9 20:27:29 | 阅读全部
@所有人0 T8 H& _) k5 g1 M7 w
- N1 x4 A) S# o2 P' R
曹东义带你一起学内经
) g3 r* R- N; }* l0 D
* j* a* s( G  a. S. X        今晚8点(2021年3月9日),中医名家曹东义教授,为我们深度解读《黄帝内经》第72讲  五运六气第三篇:《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上)》。! j; n, `" H/ s6 }  A3 `
8 J9 I0 |4 z' @: s: g. P
       学习方法:直接点击链接进入,或者关注《燕赵中医》公众号,点击:直播课堂进入。
1 ~1 i6 W' \* O0 @: ^: \# e2 d) `4 D+ C4 o6 }  d2 e! \4 o, x" C) E
曹东义,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第四、第五批师带徒指导老师,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原副院长,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现任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世界中联一技之长分会会长、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张仲景学术思想研究会会长,出版著作41部,发表论文180多篇,文字累计500余万。
3 b, I. v6 O+ z$ w* q, j7 y& @" m7 H- s
今日讲座内容
: |. n3 T1 E# W0 d  V& j第72讲《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上)》
5 B5 _1 I* |/ S黄帝问曰:呜呼,远哉!天之道也,如迎浮云,若视深渊尚可测,迎浮云莫知其极。夫子数言谨奉天道,余闻而藏之,心私异之,不知其所谓也?愿夫子溢志尽言其事,令终不灭,久而不绝,天之道,可得闻乎?
. V$ h8 E0 d, f+ t' |; \! B+ x$ p  岐伯稽首再拜对曰:明乎哉问!天之道也,此因天之序,盛衰之时也。& l9 D2 M7 E/ G4 K$ \9 z
  帝曰:愿闻天道六六之节,盛衰何也?' ]- M6 C( Q* p0 l* a, M
  岐伯曰:上下有位,左右有纪。故少阳之右,阳明治之;阳明之右,太阳治之;太阳之右,厥阴治之;厥阴之右,少阴治之;少阴之右,太阴治之;太阴之右,少阳治之;此所谓气之标,盖南面而待也。故曰:因天之序,盛衰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此之谓也。
. t) u# n! q! m" r  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
' I! S2 l9 n1 C* s  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2 h0 k! F% c; y3 }3 r% R0 W9 B& M
  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6 B3 [+ W8 A# F5 A  O: G5 g
  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
1 x0 l# M6 M0 q: f9 n; w1 h; O  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7 Q" h4 K  G1 _% n, q0 C" |6 B/ T. ^/ ~
  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7 q$ U+ P% V' v7 K" y
  本标不同,气应异象。
' `) q9 U; H: |3 T+ F1 _; F# A  帝曰:其有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太过,何也?& a2 m& b2 o$ S4 i$ N
  岐伯曰:至而至者和;至而不至,来气不及也;未至而至,来气有余也。- h5 F. N: R) ?
  帝曰:至而不至,未至而至,如何?岐伯曰:应则顺,否则逆,逆则变生,变则病。7 O7 ]' I! \) y7 {) N( w$ D# c& C
  帝曰:善。请言其应。岐伯曰:物生其应也,气脉其应也。+ `8 v3 n( k7 _) T% E8 c
  帝曰:善。愿闻地理之应六节,气位,何如?岐伯曰:显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复行一步,土气治之。复行一步,金气治之。复行一步,水气治之。复行一步,木气治之。复行一步,君火治之。! g( B  x4 j) L& x: A/ o
  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土位之下,风气承之;风位之下,金气承之;金位之下,火气承之;君火之下,阴情承之。$ n  H/ h$ v8 z! i; Y8 d
