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刘润兰:王叔和里籍再考
曹东义 发表于:2020-1-14 16:56:59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1630
王叔和里籍再考
时间:2020-01-08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8版 作者:刘润兰
7 W( N" X& c* j
  魏晋时期医学家王叔和编次《伤寒论》,撰著《脉经》,是中医药界公认的历史文化名人。但由于《三国志·魏书》和《晋书》等均没有关于王叔和的记载,对其生平亦是正史无传、医史不详,目前其籍贯、生卒、身世等尚无定论。特别是关于王叔和的里籍,争议较多。历史上对王叔和里籍有山东、山西之争。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一般学者多持王叔和为山西高平人的观点。邢德刚等认为,“他的家乡,是今天山西省高平县(现高平市)。生卒年月,大约在公元210~280年之间。”1988年,山东济宁朱承山首先撰文提出王叔和的籍贯为山东古高平的观点,具体地点在今天山东邹县西南的郭里集一带。持此观点的理由是,在王叔和生活的魏晋时期,现山西高平县还不叫“高平”,而叫泫氏县。当时的高平故城,在今山东邹县一带。因此得出了“就时代而言,山东的高平与山西的高平不相连属,山东的高平早于山西的高平”。此后,80年代以后的文献大都将王叔和的里籍划归山东。
  持王叔和为山西高平人的理由亦相当充分。第一个记载王叔和为山西高平人者是唐代的甘伯宗。甘伯宗在《名医传》中为王叔和作传的时候,王叔和已经去世几百年了。此时山东的古高平早已不存在,而山西的高平已存在三个朝代了(北魏即设置)。唐人为魏晋人作传,如果使用已废弃的地名,肯定会加上“古”“旧”之类的字眼,以区别于正在使用的相同地名,以免混乱。甘伯宗身为医史学家,为历代120位医家立传,显然不会犯此低级错误。
  孤证不立是考古学、考据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在甘伯宗笔下的“高平”究竟是古地名还是今地名尚未盖棺定论时,就将王叔和的里籍划归山东高平,有失公允。在学术界就王叔和的里籍展开争论时,我们再看看第三方证据。前不久,笔者有幸得见湖北麻城市白果镇“药王冲”的《王氏族谱》,其中有关于王叔和生平里籍的大量信息。
  《王氏族谱》始修于道光二年(1822年),由王氏族长王士毅之外甥蔡古松主持修订,光绪四年(1878年)由王氏族人补修,后分别于1917年、1943年再次补修、重刊。《王氏族谱·序》记载:“同里王氏自远祖叔和公,当五胡之乱,由泽州避地来楚”;《王氏族谱·卷一》记载:“叔和公,生卒未详,葬于老爷山,祖,西晋人也,世居山西泽州府高平县”。这正是高平是王叔和故里的另一有力佐证。
  泽州,《辞海》注:“州、府名。隋开皇初改建州为泽州。治所在丹川(今山西省晋城东北)。唐贞观初移治于晋城,辖境相当今山西东南部沁水、阳城、晋城、高平、陵川等县地。”
  在山西高平也有不少王叔和的相关记载。《高平县志·卷之五·古绩》:“王叔和药碾在王司村,今土窑石碾俱存”;《高平县志·卷之十四·艺术》:“晋王叔和,为太医令,博通经史,洞识修养之道,精诊切,纂岐伯华佗等书,撰《脉经》十卷、《脉诀》四卷、《脉赋》三卷,辨晰最详。张仲景作《伤寒论》,文字错简,迨叔和撰注编次,始成全书,见唐甘伯宗《名医传》,考住邑之王市村,今土窑、药碾犹存,辨见人物”;《高平县志·卷之十七·杂志》:“晋王叔和,《金匮玉函》八卷、《脉经》十卷、《脉诀》四卷、《脉赋》三卷、《孩子脉论》一卷、《脉诀机要》三卷、《张仲景药方》十五卷,又《伤寒论卒病论》十卷、《金匮要略方》三卷”。
  目前,更多的证据支持王叔和是山西高平人这一观点。特别是在素有“神农炎帝故里”之称的高平市,目前还保留有药王庙、石窟、石碾等众多与王叔和相关的遗迹遗存和故事传说。
  王叔和“博好经方,穷研方脉,精意诊切,洞识养生之道”,在中医学发展史上作出了重大贡献。深入研究、挖掘整理王叔和中医药文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刘润兰 山西中医药大学)
(D)
3 ~1 K$ g, x# `5 k8 l9 T
5 ?( k4 R$ b6 ]2 m& |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曹东义 发表于 2020-1-14 17:52:57 | 阅读全部
中医百科历史人物之王叔和!
