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熊益亮: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凝练
曹东义 发表于:2023-7-22 11:44:15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349
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医药精华精髓(中)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凝练
时间:2023-06-25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3版  作者:熊益亮 北京中医药大学

# T! F8 ^' ~1 R% m* a0 V! S# n1 F# J/ n* u" f# \, z- F7 W8 j5 `
中医药在传承发展过程中始终以济世救人为使命,追求生命的平和健康。历代医家以大医圣贤为楷模,在践行与弘扬大医精神中,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事迹,对指导当代中医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国家层面以及学界都对中医文化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凝炼。200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明确“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中医药文化的灵魂,决定着中医药文化的存在和发展,是中医药几千年发展进程中积累形成的文化精髓,是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卓越的文明智慧在中医药中的集中体现。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大家普遍认为,主要体现为以人为本、医乃仁术、天人合一、调和致中、大医精诚等理念,可以用仁、和、精、诚四个字来概括。”并对仁、和、精、诚进行了论述。学界对于中医文化核心价值的主要观点有“仁、和、精、诚”,“道法自然、精诚仁和、心身共养、药取天然”,“人本、中和、自然”,“生生”。虽然学界对于中医文化核心价值尚未形成共识,但都关注到中医药对待生命的基本观念(和、人本),治疗养生的作用(精、自然)以及医者品德的修养(诚、仁)。中医医院是中医药行业的主要阵地,自2009年以来,全国中医医院通过将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仁、和、精、诚”融入医院宗旨、发展战略、院训、院歌以及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方面加以体现,培育高素质中医药人才。故而,以下主要对“仁、和、精、诚”进行阐释,从技到道、从个人到医学层面进行对应,可以将“精”对应“医术”;“诚”对应“医德”;“仁”对应“医心”;“和”对应“医道”。
医术精
精,即医术精。医学从学科角度来说,首先为一门技术,因此,技术水平的精湛是对医者的第一要求,临床疗效也就成为评判医者水平的基本要素。早在西周就有按疾病诊断率来考核医生的记载,《周礼·天官·冢宰》曰:“十全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下。”医学的首要目的就是济世救人,正如《脉经》所云“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乃关乎人的生死大事,因此对于医者的医术要有严格的要求。业医得从学医开始,历代大医都非常重视学习,张仲景提出学医必须要“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切勿“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孙思邈说:“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在博采众长,勤学苦练的过程中,还要精研医术,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医理、医术水平并争取有所创新,如金元四大家就能突破窠臼,创立新说。在行医实践中,更是要做到“精益求精,臻于至善”,从望闻问切、辨证论治,到处方用药、针灸推拿、导引食疗,再到煎煮药物、注意事项,均需精心细致,方能药到病除。医者,又有医工之称,药师,亦被称为药工,这体现了医药工作者也要具有“工匠精神”,要敬业、精益、专注、创新。医学本为精微之术,要求精勤治学,精研医道,行医精益,追求精湛的医术。
医德诚
