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王洪昇先生系列讲座资料: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
曹东义 发表于:2024-3-10 17:24:45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218
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
第二讲 《伤寒论校注》的框架结构1】
(指导老师:曹东义  讲课;王洪昇)
(wty:下面是202433日晚上,第二讲 《伤寒论校注》的框架结构(上)的缺失部分。)
尊敬的曹东义老师,各位同道,新年好!  
我是河北涿州的中医爱好者王天云。
本周日(202433日)晚上,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天云讲述《伤寒论》。题目是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
第二讲 《伤寒论校注》的框架结构(上)。
(《伤寒论校注》的编辑裴永清先生,在200966岁时说:中医药学既是中华民族之文化,又是中华民族之遗产,更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医学科学。学必细微、研必精深,学用结合,反复无穷。倘若读之数遍,不可谓学也;非“入骨三分”而铭刻于心,亦不可谓学也。余素愚钝,反复拜读大论不可计数,而受益俱增,至今不敢懈怠矣。试看古今中外之中医大家,代有其人,无一不煞费苦心,呕[ǒu]心沥血而;伤寒注家层出不穷,真可谓仁者见人,智者见智,众说纷纭,各有是非。读懂《伤寒论》难,用好《伤寒论》更难,余以为非不能也,恐不为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纳诸家之精华化为已有,是为善学者也。)
本次讲座以1991年6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伤寒论校注》为基础本,并加以各家内容为羽翼。
《伤寒论校注》正文之前是内容提要、出版者的话、校注说明;正文部分是三篇序言、目录、伤寒论卷第一至第十。正文后附有校注后记。
本书以明·赵开美摹宋刻本为底本校注而成。全书共十卷。卷一为辨脉法、平脉法;卷二为伤寒例、辨痓[chì中医指筋脉痉挛、强直的病症。]湿暍脉证并治、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卷三至卷六分述六经病脉证并治;卷七至卷十分述辨霍乱、阴阳易及汗吐下诸可诸不可脉证并治。
《伤寒论校注》文献丰富,考证翔实,尽其理致,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既保持了宋本《伤寒论》原貌,又体现了近代学者研究《伤寒论》的新成就,是目前学习研究《伤寒论》的最佳版本。
序言分为三篇。第一篇是刻仲景全书序,第二篇是伤寒论序,第三篇是伤寒卒病论集。
卷第一分为平脉法第一、辨脉法第二;
《玉函》卷二第二篇为《辨脉》。《辨脉》在《伤寒论》的几个重要传本中见于宋本、高继冲本,敦煌残卷S202及《玉函》,而唐本不载此篇。在元中期以前,医家都认为《辨脉》出自仲景,至元明之际王履(字安道,约生活在公元1332~139l年。元末江苏崑山县人,学医于朱丹溪,是其门人,尽得朱氏之学。《古今医统》称王安道学究天人,文章冠世,极深医源,直穷奥妙。《四库全书提要》称其实能贯彻源流,非漫为大言以夸世者。充分说明王氏之学于医学理论颇有造诣,其探讨医理强调对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治学严谨,立论有据。著有《医经溯洄》、《百病钩玄》等,现有《医经溯洄集》行于世,是其代表著作。)王履在《医经溯洄[sù huí]集》中始提出疑问,认为《平脉》《辨脉》《伤寒例》不撰于仲景,而出自叔和。他说;“夫叔和之增者,《辨脉》《平脉》与可汗不可汗等诸篇而己,其六经病篇,必非叔和所能赞辞也。”明初洪武中芗溪黄仲理(明代医家。芗溪马鞍山人。自幼习医于《伤寒论》颇有研究,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以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为蓝本,将其本人二十余年的研究心得,撰成《伤寒类证》十卷,条析类证,分门为卷,以其脉法精纯,有证有论有方者,为内篇;以其精粗相驳者,为外篇;以其有论无方无证者,为杂篇;以论见证,首尾相贯,以号见条,则言不重复。使学者开卷不待披检,一目了然。)黄仲理撰《伤寒类证辨惑》云;“仲景之书,六经至劳复而已,其间397法,112方,纤细毕备,有条而不紊也。《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三篇,叔和采摭[zhí拾取;摘取]群书,附以己意,虽间有仲景说,实399法之外者也。又痉湿暍三种一篇,出《金匮要略》,叔和虑其证与伤寒相似,恐后人误投汤剂,故编入六经之右,致有宜应别论之语,是为杂病,非伤寒之候也。又有不可汗、宜汗、不可吐、宜吐、不可下、宜下,并汗吐下后证,叔和重集于篇末,比六经中,仓卒寻检易也。”此后方有执(公元1522年生人-卒不详,明代医学家。字中行xing[shè歙县,地名。在安徽南部。以产徽墨、歙砚著名。](今属安徽南部。因其家人包括妻儿共五人因病故去,发愤读书攻医,对伤寒尤其致力研究,颇有心得。认为仲景之《伤寒论》因叔和之编次而移动原文,已非原貌,复经成无己注疏时多所窜改,面目全非,失其原意。经二十余载精心钻研,成《伤寒论条辨》八卷,对《伤寒论》重加整理,调整篇目,全书计十一篇,397法,113方。形成明清时代重新整理研究《伤寒论》的热潮,其错简论的主张虽也受到若干医家之非议,但其影响深远,不容忽视,清代名家如张璐、喻嘉言、吴仪洛、周扬俊、黄元御等,均拥护其说,形成伤寒学上的错简派) 方有执《伤寒条辨》,将《平脉》《辨脉》退于卷末,称此两篇系叔和“附已意以为赞经之辞,譬则翼焉,传类也。”方有执之后有位医家,喻昌(公元1585- 1664,字嘉言,江西新建(今江西南昌)。清代初期(公元1644-1661年间),喻昌移居江苏常熟,医名卓著,冠绝一时,成为明末清初著名医家,与张路玉、吴谦齐名,号称清初三大家。著有《寓意草》、《尚论篇》、《尚论后篇》、《医门法律等。张璐(1617-1699),清初医学家。名璐,字路玉,长洲(今江苏苏州)。习而兼攻医。明亡后弃儒业医,隐居洞庭山十余年,行医著书,至老不倦。离乡十六年,辑医书一帙zhi携归故里,故名之曰《医归》。将其中《伤寒绪论》、《伤寒[zuǎn继承。]》刻行。康熙中取《医归》残稿,从头检点,并易名《医通》。另著有诊宗三昧一卷,专明脉理;本经逢原》四卷,《千金方衍[yǎn]》三十卷等。后世汇辑成《张氏医书七种》(又名《张氏医通)张璐临床经验极其丰富堪称一代宗师所著《张氏医通卷帙zhi[hào ],而叙述条理清晰系统具体。为医家案头必备之工具书。吴谦,清代医官。字六吉,安徽歙she县人。尝官至太医院院判。乾隆帝尝敕[chì皇帝的诏令]令编修医书。太医院原意欲编修一博一约的医书,最后为能达到早日编成,遂由吴谦与另一太医院院判刘裕铎为总修官,收集天下秘籍及传世良方。吴谦则更精研《伤寒论》、《金匮要略》,对之逐条进行订释,收集各家疏注,订其舛误,加以阐发,撰成《订正伤寒论注》及《订正金匮要略注》。另他主持编修《医宗金鉴》(一作《御纂[zuǎn]医宗金鉴》)。此书内容丰富概括,尝作为太医院之教本。后世广为流传,影响甚大。黄元御,名玉璐,字元御,一字坤载,号研农,别号玉楸子。清代著名医学家;尊经派的代表人物;乾隆皇帝的御医,乾隆皇帝亲书“妙悟岐黄”褒奖其学识,亲书“仁道药济”(行仁道,以药济)概括其一生。他继承和发展了博大精深的祖国医学理论,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被誉为“黄药师”、“一代宗师”,清军四川军医馆——久真堂的祖师爷。黄元御从医伊始,是从研读张仲景的《伤寒论》入手的,然后逐及《金匮玉函要略》,黄帝、岐伯《内经》,扁鹊《难经》等中医根本典籍。他奉仲景等四人为“医门四圣”。他认为“四圣”之外,历代医持论多有偏失,以至误诊死人,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四圣“之书错简零乱,兼之历代传注谬误所致。因此发致毕生精力,对“四圣”之书,从源到流,重加考订,还其本来面目,以凭后世遵循。在施治中他始终贯彻了重视脾土、扶阳抑阴、厚培中气的施治原则,这是他对祖国医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喻嘉言在《伤寒条辨》基础上撰写《尚论篇》。据清初徐乾学(公元1631-1694年,字原一、幼慧,号健庵、玉峰先生,清代大臣、学者、藏书家。江苏昆山人,清初大儒顾炎武外甥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编修,先后担任《明史》总裁官、内阁学士,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升左都御史、刑部尚书。曾主持编修《明史》等书籍,著《憺[dàn]园文集》三十六卷。家有藏书楼,乃中国藏书史上著名的藏书楼。)《憺[dàn]园集》说;“有老儒方有执者,作为《伤寒条辨》一书,不甚行于世,近喻嘉言窃其义作《尚论篇》。”《四库全书总提要》说;“有执既殁[mò],其板散佚,江西喻昌遂采掇[duō]有执之说,参以已意,作《伤寒尚论篇》,盛行于世,而有执之书遂微。”喻氏对王叔和予以严励批判;“至于编述伤寒全书,苟简粗率,仍非作者本意,则吾不知之矣。如始先序例一篇,蔓引赘[zhuì]辞;其可与不可诸篇,独遗精髓;平脉一篇,妄人已见。总之,碎剪美锦,缀[zhuì]以败絮,盲瞽[gǔ]后世、无由复睹黼黻[fǔ fú]之华。况于编述大意,私淑原委,自首至尾,不叙一语,明是贾[gǔ] 人居奇之术,致令歧黄一脉,斩绝无疑,悠悠忽忽,沿习至今,所谓千古疑城,莫此难破。兹欲直溯仲景全神,不得不勘破叔和。
方、喻之说对清代伤寒学术之研究,影响很大,许多医家颇有翕然风从之势。如张路玉在《伤寒缵[zuǎn]论》中《伤寒条辨》、《尚论篇》其条贯,开其晦蒙”,“与仲景之法,了无疑滞”,吴仪洛,澉gǎn浦人(浙江北部,临杭州湾。]。秀才。先世藏书甚富,且多海内稀见医书。幼习举业,旁览医籍,后改研歧黄。曾游湖北、广东、河北、河南等地,入天一阁苦读医籍,学业举益精。行医40年,名噪乡里。著《本草从新》,对汪昂《本草备要》承误之处,逐一增改,并补入药草300种,冬虫夏草、太子参等药,均系本书首载。注解药性,颇多新见。《成方切用》,录时用之方1300余首,阐释方义,详述加减。为医家临诊所重;附《勿药元诠[quán》74条,皆防病养生之言。《伤寒分经》,详注《伤寒论》字句并阐其蕴义。另著有《一源必彻》、《四诊须详》、《杂症条律》、《女科宜今》及《周易注》、《春秋传义》等,然皆多散佚yi。)吴仪洛在所著《伤寒分经》中称“王叔和编次之乱,序例之误,及林亿、成无已校注之多差、《尚论篇》中,辨之甚详且明”,“喻氏则先振举其大纲,次详其节,将397法,分隶于大纲之下,极得分经之妙”。程应旄[máo清初医家。字郊倩。新安(今安徽徽州地区)人。推崇仲景学说,生平精研《伤寒论》,提出应以"表里脏腑"四学读伤寒,诊法关键在于脉。他汲取喻嘉言、方有执研究整理伤寒条文之长,再行归类条理,阐发己见,著成《伤寒论后条辨》(又名《伤寒论后条辨直解》)十五卷(1670年),并将《伤寒论》原文、方有执《伤寒论条辨》、喻嘉言《尚论篇》三书附于书后,甚便于参检。1672年又著《伤寒论赘余》一卷,以补前书之遗。另有《医径句测》二卷(1670年)介绍《松崖医径》之脉图与图内之方。] 程应旄máo依方氏《条辨》作《伤寒论后条辨直解》,周杨俊(清代医家。字禹载。苏州府(今江苏苏州)人。年近四十,弃儒习医,钻研仲景书十余年。撰《温热暑疫全书》四卷(1679年),依次论温、热暑、疫诸病,选辑《伤寒论》、《温疫论》原文,详加阐释。康熙十六年(1677年)取《伤寒论条辨》、《尚论篇》,附以己见,编成《伤寒论三注》十六卷。又补注《金匮方论衍义》而成《金匮玉函经二注》二十二卷(1687年)。治血证,疗效甚著。推崇《十药神书》,康熙二十六年予以加注刊行。)周杨俊作《伤寒论三注》,称《伤寒条辨》《尚论篇》“为二千年来,得此表章绝业,发挥义蕴”,譬如“孔圣之书,作于春秋,至宋始称明备焉。苟非周程张朱数君子,相继而绎注之,譬诸日月当天,未尽云雾也。(补讲至此处。)今前有《条辨》,后有《尚论》,彼之未善,此益研精,总之大道之明而已矣。”(大群中从此句开始的。)p15
清代也有一些医家,认为《辨脉》之篇文字,确为仲景所作,代表人物是魏荔彤[tóng1.红色 2.姓。](1670—?,字念庭,号怀舫。清代康雍时期著名的医学家、理学家、易学家。直隶柏乡(今河北柏乡)人。官至江常镇诸道观察使,为官之余,专心著述。魏氏自幼爱读医书,善于将诸书内容联系起来,互相阐明,探讨奥旨。他往往用仲景所言,来解《内经》不明之处,又用《内经》所讲道理,解释《伤寒论》中不明之处,多有心得。直到甲午年(1714)魏荔彤利用工作之余开始研读《周易》,久而久之,魏氏便以读《易》之心解读《伤寒论》《金匮要略》诸篇。字栉[zhì句比,条分缕析,分章别段,五明参证,而后认识到“仲景之书真与《易》无二义也”。《周易·系辞》云:“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魏氏认为研究《伤寒论》也是如此。医理与易理无不相合。以此理研究《伤寒论》“必晓然大白矣”。所以,他自幼至老,研究《伤寒论》几十年,终于豁然明悟。著成《注释伤寒论大全》或称《伤寒论本义》(或称《伤寒论疏》)(康熙辛丑年刊行)。魏氏的著作还有《素问注疏》二十四卷、《灵枢注疏》九卷、《金匮要略本义》三卷,皆多有发明,《医宗金鉴》多引其说。曹禾(康熙三年(1664)guisi三甲进士称赞魏氏“实士大夫攻医之佼佼者”。),魏荔彤在《伤寒论本义》中说;“《辨脉》一篇,的是医圣原文,其辞简括,其义深长,与《伤寒杂病论》心思笔致,皆足令入(人)抽绎不尽,推暨无方矣,盖《辨脉》为论证之先务,所以叔和叙次为第一,不可谓以传僭[jiàn经也。既非叔和所能拟议,原为医圣高文巨典,不妨置之诸论之首,以重诊视之事矣”。
钱超尘先生对比诸传本,认为《辨脉》一篇,乃仲景《伤寒论》所原有。
首先,在宋代以前医学文献中,有称《平脉》为王叔和搜采,有称《伤寒例》为王叔和所作者,而没有见到称《辨脉》出于叔和者。如《平脉》第一段“问曰;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荣卫血气,在人体躬”至“为子条记,传与贤人”,载于王叔和《脉经》卷五《张仲景论脉》、王叔和认为此节出自仲景。但是,张仲景著作皆以散文写成,唯此段却用韵文写成,文风截然不同,此可怪者一;此段文字亦见于《千金翼方》卷二十五《色脉·诊脉大意》,但引用此段文字时、孙思邈未云出自张仲景,此可怪者二,同样是这一卷,孙思邈引张仲景论脉的文字,凡是他见到的传本中写着“仲景曰”的,他都把“仲景曰”三字明确地写出来,以示珍重之意;而在此段引文之前孙思邈没有写“仲景曰”三字,可见自叔和之后,许多学者医家对上述一段文字已持怀疑态度。然对《平脉》中的押韵文字,从音韵学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它具有明显的西汉音韵特点,也就是说,《平脉》中的韵文、成于西汉,张仲景在撰写《伤寒杂病论》时,收录于书,在《伤寒论’文献通考》第一章第五节《伤寒论韵文’成于两汉考》已作论证,说这段韵文不成于仲景本人机杼[zhù],不属于他自己的创作则可,若说这段韵文未曾收入仲景《伤寒论》则非,因为叔和《脉经》已明确指出这是“张仲景论脉”。但是《伤寒论平脉》中有些段落可能出自王叔和《脉经》卷一和卷五。如《脉经》卷一《持脉轻重法第六》“初持脉如三菽shu之重”一段、《迟疾短长杂病法第十三》“师曰;夫呼者脉之头”一段,《辨灾怪恐怖杂脉第十二》全段、《从横逆顺伏逆脉第十一》“脉有相乘,有从()有横”一段等等,均为《平脉》收录;《脉经》卷五则收录了“脉有三部、阴阳相乘”一大段。今综览《伤寒论·平脉》,很大一部分文字均可从《脉经》中找到出处,所以后人称《平脉》出自叔和是有根据的,只是没有象我们这样举出证据罢了。大约在东晋至南朝阶段,医家抄录《伤寒论》时,有人才把叔和《脉经》中的文字逐渐补充进来,试看《平脉》条文之问’凌杂失伦,没有统序,也可以看出为后人陆续递补痕迹。
《伤寒论·伤寒例第三》是由叔和掇[duō]拾仲景旧文及附以己意而撰成的一篇文字。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可以作为叔和掇拾仲景旧文的证据;“今搜采仲景旧论,录其证候,诊脉、声色、对病真方有神验者、拟[nǐ]防世急也。”至于叔和附以已意者,见于《千金要方》及《外台秘要》。
《伤寒例》:从“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凉爽,冬气冷冽”至“此则时行之气也”凡208字,见《千金要方》所引之《小品方》,《小品方》称出自“经云”;又考《外台秘要》卷一亦引此段文字,云出自《阴阳大论》,则《小品方》所说的“经云”,当指《阴阳大论》而言,因此可知此段文字断非仲景所作,亦非叔和所作,而是叔和引自《阴阳大论》,他按照自己的理解写进《伤寒例》中。
《伤寒例》;从“伤寒之病,逐日浅深”至“无不效也”凡 62字,见《千金要方》卷九所引之《小品方》,但《小品方》未说明这段文字的出处,而《外台》卷一说,此段文字系叔和所撰,所以在这段文字之前写上“王叔和曰”四字。
《伤寒例》:从“夫阳盛阴虚、汗之则死”至“仁者鉴此,岂不痛欤[yú]”165字,见《千金要方》卷九、《外台秘要》卷一,两书在引文前都有“王叔和曰”四字,《伤寒例》;“凡两感病俱作,治有先后”至“安危之变、岂可诡哉”凡 79字,见《外台》卷一所引,称出自叔和。
此外,《伤寒例》中的某些段落在《千金要方》中还可以找到,这里不再举证。以上这些材料说明,《伤寒例》中确有王叔和“搜采”的仲景旧论,也有叔和从别的书中引用来的材料,如引《阴阳大论》就是最明显的证据,也有叔和自己的话,《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的“王叔和曰”是重要的参考材料。因此,后人说王叔和“附以己意”不是诬陷之词。至于《平脉》全篇何者为张说,何者为王语,现已无法考察。
以上这些资料均出自宋以前,前人对于《平脉》《伤寒例》早已加以怀疑,认为这两篇不出自仲景,而出自叔和本人或出自叔和整理之其他医书。但是,我们还没有见到宋以前的材料对《辨脉》有怀疑的。这是我们说《辨脉》这篇文章出自《伤寒论》的第一个理由。
第二,除宋本有《平脉》《伤寒例》外,高继冲本及《玉函》均没有这篇文章,而《辨脉》一篇既见于《玉函》,又见于宋本、高本和敦煌残卷S202。这反映了一种共同的心态;历代传抄者对这篇文章均认为是《伤寒论》所原有而加以抄写。
经与宋本《辨脉》篇对照,《玉函》的《辨脉》篇较宋本多出六条,另有一条文字略异。
《玉函》多出来的六条是;
1.脉聂聂如吹榆荚[jiá]者,名曰散也,此条见敦煌残卷S202,又见《素问·平人气象论》“平肺脉来,厌厌聂聂,如落榆荚,曰肺平”北宋林亿注云;“张仲景云:秋脉蔼蔼如车盖者,名曰阳结。春脉聂聂如吹榆荚者,名曰数。”(见《素问》横排本第116页)
2.脉虚者,不可吐下发汗,其面反有热色为欲解。不能汗出,其身必痒。
此条《脉经》、宋本均无,见敦煌残卷S202。
3.趺fu-阳脉数微涩,少阴反坚,微即下逆,涩即躁烦。少阴坚者,便即为难。汗出在头,谷气为下。便难者令微溏,不令汗出,甚者遂不得便,烦逆鼻鸣,上竭下虚,不得复还。
此条《脉经》及宋本无,见敦煌残卷S202。
4.趺阳脉浮而微,浮即为虚,微即汗出。
此条《脉经》及宋本均无,见敦煌残卷S202。
5.脉微而弱,微即为寒,弱即发热,当骨节疼痛,烦而极出汗。
此条《脉经》及宋本无,敦煌《伤寒论》残卷S202亦无。
6.寸口脉濡面弱,濡即恶寒,弱即发热,濡弱相搏2】,藏气衰微,胸中苦烦、此非结热,而反劫之,居水渍[zì]布’冷铫[diào]贴之,阳气遂微。诸府无所依,阴脉凝聚,结在心下,而不肯移。胃中虚冷,水谷不化,小便纵通,复不能多。微则可救,聚寒在心下,当奈何。
此条宋本无,S202亦无,见《脉经》卷七第十四《病不可水证》,《玉函》卷六《辨不可水证》重出。
以下一条的文字,《玉函》与宋本不同;“脉散,其人形损.伤寒而咳,上气者死。”此条敦煌S202与《玉函》同,宋本及《脉经》卷七第十八作“伤寒咳逆上气,其脉散老死,谓其形损故也,”
除上述几条与宋本有异外,其余各条及条序与宋本均同。敦煌《伤寒论》残卷S202 最后-条是“脉散、其人形损”条,经与《玉函》“辨脉”篇相比较,此条的后面还有条文,可惜残卷至“伤”字而止,下页已不可复得。本文上面所举第5、6两条,皆不见于S202,因为这两条的位置在S202“脉散,其人形损”条的后面,所以S202没有这两条,而有1、2、3、4、条。我们在敦煌《伤寒论》残卷这一章已经考证过,S202是隋以前抄件,而《玉函》“辨脉”的条文与S202 相同,这就完全证明,《玉函》“辩脉”也是流传于隋以前的文章,同时也进一步证明,《玉函》曾流传于隋以前是绝对没有疑义的。
卷第二分为伤寒例第三、辨痓湿暍脉证第四、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第五;
伤寒例第三的一种情况在上面已说,还有一种在讲到《伤寒例》时再叙。《玉函》卷二第一节是《辨痉湿暍第一》。经过对“痉湿暍”的考证以后,对《玉函》是一个古老的传本,它曾与《金匮要略》合编在一起,后来才分为两部书等重大学术问题,更加确信不疑。
《玉函》中《辨痉湿暍》的头一条是;“太阳病,痉湿三种,宜应别论,以为与伤寒相似,故此见之。”唐本作“伤寒与暍(案“痓”[chi]乃讹字,当作“痉” [jìng肌肉组织绷紧僵化"。本义:肌肉组织绷紧僵化。])病,湿病及热暍相滥,故叙而论之”。宋本作“伤寒所致太阳病痓[chì]湿暍,此三种宜应别论,以为与伤寒相似,故此见之,”日本《康平本伤寒论》亦有此小段文字,字句与唐本颇近。《脉经》及高继冲本均无此段文字,此条文字仅见于上述四个古传本中。四个传本文字虽然略异,但主旨相同,都认为伤寒所引起的太阳病与痉湿暍三种疾病有相同之处,但它们又不是同一种疾病,所以在论述伤寒三阴三阳病之前,把痉湿喝三种疾病的病因、病状、治法加以叙述,以便与太阳病状相区别。从痉湿暍与太阳病具有紧密联系,在联系中又有若干区别这个角度上观察,“辨痉湿暍”这一节放在太阳病的前面是合理的,应该是叔和编次仲景遗论的原来次序。
《玉函》“辨痉湿暍”共27条(案,“太阳病,痉湿暍,三种”这一条不计在内)。唐本宋本两书痉湿的条数相同。若以宋本所分的条数与《玉函》相比较,则唐本、宋本少14条。若以仲景《金匮要略》卷一《痉湿病脉证》与《玉函》相比较,除下面一条为《金匮要略》所无外,其余各条均在《金匮要略》中,这--条是;“脊强者,五经之总名,其证卒口噤,背反张而瘛疭,诸药不已,可灸身柱大椎陶道。”此条亦不见唐本、宋本、高本和《脉经》。
从《玉函》痉湿暍的条文皆在《金匮要略》中这个事实上。我们可以作出如下判断;
首先、《玉函》的《辨痉湿暍》条文,基本上还保留着叔和编纂[zuǎn]时的大体面貌。唐本与宋本所缺少之条,当是后人传抄时所删除,而只录辨别痉湿暍的几条纲领;
其次,据张仲景《伤寒论序》说,他写的著作名为《伤寒杂病论》一十六卷,王叔和整理编次仲景遗著时,也仍然是把这十六卷编为一部完整的著作,当时此书之通俗书名为《张仲景方》,其编次体例,大体上是前面论伤寒,中间论杂病,最后是伤寒论方与治疗杂病方,在伤寒的前面有一节论太阳病与痉湿暍的区别。后来在传抄中,重视伤寒的人,抄录了辨痉湿暍和伤寒部分以及其方,这就是今天《玉函》的基本模样;重视杂病的人,抄录了辨痉湿暍和杂病部分以及其方,这就成了《金匮要略》。但今天的《金匮要略》三卷已非北宋王洙[zhū宋官吏(997-1057年),字原叔,应天宋城(今河南商丘)人。泛览传记,于图纬、方技、阴阳、五行、算数、音律、训诂、篆隶之学,无所不通。举进士,累迁尚书工部员外郎。翰林学士。]所得《金匮要略》的原貌,而是经过北宋孙奇、林亿整理过了的。孙奇《金匮要略》序说;“翰林学士王洙在馆阁日,于蠹[dù]简中得仲景《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则辨伤寒,中则论杂病,下则载其方,并疗妇人。”孙奇首先校定《伤寒论》--即今天通称的宋本《伤寒论》,接着校定《金匮玉函经》,校完这两部书以后,又校定《金匮要略》三卷。他校勘王洙所得《金匮要略方》三卷的时候,作了三个重大的调整工作;(上 讲至此处。)
202433日晚上,主要讲述了第二讲 《伤寒论校注》的框架结构(上)中的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辨痓湿暍病脉证并治的来龙去脉。下面接着讲述第二讲 《伤寒论校注》的框架结构(下)
据张仲景《伤寒论序》说,他写的著作名为《伤寒杂病论》一十六卷,王叔和整理编次仲景遗著时,也仍然是把这十六卷编为一部完整的著作,当时此书之通俗书名为《张仲景方》,其编次体例,大体上是前面论伤寒,中间论杂病,最后是伤寒论方与治疗杂病方,在伤寒的前面有一节论太阳病与痉湿暍的区别。后来在传抄中,重视伤寒的人,抄录了辨痉湿暍和伤寒部分以及其方,这就是今天《玉函》的基本模样;重视杂病的人,抄录了辨痉湿暍和杂病部分以及其方,这就成了《金匮要略》。但今天的《金匮要略》三卷已非北宋王洙所得《金匮要略》的原貌,而是经过北宋孙奇、林亿整理过了的。孙奇《金匮要略》序说;“翰林学士王洙在馆阁日,于蠹[dù]简中得仲景《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则辨伤寒,中则论杂病,下则载其方,并疗妇人。”孙奇首先校定《伤寒论》--即今天通称的宋本《伤寒论》,接着校定《金匮玉函经》,校完这两部书以后,又校定《金匮要略》三卷。他校勘王洙所得《金匮要略方》三卷的时候,作了三个重大的调整工作;
wty:第二讲 《伤寒论校注》的框架结构(上)。讲述至此。下面是第二讲 《伤寒论校注》的框架结构(下)。)
(一)王洙所得之本的主要结构是“条论于前,方会于后”,也就是“前论后方”,孙奇感到这样排列不便医家临证选方,于是把有关方子附在相关的条文之下。也就是说,今本《金匮要略》条文下的方子及服法,是孙奇校勘时,从卷末调整过来的;
(二)把当时流传的行之有效的方子也附在每篇之末,这些方子虽然不是张仲景的方子,但是它的疗效显著,附在篇末并且有附方的标志,而不与仲景方相混,这仍然是很有意义的,北宋以前许多经验方,赖此得以流传;
(三)王洙所得之本,前面有一些节录《伤寒论》的条文,由于《伤寒论》已经校定过了,这部分节录的《伤寒论》文字如果仍然放在《金匮要略》的前而,既累赘,也没有必要,于是就把《伤寒论》的节录文字删掉了。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 合一十六法(解释),方一十四首。
太阳病上篇共30条。前11条主要论述了太阳病提纲证,太阳病分类,病传与不传,以及病发阴阳与真假寒热。后十九条则阐述了太阳中风证,桂枝汤加减证及禁忌证,并举若干误治救逆之法。
卷第三至卷第六分述六经病脉证并治;
卷第三是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 66法,方39首。并见太阳阳明合病法。
本篇主要论述了太阳伤寒表实无汗之麻黄汤证,及其加减证和禁忌证。兼述了太阳阳明合病之葛根汤证,补述了桂枝汤治疗杂病之荣卫不和的自汗出证。在论太阳经邪之后,又简述了蓄水于下之五苓散证;火郁于上之栀子豉汤证;少阳气郁兼三焦不畅之小柴胡汤证;热与血结之桃核承气汤证和抵当汤、丸证。更以太阳病误治后之变证,以五脏病为例论述了心阳虚、心悸之桂枝甘草汤证、脾虚水气上冲之苓桂术甘汤证、邪热壅肺作喘之麻杏甘石汤证、肾阳虚水泛之真武汤证等。
统观全篇,所赅[gāi]甚广;外则论荣卫之不和,内则论气血之失畅、上则论火郁胸膈,下则论水蓄膀胱,兼及五脏杂病证治。
卷第四是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 39法,方30首,并见太阳少阳合病法。
本篇条文计51条,论述的主要内容可分四个部分;
一、热实结胸证治。包括热与水结的大陷胸汤(丸)证治、热与痰结的小陷胸汤证治。
二、阴寒之邪与脏气相结的脏结证、太少并病的柴胡桂枝汤证和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妇人热入血室证、以及热与水搏于肌表的文蛤散等诸证。或在病因、或在证状上有与结胸证相似之处,故汇于一篇之中对比发挥,以资鉴别。
三、心下痞证治。主要包括无形邪热痞塞于中的大黄黄连泻心汤证治、热痞兼阳虚的附子泻心汤证治、脾虚挟痰的半夏泻心汤证治,脾虚挟饮的生姜泻心汤证治,中虚客气上逆的甘草泻心汤证治。由于在五苓散、旋覆花代赭石汤、大柴胡汤等证,亦可出现心下痞硬症、因此也同五泻心汤证杂揉在一起讨论,示人总以辨证为先。
四、阳明里热的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证,上热中寒的黄连汤证、风湿滞留肌腠或关节的桂枝附子汤证和甘草附子汤证、外感寒邪兼心之阴阳两虚的炙甘草汤等、均与表邪内侵有关,故于本篇之末论之,以说明太阳表邪内侵之途径不一变证百出。至此,结束了太阳病篇的全部内容。
卷第五是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八、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第九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八 44法,方10首,1方附,并见阳明少阳合病法。
本篇首先以“太阳阳明”、“正阳阳明”、“少阳阳明”叙述了阳明病邪之来路和阳明病的成因。继之以“胃家实”三字高度概括了阳明病证的里、热、实三大特点。
阳明里实证,轻重不一,故其治疗有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之异。
阳明热证,包括热郁于上的栀子豉汤证,热盛于中的白虎加人参汤证、热与水结于下的猪苓汤证。
仲景以挟宾定主手法,论阳明虚寒病证于阳明里热实证之前,意在对比求辨。同时本篇论述了湿热发黄的茵陈蒿汤证、栀子柏皮汤证、麻黄连轺[yáo]赤小豆汤证,为阳明邪热与脾湿相合为患,不专为阳明所主,故置于篇末。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第九 1首,并见三阳合病法。
少阳胆木,内寄相火,性喜条达,最忌抑郁不伸。本篇开宗明义以口苦、咽干、目眩之少阳府证作为辨证提纲,更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等少阳经证,反映少阳病多以气机郁结为其病机特点。
太阳病表证宜汗,阳明病里证宜下,惟少阳病的半表半里之证,汗下皆在禁用之例。总观全篇仅见小柴胡汤1方,说明少阳病之正治,惟此“和”之一法而已。
少阳为病,外可及于太阳,内可及于阳明。其兼变之证治已详于太阳、阳明篇中,当对照合参,以求少阳证治之全貌。
卷第六是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十、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厥利呕哕拊。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十 3法、方3首。[273-280]
本篇主要论述了太阴阳虚,中寒湿阻,升降失调之呕吐下利、腹满时痛的四逆辈证。兼述了太阴风淫末疾致四肢烦痛的桂枝汤证,以及脾家气血不和引起的腹满时痛的桂枝加芍药汤证和大实痛的桂枝加大黄汤证。篇末280条“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反映了太阴病证多属虚寒之情,故其治法当以温补为要,对酸苦涌泄之品皆非太阴之所宜。并寓有治太阴病,尤当保胃气之契要。[1《左传·昭公元年》有阴阳风雨晦明,天之六气也。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是六气者乃人生致疾之原也。2翻译:阴气太盛会得寒病,阳气太盛会得热病,风气太盛会得肢端毛病,雨气太盛会得腹病。//外感六淫、疠气,内伤七情,都是常见的致病因素,称为致病"邪气",以与人体的"正气"相对。如《素问·调经论》说:"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严格地说,依据气的无形而运行不息的内涵,邪气也是无形而运动变化的。古人因看不见这些病邪的形状,故称它们为"气"。
古代哲学的气为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的概念,本来产生于古人对自然界风气、云气和大气的观察、推理与抽象,因而它对致病邪气概念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左传·昭公元年》就指出了:"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徵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灾。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自然界的大气的运动,产生了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六气的运动变化,以应春夏秋冬四时。六气运动正常则能促使自然界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六气失常标志着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则变为"六淫"而侵害人体,导致疾病的发生。此六气则称为邪气。从表面上看,六气的异常仅是促使疾病发生的条件,而非真正的致病物质,似与气的一般概念不符。但中医学认识病因,是以致病因素侵入人体后引起的各种病理反映为依据来分析和辨识其致病原因的。因此,六淫邪气的概念,蕴有在六气异常变化中滋生的各种致病物质。六淫邪气侵害人体,不仅有物理因素的刺激,而且常伴有某种病原微生物的损伤。故六淫邪气的概念,符合气的一般概念。至于疠气的概念,源于《素问·遗篇·刺法论》,称之为"毒气",并说:"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后由明代吴又可确立其内涵: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类与六淫邪气不同而具有强烈传染性的致病邪气。由于当时客观条件的限制,将烈性传染病的致病原因概括为某种物质性的气,也是难能可贵的。]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23法,方19首。[281-325]
本篇论述了少阴病的脉证与治疗。少阴病证可分为少阴阳虚寒化证和在此基础上的阳虚阴竭证,以及少阴阴虚热化证三种。
阳虚寒化证,是以“脉微细、但欲寐”统摄,包括四逆汤证、桃花汤证、真武汤证、附子汤证、白通汤证等。阳虚阴竭证则有白通加猪胆汁汤证。阴虚热化证,包括心肾不交,水虚于下而火炎于上的黄连阿胶汤证;水热互结于下的猪苓汤证;少阴阴虚而阳明燥结的三急下证(大承气汤证)。
少阴与太阳为表里,因而有“太少两感”之麻黄附子细辛汤证和麻黄附子甘草汤证。少阴之经上循咽喉,故又有少阴咽痛的猪肤汤、甘草汤、桔梗汤、苦酒汤、半夏散等汤证。纵观本篇,体现了少阴病证亦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之辨证。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厥利呕哕附,19法,方16首。[326-381]
两阴交尽,谓之厥阴。厥阴为“一阴”,“一阴至绝作晦朔”,阴尽为“晦”,阳生为“朔”,况中见少阳之气,所以厥阴之中,阴中有阳,这就决定了厥阴病的主要证候表现为寒热错杂证。篇中乌梅丸证、麻黄升麻汤证、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反映了厥阴病这一特点。然而,由于病机中的来复之阳气有强弱之分,已病之寒邪有盛衰之别,所以厥阴为病乃有阴阳消长,厥热胜复之表现,例如;吴茱萸汤证、当归四逆汤证的厥阴寒证,以及白头翁汤证的厥阴热证等。
厥阴属肝,病则疏泄不利,而影响胃肠气机不和,故厥阴病可发生呕吐、哕、下利诸证。
厥阴病的治法;寒证宜温、热证宜清、寒热错杂者,则应寒温并用而调其阴阳。
卷第七至卷第十分述辨霍乱、阴阳易及汗吐下诸可诸不可脉证并治。[382-?]
卷第七是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第十三、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第十四、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五、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六。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6法、方6首。[382-391]
本篇主要论述了以吐利并作为主证的霍乱病证治。内容包括中焦阳虚,寒湿内扰的理中丸证;外有表邪,内兼饮停的五苓散证。同时还简述霍乱病吐利日久所引起的亡阳之四逆汤证,以及亡阳兼阴竭的通脉四逆加猪胆汤证。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6法,方6首。[392-398]
本篇继六经病脉证治之后,论述了病后诸证;阴阳易之烧裈散证,大病差后劳复之枳实栀子豉汤证、伤寒差后发热的小柴胡汤证、大病差后病腰以下有水气的牡蛎泽泻散证、大病差后喜睡的理中丸证,以及伤寒解后形气内耗,气阴两伤兼有邪热的竹叶石膏汤证。并简述病后,要节饮食,以保胃气之法。
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1法,方本阙。
本篇重集六经病篇有关不可发汗之病证。并阐述了误汗后的各种变证,从而重申了汗法的正确运用。
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六 41法,方14四首。
本篇在中医理论整体观思想的指导下,首揭“春夏宜发汗”以随顺升发之气这一治疗大法。继而论述了汗法在应用时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并重集六经病篇中诸可汗之病脉证治内容;麻黄汤证、桂枝汤证、大青龙汤证、小青龙汤证、葛根汤证及其加减证、小柴胡汤证、柴胡桂枝汤证、麻黄附子甘草汤证、五苓散证等。通览本篇,可晓汗法之大局。
卷第八是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第十七、辨不可吐第十八、辨可吐第十九。       
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第十七 25法,方24首。
本篇重集了六经病篇中发汗后诸病证治;汗后表邪未解仍需再汗的麻黄汤证和桂枝汤证、桂枝二麻黄一汤证;汗后阳虚的桂枝加附子汤证;汗后邪热入里兼津气两伤的白虎加人参汤证;汗后荣卫气血不足之身痛的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证;汗后邪热壅肺而作喘的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汗后心阳虚心悸的桂枝甘草汤证;汗后胃虚致水停心下的茯苓甘草汤证;汗后水停的五苓散证;汗后气滞饮停兼脾虚的厚姜半甘参汤证;汗后脾虚水邪欲乘虚上冲的苓桂枣甘汤证;汗后水饮食滞致痞的生姜泻心汤证;汗后但热不寒的调胃承气汤证;汗后腹满痛的大承气汤急下证,汗后亡阳的四逆汤证等等。从而可以看出发汗要得法,汗不得法就会造成汗后所致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诸多变证,而对于这些汗后诸病证辨治之法,大大地超出了六经范畴。我们又可以将其用于辨治杂病之中,亦符合当时仲景伤寒与杂病共论之心意。
辨不可吐第十八 4证。
本篇概括地指出了不可吐之证;太阳病表证不可用吐法;少阴病里证不可用吐法;阴寒内盛和正虚之人均不可用吐法。归纳言之,凡属表证、里证、虚证、寒证皆禁用吐法,如妄用之,必败胃气。
辨可吐第十九 2法,5证。
本篇首言“春宜吐”之法,以应天时升发之机。继而论可吐之证情;胸膈有痰浊,宿食在上脘、病有正气驱邪并寓上越之机者,皆当因势利导而吐之。
卷第九是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辨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
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4法,方6首。
本篇重集了六经病篇中“不可下”之证;即太阳表证不可下;阳明见心下硬满者、面合色赤者、呕多者亦不可下;虚寒之厥证不可下;脏结证不可下;太阴病脉弱不可下;寒热错杂的厥阴病不可下;少阴病阴虚阳虚均不可下。本篇在此基础上又补述了脏虚而有动气的不可下之证。概而言之,非阳明实热燥结证,均在不可下之列。
辨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 44法,方11首。
本篇首揭“秋宜下”之大法,继则重集了六经病篇中诸可下之方证;计有少阳气郁兼里热的大柴胡汤证;阳明府实燥热初起的调胃承气汤证;阳明府实痞满之小承气汤证;阳明燥屎已成的大承气汤证;阳明病之急下三证;热结膀胱的桃核承气汤证;瘀热在里的抵当汤(丸)证;水停胸胁的十枣汤证;水热互结的大陷胸汤证等。归纳起来不外有形之实邪内停,或宿食燥屎,或血蓄于里,或水饮内结三个方面。尤其对大承气汤证的脉法论述较详,对大柴胡汤证亦有补充发挥之处,皆可与六经病篇对照互补。又由于湿热发黄之茵陈蒿汤证其病机为“瘀热在里”,故亦集入本篇论及。
卷第十是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48法,方39首。
本篇重集论中汗、吐、下后所引起的阴阳不和诸般变证,意在重申汗、吐、下三法为驱除病邪的治法,用之不当,则反伤正气致变证百出,为害甚剧。并借此体现“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之救逆原则。故本篇内容医理深微,于临床实践很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伤寒论校注》(刘度舟 钱超尘);《伤寒论文献通考》(钱超尘);《伤寒论语译》(刘度舟 钱超尘)。
2】《伤寒论》中“搏”为“抟”。--钱超尘
第二讲《伤寒论校注》的框架结构,到此结束。感谢曹东义老师!感谢各位中医同道!请批评指正。祝您们新春健康快乐,吉祥如意!

