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全国政协委员曹洪欣先生接受采访,在“人民政协网”谈中医
曹东义 发表于:2023-5-24 06:36:13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1950
特殊时期的责任与使命​——记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曹洪欣教授毕国昌
人民政协网
! j3 [8 m  ~6 w
4 Y  y/ A6 J; [$ F

. |+ h' U, s1 E# _

在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今天,健康长寿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热点。特别是通过新冠病毒疫情防控,人们前所未有地更加珍惜生命与健康,更加期望远离病毒感染与疾病危害。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传统中医药也有了全新的认识与期待。

从西周秦汉至清末民国,近3000年的历史中有记载的较大规模的瘟疫555次——“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或阖门而殪,或复族而丧”——而每次大疫流行,都是中医药挽国人于灭顶之灾。数千年以降,诞生了诸如扁鹊、华佗、张仲景、皇甫谧、葛洪、孙思邈、李时珍、李东垣、张景岳、朱丹溪、叶天士、薛生白等苍生大医,中医药理论与实践不断丰富发展,始终护佑中华民族的生命与健康,成为中华文明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时至今日,很多人对于中医药的历史贡献与时代作用了解并不深入。随着西医与中医的碰撞与交流,更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医药的传承发展,更加关注当代中医药人的作为与担当。特别是新冠病毒疫情肆虐之时,很多中医药专家身先士卒,始终在关注和参与疫情防控。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原院长曹洪欣教授就是其中一员。

一、 主动作为 使命担当

2020年,是当代人永生难忘的一年——新冠疫情的出现与持续,对世界各国的经济社会造成了严重影响,改变了社会、改变了生活,甚至改变了世界格局。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走过了艰苦卓绝的3年,战胜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取得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

这场胜利来之不易,它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

这场胜利同时充分彰显了中西医结合的强大优势,为世界抗疫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从武汉疫情甫一出现,中医药就全程参与,对于减少感染、减少重症、减少死亡、促进康复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0年1月24日12点,湖北武汉、鄂州、仙桃、枝江、潜江、黄冈、赤壁、荆门、咸宁、黄石(含大冶市、阳新县)、当阳、恩施、孝感等13个地区全部封城。北京、上海、广东、杭州等地紧随其后,进入公共卫生一级应急响应。幅员960多万平方公里之内,14亿人口无一例外被卷入这场生与死的搏斗。

曹洪欣教授没有直接赴一线抗击疫情,却同样承担着防治疫病的责任,发挥着中医人的作用。其中,他做的三件事令人印象深刻——

第一件是及时将自己对这次疫情的判断公之于众,阐明中医对疫病的认识与防治方法。在2020年1月23日中国法学会组织的专家座谈会上,曹洪欣在发言中提出了“依法保障中医药防控新冠疫情的作用”的建议。

第二件是2020年1月27日通过人民政协报(网)等媒体平台,发布基于透邪解毒法研究的新冠肺炎中药防治方—金柴饮,为赴疫区一线记者及湖北高校3.5万人等提供了有效的预防中药。

第三件是2020年1月30日通过微医华佗云构建线上中医药抗疫平台,2月6日该平台向海外开放,成为全球第一个线上中医药国际抗疫平台。曹洪欣教授作为首席专家带领团队13名博士为海内外疫区病人义诊100天,每天接诊12小时。他还参加了共渡难关抗击疫情中国志愿医生团队,开展防治新冠病毒网上义诊活动,为湖北新冠病毒感染康复的医护人员义诊100余人次;通过微信平台指导德宏中医院等诊治新冠病毒感染者20余例,其中重型病人13例、普通型与轻症8例,全部治愈。

疫情期间,曹洪欣教授带领学生给患者把脉开方

曹洪欣教授所做的这三件事,不仅是他近40年中医学理论与实践的厚积薄发,更是他中医职业操守、大医精诚的具体体现。

二、 敏锐视角下的研判

面对新冠病毒疫情这一重大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曹洪欣教授认为,从中医理论讲,新冠疫情与历史上发生的一些瘟疫没有太多不同。而历史上中医先贤给我们留下诸多成功的抗疫经验,以及因此形成的理论、治法和方药,都是经过几百年上千年检验并不断丰富完善的宝贵遗产。把中医理论和方法技术第一时间用于防治疫病,是中医药工作者落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具体行动,是我们中医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曹教授认为,按中医理论与实践深入分析新冠病毒感染的发病特点,发掘有效防治方法,有利于为中医药介入防治奠定基础,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需要,是维护人民生命健康的需要。

疫情期间,曹洪欣教授了解中药材的供应保障情况。

曹洪欣教授结合防治SARS、甲流等研究工作基础与临床经验提出:“此次疫情于冬季暴发于武汉。武汉冬季阴冷潮湿,结合患者的舌象、脉象、症状分析,其病因属性‘寒’‘湿’为主,属于寒湿疫。寒邪伤阳气,所以患者恶寒、乏力;寒湿毒邪伤肺,出现咳嗽、气促;寒湿毒侵犯脾胃,就会出现脘腹不适、恶心、不欲食、大便不成形或腹泻等症状。”曹洪欣教授还表示,“随着病毒的不断变异,寒湿疫的病变机理也不断变化。然而必须注意的是疫病的流行性、传染性是‘毒邪内侵’,结合‘毒邪’的不同性质,有效‘解毒’是控制疫病发展的关键”。

曹教授把对新冠疫情的判断及时负责地公布,对中医药抗疫提供了具备较强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途径与方法。当武汉抗疫取得重大胜利且看到其中有着中医药贡献时,他打心里高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

疫情得到有效防控后,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中医药事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促进中医药维护人民生命健康意义重大。

然而在早期对疫情作出判断并公之于众,是需要很大勇气和足够的底气的。

勇气,源自曹洪欣教授对人民群众健康的责任。而之所以作出这样研判并在第一时间公开自己的观点,源自曹洪欣教授的理论与实践底气——既有基于对中医药的信任,也有对自己多年从医并且参与抗击SARS的自信。

2003年初SARS暴发。当年3月,曹教授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岗位履新中国中医研究院院长。上任后在北京参加的第一个重要会议,就是有关如何应对非典型肺炎的高层会议。那次会议上,他发现大家注意力都集中在现代化医学技术和检验检测装备上,而对中医药防治疫病的能力鲜有提及。于是,他围绕着“中医药防治疫病的作用”做了专题发言,运用大量历史案例向与会者阐明:中医药对抗击瘟疫等突发流行传染性疾病既有理论,也有实践,这也是中医药应对突发流行性疾病认知方法的优势所在。

他的发言,为中医药参与SARS防治争得了机会,也为中西医结合共同抗疫打开了局面。

刚刚上任中国中医研究院院长的曹洪欣教授清醒地意识到:如何使中医药在防控SARS中发挥作用是当务之急。为此,他组织召开中医药防治SARS专家论证会,在海峡两岸中医药防治SARS座谈会上做主题演讲,及时派出中医临床科研队伍进入抗疫一线,最早组建SARS中医临床研究课题组……这些举措在中医药有效介入SARS防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并获得2项中医药治疗SARS的国家级科研成果:他主持研究的“中医学关于SARS发病、证候演变规律与治疗方案研究”获2005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医瘟疫研究及其方法体系构建”获200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SARS疫情后,曹洪欣教授带领团队继续深入研究中医药治疗呼吸道病毒性疾病,研究“透邪解毒法”治疗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性疾病,研发新药“金柴抗病毒胶囊”,证实该药对多种呼吸道病毒具有抑制作用。新药成果获2014年中国专利优秀奖。

曹教授的学生钟菊迎博士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医药治疗呼吸道流行疾病研究。她介绍说:“透邪解毒法是针对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确立的治法,金柴抗病毒胶囊不仅仅是针对SARS病毒、甲型流感病毒等呼吸道流行性疾病,而且是针对现在流行的多种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特点研制的中药复方制剂,临床与实验研究证实疗效确切。”

