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陈建国教授论述:“柴胡劫肝阴”很有重视的必要
曹东义 发表于:2023-7-5 21:22:04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592
“柴胡劫肝阴”很有重视的必要[color=rgba(0, 0, 0, 0.9)][color=rgba(0, 0, 0, 0.3)]原创 [color=var(--weui-FG-2)]陈建国脉证经方 [color=var(--weui-LINK)][url=]陈建国脉证经方[/url] [color=var(--weui-FG-2)]2023-07-04 19:24 [color=var(--weui-FG-2)]发表于北京
; ^: s* o- ?8 v: I[color=rgba(0, 0, 0, 0.9)]
! S3 H  ^" j1 w0 Z) R# z
请点击上方蓝色字体“陈建国脉证经方”进行关注,学习中医经典和脉证经方学说,建立深度阅读交流关系!右上角“…”设为星标⭐

" g4 A1 O7 I' `% j& @
——“柴胡劫肝阴”很有重视的必要
作者:陈建国
“柴胡劫肝阴”的渊源,首见于林北海《重刊张司农治暑全书》,后叶天士在《三时伏气外感篇》中说:“不知柴胡劫肝阴……致变屡矣”。
自此以后,关于柴胡究竟是否“劫肝阴”?甚至于柴胡这味药还敢不敢用?能不能用?这些问题争论了300多年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如此看来,好像难以定论,已无讨论的必要。
1 B* r. ]! q% S5 l8 Z) r但是,柴胡是中医临床最为常用的中药之一,小柴胡汤甚至被尊为“天下第一方”,小柴胡汤的类方比如大柴胡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四逆散,亦均为临床常用被历代医家推崇的高效方,这些方药的合理应用,涉及亿万人民健康,因此,“柴胡劫肝阴”这个说法,至今仍旧悬而未决,很有探讨的必要。0 L3 Z: F0 ~6 ?3 r' {+ B( C
比如,柴胡究竟是否劫肝阴?
7 w7 }' t) [* Y" R为什么有人否认这个观点?
; ]  c; }/ }. g) r7 O! ]如何预防劫肝阴?
+ D, @6 C( q3 ], ]6 e“劫肝阴”后的治疗方案为何?
! v5 Y9 z' E- B甚至,我们中医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争论的局面?
/ _/ L7 W; P, {8 g8 _% s; C如何正确而安全地应用柴胡剂?
8 M% e9 j7 E0 q2 W  `7 Q+ D" Q下面笔者结合临床应用的体会,就这几个问题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0 y: B5 v, X4 L, |一、柴胡究竟是否“劫肝阴”?* t% Q" O0 b  x- q0 }+ p
先说结论,我的答案是,确实“劫肝阴”。" R1 @, ~; p2 e7 c- f2 a
这个结论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理论解析,二是临床实践。6 u6 v1 W  w3 e6 G( Q0 i
1. 从理论上看,麻黄、桂枝、吴茱萸均为发散之品,众所周知,这些药物无论是过用还是误用,均有伤阴之虞,仲景书中已反复告诫我们。
3 _, x1 E4 e# J# j0 o柴胡剂的代表方小柴胡汤,所治的病机为“正邪交争于胁下”,而用了小柴胡汤以后,就“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药物作用的部位是“胁下”,用药后就“上焦得通”,可见柴胡祛邪的方向是向上、向外,属于透发邪气的升散之品无疑。后世认为柴胡具有“升提”的作用,这个认识是正确的。
- g) [- H5 b' U" i2 g* i那么,属于升散之品的麻黄、吴茱萸容易伤阴,同样性质的柴胡也有伤阴之虞,是容易理解的。
