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李云庆先生等专家的新观点:黄帝轩辕丘在在封龙山桥门沟
曹东义 发表于:2024-4-11 07:24:07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567
本帖最后由 曹东义 于 2024-4-11 19:14 编辑 . w' K3 e" F! H& `( q
; c$ Z7 b  c4 U5 w' x- s
编者按:9 ?, ~- w9 r% X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了黄帝的事迹,说他在河北大地有很多活动,斩杀蚩尤,用武力征讨不服管理的叛逆者,虽然四方用兵,但是在涿鹿建立黄帝城,他经常外出巡行,在封龙山一带也留下很多足迹和传说。在分享李云庆先生文章之前,我们共同学习一下《史记·五帝本纪》。1 a9 `+ Z$ L/ z4 m: ]

司马迁说: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於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三战,然後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於是黄帝乃徵师诸侯,与蚩尤战於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

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万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获宝鼎,迎日推筴。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顺天地之纪,幽明之占,死生之说,存亡之难。时播百穀草木,淳化鸟兽蟲蛾,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

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於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後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


8 P1 B& e" E' d- W9 y3 p, N% X8 q7 ^
- w; F) h# L+ v
李云庆先生等专家说:
# v0 ~# V  o, J! a黄帝轩辕丘在哪里?在封龙山桥门沟2 ]0 ~# e& f& \# c
《史记》“黄帝居轩辕之丘”,轩辕之丘在哪里?在封龙山桥门傍。昔日轩辕黄帝及“四岳”履行雨师之职,曾在此建明堂、筑宫、修坛,祭拜天地,祈祷上苍行云布雨,风调雨顺。
: J) l: m7 E7 s( I8 ^5 J' q黄帝铸鼎荆山就是石邑城西井陉山《史记·卷十二·孝武本纪》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之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群臣后宫上者七十余人皆乘龙升天。”8 e$ y, e3 c& I- N0 n2 K
大禹治水时“轩辕之山”就在封龙山,这里原来是帝尧的古都,巨岳雄伟峙立,大河奔流不息,高大重迭的山峦,有的像在拥抱,有的像在蹲坐,千万条沟渠汇聚形成众多湖泽。太行山高高耸立,河水连续不断,流向平原,大河上存有夏禹的木撬,地下埋藏虞舜的玉壁。夏禹治水八年,洪水退了,土地平整了。五月站立封龙山顶,东望是古时的大陆泽,……。0 l$ X9 ~5 ?. s5 A; j
早在古代就有记载:(穆天子传)于薮泽。畋甲寅,天子作居范宫(范,离宫之名也),以观桑者(桑,采桑)。帝巡游四海,登昆仑山,起宫室于其上。1 x) Q& j/ r9 V3 _3 }
三千年前,《穆天子传》记载:吉日辛酉,天子升于昆仑之丘,以观黄帝之宫,而封丰隆之葬,以诏后世。说的是周穆王向黄帝故乡行注目礼,封禅雷神丰隆,坟墓填土,使其高大,免得日久天长湮没,为的是昭示后人,别忘了祭奠雷神。0 C3 G8 ]2 X6 Z+ ]: {
黄帝一统天下。尧封:四岳、三公。〔舜设三公九州十二牧〕,禹定:三公、九州十二牧。尧舜禹汤来北岳恒山,考黜北方诸侯时。在这里祭祀天、地、水三官大帝,与其先祖轩辕黄帝后。轩辕黄帝在此:祭祀天、地、水牌位。铸青铜鼎,刻龙凤图、践天帝位,所以尧舜禹在此建轩辕庙祭祀。
3 i! H& r4 V/ Z6 F. B& Y《封龙山颂·东汉》载:“惟封龙山者,北岳之英援,三条之别神,分体异处,在于邦内。磥硌吐名,与天同燿。能烝云兴雨,与三公、灵山协德齐勋。国旧秩而祭之,以为三望。亡新之际,失其典祀。”′
* H9 x: y' t: `. i轩辕黄帝为少典氏之子,姓公孙,建都于有熊,故称有熊氏。轩辕一词本是出自于上古时代。黄帝的先祖是有熊氏。黄帝诛蚩尤于逐鹿之野,诸侯尊其为天子。因观察土为黄色,以为瑞祥之色,取号为黄帝。又因他长在姬水,居住在轩辕之丘,就以姬为姓,轩辕为号,所以后人也称黄帝为轩辕氏。