新冠病毒与SARS病毒相距17年。曹教授对新冠病毒的认定正是基于他对疫病发生发展演变规律的认知和把握。

2021年2月的一次讲座中,曹洪欣教授强调指出,人类生存发展的历史就是不断与瘟疫斗争的过程。我国几千年中医防治疫病理论与实践的基础,运用中医思维与诊疗模式,再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应该也必须对中医药应对新冠病毒满怀信心。

两个多月后,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这时,曹洪欣教授最初的判断逐渐被许多人想起,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媒体陆续找到他,请他讲授中医药防治新冠病毒的作用;一些国际学术团体也邀请他就中医药防治新冠病毒做报告。

三、 “金柴饮”彰显中医智慧与大爱

2020年春节期间曹洪欣教授通过人民政协报(网)、中国志愿医生新媒体平台把 “金柴饮”药方向全国发布,这一举动,令受益者无数。

疫情期间,曹洪欣教授通过中国志愿医生平台贡献“金柴饮”药方。

曹教授公布的“金柴饮”药方是在经方“小柴胡汤”的基础上加减化裁而成。“小柴胡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后世称为“和剂祖方”,具有辛开苦降、补虚泻实之功效。曹教授依据对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认识,根据新冠病毒致病因素与发病特点,优化“小柴胡汤”处方,形成“金柴饮”。

“金柴饮”有效吗?大多数人最初都会有的疑问。事实上,在笔者向同事朋友推荐“金柴饮”时,得到的大多是婉拒。

即便如此,有关“金柴饮”有效的消息还是不断传来——2020年3月,苏州一家民营企业家告诉曹教授:“我们几百号人春节后从四面八方赶回企业复工,每人服用‘金柴饮’7付,无一人感染,而与我们一墙之隔的企业有不少员工中招。”

那位企业家最初并不知道“金柴饮”,只是听曹教授在当地的一位朋友的介绍,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让员工服用,“没成想还真管用,效果突出”。

2022年3月以来,奥密克戎病毒变异株在部分省市快速传播,应教育部要求,曹洪欣教授结合疫病流行特点调整金柴饮处方,无偿献方—金柴颗粒,支持教育系统抗击疫病,吉林、上海、河北、天津等地30余万学生服用金柴颗粒预防新冠病毒,为教育系统科学防治疫情、有效阻断疫情传播、保障师生生命健康和校园安全作出积极贡献。为此,教育部专门致信感谢。

四、 这一切看到了吗?

曹洪欣教授在疫情期间作出的第三件事,是作为中医专家通过互联网救治了100多位新冠患者,做出与抗疫一线医生同样的贡献。

这还要从一次微信求救讲起。

2020年1月26日,武汉封城后第3天。曹教授在读博士生小陈晚上给他发去一则微信:“老师春节好,我在北京,刚跟武汉某医院一位老师通话,他们现在都在全力以赴抢救病人。有件事还请老师帮忙,我大学时带教老师的妻子,某医院的护士,不幸感染新冠病毒,已被确诊。他们希望曹老师帮助诊疗。具体情况:患者女,38岁,3天前开始发热,体温38度,近两天每天凌晨1时左右开始高热,体温达39.5度,伴有恶寒、寒战、时咳嗽,两次CT显示:肺部炎症逐渐加重。请曹老师帮忙看看,开方救命。谢谢老师!”

当晚曹教授与小陈通电话详细了解患者发病基本情况,并告诉小陈让病人照张舌象照片。曹教授习惯通过微信给一些患者看舌象并开处方,免去患者和家属许多求医看病环节,节省时间与费用。

患者很快把舌象照片发给曹教授。舌质淡稍暗、苔白微腻。曹教授观其舌象,认为其证属寒袭肺卫,病入少阳,应以和解少阳,散寒解毒,宣肺益气。用小柴胡合桂枝汤加味。

1月27日早,曹教授开了14味中药的处方:北柴胡20g、黄芩15g、法半夏9g、党参15g、茯苓15g、桂枝10g、白芍20g、川芎15g、浙贝母10g、金银花30g、连翘30g、蝉蜕15g、甘草10g,生姜5g。5剂,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两次服。

这个药方一共才14味中药,能有效吗?然而,结果却令患者丈夫大为震惊——“高热退了,真的没再发热?”作为一名护士的丈夫,他很清楚,高热能不能降下来,是能否治好新冠肺炎的第一步。

医生和护士也觉得对此好生奇怪,多次检测结果显示,患者体温一直正常范围。这几日令人惊恐不安的“夜来烧”没有发作,十几天来积聚在心头的忧虑和恐慌终于得到些许释放。

1月28日下午,小陈再给曹老师发微信:“老师,昨天找您帮忙开方治疗的新冠肺炎患者喝了中药,今天反馈昨晚没有发热。唯起床活动后咳嗽、气喘。已嘱咐患者继续服中药治疗。谢谢老师!”

看到这则信息,曹洪欣教授非常高兴,这一剂药的作用,说明对患者寒袭肺卫,病入少阳辨证的准确认识,而以和解少阳,散寒解毒,宣肺益气的治法以及小柴胡合桂枝汤化裁的治疗思路符合患者的病情。

1月29日上午10点半,小陈再次给老师报喜:“老师好,前天找您帮忙开方治疗的新冠肺炎患者,刚反馈热退后,核酸检测已经转阴,唯时咳嗽,气喘。患者和家属更是喜出望外,直呼曹老师救命了!”

曹洪欣教授则回复小陈,原方加苏子15g、杏仁10g,并询问体温多少。小陈回复称患者体温36度多,一直都没再发热。

3剂汤药没喝完,核酸检测由阳转阴,这个结果既令人欣喜,也催人深思——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真的有效。

1月31日护士再次给患者进行核酸检测,结果仍然是阴性,一家人彻底放下心来。

2月15日,小陈按照曹洪欣教授的吩咐,电话随访护士和其家属。对方反馈的情况更是令人振奋:气喘、头晕等症状消失,体力及精神转佳,偶有胃脘不适。曹洪欣教授叮嘱:继续服用中药调理,巩固疗效。

2月18日,愈后的女护士出现在江夏中医院,再次参与到疫病防治工作中,并表示要献出自己的血浆,去帮助其他患者。

她的回归让同事惊讶,甚至有人怀疑她没有感染新冠病毒。本院的一位老专家看过她的资料后对同事们表示,这位护士确实感染了新冠病毒,有这样的结果,全靠曹洪欣教授的药方。

这位护士只是曹洪欣教授成功救治的新冠病毒感染者中的一例。此后,被曹洪欣教授成功救治的新冠患者超过百例。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成果!

有一位痊愈的新冠患者很形象地比喻:得到曹教授救治,就好比黑夜里漂泊在汪洋大海,极度危险和恐惧时,突然发现眼前闪现一艘船,这艘船就是患者的 “诺亚方舟”, 搭乘上它,就会抵达生命的彼岸。

曹洪欣教授认为中医治疗新冠病毒感染要注重驱邪与扶正并举,使邪有出路,正气得复,调动体内抗病能力与抗病毒相结合,既能明显缩短发热时间、改善临床症状与肺部炎症,且有助于核酸检测转阴,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及西药毒副作用、减少后遗症与并发症、缩短病程等。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应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的作用,推广中医药防治方法,全面提高防治新冠病毒的能力和水平,为有效控制疫情贡献力量。

五、 互联网抗疫模式

2020年1月31日,曹洪欣教授通过微医华佗云上线我国首个中医药抗疫平台,2月5日上线国际中医药抗疫平台,作为首席专家,他率张华敏、蔡秋杰、张玉辉、赵凯维、王乐、钟菊迎、代金刚、杜松、申力、赵静、刘寨华、范逸品、刘先利等13位医生,通过互联网平台,每天线上诊疗12小时,义诊100天。

疫情期间,曹洪欣教授通过微医华佗云中医药抗疫平台免费在线义诊。

曹洪欣教授指出:“疫情防控特殊时期,通过构建疫情防控新机制,更有效地发挥中医药作用,同时,通过互联网技术,探索中医药服务健康新模式,走出一条‘中医+互联网+健康’的新路子。从疫情发展的具体情况出发,同时也考虑到锻炼一批直面疫病的中医药人才,为国家疫情防控定向培养中坚力量。”