  N' a7 C3 b' Z% z2 F  z2. “柴胡劫肝阴”这个观点引起笔者重视的重要原因,是在实际临床中确实容易出现不良后果。比如,笔者经常给患者开具小柴胡汤方一周,结果有些患者由于服用有效后,因为复诊路途遥远就自行连续服用,有的自行抄方一个月后出现不适而复诊,结果有些就出现了“伤阴”的副作用。1 N! E1 R9 W% D2 q% p1 Z8 O
是如何明确已经伤阴呢?一是症状,患者容易出现显著的疲乏;二是脉证,这是笔者得此结论的最重要且客观的依据,具体方法后文会有详解。仅从症状角度如果患者在服用柴胡剂期间出现明显的疲乏,就需要特别关注是不是已经“伤阴”了。, R) v$ p, J& e6 I! A7 o
由上可见,“柴胡劫肝阴”这个说法并非空穴来风,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符合实际的,这个认识确实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2 c7 ?: A( Z) a4 W3 e% Q
柴胡剂是最为重要的经方类方之一,其实,即使是医圣张仲景本人就对柴胡容易伤阴的问题就非常重视,甚至可以说,这个观点是医圣在一千八百多年前就告诉我们了。为何可以如此理解,后文会有具体阐释。
/ {) X1 G" n' P8 R  p( `3 @二、历代诸多名家为何反对“柴胡劫肝阴”?+ G$ M* @% f' T$ Z% V$ s, W
历史上有很多中医名家反对“柴胡劫肝阴”,这是导致后世陷于认识混乱的主要的原因,其实,我看这些观点也都对,关于这些有代表性观点我们有必要一一客观认识一下。
# c1 Q- ]. P6 f6 ], u1. 以柴胡有效而立论
+ I0 j6 }7 l* z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陆续有一些医药名家开始批驳“柴胡劫肝阴”的药效认识。近人章次公曾用大剂量(30~60g)柴胡治热病,谓其“退热通便,稳当无比”,姜春华常用柴胡治外感高热、肝病、胆道疾病及妇女月经不调,即使大量长期使用,也未发现柴胡劫伤肝阴的副反应。程门雪对其“柴胡劫肝阴,葛根竭胃液”极不赞同。
. C/ l$ l! V. T4 n) g) P& \9 O以上是通过临床应用柴胡剂有效而立论,毫无疑问,临床中正确应用柴胡剂非常高效,但并不能证明不正确应用会有“副作用”,这些观点只在纠正“废用柴胡”之偏,而难以否认其劫肝阴之弊。
+ @8 r/ q& C+ E- ?2. 轻用柴胡而立论* q; z* |' a0 L
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在肝病常用药分类部分说:“我认为柴胡毕竟是表药、气分药、胆经药,其能走里、走血分、走肝经,全赖他药协助……至于柴胡虽然升散,因气味俱薄,未必有伤阴劫液的严重危害。”
2 g! y6 n+ M! r3 A  h5 ~- Y* v9 s秦伯未先生经过临床实践得出的结论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先生临床柴胡用量本来就轻,且喜配用养阴之品,如此用药自然安全,但在如此两个前提下得出柴胡不伤阴的结论是不全面的。
' c2 z/ s: Z3 h6 ^3 s3. 以药材品种不同立论# ?; P! G8 U* Y3 I1 e5 r" p
唐宗海先生认为仲景所用柴胡,当为四川梓潼所产,而不应是北柴胡。叶天士为江苏吴县人,可能其家乡一带的柴胡为伪品,损伤肝阴。因为持“柴胡劫肝阴”之论者多为吴中一带的医家,所以赞成唐氏这一推测者较多。谢宗万先生在《中药材品种论述》一书中考证认为,汉唐以前的方书中所用之柴胡当为南柴胡而非北柴胡。
+ J% O+ }, v3 U在柴胡的品种认识上,大概是正确的,也是应当引起我们重视。: s' O( O9 ?& w. X# _* ^
当今有一些业内好朋友喜欢应用原方原量的经方,和他们交流,小柴胡汤方中半斤柴胡大约就是120克左右,他们给我更多的反馈是方用120克北柴胡时,明显觉得药物力量较为峻烈,而改用南柴胡,无论从药物力量还是剂量比例,就较为稳妥而有效。
