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孙氏兄弟与《晨报副刊》
曹东义 发表于:2018-12-10 08:27:50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4590
孙氏兄弟与《晨报副刊》[color=rgba(0, 0, 0, 0.298)]原创: [color=rgba(0, 0, 0, 0.298)]卜金宝 [url=]雷锋杂志微平台[/url] [color=rgba(0, 0, 0, 0.298)]今天& N  w" T. o  q
9 f* }) v3 n9 n/ }
* B; O5 u3 g: i$ a

孙氏兄弟与《晨报副刊》

  f3 ^; J/ R& ~" S( v1 G6 v

卜金宝

* `) I1 }( z1 q  ^

12月8日,我有幸参加在京举办的纪念《晨报副刊》创刊100周年座谈会。数十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追思以《晨报副刊》为代表的一批报纸副刊为传承和推动中国文化所起的历史作用,呼吁在新的时代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生态,发挥副刊的智慧和文化优势,为传承中华民族文化,构建人民精神家园鼓与呼。


9 v0 Z/ U3 a+ d0 N: r
2018年4月7日作者在北京颐和园访孙惠音、孙惠军姐弟

4 l3 }# C. [& L! b) \, {! }2 A! I

我是应孙惠军先生邀请参加的,这个纪念活动与他有一层特殊关系。《晨报副刊》创办于1918年12月,由李大钊任主编,后由孙惠军的伯父孙伏园接手任主编,他的父亲孙福熙既当编辑又当记者,是伯父的得力助手孙伏园思想活跃,目光犀利,编发过鲁迅、李大钊、瞿秋白、马寅初、胡适、周作人等大家的惊世骇俗之作,刊登过许地山、谢冰心、曹靖华、徐志摩、钱玄同、冯雪峰等文化人的作品,编译介绍过屠格涅夫、托尔斯泰、契诃夫、高尔基、莫泊桑等外国文学作品。鲁迅的传世小说《阿Q正传》,正是在他的一再催促下才得以问世,并成为中国新文学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

孙伏园不仅眼光独特,而且有知识分子的风骨。1927年2月,他赴武汉出任《中央日报》副刊主编不久,收到毛泽东刚刚脱稿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当即冒着极大的风险,全文刊发。抗战时期,他出任重庆《中央日报》副刊主编,连续刊载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引起强烈社会反响。他为此遭到蒋介石的忌恨并被驱赶出《中央日报》。

......

作者与孙惠南(右2)、孙惠军(左2)、新文学史料及鲁迅研究学者荣挺进(左1 )在一起
9 B" I) N9 n- Y. U. a

和孙惠军相识多年并结为知己,并因此认识他的姐姐、原外交部高级翻译孙惠音。她曾为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担任俄语翻译,亲历共和国的诸多重大事件。孙惠军姐弟俩和我谈社会,谈人生,谈未来,许多观点和认识使我如醍醐灌顶,受益终生,但我从未听他们“炫耀”过父辈在上个世纪风云际会时期的传奇与辉煌。

在这个座谈会上,我还结识了孙惠军的堂兄、孙伏园之子、原中科院地理研究所副所长孙惠南。和孙惠军姐弟一样,他也是那样睿智谦和。他说,父亲办《晨报副刊》,得益于北大“兼容并包”的理念,得益于同乡鲁迅的帮助,得益于那个年代文化精英的支持。北大校长蔡元培曾为他父亲1926年出版的代表作题写书名《伏园游记》。

孙惠音作为孙氏兄弟后辈的长女,因为膝关节受伤行动不便,怕给大家带来麻烦,没有参加这个座谈会。我在会上得知原委,对孙惠军说:时间来不及了。不然,我就是背也要让大姐参加这个对她十分有意义的会。

这天晚上,我又失眠了。我联想到拜访过的众多老将军、老红军、老专家,他们追求信仰,敢作敢为,事业成功,人生辉煌,但依然本色不变,为人低调,待人谦和。一些开国将军在送我的著作上落款老战士,谦逊的品格跃然纸上。

从孙惠军兄弟姐妹身上,我读到了他们父辈身上的风采,我领略到了中国文化精英的境界。

附:孙惠军在纪念《晨报副刊》创刊10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孙氏兄弟办副刊的故事

今年是我的父亲孙福熙诞辰120周年,也是我的伯父孙伏园诞辰124周年,他们(史称孙氏兄弟)是周氏兄弟(周树人、周作人)的绍兴同乡、学生和朋友。今年又是《晨报副刊》创刊一百周年,我回忆起几个与他们办副刊有关的小故事。