曹洪欣教授的博士生、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小蔡博士收到同学的一条微信:“我弟弟在武汉工作,这两天好像感染病毒了,1月27日开始流鼻涕,腹泻,突然发烧,现已高烧了。”

蔡博士从微信的字里行间,已经读到对方的恐惧与不安。她告诉对方:“这样吧,我导师组织我们开通网上平台义诊,明早曹老师第一个出诊,你早点抢个号。”

同学听从了蔡博士的建议,在网络平台上第一个挂上了曹洪欣教授的义诊号。曹洪欣教授听过刘某家人在视频里的叙述后,请刘某将面部靠近手机屏幕,对准舌头,观察舌象。舌质淡而稍暗,苔黄腻。他略加思索后便开始处方:柴胡20g、黄芩15g、法半夏9g、党参15g、茯苓15g、生石膏(先煎)30g、连翘20g、浙贝母10 g、苦杏仁10g、藕节15g、桂枝10g、葛根20g、生甘草10g。3剂,日1剂,水煎,分早晚服。

刘某服药后,当晚热退,直到痊愈再未发热。那晚一家人终于睡了一个安稳觉。

此后,刘某又三次通过互联网平台接受曹洪欣教授的诊疗,几次方剂调整,其病情逐渐好转直至痊愈。

刘某及其家属都很高兴,一再感谢曹教授救命之恩。“又成功治愈新冠患者1例!作为医生,在疫病流行之际,能够救人于危难之中,患者的认可是最佳的褒奖!”曹洪欣教授说。

“互联网+中医药”诊疗,让中医药实现了诸多重大突破,焕发出青春活力。这种模式是在一个虚拟的空间使医患双方“见面”,使诊疗程序相对简单的中医更加凸显出优越性,不仅免除了患者和家属的旅途劳顿,减少了寻医诊病的时间和费用,更规避了院内交叉感染、加重病情等风险。作为“微医华佗云上线中医药抗疫平台”的首席专家,曹洪欣教授携带着中医先祖圣贤日积月累留下的锦囊妙计,在云端悄然无声地为人们开辟了一条生命通道。

2020年2月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在疫情防控中做好互联网诊疗服务工作的通知》,倡导互联网诊疗模式。而疫情期间曹洪欣教授带领团队的积极探索,正是中医药防控疫病、传承创新的生动实践。

这也是曹洪欣教授在互联网上开办的一次公开课。13位弟子,在老师的指导下,以透邪解毒法为基础,接待每一位新冠患者或疑似病例。13位博士专家在那段义诊时间里都通过了大考,成功救治许多新冠患者,甚至是给予他们新的生命。通过参与这次疫情临床实践,着实积累了诊治新冠病毒感染的临床经验,提高了临床诊疗能力。这是属于中国中医抗疫史上的精彩历史片段。

据不完全统计,义诊100天时间里,曹洪欣教授团队诊治新冠病毒感染者100余例、治疗排除疑似病例400余例、治疗各科疑难疾病600余例,包括海内外新冠病毒感染确诊病例与核酸转阴后遗症康复患者的诊疗,帮助核酸转阴后遗症康复患者答疑解惑,提供有效咨询,在实践中培养了一批可以在突发性流行性疾病面前冲锋陷阵的有生力量。实实在在地体现了疫病流行期间中医药人的奉献、责任与担当。他们的实践,还对“互联网+中医药”服务模式的应用进行了有益探索,以期在未来通过中医药维护健康,防治慢性疾病、疑难病和突发流行性传染病等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

新冠病毒感染属于中医疫病,其发病初期的主症之一就是恶寒,分辨恶寒程度与特点,对于明辨疫病病因、病机、病类、病位与病势,动态把握疫病变化,准确用药截断病势、控制疫病发展从而提高诊治疗效,具有积极意义。曹洪欣教授总结归纳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恶寒特征主要有但寒不热、恶寒发热、寒热往来等不同表现,提出恶寒从温解论治、寒热往来或高热反复从透邪解毒论治、病后畏寒肢冷从益气温阳论治的诊疗思路,在疫病防治中重视对恶寒程度深入分析,发掘中医疫病诊治精华,有利于提高中医防治疫病的能力和水平。

曹洪欣教授对于新冠病毒疫情的防治,不仅在临床实践上准确抓住了这个突发疫病的病机特点、证候特征,找到了合理用药、截断病势、控制疫病发展而提高诊治疗效的办法,而且及时总结临床实践,并将其上升到学术高度,以期促进交流,提高中医药防治水平。这是对中医药服务民众健康的传承和发扬,也对今后中医药更好地参与传染病疫情防控具有积极意义。

六、 传承创新 魅力无限

面对新冠病毒,人类社会不得不承认在互联互通、科学发明与发现无所不在、人工智能无所不能的当今世界,现代医学科学和技术暴露了太多的短板,一时无法应对。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各个国家找不到可以有效治疗的药品,期盼疫苗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有科学家分析称:新冠病毒或许会长期存在,而不像SARS那样突然消失,这无疑给人类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如何应对这个纠缠不休的病毒?我们还有什么更好的解决途径与措施吗?

疫情期间,曹洪欣教授带领学生给患者把脉开方。

新冠病毒给人类出了一道难题,中国为解开这道难题贡献了智慧和方案。而中医药是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中医表现出的独到的智慧和能力,必将写入历史。作为当代著名中医专家,曹洪欣教授融合先贤医家的智慧,运用透邪解毒法,在实践中传承创新,彰显了中医药应对重大瘟疫的优势作用。这是中医药的荣光,也是他本人的荣光。

七、 奉献是大医的责任

2022年12月上旬,“新冠病毒防疫工作新十条”(简称“新十条”)发布,各地感染率和重症率迅猛蹿升。北京、上海、河北、河南、广东等率先解除封控,涌现出的新问题、新情况错综复杂,特别是老年重症病人陡然增加,医院压力巨大,医护人员的压力难以承受,恐慌和焦虑在这些城市弥漫。

疫情期间,曹洪欣教授接受新华网采访。

我们怎么办?就这样躺平吗?

此刻,曹洪欣教授挺身而出,与三年前一样,第一时间出现在抗疫第一线。

照理,他可以不这样做。因为仅凭他的地位、资历和影响,不必像一位普通医生那样冲锋陷阵于一线。可他却始终站在了第一线。原因只有一个,他期盼和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多救治一些病人,他非常清楚通过努力可以挽救一些新冠病毒感染病人,可以运用中医药减少病人与家庭的损失。这不仅仅是一种医生的职业行为,更是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与担当,是精诚大医的风范。

“新十条”颁布的第二天,即2月8日早晨7时许,当曹洪欣教授出现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门诊部时,有的患者带头报以掌声,一些老患者是知情的,他们知道曹教授妙手回春的能力,知道他对救治这个疫病有自己的“拿手好戏”,他只要出诊则注定要使一批患者转危为安。

患者的掌声是由衷的情感流露,更是对曹洪欣教授医术的高度认可。

曹洪欣教授刚刚坐下,一位两鬓花白的80多岁长者推门而入,他激动地向曹洪欣教授深鞠了一躬,“曹教授,你的药真是与众不同!10天前,我用了您开的汤药,当晚就退烧了,第2天咳嗽和肌肉酸疼明显减轻,第3天难以忍受的嗓子疼痛就消失了,第5天核酸检测转阴。”老人家地道的京腔京调颇有些感染力,旁边跟诊的几位博士生目不转睛地倾听。

“这个病毒感染就这么好啦,我是怎么也没有想到啊!”老人家越说越激动,“您是我的救命恩人呐!我以为这次我肯定是挂了,可现在我仍然活着,这是死里逃生,我清楚,清楚得很!” 老人眼里噙满了泪水。

曹洪欣教授冲着老人家微笑着说:“不会,相信中医药啊。”