9 g* P! p6 `9 `9 d5 `/ H根据纳新记载可知,封龙山是轩辕黄帝的化身。封龙山的形状和轩辕星宿的星图很相近,轩辕星宿图是飞龙形,所以封龙山也叫飞龙山。封龙山上旧有轩辕黄帝庙。
. T: U# O% D  {《星文图》曰:“山应轩辕十星,屈折若飞龙之状,故云。三十里封龙山下,其庙两两相对,若泰阶六符之状,盖三台近于轩辕故庙于此山。′+ h: f/ B* g9 b# E5 J
  黄帝生于寿丘(轩辕之丘),长于姬水,都于涿鹿。地名对照争议很大。《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崩,葬桥山。”但是司马迁并没有说明桥山在哪里,所以古往今来众说纷纭。  + I7 v+ o  p% I: z# x
《大荒西经》所谓“轩辕之台”就是《海外西经》的“轩辕之丘”,也就是说“台”和“丘”显然都不是自然景观,而是人工建筑物。
+ [, H( D$ c$ V# y4 o《归藏》有关飞龙山的记载。“夏后启筮:御飞龙登于天,吉。”
' T9 ~6 c8 h, W三坟五典,是中国最古老的书籍,记载三皇五帝史籍。《古三坟》记载的飞龙氏比黄帝时期更加久远:“伏羲氏始画八卦,命臣飞龙氏造六书。”/ q! b/ [3 X! G* M1 M& l$ H
“轩辕之山”就是轩辕丘,就是一处“黄帝冢桥山”。封龙山古称飞龙山是黄帝驾龙升天,飞天之地。建黄帝宫后称“轩辕故庙”,桥门沟这里的团山就是黄帝所居之“轩辕之丘”。. b( ^# ?  m! d4 W  C9 ^
封龙山桥门沟的由来:桥门沟村中原有一高大天然石门,横跨河上,似桥又似门,村落据此命名为桥门沟。2 U3 ]2 a9 _) [( r
在村北一里有座高25米,周长330米圆山头。
+ C' f! U  k$ V3 R山头南面是南北长600米,东西宽200米,总面积120000平方米,二十多亩。四方平整,很宽阔的人类修整的大广场,现在是农田。
, S* Y1 O# P7 @  a7 r& l( r6 T- S这片区域是封龙山冲积带,不应该有这样的山头,更不该有这么平整二十多亩的耕地。
" o0 X) G9 b. p! l. Y% x现在考证是人工造山,人工修整的土地,当地人传说这里是古墓,叫团山。
$ F- E0 Y% l& m' G) r黄帝之宫在封龙山桥门沟团山,象团子一样圆丘山。轩辕与轩辕丘,在司马迁前后,因为轩辕与黄帝合称,所以在后世传说中,轩辕丘的变异形态员丘山,圆丘,团山。; ?9 I9 Z, U' `- g
团山傍是贯通东西的古驿道,因地属太行山麓、井陉隘口,是当时关中(陕)西通往(晋地)山西再通往(燕赵)河北(齐)山东等地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G+ ~0 q$ ?9 a: q
古驿道的历史可追溯到人猿相辑时代,道路与人类从古猿、早期人、晚期人、到现在经历了几百万年。
) V3 D8 I$ c& d' [. Q) w0 [团山正西是井陉山,山脚是氐水之源申庆大海眼,庚申日穆王祭登于氐,大奏。
7 }6 U! o5 ~( r3 d# @( x团山正西还有石邑深涧杀人坑,井田制从这里划出,刑法在这里制定。3 s$ E* Y8 y3 |4 E* l6 a
团山南面是封龙山称丰隆山、飞龙山,是三皇五帝之一的名号。4 R0 k- S/ r7 `6 ?
团山正东是封龙邑,历史上最早的墓庄渠环城而过,这里有凤凰山,山顶有石棺冢。
+ [/ C+ e' d: a1 m$ A& l团山东北是青龙山,这里叫墓庄,贵族之墓,丰隆之葬就在这一带。. g& B! ~: x3 D
团山正北有昭明建的王都砥石(石邑)城,洨河环城而过。% z$ t/ }1 p3 g" Q( R- a+ z
团山正北是黄山,穆天子冬月戊午,己未两天在阳岥开大会,山顶留石棺冢′。
9 G/ S' u: ]) m" \% N! u. Z+ Z团山这一带历史上也叫黄山乡。封龙山区域村民,是族群积聚所形成的地域名称,它的名字就是他的始祖的名字,也就是他的名字是由始祖炎黄子孙留传后世。
$ e7 q4 Y/ l' X0 o/ F- B; `《水经注·河水》:“(黄)帝崩,惟弓剑存焉,故世称黄帝仙矣。”黄帝骑龙飞天后,群臣为纪念他,分散各地葬其衣冠弓箭之地,从此全国多地传说有黄帝崚,如峡西黄崚就是葬黄帝衣冠冢。
$ v  t, F4 x& p) H/ C“黄帝铸鼎于荆山。鼎既成,有龙迎黄帝,黄帝升天而去”。封龙山,它是高近千米的一条大龙,飞龙在天,龙成了中国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又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象征,封龙山是华夏文明的摇篮。% }* f9 @3 |- r
作者:白贵书,李云庆,刘彦瑞
% h  Z# _3 f2 X3 q, ]; U* q" @) E! S1 g5 b
7 Z9 P6 L0 h. j) t: }
+ b# k+ h" D3 G: Q5 B, R