诚,即医德诚。医学虽是一门技艺,但其关乎性命,《卫生易简方》说:“医之道,人命生死所系,未可以艺而视之也”,即不能简单把医学当成技艺看待。“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就说明了“业医”与“治国”都是为了民生福祉,二者是一样重要的,《济阳纲目》说:“昔范文正以不得为良相,愿为良医是祷,岂非以医之事小而医之道则大乎。夫调燮阴阳,参赞天地,医之治人与相之治国等。今先生出道德之绪余以医民,而人即得以医家医天下医后世何。莫非从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中来者乎”。诚有诚实、诚信、真诚、诚恳等意。《说文解字》曰:“诚,信也”,即诚实守信之义。《礼记·中庸》云:“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指诚是天道法则,而做到诚是为人之道。作为医者,更是要诚心诚意地面对病人,正如孙思邈所言:“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所以业医制药者必须心怀至诚、言行诚谨,具体来说,在习医治学上要务实求真;在对待病患时要真诚恳切;在处方用药中要实事求是;在炮制修合上要诚实守信;在著述科研中要诚笃端方;在为师授业中要诚心实意。
医心仁
仁,即医心仁。相较于医德诚而言,医心仁更偏重于医者的内心修养,而医德诚则偏重于医者的外在品行,但二者都是立足于医者之心。医学之鹄的是济世救人,为医者就要有一颗仁爱之心,即所谓医者仁心。《说文解字》曰:“仁,亲也。”《庄子·外篇·天地》云:“爱人利物谓之仁。”可见“仁”的本意为亲,为爱;即后世所说“仁爱”“爱人”也。医者仁心就是要有一颗爱人之心,是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爱护生命之心,是孙思邈所言“大慈恻隐之心”。《孟子·离娄下》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医者以治病救人、救死扶伤为使命,即是仁者,就是君子,而医术也就被称为仁术。
“仁术”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在孟子见齐宣王时,论及“以羊代牛”来祭祀时说:“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因此“仁术”最初是指君主应常怀仁爱之心以施行仁政,怀爱民之心以治天下。《宋史》中载左谏议大夫梁焘给宋哲宗的上书曰:“帝富于春秋……愿正纲纪,明法度,采用忠言,讲求仁术。”可见“仁术”一词一直活跃于政治治国领域。治国与治病其目的都是为人民谋幸福,都需要仁爱之心,故将医术称为仁术,《太平圣惠方卷第一》曰:“良医以仁术救世”,《玉机微义》载:“医者,圣人仁民之术也”,《医门法律》云:“医,仁术也”。此外一些医书的书名中也直接用“仁术”,如明代张洁《仁术便览》、清代王士雄《仁术志》。
“医乃仁术”这一术语的出现,最早见于明代戴思恭的《推求师意》,汪机在为本书作序中写道:“医乃仁术也,笔之于书,欲天下同归于仁也”。此后,如宋登春所著的《宋布衣集》曰:“医之为道也大矣,是以圣人不居朝廷,而隐于医卜,故曰医乃仁术也。”王绍隆著的《医灯续焰》载:“陆宣公论云:医以活人为心,故曰医乃仁术。”到了清代的萧晓亭的《疯门全书》曰:“盖以医乃仁术,可以济人。”许克昌、毕法合撰的《外科证治全书》中说:“要知医乃仁术,何在非救人之道。”明清时期“医乃仁术”逐渐广泛使用,直至当代已然成为对医生的基本要求。
医道和
和,即医道和。中华文化历来强调万物一体,崇尚和谐的价值取向,提出“和实生物”“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冲气为和”等观点。中医认为生命健康要以平和为期,即人体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要处于平和的状态,因此可以说医道尚和,也就是说医药之本原就是追求生命的平和。具体来说,可以体现在中医的生命观、自然观、社会观、治疗观等方面。中医生命观中的藏象学说以“五藏”为核心,将心、肝、脾、肺、肾与形体组织、外部官窍进行联系,同时各藏的阴阳属性又与四时五行对应,构建了“四时-五藏-阴阳”模型,从而将人体构建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中医学论述人体生理、病理、养生等时,常以“形神”为基础开展论述,如《灵枢·天年》说:“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说明人体生命的生成除“形成”之外,还需“神气舍心”;又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载:“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夺百岁乃去”,说明人体生命的保养需要“形与神俱”,即形神合一的思想。人的身体要达到气血和、脏腑和、经络和、情志和的阴阳平和状态,才能宝命全形、健康长寿。
中医自然观强调人与天地自然的和谐,即天人合一思想。《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指出人是由天地阴阳之气的交互作用而生成。《伤寒论·序》曰:“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即人与万物都是禀承自然五行之气而生,可见人与自然同源,都是气化而生成。《灵枢·邪客》说:“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府”,此则论述了人与自然同构。《素问·四气调身大论》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念,即遵循四季规律,春时阳生,乍暖还寒,尚需保暖;夏时阳盛,大热耗气,又喜纳凉,易伤阳气;秋时阴收,燥邪为患,则需滋阴;冬时阴藏,天寒地冻,喜食辛辣,易伤阴津。此则说明人与自然同道,生命需要顺应自然规律而保身长全。故而人居于天地之间,与自然同源、同构、同道,需与天地相和,才能风雨有节、寒暑适时,得以长生久视。
