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朱建平教授看得准:中医药改名就是瞎折腾、乱作为!
曹东义 发表于:2017-3-21 09:17:39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13926
中成药改名事小,却折射出一些人缺乏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原创 2017-03-20 朱建平 中国中医药报
! u! B9 q% y5 r6 w
编者按:在刚刚过去的两会上,中成药命名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之一,很多人表示这个命名不能简单推倒重来,造成新混乱。

% z) }* N8 K/ ^: u7 Q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朱建平梳理了各方有关意见,并重点从中医药学科特点切入,结合名词术语定名原则,对中成药命名问题提出他的观点,并指出要建立符合中医药特色的管理制度。

' ]/ K/ ]. K1 N
传统命名方式有其合理之处
4 N) w# H4 W+ f+ L1 v; a& ^

2016年底通过、2017年7月生效的中医药法第三条规定“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第八条“保护中医药知识产权”,第三十条“生产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来源于古代经典名方的中药复方制剂……所称古代经典名方,是指至今仍广泛应用、疗效确切、具有明显特色与优势的古代中医典籍所记载的方剂”,第四十三条“国家建立中医药知识保护数据库、保护名录和保护制度”。


4 W. Q4 W& ]# L; V7 ]- F
从学科属性来说,中医药学具有科学与文化的双重属性,王永炎院士认为,中医学是以生物学为基础,与数理化学科交叉渗透,与人文哲学相互融合,具有丰厚中国文化底蕴,至今仍在发展的我国唯一的古代医学科学。基于整体论的中医学与基于还原论的西医学是不同的医学体系,照搬西医西药的管理方法显然是不合适的。
, J0 t7 Y8 M  _0 D

“封建迷信”很难界定。中医药的发展经历了秦统一中国至满清帝制灭亡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明显烙上时代的印迹。曾记得“文革”时期,四君子汤被改为“四味汤”,白虎汤改为“石膏知母汤”,大青龙汤改为“解表除烦汤”,金水六君煎改为“金水六味煎”,给中医药的教学、科研与临床造成不少混乱。如果依法开发某个古代经典名方制成中成药,那么是否会因为方名存在所谓的“封建迷信”色彩而“弃名存方”呢?假如白虎汤改名了,而日本仍在使用,并用“白虎汤”注册专利,那我国原创的知识产权岂不就成了他国的了吗?


! ~6 f9 [7 u8 [# F/ e! g  r

用人名、地名、企业名命名有其合理性。用人名命名的中成药,如季德胜蛇药片、马应龙痔疮膏、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以及以明代儿科学家万全命名的“万氏”系列儿科名方等,是对发明人贡献的尊重和纪念,也是鼓励创新的一种体现。不少已经成为品牌,成为质量保证的寄托。并且,用人名命名与夸大、自诩、误导消费者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7 z$ p' x( ]1 q' |$ X' \/ z* k

用地名命名,典型有云南白药、东阿阿胶等,而单味制剂涉及的单味中药名称则更多。用地名命名中药是中医的一个特色,中医讲究道地药材,即特定产地的特定品种,且质量、疗效优良的药材。有的中药产地不同功效便有差异,如浙贝母(产于浙江,偏清肺)与川贝母(产于四川,偏润肺)、怀牛膝(产于怀庆府,偏补肝肾)与川牛膝(偏活血)。譬如,百年老店同仁堂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把采用道地药材作为成药质量基本保证之一。因此,不仅不能禁用地名命名的中药,相反要提倡,要鼓励。


4 C  k* z) g  @; M

用企业名命名,是企业打造品牌、彰显文化、传承技艺、保障品质的重要举措之一。譬如云南白药,曾被美国《巴伦周刊》列为“美国人必须知道的10个中国品牌”,用“云南白药”企业命名的产品有云南白药胶囊剂、云南白药配剂、云南白药硬膏剂、云南白药气雾剂、云南白药创可贴、云南白药牙膏等,一旦更名,其代表中国的品牌形象将无从谈起。这种中成药名已与品牌融为一体,经过长期积淀,获得群众口牌,早已深入人心。品牌是企业信誉和质量的标志,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必须保护。