$ d' q" x2 ]1 T% n% G- G' Y但是,无论是用南柴胡还是北柴胡,只要有其同样的治疗功效,则有其同样的失用之弊,只是程度上的差异而已。所以,此观点仍不足为据。# N1 ~5 L" i) s6 x% J
4. 情感上难以接受这个观点8 G& c: ^/ ?3 F- S
从以上唐宗海先生的这个观点可以看出,先生对医圣张仲景非常尊崇!甚至可以说是竭尽全力地维护!; N! `+ X- e$ a2 R( s: k9 Z1 e$ I
以我所见,当今之所以许多医家反对“柴胡劫肝阴”,并非自己经过研究或实践,真的对这个观点有不同意见,而仅仅是从情感上难以接受的真实表达方式而已。柴胡剂是医圣仲景书中的重要方剂,只要是仲景书未明确表达的不同观点就一概反对,往往容易成为尊崇中医经典的同道们一种习惯反应。
2 Q# L$ I* ]. D& C2 ~( n0 y笔者本人对中医经典同样非常尊崇,对这种情感也非常理解!但我们既然面对的是百姓健康,人命贵于天,就要求我们不得不实事求是地看待诸如此类的问题。
& d* {! i/ G/ Z4 E* F3 P/ o这方面更有代表性的是徐灵胎先生,先生用“杜撰”二字来驳叶氏对于“柴胡劫肝阴”中柴胡副作用的看法。他评说:“余向闻此老治疟,禁用柴胡,耳食之人,相传以为秘法,相戒不用。余以为此乃妄人传说,此老决不至此,今阅此案,无一方用柴胡,乃知此语信然。则此老之离经叛道,真出人意表者矣。”
4 }+ H( q  l9 Q: I8 K# Q以上徐灵胎先生看似批驳叶天士先生不用柴胡之偏,以我看来,实则为情感难以接受,先生真为尊崇经典之性情中人也!观点虽然偏颇,仍旧非常可敬、可爱。+ W" z4 e8 G0 m/ N! I; z
三、如何预防柴胡“劫肝阴”?5 H+ D+ d% ?( {4 i" ?/ Y4 Q- \& |
这是历代医家都没有全面说清楚的问题,笔者认为要从三个方面来解决。
# ?( H) p+ \" O' n1. 不该用柴胡的不能用  ?/ z# l8 ^1 i8 S! a" c  R0 u( [
不该用的时候不能用,该用的时候要用上,这其实涉及到如何准确应用柴胡剂的大话题。下文会具体简略专门谈一谈。简单说,纯正阴虚的病人是不应当应用柴胡剂的,特别是不应重用柴胡这味药。) M6 w$ y- c& b0 C
2. 柴胡剂不能过量应用0 L8 H* l! w7 X0 r5 A3 C
柴胡剂虽好,也不能贪杯。这包括单付药中柴胡的用量过大,也包括柴胡剂不能长期过量服用。
$ m& p. N( l" T5 K+ e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的小柴胡汤事件非常值得深入探究,因为,部分患者经长期服用小柴胡汤出现间质性肺炎以后,并未从中医治病的角度明确其机理。依笔者临床所见,不当使用柴胡剂不但容易导致伤中焦之阴(肝阴),也容易伤上焦之阴、下焦之阴,出现间质性肺炎大概就是上焦阴伤的表现。7 V2 w- h4 S8 B$ j4 z
3. 合理配伍应用柴胡+ s4 I# j0 n0 I' `4 U
可以说,医圣张仲景应用柴胡特别注意避免出现伤阴的副作用,具体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 L( f. A: [$ K% w4 T' T3 |$ q第一、应用透发邪气的柴胡时,一定会配伍苦味的药物。5 G: V/ i' @+ a4 j. S
四逆散中之苦平的芍药,其他柴胡类方中的黄芩,都是在柴胡剂中配伍了苦味的药物。其目的就是牵制柴胡透发邪气的力量,避免失于控制而过于发散伤阴。% @" z. L' s& b8 D7 i5 U. i
在小柴胡汤的加减法中,方中几乎所有药都能被减去,而只要有柴胡在,则黄芩必岿然不动。可见,在医圣张仲景心里,黄芩是柴胡不变的黄金搭档,重点就是为了缓解柴胡伤阴之弊。& j* g5 u7 _) {0 H4 b* b9 F
第二、配伍养阴的药物。
6 @  S. [, d) L7 J! v) _仲景书中经常出现若“渴”加人参,小柴胡汤加减法亦是如此。东汉之人参究竟为何?笔者认为,大概率这里的人参是沙参。至今国内有些地区从古至今仍旧将今天的沙参称为人参,亦为佐证。+ Y3 k( c/ F9 K0 K5 Q. ]1 B
可见,小柴胡汤之妙,并非徐灵胎先生所言的加用所谓补气作用的人参、党参,而是妙在别有深意的沙参!
