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曹东义:元氏与东西方文化碰撞
曹东义 发表于:2023-2-12 14:35:57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1367
本帖最后由 燕赵中医 于 2023-2-25 15:20 编辑 ! Q8 f" u/ M. x: [

4 L0 l2 |# J! v8 F
元氏与东西方文化碰撞
曹东义
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河北中医学院扁鹊文化研究院
元氏县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基因的地方,在汉代时候这里是常山郡的郡治所在地,故城村常山郡遗址是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元氏县域诞生过东汉第二位皇帝——汉明帝刘庄,因此,万年村(万岁村)至今有很多历史文化遗迹;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不是“官逼民反”,而是东西方文化撞击后的“文化自信、自强”的努力过程,封龙山汉碑、封龙书院,就是这段历史的见证;封龙山的龙文化普世价值,尚未被世人认识。
因此,在当今世界背景下,研究元氏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就应该放在东西方文化碰撞的大视野之中来观察,这样才能深刻认识我们的历史以及民族的未来。

5 Z% b9 ?* W4 Y7 O8 b5 a. u- r
万年村走出的皇帝引来西方文化
汉明帝刘庄公元28出生在元氏县万岁村(这个村子后来因为政治的原因改名万年村),他是光武帝刘秀第四子,阴丽华所生,公元57公元75年在位,共18年,是东汉第二位皇帝,也是大有作为的一代帝王
刘庄初封东海公,后进封东海王。建武十九年(公元43)15立为皇太子。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29即皇帝位。遵奉父皇光武帝刘秀的制度提倡儒学,注重刑名文法,为政苛察,总揽权柄,权不借下,严防后宫干政。
永平十六年(公元73),命窦固征伐北匈奴。其后,又班超出使西域,由西域诸国皆遣子入侍。次年,复置西域都护官职。随着对外交往的发展,汉明帝将佛教引进入中国,在洛阳建立白马寺,翻译佛经,传播佛学,西方佛教的思想开始在中国流行。
2 }, E: ~# b6 G) b3 n, T  G  A
国家与民众对待域外文化态度不一样
应该说,东汉明帝引进佛教,不一定是信仰的问题,而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或者希望了解不同文化,“海纳百川”而引进了佛教文化。
刚开始佛教被看做是一种方术,与中国境内原有的阴阳、谶纬之术类似,并没有受到太多重视,影响范围有限。
但是,到了东汉末年汉桓帝、汉灵帝时期宫廷内斗激烈,政治腐败,卖官鬻爵大行其道,士人贵族看不惯政治黑暗而奋争,其结果却迎来“党锢”之祸,长达几十年,知识分子对于“举世昏迷,莫能觉悟”,“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的现象甚为不满。政治家兼医学家的张仲景,就深刻反思和批判现实:“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太平道创始人巨鹿张角也是一个医生,据说他在封龙山一带采药行医治病,目睹社会矛盾和民众的苦难,借鉴佛教的组织形式,逐渐创立了道教。
建立宗教需要经典、依托圣人,要有教义、信众和道场,这是老子“道家”所缺乏的东西,而佛教当时在中国已经传播了一百多年,民众虽然对于佛教的教义、理论体系不了解,但是很多读书人却把佛教作为“避难所”来看待,看破红尘坠入空门的人应该不乏其人。
佛教传入之后,知识分子逐渐了解其中的一些主张,比如“出家”的要求,中华文化主流的儒家有“修齐治平”理想,读书人岂能出家?“学以致用”的传统,也不允许“色空”;道家神仙思想,大众健康长寿的追求,与“苦修苦行以求来世”的佛教,也有很多格格不入的矛盾。因此,张角太平道借鉴佛教外壳的组织形式,建立了“道教”。
“道家”与“道教”,有很多联系,也有明显的不同。