2 A/ s2 v, V: i
& j' ^3 o+ I& o* F; Y% _8 ~4 S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曹东义 发表于 2024-4-11 07:27:37 | 阅读全部
黄帝轩辕丘在哪里?在封龙山桥门沟,穆天子传有记载1 c' |3 e" N3 |5 I7 _6 V. W
2024-04-10 07:19·音书法师7 u9 x3 e5 ?+ p& y. r2 }9 X0 \
《史记》“黄帝居轩辕之丘”,轩辕之丘在哪里?在封龙山桥门傍。昔日轩辕黄帝及“四岳”履行雨师之职,曾在此建明堂、筑宫、修坛,祭拜天地,祈祷上苍行云布雨,风调雨顺。% q, p, g) H; u; H, e
# Y+ [  C+ Y' m
黄帝铸鼎荆山就是石邑城西井陉山《史记·卷十二·孝武本纪》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之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群臣后宫上者七十余人皆乘龙升天。”5 I. |6 {# Z- u1 c) T& u
' x$ J, u, v/ X& h
大禹治水时“轩辕之山”就在封龙山,这里原来是帝尧的古都,巨岳雄伟峙立,大河奔流不息,高大重迭的山峦,有的像在拥抱,有的像在蹲坐,千万条沟渠汇聚形成众多湖泽。太行山高高耸立,河水连续不断,流向平原,大河上存有夏禹的木撬,地下埋藏虞舜的玉壁。夏禹治水八年,洪水退了,土地平整了。五月站立封龙山顶,东望是古时的大陆泽,……。& r5 ^0 ]0 ^% {! @

2 e3 ]( Y& V+ a8 L6 R" |9 ^早在古代就有记载:(穆天子传)于薮泽。畋甲寅,天子作居范宫(范,离宫之名也),以观桑者(桑,采桑)。帝巡游四海,登昆仑山,起宫室于其上。
/ ~6 u* J. r, R$ }3 |: Q
$ r- ?: g: W: i4 C) E三千年前,《穆天子传》记载:吉日辛酉,天子升于昆仑之丘,以观黄帝之宫,而封丰隆之葬,以诏后世。说的是周穆王向黄帝故乡行注目礼,封禅雷神丰隆,坟墓填土,使其高大,免得日久天长湮没,为的是昭示后人,别忘了祭奠雷神。
; }) i" O) R# R/ i9 O$ J) Y( F% m0 Z$ }& A5 T
黄帝一统天下。尧封:四岳、三公。〔舜设三公九州十二牧〕,禹定:三公、九州十二牧。尧舜禹汤来北岳恒山,考黜北方诸侯时。在这里祭祀天、地、水三官大帝,与其先祖轩辕黄帝后。轩辕黄帝在此:祭祀天、地、水牌位。铸青铜鼎,刻龙凤图、践天帝位,所以尧舜禹在此建轩辕庙祭祀。
  g/ l( s% F6 ]' m5 ?) r1 X9 H
1 Z" `" \4 \. n  g+ D( z; C' K1 c3 w《封龙山颂·东汉》载:“惟封龙山者,北岳之英援,三条之别神,分体异处,在于邦内。磥硌吐名,与天同燿。能烝云兴雨,与三公、灵山协德齐勋。国旧秩而祭之,以为三望。亡新之际,失其典祀。”′
2 W' ?* U& @8 j  I
# V5 y0 k5 a6 g0 o轩辕黄帝为少典氏之子,姓公孙,建都于有熊,故称有熊氏。轩辕一词本是出自于上古时代。黄帝的先祖是有熊氏。黄帝诛蚩尤于逐鹿之野,诸侯尊其为天子。因观察土为黄色,以为瑞祥之色,取号为黄帝。又因他长在姬水,居住在轩辕之丘,就以姬为姓,轩辕为号,所以后人也称黄帝为轩辕氏。- C2 p6 s! n: o% R0 t
% G- c. k; O! D7 H3 l. ^
根据纳新记载可知,封龙山是轩辕黄帝的化身。封龙山的形状和轩辕星宿的星图很相近,轩辕星宿图是飞龙形,所以封龙山也叫飞龙山。封龙山上旧有轩辕黄帝庙。
& D2 A3 s" s2 s! \( Z
! m2 i+ y. O4 e, I《星文图》曰:“山应轩辕十星,屈折若飞龙之状,故云。三十里封龙山下,其庙两两相对,若泰阶六符之状,盖三台近于轩辕故庙于此山。′3 a0 D. g0 r! o3 b! c( `9 L