( S& \' d# G$ z* M* o' N+ e0 Q

关于名称中不含“降糖、降压、降脂、消炎、癌”等字样。目前含“降糖”的有参芪降糖胶囊、金芪降糖胶囊、降糖宁胶囊等,含“降压”的有罗布麻降压片、安宫降压片、复方羚角降压片、牛黄降压片、降压灵、降压丸等,含“降脂”的有降脂灵胶囊、决明降脂片、降脂灵片、通脉降脂片等,含“消炎”的有双黄消炎片、咽喉消炎丸、感冒消炎片、消炎利胆片、消炎片、消炎退热颗粒、复方牛黄消炎胶囊、连芝消炎片、蒲地蓝消炎片等,含“癌”的有消癌平片、丸、颗粒、胶囊、糖浆、注射液、滴丸、软胶囊及宫颈癌片等,因为属于“可能给患者以暗示的有关药理学、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或治疗学的药品名称”而面临改名。其实在中医及其民众用药习惯里,这些字样只是对中成药功能主治起到方向性的指示作用,如同西药心痛定(硝苯地平,治心绞痛)、消炎痛(吲哚美辛,治关节炎肿痛)、安定(地西泮,抗癫痫、惊厥)等,不存在暗示、误导。

/ Q; |  {' A, |( J

关于名称不用“宝、灵、精、强力、速效、御制、秘制”等字样。目前含“宝”的有局方至宝丹、百宝丹、小儿宝泰康颗粒、青春宝等;含“灵”的有清开灵口服液、冲剂、胶囊、注射剂,风痛灵,咳特灵,更年灵胶囊,消渴灵片,骨友灵搽剂,天麻头风灵等;含“精”的有风油精、人参首乌精、固精丸等;含“强力”的有强力枇杷露、强力脑心康、强力天麻杜仲丸等;含“速效”的有速效救心丸、小儿速效感冒冲剂等;含“御制”的有御制平安丹、御制参苓白术丸、御制除温解毒方等;含“秘制”的有秘制太和丸、秘制白浊丸等,以及相关单味制剂涉及的中药名,如狗宝、灵芝、黄精等,因为“夸大、自诩、不切实际”或“溢美”而面临改名。源于古方的中成药含“宝”“灵”“精”,不是西方世界那样可以量化的、纯粹的,而是我国人民世代形成对药物有良效的一种传统认知,不会引起误导。另外,“精”还有浓缩提炼之义;“速效”也指急救药品,不能一味扣上帽子。西医里不是也有“精制蛋白”吗?至于“秘制”“御制”的古方,应尊重历史,保留古韵,而且恰恰能“体现传统文化特色”。

+ {# x: P7 C. K! h- ?$ ]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2 d: e; O5 ^, U& i1 B: I4 @5 k  o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是国务院授权科技名词审定的权威性机构,其中医药学名词的审定遵循我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构词规律、单义性、科学性、系统性、简明性、民族性、国际性、约定俗成、协调性等原则。有关原则可以用来作为中成药通用名命名的技术原则。其中,约定俗成是一个重要原则,因此对于诸如至宝丹、清开灵、风油精、季德胜蛇药、云南白药、同仁堂、强力枇杷露、速效救心丸等众所周知、耳熟能详、具有历史积淀、文化底蕴的品牌名称,即使不符合规定也不能轻易更改。还有民族性,突出强调中医药的历史、文化、地域等中华民族特有的禀性。国医大师唐祖宣认为,传统中成药名称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和中医药内涵,如果不加考虑直接修改既不符合情理,也不够尊重中华传统医药文化传承。 甚至会造成中医药历史文化的割裂,知识产权的流失。譬如,小青龙汤改名为“解表化饮汤”,多少年后中国再无“小青龙”,只有去日本找了,所谓礼失而求诸野也。这不仅是数典忘祖,造成文化失忆,而且还会带来无形、有形知识产权的流失。因此,坚持民族性不能动摇。