5 _& Z. M9 k* g# U, ?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曹东义 发表于 2024-3-10 17:25:38 | 阅读全部
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6 k& t" X& _6 P0 n2 l/ Y" ?9 f
第二讲 《伤寒论校注》的框架结构【1】5 z8 u" j6 u4 T# W1 t0 A" W8 J- i6 i% s
(指导老师:曹东义  讲课;王洪昇)# M  D* d6 p2 s& r" ~8 j7 P0 q
尊敬的曹东义老师,各位同道,新春好!  , y  j, G( w" E1 B* z  S
我是河北涿州的中医爱好者王洪昇。本周日(2024年3月10日)20:00,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洪昇讲述《伤寒论》。题目是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
1 O' C4 z6 I) d7 u7 g2 ^第二讲 《伤寒论校注》的框架结构(下)。本讲内容简介:卷二的部分内容,卷三至卷十内容。
# ^' g0 M% `" n! e  r5 T2 l1 _7 y" {开讲之前,先将2024年2月25日,第一讲 《伤寒论》的来龙去脉(下)和2024年3月3日晚上,第二讲 《伤寒论校注》的框架结构(上)的缺失部分内容,今天补上。5 |* V) H7 y2 n1 A. x
第一讲 《伤寒论》的来龙去脉(下)缺失部分内容,马怀素上疏时间是唐玄宗开元五年(公元717年)。他在疏中所说有两点值得注意一)《隋志》收书未备,有所遗漏;(二)从唐初到开元九年(即从公元618年至717年)凡一百年,有许多古书复出,而《隋志》来不及收入。《新唐书·艺文志》是根据开元书目而编成的,在《新唐志》中收录了张仲景《伤寒论》十卷本,这正好是“古书近出”的实际写照。此书复出之后,在唐代曾作为医官考试之用,自此一直相传、至北宋治平二年林亿、孙奇等取之作为底本,此后历传不废,一直流传到今天。  P, F; k- O! H. Q5 R0 O" Z+ G% `) D
唐以前、《伤寒论》另一个传本就是孙思邈收在《千金翼方》卷九、卷十之本,此本没有经过隋朝人的整理和抄写。( I5 U+ d, Q' k) C
学者最熟悉的《伤寒论》传本,除宋·成无已《注解伤寒论》外,就是北宋治平二年由校正医书局林亿、孙奇校定的《伤寒论》十卷本,学者称之为“宋本”,而对唐本《伤寒论》却比较陌生了。唐朝初年孙思邈历尽千辛万苦,耗费几十年精力,终于把这个《伤寒论》传本寻觅出来并编进《千金翼方》中(成书约在公元682年)。北宋时期校正医书局对其传本予以校正,并刊行全国。可惜的是这个宋代印本在明代以前失传了,所幸印版保存了下来,明朝万历年间,翰林院纂修官王肯堂(1549-1613金坛(今江苏金坛)人,字宇泰。别号损庵,明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参与国史编修,著有《尚书要旨》、《论语义府》等。并于万历33年(1605年)主持纂刻北宋著名医书《千金翼方》,此书现存版本中,以王肯堂刻本最佳。由于朝廷不纳他的抗倭疏议,愤然称病辞职回乡,从此重操少时喜爱的医学。居家期间,他边疗民疾,边撰医书,曾成功的为一位眼窝边生毒瘤的患者行切除术,作过落耳再植术,“以惊驱惊”治愈一富家子弟因科举得中惊喜过度而得的精神病。他广泛收集历代医药文献,结合临床经验以10年时间编著成《六科准绳》。这是一部集明以前医学之大成的名著,书中对各种疾病的症候和治法叙述“博而不杂,详而又要”为历来医学家所推崇。阿魏化痞膏即是<六科准绳>中的经典名方。)王肯堂奉万历皇帝之命纂刻了宋版《千金翼方》。《千金翼方》是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中医药典籍之一。万历年王肯堂纂刻的宋版《千金翼方》经历数次战火,现已流落民间不知所踪。后来中医界又从日本把日本翻刻的《千金翼方》中的部分方剂引进到中国,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出版,人民卫生出版社50年代影印的《千金翼方》,它是从日本引进来的,由于与原本差距较大,其中缺失了很多内容。日本珍藏有中国《千金翼方》的六种刊本,但皆有缺失,没有一套是齐全的,其中以万历三十三年(1605)王肯堂刻本最佳。现今中医界使用的《千金翼方》以195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据江户医学本出转的影印本较为常见。
+ @' C% c8 Z& b! {3 l) b0 H. K: e0 j《千金翼方》传到现在已经1300多年了,在这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这个极为重要的《伤寒论》传本,被掩藏在卷帙(zhì)浩繁的《千金翼方》中、除少数专家学者偶加涉猎或引用其中字句作校勘材料外,几乎没有人对它加以校注、考证、研究和阐述。因此,1000多年来,这么一个重要传本,一直掩质埋光,韬晦深藏,这不能不说是《伤寒论》文献研究史上的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1 r! w+ }/ s- g* ^- H
我们这里所说的唐本《伤寒论》,不是指孙思邈编进《千金要方》卷九零碎残损的《伤寒论》,而是指孙思邈晚年撰写《千金翼方》时,编进卷九卷十的《伤寒论》,换句话说,《千金翼方》卷九卷十两卷《伤寒论》,是唐本《伤寒论》。这个传本来自于六朝,因为这个本子内不避讳“坚”字(隋文帝,名杨坚),说明没有经过隋朝的改写。因此,称这个本子为“六朝本”。章太炎先生考证后认为《伤寒论》是分两条线传下来的,一条线书中避讳“坚”字改成“鞕”子的是“隋本”,另一条线不避讳“坚”字的是“六朝本”。
( S8 I6 U) @7 p  T! a唐王涛(王焘, 今陕西省郿县常兴镇车圈村王家台人,生活于公元670-755年。是唐代的著名医家,其著作《外台秘要》颇为后人称赞。他不存个人偏见,博采众家之长,在《外台秘要》中,他引用以前的医家医籍达60部之多,差不多所有的医家留下来的著作都是他论述的对象,可谓"上自神农,下及唐世,无不采摭"。)《外台秘要》中,卷二至卷十八大量引用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条目,摘录保存了“隋本”、“六朝本”的内容。4 [% c. K) W/ i7 u+ I. r" x7 S3 I
钱超尘先生说《伤寒论》这部书啊,古人认为,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人,虽然你不是临床的大夫,你按方抓药也没有会造成危害的。也没有负面的影响。我举一个例子啊,在宋代,大部分的官员都非常关心医药的事情,包括文人也关心医药,比如说那个大词人文学家苏轼,嘿!他也看病,他后来又传译了《苏沈良方》。那唐朝的刘禹锡,那大诗人(陋室铭的作者),他也看病,后来呢,后人整理出《苏沈良方》。王安石也看病,王安石也读《内经》,王安石也读《伤寒论》,所以,南宋的时候有一个官员,他叫程囧,他写了一本书叫《伤寒要旨药方》,要旨就是重要指点,药方就是多少多少方子。他自己为什么写这个方子呢?他说:老百姓发生疾病的时候,你去找大夫,不见得很快就能找到,而病情的发展又很快速,那么你就把我这个根据你的这个症候这个要旨,你看一看,这个要旨啊,后面那个下卷,就是药方,都是用数字配着呢……说明具有一定阅读能力的人,可以根据《伤寒论》自我保健和治疗。当你找不到大夫时,根据这个书自我治疗,总比不治好吧……刘禹锡家里有人要吃药的话,不外去看医生,看着《伤寒论》《小品方》,自己开方抓药治病。梁冬说,至此,我在想,如果全中国人都能学习些简单《伤寒论》的话,咱们国家的医疗制度改革该有多顺利啊。中医走向群众,走向民间,对于提高整个民族的健康意识将会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前景非常广阔。9 E. X# L! M7 {& D8 Z
以上是中国之声中,梁冬和钱超尘先生谈话音频的部分大致内容。$ Y, g2 w, ]: t* n5 J& u. d
公元960年,北宋建立。高继冲(南平德仁王(南平侍中)公元943—973年,字成和(一作字赞平),五代十国末期南平国君主。其叔高保勗于公元962年11月去世后,高继冲继位。同年,湖南的武平节度使周行逢亦去世,(补讲至此处。)年仅11岁的周保权嗣位,而境内大将张文表叛变,周保权向宋朝求援。3 v. |1 e/ F& x7 q
(2024年2月25日晚上,第一讲 《伤寒论》的来龙去脉(下)缺失部分补讲内容到此结束。下面是2024年3月3日晚上,第二讲 《伤寒论校注》的框架结构(上)的缺失部分。)
: c7 z( R  p8 Z8 ?1 s《伤寒论校注》的编辑裴永清先生,在2009年66岁时说:中医药学既是中华民族之文化,又是中华民族之遗产,更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医学科学。学必细微、研必精深,学用结合,反复无穷。倘若读之数遍,不可谓学也;非“入骨三分”而铭刻于心,亦不可谓学也。余素愚钝,反复拜读大论不可计数,而受益俱增,至今不敢懈怠矣。试看古今中外之中医大家,代有其人,无一不煞费苦心,呕[ǒu]心沥血而道成;伤寒注家层出不穷,真可谓仁者见人,智者见智,众说纷纭,各有是非。读懂《伤寒论》难,用好《伤寒论》更难,余以为非不能也,恐不为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纳诸家之精华化为已有,是为善学者也。
: C& l8 `% X% w0 B本次讲座以1991年6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伤寒论校注》为基础本,并加以各家内容为羽翼。
6 t% z) v4 L1 L: j7 b! U" U《伤寒论校注》正文之前是内容提要、出版者的话、校注说明;正文部分是三篇序言、目录、伤寒论卷第一至第十。正文后是伤寒论后序、校注后记。1 C7 B. ^$ s) Q8 Q8 M
本书以明·赵开美摹宋刻本为底本校注而成。全书共十卷。卷一为辨脉法、平脉法;卷二为伤寒例、辨痓[chì中医指筋脉痉挛、强直的病症。]湿暍脉证并治、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卷三至卷六分述六经病脉证并治;卷七至卷十分述辨霍乱、阴阳易及汗吐下诸可诸不可脉证并治。* }: s4 m- o: m' E6 H. C; P2 n
《伤寒论校注》文献丰富,考证翔实,尽其理致,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既保持了宋本《伤寒论》原貌,又体现了近代学者研究《伤寒论》的新成就,是目前学习研究《伤寒论》的最佳版本。, G4 t5 f5 q. f6 H1 K
序言分为四篇。第一篇是刻仲景全书序,第二篇是伤寒论序,第三篇是伤寒卒病论集,第四篇是伤寒论后序。
  k& m$ b& S8 k) S/ V8 W卷第一分为平脉法第一、辨脉法第二;
& [* L  ]# y7 g7 q6 l《玉函》卷二第二篇为《辨脉》。《辨脉》在《伤寒论》的几个重要传本中见于宋本、高继冲本,敦煌残卷S202及《玉函》,而唐本不载此篇。在元中期以前,医家都认为《辨脉》出自仲景,至元明之际王履(字安道,约生活在公元1332~139l年。元末江苏崑山县人,学医于朱丹溪,是其门人,尽得朱氏之学。《古今医统》称王安道“学究天人,文章冠世,极深医源,直穷奥妙”。《四库全书提要》称其“实能贯彻源流,非漫为大言以夸世者”。充分说明王氏之学于医学理论颇有造诣,其探讨医理强调对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治学严谨,立论有据。著有《医经溯洄集》、《百病钩玄》等,现唯有《医经溯洄集》行于世,是其代表著作。)王履在《医经溯洄[sù huí]集》中始提出疑问,认为《平脉》《辨脉》《伤寒例》不撰于仲景,而出自叔和。他说;“夫叔和之增入者,《辨脉》《平脉》与可汗不可汗等诸篇而己,其六经病篇,必非叔和所能赞辞也。”明初洪武中芗溪黄仲理(明代医家。芗溪马鞍山人。自幼习医于《伤寒论》颇有研究,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以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为蓝本,将其本人二十余年的研究心得,撰成《伤寒类证》十卷,条析类证,分门为卷,以其脉法精纯,有证有论有方者,为内篇;以其精粗相驳者,为外篇;以其有论无方无证者,为杂篇;以论见证,首尾相贯,以号见条,则言不重复。使学者开卷不待披检,一目了然。)黄仲理撰《伤寒类证辨惑》云;“仲景之书,六经至劳复而已,其间具397法,112方,纤细毕备,有条而不紊也。《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三篇,叔和采摭[zhí拾取;摘取]群书,附以己意,虽间有仲景说,实399法之外者也。又痉湿暍三种一篇,出《金匮要略》,叔和虑其证与伤寒相似,恐后人误投汤剂,故编入六经之右,致有宜应别论之语,是为杂病,非伤寒之候也。又有不可汗、宜汗、不可吐、宜吐、不可下、宜下,并汗吐下后证,叔和重集于篇末,比六经中,仓卒寻检易也。”此后方有执(公元1522年,明代医学家。字中行xing,歙县人[shè歙县,地名。在安徽南部。以产徽墨、歙砚著名。](今属安徽南部)。因其家人包括妻儿共五人因病故去,发愤读书攻医,对伤寒尤其致力研究,颇有心得。认为仲景之《伤寒论》因王叔和之编次而移动原文,已非原貌,复经成无己注疏时多所窜改,面目全非,失其原意。经二十余载精心钻研,著成《伤寒论条辨》八卷,对《伤寒论》重加整理,调整篇目,全书计十一篇,397法,113方。形成明清时代重新整理研究《伤寒论》的热潮,其错简论的主张虽也受到若干医家之非议,但其影响深远,不容忽视,清代名家如张璐、喻嘉言、吴仪洛、周扬俊、黄元御等,均拥护其说,形成伤寒学上的“错简派”。) 方有执作《伤寒条辨》,将《平脉》《辨脉》退于卷末,称此两篇系叔和“附已意以为赞经之辞,譬则翼焉,传类也。”方有执之后有位医家,喻昌(公元1585- 1664,字嘉言,江西新建人(今江西南昌)。清代初期(公元1644-1661年间),喻昌移居江苏常熟,医名卓著,冠绝一时,成为明末清初著名医家,与张路玉、吴谦齐名,号称清初三大家。著有《寓意草》、《尚论篇》、《尚论后篇》、《医门法律》等。张璐(1617-约1699),清初医学家。名璐,字路玉,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习儒而兼攻医。明亡后弃儒业医,隐居洞庭山十余年,行医著书,至老不倦。离乡十六年,辑医书一帙(zhi)携归故里,故名之曰《医归》。将其中《伤寒绪论》、《伤寒缵[zuǎn继承。]论》刻行。康熙中,取《医归》残稿,从头检点,并易名《医通》。另著有《诊宗三昧》一卷,专明脉理;《本经逢原》四卷,《千金方衍[yǎn]义》三十卷等。后世汇辑成《张氏医书七种》(又名《张氏医通》)。张璐临床经验极其丰富,堪称一代宗师。所著《张氏医通》卷帙zhi浩[hào ]繁,而叙述条理清晰,系统具体。为医家案头必备之工具书。吴谦,清代医官。字六吉,安徽歙she县人。尝官至太医院院判。乾隆帝尝敕[chì皇帝的诏令]令编修医书。太医院原意欲编修一博一约的医书,最后为能达到早日编成,遂由吴谦与另一太医院院判刘裕铎为总修官,收集天下秘籍及传世良方。吴谦则更精研《伤寒论》、《金匮要略》,对之逐条进行订释,收集各家疏注,订其舛误,加以阐发,撰成《订正伤寒论注》及《订正金匮要略注》。另他主持编修《医宗金鉴》(一作《御纂[zuǎn]医宗金鉴》)。此书内容丰富概括,尝作为太医院之教本。后世广为流传,影响甚大。黄元御,名玉璐,字元御,一字坤载,号研农,别号玉楸子。清代著名医学家;尊经派的代表人物;乾隆皇帝的御医,乾隆皇帝亲书“妙悟岐黄”褒奖其学识,亲书“仁道药济”(行仁道,以药济)概括其一生。他继承和发展了博大精深的祖国医学理论,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被誉为“黄药师”、“一代宗师”,清军四川军医馆——久真堂的祖师爷。黄元御从医伊始,是从研读张仲景的《伤寒论》入手的,然后逐及《金匮玉函要略》,黄帝、岐伯《内经》,扁鹊《难经》等中医根本典籍。他奉仲景等四人为“医门四圣”。他认为“四圣”之外,历代名医持论多有偏失,以至误诊死人,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四圣“之书错简零乱,兼之历代传注谬误所致。因此发愿致毕生精力,对“四圣”之书,从源到流,重加考订,还其本来面目,以凭后世遵循。在施治中他始终贯彻了重视脾土、扶阳抑阴、厚培中气的施治原则,这是他对祖国医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喻嘉言在《伤寒条辨》基础上撰写《尚论篇》。据清初徐乾学(公元1631-1694年,字原一、幼慧,号健庵、玉峰先生,清代大臣、学者、藏书家。江苏昆山人,清初大儒顾炎武外甥,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编修,先后担任《明史》总裁官、内阁学士,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升左都御史、刑部尚书。曾主持编修《明史》等书籍,著《憺[dàn]园文集》三十六卷。家有藏书楼“传是楼”,乃中国藏书史上著名的藏书楼。)《憺[dàn]园集》说;“有老儒方有执者,作为《伤寒条辨》一书,不甚行于世,近喻嘉言窃其义作《尚论篇》。”《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有执既殁[mò],其板散佚,江西喻昌遂采掇[duō]有执之说,参以已意,作《伤寒尚论篇》,盛行于世,而有执之书遂微。”喻氏对王叔和予以严励批判;“至于编述伤寒全书,苟简粗率,仍非作者本意,则吾不知之矣。如始先序例一篇,蔓引赘[zhuì]辞;其可与不可诸篇,独遗精髓;平脉一篇,妄人已见。总之,碎剪美锦,缀[zhuì]以败絮,盲瞽[gǔ]后世、无由复睹黼黻[fǔ fú]之华。况于编述大意,私淑原委,自首至尾,不叙一语,明是贾[gǔ] 人居奇之术,致令歧黄一脉,斩绝无疑,悠悠忽忽,沿习至今,所谓千古疑城,莫此难破。兹欲直溯仲景全神,不得不勘破叔和。”
0 |0 _; p' G# v) p  H* @% q6 \方、喻之说对清代伤寒学术之研究,影响很大,许多医家颇有翕然风从之势。如张路玉在《伤寒缵[zuǎn]论》中称《伤寒条辨》、《尚论篇》“晰其条贯,开其晦蒙”,“与仲景之法,了无疑滞”,吴仪洛,澉gǎn浦人(在浙江北部,临杭州湾。]。秀才。先世藏书甚富,且多海内稀见医书。幼习举业,旁览医籍,后改研歧黄。曾游湖北、广东、河北、河南等地,入天一阁苦读医籍,学业举益精。行医40年,名噪乡里。著《本草从新》,对汪昂《本草备要》承误之处,逐一增改,并补入药草近300种,冬虫夏草、太子参等药,均系本书首载。注解药性,颇多新见。《成方切用》,录时用之方1300余首,阐释方义,详述加减。为医家临诊所重;附《勿药元诠[quán》74条,皆防病养生之言。《伤寒分经》,详注《伤寒论》字句并阐其蕴义。另著有《一源必彻》、《四诊须详》、《杂症条律》、《女科宜今》及《周易注》、《春秋传义》等,然皆多散佚yi。)吴仪洛在所著《伤寒分经》中称“王叔和编次之乱,序例之误,及林亿、成无已校注之多差、《尚论篇》中,辨之甚详且明”,“喻氏则先振举其大纲,次详其节,将397法,分隶于大纲之下,极得分经之妙”。程应旄[máo清初医家。字郊倩。新安(今安徽徽州地区)人。推崇仲景学说,生平精研《伤寒论》,提出应以"表里脏腑"四学读伤寒,诊法关键在于脉。他汲取喻嘉言、方有执研究整理伤寒条文之长,再行归类条理,阐发己见,著成《伤寒论后条辨》(又名《伤寒论后条辨直解》)十五卷(1670年),并将《伤寒论》原文、方有执《伤寒论条辨》、喻嘉言《尚论篇》三书附于书后,甚便于参检。1672年又著《伤寒论赘余》一卷,以补前书之遗。另有《医径句测》二卷(1670年)介绍《松崖医径》之脉图与图内之方。] 程应旄máo依方氏《条辨》作《伤寒论后条辨直解》,周杨俊(清代医家。字禹载。苏州府(今江苏苏州)人。年近四十,弃儒习医,钻研仲景书十余年。撰《温热暑疫全书》四卷(1679年),依次论温、热暑、疫诸病,选辑《伤寒论》、《温疫论》原文,详加阐释。康熙十六年(1677年)取《伤寒论条辨》、《尚论篇》,附以己见,编成《伤寒论三注》十六卷。又补注《金匮方论衍义》而成《金匮玉函经二注》二十二卷(1687年)。治血证,疗效甚著。推崇《十药神书》,康熙二十六年予以加注刊行。)周杨俊作《伤寒论三注》,称《伤寒条辨》《尚论篇》“为二千年来,得此表章绝业,发挥义蕴”,譬如“孔圣之书,作于春秋,至宋始称明备焉。苟非周程张朱数君子,相继而绎注之,譬诸日月当天,未尽云雾也。今前有《条辨》,后有《尚论》,彼之未善,此益研精,总之大道之明而已矣。”(大群中从此句开始的。)p15
" O) ]$ `9 ?9 {$ N8 z6 \(2024年3月3日晚上,第二讲 《伤寒论校注》的框架结构(上)缺失部分内容补讲到此结束。下面接着讲述第二讲 《伤寒论校注》的框架结构(下))( v- C! A' J6 ]2 P8 Q
据张仲景《伤寒论序》说,他写的著作名为《伤寒杂病论》一十六卷,王叔和整理编次仲景遗著时,也仍然是把这十六卷编为一部完整的著作,当时此书之通俗书名为《张仲景方》,其编次体例,大体上是前面论伤寒,中间论杂病,最后是伤寒论方与治疗杂病方,在伤寒的前面有一节论太阳病与痉湿暍的区别。后来在传抄中,重视伤寒的人,抄录了辨痉湿暍和伤寒部分以及其方,这就是今天《玉函》的基本模样;重视杂病的人,抄录了辨痉湿暍和杂病部分以及其方,这就成了《金匮要略》。但今天的《金匮要略》三卷已非北宋王洙所得《金匮要略》的原貌,而是经过北宋孙奇、林亿整理过了的。孙奇《金匮要略》序说;“翰林学士王洙在馆阁日,于蠹[dù]简中得仲景《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则辨伤寒,中则论杂病,下则载其方,并疗妇人。”孙奇首先校定《伤寒论》--即今天通称的宋本《伤寒论》,接着校定《金匮玉函经》,校完这两部书以后,又校定《金匮要略》三卷。他校勘王洙所得《金匮要略方》三卷的时候,作了三个重大的调整工作;
5 d2 ~6 H3 J9 ]0 E8 `(一)王洙所得之本的主要结构是“条论于前,方会于后”,也就是“前论后方”,孙奇感到这样排列不便医家临证选方,于是把有关方子附在相关的条文之下。也就是说,今本《金匮要略》条文下的方子及服法,是孙奇校勘时,从卷末调整过来的;$ Y# N9 |. o  f) E- p4 Z* `
(二)把当时流传的行之有效的方子也附在每篇之末,这些方子虽然不是张仲景的方子,但是它的疗效显著,附在篇末并且有附方的标志,而不与仲景方相混,这仍然是很有意义的,北宋以前许多经验方,赖此得以流传;% c( W2 t! n2 V2 J7 Y  g# x1 n% Y. W4 C
(三)王洙所得之本,前面有一些节录《伤寒论》的条文,由于《伤寒论》已经校定过了,这部分节录的《伤寒论》文字如果仍然放在《金匮要略》的前而,既累赘,也没有必要,于是就把《伤寒论》的节录文字删掉了。9 b8 O+ h, S% r$ j, H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 合一十六法(解释),方一十四首。; j' d9 {* H5 \/ |
太阳病上篇共30条。前11条主要论述了太阳病提纲证,太阳病分类,病传与不传,以及病发阴阳与真假寒热。后十九条则阐述了太阳中风证,桂枝汤加减证及禁忌证,并举若干误治救逆之法。
, |- G( p2 d' p& a* \1 V卷第三至卷第六分述六经病脉证并治;. k* p! k  _- O" K( o7 A3 i0 m6 p
卷第三是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 66法,方39首。并见太阳阳明合病法。
: d  |# g' ], J" L5 V& m) e% a/ K本篇主要论述了太阳伤寒表实无汗之麻黄汤证,及其加减证和禁忌证。兼述了太阳阳明合病之葛根汤证,补述了桂枝汤治疗杂病之荣卫不和的自汗出证。在论太阳经邪之后,又简述了蓄水于下之五苓散证;火郁于上之栀子豉汤证;少阳气郁兼三焦不畅之小柴胡汤证;热与血结之桃核承气汤证和抵当汤、丸证。更以太阳病误治后之变证,以五脏病为例论述了心阳虚、心悸之桂枝甘草汤证、脾虚水气上冲之苓桂术甘汤证、邪热壅肺作喘之麻杏甘石汤证、肾阳虚水泛之真武汤证等。1 E+ I. S& c3 _, b2 C
统观全篇,所赅[gāi]甚广;外则论荣卫之不和,内则论气血之失畅、上则论火郁胸膈,下则论水蓄膀胱,兼及五脏杂病证治。
4 q& V; z9 |" C, d5 P: w# E- p卷第四是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 合39法,方30首,并见太阳少阳合病法。0 V, [2 M2 M3 L( m( a
本篇条文计51条,论述的主要内容可分四个部分;
, M, M" k2 j  u; \6 m% ]一、热实结胸证治。包括热与水结的大陷胸汤(丸)证治、热与痰结的小陷胸汤证治。+ `" T) |% W4 q7 @
二、阴寒之邪与脏气相结的脏结证、太少并病的柴胡桂枝汤证和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妇人热入血室证、以及热与水搏于肌表的文蛤散等诸证。或在病因、或在证状上有与结胸证相似之处,故汇于一篇之中对比发挥,以资鉴别。
. a0 k/ C) f, m! ]三、心下痞证治。主要包括无形邪热痞塞于中的大黄黄连泻心汤证治、热痞兼阳虚的附子泻心汤证治、脾虚挟痰的半夏泻心汤证治,脾虚挟饮的生姜泻心汤证治,中虚客气上逆的甘草泻心汤证治。由于在五苓散、旋覆花代赭石汤、大柴胡汤等证,亦可出现心下痞硬症、因此也同五泻心汤证杂揉在一起讨论,示人总以辨证为先。9 i5 O. V' v" ^: l' X: g
四、阳明里热的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证,上热中寒的黄连汤证、风湿滞留肌腠或关节的桂枝附子汤证和甘草附子汤证、外感寒邪兼心之阴阳两虚的炙甘草汤等、均与表邪内侵有关,故于本篇之末论之,以说明太阳表邪内侵之途径不一变证百出。至此,结束了太阳病篇的全部内容。
' [0 o/ _2 \2 o; I卷第五是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八、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第九' G1 e% h% B4 a, N3 w/ [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八 合44法,方10首,1方附,并见阳明少阳合病法。
( Y. z0 w- ]8 k/ o本篇首先以“太阳阳明”、“正阳阳明”、“少阳阳明”叙述了阳明病邪之来路和阳明病的成因。继之以“胃家实”三字高度概括了阳明病证的里、热、实三大特点。* X& k3 r" |& u' L( `
阳明里实证,轻重不一,故其治疗有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之异。9 I  v: D' Q2 X+ m6 n) q+ x
阳明热证,包括热郁于上的栀子豉汤证,热盛于中的白虎加人参汤证、热与水结于下的猪苓汤证。
, w# Q( S( p6 \仲景以挟宾定主手法,论阳明虚寒病证于阳明里热实证之前,意在对比求辨。同时本篇论述了湿热发黄的茵陈蒿汤证、栀子柏皮汤证、麻黄连轺[yáo]赤小豆汤证,为阳明邪热与脾湿相合为患,不专为阳明所主,故置于篇末。! g$ o) C% Z  z* t+ n; J* b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第九 方1首,并见三阳合病法。1 i% a7 K8 b) o6 `
少阳胆木,内寄相火,性喜条达,最忌抑郁不伸。本篇开宗明义以口苦、咽干、目眩之少阳府证作为辨证提纲,更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等少阳经证,反映少阳病多以气机郁结为其病机特点。
, _0 w8 ?3 ~/ K太阳病表证宜汗,阳明病里证宜下,惟少阳病的半表半里之证,汗下皆在禁用之例。总观全篇仅见小柴胡汤1方,说明少阳病之正治,惟此“和”之一法而已。
- B& R6 o' t, N- G$ D! U$ }; }+ N1 P0 G少阳为病,外可及于太阳,内可及于阳明。其兼变之证治已详于太阳、阳明篇中,当对照合参,以求少阳证治之全貌。
& V% C' C% r( I; b/ P0 _" M; D3 A卷第六是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十、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厥利呕哕拊。0 V( F( y  p5 Q; v2 {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十 合3法、方3首。[273-280]% [! y- S) {0 ^( R' D1 j
本篇主要论述了太阴阳虚,中寒湿阻,升降失调之呕吐下利、腹满时痛的四逆辈证。兼述了太阴风淫末疾[1]致四肢烦痛的桂枝汤证,以及脾家气血不和引起的腹满时痛的桂枝加芍药汤证和大实痛的桂枝加大黄汤证。篇末280条“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反映了太阴病证多属虚寒之情,故其治法当以温补为要,对酸苦涌泄之品皆非太阴之所宜。并寓有治太阴病,尤当保胃气之契要。
- k2 ~( w( Z/ C! G" C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合23法,方19首。[281-325]7 k0 S( C4 t1 g% K, a) V
本篇论述了少阴病的脉证与治疗。少阴病证可分为少阴阳虚寒化证和在此基础上的阳虚阴竭证,以及少阴阴虚热化证三种。
' N4 [: K4 h' X) g* C( \阳虚寒化证,是以“脉微细、但欲寐”统摄,包括四逆汤证、桃花汤证、真武汤证、附子汤证、白通汤证等。阳虚阴竭证则有白通加猪胆汁汤证。阴虚热化证,包括心肾不交,水虚于下而火炎于上的黄连阿胶汤证;水热互结于下的猪苓汤证;少阴阴虚而阳明燥结的三急下证(大承气汤证)。
! h$ u( g) X4 o3 g2 _) ~少阴与太阳为表里,因而有“太少两感”之麻黄附子细辛汤证和麻黄附子甘草汤证。少阴之经上循咽喉,故又有少阴咽痛的猪肤汤、甘草汤、桔梗汤、苦酒汤、半夏散等汤证。纵观本篇,体现了少阴病证亦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之辨证。
7 b, c. {8 `5 M) O6 q9 d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厥利呕哕附,合19法,方16首。[326-381]+ R) V- U; L" i! m) P3 e& `
两阴交尽,谓之厥阴。厥阴为“一阴”,“一阴至绝作晦朔”,阴尽为“晦”,阳生为“朔”,况中见少阳之气,所以厥阴之中,阴中有阳,这就决定了厥阴病的主要证候表现为寒热错杂证。篇中乌梅丸证、麻黄升麻汤证、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反映了厥阴病这一特点。然而,由于病机中的来复之阳气有强弱之分,已病之寒邪有盛衰之别,所以厥阴为病乃有阴阳消长,厥热胜复之表现,例如;吴茱萸汤证、当归四逆汤证的厥阴寒证,以及白头翁汤证的厥阴热证等。5 s& [2 a3 ?. s
厥阴属肝,病则疏泄不利,而影响胃肠气机不和,故厥阴病可发生呕吐、哕、下利诸证。; s) e2 p$ e! t
厥阴病的治法;寒证宜温、热证宜清、寒热错杂者,则应寒温并用而调其阴阳。
. K% R, [6 D2 J+ \卷第七至卷第十分述辨霍乱、阴阳易及汗吐下诸可诸不可脉证并治。[382-?]! v/ l; n3 p# S) B2 o4 d' B  Q. x
卷第七是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第十三、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第十四、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五、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六。; X! X- [  M: _; q( v( Y$ S5 E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合6法、方6首。[382-391]% ~5 e: v5 |7 e- x; Y) W
本篇主要论述了以吐利并作为主证的霍乱病证治。内容包括中焦阳虚,寒湿内扰的理中丸证;外有表邪,内兼饮停的五苓散证。同时还简述霍乱病吐利日久所引起的亡阳之四逆汤证,以及亡阳兼阴竭的通脉四逆加猪胆汤证。  ~9 R, v' s6 U& V& A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合6法,方6首。[392-398]( N9 p0 P, E, P. m& R9 {
本篇继六经病脉证治之后,论述了病后诸证;阴阳易之烧裈散证,大病差后劳复之枳实栀子豉汤证、伤寒差后发热的小柴胡汤证、大病差后病腰以下有水气的牡蛎泽泻散证、大病差后喜唾的理中丸证,以及伤寒解后形气内耗,气阴两伤兼有邪热的竹叶石膏汤证。并简述病后,要节饮食,以保胃气之法。+ K0 ~$ O5 L+ c' a6 Z
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1法,方本阙。
; ?. s; D8 m! l  a8 T& E" }本篇重集六经病篇有关不可发汗之病证。并阐述了误汗后的各种变证,从而重申了汗法的正确运用。
5 v% y- q9 n7 O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六 合41法,方14四首。
; G0 D5 F  Y( q6 G" G" y2 Q# N本篇在中医理论整体观思想的指导下,首揭“春夏宜发汗”以随顺升发之气这一治疗大法。继而论述了汗法在应用时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并重集六经病篇中诸可汗之病脉证治内容;麻黄汤证、桂枝汤证、大青龙汤证、小青龙汤证、葛根汤证及其加减证、小柴胡汤证、柴胡桂枝汤证、麻黄附子甘草汤证、五苓散证等。通览本篇,可晓汗法之大局。
5 |2 N  D2 u, V# m卷第八是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第十七、辨不可吐第十八、辨可吐第十九。        , v, c2 _4 o& a( z( R  g& x
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第十七 合25法,方24首。8 b" w9 Q, E. U/ P4 k( I
本篇重集了六经病篇中发汗后诸病证治;汗后表邪未解仍需再汗的麻黄汤证和桂枝汤证、桂枝二麻黄一汤证;汗后阳虚的桂枝加附子汤证;汗后邪热入里兼津气两伤的白虎加人参汤证;汗后荣卫气血不足之身痛的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证;汗后邪热壅肺而作喘的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汗后心阳虚心悸的桂枝甘草汤证;汗后胃虚致水停心下的茯苓甘草汤证;汗后水停的五苓散证;汗后气滞饮停兼脾虚的厚姜半甘参汤证;汗后脾虚水邪欲乘虚上冲的苓桂枣甘汤证;汗后水饮食滞致痞的生姜泻心汤证;汗后但热不寒的调胃承气汤证;汗后腹满痛的大承气汤急下证,汗后亡阳的四逆汤证等等。从而可以看出发汗要得法,汗不得法就会造成汗后所致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诸多变证,而对于这些汗后诸病证辨治之法,大大地超出了六经范畴。我们又可以将其用于辨治杂病之中,亦符合当时仲景伤寒与杂病共论之心意。
0 n" v8 L2 j6 H辨不可吐第十八 合4证。$ x9 z* G: o4 E+ V& o, c
本篇概括地指出了不可吐之证;太阳病表证不可用吐法;少阴病里证不可用吐法;阴寒内盛和正虚之人均不可用吐法。归纳言之,凡属表证、里证、虚证、寒证皆禁用吐法,如妄用之,必败胃气。; ~9 o6 V8 T" |+ x
辨可吐第十九 合2法,5证。9 b* @* Z1 [! k0 t! y6 k2 j
本篇首言“春宜吐”之法,以应天时升发之机。继而论可吐之证情;胸膈有痰浊,宿食在上脘、病有正气驱邪并寓上越之机者,皆当因势利导而吐之。
- T4 B8 E, G# g* B. _2 O1 r卷第九是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辨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 k% ?/ f* D  z) z4 @, F8 h- z" X
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合4法,方6首。& x8 o! }6 O3 u+ {' r
本篇重集了六经病篇中“不可下”之证;即太阳表证不可下;阳明见心下硬满者、面合色赤者、呕多者亦不可下;虚寒之厥证不可下;脏结证不可下;太阴病脉弱不可下;寒热错杂的厥阴病不可下;少阴病阴虚阳虚均不可下。本篇在此基础上又补述了脏虚而有动气的不可下之证。概而言之,非阳明实热燥结证,均在不可下之列。8 ^& k; b  }3 t* ]; v0 e
辨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 合44法,方11首。3 g( q: f3 `  m" e8 e, Q
本篇首揭“秋宜下”之大法,继则重集了六经病篇中诸可下之方证;计有少阳气郁兼里热的大柴胡汤证;阳明府实燥热初起的调胃承气汤证;阳明府实痞满之小承气汤证;阳明燥屎已成的大承气汤证;阳明病之急下三证;热结膀胱的桃核承气汤证;瘀热在里的抵当汤(丸)证;水停胸胁的十枣汤证;水热互结的大陷胸汤证等。归纳起来不外有形之实邪内停,或宿食燥屎,或血蓄于里,或水饮内结三个方面。尤其对大承气汤证的脉法论述较详,对大柴胡汤证亦有补充发挥之处,皆可与六经病篇对照互补。又由于湿热发黄之茵陈蒿汤证其病机为“瘀热在里”,故亦集入本篇论及。) h/ P3 ^) N9 C3 z3 |( o
卷第十是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合48法,方39首。! k7 i! J' E& h, O% ]  z
本篇重集论中汗、吐、下后所引起的阴阳不和诸般变证,意在重申汗、吐、下三法为驱除病邪的治法,用之不当,则反伤正气致变证百出,为害甚剧。并借此体现“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之救逆原则。故本篇内容医理深微,于临床实践很有指导意义。1 P# Z" ?# P7 G2 r! s+ O3 ]