  帝曰:何也?岐伯曰: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
! f% {; _7 R5 |! W  帝曰:盛衰何如?岐伯曰:非其位则邪,当其位则正,邪则变甚,正则微。/ {$ D. r5 i" v) p
  帝曰:何谓当位?岐伯曰:木运临卯,火运临午,土运临四季,金运临酉,水运临子,所谓岁会,气之平也。帝曰:非位何如?岐伯曰:岁不与会也。
$ y9 Q/ i8 n9 Q) V4 p5 U6 C" h  帝曰:土运之岁,上见太阴;火运之岁,上见少阳,少阴;金运之岁,上见阳明;木运之岁,上见厥阴;水运之岁,上见太阳;奈何?岐伯曰:天之与会也,故天元册曰天符。
$ b/ `  r, }, D% }9 o* ~  天符岁会何如?岐伯曰:太一天符之会也。: M' e( B) S( ?6 p% U$ H9 ?
  帝曰:其贵贱何如?岐伯曰:天符为执法,岁位为行令,太一天符为贵人。
- o) q" v: X3 `1 ]: |& h  帝曰:邪之中也奈何?岐伯曰:中执法者,其病速而危;中行令者,其病徐而持;中贵人者,其病暴而死。
) H8 z$ g0 @4 W6 p  帝曰:位之易也,何如?岐伯曰:君位臣则顺,臣位君则逆。逆则其病近,其害速;顺则其病远,其害微;所谓二火也。
+ w: B& o' ^) W. T1 `  帝曰:善。愿闻其步何如?岐伯曰:所谓步者,六十度而有奇。故二十四步积盈百刻而成曰也。1 |$ _; H! V+ ^# V0 Z
  帝曰:六气应五行之变何如?岐伯曰:位有终始,气有初中,上下不同,求之亦异也。
. a; q% J0 a( c4 u2 @5 X  帝曰:求之奈何?岐伯曰: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子甲相合,命日岁立,谨候其时,气可与期。" U9 P! I; g! _
  帝曰:愿闻其岁六气,始终早晏何如?岐伯曰:明乎哉问也。甲子之岁,初之气,天数始于水下一刻,终于八十七刻半。二之气,始于八十七刻六分,终于七十五刻。三之气,始于七十六刻,终于六十二刻半。四之气,始于六十二刻六分,终于五十刻。五之气,始于五十一刻,终于三十七刻半。六之气,始于三十七刻六分,终于二十五刻。所谓初六天之数也。3 R5 O, ?0 e- u& ?- ?/ q% g4 x/ i5 E
  乙丑岁,初之气,天数始于二十六刻,终于一十二刻半。二之气,始于一十二刻六分,终于水下百刻。三之气,始于一刻,终于八十七刻半。四之气,始于八十七刻六分,终于七十五刻。五之气,始于七十六刻,终于六十二刻半。六之气,始于六十二刻六分,终于五十刻。所谓六二天之数也。& c- g! x+ B2 e
  丙寅岁,初之气,天数始于五十一刻,终于三十七刻半。二之气,始于三十七刻六分,终于二十五刻。三之气,始于二十六刻,终于一十二刻半。四之气,始于一十二刻六分,终于水下百刻。五之气,始于一刻,终于八十七刻半。六之气,始于八十七刻六分,终于七十五刻。所谓六三天之数也。
) {, u; T, V# b4 l) S) T3 R6 P7 X  丁卯岁,初之气,天数始于七十六刻,终于六十二刻半。二之气,始于六十二刻六分,终于五十刻。三之气,始于五十一刻,终于三十七刻半。四之气,始于三十七刻六分,终于二十五刻。五之气,始于二十六刻,终于一十二刻半。六之气,始于一十二刻六分,刻于下水百刻。所谓**天之数也。次戊辰岁初之气复,始于一刻,常如是无已,周而复始。3 Q& ]" c& ]: C) v1 {. r0 w2 Y
  帝曰:愿闻其岁候何如?岐伯曰:悉乎哉问也。日行一周,天气始于一刻。日行再周,天气始于二十六刻。日行三周,天气始于五十一刻。日行四周,天气始于七十六刻。日行五周,天气复始于一刻,所谓一纪也。/ T3 i0 D: o# n, `0 j& @: ?' ~
  是故寅午戌岁气会同,卯未亥岁气会同,辰申子岁气会同,已酉丑岁气会同,终而复始。0 @* \' t; T4 I) Z" F( l$ ]/ G5 ^, ^
  帝曰:愿闻其用也。岐伯曰: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气交。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1-3-9 21:48:10 | 阅读全部
       大家好,今天晚上(2021年3月9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张海涛为大家讲述《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临证治验卷》朱良春大师的文章“‘止咳化矽糖浆’配合‘抗矽14’治疗矽肺的疗效观察”、“支气管扩张咯血治验”和“乳癖治验”三篇文章。
! m+ V7 x$ G  k  \% V    请大家关注收听张海涛的讲述。http://www.ynjkcy.com/gydszlc
- J: p. c: i; h7 l     祝贺任丘市中医院张海涛主任讲座成功!他为大家讲述了《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临证治验卷》“‘止咳化矽糖浆’的疗效观察”、“支气管扩张咯血治验”和“乳癖治验”三篇文章的有关内容。