7 g$ b- a4 }0 J& V+ e4 H黄帝生于寿丘(轩辕之丘),长于姬水,都于涿鹿。地名对照争议很大。《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崩,葬桥山。”但是司马迁并没有说明桥山在哪里,所以古往今来众说纷纭。
" J- o1 B8 P! [  G- l2 v4 x% f. I
9 z% B6 ]# A6 R+ s' B: y《大荒西经》所谓“轩辕之台”就是《海外西经》的“轩辕之丘”,也就是说“台”和“丘”显然都不是自然景观,而是人工建筑物。. X. _  f: \; G
; C1 R2 m  M( ^" s0 t/ I; s
《归藏》有关飞龙山的记载。“夏后启筮:御飞龙登于天,吉。”( w1 m& c( a" X8 X4 o

( j+ c2 ^1 k9 ^& J" y8 t三坟五典,是中国最古老的书籍,记载三皇五帝史籍。《古三坟》记载的飞龙氏比黄帝时期更加久远:“伏羲氏始画八卦,命臣飞龙氏造六书。”
+ j- y$ N. L$ T- ^/ L6 [! L7 M& @. {" t3 A& I% b
“轩辕之山”就是轩辕丘,就是一处“黄帝冢桥山”。封龙山古称飞龙山是黄帝驾龙升天,飞天之地。建黄帝宫后称“轩辕故庙”,桥门沟这里的团山就是黄帝所居之“轩辕之丘”。
# \& S; j9 M% l+ F: A9 m: w! V* H5 A% K" I
封龙山桥门沟的由来:桥门沟村中原有一高大天然石门,横跨河上,似桥又似门,村落据此命名为桥门沟。/ z7 k3 K1 q0 g$ ]9 x' V/ |
9 w8 _5 q/ t' U
在村北一里有座高25米,周长330米圆山头。
9 _$ Y. w& L; T/ {* p- y3 x0 G+ S
$ V3 I' n- O. o3 Z; H1 O/ ?% Y: |- I山头南面是南北长300多米,东西宽200多米,总面积60000多平方米,近百亩。四方平整,很宽阔的人类修整的大广场,现在是农田。
* ]9 b+ O; s% }; N1 S9 E5 P( x9 R4 k4 E" \
这片区域是封龙山冲积带,不应该有这样的山头,更不该有这么平整多的耕地。) a$ h% I. m9 ?% g
1 f8 d7 D2 I2 G" x
现在考证是人工造山,人工修整的土地,当地人传说这里是古墓,叫团山。% H$ c9 |: w: j' ~8 y: m0 Y8 L