2 m3 r% d5 S" ], t参考文献:
* ?5 T5 t1 ]& I  u: O1 }【1】《伤寒论校注》(刘度舟 钱超尘);《伤寒论文献通考》(钱超尘);《伤寒论语译》(刘度舟 钱超尘)。
( z, N# L& T" ?6 v6 G【2】《伤寒论》中“搏”为“抟”。--钱超尘
: o4 R& _- Y* H! v! r# b: G! T$ F1 R) o0 `* F) \
第二讲《伤寒论校注》的框架结构,到此结束。感谢曹东义老师!感谢各位中医同道!请批评指正。祝您们新春健康快乐,吉祥如意!
2 \/ c- x0 L6 c' ~1 l
8 J$ n2 [. y0 ?6 H[1]《左传·昭公元年》有阴阳风雨晦明,天之六气也。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是六气者乃人生致疾之原也。2翻译:阴气太盛会得寒病,阳气太盛会得热病,风气太盛会得肢端毛病,雨气太盛会得腹病。//外感六淫、疠气,内伤七情,都是常见的致病因素,称为致病"邪气",以与人体的"正气"相对。如《素问·调经论》说:"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严格地说,依据气的无形而运行不息的内涵,邪气也是无形而运动变化的。古人因看不见这些病邪的形状,故称它们为"气"。
# T7 H# N, p6 C, e: V古代哲学的气为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的概念,本来产生于古人对自然界风气、云气和大气的观察、推理与抽象,因而它对致病邪气概念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左传·昭公元年》就指出了:"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徵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灾。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自然界的大气的运动,产生了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六气的运动变化,以应春夏秋冬四时。六气运动正常则能促使自然界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六气失常标志着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则变为"六淫"而侵害人体,导致疾病的发生。此六气则称为邪气。从表面上看,六气的异常仅是促使疾病发生的条件,而非真正的致病物质,似与气的一般概念不符。但中医学认识病因,是以致病因素侵入人体后引起的各种病理反映为依据来分析和辨识其致病原因的。因此,六淫邪气的概念,蕴有在六气异常变化中滋生的各种致病物质。六淫邪气侵害人体,不仅有物理因素的刺激,而且常伴有某种病原微生物的损伤。故六淫邪气的概念,符合气的一般概念。至于疠气的概念,源于《素问·遗篇·刺法论》,称之为"毒气",并说:"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后由明代吴又可确立其内涵: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类与六淫邪气不同而具有强烈传染性的致病邪气。由于当时客观条件的限制,将烈性传染病的致病原因概括为某种物质性的气,也是难能可贵的。) s8 e9 z0 H! p. X! e: z+ x& O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4-3-17 11:28:25 | 阅读全部
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
& I7 }7 t5 @$ `, I1 g& A- Q第三讲 《伤寒论校注》的校注说明、后記及序言4 q+ `4 G: `& w& F8 A  U
(指导老师:曹东义  讲课:王洪昇)
% M( [+ u" @2 H" r# m7 c1 V3 e( g9 _" r; t
尊敬的曹东义老师,诸位讲课老师、中医同道们,新春愉快!   2 N$ P1 ?; ~: g" D2 X6 I  M: c$ b7 ^
我是河北涿州的中医爱好者王洪昇。9 t6 [7 _1 E$ }) s+ M# w' R, z
2024年3月17日20:30(周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 空中课堂”,王洪昇讲述《伤寒论》又和大家见面了,题目是“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感谢您们的聆听、鼓励和大力支持。
& f" p6 s" @, Q) B8 {7 q9 R+ w第三讲 《伤寒论校注》中校注说明、校注后記及序言(上)。
5 r- @2 S2 m9 H9 l4 Z8 X《伤寒论校注》校注说明
& E$ z( s5 Y9 q2 O/ S《伤寒论》是汉末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先生撰写的一部伟大的医学经典著作,仲景先生把理、法、方、药有机地融汇在一起,在六经分证的基础上,创立了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和辨证方法,为祖国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700多年来,《伤寒论》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学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它不但对中医学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也有着巨大的影响。
: u1 w$ @* E! e& Y本书原名《伤寒杂病论》,撰毕后,大约没过多长时间,这部著作就开始散乱了。西晋太医令王叔和曾对它加以“搜采”和整理,编纂成《伤寒论》,才使得这部不朽的医学著作流传下来。从王叔和整理以后,到北宋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在朝廷的领导下对它再加整理校定之前,八百多年的漫长岁月里,《伤寒论》曾被广泛传抄,因此出现了多种传本。这种情形,在《随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里已有所反映。《伤寒论》传本的歧出,不利于医家的研习和使用,也不利于中医学的发展,因此急需对《伤寒论》加以整理和校勘。于是在北宋治平年间,朝廷命林億、孙奇等人对《伤寒论》加以校勘。这部经过北宋政府认可的《伤寒论》校定本,在治平二年校勘完毕,先后刻成大小两种字体的本子颁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宋本《伤寒论》的简单来历。宋本《伤寒论》的出现,在《伤寒论》的发展史上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宋本《伤寒论》校讫和颁行,结束了自王叔和以来八百年的传本歧出、经文讹衍倒夺时有出现的混乱局面,从此我国才有一个官定的《伤寒论》标准本。自北宋治平二年到现在,又过了900多年,宋本《伤寒论》以它隽美的刊刻、整齐的版式、精审的校勘而被无数校勘家和收藏家视为无上珍品。/ Z, g1 ~4 V( d! J% R$ E
明万历27年 (公元1599年),著名藏书家和校雠[chóu]家赵开美获得了一部原刊宋本《伤寒论》,他采用摹刻的方法把它刻印下来,收在他辑刻的《仲景全书》中。北宋刊刻的《伤寒论》,虽然早已失传了,但赵开美辑刻的《仲景全书》还有少数几部流传下来,其中的《伤寒论》,从字体、版式,到墨色的浓淡,都保存了宋本《伤寒论》的原貌。目前《仲景全书》中的《伤寒论》已成了人间难得的瑰宝了。我们这次校注和整理《伤寒论》所采用的底本,就是北京图书馆收藏的《仲景全书·伤寒论》原刻本。在过去,有一些注释家曾采用赵开美《仲景全书》中的《伤寒论》作为底本进行校注,如日本丹波元简《伤寒论辑义》、山田正珍《伤寒论集成》陆渊雷《伤寒论今释》重庆中医学会《新辑宋本伤寒论》等,大都只取其中三阴三阳篇进行注释阐发,对于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辨痉湿暍脉证并治及诸可诸不可等篇,均予删去。所以,許多读者看到的并不是《仲景全书》中的全本《伤寒论》,而是节本《伤寒论》。我们这次整理研究《伤寒论》,抱着对底本極为忠实的态度,不加删裁,以使广大读者看到趙開美摹刻的宋本《伤寒论》的全文。目前,学术界对辨脉平辨伤寒例篇及诸可诸不可诸篇聚訟不已,我们认为,从整理古籍这个特定角度出发,对这部分文字必須加以保留,这对于全面研究《伤寒论》是很有意义的。
3 x- E# D. z2 m$ m3 N' ?! Z本次校注所采用的主校本、参校本如下:
" Z  X% P5 Z1 I1 H" B) b. {$ B《金匱玉函经》(简称《玉函》,195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据清康熙55年丙申(公元1716年)上海陈氏起秀堂刻本影印本;《注解伤寒论》,上海涵芬楼影印明嘉靖23年甲辰(1544年)汪濟川刊本;《金匱要略》,上海涵芬楼影印明刊古今医統正脉本;《脉经》,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据元广勤书堂刊本影印本;《千金要方》,(简称《千金》195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据1849年江户医学影印北宋本影印本;《千金翼方》(简称《千金翼》195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据1849年江户医学影印北宋本影印本;《外台秘要》,(简称《外台》195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据经居余堂本影印本、《敦煌残卷·伤寒论》复制件。此外在校勘过程中,尚参閱了《太平圣惠方》、丹波元简《伤寒论輯义》及陸渊雷《伤寒论今释》等。
  H" g+ x! [, \0 W" l# A这次校注《伤寒论》,有几个问题需加说明。+ N6 |6 n0 l/ l2 W" x$ q
根据卫生部中医司原中医古籍整理出版辦公室制定的《中医古籍校注通则》的要求,重点中医古籍的校注本包括五项内容,即提要、按语、校勘、注释和校注后記。《伤寒论》校注本是这样处理上述五个问题的:
* S. t- h( ]+ d1 _  V* U( f7 v提要。提要是对有关部分主要内容的概括。趙刻宋本《伤寒论》分为10卷22篇,每篇写一提要,共写提要22段。读者根据提要,可以掌握每篇的宏纲大旨。
, H6 I9 w+ v8 P4 |% s! k8 B按语。按语的作用在于揭示有关条文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或解释歧义,或指出其临床价值等,从而予人以启迪。我们深深感到,这部分内容十分难写。自成无己以来治《伤寒论》者不下数百家,几乎每家都对《伤寒论》的条文发表过如同按语一类的意见,又由于注家对原文理解的深度不一,角度不同,所以各家的见解也往往有不少差异,有时还会出現截然相反的看法。我们在写按语的时候,曾认真研究了前人和时賢的重要论著,吸收他们的研究成果,又注意在博采各家之長的同时而断以己意。全书共写按语330余条,把这些按语联系起来看,基本上可以反映我们对《伤寒论》的理解和主要观点。按语写在有关条文的后面,但不是每条必按,而是当按则按,有时则在几个条文之后才写一个按语,以反映这几个条文的内在联系。从辨不可发汗,到辨发汗吐下后其八篇,其中許多条文与前面三阴三阳篇是重复的,因此,这八篇的按语校注較少,可参看三阴三阳篇有关按语及校注。
, z2 q+ q; ~5 _校勘。我们采取的主要校勘方法与原则是:% v! s+ ~) H  \4 p0 N9 C
1.凡需校勘的字句,皆于其右下角加注序号,序号外括以方括号。校语写在相应的序号下。& x9 F+ n; D7 M$ B4 f$ d7 Y+ z
2.趙刻宋本《伤寒论》是目前最好的《伤寒论》传本,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5 I/ _1 x. a0 L) d. I我们除了直接改正了其中五个明显的錯字以外,其余文字,一律不加改动。改正了的五个訛字,在校注后記中已作了说明。8 j, U9 [0 D! y- W
3凡底本与校本不同而底本又不誤的,我们采取了兩种处理方法。一种是校本的字词具有較大校勘价值的,一般均加收录写出校语。例本书卷三:「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調胃承气汤。」下出一序碼,写了如下校语:《玉函》卷二、《脉经》卷七、《千金翼》卷九,皆作「宜小承气汤」。又如本书卷四:「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隨其实而取之」,我们在「实」字下出一序碼,写了如下校语:《玉函》卷二、《脉经》卷七、《千金翼》卷九作「虚实」。写出这些校语,当然不意味着校本一定对而底本一定有誤,但是校本中的这些文字对读者确有很大启发。另一种是对校本中没有什么校勘价值的某些字词,及某些虚词,一般不加校勘,以免煩琐。
0 i/ P- E6 B* M& g4.对某些必須作出选择和判断的校勘,我们在认真研究原文和参考各家之说的基础上,慎重地加一「是」字表明我们的取舍和判断。例如太阳上篇桂枝加葛根汤方有「麻黄」,但是根据方意和前人的意见,本方是不当有麻黄的,于是我们在「麻黄」条下写道:「《玉函》卷七无。是。」又比如太阳上篇芍药甘草汤方作「白芍药」,但是在张仲景时代,芍药入药,尚未区分赤白,因此我们考慮「白」字可能出于后人增益,所以在「白」字条下写了如下校语:「《千金翼》卷九、《玉函》卷七无。是。」
1 Y$ q7 u7 h7 d5 a! E% T5.北宋林億、孫奇等人对《伤寒论》的校勘,作了許多工作,但限于当时的校勘体例,校语多写作「一作某」、「一云某」而不写出自何书。本次校勘对宋臣所出校语一一加以核对,并大都找出宋臣引文出处。如卷一辨脉法,「脉縈縈如蜘蛛絲者,阳气衰也。」林億等在「阳气衰也」下加注说:「一云阴气。」究竟哪一校本写作「阴气」他没有说,我们在《千金》和《太平圣惠方》里找到了「阴气」的出处,并写了如下校语:「《千金要方》卷二十八、《太平圣惠方》卷八作「阴气」。是。」考察宋臣校勘用书,对于研究《伤寒论》的不同传本和它在历史上发生的影响,以及对我们这次校勘工作,都有許多启发。
/ k$ J2 B( N  S1 ]1 `2 @6.明趙開美摹刻宋本《伤寒论》时,把不少俗体字也沿袭[xí]下来。如阴作隂、怪作恠、微作微、舊作舊等,当然书中的俗体字不止以上这几个。我们把书中的俗体字都改成現在通行的規范繁体字,未出注说明,以免繁冗。8 M+ T: |- O' v# m7 C* b$ s- x' M
7.本书中「鞕」字,《脉经》、《千金翼方》、《玉函》、《敦煌残卷》均作「坚」,因「鞕」字出現頻率甚高,校不胜校,故僅在本书首见处辨脉法出注說明「下同」,后见则略之。
# u+ S! t0 Z: J5 y/ Q5 ~8 l8.校勘与标点有密切关系。《仲景全书·伤寒论》采用的是圈点断句法,即古人在自己誦读的时候,在他认为需要略作语气停頓的地方加上一个「〇」。这种方法很容易把句子弄得支离破碎,而且帶有断句者个人的主观隨意性,我们认为給《伤寒论》加上准确的标点符号,改变目前《伤寒论》标点混乱的情況,是有重要意义的。我们这次在給《伤寒论》加标点时,曾参考了前人的圈点法,也参考了当代許多使用新式标点的著作,在此基础上,重新加了标点符号。但有的句子倒底应該加什么标点才合适,学术界一直存在分歧[qí]。如太阳上篇:「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劇则如驚癎,时瘛瘲,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若火熏之」后面是加句号好,还是加逗号好,或是加句号逗号都可以,历来都存在分歧。我们把「若火熏之」一句看作是对症狀的描写,句意到此已告一小段落,所以加了句号。有的学者认为「若火熏之」说的是誤治之法,所以这句話的后面应該用逗号。現在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以引起读者的注意。; J/ z8 G9 Q& H; P1 q7 R  z
9.底本目录各篇末无「第一、第二……第二十二」序数,今据正文补,不另出校注記。
# R7 w7 Z, ^" E; q+ \注释。注释以解释词义为主,同时給較冷僻的字或容易读錯的字加注汉语拼音和同音字。解释词义力求简明,适当举出书证以证明我们所作出的词义訓詁是有根据的。书证都核对了原书,使用的都是第一手资料。: b! E8 M( N# W9 S+ h# ~
校注后記:我们原写了近六萬字校注后記,分八个专題較系統地考证《伤寒论》。' F. X2 V* r4 _) a  C$ o" o* a
这八个专題的題目是:
8 |8 l( s: {2 d" h, n* O% |(1)宋臣校定《伤寒论》等重要医籍之鳥瞰;
; g  Y4 @: X% D5 w( I( N(2)北宋校定《伤寒论》所据底本考;
2 Q$ P3 w: U! O8 N  s' ^. {+ o4 \(3)北宋校定本《伤寒论》从宋至今流传简史考;& o& ?+ J+ W) i/ J4 S
(4)《金匱玉函经》源流四考;/ q) a! G9 V: h9 K9 K
(5)《伤寒论》小目考;
9 X9 `- E; G8 l- G  s7 R(6) 序例及诸可诸不可概说;3 k' u. ~; ?' y0 N8 H" z
(7)《伤寒条辨》《尚论》未复仲景原书概说;2 P: _" P9 f6 S6 H' r% H
(8)《伤寒论》校勘訓詁史略。
" K# L0 O  J2 S5 m$ X8 O: n由于文字較長,今只保留(5)(6)兩部分,以从简約。另撰写「底本与校本」、「校勘与注释」兩节。校注后記与校注說明兩部分前后呼应,詳略互补,读者可結合参閱。! E# K/ G, K$ P% l! a
我们的校注工作,从始至終都得到了國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中医古籍整理出版辦公室、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中医学院等各級領导同志的大力支持与关懷,也得到了全國許多专家学者的指导与帮助。这部著作也同样凝聚着他们的大量心血。
; S' j" q) y# C4 X7 l1 K# E) j我们謹向这些支持、指导和帮助我们的同志致以最誠摯的謝意。
( j! ?& x, c2 _6 x' N" r% S校注小組的全体同志,为整理这部不朽的古典医籍,曾对撰写的初稿逐篇討论,反复修改,真可以说是克(恪)尽职守,竭盡努力了。但由于水平所限,缺点不足之处,以及见仁见智之处,肯定是存在的。为了实現「振兴中医」这个共同目標,我们衷心地希望广大读者提出宝貴意见。
( z: s' ~$ W+ y6 {校注者, y- w1 B4 V# I6 a  t
劉渡舟 錢超塵) L( C/ n0 r+ r7 ~1 \8 h, c% ^
毛雨泽 郝萬山
0 ?6 m6 b2 b4 ^  e孫志洁 裴永清
% s% u0 B' R5 [& {1989年2月25日; g) ^( P1 ]8 e4 t& x. m# O2 C
# T( U* K! V* A+ J5 `
伤寒论校注后記7 |" a- n2 M: x) P; L1 k8 O( Y
張仲景名機,漢末南陽人,《后漢书》无传,简況見唐甘伯宗《名医録》(已佚)。北宋林億等校定《伤寒论序》云:「張仲景《漢书》无传,見《名医録》,云:南陽人,名機,仲景乃其字也。举孝廉,官至長沙太守。始受術于同郡張伯祖,時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師。」仲景先生写《伤寒杂病论》,約在建安七八年左右。由于戰火連年,撰訖不久,书即散乱。晋王叔和得其伤寒部分,編次为《伤寒论》。
) s6 Z5 t; N# c! h叔和撰次整理之本,历代医家莫不传抄研习,因而传本歧出,訛奪倒衍,不一而足,至北宋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詔定校勘頒行,《伤寒论》之本,始定于一。
; q8 v4 g  X  T* S$ y+ F* @4 R- B《伤寒论》將理法方药結合在一起,阐述了多种外感病及杂病,始創「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和辨证论治方法,其中397法,113方,继往開來,博大精深,驗之临床,效如桴鼓,为后世医学之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礎。《伤寒论》不但对中國医学的发展起到了極大推動作用,而且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也有着深遠的影響。
* [9 z- Z" c% c7 r所以后世莫不將《伤寒论》視为医家之圭臬,用以指导中医的临床实踐。因此,整理研究《伤寒论》对继承和发揚祖國医药学遗产,对研究中医临证医学及研究中医辨证的理论和思想方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_/ N" \8 m3 a; W. B1 f9 U2 \) H5 i* i一、底本与校本
: m! b' W; ]/ r/ D( o6 ?自王叔和整理撰次《伤寒论》以后,至北宋凡八百餘年,《伤寒论》传本顯晦离合,頗多歧異。正如《金匱玉函经序》所説:「自晋以來,传之既久,方证讹謬不论,历代名医虽学之,皆不得仿佛。」因此,極需对《伤寒论》進行整理。北宋校正医书局于治平二年对《伤寒论》進行了一次較詳細的校勘。林億孫奇校定《伤寒论序》説:「百病之急无急于伤寒。今先校定張仲景伤寒论十卷,總二十二篇,证外合397法,除複重,定有112方,今請頒行。」這是我國第一次以官方名义对《伤寒论》進行的校勘与整理。此次整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結束了《伤寒论》传本歧出的历史,第一次整理出了一個《伤寒论》標凖本。
& J' Y: ?+ E  f, z* }( ?二、校勘与注释+ @2 N+ r5 {' `0 S
《仲景全书·伤寒论》,反映了治平本原貌,在版本学上具有很高学術價值。但仔細通閱全书,尚有五個訛刻之字。即:祼、複(重衣,有重复夹里的衣服。)、踈、俱(两横)、疽[jū],因为顯系訛文,均予改正。. r2 T8 O1 o& \
「祼」当作「裸」。《辨脉法》,「冬月盛寒,欲裸其身」及「阴氣内弱,不能勝熱,故欲裸其身与「祼」顯系形近而訛,当作「裸」。考汪濟川刻《註解伤寒论》本正作「裸」,据改,并作校注。
9 m3 `# v( I/ |+ }「複(一点)」当作「複」。《辨脉法》,「時夏月盛熱,欲著複(一点)衣」字书无「複(一点)」字,当作「複」。底本「複(一点)」与「複」杂出,凡作「複(一点)」者,皆逕改为「複」。
8 k5 |# s* o$ M8 B' c5 b! ]「踈[shū ]」当作「疎」。《平脉法》,「卫氣疎(shū同“疏”),疎則其膚[fū]空」,「榮盛,則其膚必踈」,「踈」系「疎」之訛,逕改为「疎」。, C+ @0 `9 _& G
「俱(两横)」当作「俱」。《伤寒例》「脉阴陽俱盛」之「俱(两横)」当作「俱」,予以逕改。
5 n0 @6 L7 W# j5 f另外,《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此欲作穀疽」之「疽」,誤,当作「疸[dǎn]」据本校、他校改而出注说明。: H. i4 w( V7 _/ D- h
根据《中医古籍校注通則》精神,本书注释以解释词义为主。校注本的读者对象是閱读能力較高并且对《伤寒论》素有研究者,因此所释之詞大多属难解者,及有歧义者,并適当舉出书证作为詞义訓詁之佐证。《语译》本的读者对象为初学《伤寒论》者,因此詞义注释較校注本略多,书证一般从略。
2 `3 P! E! P6 d9 G. H1 c1 I' s《伤寒论》语言看似平易,有些句子,明白如話,但有許多句子和字詞却相当費解,特别是把医理与訓詁恰当地結合在一起,更非易事。从金成无己《註解伤寒论》《明理论》始,至当代諸《伤寒论》注家,中间凡八百餘年,注家迭起。我們在注释本书時曾廣泛参閱前賢与時賢之作,因此,所作詞义訓释,不僅有书证可为佐据,且有古今諸注作为参稽。在虚心研读考核的基礎上,对于諸注不同者,或不当者,則綜考古今諸説,結合《伤寒论》之主旨,而斷以己意。如关于「痓」「鄭声」「几几」之訓释即如此。下面分而言之。" m  z( u9 j( Z& l5 w
痓。《伤寒论》「痓」字多次出現。按此字系訛字,当作「痙」(jing)。唐·颜師古读「&#16244;zhàng病也」为「痙」,註云:「痙,四体强急难用屈伸也。《説文》亦云:「痙,强急也。」梁顧野王《玉篇》:「痙,風强病也。」宋·徐鍇《説文系传》:「字书痙,中寒体强急也。」据以上諸字书可知「痙」字之义方与《伤寒论》「柔痙」「剛痙」之意相符。据上述考证,我們認为《伤寒论》諸「痓」皆当作「痙」,己于注中略加申説,而于经文,則仍保持「痊」字。
/ D9 {: W2 }% T% N鄭声。《伤寒论》卷五:「夫实則译语,虚則鄭声。鄭声者,重语也。」若訓为「重複絮叨之语」則正符原意。《证治要訣》也指出:「鄭声者,鄭重頻煩,语虽謬而諄諄重複不自已。年老之人遇事則碎语不休,以陽氣虚也。」這些糾正都是正確的。) `; g) o) r" K8 j* v7 z) M- J
几几[jǐn]。《伤寒论》卷三:「太陽病,項背強几几,反汗出惡風者,葛根湯主之。」「項背強几几」之「几几」,亦当读「赤舄几几」之「几」(jǐn),乃通假字,其本字为「掔」,取其拘持不灵活义。7 h) O5 b  _8 b
自成无己誤訓「几几shu」以来,八百餘年歧义紛紛,我們今天有責任对「几几」給予正確的解释,以糾正成氏的失誤。1 |& p) G% f: k6 ^5 B, Z+ I
三、《伤寒论》小目简攷
& @' e" W1 M$ Y3 ~2 R# l, ~7 K3 a治平本《伤寒论》十卷,除卷一之平脉法、辨脉法,卷二之伤寒例、辨痓濕暍脉证之前无小目以外,从卷二之「辨太陽病脉证并治上」至卷十「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均有小目。小目的性質与目録不同,目錄司記卷次及每卷所轄内容,小目用來統計每卷之「方」數与「法」數,而統計方數尤为明確具体,实际上它起到提示本卷計有多少方、多少法的提纲挈[qiè 1.举起;提起 2.带;领]領的作用,使读者一展卷即可執其樞[枢shū1.门的轴 2.中心的或关键的部分]要,得其方法。
5 L2 o; Z; k* D8 N- E林億在序中講得十分明確:「今先校定《張仲景伤寒论十卷》,總二十二篇,证外合三百九十七法,除複重定有一百一十二方。」% W; N! @! f/ t+ G* m% g! F8 f
四、序例及諸可諸不可概説
4 D- |. d; c( X) ]《伤寒论》序、例及諸可諸不可究系出自何人之手?历史上有过尖銳的论爭,并且一直延續到今天。可以斷言,圍繞辨脉、平脉、傷寒例、諸可諸不可究系出自何人之手的辯论,今後還要繼續下去。4 j! r; b& t1 H' w; U" @! f
仲景《傷寒论》賴叔和而存,自叔和而後,傳本歧出,又不盡叔和編次之舊觀, 觀《隋书经籍志》《舊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藝文志》可知。若人用己私,任意顛倒篇次,率意删削,只能徒增糾紛,愈改愈晦。今之治《傷寒论》者,唯当以北宋治平校定本为依据,若必斤斤于何语何條为叔和所增,終难得其要領。我們認为,徐大椿《医学原流论》中的一段話,最为穩妥:「仲景傷寒论,編次者不下數十家,因致聚訟紛纭……其原本次序,既已散亡,庶幾叔和所定为可信。何則?叔和序例云:今搜採仲景舊论,録其证候診脉声色对病真方有神驗者,擬防事急。則此书乃叔和所搜集,而後人輒加辨駁,以为原书不如此。抑思苟无叔和,安有此书?且諸人所编,果能合仲景原文否耶?夫六经現证,有異有同,後人見阳经一证,杂于阴经之中,以为应改入阳经之内,不知阴经亦有此证也。人各是其私,反致古人圓機活法,泯没不可問矣!凡读书能得书中之精義要訣,历历分明,則任其顛倒錯乱,而我心自能融会貫通,否則徒以古书纷更互異,愈改愈晦矣!」% e5 e9 p- d1 ?1 B' L. x
《伤寒论》校注及语译工作,始于1984年春,訖于88年底,五历寒暑,十易其稿,虽殫思竭慮,猶有未盡如人意处。謹將底本、校本、校勘、注释及其他有关問題简述如上,供閱读是书者参考。
2 L) B7 f! I- u' [《伤寒论》之整理研究分工如下:
% \: ?; f  r% J& p! i提要、按语:劉渡舟、裴永清
* D- L& [  V: e& D, v- w+ s校勘:孫志潔! w# j8 X* w/ Q7 k5 u
注释:郝萬山
+ c5 j  K! q% H& z  b校注説明与校注后記:錢超麈
/ s1 A! U& _+ c: W, ^语译:毛雨澤4 |5 Z" _9 I5 p2 c6 b5 q
虽然有所分工,但上述内容均由校注组全体同志討论通过,最后由主編、副主编审定全稿。
# V& X  i! H& {4 j! A本书在编寫工作之初,曾在北京召開了论证会。与会人員有何任教授、裘沛然教授、俞長榮教授、李培生教授、袁家璣[jī ]教授、李克紹教授、歐陽錡研究員、方药中研究員、蕭璋教授、許嘉璐教授、王綿之教授、賈維誠副編审以及本书責任編輯成德水同志。
/ o: B( J& a+ r' l9 [* M9 _本书全稿完成以后,國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人民卫生出版社白永波同志主持了审定会。审定人員有裘沛然教授、李培生教授、歐陽錡研究員、李克紹教授、湯萬春主治医師。另外,出席会議的還有主编單位的王永炎副院長、龍致賢副院長、國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張瑞祥副司長、人民卫生出版社成德水副编审。& Y* E2 X2 z8 S2 {, l, o
本书在即將出版之际,謹向以上諸位同道表示衷心的感謝,并衷心懇望海内外專家学者,对本书整理研究中的疏漏及不妥之处提出寶貴意見。# u5 _( c7 n9 C6 O
校注者 北京中医学院
2 f7 Z! Y( b5 l' B7 T主  编 劉渡舟
4 K" g7 q2 l! _# Q; p; ~& t副主编 錢超麈  a, w0 @2 n, ?7 W
編 寫(按姓氏筆劃为序). @' G; \6 p8 o$ n( V) I
毛雨澤 郝萬山% h+ ?! v% n% g) |' S& Y, P$ S, U
孫志潔 裴永清# R3 N( u( Y9 E% y) ^  m$ T0 F
一九八九年二月二十五日
; t4 H0 e5 M) t  ^, z4 J1 i3 @
8 W- U/ y0 V  D% u9 h3 j本讲之后即將拉开《伤寒论》的序幕,謹向《伤寒论校注》面世做出贡献的所有前辈们,表示衷心的感謝并致以崇高的敬意!衷心恳望專家学者、中医同道们,对本次“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讲述课程中的疏漏及不妥之处提出寶貴意見。! a: A8 x/ \) b/ I$ V