4 s: w& d9 N6 M0 f0 G2019-07-04 09:467 _# e- o! H( ^  r
王叔和,晋代医学家。名熙,以字行,高平(今属山东)人。性格沉静,博好经方,且纲悉修身养性之术,尤擅长于脉学之理。着有《脉经》,总结汉以前有关脉学之成就,系现存我国最早脉学专书,书中总结脉象24种,又论述三部九候,寸口脉等,对古代的文明古国脉学影响甚大。另对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一书进行整理,该书因战乱而散佚零乱,几至失传。王氏重新加以编次,或谓仲景《伤寒杂病论》析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始于王氏。使之不可湮没,后世虽有人对他的整理加以非议,但多数人认为其功不可没,张仲景之学借王氏之编修整理才得以保存下来。另著有《论病》六卷,未见传世。王氏尝任晋太医令。王叔和(201—280年),名熙,高平(今山东微山县)人。魏晋之际的著名医学家、医书编纂家。
# s' q$ U- n! p8 m7 \3 y& k: b
* q1 A0 g/ X' i4 {* V4 |1 ^8 p2 u* x. N' ^" `- o& A$ e

5 D  G/ {6 x" b7 X- E王叔和生于达官贵族家庭,宗族中数代是权势显赫的贵族,亦有名震当时的文人学士。由于家庭优越的生- z1 e, T: W4 {6 i
7 f, n' P. r$ }0 |# J2 V" @
王叔和
; w4 f- h% r8 C: d
' `6 k* o+ o5 H6 z活及学 习环境,使得叔和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他从小兴趣广泛,少年时期,已博览群书,通晓经史百家。后因战事频繁,时局动荡,为避战乱,随家移居荆州,投奔荆州刺史刘表。当王叔和侨居荆州时,正值张仲景医学生涯的鼎盛时期,加上王叔和与仲景弟子卫汛要好,深受其熏染,逐渐对医学发生兴趣,并立志钻研医道。后因战事频繁,时局动荡,为避战乱,随家移居荆州。当王叔和侨居荆州时,正值张仲景医学生涯的鼎盛时期,加上王叔和与仲景弟子卫汛要好,深受其熏染,逐渐对医学发生兴趣,并立志钻研医道。他寻求古训,博通经方,深究病源,潜心研读历代名医著作,遵古而不泥古,虚心向有经验的名医求教,博采众长,医术日精,名噪一时。由于其医术高明,公元208年,当曹操南下征战荆州刘表,王叔和被推选为曹操的随军医生。其后任王府侍医、皇室御医等职。后又被提升为太医令。! }' ]1 s& l: U, f  l+ a7 ]# O2 x

4 y$ p2 D; M# O& Q人物生平, \, t9 }& Y* h" ?: L
0 k4 ^9 x6 ]6 e: f( J7 X
王叔和幼年时代是在缺衣少食的贫寒中度过的。严酷的生活现实,使他从小就养成了勤奋好学,谦虚沉静的性格。他特别喜爱医学,读了不少古代医学典籍,并渐渐学会了诊脉治病的医术。他在
0 H5 x( N0 [$ H( P3 d
, |5 x+ @8 a3 D开始行医的时候,因为家境贫穷,衣衫破旧,人们瞧不起他。他只好背着药箱四处流浪,常常食宿无着。由于他对脉学很有些研究,慢慢也治好了许多疑难病人,请他看病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了,他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大,逐渐传遍了整个洛阳城。王叔和32岁那年他被选为魏国少府的太医令。魏国少府中藏有大量历代著名医典和医书,存有许多历代的经验良方。王叔和利用当太医令这个有利条件,阅读了大量的药学著作,为他攀登医学高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来,王叔和经过几十年的精心研究,在吸收扁鹊、华佗、张仲景等古代著名医学家的脉诊理论学说的基础上,结合自己长期的临床实践经验,终于写成了我国第一部完整而系统的脉学专著——《脉经》,计10万字,10卷,98篇。《脉经》总结发展了西晋以前的脉学经验,将脉的生理、病理变化类列为脉象24种,使脉学正式成为中医诊断疾病的一门科学。