孙氏兄弟诞生在浙江绍兴一个贫民家庭。幸运的是,孙氏兄弟就读的绍兴山会初级师范学校的校长就是周豫才先生,后来的著名思想家、作家鲁迅。后来鲁迅先生到北平教育部任职,1917年大伯伏园也来到北平,先在北大旁听,次年正式转入国文系学习,父亲福熙1918年也来到北大。1920年鲁迅开始在北大国文系兼课,他们师生又走到一起,在北大学习期间孙氏兄弟参加了“新潮社”。1919年和1920年大伯先后兼任“国民公报”和“晨报副刊”的编辑。父亲则经馆长李大钊介绍到北大图书馆当了管理员,他说那时每月有4块大洋的收入维持生计,挤时间就在北大旁听文史哲各门课程,父亲说那时毛泽东也在北大图书馆工作。1921年1月伯父与沈雁冰、郑振铎等12人一起发起文学研究会。1921年他从北大国文系毕业,开始主编“晨报副刊”,此后他先后担任过晨报、京报、国民公报、中央日报、贡献等六份副刊和好几家杂志和出版社的主编、社长,所以被人称为近代新闻史上的“副刊大王”。


3 Y% E1 R' i' ^, ?4 q2 m
孙伏园(后排右1)、孙福熙(后排左1)与鲁迅(前排右1)、许广平(前排中)、周建人(前排左1)、林语堂(后排中)等在一起,摄于1927年10月4日

) ?: n. j  x0 ?5 ~- [1主编晨报副刊和京报副刊5 k8 F; n) p5 l/ Y+ T- q  ]

伯父说是在李大钊打下的基础上接手办“晨报副刊”的,1924年离开晨报,又在主编邵飘萍的邀请下主编“京报副刊”。这两份独立副刊均以介绍马克思主义和科学进步的新思想为特色,发表过李大钊、陈独秀、鲁迅、胡适、尚钺、周作人、钱玄同、刘半农等人的许多重要文章,成为五四以来宣传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鲁迅的作品如“阿Q正传”等均经大伯编辑发表,鲁迅的“野草”、“小约翰”均由父亲设计封面。父亲的著作“山野掇拾”、“归航”、“大西洋之滨”也均经鲁迅审阅校订。   

  大伯主编“京报副刊”时,父亲也常帮忙,他既当编辑又当记者,除了自己写文章,还经常发挥美术专长兼作照片摄影和绘画插图,两兄弟互相配合、相得益彰。但是副刊宣传民主和进步,终于受到反动军阀的嫉恨,大伯回忆说起有一天照常乘坐黄包车去报馆上班,走到报馆附近陡然发现气氛不对头,报馆门口怎么站着几个荷枪实弹的士兵?他灵机一动,伸手拍拍黄包车夫的后背,叫他不要停车,一直向前拉,原来奉系军阀张作霖派人抄了报馆,总编辑邵飘萍被捕。邵飘萍是中国新闻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人物,他在北大开课讲授新闻学,提倡全新的新闻理念。他性格鲜明,文章尖锐泼辣,攻击时弊,毫不留情,终于被奉系军阀枪毙在北京天桥附近。大伯做为“京报副刊”的主编紧急南下躲过一劫。这就是1926年4月24日的京报被查封事件。后来毛泽东对这一事件中被害的邵飘萍给予高度评价,并亲自批准授予他烈士称号。2 j$ \- X) \. T; [& J/ y+ n9 W6 `
观看介绍孙氏兄弟与晨报副刊的短片
6 i; B, U) o' ^( J7 c
2

辞职晨报 创办语丝

我从中学时期开始喜欢读鲁迅的作品,读到鲁迅的新体诗“我的失恋”,十分奇怪它的风格,就去请教大伯,他微笑着给我讲了事情的经过。原来大伯经常到鲁迅那里去约稿,有一次鲁迅给了他这首诗,负责副刊的大伯排好版外出了,代理总编辑刘某乘他不在竟然抽去了这篇稿子。大伯回来一看老师的稿子没有了,质问他撤稿的理由,刘某支支吾吾说不出,只说这篇稿子实在要不得,双方争执起来,年轻气盛的大伯挥手给了刘某一个嘴巴,刘某自知理亏急忙逃避,大伯还不善罢干休,围着桌追起来,最后终于被人拉开。事情闹大了,他于是从“晨报副刊”愤然辞职。当然后来我才知道,事情背后还有更复杂的背景,大伯离开晨报副刊也是早晚的事。我很纳闷的是平时那么温文尔雅的伯父,怎么会有如此激烈的举动?看来遇到原则性的问题,事关他心中敬重的老师,他是一点都不让步的。   

关于伯父的这场风波, 鲁迅先生的文章中这样写道:“我辞职了,可恶!”这是有一夜,伏园来访,见面后的第一句话。------第二步,我当然要问问辞职的原因,而不料竟和我有了关系。”“我很抱歉伏园为了我的稿子而辞职,心上似乎压了一块大石头,几天之后,他提议要自办刊物,我自然愿意竭力“呐喊””。于是在鲁迅的大力支持下,邀集了16位同仁办起了“语丝”,这就是现代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语丝派的由来。

......