+ i( W2 U' B: {/ I, t! L在发散作用的方剂中加用具有养阴的药物,是仲景方的常态,比如,麻黄汤中之杏仁、桂枝汤中之大枣、吴茱萸汤中之人参(沙参),均为如此。由上可见,医圣张仲景本身是认可柴胡伤阴的观点的,并且还给我们提供了避免副作用出现的方案。
7 S( y( K: a; e6 O) k四、“劫肝阴”后的治疗方案为何?/ N  Y5 D8 j+ U  w
“劫肝阴”的后果自然就是“肝阴虚”,所以,这里就涉及到“肝阴虚”的准确诊断以及治疗两个方面。
' ^0 s- q4 S& |7 N# |% ?! b从症状上看,临床患者多表现为疲乏,但并非只要出现疲乏症状均为已经“劫肝阴”。
$ H2 ?4 `* ]: E$ v4 g判断柴胡是否已经“劫肝阴”准确而客观的依据是脉证根据脉证就能非常容易且准确地判断出是否已经伤阴、伤阴到什么程度、伤阴到什么范围。关于柴胡剂的脉证以及应用后的变化、伤阴的脉证诊断,会在后文详解。
9 ~" y# o2 e$ p! v7 Y% q如果确实已经出现“肝阴虚”,针对治疗的代表方是甘麦大枣汤,应用其他养阴药,同样有效。4 s4 M& x! f# D8 ^4 V
五、我们中医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争论的局面?
+ e: }+ M6 ]1 _! w" K4 w这是延伸出来的一个大话题,我们中医界总是就一些基本问题、小问题产生争论,甚至这些争论持续数百年、上千年都无定论。换一种说法,就是我们中医即使面对一些小问题,都会出现数百年、上千年都解决不了的局面。
0 h# L9 V  a6 a  C$ o4 {4 O, g为什么呢?
2 s$ n, D# {. i" v9 }笔者认为,是由于中医有更加基本的问题仍悬而未决所致,这个更基本、更核心的问题,就是诊断问题。
" \0 h+ f- ]4 Z0 r; u比如,如果有双方对一个药物究竟是升压还是降压产生争论,解决的方法很简单,拿个血压计测一下不就知道了!同样的道理。
: v( C" S7 K3 C/ o! w主张“劫肝阴”的一方,拿出大家认可的“肝阴虚”的客观诊断依据不就可以了?
- k5 b; ]# g' a0 E4 _0 G+ l# M) G4 e不认同“劫肝阴”的一方,拿出并未出现“肝阴虚”的诊断依据不就同样可以了?* R/ c! H" o4 R. d
问题的关键是,“肝阴”虚和不虚的诊断,至今也没有一个标准,没有一个规矩、评判依据,就出现了你“觉得”虚他就虚,你“不觉得”虚,他就不虚,大家都是跟着感觉走,吵了三百多年也没个结果。  ~% J& E+ z- J8 B1 S) o5 v
可见,我们的中医界缺少一个“血压计”啊!4 _. [( v% k5 X
六、如何正确而安全地应用柴胡剂?
7 Z3 C: z; F; w6 A* ]1 C我的答案是——“观其脉证”用柴胡,这也是医圣张仲景给我们的答案。0 ~9 V6 {2 i' M' ]7 u
具体说,凡是一直符合柴胡剂脉证者,用之必无伤阴之虑,凡是不符合柴胡剂脉证者,均容易出现“副作用”。& c( q) h) X- g0 k
我们就以小柴胡汤为例,其脉证特征是左关太过,即表现为双手寸关尺中,以左手的关部最为超过正常的宽大而有力,这就是小柴胡汤的脉证特征。据此应用,就不容易出现所谓“劫肝阴”的副作用。需要提示,左手的寸部和尺部,可以是与正常相比偏于细而无力的。
7 y/ @: T4 e5 W) N& }. L正确应用小柴胡汤以后,左关的太过脉会逐渐回归正常,这是应用方药有效客观而准确的诊断依据。这也说明,从脉证上看,小柴胡汤确实可以“削减”左关的太过脉。- k( O& W  @0 r( h2 i" B* J
那么,如果没有左关的太过脉用小柴胡汤呢?小柴胡汤同样可以将左关的正常脉“削减”为细而无力的不及脉,而左关不及脉正是中焦阴虚(肝阴虚)的客观诊断指证。/ S/ ]3 J3 U: R1 h) t" ~  @  q
由此可见,柴胡确实“劫肝阴”,而如果柴胡不会“劫肝阴”,就不能使得左关太过的柴胡脉证回归正常,也就是说,如果柴胡不能“劫肝阴”,就没有治疗作用。
1 o- d& b/ Q% c" o临床中,一些患者本来有左关太过脉的脉证特征,自行过量长期应用小柴胡汤后出现不适,主要就是其脉证的变化,左关的太过脉变成了不及脉,这也是笔者通过脉证有此认识的客观依据。$ ?( D1 S4 t8 c- R9 K, E" }
在应用小柴胡汤的过程中,如果左关由原来的宽大有力的太过脉,转而变成细而无力的不及脉,是严重的伤阴表现。这时可以停用柴胡剂,转而用甘麦大枣汤。5 l2 f& y: D2 k# X8 p4 b