# m4 P+ R% j9 o6 x, H* F' ?' C* h/ p9 O0 c9 M3 ~
人物贡献
' j: O& v# s* |3 U" ?- x! p( W2 t5 B' J! {3 s
(清.余嘉锡《四库提要辩证》推测王叔和也为张仲景之亲授弟子)他寻求古训,博通0 J0 K1 N# J9 Y5 M7 U% F- A
/ n+ J7 ^5 C" j/ p0 \
经方,深究病源,潜心研读历代名医著作,遵古而不泥古,虚心向有经验的名医求教,博采众长,医术日精,名噪一时。由于其医术高明,公元208年,当曹操南下征战荆州刘表,王叔和被推选为曹操的随军医生。其后任王府侍医、皇室御医等职。后又被提升为太医令。他不但精通中医经典方书,而且于脉学颇有研究。唐.甘伯宗《名医传》称:王叔和性度沉静,尤好著述,究研方脉,静意诊切,调识修养之道。宋.张杲亦称其:博好经方,尤精诊处,……深晓疗病之源。他一生最突出的贡献是编著了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脉经》。脉学在我国起源很早,扁鹊就常用切脉方法诊断疾病了。切脉是祖国医学诊断学之“望、闻、问、切”四诊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当时仍不为一般医家所重视,如张仲景《伤寒论》自序中指出,有一些医生缺乏脉学知识的掌握,或者对于脉学不大讲求,这样临床诊断不明,对于病患者说来是很危险的。因此,为了解决医生在治疗过程中正确应用脉诊诊断的问题,迫切需要一部脉学专著。王叔和搜集了扁鹊、仓公、张仲景、华佗等古代医家有关脉学论述,并加上自己的临床体会和见解,终于写出了这部著名脉学专书。$ `2 ?- t/ n' K
$ O/ p5 ^6 i2 |9 A3 E% b* e
经过连年的战争,许多书简(当时还没有发明纸,书都是写在竹简上的)都散落佚失或残缺不
" k5 d) @: o) ]( Q/ S- ]; G( z' K# H8 f9 g# s; c, ~( }$ i
全了,即使是几十年前才完成的《伤寒杂病论》也是同样的命运。作为太医令的王叔和(太医令相当于今天的最高级医院的院长)深知这部医学医著的伟大价值,心中十分不忍,便下定决心使这部旷世的奇书恢复其真正的面貌。于是他搜集仲景旧论,到各地寻找该书的原本,终于成功地得到了全本的《伤寒杂病论》,并加以整理和修复,将其保留了下来,就是我们今天见到的《伤寒论》。但书中只有伤寒部分的内容,没有找到杂病的那一部分。直到唐朝,人们发现了一本已经被虫蛀了的小册子,里面的一部分内容正与《伤寒论》相同;另外还有一些内容,是论述杂病的文句,当时尚未见诸于世,但其文风和词藻却与《伤寒论》极为相似。从形式上来看,这本小册子是一种摘抄本,并非完整的内容。虽然有些遗憾不能得到原本,但终究是一大收获,于是将伤寒部分的内容删去,将杂病部分整理出版,取名《金匮要略》。虽然只是不完整的内容,但这部分关于杂病的论述,为后世医家处理许多棘手的医学问题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而王叔和对《伤寒论》的整理使得《伤寒论》能够流传至今,功莫大焉。
4 Z5 [- M, |$ U1 K1 L: e$ V2 m/ S# A, y5 J' o