1 V1 n8 d+ i' j7 B2 M" g* ?  H朱老认为,“矽肺”是由于长期吸入含有二氧化硅的粉尘而引起的以肺部弥漫性纤维化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职业病,它严重地影响有关工人健康和妨碍劳动生产,为此,积极探索矽肺的防止措施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方药组成:党参、北沙参、百合、白及、夜交藤、金荞麦、白花蛇舌草、金钱草、合欢皮、石韦、甘草等11味药物组成,熬制为糖浆,每服30~50毫升,每日2次,配合抗矽14,每周0.5克,连服4个月为一疗程。# h8 M2 S5 ?6 R2 A: T# o8 W
对于咳血,朱老说,中医学之咳嗽、痰饮、肺痿、肺痈等范畴,多由感受风热之邪,蕴遏肺络,加之体质偏虚,痰热浊瘀互结,上壅于肺,缠绵不已,久则益致搞耗伤肺之气阴,损伤肺络,则咳痰频仍,时时咳血矣。此病反复发作,时轻时剧,一般疗法,恒不易奏效。必须全面考虑,标本并顾,始克臻功。此病阴虚偏热者为多,故药宜养阴清肺,常选百合、北沙参、麦冬、生地黄等以滋耗损之肺阴;痰热蕴遏者,宜选用川贝母、海浮石、紫菀、杏仁、金荞麦、鱼腥草、甜葶苈等以清肺热、肃肺气、定咳逆;瘀血停滞肺络而致胸痛者,宜伍三七、蕊石以化血中之瘀,通络中之滞,始可血止而不留瘀;白芨不仅善补肺络之损伤,而且长于消肿、生肌、治疮,以其苦能泄热,辛可散结,涩中有散,补中有破,故能去腐、逐瘀、生新,是针对病灶,推陈致新之佳品;口干而苦,苔黄脉数者,宜用百部、桑皮、黄岑,清泄肺经之郁热;木火刑金者,宜用黛蛤散、焦栀子等以泄热平肝;久咳阴损及阳,肺气耗损,又宜佐钟乳石以温肺纳气;久病体虚,反复发作者,更加山药、黄精等以扶正培本。汇诸药于一炉冶,冀其效著也。
9 U$ h/ S5 a* H9 J  }9 U
2 H. Q& l$ d3 ^$ Y4 [    感谢张海涛的讲述和分享。9 [5 |) R6 [, B6 Z! U$ m
& T+ A; e) s! e. v+ T5 ]- G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1-3-10 21:34:25 | 阅读全部
      本周三晚上(2021年3月10日)我们继续来学习曹老师的著作《邓铁涛传》的部分内容。邓老说,少数民族虚无主义者,阻挡不了中医事业的重新崛起,并逐渐奔向伟大复兴。
4 l# H0 I- i: M/ h9 V/ w7 n5 X  T邓老在会场上的讲话,更是感人至深。邓铁涛先生说,中医学是世界上唯一延续几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学术体系,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学术体系。现在世界上100多个国家都在学习中医药,引进和应用中医药。美国那样的科技大国,都允许针灸和中医药的存在,并且把针灸治疗纳入医疗报销的体系之内,美国还拿出那么多资金研究中药。如果中医药不是科学的,美国还会那么做吗?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一度取消汉医(相当于中医)的合法地位,只允许西医存在,而后来的实践证明是错误的政策,因此,日本近年来又花大力气发展中医,只不过已经改称“东洋医学”,这是看重知识产权才改的名称。所有这些,以及2003年经历SARS疫情的洗礼,充分体现出中医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这还不能使我们清醒吗?我国的中医是主流医学,不是从属医学。我们需要大力发展中医,需要发展100万铁杆中医。" j. y: `2 L) ^$ X3 ?
在中医学发展的历史长河里,师徒传递承载着文明火种的延续。流派纷呈的学术创新,充分体现着师徒共同开拓进取的足迹。扁鹊脉学,仓公诊籍,《素问》《难经》理论,仲景经典,金元学派,温病争鸣,都有学术传承。师傅开创,徒弟继承,不断创新,融汇各家,自成流派,生机昂然,绵延至今。敬请期待刘敬章的分享和讲述。http://www.ynjkcy.com/dttz; c7 w; I5 Q. K3 Y! [' Q& c& ]
    祝贺孟村回族自治县中医院刘敬章主任讲座成功!他很大家一起讨论了著作稿《邓铁涛传》邓老关于需要发展100万铁杆中医的有关思想。! _! ~, u6 o2 v9 [5 f+ V
在中医学发展的历史长河里,扁鹊脉学,仓公诊籍,《素问》《难经》理论,仲景经典,金元学派,温病争鸣,都有学术传承。师父开创,徒弟继承,不断创新,融汇各家,自成流派,生机昂然,绵延至今。& r4 w+ z9 m' f8 w6 Y) K
    但是,随着西方医学的传入,很多人崇洋迷外,推行全盘西化的模式,中医教育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所以国医大师邓铁涛怒斥:中医院校培养中医的掘墓人!98岁高龄的邓老在2013年5月13日给曹东义的信中原话:我年事已高,无法去教育这些中医学院毕业的“中医掘墓人”!; Z3 B- g" }: j# `% ^; {  a
     复兴中医,任重道远。
8 G* N# V, N6 _$ N8 d' C7 s3 p医随国运,复兴中医是必然的。这是因为西方医学“结构决定功能的构成论医学”,存在巨大弊端,看不到生命结构的“细胞核同质化”,以及结构不稳定的暂时性,“全身全部”靶点对抗的灾难性后果。
1 M( p' v- B  u, \只看明物质之“有”,看不到天地万物有生于“无”。  Q2 Q  M3 v1 \* f$ m