如果仅仅是左关的太过脉在逐渐缓解向正常回归,则是方药有效的正常表现。) E1 d+ \/ m# I$ u, n+ V0 F% Z, ^7 L3 P
需要注意的是,过程中如果出现左手的寸部或尺部较用药前出现明显的更细或无力,提示已经出现了阴伤,如果小柴胡汤的脉证仍在,可以稍减柴胡的用药并加用滋阴养液之品即可。
8 t; k4 e0 |9 H; l, z. c其他柴胡类方的脉证也在这里简单介绍,大柴胡汤是双关太过、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双关太过兼双寸溢脉、柴胡桂枝干姜汤是左寸关太过兼右尺不及。. ?/ D! x: [6 k- P$ o
以上这些脉证特征,均符合一个规律,我们将其称之为仲景阴阳脉法。/ Y7 X* v6 w5 s( R
有意深入探讨仲景阴阳脉法的同道,欢迎参加学习班。[color=var(--weui-LINK)]点击链接获取报名方式:第十三期《仲景阴阳脉法》纯脉法培训班开课通知
(报满顺延下一期)1 S& ?4 N9 v" P4 f

/ Y' f$ o% E) z  i* x欲深入掌握仲景阴阳脉法,实现医圣张仲景“观其脉证”的目标,欢迎参加脉证经方云带教。# ]9 l+ n3 c# V5 ^; z
,时长04:26
5 l# S3 [2 i! [+ Q; Y% S
[color=rgba(255, 255, 255, 0.8)]8 i. d3 f& D+ f4 _$ O7 C6 N
1 c4 \+ @1 [7 I3 C# c; J

8 s. u/ n& f  n0 n* p
2 m  ~0 {- O% N: p
; q) D) n9 I+ G$ R( a+ k9 C# B
# Q7 A4 \5 i5 a: q
8 Z% Z. k: S5 d" W( P' S
7 |8 E+ F  A/ H% J: o

" Q. |$ U* g( Y' d1 C3 l: U0 M/ S* U  ]% u( I2 d" j  ]' W

9 G# x( [& {) L( D
3 ~0 i7 F" {( T5 w; l: N- j# v* t* z. T! \; x/ X0 q9 F
/ m; t/ S, M$ E* ^
[color=var(--weui-LINK)]点击链接获取报名方式:[color=var(--weui-LINK)]脉证经方学说云带教& h8 f; |. |& X  B

- m, c3 O8 M0 y! M6 P9 S$ k我们真正按照医圣张仲景所说的“观其脉证”方法,通过临床观察来看,柴胡确实有伤阴之虞,并且,其不但会导致伤中焦之阴(劫肝阴,诊断依据是左关不及),还会导致伤上焦之阴(诊断依据是左寸不及)和下焦之阴(左尺不及)。
+ R! S2 P- I" ~. i# k那么,临床中是不是就不能用柴胡剂或少用柴胡了呢?
$ a7 o8 i# |* B3 p& K0 i" A) ?当然不是。" o' g7 G3 N) m' `& }4 W
中医方药治疗的原理就是以偏纠偏,在阴阳理论下,小柴胡汤治疗的病机和麻黄汤、桂枝汤一样,均为“阴盛”。既然是阴“盛”,其治疗的方法就是损其“阴”,如果不能损其“阴”,其实就没有治疗作用了。1 h! F2 O% g0 X' @9 ]. E) D& Q
众所周知,过用大黄会导致拉肚子、伤阳,而大黄治疗的病机就是“阳盛”,用大黄就是损其“阳”,这本身就是其治疗作用,我们不能由于错用、误用、过用后会出现问题就弃之不用。$ \, c+ j0 o) Y5 N0 g
综上所述,柴胡确实“劫肝阴”,而这个所谓的副作用,恰恰就是其治疗作用。历史上出现这样的争论,其实都对,也都不全对,关键是未能明确其伤阴的诊断问题。& [7 `+ H. Y, q9 m/ L. d# [
临床中,我们可以根据脉证应用柴胡剂,同样可以“观其脉证”,关注方药是否有效、是否已经过用,从而达到祛邪而不伤正的目标。
- V  t- w8 z0 ~# B3 \8 Q% ]
, [" t+ }8 W' [0 J: N9 g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1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3131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