( }7 H6 E2 G* @9 E# q
盲目改名不利于中医药发展

0 O/ U, v# Z/ R$ C1 L

医药之重,性命所系,涉及多方,除了符合中医药特点、术语命名原则之外,还需要从法律、经济、民众等多维度加以考量。


7 z/ ^& Z" O' ^& l2 d/ f0 k4 S0 k

在法律方面,行政规章,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条例,与有关部门法规相衔接,与有关法规相协调。2015年《药品管理法》第三条规定:“国家发展现代药和传统药……国家保护野生药材资源,鼓励培育中药材。”第三十二条:“药品必须符合国家药品标准。……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药品标准为国家药品标准。”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中药品种保护制度。”第六十条:“药品广告的内容必须真实、合法,以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说明书为准,不得含有虚假的内容。药品广告不得含有不科学的表示功效的断言或者保证;不得利用国家机关、医药科研单位、学术机构或者专家、学者、医师、患者的名义和形象作证明。非药品广告不得有涉及药品的宣传。”加强中成药及其名称管理是正确的,同时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4 K+ g& F' g) |2 e

有法律界人士依据《立法法》第九十三条“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不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认为,中成药命名并未纳入“特别规定”范围之内,自应遵守行政法规“不溯及既往”原则。因此,征求意见稿中“也适用于对原有中成药不规范命名的规范”是不合法的。“信赖利益保护”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求行政主体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必须诚实守信,不得随意变更、撤销、废止行政行为,否则应赔偿或补偿相对人合理的信赖利益损失。现有的中成药通用名原是合法注册的,厂家因为守法信赖政府而却要承担改名带来的损失,这是不公平的。如果政府漠视企业的信赖利益,违背信赖利益保护原则,将失去守法公民的信任,丧失政府的公平合法性。另外,受《中药品种保护条例》保护的中成药如肾宝片、生血宝合剂、强力枇杷胶囊、强力枇杷膏、参芪降糖胶囊等,如果改名,是违犯保护条例规定的,不利于中药名牌产品、知名企业的形成,不利于民族药业的发展。


2 K$ x0 B, I& f. N

在经济方面,由于涉及改名的中成药数多面广,随之而来包装材料、药品说明书、小盒、纸箱、标签通通要改,旧的要销毁,新的要配制,势必使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有人假设云南白药改名,那么云南白药115年树立起来的品牌、声誉、公众认知或将坍塌,预估损失将超过100亿元。中成药改名,企业需要重新注册专利,重新为树立品牌、培育市场、建立消费认知而耗费巨资,生产成本增加,导致药价上涨,最终转嫁给消费者。这些中成药批准文号是政府签发的,如果因为改名而付出经济代价理应由政府“买单”,不是企业和消费者。可见,改名一刀切的行政行为,对于企业、消费者、政府都是弊多利少。2005、2010年版中国药典将南方金银花改称“山银花”(华南忍冬、红腺忍冬、毛花柱忍冬)之后,不能用于480个处方,导致南方金银花价格一落千丈,2014年出现“南北金银花之争”,致使次年国家药典委同意三九制药、三金制药等将20多个成药处方中的金银花直接变更为山银花的申请。可见,改名需慎重。

0 c0 k$ J: p8 ]7 `+ P

' z- z" P' q3 j# @- ?) `! L7 A* A4 D. `7 O: ?( \3 }/ y; y

在患者方面,对于喜闻乐见的中成药尤其是非处方药,希望名称简明直接,好懂易记。正如《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那样,“非处方药说明书还应当使用容易理解的文字表述,以便患者自行判断、选择和使用”,目的在于方便消费者辨认、易记。有位老年人认为,好记、易区分的药名才是最好的药名。譬如速效救心丸,如果按照征求意见稿由主要成分(川芎、冰片)改名为“川芎丸”,试问有几个外行人能第一时间知道它是心脏病急性发作的救命药呢?消炎的就是消炎药,止痛的就是止痛药,退烧的就是退烧药,降糖的就是降糖药,方便普通患者选用。