中医社会观注重医家与病家、同道、师徒之间关系的和谐,即所谓“人我相和”。《灵枢·师传》曰:“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人问所便”,强调医家要了解病人情况,就是要尊重病人,才能互相信任,打好医患和谐关系的基础。《大医精诚》更是多处论述强调了医者应如何对待病家,云:“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即一视同仁,“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即能感同身受,“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即谨慎言辞。《外科正宗》云:“假有不便之患,更宜真诚窥睹。虽对内人不可谈,此因闺阃故也”,即要保护患者隐私。同道相处要互相尊重,谦和礼让,《外科正宗》曰:“凡乡井同道之士,不可生轻傲慢之心,切要谦和谨慎,年尊者恭敬之,有学者师事之,骄傲者逊让之,不及者荐拨之。”同道之间应相互交流,互补长短,提高医术,《医道端宗》曰:“长幼之序,乃长者方向,幼者方力,长者喻道,幼者喻心,长短相补,各取所需,各有所成,惠恩大千,其乐融融,何不为也。”医者传道受业解惑需择善者而教之,《素问·金匮真言论》曰:“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总而言之,医家在医患、同道、师徒关系上要做到信和、谦和、温和。
中医治疗观重视人体阴阳的平衡,即调和阴阳以达平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类经·阴阳类》中说:“人之疾病或在表,或在里,或为寒,或为热,或感于五运六气,或伤于藏府经络,皆不外阴阳二气。必有所本,或本于阴,或本于阳,病变虽多,其本则一。”现代中医诊断学的八纲辨证即以阴阳为总纲,证候虽然复杂多变,大抵不外乎阴阳两大类,诊病之要即以辨明其属阴属阳为先,而表、实、热证亦属于阳证,里、虚、寒证亦属于阴证。《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中医治疗就是要调和患者阴阳失和,使其趋向于平和,从而能够“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之则“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所以中医治疗就是通过方药、针灸、按摩等各种方法调和人体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以达人体阴阳的平和。
3 [* `& x+ y) t2 i  c' H
8 B) T- y! u& ]; P7 P
  `, A+ N  n" V; h
(责任编辑:董俊彤)
! ^) K8 w0 P* I) Y" l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7-22 12:27:38 | 阅读全部
熊益亮,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专业博士。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中医文化教研室副教授。( x8 a: C$ s2 x2 M

8 L- n# ], F0 u1 x1 j; c# T6 R9 F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7-22 12:28:35 | 阅读全部
国学院熊益亮老师著作《先秦两汉简帛医方研究》出版发行8 f: j- E, d- f- W
作者: 时间:2021-09-30
! |- h- s, R& o- K  日前,国学院老师熊益亮编著、张其成主审的《先秦两汉简帛医方研究》一书由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 c! D, _( j. g; Y, w; U9 N

' a1 O  S4 l" v! O. G  / K1 g/ I* S/ @3 v# c4 t/ G9 Q

2 J% D! L9 A' L0 d: C* c" @5 v/ |  图片1.png
# G5 L% M" V' }  _: k. Q- f4 _- N( d& @9 `4 U3 R0 z% d2 b
  本书首章大致分为四个部分:其一,从先秦两汉简帛医学文献谈“文化自信”,探讨先秦两汉简帛医学文献学术价值,彰显文化担当;其二,先秦两汉简帛医学文献述评,对先秦两汉简帛医学文献的发掘与保护情况、研究现状、校释研究情况等进行了严谨细致的梳理,在相关研究的思考与展望中常有新意;其三,先汉简帛医学体系构建探讨论,在建构简帛医学的“理法方药”体系、加强简帛医学流派体系建设与研究等方面,思考深远、颇具创见;其四,先秦两汉简帛医方概述,论述全面而又张弛有度。
* _$ \/ \/ q: x2 T' _! _