“相信中医药,相信曹教授。这不,我把儿子也拽来了,他也中招了,救救他吧。”老人恳求道。

老人的儿子接上话茬,“曹教授能治新冠病毒感染而且疗效这么好,出乎我们的常规想象。我在网上发现2020年初武汉封城那会儿,您就率领13位高徒在网上义诊100天,成功救治了150多名患者……” 父子俩想表达自己对曹教授高超医术的赞美,表达自己的感激,以求进一步的救助。

“此刻诊疗选择的对与错,是生和死的区别。” 在一旁候诊的患者说了一句金句。

这是在奥密克戎病毒包围下,患者对曹洪欣教授医术赞誉的一个镜头。这个镜头可以延伸到他自2020年1月下旬对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的定性和向全国献方“金柴饮”,延伸到从疫情一出现,他就带着学生给武汉感染者提供在线诊疗,延伸到疫情三年来,他一直坚持在中国中医科学院门诊部、广安门医院和鼓楼中医院门诊部出诊。哪怕是疫情感染最严峻的时刻,他仍然坚持为患者诊疗,从未间断。他还行走于京城的一些家庭往诊,在病毒感染的巨大风险面前,他无所畏惧、不辞辛劳,将关爱送给患者。

在“新十条”实施不到20天时间里,曹洪欣教授成功救治奥密克戎感染者300多人,其中90岁以上老人10多位。一位95岁的耄耋老者,患病后反应剧烈,体温快速上升达38.9度,一家人焦急万分。曹洪欣教授1付中药汤剂,老人3小时后高烧开始下降,第2天体温恢复正常,周身疼痛消失,第3天抗原转阴。子孙们先是惊奇地不敢相信,“我国的中医药太厉害了!”

一位孕妇,全家人千方百计地保护着她,可还是没有逃脱病毒的侵扰,中招时体温很快升至38.5度。还有十几天就要分娩了,却染上了这个病毒,一家人急得团团转。找到曹洪欣教授让一家子人稍微放下一点心理负担。他以保胎透邪解毒的思路给孕妇下了处方。1剂药服下不到2小时,孕妇就开始慢慢热退,5剂药后抗原转阴,再过1周顺产1女婴,母女安全无恙。丈夫喜极而泣地说:“感谢曹教授啊,这是救我家两口人呐!”

毋庸置疑,曹洪欣教授把脉开方针对性强、疗效确切,众人称赞。可是,没有几个患者会知道,曹洪欣教授辨证论治新冠病毒感染的基础方就是2020年2月9日向全国免费献出的金柴饮。如果能有更多人使用这个方剂,就能更有效地干预呼吸道病毒感染。

作者也感受到金柴饮是防治新冠病毒感染的有效处方,去年11月2 0日私信曹教授请得金柴饮药方。当天就近抓药、泡药、煮药、用药,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让我一刻都不敢耽搁,服下金柴饮汤药。这是因为我了解到,3年来这个药方在许多地区疫情防控中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苏州高新技术园区几家企业使用了金柴饮,员工几乎没有感染;吉林省教育系统30余万学生成功抗疫,同样证明了金柴饮的效果;2022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6万多学生暑期的离校返乡,金柴饮颗粒帮助那些学生成功摆脱了疫情的侵袭。

大医的态度从来都是但求施救不问回报,曹洪欣教授正是这样大医。他第一时间献出方剂,殚精竭虑地救治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千方百计地减少病毒感染带来的危害,这是他强烈的使命感和历史责任心使然。除此,他那种淡泊名利的超脱,无私无欲的豁达,是崇高情怀和高尚境界的体现。

人非神仙,谁能无病?只要你活得足够长,各种疾病都会不请自来。疾病防治是人生必须要面对的课题,很多时候,除了疾病、自身免疫力和医疗技术等方面的原因,患者本人的选择至关重要。而这种选择,当然前提是由认知决定的。认知支配行动,判断正确与否是决策对与错的前提,其中是否找对医生尤为关键。

幸运的是,不少新冠病毒感染者选择了曹洪欣教授,而曹洪欣教授也用高尚的医德和高超的医疗技术回馈了他们。

“医者仁心,是我坚守一生的原则!”曹洪欣教授表示,不管是平时,还是重大瘟疫出现的紧急时刻,他都会一如既往用心用情治病救人。这是杏林精神,也是医者使命。

曹洪欣教授接受人民政协网《尚医》栏目采访,讲述中医药抗击疫情的优势和效果。

曹洪欣,1958年2月生,医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99年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2003年至2010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发展战略咨询委员,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医学百科全书》中医药类总主编,中国非物质文化保护协会副会长兼中医药委员会会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一、二层次人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代表性传承人。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被俄罗斯外交部授予国际合作发展奖,俄罗斯自然疗法学会授予盖伦奖章。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主编出版著作60余部。


/ [% O* `% r" \6 U4 B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5-24 06:54:03 | 阅读全部
2003年,在强调按《传染病防治法》管理非典、用科学战胜非典之后,这正如朱良春教授告诉笔者的那样:“西医运用已有的设备与手段,对症处理,成为主流,一统天下,中医几乎没有任何插足的余地,不是邓老等大声疾呼,敢于参与,恐怕中医药将一直被排斥在外,不予考虑,那将是中医药的极大悲哀!”在北京的中国中医研究院的院长曹洪欣、副院长刘保延、天津中医学院院长张伯礼、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严世芸等都有中医药不被理解、难以早期介入非典治疗的有关论述,可见问题的严重性,几乎是积重难返、历久弥新。
5 T8 J  T1 A/ }邓老寄信后不久,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长佘靖打电话告诉邓老:“您写给胡总书记的信,他收到了,他要我打电话谢谢您!”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5-24 06:54:50 | 阅读全部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5-24 06:54
. K& Y/ Y; _" F( e& ^/ [  C2003年,在强调按《传染病防治法》管理非典、用科学战胜非典之后,这正如朱良春教授告诉笔者的那样:“西医 ...

5 p7 W$ Y4 V) A" q& h. W6 f+ I& ~中国中医研究院主编《中医药防治非典型肺炎(SARS)研究(二)》第47页记载:“4月30日接参加吴仪副总理座谈会通知后,(刘志明研究员)即提笔写信给吴仪副总理,在座谈会前交于她”。此后不久,新闻联播里传来消息: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卫生部部长、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总指挥吴仪,5月8下午与在京的知名中医药专家座谈,强调中医是抗击非典的一支重要力量,要充分认识中医药的科学价值,积极利用中医药资源,发挥广大中医药医务人员的作用,中西医结合,共同完成防治非典型肺炎的使命。中医药的大军终于开进了抗击SARS的主战场。
& m/ }/ U& ~+ ^- U$ }  t9 o( L说到老专家们呼吁中医介入治疗,我们还欣喜地发现中青年中医之中,也有人在为中医药作用的被漠视而大声疾呼。成都中医药大学李戎教授在2003年4月,看到某西医专家在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向国内外观众介绍SARS防治知识的时候,主持人问现场的嘉宾专家:中药可否参与防治?其中一位西医专家(当时没有中医专家参加此次访谈)很委婉地说他不认为中医中药能够介入防治SARS这样的传染病。主持人紧追不舍地要他回答得再明确一些,那位西医专家仍然一直重复、坚持他不相信中医中药能防治SARS的观点。4月26日某著名西医专家在香港电视台对观众说,中医药解决不了SARS问题,已经治好的SARS患者没有一例是用中医药治好的。这种不负责任、没有调查研究的言论在当时广为传播。李戎教授看了中央台国际频道的节目,立即打电话过去发表意见,并建议说:“中医与西医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体系,西医专家中许多人根本不懂中医。希望中央电视台尽快请真正懂得中医的中医专家,就中医中药防治SARS的问题向广大观众做介绍”。第二天,李戎教授用一整天的时间给主持人写了一封长信,全面述说中医药介入防治SARS的极端必要性以及中医中药为什么能够防治SARS的科学依据。他的建议和信件寄出去不久,该频道真的请了中医药专家当嘉宾,就中医药防治SARS的问题向观众做了一些介绍。5 g) m0 i# d' O" O1 |
中医界人士关心SARS防治,积极建言献策的现象非常壮观。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5-24 06:57:11 | 阅读全部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5-24 06:54
+ k9 \+ _& R9 _- ^5 T. i( {% `中国中医研究院主编《中医药防治非典型肺炎(SARS)研究(二)》第47页记载:“4月30日接参加吴仪副总理 ...