除以上有关脉学和整理《伤寒杂病论》之外,王叔和在养生方面还有一些精辟的论述。王氏在养生学上属于医家养生流派,主张从起居饮食方面进行谓摄,以求得长寿,却病延年。他提出饮食不可过于杂乱,要适量,是我国早期对饮食制度养生的最早的较系统的论述。, ~; R  r% |, F# b! f5 `
  A; W1 f! l* G5 P- x0 B* P; g
人物评价3 J& z$ @" |, x' m; B- F# v. o

8 Z, T/ Q  N5 M2 w/ ]) Z1 R! q当然后世对此评价褒贬不一,贬之者责其窜乱仲景原义。如喻嘉言攻击曰:“仲景之道,人4 i! o5 C& b! O9 ?. Q
7 }$ t! Z- E2 W9 u; `, [7 _% l8 U
但知得叔和而明,孰知其因叔和而坠!”褒之者则认为王叔和编次《伤寒论》有功千古,尤其当该书处于存亡危急之际,王叔和使之保存并得以传世,其贡献之大不可泯灭。正像金代成无己称:“仲景《伤寒论》得显用于世,而不堕于地者,叔和之力也。”宋.林亿曾曰:“仲景之书及今八百余年,不坠于地者,皆其力也。”清.徐大椿亦称:“苟无叔和,焉有此书?”的确,王叔和在整理中医古文献时所作的贡献是巨大的,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献资料,是值得我们称赞的。若没有王叔和的整理,我们今天也许就很难知道张仲景在医学上的成就。他这种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功绩,是值得我们铭记的。5 f$ m; n% Y4 M# j. G( U) I

4 }* j+ v4 |' ~- U7 u; S王叔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还体现在他对前人文献的引用上。如《脉经》中就引用了大量古文献,他在引用文献时,或以标题形式列出,或以文后加注的形式注明文献出处,便于读者根据所引文献的出处,找出原始文献,他这种严肃而忠实的态度也是他的伟大之处,值得后世效法。在其故乡山东省邹城市今建有叔和中医院,家乡的后人以这种方式怀念这位杰出的医学家。6 E$ Y- j+ W& [

) [  K! L; e# v" r9 n人物故事+ ^; o4 F$ Z( w  X
8 k5 J4 U' N+ X0 N" S3 B# }
一千七百多年以前,高平有个小村子叫王寺村,村里有家世代相传的医药铺子,主人姓王。王记药铺传到王叔和的时候,规模没比从前大多少,家产没比以前多多少,但那治病救人人名气却比从前大的多了。北并州南许昌,谁个不晓得太行山的王先生。上至王孙公子,下到庶民百姓,千里迢迢来高平王寺村就医的络绎不绝。王叔和秉承祖德,不尚虚名,不贪金银,山下修一盘药碾,村边摆一副药臼,家中开一间药铺,日常里或为人治病,或上山采药,或潜心研究他的《脉经》,倒也悠然自在。5 K( ~  q9 N- }/ G7 G% _: i
/ j8 N% q% r) c- P) \' U
可惜好景不长,到了魏末晋初,北方战争频发,瘟疫流行,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穷苦百姓得了病,还要挣扎着去做工挣钱,及到病入膏肓打熬不过了,这才不得不求医。试想这等病人那有好治的!王叔和是个直性子人,既不会说那好听的绕弯话,又不会把麻缠事推出手,依旧是尽心尽力为人治病,却不料看一个死一个,瞧两死一双,一时倒叫人心浮动,人们因怀疑他的医术而不敢上门了,过去门前车水马龙的情景不见了。
& B1 y4 [. T: @7 k) X8 m0 [0 S, l9 |' V& \6 p4 o5 U0 K9 y