- x+ a. c2 ?: b- ~

如果云南白药气雾剂、马应龙痔疮膏、风油精、万金油等家庭常备药,主治功效比较简单,消费人群比较固定,民众一般没有夸大疗效、不切实际、自诩等感觉,相反购买时马上能“对号入座”,更方便人们选用药品。如果改名,民众认知就会陷入一片混乱,一时不知如何选药,将大大增加社会交易成本。一些知名品牌,绝非是人们盲目受到名称的蛊惑,而是经过长期的体验,形成对产品的信赖,信于心而赞于口。盲目改名,可能吃力不讨好。

. a$ W- q! q$ j6 k, K! N. x! |
建立符合中医药特色的管理制度

, n4 ?+ \% ]0 P

仅就中成药改名而言,加强药名管理,保护患者权益的出发点是好的。不过,大面积改名,可能伤及无辜,尤其涉及老字号品牌药,于理于法都不可取。诚然药名是管理内容之一,但作为药监部门,应把精力集中在把好药品注册关、宣传关,确保药品安全有效,严格把控广告宣传。如果管控不力,即使是“合规”的药食两用的绿豆,也会被张悟本之类任意夸大,误导民众。对待中成药名称上,对老药改名要慎之又慎,对新药要严格掌握。不主张简单地采用“老药老办法,新药新办法”。所以,当务之急是制定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成药命名原则及其审定流程,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药名管理制度,保证中医药界有足够的话语权。


; u, B( Y7 R% A( b, i, Y

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时,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吴阶平院士说过,中医中药针灸的名词应当由中医药界人士自己去做。也就是说,应当建立中医药自己的管理体系和制度,从制度上给以保证,而不是从属于西医西药。近代以来,西学东渐,我国落后挨打,中华传统文化受到重创,民族自信受到重创,至今还在国人心中留下阴影。中成药改名事小,却在深层次上折射出一些人缺乏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东学西渐,中医药传到186个国家和地区的今天,我们应当要有更多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为民众健康服务,为健康中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 T  a7 ~3 u, r
作者:朱建平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