" R2 b$ e6 x  |! \- c' M7 {% q中国中医研究院院长曹洪欣教授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长期以来中西医分离,不对等发展的现实,加上有些人不了解中医药,质疑其疗效,客观上阻碍了中医药早期参与非典治疗的良好时机。(见《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6月16日常宇的文章《非典给中医药的启示》)5 b+ M6 x) D- |+ X( D( R
2003年7月2日,《中国中医药报》记者张东风在采访中国中医研究院副院长刘保延教授时说,在北京非典初期,中医药无法正式介入非典治疗与西医协同作战,面对广东中医取得的经验,有人则是一脸的不屑:你们是随机、双盲吗?
) t3 Q$ J. q7 m* @0 C; ~天津中医学院院长张伯礼教授也说,不断有人质疑,中医治疗非典的切入点在哪里。(见《中国中医药报》2003-8-2-11)) A+ u1 A' |- v$ T8 i. x% \+ t6 v
2003年5月26日《中国中医药报》介绍,上海中医药学会会长施杞说,中医防治非典,目前还存在“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一是上头“热”——中央领导、国家卫生部“热”,如国务院副总理兼卫生部部长吴仪,她多次提出要让中医参与防治非典,充分发挥中医在防治非典中的作用。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副市长杨晓渡也十分重视发挥中医药作用,百忙中他们几次到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看望中医专家,要求上海中医界在防治非典中努力发挥作用。二是下面“热”——广大群众信赖中医中药,一听说非典传染性大,马上想到的是找抗病毒的中药吃,如板兰根、金银花等。群众相信中医中药在抗病毒方面是有作用的。但是在一些中间环节上还有点“冷”,由于门户之见,个别医院中的少数人不太相信中医,认为很难用具体事实证明中医治疗非典是有作用的。这对中医发挥作用形成无形障碍,不利于提高治疗非典的疗效。如何才能更好地开展中西医的结合?首先是各级领导要真正重视,相信中医对病毒性传染病的治疗是有作用的,可以弥补西医的不足。要看到,西医用大量的激素、抗菌素治疗非典虽然有作用,但是副作用也不小,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典的效果肯定好于单纯用西医治疗。% h( y4 f' o' x3 h) o
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严世芸教授说:由于门户之见,西医对中医还不太了解,少数人对中医防治非典有些想法,总感到中医治疗非典究竟有无效果,很难证实。但我认为,目前西医尚缺乏可以直接抑制病毒的药物,而中医不仅可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而且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这是被长期的卓越的临床疗效所证明了的事实。因此,中西医结合抗非典比西医单干要好得多。
2 P% i/ M6 I2 B3 X3 ^由种种证据表明,中医药参与治疗非典,遇到了重重障碍。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历久弥新”的。9 Q% h" B8 ?' y  C- R% G- a$ W
2003年5月19日的《中国中医药报》刊登毛嘉陵的评论说:“我国宪法早已规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要把中医和西医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然而,在不少人的意识中,常常将中医药放在从属的地位上。十多年前,很多老中医都寄希望成立专门的中医药管理机构以改变一些被动局面,而现实却告诉我们,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中医药的发展还任重道远。在前段时间中,广东省中医院如果没有直接接收非典患者,中医药能有这么多机会参与非典的防治吗?没有实践机会又怎能证明中医药的疗效?中医药还没有参与,又怎能草率地就认为中医药只能作为‘辅助治疗’?其实,防治非典的工作,无论对中医还是西医都是一个新的挑战,哪个都不能说谁比谁更强,惟有携手合作,才能为患者的健康带来更大的希望。”. ?6 k- q2 Y8 I7 C1 ?" `6 @
2003年6月9日《中国中医药报》记者常宇的报道:“他们带回了1500份珍贵资料——东方医院派驻长辛店医院医疗队中医药研究纪实”是这样介绍的:* J0 r( g2 B# |9 q
东方医院派驻长辛店医院医疗张允岭和张晓梅医师在SARS发病率最高、传染性最强、危险性最大同时也是最具临床观察价值之时,克服种种困难,及时地对SARS患者进行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观察工作,并获得非常完整而珍贵的资料。临危受命,东方医院神经内科医师张允岭和呼吸热病科医师张晓梅几乎同时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想法:既然我们来自中医院,我们就一定要尝试用中药来治疗SARS,并一定把科研资料带回来。
: M0 \3 t# i8 {7 g张允岭和张晓梅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首批派往丰台长辛店医院的医生。当时,正是北京非典疫情最严重之时,每天发病数都在100人以上。由于对非典还不十分了解,加之治疗方法、隔离、消毒措施都处于探索阶段,尤其一线的医护人员随时在受到死亡的威胁,所以人人都非常恐慌。虽然心情沉重,他们却义不容辞。他们抱着这样的想法:即使自己真的在长辛店倒下了,也要把观察资料带出来,一定不枉此行,给同道留下中医治疗SARS的经验!恰巧,他们有这样的基础和准备。早在广东省SARS发病期间,张晓梅在广东省中医院呼吸科工作的师弟就与导师姜良铎教授和她交流信息,使他们对SARS有所耳闻,也有了准备用中医药治疗SARS的意识,只是没想到它来得这么快,这么严重。/ _- y! Y5 @) R+ s  Q
4月上旬,姜良铎教授等预防非典的八味方被媒体广泛转载,市民争相购买。后来,佑安医院、地坛医院多次请周平安教授、姜良铎教授会诊,这都为张晓梅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她密切观察着SARS发展、并搜集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正是有备而来,在去长辛店医院的前一天下午,张晓梅和张允岭在姜良铎教授指导下,参考了广东省和姜良铎的治疗经验,紧急地制定了中医药治疗SARS的方案,决定采用姜良铎教授根据患者三个时期表现制定的非典1号方、2号方、3号方。
- M- A+ T( |2 c4 T0 F+ D, N! ~4月19日,匆忙地带着姜良铎教授的三张方子和方案,他们奔赴丰台长辛店SARS医院。他们怎么也没想到,临床观察和资料搜集工作竟是如此的艰辛。0 w" m* S' m% O* Y2 n" Z8 P. o; r3 o
绝不错过最佳用药时机:长辛店医院的工作条件十分艰苦,整个医院只有一部电话,临时改造的宿舍有的还漏水。更让他们感到困难的是,在这里没有中药注射液,而且中药房里饮片也所剩无几,处方中许多中药竟一点也没有。
, j' B2 `' k( ]3 ^4月20日,一位年轻患者抢救无效死亡,这使他们心情异常沉重,他们仔细察看了这位患者的病例,发现病情进展相当迅速,2天前胸片肺部阴影才鸡蛋大小,而到了第七天就布满了双肺。如果抓住时机,在高热早期及时用中药退热,促进炎症吸收,是否有可能使患者顺利地度过喘憋期而是另一番结果呢?$ K% G* ?0 [2 a/ D. Y
当晚,他们得知与他们并肩作战的东直门医院急诊科大夫段力军死亡的消息,又一次被震憾,对付SARS,要想尽各种办法,中医中药再不能袖手旁观了!不仅用中药来挽救患者的生命,同时要用数据来说明中药的作用,进而推广,以告慰亡者的在天之灵!经验告诉他们,这是SARS发病率最高期,病情进展最快期,也是观察中药疗效最有说服力的时期,绝不能错过,为了完整的珍贵的科研数据!* ^  g1 ]6 V9 W+ M# `6 o4 U+ w
事不宜迟,4月21日,他们向上级领导提出加用中药的要求,马上有人反对,因为对SARS西医现在还没有确定方案,此时用中药,出了人命怎么办?治愈率下降怎么办?干扰西药效果怎么办?尤其是有西医指出中药注射液若出现不良反应,现在这么紧急的时刻,对于传染性这么强的SARS病,抢救中广泛感染后果不堪设想,谁来对此负责?2 X+ }' n/ t# V- r/ c0 v* w. E; h3 V
张允岭挺身而出,这位曾留学日本的中医博士后的几句话颇有份量:“中国人之所以对中医有感情,就在于它在多次重大疾病的治疗中一直显示着独特的疗效。中医自古就有治疗温疫的经验积累。说中医疗效不确定,可西医也处于摸索,激素也在超常规使用。中药在用量、使用方法、给药途径上,都相对安全”。
# W9 g- Y* L6 u# _* {& l直觉告诉他们,中西医结合效果肯定好。在仔细观察后,他们发现,SARS除了强感染性、进展迅速外,其余的症状都常见。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他们自信地认为,对于发热、喘憋、全身疼、关节痛这些症状,中医还是有一定的经验积累的。而撤减激素、增强免疫力等,中医都是有很好的治疗经验和例子的。
) Y; \: ^2 J, S  n" H" s9 e张晓梅硕士研究生课题就是“中药对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免疫因子影响”,在使用中药退热、止咳、消除头身疼痛等方面做过临床研究。在东方医院又体会到周平安教授治疗肺纤维化经验,心中对中药的作用还是有所估计和把握的,加上三张方子是姜良铎教授亲自对SARS病人观察后拟定的,这也增加了他们的自信。虽当时还没有政策上的支持,但病情集中爆发,一方面,病人急需中药以逆转危候,一方面,这是科研观察的关键时机。此时,中日友好医院、宣武医院未转型,小汤山医院未建成,长辛店医院在3天之内就收满了患者,他们病情极为相似,进展极为迅速,这都为随机选取、对照观察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尤其是当时,西医专家认为中医疗效不确定,就是因为到现在还没有一份象样的严格对照的数据。
( y: W  x; j% a于是,张允岭多次找丰台区领导协商,丰台区卫生局张扬局长、刘晓苏副局长也非常重视,两次开会讨论后,尤其是看到已准备好的方案后,他们信服了。长辛店SARS医院副总指挥金跃文马上做了部署。4月23日中药静脉注射药全部到位,4月25日紧急调入中药饮片和中药煎药机,现请了煎药工。当天,中药汤剂全面地使用了,资料的收集也开始了。) ~, n# o. }! G3 a2 {) B' L7 y
冒生命危险看舌象:接下来的工作尽管辛苦危险,却让人兴奋和欣慰。张允岭和张晓梅除了每天6小时的病房工作加上换穿防护服、清洁洗涤时间外,还要对患者中医病情做细致观察,张允岭教授曾带着3层手套摸患者的脉象,发现一律是弦脉,只能辨别迟数了。那么舌苔观察就格外重要了。