2 S! A6 \1 ?0 I( C东方医学“以无为本”,重视“有无相生”,研究明物质与暗物质,研究生成(包容构成),关系(包容结构),状态(包容形态),多元(包容单一),转化(包容对抗),稳态(包容极限),向内求(包容拯救),治疗手段崇尚自然“杂合以治”“心身同调”等优秀特质,需要“重新认识”,进行“中医先进性教育”,改变自己和社会的认识,才能拿到“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为健康中国,造福世界,贡献力量。3 `1 G3 X) E1 W$ S7 k3 E( d4 A5 p1 {

' p  I/ ?- ~6 U+ u: U3 @4 g% q+ I5 E只有认清形势和存在问题,有学术引领,技术支撑,各界给力,大众欢迎,才能逐渐走向复兴。否则,只是空谈而已。1 R' R& U2 ?# D% o2 v+ Y, |
4 S3 i* t! P% y6 n
感谢刘敬章的分享和讲述。" P) Q9 f. ^) ?0 a

* c, C. i, R4 q4 g* f. N2 ^  U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1-3-12 20:00:53 | 阅读全部
本周四晚上(2021年3月11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李源中医师和大家一起学习《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 |5 Z' D! F7 S
: a# `; H; Q* S7 Z
( W6 y& ?1 n/ L& C% f! Y- |+ [# W- e8 Q1 e( |: c* e+ c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刘渡舟老师对“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118条——127条的内容解读。具体内容请听陆续讲述。。。
  ~2 S/ l. r: R3 G: S" [2 F+ A
( \& B; Y1 u9 e4 _4 H' x4 I* I" V. ?+ I' \; D0 w8 g  S( _