新媒体编辑 朱蕗鋆

- M4 c( I4 u7 k5 q- f

' h: U5 t3 O% e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曹东义 发表于 2017-3-21 09:20:51 | 阅读全部
命名新规引热议 中成药名称需规范与传承并重- n- h2 n- [, G3 C
2017年03月17日 11:03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吉蕾蕾1 |& v. y2 K4 C3 f$ n5 \
  为进一步规范中成药命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日前就《中成药通用名称命名技术指导原则》对外征求意见。按照新规意见,云南白药、速效救心丸、风油精、咳喘灵等数千个药品或将需要改名。
. c) E; H& `$ t7 q4 g- v9 H1 t) Y  此次意见稿提出,中成药命名应避免采用可能给患者以暗示的有关药理学、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或治疗学的药品名称,如“降糖、降压、降脂、消炎、癌”等字样;不应采用夸大、自诩、不切实际的用语,如“宝”“灵”“精”“速效”,或“御制”“秘制”等溢美之词。此外,中成药一般不应采用人名、地名、企业名称命名,不应采用封建迷信或低俗不雅用语。* f$ H; s/ D& u8 f
  对于市场上已有的中成药,意见稿也明确,该《指导原则》不仅适用于中药新药的命名,也适用于原有中成药。对于沿用已久的药名,如必须改动,可列出其曾用名作为过渡。
6 s$ G# n; Y* L9 g, r6 c5 I  面临改名的中成药不在少数。记者在国家食药监总局药品数据库中搜索,仅名称中含有“灵”字的药品就有2000多个。其中,包括云南白药、同仁堂等老字号药企。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质量总监李劲说,如果按照目前的意见稿实施,云南白药系列的7个剂型、7个产品都将受影响,复方牛黄消炎胶囊、百宝丹、消渴灵片等药品都得改名。
" Q6 U! w  ~( d3 }9 k6 I6 D$ a  “对于老字号品牌药企来说,改名带来的无形损失将会非常大。”北京医药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付立家认为,改名意味着药品的包装材料、说明书等都需要变更,生产包装成本姑且可以计算、承受,但药企还要花费大量人力、财力开展二次市场培育,让消费者知道改名后的产品就是用惯了的老药,无形损失很大。业内人士预估,如果云南白药需要改名,115年树立起来的品牌、声誉和公众认知的损失将超100亿元。此外,对药企来说,更名后需要到当地食药监局重新注册,对于更名量大的企业而言,注册费用也将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 W. A0 l. t8 d/ v6 f' x8 O; ]& [  近年来,打着保健品旗号的中成药夸大式命名乱象频出。尤其是一些药企的中成药品质良莠不齐,却在命名上“名不惊人不罢休”,随意吹嘘疗效,导致消费者上当受骗。“规范中成药命名很有必要,对提高消费者理解识别能力很有帮助。”付立家说,过去很多药名都是地方批准的,没有统一的命名规则。可以说,此次征求意见稿对中成药命名予以规范是大势所趋,也是维护消费者利益的重要举措。( E9 [' u7 y& ^5 @1 Z9 n( x! `7 h
  不过,中成药命名是否“一刀切”引起公众热议。“中成药名称需要规范,但也要尊重老字号品牌。”云南省卫计委副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郑进认为,对于少数具有历史渊源、约定俗成、老百姓认可的老药要避免“一刀切”。“中成药老品牌背后不仅包括文化传承,还是商家信用的体现。”郑进建议,可视情况分类管理,对于没有历史渊源的新药可按新的命名办法约束,对于老字号品牌药名,则不应强行更名。(本报记者 吉蕾蕾)
" ]+ y) Y; [; l5 Y: g) [(责任编辑 :支艳蓉)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7-3-21 14:56:33 | 阅读全部
总局办公厅公开征求中成药通用名称命名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的意见  ! J, F' B4 }& r9 g/ u; X
# T6 |0 u3 v1 H0 i4 b3 H
下载 打印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微信  " W! I- K: f6 t( Z
2 |  l5 h3 E7 A& D! H" n$ Z0 K
2017年01月11日 发布  8 O& V; K, O  `4 |; u- m6 \
, b6 e5 Z  n- r% c
  为进一步规范中成药的命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起草了《中成药通用名称命名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请于2017年2月15日前将有关意见以电子邮件形式反馈至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化妆品注册管理司)。1 d) \; C, ~- _; n  u; X

, E+ b6 z( `" T  联系人:吴殿震' C- \8 U1 P' U# Q2 K$ |% Y
  电子邮箱:wudz@cfda.gov.cn" I4 p0 l" Q/ B0 g! `# l) ?

4 o  g7 D7 `7 B& s+ }5 L  附件:中成药通用名称命名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
8 j2 u  P( z' I; Q( |9 S7 c  r
  h' B1 J2 B2 S$ O* Q% W2 g% V  U. C7 {7 e7 ^/ e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办公厅
- B8 @  P5 R: P/ `2017年1月9日
9 h: ~1 }5 O7 X1 E) a: b' p8 Y" i9 s% P* p) k( m
附件:中成药通用名称命名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docx
- s! ?# s$ y- h( ~0 t) {
5 Y1 Y2 E  c8 `5 a) n # {! x) J; m- Q; b3 e
7 a9 F  p" r1 |: Z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7-3-21 14:57:44 | 阅读全部
附件
5 G: w1 z/ m# K7 c2 m( h. E0 `1 \2 q0 ^9 J& v
中成药通用名称命名技术指导原则( d* O3 l" Y- |, \
(征求意见稿)5 q9 C2 z( t4 n* q/ O" V" o