/ @9 i; ?, w( A& w7 f2 @要准确地观察记录SARS患者的症状,尤其是舌象,就要冒更大的风险,有更多被感染的机会,因为查舌象时,必须要求患者摘下口罩,近距离观察,并要在房间停留很长时间,还要不断与患者谈话,厚厚的防护服常使他们喘不过气来,以至于他们出病房后常心慌、胸闷。但他们没有退缩,他们深知只有亲临一线获得的一手资料,才能真正为认识SARS中医病机尽一份力,才能对中药疗效评价有说服力。  张晓梅与同事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如果我们永远地倒下了,你们一定帮我们把资料带出去,它们太珍贵了!”已经解除隔离的她,现在做梦还经常能梦见自己憋闷得透不过气来地抄写着厚厚的资料。
1 o- X2 C, w2 }0 r现在已经是课题负责人的张允岭说,当时并没有想到课题,想到什么成果,只是觉得这是一个绝好的时机,我们一定要用数据来说明问题,这些资料的获得真可谓千辛万苦!4 \$ H# q5 N; E2 M
也就在这段时间,他们观察到了在平时临床上很少见的深绛舌、紫绛舌、浊黄腻苔;真正感觉到疫病进展的神速,两天前还活灵活现的人,现已经神昏错乱,撕掉了护士为其戴上的4个鼻面罩,7次拔掉呼吸机管;真正体验到高热之后气阴骤伤的原理,病人虚弱得连大小便都得护士来帮忙,话都说不出来,这些一手的资料和感受他们终生难忘!! M* Y4 Y( y' L! X% `
值得欣慰的是,在使用中药一周之后,中西医结合组患者中毒的症状明显改善,患者的情绪马上好转,也减轻了对死亡的恐惧。在整个观察过程中,还发现了中药确实能缩短发热期,降低病死率,这都让人看到中医药是战胜SARS的不可缺少的一支力量。
6 X) z) ^  `) I7 ~& E整理资料,三易其手:在平常设备齐全情况下,整理资料不算什么难事。但特殊环境下,资料收集、整理就变得异常艰苦。最初在病区开始记录患者资料时,因为污染区的资料不能带出来,他们就先用紫外线照射资料后抄写,然后将抄写的资料放入塑料袋从半污染区带出来,放在微波炉中消毒,这种方法并不奏效,微波炉总是把资料纸烤焦,他们只好把病历资料放在窗子外面,让风吹一段时间消毒后,将资料第三遍整理在表格上。
+ [! ]- Y4 v; l做完了一天的查房、书写病历、下医嘱、抢救病患。夜深人静,他们开始坐下来誊写病历资料。一个患者的检查指标就有20多张,这还不包括西医的各种化验单,而65个病例就是1500多张,他们两人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为此足足抄了三遍!那段时间,张晓梅医师几乎每天早晨5点起床,张允岭教授则常半夜2点回去睡觉,紧张和忙碌甚至占去了他们与亲人互道平安的时间。$ a: H1 [: Y& ~3 P& q1 r( c/ X
这期间,领导的关怀、同事的协助使他们觉得这个工作已不是两个人的事情,这是整个中医界都关注的事情,他们不敢懈怠,不顾疲劳。姜良铎教授临行前反复叮嘱他们加强防护,丰台区卫生局领导亲自协调紧急调来中药、煎药机、煎药工,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谷晓红亲自送来打印机,东方医院林谦副院长、何明副书记也多次冒着风险探望,拿来电脑和防护药品,二病区的主任博爱医院杨祖福大夫不仅大力协作,而且帮助整理,还有很多不知名的西医大夫帮助整理化验单……! U" L3 K# @& J
5月18日,他们平安归来,同时也凯旋而归,因为他们带回来了陪伴他们30个日日夜夜的1500份珍贵资料。) w& [: C" F: c; ~4 W* J
《中国中医药报》6月19日的报道“在非典肆虐的日子里”,介绍了望京医院首批抗非典医疗队工作情况。文章说,中国中医研究院望京医院的首批医疗队由6名医生、8名护士组成,后来扩展成10名医生、22名护士、2名司机,并组成了临时党支部,王泽民任党支部书记兼队长。他们于4月23晚9点半进驻劲松宾馆,人员和物资还没有下车,就接到通知,已有2名非典患者在朝阳医院等待他们收治。王泽民带领高新霞、徐岩、李正秋、侯小兵、王晓丽等6人,迅速到达病区。他们立即去库房领病区所需的物品,限于条件,每人只发一件防护服,就匆忙进了非典污染区。由于时间紧迫,2名病人已经转往天坛医院。他们则用了6小时,在几乎一片空白的行政办公楼内,建成了可收治25名非典病人的病区。非典患者大多精神抑郁、恐惧、绝望、焦虑、烦躁,甚至会产生轻生的念头。此时此刻,心理支持尤为重要,与患者心与心的交流很重要。医疗队员们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汗流浃背,呼吸困难,但大家没有忘记将爱心奉献给患者,尽管停留的时间越长,越增加感染的机会,可他们义无返顾、无怨无悔地去做了,并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由于没有卫生员,患者的大小便全由护士处理;病区没有呼叫系统,无中心供氧。而非典患者大多需要氧气,上了呼吸机之后,3、4个小时就要更换一瓶,这些氧气也全部需要医护人员搬运到病区。工作之危险,劳动强度之大,外人无法想象。常常是还未穿完隔离服,就已经汗流浃背,所以经常有人在工作中虚脱、晕倒。由于他们介入的早,王泽民、李智自觉地在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的指导下,自拟协定方用中医药治疗患者。5月8日吴仪副总理与在京名老中医座谈之后,科技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紧急启动SARS临床科研项目,使医疗队深受鼓舞,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5月7日、8日共5名非典患者痊愈出院,这在北京市都是相当早的。他们在20天里,共收治SARS患者24名,全队医护人员无一人被感染。
" e" |6 b$ K4 w- D2003年4月28日,《中国中医药报》记者周颖报道:“首都中医药医护人员抗击非典”,其中说,4月14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的6名医护人员,进入了隔离病房,治疗SARS患者。4月20日,医院向全体党员发出了“抗击非典,责无旁贷”的倡议书,全院800名职工纷纷报名请战。第一批3名中医人员被派往长辛店医院。第二批10名医疗队员,奔赴地坛医院。院内院外,30多名党员战斗在抗击SARS第一线。
% ^) K5 A. x/ Q7 N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在急诊科成立了发热门诊;并且正在组建医疗队,发稿时报名参加人员254人,医生141人,护士113人;一支22人组成的医疗队即将开往煤炭总医院,承担一个病区的SARS防治工作。另据《中国中医药报》5月9日记者周乙龙的报道,一支22人组成的医疗队,由该院的医务主任黄尧州带队,奔赴长辛店医院,支援抗击非典第一线。# W* ~, ^" M5 U/ `2 q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抽调57名医、护、技人员,组成了4批医疗队,整装待发;该院接受收治非典患者任务后,立即对全院职工进行动员,仅一天就有248名人员报名,其中党团员为126名,第一批进入隔离病房的19人中,党员9人,团员4人,还有5位医护人员在病房写了入党申请书。. r+ h& {( _* i7 G1 O, h
2003年4月28日,《中国中医药报》刊登李学燕的报道,北京市中医医院30名护士奔赴抗击非典一线,4月24日进入地坛医院,组成第二梯队。& C! t. {, U1 u
2003年4月28日,《中国中医药报》记者熊昌彪报道,“中医药防治非典学术交流会”,4月26日在北京藏医院举行。来自广州的广东中医药大学第一和第二附属医院的专家,详细介绍了他们运用中医药防治非典的经验。另据《中国中医药报》5月1日汪少颖的报道:“中医界请缨战非典,中西医结合防治非典有优势”。文章介绍4月26日召开的这次会议,是“第五届中医药战略地位研讨会”,主题是“中医药防治非典型肺炎”,会议的组织者是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医药战略地位研究课题组”,此前课题组的贾谦教授、林中鹏教授和杨巨平研究员曾经亲自到广州考察中医药治疗非典的实际情况,了解到中医药的良好效果。“然而,有关专家认为,目前中医药在防治SARS的整体部署中,由于种种原因仍未得到足够重视,为此他们强烈呼吁,在目前SARS治疗尚无特效药物的情况下,应尽快让中医药介入SARS的治疗,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两条腿走路’,取两种医学之长,更好地打赢防治非典这场攻坚战。”
  s8 [4 U( {' j4月30日,《中国中医药报》记者周颖报道,4月28日,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抽调82名医、护、技人员,组成了医疗队,奔赴北京胸科医院,抗击非典,将在那里工作30天。队员中党员21人,团员31人。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佘靖、副局长房书亭以及中国中医研究院的领导,专程到该院与医疗队员座谈,为他们送行。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善元一 发表于 2023-5-24 07:07:40 | 阅读全部
洪欣金柴方,不输又文创;文兵方首现,跃华针药捻。泱泱华夏医,苍穹邪魔淹。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5-24 21:05:24 | 阅读全部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5-24 06:546 m* n; u% B5 K1 \, z
中国中医研究院主编《中医药防治非典型肺炎(SARS)研究(二)》第47页记载:“4月30日接参加吴仪副总理 ...
$ ?, e. B3 T( M9 D2 P; L- N
《魅力中国》杂志专访曹洪欣教授:以“生命至上”为导向,全面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D' t7 l& J3 m  c7 t
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2-11-20 17:20 发表于北京5 N1 d3 [% J# d5 d6 @! G% I
图片% d( ?& K2 n" E6 l4 }+ Q. ^* T
人物简介:曹洪欣,医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发展战略咨询委员,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代表性传承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兼中医药委员会会长,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首席研究员,《中华医学百科全书》中医药类总主编。) v- H+ u( g  X