: N5 C- y- H& b/ M8 I$ }/ s- Y第三讲《伤寒论校注》的校注说明、后记及序言(上),到此结束。感谢曹东义老师!感谢各位中医同道!感谢诸位的聆听和支持!敬请批评指正。祝您们新春健康快乐,吉祥如意!. \1 D1 O% F  Q) l! n' M  \

: s! \% p6 g; O7 m3 J
6 [( j( q" Y/ S7 `& o: u
* R2 ^9 X' ~: a; n' X( e
3 {- ^* _+ q% \6 c; W) Y5 `' o  _1 b% Q# K# e1 y+ f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4-3-24 06:52:10 | 阅读全部
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 H8 B! M& `; K
第三讲 《伤寒论校注》的校注说明及序言6 a6 M7 y  p# s. q, V5 }7 ~: b
(指导老师:曹东义  讲课:王洪昇)
3 v$ v$ S! j! {5 ~2 _3 J0 T
6 }, F- m" i4 I尊敬的曹东义老师,各位同道,新春好!   2 H4 ^/ Q) K5 l2 r
我是河北涿州的中医爱好者王洪昇。
( V) K3 r) j. W$ N2 Q2 w/ ^2024年3月24日(20:30)周日晚上,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洪昇讲述《伤寒论》。题目是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
4 V, o- T( K& z* L1 |. a# P第三讲 《伤寒论校注》的校注说明、后记及序言(下)。内容简介:《伤寒论校注》序。
5 w: H' M; J9 [, V8 p6 @2 c; w6 f# J3 x; w. U5 @
首先对“序”字做一简介:“序”字的基本解释有,
/ \* H4 t2 m& f+ g% B& T1.&#160;次序&#160;顺~。秩~。工~。程~。井然有~。/ F0 \. E+ }  C
2.&#160;排次序&#160;~次。~齿。) Z5 Z) z  o" O; K0 o. W$ p3 G
3.&#160;开头的;在正式内容以前的&#160;~幕。~曲。/ K) h6 p  F+ u
4.&#160;古代指&#160;堂屋的东西墙或厢房&#160;东~。西~。
; k, m7 D8 R. Q3 w4 M( t$ d+ d5.&#160;古代由地方举办的学校&#160;庠[xiáng古代的学校]~。& ?( M0 i/ e, H8 t) b8 D3 V! S
6“序”还是置于图书正文之前的一种文体--序文。作序的目的主要是让读者了解书的内容、特色以及写作经过等。一般分自序、编者序和名人作序三种形式。
& {6 L3 f7 k6 Z; H* Z! z下面开始讲述第一篇,刻仲景全书序。) U/ b# e) }, W1 i; y! v3 A
9 I5 q. X  R% ]/ \3 L6 ~( }
刻仲景全书序
6 B. S/ F9 ]% V* B) L: r( R+ _. U5 i. s
岁乙未,吾邑疫疠大作,予家臧[zāng]获(1)率六七就枕席。吾吴和缓(2)明卿沈君南昉[fǎng 1.明亮。 2.起始。]在海虞(3),藉其力而起死亡殆徧[biàn普遍,遍及。],予家得大造(4)于沈君矣。不知沈君操何术而若斯之神,因询之。君曰:“予岂探龙藏秘典,剖青囊奥旨而神斯也哉?特于仲景之《伤寒论》窥一斑两斑耳!”予曰:“吾闻是书于家大夫(5)之日久矣,而书肆间绝不可得。”君曰:“予诚有之。”予读而知其为成无己所解之书也。然而鱼亥(6)(指文字形近而传写讹误)不可正,句读不可离矣。已而购得数本、字为之正,句为之离,补其脱落,订其舛[chuǎn]错。沈君曰:“是可谓完书,仲景之忠臣也。”予谢不敏。先大夫(7)命之:“尔其板行,斯以惠厥同胞。”不肖孤曰:“唯唯。”沈君曰:“《金匮要略》仲景治杂证之秘也,盍并刻之,以见古人攻击补泻、缓急调停之心法。”先大夫曰:“小子识之!”不肖孤曰:“敬哉。既合刻,则名何从?”先大夫曰:“可哉,命之名《仲景全书》。”既刻已,复得宋版《伤寒论》焉。予曩[nǎng从前] (8)固知成注非全文,及得是书,不啻[chì](9)拱璧,转卷间而后知成之荒也,因复并刻之,所以承先大夫之志欤。又故纸中检得《伤寒类证》三卷,所以櫽[yǐn]括(10)仲景之书,去其烦而归之简,聚其散而汇之一。其于病证脉方,若标月指之明且尽,仲景之法,于是粲然无遗矣,乃并附于后。予因是哀夫世之人,向故不得尽命而死也。夫仲景殚[dān]心思于轩岐,辨证候于丝发,著为百十二方,以全民命,斯何其仁且爱,而跻一世于仁寿之域也!乃今之业医者,舍本逐末,超者曰东垣,局者曰丹溪已矣。而最称高者,则《玉机微义》是宗,若《素问》,若《灵枢》,若《玄珠密语》,则嗒焉茫乎而不知旨归。而语之以张仲景、刘河间,几不能知其人与世代,尤靦[miǎn]然曰:“吾能已病足矣,奚高远之是务!”且于今之读轩岐书者,必加诮曰:“是夫也,徒读父书耳,不知兵变已。”夫不知变者,世诚有之,以其变之难通而遂弃之者,是尤食而咽也,去食以求养生者哉,必且不然矣。则今日是书之刻,乌知不为肉食者大嗤[chī]乎!说者谓:“陆宣公达而以奏疏医天下,穷而聚方书以医万民,吾子固悠然有世思哉!”予曰:“不,不!是先大夫之志也!先大夫固尝以奏疏医父子之伦,医朋党(11)之渐,医东南之民瘼[mò];以直言敢谏,医谄谀者之膏肓,故踬之日多、达之日少。而是书之刻也,其先大夫宣公之志与!今先大夫殁[mò],垂四年而书成,先大夫处江湖退忧之心(12),盖与居庙堂进忧之心同一无穷矣。”客曰:“子实为之,而以为先公之志,殆所谓善则称亲与!”不肖孤曰:“不,不!是先大夫之志也!”
; Y# c) T2 A/ E" L万历己亥三月谷旦海虞清常道人赵开美序
6 J, R2 ~' L0 a3 W6 n( a
& q3 }3 S) ?& c3 H# r- c. ?注(1)藏获 奴婢[bì]的贱称。
' y: N% i2 r$ H3 f0 R$ L6 j2 J(2)和缓 医和、医缓的合称,都是春秋时代的名医。和缓合称,即指名医的意思。
! J6 ?4 @2 V5 x, {! x! f8 o(3)海虞         今江苏常熟县东。        - {$ C! B% s7 E) G4 n: O
(4)大造 大恩大惠、大功劳。
1 N* [( ?* H( V- u(5)家大夫 家中做官的父亲。大夫指做官的人。
. G& ?# O3 d) H6 z" b(6)鱼亥 指文字形近而传写讹误。% Y( V/ y8 v" s, _# P1 ]& p
(7)先大夫 此指已故做官之父。
0 n0 i0 k; Q6 [* h: f  S0 j(8)曩(nang:攮) 往昔、从前。        # Z& P) b! S- L3 p1 v8 M! v- C" |
(9)不啻(chi赤) 无异于。
% P# p$ D! V$ j(10)櫽括 对原有文章的内容加以剪裁或修改。
4 \' t; C, b) V" s( k' y4 v(11)朋党 为私利勾结的同类,或排斥异已的宗派集团。
" c  l, ]: a* {- [+ C' Y(12)处江湖退忧之心 身处江湖边远之地,仍存忧虑国家之心。见范仲俺者《岳阳楼记》中“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句。
2 H- e) E# ^' Q1 c8 p(13)庙堂 指朝廷。
6 O. Y" ]- u0 I[语译]4 G9 c, I) P! `# ]. I4 |8 ^6 b
乙未(公元1595年)年,我的家乡疫疠大流行,家里的奴仆十分之六七都病倒了。这时我郡名医沈南昉(明卿)先生正在海虞,借他的大力治疗,几乎所有的病人都死里逃生,我家幸蒙沈先生的恩惠实在太大了。不知道沈先生掌握了什么样的高超医术竟如此神奇,于是向他请教:沈先生说:“我哪里是寻求了孙思邈的龙藏密典,剖取了华佗青囊奥旨才如此神妙!其实,只是对仲景的《伤寒论》稍有一两点心得罢了!”我说:“从我父亲那里就听说有这样一本书的时间已经很久了,可是在书市店铺里买不到。”沈先生说:“我确实有这本书。”给我阅读了这本书以后才知道那是成无己所注解的《伤寒论》,然而由于传抄和刻印时所造成的文字错误很多而又没有更正,句读也没有断离。后来又购得数本,于是文字被更正了,句读也进行了断离,又补充了脱落掉的文字,订正了错讹。沈先生说:“这可算得上是一本完整的书了,你真是传扬仲景学说的忠臣。”我自不才,谢谢如此赞誉。先父曾指命我说:“你可要把这本书刊刻印行于世啊!以便用它来造福于同胞。”我连连答应:“是,是!”沈先生说:“《金匮要略》是仲景治疗杂病的秘方妙诀,何不一起刊刻,这样可以用来看到古人在治疗疾病时所施用的补泻、缓急调节的心传要法。”先父说:“你要用心记住!”我说:“遵命。合刻以后用什么名字呢?”先父说:“好!可以命名为《仲景全书》。”书刊印以后,又得到了宋版《伤寒论》。我以前已知道成无己的注解本《伤寒论》并不是仲景的全文,得到这个版本,我内心的喜悦就好像得到了珍贵的宝玉一样,阅读以后才更加知道成注本有那些缺简和疏误之处,因而才又合并刊刻,用来实现先父的遗愿。以后,我又从旧书堆中找出《伤寒类证》三卷,正好可用来纠正仲景书因传抄而造成的缺失和错误,以去掉其中的烦琐而归于简要,聚其分散的地方而汇于一处。它对于病证的辨治,就象夜晚的月亮一样明亮、透彻,仲景的精奥理论和治疗法则,就鲜明而无遗漏地显现出来了,因而一并附刊于后。我因此哀伤世人过去不能享尽自己的天年而死去。仲景精心研究轩岐医术,辨别证候于毫发之间,撰写了一百十二方,以保全黎民的生命,这是何等的仁爱,而使世人都达到长寿的境界!当今的医生,舍弃根本而追末流,他们所认为高明一等的医生只是东垣,次一等的是丹溪罢了。而见识最高超不过的,是尊奉《玉机微义》而已,象《素问》,象《灵枢》,象《玄珠密语》,这些医籍则茫茫然不知道它们的精华所在。而说起张仲景、刘河间、几乎还不能知道他们的名字与年代,这些人还自我欣赏地说:“我能治好病也就行了,哪里还要去追求那些高深的东西呢!”对于现在读轩岐医书的人,还讥笑地说:“这个人啊!只是知道读祖先传下来的书,而不知道变通运用。”不知道变通的人,世上确实存在,由于变化而难于通达便放弃学习和钻研的人,就好比是因噎废食一样,不吃饭还想要求得养生,那必然是办不到的。因此现在这本书的刊刻,怎么能不被那些无知的人所嗤笑呢!有的人说:“唐朝的陆宣公(陆贽[zhì])在显赫通达时就以向上奏疏来治理天下,在困难不利的时候就收集方书和行医来医治百姓的疾病,现在你心中也是有着忧虑天下的大志吧!”我说:“不,不!这是先父的志向!先父本来曾向上奏疏论述过三纲五常的社会道德规范和父子伦理,用以治理朋党的逐渐为息,以治理我们东南地区的民间困苦;又以直言敢谏,医治那些谄谀拍马人的顽症,所以不顺利的时候多,显达兴旺的时候少。这本书的刊刻,大概是先父相似于陆宣公的志向吧!现在先父去世,经四年而书刻印完成,先父处江湖退忧之心,实与在朝廷做官忧天下的心意同样是无穷无尽的。”有人说:“确实是你做的,而说是先公的志向,大概是所谓做好事总是归于长辈的意思吧!”我说:“不,不!这确实是先父的志向。”$ H- A( a8 n  T! o2 m
万历己亥三月谷旦海虞清常道人赵开美序
+ K4 ]9 G4 A' |: M. R
: B9 I- M0 X5 \6 d伤寒论序! a: h* D" c* I. j' _# N: c$ b