- j7 I5 A  Z$ z  U4 W0 C  书籍的第二章,是对先秦两汉简帛医方的分类整理研究。作者力求简明,以现代医学分科为标准,将目前已出版简帛中较为完整的医学方剂分为内科、外科、养生等九类进行整理。每类目下皆以时间为纬,对上起战国、下迄东汉的简帛医方依照原书顺序逐方列出,而针对一病(症)多方的情况,则又整体标注“某方几则”。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并非“述而不作”,其在每方之后都附有“药方”“用法”“主治”分析,或有炮制方法、服药方法等。对此,张其成教授称之有“‘医方条辨’之意味”。5 f  N4 o( K! I3 K8 x! c
( [! B6 p: m" f- p1 I' t8 b
  是书三至七章,是对内科、外科、养生、房中、祝由五类简帛医方的专门研究。作者在此部分,尊重文献的客观性,对所涉简帛医方进行了深度爬梳,不仅做到了严分病名、细别疗法,对每类简帛医方的疾病种类、药物使用、治疗方法等均进行了相应的整理归纳与分析研究,还能动中窾要,有所专论,如简帛医书痹证与痿证专论,简帛“补益剂〞专论、简帛“生育方”专论等。此外,作者还在立足文献的基础上钩沉聚合,由此及彼,由点及面,融贯提炼出所涉简帛医方中蕴含的先秦两汉养生观,包括简帛养生观念、简帛房中观念的研究等。
; n+ H4 C  `5 P# O/ e
7 E2 n" ]/ O5 o1 H2 Z: ?  近年来,本书作者熊益亮副教授在中医出土文献学研究领域躬耕不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等研究专项“基于先秦两汉涉医简帛的中医药文化溯源研究”(No19VJX164)等多项课题,此书是其在相关学术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正如张其成教授在书序中所言:“《先秦两汉简帛医方研究》是对中医学早期‘经方’研究的重要补充,对于探源中医学理、法、方、药体系的构建,以及推动‘简帛医学’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该书的出版为简帛医学的研究者、学习者等提供了积极而有益的参考。
* H" m# S5 F& e8 a/ H1 r  k& n5 U) v$ I/ g3 I! w8 g
作者简介:
, z( u8 y3 U2 s* G1 i4 @8 S) j& Z$ o: ^& c# m" C- E) P
  图片2_副本.png熊益亮,男,1987年生,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博士,兼任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主要从事中医出土文献、中医疫病文献、**医药档案、北京中医药文化等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国家出版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等各类课题9项,如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等研究专项“基于先秦两汉涉医简帛的中医药文化溯源研究”(No19VJX164)、北京市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北京**医药卫生类档案整理与研究”(No18LSC011)。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等各类课题20余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校注出版中医温病类古籍4部,《温病条辨》《瘟疫论类编》《温疫论补注》《松峰说疫》,参编中医类著作、教材10余部,如《黄帝内经素问纂义》《太医院医事春秋》《道藏医方研究》《中医文化学》等。
. K" l1 l4 y# e  p2 y
' J0 u5 g, X# C. X1 c; W  ) Z. B5 |$ @, A; J* l8 S
3 ~1 I0 h! L. _3 }$ F
  (国学院/撰稿:朱姝源/审稿:刘怡桐)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7-22 12:30:00 | 阅读全部
梳理简帛医方 构建“简帛医学”体系
# k$ U$ z6 a' Q% r, f5 ?——《先秦两汉简帛医方研究》评介# C3 L1 G$ }: X! B) W8 ~; e" Y7 Y2 Y/ i
时间:2023-01-12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8版  作者:杨明明5 n- U& U- P6 h. ?! G6 q1 A
进入20世纪以来,战国、秦汉简帛古书陆续被发现,其中涉及医学的文献数量也颇为可观,大宗材料以马王堆汉墓简帛医书、武威汉代医简、成都天回老官山汉墓医简等为代表,另外在其他汉简、秦简及战国楚简中也散见与医药相关的内容。这些材料弥补了上古医药文献的不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一直以来,简帛医书由于文字古奥,缺损严重,让从未接触过出土材料的中医人望而却步。近年来中医界对简帛医书关注越来越多,亟须对相关材料和成果进行汇总梳理,以便多学科交叉合作,进一步提升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有必要加强推动简帛医学文献的普及工作,让更多人了解其价值和意义。北京中医药大学熊益亮编著的《先秦两汉简帛医方研究》正是这样一部学术性与科普性兼具的好书。7 C8 V6 ~) _4 \6 `8 C
5 k1 T/ u& Z5 d