" g+ J% {$ t  v' T# s主要从事中医理论传承创新、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与疑难病研究。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国专利优秀奖,被俄罗斯授予国际合作发展奖,俄罗斯自然疗法协会授予盖伦奖章。编著《中医心悟》《心悟中医》等专著4部,主编学术著作40余部,发表论文500余篇。指导博士、博士后近百名。, }6 K' w6 h7 Z) x5 ~& S; v
2 `+ u, a8 a3 N/ Y- u8 M6 R5 l6 Y
, i  R) L% Z6 n9 j' ^
- P5 f; F* K) ?: n  S/ ^
图片  x( n9 R  o5 B1 }" A

' p! x. T3 Y1 x: ^+ g& M1 Q* f- A
- |/ [+ h( V2 M$ P+ Q3 E" N9 X+ c3 z, Y. u2 I1 {4 J8 |
中医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疫情防控、脱贫致富、乡村振兴、健康中国、伟大民族复兴中发挥着独特作用,在对外开放中提升了中华文化的软实力,为“接续传承优秀中医药文化,以“生命至上”为导向,全面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正确看待优秀中医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定文化自信”,让我们一起随着本刊记者,去聆听中国中医科学院原院长、首席研究员,国务院参事室特邀研究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传承人曹洪欣先生如何解答。' p1 D5 g" Z) e+ Z! D/ O
. a* s0 O& F5 ?$ z# u; g

' H6 o2 e* g) o+ S4 |. U
% A4 e. f, P9 `# u0 D魅力中国: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贯穿其中。您是怎样理解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 s% Q4 Z8 I! [' o

% N2 u- f7 O! d) G
, ~4 ^4 q( o  B8 P* {2 g$ i0 F6 D1 K- m! q/ d
曹洪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全面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方向、目标与重点任务,内涵丰富,思想深邃,令人振奋,催人奋进。
  o+ e6 `% u' e( @- L2 M9 i, E$ N2 e6 v  j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贯穿其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最重要的指标还是人民健康,这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全面理解把握“生命至上”的深刻内涵,致力为民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生命健康服务,致力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责任使命,也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需求,更是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生动实践。& m/ A* h# A. [

9 ~' i7 [' H' k! p; Z7 |! p三年来,我国新冠肺炎防控充分了“生命至上”的理念,通过疫情防控,民众的生命观、健康观发生了巨大变化,珍惜生命、追求健康幸福,预防疾病发生成为新时代社会发展的至高追求。
6 I0 K5 O# ~0 H4 ^/ B9 Z
$ A- `0 l) x0 l" V9 ~; e研究3000年来我国经历的555次重大疫防治的实践,中医药发挥了巨大作用,形成了伤寒六经辨证、温病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等理论,有效地控制了疫病的流行蔓延,保障了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 s" n+ p$ R$ J/ ^

. O, O/ j) y" F5 @* g, Q; O/ {' _从疫情防控到重大疾病防治,中医学始终倡导“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的理念;对人的生命源头,主张“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两精相搏,谓之神”的天人合一的生命观,从人的孕育到生、长、壮、老的生命过程,体现了敬畏、珍惜与享受生命的理念,乃至“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的寿命追求。结合新冠疫情防治和维护生命健康需求与健康中国建设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大力推进从以疾病为中心、以健康为中心,向以生命为中心转变,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指示精神,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是新时代国家、社会现代化发展与人民生命质量追求与健康幸福的战略选择。
( ^7 s' ]7 f* U/ W, e4 O
/ M3 Y* a+ i( W& \( Q* y
4 r0 y1 E# E+ y4 M5 Z6 F7 @( {# P7 N1 Z- D4 I% Q
魅力中国:您如何辩证看待中医的博大精深?. I) X. l1 P4 {( y
" h, A- ]; s' B, J5 V
" m0 }/ W0 T7 V9 c