老子在死后700年,忽然成了宗教首领,这只能是“被首领”、被利用,但是,没有这些就成不了宗教。应该说,道教建立之初,也获得了当政者的大力支持,汉灵帝的儿子汉少帝养在史道人家里,被称为“史侯”,这是很不正常的现象。皇子不在宫里教养,长在道人家里,这说明道教的说教很成功,影响力巨大。
4 ]9 @' ?" l, S/ H
封龙山汉碑反应东汉末年政治风云
封龙山的《祀三公山碑》《封龙山颂碑》《白石神君碑》,三块汉碑反映了极不平凡的岁月,其背后涉及的政治风云,也飘过了医学家华佗、张仲景生活的天空,对他们以及中医学本身产生了深刻影响。
把一座大山用“三公”为名称,足见其身世不凡,具有神秘的力量在古代“三公”是很高的职位,周代以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或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西汉时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合称三公。东汉时以太尉、司徒、司空合称三公,又称三司,总揽军政大权。
一座山竟然有了“三公”的美名,并且受人膜拜,其背后的历史文化令人深思,百官与大众,向其顶礼膜拜,祈求风调雨顺,立庙刻碑就加深了这种信仰。《左传》说:“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孔夫子敬鬼神而远之。造成了众神信仰的逐渐泛滥,为道教创立埋下伏笔。
刻于东汉桓帝(刘志)延熹七年(164年)的《元氏封龙山之颂碑》,又叫《封龙山颂碑》。那年医圣张仲景大约14岁,他自称“余素尚方术”,而当时方术最显赫的人物是河北巨鹿的张角。
  此碑讲述了皇帝恩准修缮神祠,当时隆重祭祀的事情。第二年,汉桓帝发动了诛灭宦官的斗争,把宫廷斗争演化到非常激烈的程度。此前的延熹四年(161年),汉桓帝下诏关内侯、虎贲郎、羽林郎、缇骑营士和五大夫等官爵,用钱可以买,这不仅让贪污合法化,也为灵帝时更大规模的卖官鬻爵开了先河。延熹十年(167年),汉桓帝大赦党人,但将他们的名字造册登记,分送太尉、司徒、司空三府,终身不许再出来做官。这年腊月36岁的汉桓帝突然病死,第二年12岁的汉灵帝即位,那时张仲景18岁。
  《白石神君碑》立于汉灵帝(刘宏)光和六年(183年),当时医圣张仲景33岁,第二年黄巾军起义爆发。《白石神君碑》说:“白石神君居九山之数,参三条之一,兼将军之号,秉斧钺之威。体连封龙,气通北岳,幽赞天地,长育万物,触石而出,肤寸而合,不终朝日,而澍雨沾洽。前后国县,屡有祈请。指日刻期,应时有验。”把一个山神描写为将军,受到政府部门和民众崇拜和礼赞,这应该是黄巾军头领“占山为王”的榜样。
  碑阴的铭文都是捐赠者的姓名,以及捐赠的金额多少,列在最前边的竟然是务城神君、李女神、石神君、璧神君,以及各级政府官员助手的16位“主簿”和6位“祭酒”。这些政府高官,跟随、拥趸在巫婆、神汉后边,一起出资、站台,帮助白石神君庙的修建,并且把名字刻在碑阴,预示着当时的政治环境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张角创立太平道,经过十年的发展,在公元184年发动黄巾起义,与陈胜吴广起义、绿林赤眉起义的情形完全不同。张角不是因为自身窘迫,而是生活十分优越,有百万信众拥戴,看不惯朝廷腐败政治,打算取而代之。因此,他的政治口号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黄巾起义引起的政治动荡,持续存在了近40年,并成为东汉政权崩溃,逐渐过渡到三国的重要因素。要说明其复杂内幕颇不容易,但是不做这样的探索就很难解释华佗、张仲景的命运,以及《汤液经》的失传
道教进深山,多位皇帝灭佛
道教经历太平道(黄巾军)被镇压,天师道(五斗米教)被曹操诏安遣散,逐渐转移阵地,进入深山炼丹修行,追求长生不老,不再干预政治,远离了民众。晋代葛洪炼丹于罗浮山等地,南朝陶弘景,虽然本人很受尊重,但是,避免了被政府打击,而成为茅山道士,被人称为山中宰相。
相比之下,“三武一宗灭佛”事件,说明把宗教搞到“极致”,侵占国家土地,影响税收,兵役难征,甚至危及国家政权的时候,政治家就会毫不手软处理宗教。
但是,国内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佛教所宣扬的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因为可以有效缓解受苦受难的百姓,满足了他们精神上的安慰,在本土宗教无力胜任的情况下,佛教开始受到推崇。