+ y( r$ P) O3 C  P) N. \3 r# U# ~夫《伤寒论》,盖祖述(1)大圣人(2)之意,诸家莫其伦拟。故晋皇甫谧序《甲乙针经》云:“伊尹(3)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世(4)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得不谓祖述大圣人之意乎!张仲景《汉书》无传,见《名医录》云: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举孝廉(5),官至长沙太守。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所著论,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非浅闻寡见者所能及。自仲景于今八百余年,惟王叔和能学之。其间如葛洪、陶景、胡洽、徐之才、孙思邈辈,非不才也,但各自名家,而不能修明之。开宝(6)中,节度使(7)高继冲曾编录进上,其文理舛错,未尝考正。历代虽藏之书府,亦阙于雠校,是使治病之流,举天下无或知者。国家诏儒臣校正医书,臣奇续被其选。以为百病之急,无急于伤寒,今先校定《张仲景伤寒论》十卷,总二十二篇,证外合三百九十七法,除复重,定有一百一十二方。今请颁行。
- z9 f$ q2 A9 Y: h* A太子右贽善大夫臣高保衡
) N0 ]( b. G- I& I尚书屯田员外郎臣孙奇
' ?& N, v! A- A( A6 b- ^/ l) E7 F尚书司封郎中秘阁校理臣林亿等谨上
9 F4 G& b  H) j' d9 E注:(1)祖述:师法前人,加以陈述。' D8 I- o  v8 c7 X; E
(2)大圣人:指道德高尚而完备的人,! V7 m! m; |, }7 U* d" q
(3)伊尹:人名,商朝大臣。1973年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帛书有伊尹零篇六十四行。
) r+ M3 k) f9 n: L. m) e! l% V(4)近世:距身所过不远的时代。
6 I  e& I- x# H- y( v2 E3 q(5)孝廉:为汉选举官吏的两种科目名,老,指孝子;廉,指廉洁之士。后来合称孝廉。% u9 [7 C4 m- f# i* S4 J+ O" x( n3 U
(6)开宝:宋朝,赵匡胤(太祖)年号。公元968--976年。
( W3 v1 E& `( X  R+ ~(7)节度使:官名。
1 K* b& ?1 T1 L1 m3 d$ C[语译]
/ ~  \9 h# K3 Q6 K9 P3 K' L% b) e0 F《伤寒论》这部经典著作,当是遵照大圣人的意向撰写而成的,众多医家所论都无法和它相比。因此,晋朝的皇甫谧在它的《甲乙针经·序》中说:伊尹凭着他大圣人的才能,参用了《神农本草经》的内容,编著成了《汤液》。汉张仲景发挥扩充《汤液》为十数卷,用它治病,多有效验。近代太医令王叔和,所编辑整理的张仲景遗留下来的著作,很是精萃得当,都能在临证中运用。可见仲景的著述,是根据了伊尹的法则,伊尹又是根据了神农的著作,这难道不可以说是遵循了大圣人的思想吗!
& `/ n! N7 ?$ a4 _$ U3 r6 H  B张仲景在《汉书》无传,《名医录》里记载他说:南阳人,名机,仲景是他的字。他曾被推举为孝廉,官做到长沙太守。起初他向同郡的名医张伯祖学习医术,当时的人们说,他的见识精辟微妙,超过了他的老师。他撰写的著作,语言精炼而深奥,治法简明而详尽,不是学识浅薄见闻孤寡的人所能比得上的。自仲景的时代到现在八百多年,只有王叔和能效法他。这期间,如葛洪、陶弘景、胡洽、徐之才、孙思邈等人,不是没有才能,但他们各自成一家,而不能全面阐明仲景的学术思想。开宝中,节度使高继冲曾编集该书进献朝廷,书中的文字和医理的错讹,也未曾经过考正。历代虽都把它藏于书府,但缺于校定,这就使得治病行医的人,全都不知道有这本书。当今朝廷下令让儒臣校正医书,臣孙奇等相继被聘任选用,深感百病之中最急的没有超过伤寒的,现在先校定《张仲景伤寒论》十卷,总共二十二篇,除论述病证外,还包括397法,去掉重复,定有112方。现在请准予颁布刊行。! {3 H3 v$ w5 j9 \, e" ?1 i& L
太子右赞善大夫臣高保衡
, ?; y3 w  x$ g& }" n0 u尚书屯田员外郎臣孙奇
4 g- l6 \- O3 F1 S- o) E尚书司封郎中秘阁校理臣林亿等谨上
6 `% Y& x2 W# I( M1 V. c2 I! s5 E) @0 I
伤寒卒病论集& `7 i1 t8 M; g7 G* W- \

: E4 A3 v: L( C5 S+ Q) Z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1),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zēng]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2)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3)?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穹归天,束手受败。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zì]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已斃,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憃[chōng]若游魂。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4),至于是也!
& o. `  B% o! f$ a  w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5)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6)矣。
% b! W; b0 f3 ^6 Y, c/ L0 J- _$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7)曾无仿佛;明堂阙庭(8),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 A+ [. s. q1 W: T& x4 {4 l孔子云:生而知之(9)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10),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U4 B- B2 X( z% S3 F, G% v
注:(1)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 扁鹊为虢国太子医病与望齐桓侯面色而知病之变化的事,见于《史记·扁鹊仓公传》。6 p: y$ x( i( ]7 l# j
(2)企踵 踮起脚跟仰望。, K4 D) O/ v5 G( t+ ~( n. X7 j) I/ }
(3)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语出《左传·僖[xī]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5 N/ O  u7 J; e(4)冰谷 “履冰临谷”之省略。《诗·小雅·小宛》:“惴惴小心,如临于谷;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又《小旻[mín]》:“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0 c- i% ?" C1 a2 S, M(5)建安 东汉献帝刘协的年号,公元196一216年。
! _  a2 Y) J9 q4 Z; J9 ^4 Y(6)思过半 领悟了大部分。《易·系辞下》“知者观其彖[tuàn彖辞,《易经》中论卦义的文字。]辞、则思过半矣。”
5 P% B* t# z% _' p(7)九候 前人说法不一。或以为头部两额、两颊及耳前,中部寸口、神门及合谷,下部内踝[huái小腿与脚之间部位的左右两侧的突起,是由胫骨和腓骨下端的膨大部分形成的。]后、大趾内侧及大趾与次趾之间等九处脉(《素问·三部九候论》)。或谓寸、关、尺三部脉象分浮、中、沉取之,合称九部。/ _( _, |( z  s* c: `- C
(8)明堂阙庭 明堂指鼻,阙指眉间,庭指颜面。见《灵枢·五色》。
* `; p# c* l* m8 ?) L: K(9)生而知之 语出《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 w$ Q# D. t/ A" |3 [) z- ~(10)多闻博识 语出《论语·述而》:“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 p" j9 b. K" S; H$ }! [
[语译]7 B% }# p+ i) a" I) \
每当我阅览关于秦越人入虢治病和察看齐侯病色的记载,总不免慨叹其医技高超,才学出众。同时责怪当今处世之士,竟然不去留意医药,精心探究方术,以便对上治疗君长双亲的疾患,对下解救贫贱百姓的病难,对自己也能保身长安,将养性命,只是竞逐荣华权势,仰慕权贵豪门,急不可待地去追逐名利。他们崇尚、修饰其末节,忽视、弃置其根本,使得外表华美而内里枯悴。皮都不存在了,毛将附在哪里呢?突然遭受邪风之气的侵袭,缠染上不同寻常的疾病,祸患来临,他们方才震惊战慄,降低自己的志气和节操,敬望巫祝,及至巫术告穷即归委于天命,束手待毙。把本来可以活到百年的寿命,并且是十分贵重的身体,委托给庸医,一任他们随意处置,真令人悲叹啊!生命已亡,精神消灭,化为异物,深葬九泉之下,徒然对之哭泣,真是痛心啊!整个社会都糊涂昏迷,没有谁能觉悟,不珍惜他们的生命,如此轻生,还谈什么荣华宠势呢!他们进而不能爱护、了解他人,退而不能顾惜、了解自身,遭遇病灾,身处困境,蒙蒙昧昧, 憃似游魂。可悲啊!趋从时俗的士人,追逐竞争于虚浮的华贵,不去培固根本,不惜以生命去换取权势名利等身外之物,危险得如履薄冰,如临深谷,竟严重到这种地步!
9 ~6 H6 m/ U3 c& R& ^我的宗族素来很多,先前曾有二百余人。自建安元年以来,还不到十年,家族中死亡的人,达三分之二,而死于伤寒病的占了十分之七。我感慨于往昔兴旺家族的衰落丧亡,为人们意外夭折不能获救而悲伤,于是勤奋搜求古人遗训,广泛收集各种方药,参照《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和《平脉辨证》,撰写成《伤寒杂病论》,共十六卷。此书虽不能治愈各种疾病,或许可以据此而见病知源。如若能够潜心研究我收集的内容,则诊治之法也就基本领会了。
' e& `) N* V. b: j% k: V. g自然界分布着木火土金水,以化育万物;人体禀受五行之气,而具有五脏。经络、腑腧,阴阳交会贯通,玄妙深奥,千变万化,难以穷尽。假如不是才学卓越,见识高妙,怎能探究其中的道理呢!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古有长桑君、扁鹊,汉代有公乘阳庆和仓公。自此以后,未曾听说再有这类人物了。看这些当今的医生,不去思索探求经文要旨,来提高推演他的知识水平;只是各自袭用家传技艺,始终遵循旧法,不去改进提高,询问病情,只求口头上应付病者,对着病人诊视片刻,便处方下药。诊脉只按寸口不及尺肤,只握手部脉而不及足部脉;人迎、趺阳、寸口三部之脉不去互参;测定脉搏至数,不满五十即止。病危将死而不知确诊,九候脉象竟毫无粗略印象;明堂、阙庭、都不诊察。这就是所谓“以管窥天”罢了。象这样想要区别病证之可治与不治,实在太难了。  f# ^; f* S# M2 S
孔子说:天生即知晓事理的人是最高明的,学习而后知道的则次之。多闻博记,又是知的次一等了。我一向崇尚医道,愿奉行学而知之,博闻多识这些话。3 S$ H: v: Y5 ?6 \
  r/ G# v1 x, j8 _4 W6 \& m
伤寒论后序
) b) H# \/ b* j# p# W& d: |( |2 `9 r, O) S; C
夫治伤寒之法,来觀诸家方书得仲景之多者,惟孫思邈。猶曰見大醫療伤寒,惟大青知母等诸冷物投之,極与仲景本意相反。又曰尋方之大意,不过三种,一則桂枝,二則麻黄,三則青龍,凡療伤寒不出之也。鳴呼!是未知法之深者也。奈何仲景之意,治病發于阳者,以桂枝、生薑、大棗之类,發于陰者,以乾薑、甘草、附子之类,非謂全用温热藥,蓋取《素問》辛甘發散之说。且風与寒,非辛甘不能發散之也。而又中風自汗用桂枝,伤寒無汗用麻黄,中風見寒脉、伤寒見風脉用青龍,若不知此,欲治伤寒者,是未得其门矣。然則此之三方,春冬所宜用之,若夏秋之時,病多中暍,當行白虎也。故《陰阳大论》云,脉盛身寒,得之伤寒,脉虚身热,得之伤暑。又云,五月六月,阳气已盛,為寒所折,病热則重。《别论》云,太阳中热,暍是也,其人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主之。若誤服桂枝、麻黄輩,未有不黄發斑出,脱血而得生者。此古人所未至,故附于卷之末云。
" o3 |8 @3 W$ J# P  v夫治伤寒之法,历观诸家方书,得仲景之多者,惟孙思邈。犹曰:见大医疗伤寒,惟大青知母等诸冷物投之,极与仲景本意相反。又曰:寻方之大意,不过三种,一则桂枝,二则麻黄,三则青龙,凡疗伤寒,不出之也。呜呼!是未知法之深者也。奈何仲景之意,治病发于阳者,以桂枝、生姜、大枣之类;发于阴者,以干姜、甘草、附子之类,非谓全用温热药,盖取《素问》辛甘发散之说。且风与寒,非辛甘不能发散之也。而又中风自汗用桂枝,伤寒无汗用麻黄,中风见寒脉、伤寒见风脉用青龙,若不知此,欲治伤寒者,是未得其门矣。然则此之三方,春冬所宜用之,若夏秋之时,病多中暍,当行白虎也。故《阴阳大论》云,脉盛身寒,得之伤寒,脉虚身热,得之伤暑。又云,五月六月,阳气已盛,为寒所折,病热则重。《别论》云,太阳中热,暍是也,其人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主之。若误服桂枝麻黄辈,未有不黄发斑出,脱血而得生者。此古人所未至,故附于卷之末云。
- H) P6 d2 d  }' \1 i2 D  O[译文]
) _) {3 w/ F% t% Q治疗伤寒病的方法,阅遍各家的著述,感觉能领悟到仲景学术精髓最多的,只有孙思邈。可他仍还说,见那些医学大家治疗伤寒病,只用大青叶、知母等寒凉的药品,和仲景的本意背道而驰。又说,探究仲景方书的大意,不外三种,一是桂枝汤,二是麻黄汤,三是青龙汤,大凡治疗伤寒病超不出这个范围。啊!这还是没有懂得仲景大法的深意啊!怎奈仲景的本意是,治疗病发于阳的,用桂枝、生姜、大枣一类;治疗病发于阴的,用干姜、甘草、附子一类,并不是说全部都用温热药。这都是取自《素问》中辛甘发散的说法。并且风邪和寒邪,如果不用辛甘发散的药是不能祛除的。但又有中风自汗用桂枝汤;伤寒无汗用麻黄汤;中风见伤寒脉、伤寒见中风脉用青龙汤的区别。如果不懂得这些,就想去治疗伤寒病,那就是还没有找到它的门径。然而这三张方子,也只是适合在春季和冬季使用,夏季和秋季,得的多是中暍一类病症,就应当使用白虎汤。因此《阴阳大论》说,脉象盛大、身上恶寒的,得的是伤寒;脉象虚濡、身上发热的,得的是伤暑。又说,五月、六月之间,阳气已经隆盛,如果被寒邪所伤,发生的热病就会很重。《别论》说,太阳经受到暑热邪气侵害得的,就是暍病,患者证见汗出、恶寒、身热和口渴,应当用白虎汤治疗。如果误服桂枝汤、麻黄汤一类,没有不出现发黄、出斑和出血而仍能保全生命的。这些都是古人没有谈到的问题,因此附在卷尾谈谈。9 V- Q+ o  M& A4 [1 S% a

5 w! n# r& e7 D第三讲《伤寒论校注》的校注说明、后记及序言(下),到此结束。0 P5 a7 K/ Y3 d$ E7 L% x. R
感谢曹东义老师!感谢各位中医同道!感谢诸位的聆听和支持!敬请批评指正。祝您们新春健康快乐,吉祥如意!
1 C: z! K- e; j3 G, ~& o1 W9 N8 Y' \/ H" X' Q+ H: P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4-3-24 06:59:25 | 阅读全部
曹东义 发表于 2024-3-24 06:52
+ x( {% y2 |& t5 Q/ [: Q. d8 m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 _, U- G: C1 z2 P" A" [* e
第三讲 《伤寒论校注》的校注说明及序言5 ]$ ^( B6 K8 ?' S
(指导老师:曹东义  讲课:王洪昇)
2 G0 {; i  a9 C3 a$ X2 v
         祝贺河北涿州的中医学者王洪昇讲座成功!他讲述了第三讲 《伤寒论校注》的校注说明、后记及序言(下)的有关内容。+ s/ u8 ^% W6 f1 i4 f( o
          读古书,首先需要读序言,因为序言阐述该书的来历,以及整理的过程,或者揭示该书的流传情况、主要内容。今天王洪昇先生首先解读明代赵开美刻《张仲景全书》的过程,父子二人相互鼓励,前赴后继,整理张仲景的著作,他的刻本非常精美,至今仍然是很多学者的首选版本。: c( ]7 e5 M# e/ v+ n
        赵开美(1563-1624年),又名琦美,字玄度,一字如白,号清常道人,江苏常熟人,万历中以父荫授刑部郎中,官太仆丞。父亲用贤(1535-1596年),字汝师,号定宇,隆庆进士,万历中官吏部左侍郎,卒谥文毅,撰有《赵定宇书目》。开美继承父业,藏书愈富,详情见其所撰《脉望馆书目》。赵开美刊书甚多现知有:
$ v# C8 q' X$ `2 w& o! g8 b6 g& J* W: E; B7 t8 w* B# l
《东坡先生志林》五卷,宋苏轼撰,万历二十三年(1595)海虞赵开美刊;: ?7 \0 x2 G3 E. G

, ?! c. L. F: X9 c《仲景全书》四种二十六卷,汉张机撰,万历二十七年(1599)海虞赵开美刊;
, [4 U. J8 t. _. x& v; h7 @
: {& g, Q" O3 x; i" e) G& G+ }《陈眉公杂录》讹二十四种,明陈继儒辑,万历二十九年(1601)赵开美刊;
$ _1 y3 \% K6 a  B! G* X! ~/ `
1 T1 J, T! _5 h《仇池笔记》二卷,宋苏轼撰,万历三十年(1602)海虞赵开美刊。
  K' b/ I; U2 H6 ^6 E" Q          最为学者赞誉的是他保藏整理的《古今杂剧》和翻刻《宋版伤寒论》。明万历二十七年,赵开美以北宋元佑三年(1088年)《伤寒论》小字原刻本为底本,聘请优秀刻字工人赵应期翻刻,逼近原版,称为"宋本《伤寒论》",但所据底本旋即亡佚。今称之宋本《伤寒论》即明赵开美本也。业内人士皆将赵开美本称为宋本。宋本原刻今存五部,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上海图书馆、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台湾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各藏一部,皆为国宝。, X) A2 g! F2 R" U" p: X
        感谢王洪昇先生的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4-3-30 21:06:17 | 阅读全部

2 ?+ \5 H, |6 [# w! P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  Y! v% ~- X/ w+ C, }* Q( s

* ]! O5 M6 F  z- ?第四讲 《伤寒论校注》卷第一 辨脉法第一  j2 i5 R, a& _4 p) q3 t
(指导老师:曹东义  讲课:王洪昇)0 l# n$ c! M2 \/ ]; b* W
+ M  K' Y  D2 [) q  }% W3 a
尊敬的曹东义老师,各位同道,新春好!   ! U: |! N7 T3 z0 n1 l$ \: j
我是河北涿州的中医爱好者王洪昇。2 W& F2 z. j8 F$ ^7 M, {/ Q1 M  @
2024年3月31日(20:30)周日晚上,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 空中课堂”,由王洪昇讲述《伤寒论》。题目是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
: f( M4 w' Q5 q第四讲 《伤寒论校注》卷第一 辨脉法第一(一)。内容简介:脉分阴阳。
( q* V3 I$ z, ]$ T1 Q; C, U/ }[《伤寒杂病论》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呢?9 N9 P5 f( X3 A/ B" G* ?: {$ ~
在《伤寒论译释》序言中,陈亦人先生说:  b+ f7 ^0 c% U* g: L
“《伤寒论》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呢?2 n$ S3 r- r; X* b- _9 J
是一部经典,( L9 r; ]) z' o% r3 m' x
是一部圣人的著述,) R  g) A! b9 c  I$ a0 S: ^4 ?
是一部中医史上承前启后的巨著,
* k/ |/ ?2 }! o7 R是几乎所有的成名医家共同推崇的一部最最重要的典籍,, r7 v5 [2 G& j1 t. ]- E+ c9 V
是伐山之斧,- |5 y7 I* f4 x- K5 N
是入道之津梁,0 @( x- d! H1 a6 ^
而在我看来,
- x8 O8 ~& A7 Z6 Q# a更是一部论述疑难病证的专著。”]: v& l' S- C3 `" R& ?. x# \
[陈亦人(1924.7.5~2004.8.24)男,江苏省沭阳县人。著名中医学家,中医伤寒学专家,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名中医。江苏省重点学科《伤寒论》教研室创立人,1956年毕业于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出版《伤寒论译释》、《陈亦人伤寒论讲稿》、《伤寒论求是》等多部著作,发表论文数十篇,为《伤寒论》的传承和发扬做出了巨大贡献。陈亦人先生是研究《伤寒论》的著名学者,从事《伤寒论》教学、研究数十年,力倡“《伤寒论》非外感病专著”之论。]. r8 U3 `. g$ Q0 m/ ~& j& q