% v2 R- L6 Y! m1 q8 T  R曹洪欣:中医学理论与实践基于动态的生命观,在人身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突出以人为本的辨证论治的个体化诊疗模式,注重“天人合一”、“形神统一”、“动静结合”、“脏腑经络和调”的整体观念,秉持“生、长、壮、老、已”与“阴阳平衡”的动态平衡观,倡导女子七岁、男子八岁为周期的生理病理变化过程,以及内服、外用、药物与非药物等丰富多彩的治疗方法,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重要贡献、对世界文明产生深远影响,而且对当代与未来维护生命与健康、养生保健与防病治病的理论与实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珍惜生命而养生保健不得病,辨证论治、早期干预控制病情不得大病,综合调理促进康复而恢复人体生理功能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发掘与弘扬中医对生命、健康与疾病认知理论与实践精华,有利于全方位、全过程维护生命健康与高质量防病治病,更有利于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与满足现代化建设对维护生命、健康与疾病防治的广泛需求。
. V4 O/ L2 [: x1 v* g
  k5 _  b7 a" E; j" w# `9 }) h9 a2 B$ Y

' o$ u3 r9 G5 s7 p3 v% f魅力中国: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这一战略,您是怎样理解健康中国的?- Y6 R) h/ b- N

4 y# w& G* \$ v  I& f4 n) d! n6 L* I7 w* q' ?
$ Z$ S* f5 X% G* F- I$ K) m
曹洪欣: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贵在提高全民对生命健康的认知水平与能力,强化人人是维护生命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理念,特别是从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做起,如中医强调的顺应自然、动静结合、形神共养、饮食有节、起居规律、劳逸适度、情志调畅、提高适应能力,构建适合自身特点的养生保健模式等。掌握一定的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方法,防患于未然,有利于生命健康维护与不得病、少得病、不得大病,从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 k* m+ N+ y/ H+ d1 z- h6 e+ U
) f. U( `; H' @1 ^- V" X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健康中国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基础,积极推进健康中国行动,不断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与传承创新能力,践行养生保健以中医药为主导、重大疾病中西医协同、疾病康复以中医药为核心的人人享有中医药服务的格局,注重从健全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向全过程、全方位、高质量生命健康服务发展。大力培养面向基层的全科中医专业人才、培养中医药服务公共卫生人才,适应人人珍惜生命、维护健康与防病治病的广泛需求。依据《中医药法》,加快推进发掘中医药精华的示范性项目—中医药经典名方研制,推进中医药服务基层体系建设,全面提高中医药维护民众生命健康与防病治病能力,突出提供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效果显著的中医药品牌服务。加快推进《中华医藏》编撰出版,为发掘中医药精华、坚持守正创新提供坚实的文献支撑。1 D% B* ?) Z3 y- b2 Z& J' L5 n# P
- R7 E1 }- B& i

$ m6 V# T" e1 N7 ?' T9 @1 f; B' G! A5 H8 Q( d9 O9 Z0 l
魅力中国:请您解读下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意义?& O% X; Q& K- `% s/ M

+ V  m2 P, S3 l9 [. Y% W. C1 m. [, S  i/ ^7 B8 y
# J) F% O4 A3 c2 m9 T7 ?- g# s
曹洪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是中医药事业与产业发展的源泉与动力,也是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促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永恒主题。全面落实党和政府中医药传承创新的各项政策、措施与任务,核心是中医药人的自信、自立、自强,我们中医药人是传承创新的主体,必须踔厉奋发、勇于担当、团结协作,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为中医药服务健康中国建设、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服务人类健康贡献力量。+ l/ x4 I' o2 }6 n4 t
$ A# p% C7 ]$ c, l' `) X0 r
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来源:《魅力中国》杂志)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5-24 21:06:03 | 阅读全部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5-24 06:57' k5 t0 H0 c6 t2 c7 f
中国中医研究院院长曹洪欣教授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长期以来中西医分离,不对等发展的现实 ...

% M, E5 ^0 o) v2 I9 Y* B6 J曹洪欣:中医药走向世界要练好内功、文明互鉴
! }. \' t! c' [' d8 Z  M2022-08-24 17:08:24 中国新闻网 22.9万! |  I6 e& X6 a. y( P
  中新网北京8月24日电 “推进中医药服务人类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3日,在中医药文化传播高峰论坛上,中国中医科学院原院长、首席研究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兼中医药委员会会长曹洪欣如是说。
5 O9 E3 `, F9 |  u* ]
, E  E6 Y, X" M$ b7 h; W( A  “中医药理论与实践至今有效地指导着人们养生保健防病治病,凝聚着中华民族从传统走向现代过程中维护健康、抵御疾病的人文与科学智慧。”/ r0 s9 D7 O: L1 k* A7 y

6 F. K( W2 Y$ R% P; v4 L# }5 Q1 ~* M2 Z1 C" ?4 h
  中医药的独特疗效是中医药国际传播的基础,中医药文化也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开路先锋。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把中医药“走出去”工作推上新的台阶?又如何更好地让中医药服务人类健康?
$ D# U# Q1 ^, W7 B3 L1 ~4 P% n$ W7 U6 w7 T3 u$ v" }1 Q  v
  曹洪欣认为,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并更好地服务人类健康,首先要全面提高中医药维护健康与防病治病能力。推进中医药知识保护、传承与利用,坚持中医药主体发展与协同创新,不断丰富发展中医药理论与实践,提高防病治病能力,创新中医药服务模式,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维护健康与医疗保健需求。" M" O+ n' Q9 b. k9 P

3 k8 Y2 w! z0 N; {2 z6 \. F  “中医药是传统知识创新的优势领域。”曹洪欣指出。
3 {" c2 m) T' Y% R) R7 u. Q- q2 f: L. {. P4 q; _. g: t+ w7 t
  “要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精华,发挥中医药‘治未病’养生养老、亚健康调理以及防治慢性病、疑难性疾病、突发传染性疾病与疾病康复的优势作用,实现‘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与不得大病、重病’的目的。”曹洪欣说道。  z! H. _) [0 ?# E* O
1 d- W7 s/ {4 d( K8 u9 h! P
  曹洪欣表示,中医药走向世界,要有世界眼光,要有国际思维,要善于取长补短,文明互鉴,更重要的是练好内功。“加强中医药海外中心与对外交流合作示范基地建设,打造高水平国外中医临床与研究基地,着力培养培养临床能力强、科研水平高、具有对外交流能力的人才队伍,为中医走向世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奠定人才基础。”- i+ S5 k  ~. w, ?" M: U  ]. Y
& ]7 W4 q$ Q' x$ v1 E- d5 x
图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原院长、首席研究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兼中医药委员会会长曹洪欣发表主旨演讲。 中新网记者 李骏 摄6 ~; S4 M& ^5 P' O! \( ?1 _9 G) S
图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原院长、首席研究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兼中医药委员会会长曹洪欣发表主旨演讲。 中新网记者 李骏 摄
/ s" \, Y) }, z- P5 Z- H8 b8 M  此外,曹洪欣强调,还要大力推进中医药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例如,加强中医药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研发新型文化产品,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促进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加强中医药文化普及基地与养生旅游基地建设;发挥在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疾病康复、旅游养老等方面新传媒作用。“为民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推进中医药文化多元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 e5 e5 K* f" o6 B1 o# s. |' M5 Q& \0 v* L
  “要加强中医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世界记忆工程的保护利用与传播,以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认同与文明互鉴,发挥中医药优势作用,服务人类健康,构建‘生命至上’‘健康为核心’的人类命运共同体。”5 K5 l3 }& \  O% C# W
" B# }& j3 ^: r: {( H
  中医药文化传播高峰论坛由中国新闻网、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中国针灸学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联合主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协办。(完)
' a! ]9 S* Z6 ?# y6 J2 n- x2 e
2 q. B9 H9 O/ `7 g: F6 p责任编辑:邵婉云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1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3131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