再说高平城里有座杂货铺,铺子里有两个年轻伙计,一个叫大二,一个叫小三。这一天,伙计两正在铺子里站柜,忽然看见王叔和从铺门前走过,免不了议论一番,大二说:"这王先生可是越来越不行了,先前是个济世活人的菩萨,如今变成了要命的阎王。"小三道:"这话不对,那些病人原是他自个病的没救了,如何怨得王先生的医术!",大二道:"你也好笑,没病谁个求医,求医原为活命,难道为了找死?"小三道:"照你这么说,便是好人经王先生搭手也要亡命了,我今天偏要请王先生诊脉,看看我死了死不了!"伙计讴了满肚子气,就吃饭去了,那小三子是个一根筋儿,和大二拌了嘴,心里很不痛快,下死地吃着小米捞饭,刚放下碗,就看见王叔和又从铺前走过,小三心里一急,喊一声"王先生!"一个猛子从里屋跳到当街上,接着,身不由已地躺倒在地上,大喊肚痛!王叔和见地下躺着的楞小子,热汗满面,就地打滚,忙蹲下抓住他的手腕切了脉,叹口气道:"此人无救了"。那大二一听此话忍不住笑道:"真真是大白天碰上勾命鬼!我师第半点病症也无,原不过讴气,打赌考考你,你就真当他要死了,这样的庸才还吹什么'太行山上……'"话没说完,只听小三呼了一声就不动了。上前伸手一探,已没了气,心下大惊,连叫"怪!怪!王先生真真把个活楞楞的小伙子给看死了!"那小三本因吃饭过饱,又猛力一蹦,使胃肠崩裂,但那些街头看热闹的不去细究其因,亦不听王叔和的解释,只附和大二的说法,立刻一传十,十传百,加枝添叶,把王叔和描绘成了灾星魔头瘟祖宗,别说谁来找王叔和治病,就连他原先的街房邻居,也唯恐避他不及。这样一来,王叔和在家乡一时难以立足,感慨一番,挑起个药担儿云游乡去了。
% c" n. t& P1 N4 R) T$ U* q6 y0 S# F$ t" C( U0 k2 Q
且说太行山下有个济州城,城里有家"济生堂"药店,这店里前些日子新聘了位坐堂医生。那坐堂的虽说新来乍到,治病配药颇具神通,特别精于内科诸症。一天,济州城里有一家出殡,看那将将就就的殡仪,就猜得出是个贫寒之家。那口薄板棺材从济生堂抬过时,沥下几点鲜血。正在柜台前坐堂的先生,瞥见血迹,陡然一惊,再定睛细看就大叫:"那出殡的,如何将活人往外抬?"出殡队里哀哭的,哀歌的,吹打的,各司其职,无人理会。坐堂先生一急,上前拉住拉灵幡的半大孩子不放行,一连声地嚷道:"棺里是活人,棺里人没死!"出殡的队伍乱了套,几个后生以为他有意胡弄,扯住他就要打。吹鼓手是个老者,见多识广,看坐堂先生不象作恶的,止住年轻人,唤过一位中年汉子叫他裁夺。中年汉子姓午% K6 X5 I( ^- R6 D) S: K

+ I2 [+ P+ n' Q  k2 t! y名逢生,棺里殓的正是他的妻子贾氏,年仅二十八岁,因产中血崩脱阳暴亡。当地风俗,年轻女人死于流血等症,统称"血光之灾",为不连累家人街房,须及早入殓安葬。当日贾氏刚刚昏死,族中长者便硬张罗出殡。这午逢生中年丧妻,无限悲伤,听坐堂先生一说竟也异想天开,甘愿开棺验尸。此言一出,几个愣小子一拥上前,"嘎吱"一声把棺盖撬开。坐堂先生抓起死者的人中、吴元等穴,顷刻之间,那贾氏时而换气,继而呻吟,再而略睁双目,半欠身子意欲起动。这一件医案,倾刻轰动了济州城。一打听坐堂先生的姓名,才知道是太行山上的王叔和,于是稍知其情者,又绘声绘色地讲起王先生上年在家乡行医,医运不济将活不愣腾的店铺伙计"诊"死的事。一时间,一传十,十传百,把王叔和传成了当今扁鹊、再世华佗。种种奇异传闻,传到了都城许昌,王公大臣们便三聘五请,硬把王叔和弄到京都里当了太医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1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3131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