( ~  G+ R; J/ r% g; \卷第一 辨脉法第一
: n  H5 A1 h/ z: {0 [[提要]本篇首先阐述了辨别脉象之大法:脉分阴阳:大、浮、数、动、滑,为阳脉;沉、涩、弱、弦、微,为阴脉。以此提出辨脉之纲。继而列举了阴结脉、阳结脉、浮脉、沉脉、促脉、结脉、动脉、弦脉、芤脉、革脉等诸多病脉之象及其所主之病,或在表、或在里、或为邪实、或为正虚、或正虚与邪实相兼、或病在气、或病在血、或病在脏、或病在府。并以寸口脉和趺阳脉相互对比,体现了脉以胃气为本及“握手必及足”的诊脉方法。改革了《脉经》局限于只取寸口之法。则知藏气不衰,阴阳可调而主生;如脉无胃气,则知藏气已败,预后不良而主死。
2 L% i! ?( v" m( ~* `1.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太平圣惠方》卷八下有「洪」]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太平圣惠方》卷八下有「紧」],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2 M' ?0 ~. m% n+ |% }! f) e
[语译]问:脉有阴脉和阳脉,是什么意思?答:脉见到大、浮、数、动、滑的,叫做阳脉。脉见到沉、涩、弱、弦、微的,叫做阴脉。凡是阴性病出现阳脉的主生,阳性病出现阴脉的主死。
6 u1 Q! A+ i: h3 y8 Z) n3 ~[按语]《素問·陰阳應象大論》:「善診者,察色按脉,先别陰阳。」本條即承《内經》之旨, 以陰阳為辨脉之綱。* L: |  G! U' s7 _8 |; p
《伤寒论校注》六经病篇 第七条:/ l8 f& U9 s6 `2 z4 j0 R& z9 c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以阴阳作为六经辨证的总纲/以阴阳作为外感伤寒的辨证总纲)% f' H! l( X  V7 C7 d
[《金匮要略》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 }: D, ~4 z% B. n7 l9.师曰:病人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腰痛背强不能行,必短气而极也。
7 k; _. F3 H# s$ E% h% h, z# T11.师曰:寸脉沉大而滑,沉则为实,滑则为气,实气相搏,血气入藏即死,入府即愈,此为卒厥,何谓也?师曰:唇口青,身冷,为入藏,即死;如身和,汗自出,为入府,即愈。, B" t( p" @, Z" M. G6 H, [; h
12.问曰:脉脱[指一時性脉象乍伏不見之病證,多由邪氣阻遏,脉中氣血一時不通所致。]入藏即死,入府即愈,何谓也?师曰:非为一病,百病皆然。譬如浸淫疮,从口起流向四肢者可治,从四肢流来入口者不可治。病在外者可治,入里者即死。
: g6 f: i( a6 @. X1 F[按語] 本條舉脉脱、浸淫瘡為例,説明推斷疾病吉凶之規律。除反映「藏病病深難療,府病病淺易治」外,還説明病勢由内向外者,為病退,易治,病勢由外向内者,為病進,難療。這對臨牀有指導價值。]
7 E) E. _; i) ^186、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7 X' ?; x" h6 c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W' V7 }0 J% y
361、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设复紧为未解。0 ?/ k7 k, i* b/ c* x2 ?: R7 Z; \
134、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1]。一云头痛即眩。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憹,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
) q* e, U3 G' A+ f! L* e% s176、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Z5 A; o4 j) v
92、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 @% T, F3 D+ @
48、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 O8 ?) Q, L! o& |9 M8 k" q
280、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 y3 i- @- ?6 `8 B0 L0 m$ _( V140、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脉浮者,必结胸,脉紧者,必咽痛;脉弦者,必两胁拘急;脉细数者,头痛未止;脉沉紧者,必欲呕,脉沉滑者,协热利,脉浮滑者,必下血。3 i- `/ X, w6 C. I( U
23、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圊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 j( G% R1 {' w; p' s7 n
26、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5 r# i. Y. ^2 Y0 l) Y3 T[选注]张令韶[张锡驹,字令韶,明末、清初,钱塘人(今杭州市)。学有家传,其先君子大章公,述岐黄诸书,并伏案而留手泽,尝谓锡驹曰:「汝当善于继吾志」。锡驹遵遗嘱,朝夕研读,并游名医张志聪门下,钻研伤寒,学乃大进,治疑难重症,药到病除。撰《伤寒论直解》六卷,刊于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本书以《内经》理论阐述仲景学说,深入浅出,联系实际,颇多启示。]:
7 s4 F0 G2 p% ?& @天地之道,总不外乎阴阳二气,故人身中虽有千般疢[chèn热病。也泛指疾病]难,何曾离得阴阳,所以首节便问脉有阴阳。答以脉之名不可悉数,大凡阳数五,阴数五,足以概之矣。阳气刚而有余,大、浮、数、动、滑,具刚之体而主有余,故名阳;阴气柔而不足,沉、涩、弱、弦、微,具柔之体而主不足,故名阴。阴病而见阳脉,得生阳之气故生;阳病而见阴脉,虚阳在外,纯阴在内,有阳消阴长之虞,故死。脉为气血之先,生始之根,故凭脉以决其死生也。曰凡脉,曰凡病,乃概言之,非专指伤寒也。. ^) [  b/ o9 W" f; _  V' y
成无己:阳道常饶,大、浮、数、动、滑五者,比之平脉也有余,故谓阳;阴道常乏,沉、涩、弱、弦、微五者,比之平脉也不及,故谓之阴。伤寒之为病,邪在表则见阳脉,邪在里则见阴脉。阴病见阳脉而主生者,则邪气自里之表,欲汗而解也,如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者,是也;阳病见阴脉而主死者,则邪气自表入里,正虚邪胜,如谵言妄语,脉沉细者死是也。( V( P; z& c  T! a1 o: z
《医宗金鉴》:此以脉之阴阳辨病之阴阳生死法也。浮、大、数、动、滑五者,比之诸脉为有余,阳道有余,故曰阳也;沉、涩、弱、弦、微五者,比之诸脉为不及,阴道不及,故曰阴也。阴病,谓阴寒病也,见阳脉,谓见阳热脉也,阳热脉即浮、大、数、动、滑类也。以阴病得阴脉,证脉相应,死难必也。阴病若得阳脉,犹冬尽春生,万物虽未即生,然日进生机,故曰生也。阳病,谓阳热病也,见阴脉,谓见阴寒脉也,阴寒脉即沉、涩、弱、弦、微类也。以阳病得阳脉,证脉相应,生可卜也。阳病若得阴脉,如暑去秋来,万物虽未即死,然日趋死候,故曰死也。盖天人无二理,春夏为阳,秋冬为阴,阳主生,阴主杀故也。3 [8 u+ {) B4 @  m/ J2 J
柯韵伯:脉有十种,阴阳两分,即具五法。浮、沉是脉体,大、弱是脉势,滑、涩是脉气,动、弦是脉形,迟、数是脉息,总是病脉而非平脉也。
7 b. [2 {- N: f6 p1 b, k: M脉有对看法,有正看法,有反看法,有平看法,有互看法,有彻底看法。如有浮即有沉,有大即有弱,有滑即有涩,有数即有迟。合之于病,则浮为在表,沉为在里,大为有余,弱为不足,滑为血多,涩为气少,动为搏阳,弦为搏阴,数为在府,迟为在脏,此对看法也。
# |: U' t: a( s如浮、大、滑、动、数,脉气之有余者,名阳,当知其中有阳胜阴病之机;沉、弱、涩、弦、迟,脉气之不足者,名阴,当知其中有阴胜阳病之机,此正看法也。, b' o# r7 _1 X% n
夫阴阳之在天地间也,有余而往,不足随之,不足而往,有余从之,知从知随,气可与期。故其始为浮、为大、为滑、为动、为数,其继也反沉、反弱、反涩、反弦、反迟者,是阳消阴长之机,其病为进;其始也为沉,为弱、为涩、为弦、为迟,其继也微浮、微大、微滑、微动、微数者,是阳进阴退之机,其病为欲愈,此反看法也。
$ `  {- h& B7 E浮为阳,如更兼大、动、滑、数之阳脉,是为纯阳,必阳盛阴虚之病矣;沉为阴,如更兼弱、涩、弦、迟之阴脉,是为重阴,必阴盛阳虚之病矣,此为平看法。
5 L! i" s6 X9 m8 a5 j6 O9 Q如浮而弱,浮而涩,浮而弦,浮而迟者,此阳中有阴,其人阳虚,而阴气早伏于阳脉中也,将有亡阳之变,当以扶阳为急务矣;如沉而大,沉而滑,沉而动,沉而数者,此阴中有阳,其人阴虚,而阳邪下陷于阴脉中也,将有阴竭之患,当以存阴为深虑矣,此为互看法。4 w8 r# h4 j* k' P6 Z
如浮、大、滑、动、数之脉体虽不变,然始为有力之强阳,终为无力之微阳,知阳将绝矣;沉、涩、弱、弦、迟之脉,虽喜变而为阳,如忽然暴见浮、大、滑、动、数之状,是阴极似阳,知反照之不长,余烬之易灭也,是谓彻底看法。: [3 h# I/ g/ I4 z( A
更有真阴真阳之看法,所谓阳者,胃脘之阳也,脉有胃气,是知不死;所谓阴者,真脏之脉也,脉见真脏者死。然邪气之来也紧而疾,谷气之来也徐而和,此又不得以迟数定阴阳矣。, `+ m/ b! k& c: |* ?4 k3 l" Z- m0 ^( K( P
[陈亦人按语。1924年7月5日~2004年8月24日,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原名陈伟勋,江苏省沭Shù阳人。世业医,幼承家学,稍长复从同闾儒医戴笠耕先生游,于四大经典研习颇深,后悬壶济世,医名渐振。陈亦人教授是研究《伤寒论》的著名学者,从事《伤寒论》教学、研究数十年,力倡“《伤寒论》非外感病专著”之论,他说:“《伤寒论》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呢?是一部经典,是一部圣人的著述,是一部中医史上承前启后的巨著,是几乎所有的成名医家共同推崇的一部最最重要的典籍,是伐山之斧,是入道之津梁,而在我看来,更是一部论述疑难病证的专著。”]# _! [! C6 q( Q' M) a# U' F+ ]0 o
凡脉象呈亢奋、升浮状态的属于阳脉,呈抑制、沉潜状态的属于阴脉,这是区分脉象阴阳属性的原则。张氏以脉之刚而有余为阳,柔而不足为阴;成氏以比平脉太过为阳,不及为阴,他们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张氏提出“凡脉、凡病,乃概言之,非专指伤寒也”,颇有见地。但是,解释“阳病见阴脉”为“虚阳在外,纯阴在内”,阳病怎么能是虚阳?则不够允当。成氏解释阳病、阴病,专属之表里,虽能自圆其说,却未免失于局限。不如《金鉴》释为阴寒、阳热的理由充裕。至于柯氏依据脉之体、势、气、形、息等方面划分阴阳,并把五阴脉与五阳脉对比,极为精当。所举的对看法、正看法、反看法、平看法、互看法与彻底看法等,对临床辨脉应该如何具体分析,尤其具有启发意义。不过,他把微脉改作迟脉,似有窜改原文之嫌。但是,既然有利于对比说明,且又符合辨脉规律,则亦未可厚非。
3 n2 `' R/ K3 ~4 w5 \- x2.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期十七日当剧。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鞭(1)[ 鞭(ying硬)坚硬。下同。《 玉函》作“坚”,是。],音硬下同,名日阴结也,期十四日当剧。
+ c+ O( s2 r3 _( P0 S[语译]问:脉有阳结和阴结,根据什么区别它?答:脉浮而数,能食,大便秘结坚硬的,这是阳热实证,叫做阳结,到第十七日应当加剧。脉沉而迟,不能进食,身体沉重,大便反而秘结坚硬的,叫做阴结,到第十四日应当加剧。
  S* |! s2 Q" @: y$ ^[按语]「阳結」與「陰結」,既指脉,又指證。就脉而言,浮数皆為阳脉,浮数相合為阳結;沉迟皆為陰脉,沉迟相合為陰結。就證而言,阳結證與陰結證乃陰阳偏盛之證,阳結者,病在阳明,陰結者,病在太陰,所謂「實則阳明,虚則太陰」也。/ S3 f5 `' R: M* q( Q
[提要]本条说明阳结、阴结的脉证特征,及对病情转剧日期的推断。
/ k3 P4 E& ~& _; g$ l! e- L4 ]. L: W[浅释]阳结证,是由于阳气偏胜而阴不足,所以脉浮数,阳胜故能食,阴不足以济阳,故大便秘结。阴结证,是由于阴气偏胜而阳不足,所以脉沉迟,阴胜故不能食而身重,阳不足以化阴,故大便反硬。关于预后推断,大多数注家据传经日期与阴阳相互制约之理来解释,尽管都有理致,然而临床上绝不如此机械,病势的转轻转剧,有着各方面的因素,必须根据具体病情进行具体分析,才能作出比较准确的预断。' e. d0 G/ w7 O: J" v1 r' F
[选注]柯韵伯:脉以浮为阳,为在表;数为热,为在府;沉为阴,为在里;迟为寒,为在脏。证以能食者为阳,为内热;不能食者为阴,为中寒。身轻者为阳,重者为阴。不大便者为阳,自下利者为阴。此阳道实阴道虚之定局也。然阳证亦有自下利者,故阴证亦有大便硬者。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又阴阳更盛更虚之义。故胃实因于阳邪者,为阳结;有因于阴邪者,名阴结耳……凡三候为半月,半月为一节,凡病之不及太过,斯皆见矣。能食不大便者,是但纳不输,为太过。十七日剧者,阳主进,又合乎阳数之奇也。不能食而硬便仍去者,是但输不纳,为不足。十四日剧者,阴主退,亦合乎阴数之偶也。《脉法》曰:“计其余命生死之期,期以月节克之。”《内经》曰:“能食者过期,不能食者不及期,此之谓也。”
6 n2 O7 p& n1 B0 i成无己:结者,气偏结固,阴阳之气不得而杂之。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相杂以为和,不相杂以为结。浮数,阳脉也。能食而不大便,里实也。为阳气结固,阴不得而杂之,是名阳结。沉迟,阴脉也。不能食,身体重,阴病也。阴病见阴脉,则当下利,今大便硬者,为阴气结固,阳不得而杂之,是名阴结……阳结为火,至十七日传少阴水,水能制火,火邪解散则愈。阴结属水,至十四日传阳明土,土能制水,水邪解散则愈。彼邪气结甚,水又不能制火,土又不能制水,故当剧。《内经》曰:“一候后则病,二候后则病甚,三候后则病危也。”
, f7 m8 ?/ Y. ~; p! `张令韶:承上文而言,脉既有阴阳,则阴阳又贵乎和也,其有不和而纯阴纯阳,即谓之阳结阴结。盖脉始于足少阴肾,生于足阳明胃,是少阴、阳明为脉之生始,而阴阳之总司,故必于少阴、阳明主气之期而决其当剧也。浮而数,阳脉也。能食,不大便,阳病也。以阳病而又得阳脉,全无阴气以和之,故为结也。一日太阳,二日阳明,至十七日,又当少阴三传主气之期,而不得少阴之阴气以济之,是阳气固结已甚,病当剧也。沉而迟,阴脉也。不能食,身体重,阴病也。阴病当下利,今反硬,阴气固结不通也。至十四日,又当阳明三传主气之期,而不得阳明之阳气以济之,是阴气固结已甚,病当剧也。此所谓亢则害也。
# V  f% ^; Z  g2 l1 L5 h/ D2 @章虚谷:人身无论有邪无邪,而阴阳之气偏亢,则其输化失度,即有结滞之病也。脉浮而数,能食者,此阳偏亢而结滞为实,可用疏利开结之法也。脉沉迟者,阴胜阳虚,故不能食而身体重,以阴性重浊也。夫津液由阳气蒸化水谷以生者,阳虚而饮食不进,津液不生,则肠枯燥而大便硬,此当补阳以生阴,非可通利以开结也。俗学闻大便艰结,即认为火而用凉泻,杀人而不知其故,所以仲景特标有阴阳虚实之大异也。其阳结者偏于阳,必得阴气以和之,则结开而愈;六日人身阴旺之期,至十七日,阴旺已及三期,而阳结不开,则其为孤亢之阳,而病必剧矣。阴结者偏于阴,必得阳气以和之,则结开而愈;七日人身阳旺之期,至十四日,阳旺已经两期,而阴结不开,则其元阳衰败,而病必剧矣。阳结能食,故延日多,阴结不能食,故延日少也。此皆言其未曾药治,而病剧有迟早之期,本乎阴阳至理而推之也。
; K# A# I; |& o" t/ u程郊倩:不曰病有,而曰脉有,二气所禀有偏胜也。阳结者偏于阳,而无阴以滋液责其无水;阴结者偏于阴,而无阳以化气,责其无火,于脉之浮而数、沉而迟辨其无关于胃也。
% k. |8 ?/ L  c# x[按语]为什么会发生阳结阴结?成氏提出了气偏结固,阴阳之气不得相杂说;张氏提出了阴阳不和而为纯阴纯阳说;章氏提出了阴阳偏亢说;程氏提出了二气所禀有偏胜说,说法虽然多样,但都侧重正气,也就是人体本身阴阳的偏颇。惟有柯氏专就邪气释其病机,提出因于阳邪为阳结,因于阴邪为阴结,亦颇有理致。我们认为分析病机,邪正双方都应注意,不可偏执,应当结合起来研究。
/ A' x! l: s8 x/ V9 q为什么阳结十七日当剧,阴结十四日当剧?张氏以十七日为少阴三传主气之期,十四日为阳明三传主气之期;章氏以十七日为阴旺已及三期,十四日为阳旺已经两期;成氏以十七日传少阴水,十四日传阳明土。字面上虽有差异,但都是本于传经学说,所以实际精神是一致的。柯氏根据《脉法》“月节克之”与《内经》“能食者过期,不能食者不及期”的论述,推演出阳结为太过,阳为奇数,阳主进,所以十七日当剧;阴结为不足,阴为偶数,阴主退,所以十四日当剧。理由显然比传经说充足,然而同样系推理之辞,临床不会如此机械,所以要领会精神实质,不应拘于日数,更不应因说法不同而滋疑窦。
* P  b) n7 I3 w( c; i3.问曰:病有洒淅恶寒,而复发热者何?答曰: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曰:何谓阳不足?答曰: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曰:何谓阴不足?答曰: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阳脉浮,一作微。阴脉弱者,则血虚,血虚则筋急也。其脉沉者,荣气微也。其脉浮,而汗出如流珠者,卫气衰也。荣气微者,加烧针,则血留不行,更发热而躁烦也。
1 N4 f4 R& Q8 ]) H4 ~注(1)洒淅(xián xi显吸) 寒栗貌。《素問·調經論》「邪客於形,洒淅起於毫毛」,王冰注:「洒淅,寒貌也。」。如冷水浇到身上。
# l  @* i1 u0 S" O(2)恶(wù物)寒 畏寒,怕冷。
+ \( ^. M* K1 _2 P+ Q  C(3)復 反也。& D1 k/ B3 d. ?. Y' s9 s* ^6 Q
(4)从 随的意思。阳在上,阴在下,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以上就下,故叫从。8 y8 i" @3 O/ |+ h8 q8 m7 V! V% S
(5)乘 凌的意思。阳在上,阴在下,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以下凌上,故叫乘。- w0 g/ N4 X- |; [
(6)荣 《玉函》卷二、《敕煌残卷》并作「营」。7 p5 h; X! \1 L% s, c+ E# l0 v  n
(7)烧针 即火针、温针。" U* O  H, Z+ b  b  |
(8)更 再、又。: K. H+ Z9 r8 G3 S
(8)躁烦 躁扰心烦。* Q. S9 r( j- n+ s+ O: \1 i( L+ q
[语译]问:患病有如凉水浇身样的怕冷,反而又发热的,是什么缘故?答:阴脉不足,阳气就会从其虚,阳脉不足,阴气就会去乘袭。问:什么是阳不足?答:如果寸口脉微,叫做阳不足,阴气上侵于阳,就会怕冷。问:什么是阴不足呢?答:尺脉弱,叫做阴不足,阳气下陷于阴中,就会发热。阳脉寸部浮,阴脉尺部沉的,就是血虚,血虚就出现筋脉挛急。脉象沉的,表示营气微弱。脉浮,汗出像水珠流淌一样,表示卫气衰竭。营气微弱的人,用烧针治疗,就会出现营血留滞而不能循行,以致更加发热而烦躁不安。
% N" `# k! G+ s% l8 v[按語] 上條言阳結、陰結邪實之脉證,本條則以寸尺之脉而論陰阳從乘之虚證。陰阳從乘之義所包甚廣,不可拘泥於句下。
6 o/ U/ ?9 M# D5 y# T+ t# d4.脉蔼蔼(1)如车盖(2)者,名曰阳结也。一云秋脉。, j' p/ H0 w" W' n( B4 a
注(1)蔼蔼(ai矮) 盛大的样子。此指脉浮盛大而有涌上之象。2 r& Q# Q+ G( ]8 f' Z
(2)车盖 古代车上庶雨蔽日之篷,形状如伞,有柄。
" k% A- Z7 z0 p[语译]脉浮盛大如车盖一样摇荡的,名叫阳结脉。
7 u3 X8 X: _/ b(2.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期十七日当剧。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鞭(1)[ 鞭(ying硬)坚硬。下同。《 玉函》作“坚”,是。],音硬下同,名日阴结也,期十四日当剧。)" _0 `2 a4 _7 z: ?  C4 Y
5.脉累累(1)如循长竿者,名曰阴结(2)也。一云夏脉。
8 U/ t' e6 n0 v. c3 y1 [注(1)累累 强真而連連不断貌。连续不绝的样子。
0 n5 |4 h! E0 f(2)陰結也 《玉函》卷二下有「脉聶聶如吹榆荚者,名曰散也。」
. c: U5 b- i; _+ L" v' o[语译]脉沉迟连绵不断好象摸着长竿一样,名叫阴结脉。
! E7 f/ E/ l$ y+ ]6 l- B6.脉瞥瞥(1)如羹上肥(2)者,阳气微也。
( q" {" a' s* K3 c" E: x注(1)瞥瞥(pie撇) 虚浮的样子。
. i/ K; u& w% y/ H/ @. _7 u(2)羹上肥 肉汁上漂浮的脂沫。《爾雅·释器》:「肉謂之羹」。郝懿行《義疏》: 「古者名肉汁為羹」。# r* F" |9 Q4 L( }6 A+ f) {8 M
[语译]脉象虚浮如同肉汤上漂起的油脂一样,这是阳气衰微的表现。
4 @# e9 V2 i. H& b- @/ n7.脉萦萦(1)如蜘蛛丝者,阳气(2)衰也。一云阴气。
9 w, t- g) `# L1 s$ f6 z8 [* K. C注(1) 萦萦(yíng 营)纤细的样子。
; \, \+ R! p; H) D0 L(2)《千金要方》卷二十八、《太平圣惠方》卷八皆作,阴气,。是; U$ Q4 e) j- b  `( e2 p. H
[语译]脉象纤细如同蜘蛛丝一样的,是阴气衰竭的表现。
5 p) e: }1 Z6 U8 \" [8.脉绵绵(1)如泻漆之绝(2)者,亡其血也。! k& h2 j  r  H, v  e2 `6 E
注(1)绵绵 连绵柔软貌。连绵柔软的样子。2 Q2 w& G6 ~' K" z6 q; h4 I
(2)泻漆之绝 指脉来如泻漆时漆汁下落的状态,漆汁流落前大而后细,连绵柔软,断而未断的样子。《离骚》:“虽萎绝其何伤兮。”王逸注:“绝,落也。”1 B9 Z; s  V8 f; [2 ?
[语译]脉绵软无力如泻漆断而未断的样子,这是失血的表现。
  o% M! `, E* [
( `1 F5 X& |' l# F3 Z0 M
! b0 g+ g0 H. a) s% L- ^3 M& U参考文献:
% {1 R6 {9 Z+ N/ Q, B2 N【1】《伤寒论校注》刘度舟 钱超尘等, a7 q0 |- R5 a/ T. s
【2】《伤寒论语译》刘度舟 钱超尘等
/ e1 X# x3 c5 C( a, u【3】《伤寒论译释》陈亦人4 V4 O; @6 t) n' n) R
【4】《金匮要略正义》清·朱光被
2 K) \) F( O! A4 N. @$ z3 ]1 y( y【5】《伤寒论直解》清·张锡驹
1 B$ ]2 L: O6 m4 O8 d【6】《注解伤寒论》金·成无己
* y2 L! s& H5 g4 z5 p【7】《医宗金鉴》清·吴谦等编( `- v- W% W8 @/ d$ R& j
【8】《伤寒来苏集》清·柯琴著( T8 s' ^4 _; T) t& m8 }  h/ [
【9】《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清·程应旄& z9 N. u1 O7 q( ^1 |1 H
【10】《医门棒喝》清·章楠8 x+ S$ h: y/ S- H6 b3 K; L. Q
【11】《伤寒悬解》清·黄元御
4 {+ c% _& d' ~. R【12】《伤寒论集注》清·张志聪
. [7 I1 w- g5 u% S0 H- B) a【13】《伤寒证治准绳》清·王肯堂
9 L$ s( e- g' i* e【14】《伤寒论条辨》明·方中行; m% G4 E/ o6 E1 M7 l, q  T% L# O+ J
【15】部分内容源自网络+ K9 C1 U5 c/ P8 {* C
0 [/ Y+ D# k4 p  N3 ]7 ~& e
第四讲《伤寒论校注》卷第一 辨脉法第一(一),到此结束。感谢曹东义老师!感谢各位中医同道!请批评指正。祝您们健康快乐,吉祥如意!
8 X9 G4 L, O; M7 p# i: {8 d+ f0 s4 U  j4 q, b
版权声明:本次讲座“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文中内容涉及到的参考文献、书籍和源自网络内容,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所涉及到医理,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1 C8 n7 ^, ?- {3 Y& }
, D# R1 V& s3 j: C备讲扩展资料(来自百度。看时间是否允许。)( W1 X: x0 I2 O6 ~) |
【陈亦人教授1924年出生于沭河河畔的中医世家,祖父彦三公精于中医妇科,父亲平甫公尤擅儿科。1945年在家乡独立悬壶济世,1951年加入沭阳县沭城区医务公会,1954年担任沭阳县沭城区卫生工作者协会主任之职,1955年考入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翌年以优等生毕业,并留校执教,先后执教《中医诊断学》、《温病学》、《中医内科学》、《伤寒论》等多门课程。; x. s. P  T' `/ _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陈亦人教授担起了指导研究生的重任,并开设了《伤寒论》的研究生学位课。此后,陈亦人教授由讲师晋升为副教授,直至教授,指导研究生亦从硕士生上升到博士生。主编的《伤寒论求是》,作为研究生学位课程教材,效果很好,深受同学好评。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刘渡舟教授并称为“南陈北刘”。除开展教学研究外,近年来开展的“伤寒论价值研究”和“疑难病辨治规律和方法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突破。
7 \# B+ F# L  Q$ \" b曾任南京中医学院古典医著教研室副主任、伤寒教研室主任,南京中医药大学伤寒教研室教授、江苏省政府重点学科伤寒学科点学科带头人。兼任卫生部高等医药院校中医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全国仲景学说研究会委员、江苏省仲景学说研究会主任委员等职。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w2 v0 J. l+ v# Q$ J* R/ {
陈亦人教授一直致力于临床疑难病诊治的研究,已探索出一套适于疑难病诊治的方法:' {2 h! j3 L+ M) ]* Z+ D$ q
1.疗杂病,治本肝胆:柔肝急以治瘾闭、失约;疏肝郁以治痹证。/ l2 I6 Q. q% N* q$ m: u
2.解气郁,不忘降肺:疏肝理气解郁,古方殊多。治肺降不及气郁者不仅少法可循,更乏固有成方。陈教授在数十年临床实践经验基础上创立了“开肺宣郁汤”,以之治气郁属肺降不力者,每多取效。
8 \* M& e& w" D4 e' n2 y7 ?3 Z3.消疣块,着眼痰瘀血:疣乃常见皮肤疾患,多属热毒留恋、痰瘀阻结于皮里膜外而致。有鉴于此,陈教授主张以活血化瘀,利湿解毒为治疗原则。  ~9 j- {! E6 ~& u( f( V
4.治郁证,法取通阳:抑郁型精神障碍临床以疏肝气、畅情怀为要务,陈亦人教授则提出宣展通达心阳亦为治疗之必需,“营蒲合欢汤”正是陈教授基于这一病理特征拟定的方剂。
: j( y2 N3 L1 H5.振聋发瞆,治分脏腑:陈亦人教授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故一窍虽为一脏所主,却又与五脏六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这一基本认识的前提下,他在耳鸣耳聋的诊治方面提出了治分脏腑的论点,有效地指导了临床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6 Z: B2 @6 B1 Y, e4 l6 i' ]  A6.裁经方,治神经官能症:陈亦人教授认为中医虽然没有神经官能症名称,但对其临床表现却有多所记载。至于其治疗,陈教授指出经方中比较常用的有甘麦大枣汤、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桂枝加桂汤、桂甘龙牡汤、半夏厚朴汤、柴胡加龙牡汤等。但是这些方剂并不是治疗神经官能症的专方,更不可能用其中某一方剂统治各种神经官能症。应该结合辨证选方,临证化裁。】  Y4 ?; V1 ]- X9 T/ {3 w
; c# ~# {7 J; V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4-3-31 07:36:19 | 阅读全部
        祝贺河北涿州的中医学者王洪昇先生讲座成功!他与大家一起学习了 《伤寒论校注》卷第一 辨脉法第一(一)的有关内容。: J2 c/ j2 O4 [% a- O$ z1 m
         司马迁在《史记》之中说“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脉学创立者是扁鹊,张仲景继承和发展了扁鹊的脉学,《素问·热论》虽然也是六经分证,论述外感伤寒热病,但是,只有证候,没有脉象的描述,《难经》主张“伤寒有五”,把五种伤寒的脉象都补充出来,张仲景更加具体,经常用脉象谈论病机,这是一个不断传承发展的历史过程。
" q. W0 ~' f! k( v/ N3 L& q/ K) I       《素问·热论》说: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  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痛而鼻干,不得卧也。  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  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溢干。  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  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
( u& S9 i; F8 u8 q2 K4 O# i        《难经·五十八难》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 K0 i" T' _2 n% Q3 M
中风之脉,阳浮而滑,阴濡而弱;湿温之脉,阳濡而弱,阴小而急;伤寒之脉,阴阳俱盛而紧涩;热病之脉,阴阳俱浮,浮之而滑,沉之散涩;温病之脉,行在诸经,不知何经之动也,各随其经所在而取之。, E2 M/ X% U4 O8 t/ |( |
       感谢王洪昇先生的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4-4-7 18:54:54 | 阅读全部
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
; J( M2 W0 ^1 S# k9 C1 T# F9 b' |" r0 e第四讲 《伤寒论校注》【1】卷第一 辨脉法第一
( z% |5 V$ j) q(指导老师:曹东义  讲课:王洪昇)
( V" x; k& F; J- V# ~: x, P7 Q+ p7 b
7 N* L4 g4 P* h9 N. i. }尊敬的曹东义老师,各位中医同道,新春好!   
% m( J* I* T0 t我是河北涿州的中医爱好者王洪昇。8 _$ }0 L* j3 Q" \4 d7 @+ Y
2024年4月7日(20:30)周日晚上,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 空中课堂”,由王洪昇讲述《伤寒论》。题目是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2 [( r/ n. U, n; |$ V7 x
第四讲 《伤寒论校注》卷第一 辨脉法第一(二)。内容简介:结脉、促脉、动脉、缓脉、弦脉、紧脉、芤脉、革脉。3 P) B& n/ t9 d6 Q, h2 \
中药材桂枝是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一般在春、夏季节采收,去除叶后直接晒干或切片晒干即可。桂枝辛温,可祛风寒,能治疗感冒风寒、发热恶寒等。
  \4 T+ g' z8 M0 B* e味辛,性甘、温,入肺、心、膀胱经。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用于风寒表证。本品味辛性温,能发汗解肌,味甘而缓,其发汗之力较麻黄温和,凡外感风寒,无论表实、表虚均可应用。& F* P! A9 O# Q, a9 c, |: T) Q: c
举例:
$ P. W( n* |6 p! o8 O$ X1.外感风寒表实证,常与麻黄相须为用,以增强发散风寒之力。- s" P% l! J' W* X( }! U1 o
如《伤寒论校注》太阳病篇第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0 i( i- j7 F& g! R% Y' o2 F* K2.外感风寒表虚证之有汗、脉浮缓等,常与白芍配伍,以调和营卫,发汗解肌,如《伤寒论校注》太阳病篇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8 N6 Z0 T& d6 T卷第一 辨脉法第一(二)
; R3 M5 C  x, j- X+ r6 w9.脉来缓[脉搏的至数缓慢],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太平圣惠方》卷八作,纵。)。一作纵,脉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此皆病脉。
& m- a; u" h2 q7 }0 B( ^3 ?[21.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 m- z; a" a1 E' F! N! q177、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5 t) u; O- o7 |) p& u178、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 b$ ?$ W$ b, Y6 R8 R/ Q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18 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17898;虫丸主之。3 B; M! a: ^7 S+ j
附方" K9 i% F7 z0 j: P
《千金翼》炙甘草汤(一云复脉汤)治虚劳不足,汗出而闷,脉结悸,行动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
2 n  T: B( G* a% ~9 J1 G( U# ]3 {[语译]【2】脉搏缓慢,有时停一下再来的,叫做结脉。脉搏快数,有时停一下再来的,叫做促脉,脉促表示阳盛,脉结表示阴盛,这都是病脉。* g  h- j8 o- R! \7 [+ e/ w2 A. g
[提要]【3】辨结脉与促脉及其病理机转。
3 S7 e. |; n" H# {4 U% G3 X[浅释]【3】结脉与促脉,都是脉有歇止,但两脉的性质截然不同。结脉的形成机转,是阴盛阳虚,阴气有余,所以脉来慢而缓,阳虚不能与阴相续,因而时有止歇。促脉形成的机转,是阳盛阴虚,阳气有余,所以脉来快而数,阴虚不能与阳相续,因而亦有止歇。但是必须明确结、促两脉,都是脉能自还,一止即来,而且歇止也没有一定时间。如果脉来中止,不能自还,而歇止又有定数的,那又是代脉危候,应当区别开来。6 ?- |  f" ~$ Z# s0 C$ s
[选注]成无己:脉一息四至曰平,一息三至曰迟,小快于迟曰缓,一息六至曰数。时有一止者,阴阳之气不相接续也。阳行也速,阴行也缓。缓以候阴,若阴气胜而阳不能相续,则脉来缓而时一止;数以候阳,若阳气胜而阴不能相续,则脉来数而时一止。伤寒有结代之脉,动而中止,不能自还,为死脉。此结促之脉,止是阴阳偏胜,而时有一止,即非脱绝而止,云此皆病脉。
5 o! y9 o3 l' c0 r王肯堂:结、促、代,皆动而中止,但自还为结、促,不能自还为代,无常数为结、促,有常数为代。结、促为病脉,代为死脉,不可不辨。杂病脉结、促,多有痰饮瘀血阻滞隧道而然,不然者,病多难治也。太阳病下之,脉促,不结胸,为欲解,未必尽凶也;少阴病手足厥冷,脉促,宜灸之,非必皆阳盛也。
. A! V+ W/ q9 N[王肯堂注提到了伤寒论140.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脉浮者,必结胸,脉紧者,必咽痛;脉弦者,必两胁拘急;脉细数者,头痛未止;脉沉紧者,必欲呕,脉沉滑者,协热利,脉浮滑者,必下血。349.伤寒,脉促,手足厥逆,可灸之。]
: ~, ~% q! J; P, k8 s3 G[按语]成、王之注俱平允。补充出代脉与结、促脉相较,也很有必要,确实不可混淆。王氏提出杂病脉结、促,多有痰饮瘀血阻滞隧道而然,更是经验之谈,心律失常由于痰瘀痹阻的极多,就是有力佐证。关于引用论中原文来说明脉促未必尽凶,也非必皆阳盛,论点明确,论据充分,不管是对读书,还是临床辨证,都有启发和帮助。3 m0 j  Z" U1 L5 k3 x. j% g! `
10.阴阳相搏(搏击:《尔雅·释诂》三:“击也。”),名曰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形冷恶寒者,此三焦伤也。若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不定貌。摇动有根而不移。(根是沉脉有?))动摇者,名曰动也(《敦煌残卷》作“名为动脉”。是。动 即动脉、动脉与数脉相似,但数脉三部皆见,而动脉只见于一部。)。
  B8 S* H/ H6 p* i/ {* ][厥厥动摇:形容动脉的摇动,似有根而不移。王肯堂注:厥厥动摇者,自为动摇,不与三部脉混,如人在众中,不与众合,名之厥厥也。]
/ z$ F6 h$ |4 r. D[134、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一云头痛即眩。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憹,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大陷胸汤。
$ x: k9 \! b# K# m0 q惊悸吐血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1.寸口脉动而弱,动即为惊,弱则为悸。素问曰:“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
: l/ w0 n. J  Z/ P. p0 Q[语译]阴气与阳气互相搏结于一处,就产生动脉。寸脉动则出汗,尺脉动则发热。身冷恶寒的,这是三焦阳气受损不能达表。假如数脉只见于关部,而上下无头无尾,如同豆大,摇动好似有根的,这就是动脉的特征。. u6 ?3 c6 x% U8 S: k6 W0 Q
[提要]辨动脉的形象特征与病理机转。" t3 d# [6 @6 u$ b# k8 U1 I
[浅释]动脉是由于阴阳之气互相搏击所致。动脉见于寸口的,为阳先动而搏阴,阴不守故汗出;动脉见于尺中的,为阴先动而搏阳,阳气郁故发热。如既不汗出,又不发热,反而形冷恶寒,这是三焦之气不能通达于外以温分肉的缘故。动脉与数脉类似,但数脉是三部均见,动脉是单见一部。又与滑脉近似,但滑脉是流动不居,动脉是动而不移。所谓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就是对动脉形状特征的生动描绘,因此,也是辨别动脉的要领。单举关上,是以关为例,寸口与尺中都可类推。3 _% g5 \. C0 Q% ~
[选注]方中行:搏,圜捏而攒聚也。动见下。阴阳相搏之阴阳,以二气言,阳动阴动之阴阳,以部位言,阳动则阴随,故汗出,阴动则阳应,故发热。末二句不相蒙,疑有脱误。[若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者,名曰动也。]此言动有定位与其形状。厥厥,举发貌。
' y# P6 r9 Z" k! K+ ^张隐庵:阴阳相搏,名曰动者,言阴阳皆盛,两相搏激,而为动脉也。两相搏激,必有先后,若阳气先动而搏阴,则汗出;阴气先动而搏阳,则发热。若阳动无汗,阴动无热,但形冷恶寒者,乃三焦阳热之气不能外出以温肌肉、充皮肤,故曰此三焦伤也。夫有动脉之义,必有动脉之形,若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者,名曰动也。此因动脉之义,而更为效象形容者如此。
# O$ T* L7 U  ]3 ?& I) c3 C成无已:动为阴阳相搏,方其阴阳相搏,而虚者则动,阳动为阳虚,故汗出,阴动为阴虚,故发热也。如不汗出发热,而反形冷恶寒者,三焦伤也。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主行气于阳,三焦既伤,则阳气不通而微,致身冷而恶寒也。《金匮要略》曰:“阳气不通即身冷。”[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30.师曰:寸口脉迟而涩,迟则为寒,涩为血不足。趺阳脉微而迟,微则为气,迟则为寒。寒气不足,则手足逆冷;手足逆冷则营卫不利;营卫不利,则腹满肠鸣相逐,气转膀胱,荣卫俱劳;阳气不通即身冷,阴气不通即骨疼;阳前通则恶寒,阴前通则痹不仁;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实则失气,虚则遗尿,名曰气分。]《经》曰:“阳微则恶寒。”《脉经》云:“阳出阴入,以关为界,关为阴阳之中也。”若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者,是阴阳之气相搏也,故名曰动。1 R! E( U" _8 b6 Q- J$ m
张路玉:动脉虽多见于关上,然尺寸亦常见之。本文又言,若数脉见于关上,“若”字甚活,是举一隅为例耳。今世以尺寸之动,强释为滑。殊不知动脉是阴阳相搏,虚者则动,故单见一部。滑脉是阳邪有余,多兼二三部,或两手俱滑。以此辨之,则动滑之虚实判然矣。
- J' k' p* z. A6 D1 n0 b# [[按语]自成氏提出阴阳相搏,虚者则动,阳动为阳虚,阴动为阴虚之后,许多注家皆持动脉主虚说,如张路玉就把虚实作为动脉与滑脉的主要区别,几乎已成定论,其实是不确当的。动为五阳脉之一,大、浮、数、动、滑并举,如果主虚,则与阳性脉的定义不符,此其一;动脉与滑脉类似,实际是动必兼滑,只是滑脉流动不居,动脉动而不移,所谓“厥厥动摇”,就是对动脉特征最形象的描绘。然而动脉为什么动摇似有根而不移?最好的答案是“阴阳相搏”的搏字,搏的意思为圜捏攒聚,阴阳搏击圜聚在一起,所以动而不移,以关脉为例,关部滑数如豆,指下有鼓击之势,何虚之有?此其二;既然动脉由于阴阳相搏,那么,不管是汗出,还是发热,都必然与阴阳双方有关,而绝对不会是单方面,此其三。由此可见,动脉主虚说既有悖原文旨意,也不符临床实际。据此,则形冷恶寒注为三焦阳虚也于理不合,应是由阴阳相搏较剧,导致三焦阳气不得通达于外的假寒症状,本质属于实热。张隐庵的注释,与主虚说恰好相反,开始即提出“阴阳皆盛,两相搏激”,这就抓住了动脉的实质,因此做到理明辞达,而不被众说所囿。
7 `/ f/ o5 ]" S0 [9 r  T# {11.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名曰缓也。[张隐庵注:“缓者。和缓舒徐,不数不动,不结不促,非不及四至之谓也。”/程扶生:“脉分迟数,以至数言;缓急,以形状言耳。”] [程知,清代医家。字扶生,海阳(今广东潮州)人,大约为清朝顺治、康熙年间人。著有《医经理解》、《伤寒经注》二书。]; {! Z) x) K4 c  {  `) ?! ^3 `8 M
[391、吐利发汗,脉平,小烦者,以新虚不胜谷气故也。" |0 X5 X  H' ?- d! ?% z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 o+ i! K9 d6 q% z9 j. X! h, L) @& |23、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圊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O' L: F) F- A* O
39.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P8 p5 F' f" R! u
187.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
7 m. Y# n9 i, m* P6 q2 x244.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9 @1 W* q$ k* ^# Z" n0 k/ u& Q5 E; X* x5 z
278.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O9 e% u* g! g: s6 c% f7 d4 Y2 s/ ]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14.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一作缓)者,此名湿痹(《玉函》云中湿)。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
. l4 }" u5 }% O: ^5 h. z# z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3.寸口脉迟而缓,迟则为寒,缓则为虚;荣缓则为亡血,卫缓则为中风。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心气不足,邪气入中,则胸满而短气。. V! ^% ]: N7 V& N
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1.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缓则为痹。痹非中风,四肢苦烦,脾色必黄,瘀热以行。]" E& R8 X7 v# c) F2 q% |9 k, t* d
[语译]寸部脉浮大而柔和,尺部脉也浮大而柔和,尺脉与寸脉大小相同的,叫做缓脉。
% Z3 X) c/ a' ~- d# W6 D0 v' S5 r[提要]本条说明缓脉的形状。
! R6 `2 `( ~0 C1 d; q1 k) X" g[浅释]脉形浮大为阳,濡软为阴,浮大而且濡软,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而寸口、尺中上下相等,没有偏胜,标志着阴阳气和,所以称为缓脉。这个缓脉,是形容不疾不徐,搏动和缓,既不同于阴气偏胜的脉来迟缓,也不同于浮大无力、按之如无的虚脉,临床上应掌握鉴别要点,庶可避免混淆莫辨。
1 c9 N( t8 {0 K4 ?[选注]成无己:阳脉,寸口也,阴脉,尺中也,上下同等,无有偏胜者,是阴阳之气和缓也,非若迟缓之有邪也。阴阳偏胜者,为结为促,阴阳相搏者为动,阴阳气和者为缓,学者不可不知也。
, V  y5 l3 m/ K- A4 K% t' V《金鉴》:此以阴阳同等,发明平人和缓之脉也。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谓浮中沉阴阳同等也。名曰缓者,谓和缓之脉也。然缓脉有二义,和缓之缓,脉有力濡柔,不大不小,以形状之缓,验二气之和也。至数之缓,脉来四至从容,不徐不疾,以至数之缓,验胃气之和也。
( q. m+ w0 {+ l' {+ Y7 G5 H; u王肯堂;缓有迟缓之意,又有和缓之意,独阳独阴,缓无自而见矣。缓者,非独阴也,有阳焉,非独阳也,有阴焉,二者合而成体,缓脉之名,自此而生。方其阴阳杂以成和也,其色黄,其颜光,其声商,毛发长,乃冲气之洋溢者也。若夫发而为病,即为虚、为痹、为气。戴氏曰[戴启宗,元代医家。又作起宗,字同父,金陵(今江苏南京)人。尝任儒学教授,于医理钻研颇深,尤对脉学有较深造诣,曾撰有《脉诀刊误》,以纠俗传《脉诀》之误,流行颇广。另有《活人书辨》,则未见刊行。]:每居中部或下部间柔软而慢,但小于沉脉,按之缓软,此有邪之诊,为不及之缓;阴阳气和,阳寸阴尺上下同等,同浮大而软,无有偏胜,此无邪之诊,为阴阳和缓之缓。缓与迟二脉相类,迟脉一息三至,缓脉一息四至。
% ]$ H  U6 F9 h- W' ?2 h[按语]诸注对缓脉之义均有阐发,成氏联系前面阴阳偏胜者为结、为促,阴阳相搏者为动,与阴阳气和者为缓相较;《金鉴》举出缓有形状之缓与至数之缓;王氏更引戴氏有邪之诊与无邪之诊之辨,对于正确体认平人和缓之脉都有较大帮助。# f7 a% c9 _! E" R2 ?% l" @
12.脉浮而紧者,名曰弦也。弦者,状如弓弦,按之不移也。脉紧者,如转索无常也。[转索无常 指脉来如正在绞动的绳索,旋转不拘(定),紧急而有力。《小罱[lǎn1.捕鱼或捞水草、河泥的工具,在两根平行的短竹竿上张一个网,再装两根交叉的长竹柄做成,两手握住竹柄使网开合。 2.用罱捞]雅、廣器》:「大者謂之索,小者謂之魇。」「常」,恒也。「無常」,謂轉動不定。]8 Z( C/ O; f6 K( ~
[100、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9 t; ?! G/ e1 @& ]0 V  S+ ]140.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脉浮者,必结胸,脉紧者,必咽痛;脉弦者,必两胁拘急;脉细数者,头痛未止;脉沉紧者,必欲呕,脉沉滑者,协热利,脉浮滑者,必下血。
2 O/ b$ f# e3 @  `; o' G142.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脉弦,五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
1 ]1 |* [4 \: f; F2 K6 {7 q212.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伤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
4 i( @! d+ U. j8 M& M5 `# o# p7 _2 ?265.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而悸。
' n& [. ?; z  X7 C. t9 K, z0 M, t& Z/ u324.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汤。与166.互参。4 a4 K1 _4 E$ n& y7 X& ^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 c! f3 ^% r- z9 v0 k8 n283.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n( N8 e5 U/ ~, @! ~! @
192.阳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翕翕如有热状,奄然发狂,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脉紧则愈。
) `# h0 [$ j$ a287.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
$ e4 c9 c7 \& X# Z3 r355.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
( H% F9 R5 m( ~2 R/ f1 B《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2 N8 P; E5 M3 _" f3 d1 G! E
20.其脉数而紧乃弦,状如弓弦,按之不移。脉数弦者,当下其寒;脉紧大而迟者,必心下坚;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可下之。
: V# b, m# J3 N2 \# i25.脉紧如转索无常者,有宿食也。# P; ^2 N0 R- f  O: T! @4 u
26.脉紧,头痛风寒,腹中有宿食不化也。(一云寸口脉紧)]
5 M4 O( z0 T% c& o[语译]脉浮而紧的,叫做弦脉。弦脉的样子,形状象弓弦,按下去不移动。紧脉的形状,如同转动的绳索而不能固定。
  q4 K. ^. W' T/ }" Y; V[提要]说明弦脉的特征,及与紧脉的鉴别要点。! X2 I! n, b1 H/ z+ ^1 e5 t- a$ q& [! k
[浅释]弦脉与紧脉,在外形上颇相类似,而性质上迥不相同。文中所谓脉浮而紧者,名曰弦也,正是表明弦脉寓有浮紧的现象,但并不等于说浮紧就是弦脉,切不可把两者等同起来。为了防止误会,于是又提出两脉的鉴别要点,弦脉状如弓弦,端直而长,按之不移;紧脉状如转索,按之劲急转动。这就突出了弦与紧的主要区别,而不会误认。
1 F- |3 A8 G1 X# `' g[选注]成无己:《脉经》云:“弦与紧相类。”以弦为虚,故虽紧如弦,而按之不移,不移则不足也,《经》曰:“弦则为减。”以紧为实,是切之如转索无常而不散,《金匮要略》曰:“脉紧如转索无常者,有宿食也。”6 g+ B8 j0 R- a+ Q
方中行:此明弦紧之辨。按之不移,言如弦之张于弓,一定而不可动移也。转索无常,言左右旋转而不可拘也。
$ u( N* O/ C  q% c, R& V6 ]《金鉴》:脉浮而紧者,名曰弦也,此非谓浮紧即弦脉,乃谓浮而劲紧,弦之状也。弦紧相类,惟恐人将弦作紧,将紧作弦,故并举相形以别之也。弦者,状如弓弦,按之不移,即所谓端直也,紧者,如转索无常,即所谓不端直也。端直则不能如转索,转索则不能似端直,其为劲急则同,所以相类也。
' }) g: j9 J' P5 Y/ V[按语]弦与紧相类,因为同有劲急的特点,但弦脉端直不移,紧脉转索无常,截然有别,所以同时提出来对比讨论,是有积极意义的。方氏、《金鉴》两注都很中肯。成氏据《脉经》等著作,弦责之虚,紧责之实,虽然持之有故,但视作绝对,则未免机械。- u' |5 q0 V% P9 S, r: y) b/ p* V
13.脉弦而大[大:脉形粗大。],弦则为减(减少。弦為陰,陰盛則阳虚。),大则为芤(脉浮取有力,中取无力,状如葱管,叫做芤脉。《本草綱目》卷二八《菜·葱》:“芤者、草中有孔也,故字從孔,芤脉象之。”/脉浮沉有力。中取无力,状如葱管,叫做芤脉。),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搏 通“薄” bó,迫也。],此名(《玉函》卷二、《敦煌残卷》并作「脉即」。)为革(革脉。弦而芤曰革。如按鼓皮,外堅而内空。),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
( l. t( m3 {/ w, e" a/ o8 z[《金匮要略》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7.肝着(著),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 W5 K, A2 G% u8 x- w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11 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曰革,妇人则半产漏下,旋覆花汤主之。
- P; M, a$ ]5 @) c旋覆花汤方
9 W0 z! c( L7 u. O/ e5 v旋覆花三两 葱十四茎 新绛少许
; ?* `8 W7 I2 e5 _& F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1 G* a) i! L( S/ b[语译]脉弦而大,弦而无力是阳气衰减,大而中空是芤脉,阳气衰减就会产生寒,芤脉主阴血虚,弦脉和芤脉并见,就是革脉,妇人出现这种脉就会患流产和漏血,男子出现这种脉就会亡血和失精。
3 l5 Y2 Q# w( y+ H& }0 l& j) P3 j[提要]讨论革脉的特征及其所主的病证。: ?7 s- c2 S" L6 m- l8 G1 w# q
[浅释]革脉的特征是外急中空,好像鼓面的皮革一样,因而名为革脉。由于革脉是浮候劲急粗大有力,与弦大脉类似;而中空无力,又与芤脉类似。因此举出弦、大、芤三脉来形容比较,真是形神毕肖。又以三脉来分析说明病理机转,从而使对革脉主病有较完整的认识。革脉的病理机转,主要是阳气不足与精血内亏,因此,见到革脉,就可推知妇女必然是半产之后或者有崩漏下血疾患;男子则多是大出血之后或久患滑精的病证。
  g2 W) ?$ r- }* G[选注]成无己:弦则为减,减则为寒,寒者,谓阳气少也。大则为芤,芤则为虚者,谓血少不足也。所谓革者,言其既寒且虚,则气血改革,不循常度,男子得之,为真阳减而不能内固,故主亡血失精;妇人得之,为阴血虚而不能滋养,故主半产漏下。+ a# I" ^& X: H4 _1 j2 {5 V* r
方中行:寒,言阳气减损而不足,芤,言阴血衰竭而空;革,言革易常度也。妇人阴血充足而能化,则得坤顺之常,半产漏下,则不足以言坤之资生矣。男子阳精充盛而能施,则得乾健之常,亡血失精,则不足以言乾之资始矣。天地之大德曰生,男不足以言资始,女不足以言资生,则人道大坏,故曰革也。一说“革”读“亟”,变而促迫也,亦通。
8 g6 h, g2 b4 P# K; W1 r: m王肯堂:《易》曰:“革,去故也。”革者,改故从新之意。夫人之脉,方其水谷腐化,心荣肺卫流行灌溉而充溢于百骸之中,固自无变。若夫虚寒停留,经久不去,则昔之充溢者,今且改易而为劳伤枯瘁矣。其脉弦而大,是其体也,何者?弦则为减,减则阳气不足而为寒;大则为芤,芤则阴血不足而为虚,寒虚相搏,气血变易,此名为革。妇人得之则半产漏下,男子得之则亡血失精也。然诸脉为名多矣,特此以革名之者,岂非诸脉虽能为病,此则既久而有改故之意欤!然亦有暴而变此脉者,虽名曰革,但病未成,有不药而愈之道焉。故《经》曰:“三部脉革,长病得之死,卒病得之生也。”
5 r9 D' J' ^  u4 m张隐庵:此言正气自虚,其脉弦大,弦减大芤,而究同于革脉也。脉弦而大者,正气自虚也,故弦则为气减,大则为脉芤,气减则为寒,脉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为革。革者,外劲内空,如按鼓革,妇人脉革则半产漏下,男子脉革则亡血失精,此弦减大芤而致精血两虚者如此。
! }* D& P9 e9 S! r9 A9 e8 D' d) b5 `《金鉴》:脉形粗大有力,谓之大。浮沉有力,中取无力,状如葱管,谓之芤。沉而且大,按之劲急有力,谓之牢。浮而且大,举之劲急有力,谓之革。革脉者,以鼓革而得名,外急中空之象也。弦则为劲,减其中取之劲,外急象也。大则为实,小其中取之实,中空象也。此以弦减、芤虚二脉,形容革脉也。女子得之半产漏下,男子得之亡血失精,虚寒相搏故也。3 e, f0 M7 S7 q6 e
[按语]从以上注释中,可以看出革有两种涵义:一是指脉的形状,外坚中空颇似鼓革,故名曰革。张氏、《金鉴》所注都是环绕这个方面,两注都颇熨贴,《金鉴》且复引牢脉以相互比较,益臻完备,对临诊上助益不小。再是指病变机制,气血变易,改革常度,故名为革。如成氏所说的“气血改革,不循常规”,方氏所说的“革,言革易常规也”,王氏所说的“革,去故也,改故从新之意”等,又都是环绕这一方面。乍看似乎与革脉名称的精神不符,细玩则不难发现就病理分析更可加深对革脉意义的理解,因此,不是相互矛盾,而是相得益彰。由此可以推知大则为芤的“芤”,也不定是脉的名称,而是对大而中空的形容,这样则与弦则为减的“减”字对等起来,那么,“弦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其名为芤”的精神实质就更加容易理解了。5 m& @  E' |8 |" g9 m
由于本条不仅谈脉形,而且谈脉理,不仅谈脉理,而且揭示出病理机转与临床表现,所以对辨证极有指导意义。同时,这革脉主病可见于多种疾病,《金匮要略》就有三个病篇引用了本条内容,一见于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第12条[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二见于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第8条,仅删去“失精”二字,三见于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第11条,无“男子则亡血失精”七字,增加主治方剂旋覆花汤。由此可见,《辨脉法》决非专论伤寒。4 L8 f$ o9 E7 X8 _3 a
以下是两则医案【4】摘自《金匮名医验案精选》主编 陈明6 s  V5 ^0 c2 V! g) Q/ N0 G$ Y
1.半产漏下0 g. D( Y" N' Y* x" q8 h" K; [
张哲臣医案:任某某,女,32岁,农民。妊娠5月,负重受伤,半产后漏下鲜血或夹紫块,淋漓不断,已近2月。少腹刺痛,漏下痛轻,少顷复痛复漏。小劳则病加,切脉弦细,断为半产后瘀滞为患。用旋覆花汤加味:0 A) \# q+ w1 M6 l* @; w* F
旋覆花(包)12克,青葱管6支,茜草6克,丝棉6克,熬砂糖 (搅冲)15克,红酒(冲)1杯,童便(冲)1杯。
: ^" @% C0 y: F. J6 B  Q前四味用水煎,汤成去渣,冲入红酒、童便、砂糖,搅匀顿服。连服2剂,患者排出白肉片一块,少腹刺痛消失,漏下亦止,继予补养气血之剂而愈。, m5 G! H5 t" W# B( z% j
(浙江中医杂志1966;<2>:20)
4 V/ U+ W# q5 j$ R) O$ J+ [按语:半产漏下缘于负重努伤,瘀血内存,此必腹痛而漏下不止,病由经入络,试用旋覆花汤治疗,无新绛,则以茜草,丝棉代之。加入砂糖、红酒、童便,意在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耳。0 n2 j7 t$ d& h0 _
[补述]
; n: K+ ~) J7 L1 O0 g关于本方中的新绛.《本草经》未载,有医家认为是用绯帛,即将染成大赤色丝织品的大红帽帏[wéi]作为新绛,有的认为是以茜草初染或以猩猩血、藏红花汁、苏木染成者。梁·陶弘景称绛为茜草,谓新绛为新刈[yì]之茜草,后世多从,因茜草主入肝经,功专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治肝脏气血瘀滞疼痛之常用之品。& q+ G% t! ~8 `) O8 t+ B9 {3 B& k
本方主治肝着之证。肝着因其发病为肝脏气血瘀滞,着而不行所致而得名。其证以胸胁痞闷不舒,甚或胀痛,常喜人按揉或足蹈其胸上为特点。本病初起病在气分,进一步发展则病在血分,久则入络,使络脉瘀滞。治用旋覆花汤下气散结,活血通络。方中葱白通胸中之气,旋覆花降胸中之气,二者相伍,一通一降,斡旋气机。  G" s- V8 t7 R9 M
新绛为茜草,走入肝经,活血化瘀,为治肝着之要药。后世所采用的 “通络法”治疗“久病入络”之证,都是在本方用法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 @/ s. t8 U$ y# ^$ n! W
2.肝着
7 ~* T, E2 n8 t+ Z孙忠年医案:杨某,男,32岁,干部。1984年5月21日初诊。主诉:胸部闷痛一年余。头晕目眩,两胁隐痛,胸闷气促,常用手捶胸则解。曾以“慢性肝炎”住院治疗三月,而胸闷痛加重,某医院又以“神经官能症”医治罔效。现症烦躁易怒,纳差失眠,胸闷叹息,两胁胀满,脘腹微胀,二便自调,脉象弦紧,舌质淡苔白。辨证:胸胁胀痛,常喜捶胸为肝郁气滞,脉络不通之肝着病。病久不愈,肝气横逆,故时痛攻心。治以疏肝降气,温通脉络。
+ h+ ], Z2 C% z; P/ R处方:旋覆花15 克(包),红花10克,葱茎半尺三根,3剂水煎服。同时用复方人参注射液肌注,每日2支。
) k7 }# `! [% E4 G5 b6月1日二诊:服用上药后症状减轻,上方加柴胡10克,莱菔子 15克,丹参30克,3剂。
' j, l0 j6 I7 |4 A6月5日三诊:诸证悉除,嘱服刺五加片以巩固疗效。
% R1 z# P% Z* e" d" ]: J1 s(陕西中医1985;<1>: 27)3 c8 _. j$ J" m* ], q/ j
按语:本案肝着表现较典型,果用旋覆花汤取效。  N# d* b" i3 F, v
参考文献:- r1 i& K* e5 G
【1】《伤寒论校注》刘度舟 钱超尘等人
3 N6 A; Z- v# w7 A【2】《伤寒论语译》刘度舟 钱超尘等人
/ _  h% C' K5 |3 X6 o  `【3】《伤寒论译释》陈亦人
; d6 |4 \- e. e7 c" A  ?8 ?【4】《金匮名医验案精选》主编 陈明6 Z4 `& P0 ]3 A7 _
【5】《注解伤寒论》金·成无己
3 ]% j7 ^  C8 y+ P" ]0 A【6】《医宗金鉴》清·吴谦等编
3 d2 o7 l6 Z8 }4 o+ G; L$ a【7】《伤寒论集注》清·张志聪
2 u( w. A' d9 q1 {  Q8 D" f- `【8】《伤寒证治准绳》清·王肯堂
( Y; p4 F3 \& J+ g7 i. C【9】《伤寒论条辨》明·方中行
7 i! h: d3 q6 |! h9 M: r【10】《伤寒经注》清·程知2 |. Q$ X2 v' }' |* U
【11】部分内容源自网络% G) k0 Y2 S' u5 |7 k