4 O" w$ ]2 p- F* k敬请期待李源中医师的讲述,欢迎各位同道批评指正。http://www.ynjkcy.com/" z  _: v9 W0 O. ?! S8 P* J& g. q1 k

+ z6 H* @% _- y0 c$ `( V3 F       祝贺河北李源中医师讲座成功!他和大家一起学习了《刘渡舟伤寒论讲稿》对“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118条——127条的内容解读。3 ~( i! x' T" V
- P1 z0 M- {5 R
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起卧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 n. K: @4 ~9 i. t3 a

( {9 P% y4 r& R. }% x% ?1 t     
& i. f( d: x) T2 u- e
: c4 Z' q+ G8 Q6 z& v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方 , ^' e7 p' k$ r4 W7 d* @* p1 U
- w# t, Y' g/ t" |
       c0 ?/ g2 ?; ^; u; d
! s9 D" }2 a1 J1 E; C, ^! A& ~3 L: W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牡蛎五两(熬,味酸咸) 龙骨四两(味甘平) 大枣十二枚(掰)蜀漆三两(洗去腥,味辛平) 5 V* n3 U/ @2 v. D3 l9 D  t

: U6 g/ e# O# F7 h& P2 H1 M0 ~+ X/ l     
6 y; v- @$ X/ U$ F6 J, s& W" Q1 n" X6 W! Q! A
    右为末,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 _4 Y) [+ h- |0 z4 s9 [

7 S% W8 C- N  i5 J2 T     
, h4 P" E: s7 ]& ~9 P- v
& V/ t0 o4 L% @  B2 h# E    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者必谵语。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愈。 - |+ a2 r4 j! G, P; ?( q
' [3 H1 a' m( G; t' e: d. L$ C0 s
     
$ T) o5 ^; _- i( K; z$ y  |7 R( N- s. m' c
    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清血,名为火邪。 $ ]+ `  c2 w3 p! x3 I0 c' }
8 [+ d- a& H. A3 {9 b
     * G! o& ~- x1 ~' S9 x

  x1 }$ O+ F3 `! @    脉浮热甚,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唾血。
& n  E& s& r: d* z' e! \/ Z9 Z/ F# K* N9 {7 j! r$ _
     5 e( n) {7 ^6 X& f  w( J9 ^

) i& L! J( c, p, A/ V! c0 r    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 + z  b' b/ }( P; X8 o# L1 \2 R+ [: K
2 B" @0 Q' I6 `
     $ @/ Y' `6 u; t6 e1 Y  Z

# K9 v( n( A* c5 d( g( ~7 _7 B6 S    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 5 u7 f; \3 t2 f
# j- w9 u/ R! b% s3 |0 x
     
$ ]* `! s& K- T) K1 [2 Y6 `; C$ n; p$ B# p! @3 k0 B
    欲自解者,必当先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解也。
( d' A8 G' `# I! [1 Q+ q3 Y
1 r6 O0 w$ p1 b2 C& k     
6 s: y9 x+ c  @# |% j" ?  @) A( g  k8 I% i% Q' x# z2 w
    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
8 ?. F6 j- o( j$ Q
$ g# C! Y" t( [$ O& J7 r$ N, Q     ; b2 F8 G: Z) o; u1 A% ~" @" g, q