$ R! T) t4 `8 _. s黄帝之宫在封龙山桥门沟团山,象团子一样圆丘山。轩辕与轩辕丘,在司马迁前后,因为轩辕与黄帝合称,所以在后世传说中,轩辕丘的变异形态,员丘山,圆丘,团山。
/ m+ [. \. j: }  D* ^
' u" O5 K* K7 t3 K团山傍是贯通东西,禹贡夹右碣石入于海的古驿道。因地属太行山麓、井陉隘口,是当时关中(陕)西通往(晋地)山西再通往(燕赵)河北(齐)山东等地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 x) t) D1 V+ X& C# }$ s% R0 c  D" ], e+ y5 x) G
古驿道的历史可追溯到人猿相辑时代,道路与人类从古猿、早期人、晚期人、到现在经历了几百万年。( {, q" E$ r( f, v
' q+ Z0 X6 G9 m( D% ~3 j. g
团山正西是井陉山,山脚是氐水之源申庆大海眼,庚申日穆王祭登于氐,大奏。
9 h' s- @9 E/ z" ?' E. j
. O% M  p- U" N4 Y& U1 F% e团山正西还有石邑深涧杀人坑,井田制从这里划出,刑法在这里制定。+ M9 S3 f9 W3 @) c+ U: q
  ~: k1 O& ?3 E1 U* f# e3 W4 L
团山南面是封龙山称丰隆山、飞龙山,是三皇五帝之一的名号。0 H1 d; k! z3 E; a* c5 y
( }) V& J% K' k* E' n. `1 N2 A
团山正东是封龙邑,历史上最早的墓庄渠环城而过,这里有凤凰山,山顶有石棺。8 @; c- k2 W9 b- J1 ]0 @4 ?+ e
+ H! W( G# I7 y
团山东北是青龙山,这里叫墓庄,贵族之墓,丰隆之葬就在这一带。: t; Y* W7 P8 {( |9 E3 p* t1 V. b
5 {% c7 y( U+ }+ ]& T7 q
团山正北有昭明建的王都砥石(石邑)城,洨河称契河,是消失的古恒水,又是鲜为人知的禹贡河环城而过。团山正北是黄山,穆天子冬月戊午,己未两天在阳岥开大会,山顶留石棺。
# e- o8 t) A- `1 |5 ]: {1 R4 V. h7 n( Q2 E
团山这一带历史上也叫黄山乡。封龙山区域村民,是族群积聚所形成的地域名称,它的名字就是他的始祖的名字,也就是他的名字是由始祖炎黄子孙留传后世。1 f5 B# q- V& k

1 Y$ H1 B+ B" C2 i9 j! ?+ d《水经注·河水》:“(黄)帝崩,惟弓剑存焉,故世称黄帝仙矣。”黄帝骑龙飞天后,群臣为纪念他,分散各地葬其衣冠弓箭之地,从此全国多地传说有黄帝崚,如峡西黄崚就是葬黄帝衣冠冢。5 o, X0 y% P7 F, i3 F2 w

1 T* A, A; Q/ z6 d' H% O, K“黄帝铸鼎于荆山。鼎既成,有龙迎黄帝,黄帝升天而去”。封龙山,它是高近千米的一条大龙,飞龙在天,龙成了中国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又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象征,封龙山是华夏文明的摇篮。
" R/ e6 H# e4 i8 b1 F: O% [! d4 o5 l, z$ s5 Z- Y7 R# T

7 c4 l# B. s6 N( s+ Y5 [" U- v: z* V3 M( {% p* q
考查者:白贵书,李云庆,刘彦瑞
* p) k. q; j' P) C  {% W' Z
! c) s# \' x+ i( _# k( }' n$ j" Z1 h$ V9 {3 C% L
0 j7 ^) ]% I3 d6 E
举报7 m) a, b8 _7 ~6 W0 T
评论 1
+ H" K+ [% x  g) ^  z; e) d& e% S, q( Q* C" F( g
根在颍阳
# W" O. u( }$ L0 j, O2 F" ^9 ^' @$ b. @5 O7 b2 m
说的头头是道,不管真假吧,也是用心了,而且引经据典,辛苦了。: M( R6 q# N7 N
7 N" l( U' e6 y0 d4 n$ |. Q
回复
1 y. Z- g! `1 i+ W1 j9 P·' d& h1 w1 Q* K( F# T# K, u
10小时前
& L& E: @6 I! i' a+ U0 x1 I5 w9 |% r" }" ^% P2 p
02:40. ^& K# P5 w5 q4 q  \. s8 Z
正定人说话都说像河南话,正定方言与河南话有何渊源?#正定' a3 O4 u6 e( _4 n* s5 D& }
斌哥谈历史121评论03月19日
$ d0 W  U; [9 h. N  A' \7 j2 b6 S1 B# ~) {& e, c; d( j
04:58
9 ^$ E8 S% K+ I% X2 N. t民国十八年年馑(下):陕西大饥荒,是天灾还是人祸?
* [9 w9 d% }; H5 t" r+ D丰镐先生22评论01月29日
3 ^$ e! s! O7 I( P/ u8 B& ^9 U
2 `) t/ l  A+ C5 L% V02:41- `5 G: w2 Y& d* X# T2 [5 S! z
同样是祭祖,为啥河南太昊陵人山人海,陕西黄帝陵却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1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3131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