* L7 n) v& p: j
历史文化为大众服务促进社会和谐
道教主张“活在当下”,得道成仙,健康长寿,这都是其具有的相对优势,尤其是到唐代时李氏为皇帝,就更加获得政府重视,出现了儒释道三教合流的政治局面,这是经过长期的“佛教中国化”之后才有的局面,而且佛教一直“与时俱进”,不仅菩萨可以由男身变成美女,而且可以有“居士”在家修行,老太太到庙里到求的是当下,不问来世,也不管教义,只要会念“阿弥陀佛”就可以了。
也就是说,“佛教中国化”非常彻底,因此,深入人心,即使在印度灭绝了佛教,在中华大地这个“第二故乡”,佛教也可以盛行不衰。

: z9 v/ z* ?: E7 m/ X
不忘来时路,元氏历史文化需珍惜
除了东西方文化碰撞在元氏有深刻的历史印痕,封龙山的“龙文化”历史更悠久,更应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发挥重要作用。
古人认为,中华大地的时空特征是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所谓的“左青龙”应该是太行山,而“右白虎”是昆仑山脉。
从地名来看,先秦就有这一名称,是中山国的封龙邑;再从名称来看,“封龙山”龙是主体,不论是“封建”,还是“封杀”,针对的主体是龙。因此,这里有龙的山水,龙的地脉。
《列子·汤问》记载的“愚公移山”传说,认为太行、王屋二山挡住了愚公的出入道路,他率领子孙“挖山不止”,感动了上天,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蛾 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神仙把太行山移了位置,放在现在这个地方。因此,太行山是“神来之山”。
太行山脉,冀中平原,有很多龙的故事。
《淮南子·览冥篇》描述女娲 “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
《山海经.大荒北经》说:蚩尤发兵伐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在冀中平原引起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之中,应龙”蓄水,阻断交通。风伯雨师弥漫天际,黄帝魃”神,收风雨而日出,黄帝因此遂杀蚩尤”。
由此可见,太行本是一条龙,文化深藏封龙山。
无论“封龙山”的封字,是封杀,还是封建,它的中心词“龙”,都与东方龙文化有关系,只有“龙抬头”的封龙山龙文化传播出去,巨龙出海,走向世界舞台,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才能令世人敬仰,也会为河北省的康养旅游、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回报、福报,就看大家努力的结果,是否可以像《愚公移山》那样,是否可以感动上天了。
2023、2、11
  g1 H) z6 K5 `% e  y9 Q4 d6 ~9 [

' i# {1 n/ |9 p; z* @& J4 a1 t! @. M; n" }6 D# l' A+ A% p; W+ d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5-27 10:00:44 | 阅读全部
北岳封龙•封龙文化高峰论坛拟定于5月27日在封龙山举行,您有时间参与吗?
9 d. Z( H* e4 \0 [8 f5月26日下午报到,5月27日上午观展,5月27日下午论坛,5月28日上午论坛,下午返程。
' d( `2 t  h0 x+ V$ O0 {! V! Y为便于大会顺利召开,现统计一下能到会人员。0 f: A- I: c9 u0 ^
我参加27日下午的论坛,28日有另外的会议(京冀经方高级论坛)讲座。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善元一 发表于 2023-5-28 23:59:47 | 阅读全部
前路有人引,何惧泥泞浸。佛道儒一家,大医在华夏。华佗仲景后,师从非一人?上下五千年,至真圣贤传。吾辈逢盛世,齐颂天地诗...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1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3131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