1 T+ n+ R: \/ Y    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7 P7 e/ |0 Q8 O8 P

. Y" q9 t6 [/ ?" p% d4 W( l     / V- ?3 G% @5 M
2 q) \2 X( B9 e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
0 R5 q0 f$ W3 ]( U" v' z
) \9 r  F9 c* H& Q5 i& J     * V0 t" a: G# H, S6 {0 B1 A! F/ e

2 c! Q6 Q* t3 R+ i; d/ |' J    桂枝一两 甘草二两 牡蛎二两(熬) 龙骨二两 : B: p. X2 D" ?6 a* |2 x  J

' L  b- o- r) g4 i* ~     1 x% G) H, _( V
- O# {5 b7 F/ g; q
    右为末,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 " I7 p6 ?# {" A, ?0 [& f" C

5 A- b% G7 y( L8 F. b! F. ?     $ D" ~) d. N) b

- [3 e( v0 L! j" j7 f# J6 F1 N/ J    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
9 p; L$ |& r0 Z6 e4 P" y9 i7 a! e/ E" e7 ~: J4 Q+ r
    " {1 D8 m) ~9 L! U, M  X

9 P3 B% v& A( K7 B# L6 F) ^7 D; ~感谢李源中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1-3-12 21:02:32 | 阅读全部
     本周五晚上(2021年3月12日)的空中课堂我们继续来学习曹老师的著作《扁鹊文化与原创国医》的内容,题目是:扁鹊的著作与学术成就。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因为扁鹊心中充满着大爱,所以他才巡游天下,到处治病救人;因为他的医术高明,所以他才能随俗为变,开创了临床各科;因为扁鹊是一个医德高尚的大医,所以他留给我们的思考是深刻和深远的!敬请期待刘敬章的分享和讲述。http://www.ynjkcy.com/bqwh
" {5 j0 P2 P  `& E" {0 R; u+ j       祝贺孟村回族自治县中医院刘敬章主任讲座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曹东义所著《扁鹊文化与原创国医》关于扁鹊著作与学术成就的有关内容。
0 a5 J$ }0 Q5 F: ?' s4 i       扁鹊《内经》《外经》记录于《汉书艺文志》,其著作虽然后世散佚,但是王叔和《脉经》之中,仍然保留了很多学术内容。% E" D# F% y1 E) N
       在老子谈道、孔子说儒的时候,扁鹊集大成建立了中医学术体系。% L; W! j, Y! c: P# a0 U1 H& |3 l5 H
        扁鹊重视望色、诊脉,可以四诊合参。
- T* n8 [. L" }6 K" D2 K4 C) s       在邯郸开创妇科病治疗,当时卫国的卫灵公给了赵简子五百家人口,其中的妇女虽不如孔子见到的南子那样漂亮,但是还有一些妇科病。她们在邯郸,受到扁鹊的耐心治疗。
% q+ I" L  \; M& F- J为了把500家人口迁到太原(晋阳)去,邯郸赵午被杀头了,他儿子也起来造反,晋国六卿之间爆发了激烈的兼并斗争,为日后“三家分晋”打响第一战。- \( f. [9 A" P* Q5 q* P) t
       扁鹊到洛阳,估计没有见到老子,只在洛阳开创了老年科,治疗眼花耳聋、关节痛。, Q% @  x9 o+ U" x
       他到秦国,治好了很多儿童传染病,但是,被秦太医令李醯嫉妒,被刺杀而身亡。
8 b% c1 t- k; h5 G& ~& O2 v/ X3 ^司马迁感慨说:女无美恶,居宫见妒;士无贤不肖,立朝见疑。老子说“美好着,不祥之器”,岂谓扁鹊等也?!
7 }% k4 k6 }3 S* _  S      扁鹊很冤枉,生在春秋时期,而如今的医学家,就是不承认这一点,愣说他生在战国中后期!
; C+ f5 u- P; r' {) s$ u生前遭暗算,死后被冤枉。
5 O! T* t* Y$ c8 R$ e5 B, K: o  r. w" W感谢刘敬章的分享和讲述。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1-3-17 19:54:00 | 阅读全部
     本周六晚上(2021年3月13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群才中医师讲述曹东义教授编著的《外感热病学史》内容:
1 N9 i7 \3 T8 V/ z: z
: S" A( o, }7 E# ~8 P# ~      第二章:晋唐时期的寒温论争。
3 v: T, W8 h: ^  f8 ~$ x& U% ~
0 O. V$ g& u" R        第四节 :《外台》《医心方》按病日列方。  3 P7 F5 T9 N7 ]7 q* p, v2 W