该书全面收集了先秦两汉简帛中的医方文献,按其主治功效,以现代医学分科为标准进行了分类整理,并对各类医方进行分析研究。该书体例新颖,易于阅读,便于简帛医方的普及推广,并有助于现代临床研究。
: S8 |1 o! v. Y4 i1 W1 y  S! H0 b; G! L1 J  H8 n
医方在古代医疗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现有出土医学文献中,医方所占比例最大,由于与临床医学关系最密切,吸引了越来越多医学工作者的关注。医方有着悠久的历史,战国秦汉时期更是医方形成的奠基时期,了解当时的医方面貌,对于我们认识这一时期中医的发展水平也至关重要。该书并非简单的出土简帛医方分类汇总,从全书的体例到具体字词的注解,都体现了作者让更多人了解“简帛医药文献”的初心,书中对各类医方的深入研究皆为作者多年的研究积淀。+ R2 k. F1 x1 J. p% J) L( C; g

3 e3 y+ ]- W  C% S该书的第一章为简帛医方研究概论。因为简帛医方数量众多,所以目前学界在简帛医方领域取得的成果也是最多的。除了字词考释、年代考证等基础性工作,简帛医方中的药物研究、临床分类与疗效研究也成果丰富,单方考证与传承比较研究也在逐渐开展。这一章的内容却不仅限于简帛医方研究成果的综述,而是首先从“文化自信”的角度阐述了简帛医学文献研究的意义,并对简帛医学文献的研究进行了全面梳理与展望。在此基础上,作者还非常有创见性地提出“简帛医学”概念,将出土简帛医学文献纳入中医学研究体系,论述了构建“简帛医学”理法方药体系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其对“简帛医学”进行流派体系研究的思路更是为简帛医书的深入研究打开了新的视野。
6 p: J7 w) a1 X& S  A/ p' v  H: Q1 x2 S9 _2 l, e  z' ]
该书第二章共收录医方466则,皆为已出版的简帛医方中较为完整者,大致分为内科、外科、养生、房中、祝由、五官科、皮肤科、妇儿科、其他类九大类,分别设有九节。收录医方按目前可知的成书或墓葬年代先后顺序排列,若为同时代则按医方数量多少进行排序,时间跨度从战国至东汉。医方的命名,可辨别医方主药、君药者,以药物或药物加主治命名医方;无法辨别主药、君药者,则用主治功效或所治疗疾病命名。这些分类、排序、命名的工作,看似简单,其实会涉及很多具体的问题,比如简帛医书成书年代的争议、疑难病名或药名考释等。作者以分类集成的方式,展现出如此清晰的简帛医方的整体面貌,实属不易。# d  A2 G  }0 u
5 g! p2 `- H& h1 ~9 [' I& P
具体的每条医方,首先收录原文,其中的疑难字词以脚注的形式附有注释。这些注释精炼简洁,取舍得当,对仍存争议之处则兼录数家之说,或阙疑待考。
3 q, q; R. H* ], M8 _1 K* q$ o  {3 `. [, v
该书第三至第七章,是对内科、外科、养生、房中、祝由等五类医方的专门研究。通过对各科所治疾病、用药、治法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初步总结简帛医方中各科治疗的特点。通过统计可以直观地看到,简帛医方中外科类疾病医方数量最多,是当时最常见的疾病。值得关注的是,作者对各类医方中一些具体问题的深入研究,如“内科”一章中对痹症与痿证的专论,注意到简帛医书中“痿痹一体”的情况,并对其进行客观分析和深入探讨;“养生医方”一章中有“补益剂”专论,按照现代方剂学对简帛医方的补益剂进行分类,并对其特色进行总结。此外,书中还结合其他简帛医药文献对养生观念、房中观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皆为作者多年关注的领域。
; K$ Q- D% u' L  R/ H# x6 @
! T# ^3 [3 u! ~7 |, \总体来说,该书是用中医药学理论对先秦两汉简帛医方材料及相关研究成果的一次全面总结和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简帛医学”体系的构建,并在研究实践中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对简帛医方的学科交叉研究、分类比较以及医方溯源、相关的临床研究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据了解,该书只是阶段性的成果,更系统深入的研究工作正逐步开展。希望该书引起更多医学专业工作者的关注,从而更好地挖掘简帛医方的价值,为中医的现代发展提供思路与方法。(杨明明  北京中医药大学)
0 E. i; k  a: p& V( `: D0 c6 {" U- E$ S. n# o$ d

1 A! I+ k) P/ T% j% L(责任编辑:刘茜)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7-30 08:07:58 | 阅读全部
【新提醒】熊益亮研究员《先秦两汉简帛医方研究》出版[来自:燕赵中医]  http://www.yanzhaozhongyi.com/fo ... tid=3012&extra=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1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3131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