8 `7 g9 w2 ~7 Y. k: x& o$ h一、概述  V+ p( W* q+ D" m) m+ V+ j5 b
为加强注册管理,进一步规范中成药的命名,体现中医药特色,尊重文化,继承传统,特制定本指导原则。
' ]) u" w, \" D8 j. |5 ?/ v, J本指导原则是在既往中药通用名命名的技术要求、原则的基础上,根据中成药命名现状,结合近年来有关中成药命名的研究新进展而制定。2 d% k& q1 t" |; N: H/ M
本指导原则不仅适用于中药新药的命名,也适用于对原有中成药不规范命名的规范。对于沿用已久的药名,如必须改动,可列出其曾用名作为过渡。过渡时间应按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6 \: t+ A# h. Q4 u& k% t  Q
二、基本原则
3 {" w  Y. }' g6 s(一)“科学简明,避免重名”原则. b( d2 Y- |3 c7 p2 d  R9 f5 _
1.中成药通用名称应科学、明确、简短、不易产生歧义和误导,避免使用生涩用语。一般字数不超过8个字。
, R4 d2 w. f8 Z5 g7 w2.不应采用封建迷信或低俗不雅用语。
, l+ K6 j" W! r* E" T( W3.名称中应明确剂型,且剂型应放在名称最后。& I; T1 Q6 Q5 j) [4 x! R% {
4.名称中除剂型外,不应与已有中成药通用名重复,避免同名异方、同方异名的产生。( M1 v9 o  R) Q7 a7 q2 j
(二)“必要、合理”原则0 S6 J- S8 a& e9 @, ?3 F. s
1.一般不采用人名、地名、企业名称命名,也不应用代号命名。如:名称中含“X0X”等字样。
9 X7 w+ `3 d9 d, b) |% O; _0 \- ]2.不应采用固有特定含义名词的谐音。如:名人名字的谐音等。
. l/ L+ t8 a/ N( h$ ]4 v3.一般不应含有濒危受保护动、植物名称。
+ z0 s; S  @' d(三)“避免暗示、夸大疗效”原则* k3 u0 A" Y( f' k, d
1.避免采用可能给患者以暗示的有关药理学、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或治疗学的药品名称。如:名称中含“降糖、降压、降脂、消炎、癌”等字样。# K! C7 s" C* t: ]8 h$ z; p
2.不应采用夸大、自诩、不切实际的用语。如:“宝”“灵”“精”; d  d, e- w& h/ R( k+ D& u
“强力”“速效”等;名称含有“御制”“秘制”等溢美之词。! e/ z3 n# x* e1 O6 K
(四)“体现传统文化特色”原则
0 V- G1 M$ {' U, E5 x" o将传统文化特色赋予中药方剂命名是中医药的文化特色之一,因此,中成药命名可借鉴古方命名充分结合美学观念的优点,使中成药的名称既科学规范,又体现一定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但是,名称中所采用的具有文化特色的用语应当具有明确的文献依据或公认的文化渊源,并避免暗示、夸大疗效。
  h% x7 e, t6 B; }2 m8 q) [三、单味制剂命名+ d& g- C( c* s4 k
1.一般应采用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有效成份、中药有效部位加剂型命名。如:花蕊石散、丹参口服液、巴戟天寡糖胶囊等。$ _, q2 z, p: J$ D$ h$ i5 J
2.可采用中药有效成份、中药有效部位与功能结合剂型命名。
2 D3 L- H0 ?* v) d$ g3.中药材人工制成品的名称应与天然品的名称有所区别,一般不应以“人工XX”命名。( x1 t) V& T# ]4 E
四、复方制剂命名5 R9 z! M) a2 y' N
中成药复方制剂根据处方组成的不同情况可酌情采用下列方法命名。