! G% ^2 n0 [* z* f+ h2 t; A第四讲《伤寒论校注》卷第一 辨脉法第一(二),到此结束。感谢曹东义老师!感谢各位中医同道的支持和鼓励!敬请批评指正。祝您们健康快乐,吉祥如意!
6 @; `( h# J3 y/ \$ o/ _  ?4 `5 i4 `7 ~4 i: G
版权声明:本次讲座“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文中内容涉及到的参考文献、书籍和源自网络内容等,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所涉及到医理,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7 V  T# Y# x/ |% y) z

) G! Z% o# F. a" H# m& E" [! K- P  P  v4 ~6 }& |

$ C' K. t- M2 j0 y- M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4-4-7 19:09:11 | 阅读全部
曹东义 发表于 2024-4-7 18:54& t& Y9 D# J1 z/ g2 ?0 }7 P
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 K1 y' n# H$ t7 [" y" T6 C
第四讲 《伤寒论校注》【1】卷第一 辨脉法第一( M2 A; R8 k- ]- N5 f5 K- \1 w
(指导老师:曹东义  讲课:王洪昇)
7 y0 ~/ L9 n, R5 P; K8 Q0 G2 C ...
% c6 W0 P5 P; U3 N& m% f, f( o: f+ ~
尊敬的曹东义老师,各位中医同道,新春好!   
: n% L) g! z/ H' J! c我是河北涿州的中医爱好者王洪昇。+ e( K0 n" P6 d: V$ a
       祝贺河北中医学者王洪昇先生讲述《伤寒论》成功!他与大家一起学习了第四讲 《伤寒论校注》卷第一 辨脉法之结脉、促脉、动脉、缓脉、弦脉、紧脉、芤脉、革脉。& b0 h! p) q8 k! Q
         张仲景继承扁鹊脉学精华,六经辨证首先谈脉,然后才说证候和治疗。
1 P2 B( t! J5 I8 S         脉搏缓慢,有时停一下再来的,叫做结脉。脉搏快数,有时停一下再来的,叫做促脉,脉促表示阳盛,脉结表示阴盛,这都是病脉。结脉与促脉,都是脉有歇止,但两脉的性质截然不同。结脉的形成机转,是阴盛阳虚,阴气有余,所以脉来慢而缓,阳虚不能与阴相续,因而时有止歇。促脉形成的机转,是阳盛阴虚,阳气有余,所以脉来快而数,阴虚不能与阳相续,因而亦有止歇。但是必须明确结、促两脉,都是脉能自还,一止即来,而且歇止也没有一定时间。如果脉来中止,不能自还,而歇止又有定数的,那又是代脉危候,应当区别开来。; ]9 g* M* q# R% a) ?4 L# m  _
      动脉与滑脉类似,实际是动必兼滑,只是滑脉流动不居,动脉动而不移,所谓“厥厥动摇”,就是对动脉特征最形象的描绘。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名曰缓也。
, x2 [' W0 M* W5 l( Z9 B# W          弦脉与紧脉,在外形上颇相类似,而性质上迥不相同。文中所谓脉浮而紧者,名曰弦也,正是表明弦脉寓有浮紧的现象,但并不等于说浮紧就是弦脉,切不可把两者等同起来。为了防止误会,于是又提出两脉的鉴别要点,弦脉状如弓弦,端直而长,按之不移;紧脉状如转索,按之劲急转动。这就突出了弦与紧的主要区别,而不会误认。) j1 S& J& r" c) u/ v
       脉弦而大,弦而无力是阳气衰减,大而中空是芤脉,阳气衰减就会产生寒,芤脉主阴血虚,弦脉和芤脉并见,就是革脉,妇人出现这种脉就会患流产和漏血,男子出现这种脉就会亡血和失精。
, R' e/ i  N( Q     感谢王洪昇先生的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4-4-14 14:42:30 | 阅读全部
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
/ O0 c. a% g% _& T第四讲 《伤寒论校注》卷第一 辨脉法第一! A, x7 t$ @3 M6 }, c
(指导老师:曹东义  讲课:王洪昇)4 p4 S! U" g2 Y  B2 M# x# @, I