% i' q0 x4 x  r- e& k' ?      《外台秘要》是唐代王焘所编著,成书于公元752年。他曾供职于国家的图书馆(弘文馆)20余年,因为“幼多疾病,长好医术",又受当时“不明医术者,不得为孝子”思想的影响,于是广泛搜集唐以前医药方书,“凡古方纂得五六十家,新撰者向数千百卷,皆研其总领,核其指归,”历经十经载,集成医方四十卷,名曰《外台秘要》。) s" r1 g! S; F, F. e" b5 y

* b! K. L9 }& G8 T( r8 P        《外台秘要》中所反映出的唐代之前的外感伤寒热病学说,被称之为“伤寒八家”。《外台秘要》在保存唐代以前伤寒学说方面,的确功不可没,然而王焘对仲景《伤寒论》六经辨证却少有研究,他对伤寒病的治疗, 仅仅以患病的天数决定使用何种方药。- r+ s% i" F# A; E. O% P/ \

6 h: M: y; `; [        王焘《外台秘要》按患病日期,罗列方药的做法,虽然受入《素问・热论》的影响,但是主要还是《诸病源侯论》起了更为直接地引导作用。《医心方》与《外台秘要》的错误,如出一辙。
; N) l* V! _% f- ~% K7 C' ?1 s5 s  p6 T
        第五节《诸病源侯论》演绎温病。3 X! W+ D; t9 F: B
. a/ x; `2 {% |
《诸病源侯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病因和证侯学的专著,对后世有着较深的影响。其对外感热病的认识,既受《素问・热论》热病学说的影响,也吸收仲景《伤寒论》《伤寒例》伤寒思想的精华,同时也有其自已独活的认识与创造。
- N4 }  v' f' C, \, o- ^' W) S7 F' T
        届时我们共同学习具体内容。http://www.ynjkcy.com/zywg/ ^! K( k2 t* i. S, K
" y$ ]  ^& v$ Z8 ~* K% d
      祝贺衡水市王群才中医师讲座成功!他讲述了曹东义《外感热病学史》关于《外台》《医心方》对于外感热病的论述。  
/ w6 o, ?$ F1 x; y7 B" ?
- V: {; b! l3 i# [: z      《外台秘要》保存唐代以前伤寒学说方面,的确功不可没,然而王焘对仲景《伤寒论》六经辨证却少有研究,他对伤寒病的治疗, 仅仅以患病的天数决定使用何种方药。
5 h5 t( z: f# h% T$ J* Q
. L& `4 H& K1 w        《医心方》与《外台秘要》的错误,如出一辙,也是不懂六经辨证,只会按照得病之后的天数来开药方,这样的药方估计很难会“药到病除”、“效如桴鼓”的。
  b$ n; K3 S5 Z* k
! ~' @/ [4 Y7 Q6 c% K% l        《诸病源侯论》侧重理论研究,尤其擅长推测病因。中医不是“实证病原微生物”,而是“审证求因”,因此,方法对头,才能找到“真正的病因”,否则,虽名曰“审因论治”也不会正确。
9 a# g* H+ W- q8 {. \, {+ c: q
$ S, q: x* j9 z8 \% `5 r" w9 b+ a% R. S- E

( W( q0 k- v% c+ l8 c        感谢王群才的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1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3131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