) \6 R# |) w: {# c3 j1.采用处方主要药材名称的缩写并结合剂型命名,但其缩写不能组合成违反其他命名要求的含义。如:香连丸,由木香、黄连二味药材组成;桂附地黄丸由肉桂、附子、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丹皮、泽泻八味药组成;葛根芩连片由葛根、黄芩、黄连、甘草四味药材组成。9 G& W; ~8 o/ I" q  R. i
2.可采用主要功能加剂型命名。该类型命名中,可直接以功能命名,如:补中益气合剂、除痰止嗽丸、补心丹、定志丸等;也可采用比喻、双关、借代、对偶等各种修辞手法来表示方剂功效,如:交泰丸、玉女煎、月华丸、玉屏风散等。示例如下:# p0 j) Y+ r* t) z: V8 o0 C
(1)采用比喻修辞命名,即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的修辞手法。如:玉屏风散、月华丸等。7 J7 d9 I" J" ]8 z3 a* ?  o
玉屏风散:“屏风”二字,取其固卫肌表,抵御外邪(风)之义。“玉屏风”之名,以屏风指代人体抵御外界的屏障,形象地诠释了此方治疗表虚自汗的特殊功用,且兼具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体现了中医形象思维的特质。; }: X5 y% u( G% ^
月华丸:“月华”,古人指月亮或月亮周围的光环。本方能滋阴润肺,治疗肺痨之病。因肺属阴,为五藏之华盖,犹如月亮之光彩华美,故名“月华丸”。( M: t2 A1 r$ `4 W: C* p
(2)采用双关修辞命名,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或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如:抵当汤等。# R5 i' A3 r7 @( B- T% Y+ F
抵当汤,由水蛭、虻虫、桃仁、大黄四味药物组成。用于下焦蓄血所致之少腹满痛,小便自利,身黄如疸,精神发狂等症。有攻逐蓄血之功。“抵当”可能是主药水蛭之别名,但更多意义上是通“涤荡”,意指此方具有涤荡攻逐瘀血之力,对于下焦蓄血具有很好的效用。
0 Q, o' |8 _& V, y) a(3)采用借代修辞命名,即借一物来代替另一物出现,如:更衣丸等。% T- A0 E8 W" E3 P
更衣丸,由朱砂、芦荟两味药物组成,取酒和丸,用黄酒冲服,有泻火通便之功,用于治疗肠胃燥结,大便不通,心烦易怒,睡眠不安诸证。“更衣”,古时称大、小便之婉辞,方名更衣,喻服药后可在短时间内大便通畅,诸症消失。以更衣代如厕,既不失文雅,又明了方义。) V$ J" Y# R, a. l" `5 l
(4)采用对偶修辞,即用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对称的词组或句子来表达相反、相似或相关意思的一种修辞方式。如:泻心导赤散等。
5 A; U- q8 k" T泻心导赤散,功能泻心脾积热,临床常用于治疗心脾积热的口舌生疮。“泻心”与“导赤”是属于对偶中的“正对偶”,也就是说前后表达的意思同类的或相近的,互为补充。3 g* N' x7 `# g1 P3 m
3.采用药物味数加剂型命名。如:四物汤等。9 x7 d' i. o* u6 M9 a9 o% ]
四物汤,由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四味药组成,为补血剂的代表方。$ C2 X: }7 \# D9 u, y
4.采用剂量(入药剂量、方中药物剂量比例、单次剂量)加剂型命名。如:七厘散、六一散等。
1 a, t+ {0 c0 V七厘散,具有散瘀消肿,定痛止血的功效,对于跌打损伤、筋断骨折之瘀血肿痛或刀伤出血有很好的疗效。本方过服易耗伤正气,不宜大量久服,一般每次只服“七厘”,即以每次用量来命名。3 A! u* J! C) w2 _9 I" {; O
六一散,则由滑石粉、甘草组成,两药剂量比例为6:1,故名。' W# y  t5 h5 G6 |5 A' I