0 E/ r. k' q2 U/ f$ z0 i9 S尊敬的曹东义老师,各位中医同道,新春好!     V/ T! n! T) R7 l3 s2 O% Y) y
我是河北涿州的中医爱好者王洪昇。
) O; l- Q4 a; s" R5 L2024年4月14日(20:30)周日晚上,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 空中课堂”,由王洪昇讲述《伤寒论》。题目是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
1 N0 U# m4 C& j- ?+ N: r! D8 A5 W第四讲 《伤寒论校注》卷第一 辨脉法第一(三)。+ d# G- M) i1 P  q! y& \, }
内容简介:病有战而汗出,因得解者;病有不战而汗出解者;病有不战不汗出而解者;伤寒三日,脉浮数而微,病人身凉和者,何也?脉病欲知愈未愈者,何以别之?立夏得洪大脉,是其本位,其人病身体苦疼重者,须发其汗。若明日身不疼不重者,不须发汗。若汗濈濈自出者,明日便解矣。何以言之?凡病欲知何时得,何时愈?寸口脉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为在府,迟为在藏。
6 E' {6 l: ^' T( n2 U《伤寒论》中中药桂枝用于寒凝血滞诸痛证。本品辛温,能温通经脉,散寒止痛。例如:
, y& R6 l" i) M) ]8 D! l1.风寒湿痹之肩臂关节疼痛,常与附子、生姜等配伍,如174.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抟,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9 [/ P& V% j
2.中焦虚寒之脘腹冷痛,常配伍白芍、饴糖、甘草等,如《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13.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1 a6 o8 \, S& G" F
3.寒凝血瘀之经闭腹痛或通经,常配伍当归、川芎等,如《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9.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
/ n% u' ~  q" {/ ~  }! f- ]8 Z4.胸阳不振,心脉瘀阻之胸痹心痛,常配伍枳实、薤白等,如《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5.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
# K+ T: l" ?7 @% v9 U5 t5.伤寒心动悸、脉结代,常配炙甘草、人参等,如《伤寒论》177.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y: D1 I- f3 L5 r/ Z) f9 J/ \; M
卷第一 辨脉法第一(三)
. _, O  S$ s& k2 W3 Y8 Q- x) j首先回顾讲过的条文:
9 c+ T: Z6 c, z& |; \[1.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W! r+ n$ Q& P1 T
2.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期十七日当剧。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鞭,名曰阴结也,期十四日当剧。. x/ C5 C9 x' j% U6 T( U
3.问曰:病有洒淅恶寒,而复发热者何?答曰: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曰:何谓阳不足?答曰: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曰:何谓阴不足?答曰: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阳脉浮,一作微。阴脉弱者,则血虚,血虚则筋急也。其脉沉者,荣气微也。其脉浮,而汗出如流珠者,卫气衰也。荣气微者,加烧针,则血留不行,更发热而躁烦也。, U& o- g+ x8 }7 |) c+ v
4.脉蔼蔼如车盖者,名曰阳结也。一云秋脉。
& e4 z7 M6 O. [! d5.脉累累如循长竿者,名曰阴结也。一云夏脉。, h/ I0 l6 N, @8 ?2 t8 \3 F
6.脉瞥瞥如羹上肥者,阳气微也。+ r1 s6 R9 _' \+ U& m; Q- Z; m! b
7.脉萦萦如蜘蛛丝者,阳气衰也。一云阴气。# |$ x, x& ?8 D- C! q1 D
8.脉绵绵如泻漆之绝者,亡其血也。
* _8 d9 Q! J9 |" X! T  g! E4 N& Y1 y9.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一作纵,脉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此皆病脉。  I. m* ^. P* J2 }) v
10.阴阳相搏,名曰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形冷恶寒者,此三焦伤也。若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者,名曰动也。' j/ b' ~3 P: n% G. B3 Z
11.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名曰缓也。
  x3 b4 b" D0 Q) M4 ^: {12.脉浮而紧者,名曰弦也。弦者,状如弓弦,按之不移也。脉紧者,如转索无常也。
# z% [) d4 G. Z13.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8 Y; ?5 W5 A4 d5 M6 W( W6 g$ I
14.问曰:病有战(发抖)而汗出,因得解者,何也?答曰:脉浮而紧,按之反芤,此为本虚,故当战而汗出也。其人本虚,是以发战,以脉浮,故当汗出而解也。若脉浮而数,按之不芤,此人本不虚,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发战也。1 `. t, l! B) N; f, g% j
[语译]问:疾病有先发生寒战而后出汗,因此使疾病得到痊愈的,是什么道理?答:脉见浮而紧,重按却出现中空的芤脉,这是正气本虚,所以才出现寒战而后出汗。病人正气本来就虚,因此出现了寒战,又因为脉浮是邪势趋于表,所以才能汗出而病愈。如果脉浮而数,重按有力而不是芤脉,这是病人正气不虚:如果自然痊愈的话,只是汗出表邪就会解除,将不出现寒战的现象。
3 L- w' R( f- y, ?% }[按語]伤寒病解有「战汗」和「汗出」兩种形式。战汗而解者,为正氣本虚,直接汗出而解者,則为正氣不虚。根据临床观察,汗後病有解者,亦有不解者。战而不解者,仍可再战,對汗而不解者亦同。(也就是说,汗而不解者仍可以再汗。)
; @$ q7 C* @! f[提要]本条就脉象探讨战汗的机制。3 Y' E) H- `& Z' j- `1 B0 i
[浅释]所谓战汗,是指在汗出之前,发生寒栗振战之状,然后出汗,这在正气较虚而病势向外的时候,每有这一情况。由于正气虚而不甚,还能奋起驱邪,正邪抗争,因而陡然的寒战起来,如果正能胜邪,即可随之汗出而病解。脉浮紧或浮数,同是邪盛于表的脉象,但一则按之反芤,一则按之不芤,因而一则汗前作战,一则汗前不战,可见正气的虚与不虚,实为战汗与否的关键。如能深切体会,自不难获得正确的预断,同时对病家来说,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惊慌和恐惧。本条与以下数条,都是以脉象说明战汗的机转与预断是否发生战汗的依据。$ {+ {+ c# m. A$ }( F7 }9 ]! X
[选注]张隐庵:合下七节皆言病解,此节言战而汗出,病因得解,又申明本虚则战,不虚则但汗出也。脉浮而紧,邪正相持之脉也。脉紧则按之当实,今按之反芤,芤则为虚,故云此为本虚,本虚故当战而汗出也。夫本虚但当发战,不能汗解,故申言其人本虚,故当发战,以脉兼浮,故当汗之而解也。夫脉非但浮,浮而芤也,故设言若脉浮而数,按之不芤,此人本不虚,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发战也。
: G9 j; r8 E  ]5 I# i  X& H" P王肯堂:邪气将出,其人本虚,邪与正争故发战,战已,然后汗出而解;其人不虚,邪不能与正争,故不发战而汗出解。虚不虚以脉之芤不芤别之,芤乃草之有孔者,正如卧葱管于皮中,轻取重取皆有,而中取则无也。《经》云“荣行脉中”,故以为血脱之候。此所谓按,即脉书所谓“寻”,在浮举沉按之间者也。若邪气已衰,正气又弱,其脉自微,则不战不汗而解矣。
+ ]1 W: a3 A1 d2 Y2 `0 R3 Z0 W成无己:浮为阳,紧为阴,芤为虚。阴阳争则战,邪气将出,邪与正争,其人本虚,是以发战,正气胜则战,战已复发热而大汗解也。浮数阳也,本实阳胜,邪不能与正争,故不发战也。
+ U5 \0 _$ c5 }$ m柯韵伯:战,即振栗之谓。治病必求其本,本者,其人平日禀气之虚实。紧者,急也,与数同而有别,盖有虚实之分焉。又必按之芤不芤,而虚实之真假毕具。7 Q0 X* Q$ y4 E+ r+ m! F9 y0 a
周禹载[&#8203;周扬俊]:浮紧为寒伤营之脉,芤为血虚之脉。今邪袭于表,故令浮紧,正虚于里,故令脉芤,已是正不胜邪矣。正与邪争,必至作战,然后阳胜汗出,邪从汗解。然此犹是所感原微之候,不然,本虚之人,不至入里不止,岂遂能作战汗解乎?此在太阳经者也。浮数为阳邪外盛,按之不芤,则正气不弱,若欲自解,则正胜汗出,邪不复与正争,当不发战可知已,此亦在太阳经者也。. M3 c0 y1 d, T& [, R* H
[按语]诸注均有阐发。惟对“按之反芤”等同于失血而致血虚之芤脉,则嫌脱离实际,果真营血亏虚,决无汗解之理。所谓“芤”,仅是对按之中候无力的形容,表明沉候还是应指有力的。王氏指出“此所谓按,即脉书所谓寻,在浮举沉按之间者也”,实为经验之谈,极有参考意义。至于柯氏由“其人本虚”联系到“治病必求其本”,并解释“本”字为“其人平日禀气之虚实”,未免似是而非。这个“本”,乃是指病因、病机,应包括正与邪两个方面,而不是专指正气。& O9 c6 I3 @% y& |; d3 g7 Y+ d; s
15.问曰:病有不战而汗出解者,何也?答曰:脉大而浮数,故知不战汗出而解也。
& K2 Q* z- R+ j! d[语译]问:疾病有不发生寒战抖动而汗出以后痊愈的,这是什么道理?答:脉大有力而且浮数是抗邪有力,所以知道不发寒战抖动,只是汗出病就会痊愈。
" V% G1 j8 s0 \4 f[提要]承14条说明不发生战抖而汗出病解的机制。
7 v" U: c$ F/ i. L[浅释]浮数为邪盛于表,与上条的浮数相同,惟上条预断汗解前不作战抖的依据是按之不芤,表明正气不虚,本条的依据为脉大而浮数,大是正气旺盛,前后合勘,对于不战而汗出病解的机理与脉诊要点就能更加明确。
' {+ H$ \, j: h[选注]成无己: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阴阳争则战。脉大而浮数,皆阳也,阳气全胜,阴无所争,何战之有。
1 B; g) J5 f  B- u' a3 D: C张隐庵;此节言不战而汗出,病得解也。上文言脉浮而数,此言脉大而浮数,同一义也。2 K* R  e; O/ C" w) q
刘仲迈(原中医国医馆&#8206;《伤寒论》教师·全国名老中医&#8206;):上条言脉浮而数者,汗出不致发战,为其人本不虚,乃与按之反芤之脉比类言之,以不战故云不虚耳,非其人正气果盛也。若实言其理,则浮而数之脉,仍属数则为虚之例,治当从桂枝法,而少用麻黄法可知也。师故更设问曰:病有不战而汗出解者,何也?答曰:必其人正气素旺,足使邪无所容,故能不战汗出而解也。正气之旺,子何征之?必其人脉大而浮数,大为气充,浮数为邪拒于表,气盛拒邪于表故易蒸津为汗而解,知其必不致战栗也。凡汗前脉大为正旺,汗后脉微为邪衰,汗前脉微为正虚,汗后脉大为邪盛,《经》所谓“大则病进”者,此也。
7 H& K' L& f/ i% ^7 ]  {[按语]成、张之注均要言不繁,刘注尤多发挥,如就“不虚”推论“非其人正气果盛”,又如同样大脉,汗前为正旺,汗后为邪盛,同样微脉,汗前为正虚,汗后为邪衰,充分体现了具体分析的辩证精神。
6 M% x8 p/ S7 J& z% i16.问曰:病有不战不汗出而解者,何也?答曰:其脉自微,此以曾发汗、若(或)吐、若下,若亡血,以内无(通“亡”,伤也。)津液,此阴阳自和,必自愈,故不战不汗出而解也。; a4 B8 _: V' b& {
[语译]问:疾病有不发生寒战抖动也不汗出而能自然痊愈的,这是什么道理?答:病人正虚邪衰而脉微,这是因为曾经发过汗,或因催吐、或用攻下,或亡失阴血,以致邪退体内津液亏乏,这只要阴阳自和而正气能恢复的,必然会自愈,所以就不会出现寒战也不会汗出而疾病可自愈。
. a( n% o! W; ~[按語]承上条又論不战、不汗而病解之理,待正氣恢復,陰阳自和而病解,即太阳病中篇58条所云:“凡病,若發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陰阳自和者,必自愈」之義。! g' L# N# \6 W' \5 S$ J
[提要]本条承前条分析说明不战不汗而病能好转向愈的机制。1 X5 R# i2 C  g$ M6 ]
[浅释]前二条说明病解的两种情况,其一是正气已虚,而邪尚羁表,汗解前必作战抖;其二是正气不虚而邪盛于表,不作振战而汗出解。本条指出病解的另一种情况,既不战抖,也不汗出,而病自解除,这又是正弱邪衰的缘故。之所以会正弱邪衰,正如本条所说,病中已使用过发汗或催吐或泻下等治法,或病中曾经失血,以致津液亏耗,同时既经治疗,邪气亦衰,所以只要正气得复,则阴阳自和,而邪自除而病解。至于预断的依据,主要是“其脉自微”,标志着邪气已衰,假使脉不微而邪气尚盛,那是不会病解的。: l: s! D& ], m2 Z! x' Q" q. G
[选注]成无己:脉微者,邪气微也,邪气已微,正气又弱,脉所以微。既经发汗吐下,亡阳亡血,内无津液,则不能作汗,得阴阳气和而自愈也。
- F' w+ v! L% P6 w张隐庵;此节言不战不汗出而病得解也。其脉自微,气血本虚也。此以曾经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者,言未病之先,或始病之初,曾有发汗吐下亡血之证,以内无津液,故其脉自微,其脉虽微,非关病过,故言此阴阳自和,亦必自愈,所以不战不汗出而解者,以此故也。$ a2 {: V8 [  w- u6 `0 W0 l
方中行:曾经多治,则邪已衰,故脉微,无津液,言无作汗之邪也。阴阳自和,言血气平复也。风寒病解,大率[shuài]不外如此三者,知此三者,则知所以解矣。
% v9 G8 L1 E; m5 Z' \8 K柯韵伯:内无津液,安能作汗?战由汗发,无汗故不战也。复用“此”字须著[zhuó]眼;妄治之后,内无津液,阴阳岂能自和?必当调其阴阳,不然,脉微则为亡阳,将转成阴证矣。
7 ~( g) D: b, S% D[按语]脉微自愈机转,成、方注语均简要妥切,指出了邪气已微,正气亦弱的病情,因为当此时机,正气虽无力驱邪,而邪气亦无能伤正,故待其正气来复而病即可能自愈。张氏解“其脉自微”为“气血本虚”,因而推论“言未病之先,或始病之初,曾有发汗吐下亡血之证”,这种说法,实际词义含糊,不切原文旨义,反会给读者带来误会。可见阅读古人书籍,必须发挥独立思考,提高分析鉴别能力,才能领会到真实境地。柯氏通过分析,指出“阴阳岂能自和?必当调其阴阳,不然,脉微则为亡阳,将转成阴证矣”,极有见地。[太阳病篇第23条: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圊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假使与23条中“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互勘,则不难看出,“此阴阳自和,必自愈”,有示人不可再用汗吐下诸法的意思,而不是消极等待,不治自愈。及时选用调其阴阳的方药,还是必要的。- O# }4 A! @4 B$ B' ]
我的老师曹东义先生对此条的阐释是这样说的:“问曰:病有不战不汗出而解者,何也?答曰:其脉自微,此以曾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以内无津液,此阴阳自和,必自愈。故不战不汗出而解也。”由此可知,不战不汗而解的人也不少。这是热病常有的事情。历经磨难,多次治疗,未必都是“误治”,在病魔肆虐的时候,不一定“覆杯即愈”,经历过阻击战、消耗战,持久战,最后胜利了,每一战都是抗战!“阴阳自合者必自愈”,汗出就是标志,阴阳自和,汗出邪散。因此,下面的条文,得来很不容易。“第58条: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W* E, e) D4 U3 N
17.问曰:伤寒三日,脉浮数而微,病人身(身《玉函》卷二下有“自”)凉和者,何也?答曰:此为欲解也,解以夜半(解以夜半 病解的时间在半夜。半夜属子时,子时是阳气升发的时候)。脉浮而解者,濈然(濈(j1吉)然 汗出和缓的样子。方有执《伤寒瀹条辨》在七,「和而汗出貌」)汗出也;脉数而解者,必能食也;脉微而解者,必大汗出也。
3 V5 i) p9 ?* \( Q7 C[语译] 问:患伤寒病已经三天,脉象浮数而微,病人身体却凉爽而舒适的,这说明什么?答:这是疾病将要痊愈的表现,病解的时间是在半夜。脉浮而病解的,就会微微自汗出;脉数而病解的,必然食欲增进;脉微而病解的,必然大汗出。
9 p' _. V9 }: j5 U6 f! q[提要]辨欲解的脉证与病解的时间。& a" ?2 M1 |; n2 ?* R
[浅释]上条不战不汗而病解的依据,是其脉自微。彼时的脉象不浮不数,单纯微弱,而且在屡治之后,正弱邪衰,所以不战不汗出而病自解;本条浮数而微,与单纯的脉微不同,所以不是无汗而是濈然大汗出而病解。) q/ m0 s- n8 c( {  ?
浮为邪在表,数为胃气盛,微为邪气微,总的来说,病势向外,正胜邪衰,所以能够濈然大汗出而病解。张令韶曰:“此种汗皆阳明水谷之汗,故无大汗而致亡阳之虞。”确为经验之谈。然而还有不少注家,竟将浮、数、微三脉孤立看待,分别解释,因此,愈解愈觉分歧。其实本条文字虽将三脉分述,但意在进一步阐明病解的道理,所以必须将三脉综合分析,并且结合症状,才能够得其要旨,才能够正确的指导临床工作。% T& W7 B$ Y) I' y$ n) v9 s
[选注]成无己:伤寒三日,阳去入阴之时,病人身热,脉浮数而大,邪气传也;若身凉和,脉浮数而微者,则邪气不传而欲解也。解以夜半者,阳生于子也。脉浮主濈然汗出而解者,邪从外散也;脉数主能食而解者,胃气和也;脉微主大汗出而解者,邪气微也。
# l8 S8 K/ C! J  B张隐庵:此言伤寒三日,少阳内外枢转而病解也。伤寒三日,乃少阳主气之期,脉浮数者,病在阳也,浮数而微,则得阴气以和之,且身凉和,故曰此为欲解也。夜半乃阴尽之时,以阳得阴则解,故解以夜半。又申明脉浮而解者,少阳枢转从外,故濈然汗出也。濈然者,微微外注也;若脉数而解者,少阳三焦气盛,故必能食也,能食者,三焦和也;若脉微而解者,少阳之气内入于阴,故必大汗出也,大汗出者,阳加于阴而为汗也。夫六篇中,论邪病,论治法,故皆言发汗而解;“辨脉篇”论正气,论脉体,故皆言自汗而解。
3 E5 f: b( r2 X+ q/ c9 e6 y王肯堂:上言脉微,故不汗出而解,此言脉微而解必大汗出,二说相左何耶?曰:上以曾经吐下亡血,邪正俱衰,不能作汗而解;此以未经汗下,血气未伤,正胜邪衰,故大汗出而解,不相左也。' D4 _8 y" w! W8 I
柯韵伯:脉而浮数,今三日而转微,身初发热,今三日而身凉,即伤寒三日,少阳脉小为欲愈之义也。此伤寒本轻,不须合六七日之期,亦不必再求其有汗,夜半时阳得阴,则余邪尽解矣。此微与前条不同,因未曾妄治,津液未亡,故三日自解。阴平阳秘,不须汗出也,正教人不当妄汗耳。6 Z+ W/ a! W4 _8 ~( G) s; c! u
周学海:脉微者,必其人曾经大汗,如上章之义也。两必字是追溯之词,旧注于脉数不补明汗出,于脉微谓仍当大汗,皆失之。
! z+ o$ X/ G4 T! g& I: F[按语]本条的脉证,一定要联系起来看,才能全面了解。身凉和,为邪不传、病欲解的依据;病解的时间,是根据阴阳消长的道理来判断的,夜半阴尽阳生,所以说解以夜半。成注概括,王氏通过对两条脉微的分析比较,得出“不汗出”与“大汗出”并不相左的结论,有一定说服力。张氏仅据病期即完全从少阳病解释,未免失之牵强。柯氏注为脉浮数转微,身热转凉,并引“伤寒三日,脉小为欲愈”作证,也可备一说,但完全抛开“濈然汗出”,以至改“必大汗出”为“不须汗出”,更是主观武断。周氏提出两 “必”字是追溯之词,并批判旧注随文敷衍之失,认为脉微不当大汗,颇是。但强调必其人曾经大汗,如上文之义,则混淆了两条微脉的差异,不如王氏的析理充分。
+ B" I5 p8 |* ~) q# l( r$ ~. p18.问曰:脉(診也)病(脉病 诊察疾病)欲知愈未愈者,何以别之?答曰:寸口、关上、尺中(指诊脉的三个部位。)三处,大小浮沉迟数同等,虽有寒热不解者,此脉阴阳为和平,虽剧当愈。
4 \# A" Z! B" u[语译]问:诊察疾病而要想知道已愈还是未愈,根据什么来判断呢?答:寸口、关上、尺中三处脉的大小、浮沉、迟数相等,即使有寒热不能解除的症状,因为脉象已阴阳和平,所以病虽重也能痊愈。4 x8 a" u" _5 x* N% \, }
[按語]寸、關、尺三部之脉大小、浮沉、迟数同等,反映了陰阳已趨平和,故病雖劇而当愈。
1 b. w# j  @% c[提要]从脉象上来判断疾病的预后。
1 ?5 G; a" c+ [8 w3 b+ h' u[浅释]在疾病的预后诊断上,应注意脉证合参,一般地说,脉证相符者生,脉证相失者死,如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但二者的比重上,脉象尤其重要。本条所述三部脉大小、浮沉、迟数相等,为阴阳和平,病情虽剧亦当痊愈的预断,正是脉证合参而以脉为主要依据的例证。
% @/ |- l7 j8 v6 E# ]8 j[选注]成无己:三部脉均等,即正气已和,虽有余邪,何害之有。# w$ y' t6 P# w7 q7 ]
程扶生:大小、浮沉、迟数同等,谓三部九候无相失也。然亦大不甚大,小不甚小,浮不甚浮,沉不甚沉,迟不甚迟,数不甚数,为有冲和平等之象也。$ s/ b' E: @0 y/ K* b
王肯堂:或曰:寸关尺各有本部当见之脉,如前章所谓菽数轻重者;春夏秋冬升降浮沉亦各有本部当见之脉,各得其位而不逾其等,故曰同等,病当愈。如成注所释则寸浮而尺浮,尺浮则反等矣,何谓病愈。# C" x1 L! `5 a1 r2 ?* M7 ^
周学海:又按同等云者,非俱大俱小俱浮俱沉俱迟俱数也,正谓不甚大、不甚小、不甚浮、不甚沉、不甚迟、不甚数也,故曰阴阳和平,谓三处俱与平人同等,即人病脉不病之义也。9 \- O" q) x. y, [/ G
柯韵伯:阴阳和平,不是阴阳自和,不过是纯阴纯阳无驳杂之谓耳。究竟是病脉,是未愈时寒热不解之脉。虽剧当愈,非言不治自愈,正使人知此为阴阳偏胜之病脉,阳剧者当治阳,阴剧者当治阴,必调其阴阳,使其和平。失此不治,反加剧矣。9 T- ~0 r) a5 X0 ?/ f" A
[按语]注家对本条的分歧意见,集中在“同等”二字上,成氏解释同等为三部脉均等为正气已和,似嫌含混;王氏联系寸关尺三部各有本部当见之脉,与四时升降浮沉亦有本部当见之脉,主张各得其位而不逾其等为同等,确有正确的一面,但对原文大小浮沉迟数同等的精神不符,也非最恰当的解释。至于指责成注所释“则寸浮而尺浮,尺浮则反等,何谓病愈”。似颇有理,但成氏并无尺寸俱浮为同等的说法,未免有些强加于人。程氏以脉不太甚解释“同等”为冲和平等之象;周氏之注与程注基本相同而更为明确,结论是“谓三处俱与平人同等,即人病脉不病之义”,对于正确理解“此脉阴阳为和平,虽剧当愈”的精神实质颇有帮助。柯氏对本条的注释,迥异诸家,似乎独具卓见,但是,把阴阳和平说成阴阳偏胜之病脉,毕竟是强词夺理,终难令人信服。
# s  l' T! t7 {8 `19.师曰:立夏(节气名,约当农历四月初旬。)得洪(《敦煌殘卷》作「浮」)一作浮。大脉,是其本位(弦洪毛石之脉分別在春夏秋冬出现,即是本位脉象。因其为四时所见的应时之脉,故又称“时脉”),其人病身体苦疼重者,须(《太平聖惠方》卷八下有“大”)发其汗。若明日身不疼不重者,不须发汗。若汗濈濈(汗出和缓畅快的样子)自出者,明日便解矣。何以言之?立夏脉洪大,是其时脉,故使然也。四时仿此。
8 V3 {; d1 Z, V; I( e2 K[语译]医师说:立夏见洪大脉,这是夏季本来的脉象,病人患身体疼痛沉重的,须要发汗,如果次日身体不疼痛不沉重的,就不必发汗。如能得到连绵不断自汗出的,次日就会病愈。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立夏见洪大脉,这是时令旺盛的脉象,所以才使病痊愈。四时之脉依此类推。
1 N2 |( H7 R5 t3 g  b" T[按語]病得“时脉”,謂时旺之候,正氣得助,故其病易解。
* G9 u! w- l) j+ v! @2 X[提要]说明脉象与四时的关系及兼表证的治法。
+ `& R+ A8 f& b! f" F[浅释]人体正气与自然界是息息相通的,因此在脉象上,也随着季节的变换而有春弦、夏洪、秋毛、冬石的不同。在某一季节里,就应当具有某一季节的脉象,方才是正常的平脉。如果脉能应时,就是有病也不会太重,而且容易痊愈。因为脉来应时,表示正气充实,虽一时不慎,外感客邪而病,但体内尚无大的变化,所以知病可自愈。本条举出夏脉洪大为例,正是说明得四时的旺脉而病可自愈的道理。《内经》上说“脉得四时之顺者,病无他”,也就是这个意思。, a# m5 @; A- O
[选注]成无己:脉来应时,为正气内固,虽外感邪气,但微自汗出而亦解耳。《内经》曰:“脉得四时之顺者,病无他。”
+ T1 s0 U" b2 w* g* p& y1 p方中行;此言脉得应时而旺,则病有当解之自然,举夏以例其余,式(示)人推仿之意。
* a' Q( |% z: _% T《金鉴》:凡四时之病,当以四时之脉期之,期之者,期其愈不愈也。立夏之日得洪大脉,是其本位应得之脉,其人病身体苦疼重者,须发其汗。若明日身不疼不重,虽脉仍洪大,必非邪脉,乃时脉也,不须再汗,谓已解也。设若本日汗濈濈然自出者,此解兆已见,虽脉洪大,不须发汗,明日便自解矣。何以言之?立夏得洪大脉,是得其时脉故也。) N" l! _8 B7 \) I3 M9 N4 Y
[按语]各家对脉象与四时的关系,解释都较具体,特别是成氏引《内经》“脉得四时之顺者,病无他”,足征《伤寒论》理论是对《内经》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w  [! a  n; z- h- c1 h
20.问曰:凡病欲知何时得,何时愈。答曰:假令夜半得病者,明日日中愈,日中得病者,夜半愈。何以言之?日中得病夜半愈者,以阳得阴则解也;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者,以阴得阳则解也。6 K8 I+ j( I0 {' y7 ^! D
[语译]问:凡病想要知道什么时候得的,什么时候才能痊愈呢?答:假如半夜得病,次日中午病可愈,中午得病的,半夜病就会愈。为什么这样说?中午得病半夜愈的,是因为阳性病得到阴气调和就会使病痊愈;半夜患病、次日中午病愈的,是因为阴性病得到阳气调和就会使病痊愈。% u7 P7 m/ P0 R# t
[按語]由病何时得而推知病在何时愈,其理在於陰阳相得而自和。然临床中,影响病愈与否的因素甚多,不可据此条刻舟求劍,当以四診合參为貴。" i/ V. U: m+ x& ^- l
[提要]据阴阳调和原理,阐明预知病解时间的机制。
' T2 `1 l( ^- t2 x[浅释]运用阴阳学说来阐述推断病解时的机理,可有助于提高预见性,但应注意这里所指的是暂病,如果病延日久,正气已虚,就不是本条内容所能概括。/ V. D% Q- \& [9 g  s0 q
六经病解时的条文列至如下:可以参考。" F' N0 Y1 r/ b
[卷第二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上 第五 / `0 r( u8 e: n
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7 H! w+ Y8 f& o' v
卷第五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八$ @) [4 J4 j8 O6 @. U0 Y# s/ ]
193.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S6 g% R; r# n8 n# j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第九+ ^. [( ~( F- |5 `- h# O
272.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 K! E9 \' }4 a; U
卷第六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十
! V# r/ z7 O, m' A275.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1 F; L* C" Y) W* c) X3 o6 c: z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Z& `# {' v1 _5 Z7 j/ x
291.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0 a  A, ~7 u, \6 R% S- v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6 Z2 S3 V6 C+ `. c" E, e) g6 t6 Y328.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n2 p: Z$ X: Y' I) Y- d# M
[选注]成无己:日中得病者阳受之,夜半得病者阴受之。阳不和得阴则和,是解以夜半,阴不和得阳则和,是解以日中,《经》曰:“用阳和阴,用阴和阳。”! D; [+ ?( [+ u
方中行:日中夜半,以大意言,余时仿此同推。
9 }/ i; p+ V+ M$ j《金鉴》:凡病之起,不外乎阴阳以为病,非阳胜阴,即阴胜阳。凡病之愈,亦不外乎阴阳以为和,非阳得阴解.即阴得阳解。阳得阴解者,谓日中得病,今日夜半愈也;阴得阳解者,谓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也。, V: a0 @0 e/ l0 ~0 q
周学海:此浅病暂得而即愈者,然通于得阴得阳之义,则百病可由此而推矣。得阴得阳者,非坐而待也,其用药气味合和,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之法从可会矣。此旨甚微,非熟于阴阳大论者不能知,非精于本草气味者不能用也。须是识得化气,如酸甘化阴、辛甘化阳之类。$ H- B0 z: |$ J7 I
[按语]阳得阴而解,阴得阳而解,这是一般原则,所谓日中、夜半,只是就其大意而言,也不是绝对的。诸注都很明确,周氏联系到用药,尤足启人悟机。
, S  I3 V9 E( M! _% G. S$ Z21.寸口(此处泛指寸、关、尺三部脉而言,非独指寸脉。)脉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为在府,迟为在藏。假令脉迟,此为在藏也。
/ B3 d: o! W5 g- X7 C# y# m# Q[语译]寸口脉浮是病在表,脉沉是病在里,脉数是病在府,脉迟是病在脏。假如见到迟脉,就是病在脏的反映。
/ a, i7 o4 z( |& ?) F[提要]以浮沉迟数四脉,判断病变的部位。5 t9 D! Y- {$ s  @: D- Z
[浅释]本条以浮沉迟数四脉,分属于表里脏腑,临床辨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文中虽仅举寸口,实际上包括寸关尺三部在内,不可不知。另外,张路玉认为本条“全重在迟为在脏句,故重申以明之,设脉见浮迟,虽有表证,只以小建中汤和之,终非麻黄、青龙所宜,以脏气本虚故也”。这一推论,当然有他一定的见解,可以作为参考,不过还必须结合整个病情,才得全面。$ ?( m* c: y) r  ~7 O
[选注]程扶生:躯壳之外,为表,躯壳之内,脏腑为里,故以浮沉别之。诸阳经皆属腑,诸阴经皆属脏,故以迟数别之。然病之传变,亦有数而入脏,迟而入腑者矣。
2 l, w! r# G4 J& r王肯堂:前云:“凡脉浮、大、数、动、滑,此名阳也,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九难》曰:“何以别知脏腑之病?然数者府也,迟者脏也,数则为热,迟则为寒,诸阳为热,诸阴为寒,故以别知脏腑之病也。”此伤寒分三阳三阴证之总诀欤!若夫杂病,则脉之数者,脏亦有热,脉之迟者,腑亦有寒,勿泥此也。) o$ j- v) y  }* q0 V3 {
张隐庵:合下四节,言心主之神机,彻上彻下,彻内彻外,故上举脉之寸口,下举足之趺阳,以论神机之升降出入也。寸口脉浮为在表者,言寸口脉浮,主神机外行于肤表;沉为在里者,言寸口脉沉,主神机内入于中土;数为在府者,言寸口脉数,主神机在六府之阳;迟为在脏者,言寸口脉迟,主神机在五脏之阴。又曰:假令脉迟,此为在脏者,言神机不仅见于寸口,不过假寸口脉之迟,以明神机之在脏,而在表、在里、在府,亦犹是也。
" O/ V1 l7 Y- W8 |) a) u柯韵伯:寸口兼两手六部而言,不专指右寸也。上古以三部九候决死生,是遍求法;以人迎、寸口,趺阳辨吉凶,是扼要法。自《难经》独取寸口,并人迎、趺阳不参矣。然气口成寸,为脉之大会,死生吉凶系焉,则内外脏腑之诊,全赖浮、沉、迟、数为大纲耳。浮沉是审起伏,迟数是察至数,浮沉之间迟数寓焉。凡脉之不浮不沉而在中,不迟不数而五至者,谓之平脉,是有胃气,可以神求,不可以象求也。若一见浮、沉、迟、数之象,斯为病脉矣。浮象在表,应病亦为在表,浮脉虽有里证,主表其大纲也;沉象在里,应病亦为在里,沉脉虽或有表证,主里其大纲也。数为阳,阳主热,而数有浮沉,浮数应表热,沉数应里热,虽数脉亦有病在脏者,然六腑为阳,阳脉营其腑,则主腑其大纲也;迟为阴,阴主寒,而迟有浮沉,浮迟应表寒,沉迟应里寒,虽迟脉多有病在腑者,然五脏为阴,而阴脉营其脏,则主脏其大纲也。脉状种种,总赅括于浮沉迟数,然四者之中,又以独浮、独沉、独迟、独数为准则,而独见何部,即以何部深求其表里脏腑之所在,病无遁情矣。' e. b6 `* R8 K
[按语]本条以脉之浮沉迟数配表里脏腑,是言其常,非言其变。程氏提出“然病之传变,亦有数而入脏,迟而入腑者”,与王氏“若夫杂病,则脉之数者,脏亦有热,脉之迟者,腑亦有寒”的说法,似乎有所不同,实质上是一致的。因为不管伤寒杂病,不管脏腑表里,都有可能出现以上的脉象,要再作具体分析,庶可免于拘泥。柯氏的注释十分透辟,对深入领会本条精神颇有帮助。张氏强调“神机升降出入”,反而使人难于领会。6 P# B/ ?3 _  B

! M" O+ \% D0 j- C- J" V( D: v. L' K+ @8 g
参考文献:& K+ C" F, U  d5 V1 F0 V! ^5 ~7 k2 i
【1】《伤寒论校注》刘度舟 钱超尘等人
2 I3 C; S2 @+ C. {6 B【2】《伤寒论语译》刘度舟 钱超尘等人
' g, P- ^$ F% G& x" Z- F2 o【3】《伤寒论译释》陈亦人
3 Y, ]( d' l9 g+ \9 ?. v9 F【4】《金匮要略正义》清·朱光被
( A: }- V' ]% r, d3 u【5】《伤寒论直解》清·张锡驹
7 g/ k! w' [, |7 @/ C3 s【6】《注解伤寒论》金·成无己
  N) Q+ z" b( U2 U5 e- i【7】《医宗金鉴》清·吴谦等编
' j( T- h6 ]. k2 J- T【8】《伤寒来苏集》清·柯琴著" y4 H7 v' y( R+ ]- k
【9】《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清·程应旄/ T, O4 S4 g0 s" H# s- \- h& P
【10】《医门棒喝》清·章楠
7 {6 \8 X' ?( t6 k【11】《伤寒悬解》清·黄元御1 o6 d9 n, r3 X
【12】《伤寒论集注》清·张志聪
, q: ]' b' F; r$ m/ }【13】《伤寒证治准绳》清·王肯堂
( d- F4 l- R9 k3 B  y% w【14】《伤寒论条辨》明·方中行
$ e7 f+ y7 r; W4 c【15】部分内容源自网络8 [) e3 P5 J& J) e) T4 V& z
5 ?& D5 V, z0 v2 j
第四讲《伤寒论校注》卷第一 辨脉法第一(三),到此结束。感谢曹东义老师!感谢各位中医同道!请批评指正。祝您们健康快乐,吉祥如意!6 _" H4 w) c0 G5 i) q7 e
  J7 X# T& y6 w* _
版权声明:本次讲座“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文中内容涉及到的参考文献、书籍和源自网络内容,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所涉及到医理,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 e# I7 u! Z( H; B8 R3 D0 R/ }( f* T5 Z
, W# g" {% _3 x6 n

# i  T& t; u. {! Q( [( Y) _5 z8 G$ ^4 z( w) s7 a! E( G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12下一页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1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3131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