5.以药物颜色加剂型命名。以颜色来命名的方剂大多因成品颜色有一定的特征性,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故据此命名,便于推广与应用,如:桃花汤等。
( N3 J& r. A( r: G桃花汤,方中药物组成为赤石脂一斤,干姜一两,粳米一斤,因赤石脂色赤白相间,别名桃花石,煎煮成汤后,其色淡红,鲜艳犹若桃花,故称桃花汤。
' P/ E' z, T0 I0 q6.以服用时间结合剂型命名。如:鸡鸣散等。
& p( R5 ~1 X7 A& v# W鸡鸣散,所谓“鸡鸣”,是指鸡鸣时分,此方须在清晨空腹时服下药效最佳,故名“鸡鸣散”。
; a( i5 o8 P2 N3 I7.可采用君药或主要药材名称与功能并结合剂型命名。如:龙胆泻肝丸、当归补血汤等。
- K% ^' Z+ O' G7 y0 W. }4 o龙胆泻肝丸,具有泻肝胆经实火,除下焦湿热之功效。方中君药龙胆草,有泻肝胆实火作用。6 z/ z) d0 l# s( `" @" k* ?  G$ l
当归补血汤,具有补气生血之功效。方中主药当归,有益血和营作用。* q7 l' E( G$ m9 {/ ]
8.可采用药味数与主要药材名称或药味数与功能或用法结合剂型命名。如:五苓散、三生饮等。2 y+ D. }9 N# r3 p5 L& H
五苓散,方中有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五味药物,同时含两个“苓”,故名。* O- t$ E& J; @/ |
三生饮,方中草乌、厚朴、甘草均生用,不需炮制,甘草生用较为常见,但草乌多炮制后入药,有别于其他方,强调诸药生用,是其特征。
0 J9 Z  R5 S; s7 E9.可采用处方来源与功效或药名结合剂型命名。如:指迷茯苓丸等。% O. ~) s' N- U, @4 i( G
指迷茯苓丸,是指来自于《全生指迷方》的茯苓丸,茯苓丸在中国方剂数据库中检索结果有119个,缀以“指迷”意在从方剂来源区分之。9 k$ y1 S& N5 }2 k8 K& {& ]9 `, f
10.可采用作用部位(中医术语)与主要药物或功能结合剂型命名。如:温胆汤、养阴清肺丸、清热泻脾散、清胃散、通窍活血汤、少腹逐瘀汤、化滞柔肝胶囊等。" l8 y% d* c' h
11.可采用主要药材和药引结合并加剂型命名。如:川芎茶调散,以茶水调服,故名。- }% ]* J) O0 _' Q; e  |
12.儿科用药可加该药临床所用的科名,如:小儿消食片等。
6 y  N: [8 ~4 y! Y! O2 C2 U' z13.可在命名中加该药的用法,如:小儿敷脐止泻散、含化上清片、外用紫金锭、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等。# V4 a1 B+ W3 W3 j# b  U* g
14.在遵照命名原则条件下,命名可体现阴阳五行、古代学术派别思想(如道家、法家等)、古代物品的名称等,以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如:左金丸、玉泉丸等。
9 z9 G, k/ G! C" t6 I左金丸,有清泻肝火,降逆止呕之功。心属火,肝属木,肺属金,肝位于右而行气于左,肝木得肺金所制则生化正常。清心火以佐肺金而制肝于左,所以名曰“左金丸”。. @" o' [) Q6 n7 l, ]+ t; Z' n
玉泉丸,有益气养阴,清热生津之效。“玉泉”为泉水之美称,道家亦指口中舌下两脉之津液。用数味滋阴润燥、益气生津之品组方,服之可使阴津得充,津液自回,口中津津常润,犹如玉泉之水,源源不断,故名“玉泉丸”。; B1 X( S/ a1 l" b; q  V5 \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1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3131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