$ U# n5 {: ]3 W, V0 ]

回顾这些历史片段,孙氏兄弟无论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还是在发展中华民族的新闻出版、文学艺术和教育事业的过程中,虽然没有参加共产党,但同情和支持革命,保持着正直知识分子的良心,为民族解放的正义事业,特别对中国的副刊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我们做为后代应该永远学习和铭记。

(2018年12月8日于北京)


+ ^; n4 a) E! z8 y" b
编辑:赵媛媛
主编:夏一萌
总监制:董亚超

: r1 b+ |# T0 k* l( m' j. r2 r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曹东义 发表于 2018-12-10 08:43:43 | 阅读全部
感谢孙老!( ~& j  ^$ q, I% Z7 i
这是一篇很重要的文章,我过去不知道您的家庭这样显赫,有辉煌的历史!6 A0 P" p4 K6 M* s5 I
向您,您的前辈致敬!& Q- i* }3 W" U/ z3 v. d, I
我转发到燕赵中医网了:( c8 t0 e3 w5 |! Z) [$ J4 T
【新提醒】孙氏兄弟与《晨报副刊》-中医同道-互动交流-燕赵中医网}-凝聚燕赵中医-传播燕赵中医-YANZHAOZHONGYI - YANZHAOZHONGYI.COM  http://www.yanzhaozhongyi.com/fo ... tid=1618&extra=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8-12-10 11:24:59 | 阅读全部
“纪念《晨报副刊》创刊100周年座谈会”( b2 g6 A/ o( I' {2 V7 V
主持人开场介绍补充稿
* l; ^8 @4 ]  y3 @3 S) c3 b
' W3 s7 a+ a. h各位来宾,周末好!0 d+ C; Y( a5 y/ {" s# J& }; \/ z
纪念《晨报副刊》创刊一百周年座谈会现在开始。这几天气温很低,却有这么多人——尤其是白发苍苍的老人来到这里,参加这个活动,非常让人感动。我们为什么要举办这次活动,《晨报副刊》又承载着什么样的文化和历史价值?请允许我首先介绍一下这份百年前创刊的纸媒。
, L" D9 L. K1 N' n* H《晨报副刊》的前身是1916年8月15日创刊的《晨钟报》第七版,主要刊载一些诗文创作、艺文动态。《晨钟报》的创始人是李大钊先生,他为该报撰写的发刊词《<晨钟>之使命——青春中华之创造》,热情呼唤中国青年在新旧转换之交,勇于承担国家民族使命,“国家不可无一日无青年,青年不可一日无觉醒”,掷地有声,是新文化运动初期一篇名文。但李大钊先生担任《晨钟报》编辑部主任才两周便辞了职。
  S. W6 k5 r/ j  W/ K1918年元月,李大钊出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参与《新青年》《新潮》编辑工作,当年底《晨钟报》改组,改名《晨报》,也邀请李大钊协助第七版副刊改良,《晨报副刊》正式创刊。李大钊先生在《晨报副刊》开设“自由论坛”“译丛”“剧评”专栏,注重副刊的思想价值,引领新思潮新观念,关注当下的文化艺术活动,为《晨报副刊》后来的发展奠定了方向。1920年7月,当时尚在北京大学读书、参与过创办北大新潮社的孙伏园被聘为《晨报副刊》编辑,第二年10月毕业留校担任讲师的孙伏园正式主编《晨报副刊》,将其从一个版充实为4版单张发行(最初为三版内容加一版书刊广告构成),并且每月出版一个合订本,定价售卖。内容上极大丰富,在保持思想性、科学性和现实性定位的同时,根据来稿和约稿不断增设新栏目,增设“专刊”、“专件”和“特载”,日益突出其文艺内容,在通常的“诗”“小说”“游记”“戏剧”栏目外,设“开心话”“浪漫谈”之类轻松活泼的板块,设“新文艺”“古文艺”“译述”等中外文学名家创作、翻译与研究作品,既有单篇作品,也有长篇连载,并且在特定时间节点,推出“专号”“纪念号”。在两三年间,在梁启超、李大钊、鲁迅等文化大家支持下,孙伏园先生通过积极的组稿,灵活多样的编辑方式,将《晨报副刊》打造为新文化“四大副刊”之首。因鲁迅打油诗《我的失恋》发表纠纷,孙伏园在1924年底退出《晨报副刊》,1925年10月诗人徐志摩主编该刊,也不断推出不少新人新作,推出新的专刊、专栏。1928年6月,《晨报副刊》停刊。9 Y9 p; y' D/ q2 H3 Z
在20世纪20年代,作为新文化运动重镇的《晨报副刊》在多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第一是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新俄革命,宣扬劳工神圣,1922年5月5日出版“马克思纪念”专号,既有马克思传记,还有马克思经济思想研究;1922年11月7日刊出的“俄国革命纪念”专号,有专门的列宁思想和新俄国社会的报道;李大钊的系列马克思主义研究、瞿秋白的《新俄游记》皆有陆续发表;1925年胡适经苏联赴欧洲的见闻通信,也曾在《晨报副刊》发表,引起读者和编者热烈讨论;1922年至1925年的5月1日《晨报副刊》连续推出“劳动节纪念”专号,1924年到1925年的5月4日发表“五四节纪念”特载,发表纪念论文、回忆文字等,有学者对此问题进行过专门研究,将《晨报副刊》视为20年代初期传播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的重要阵地。
- m" }& B, }6 B8 A% W; R* r第二是传播科学、民主思想,关注现实生活。《晨报副刊》始终具有世界视野,先后推出过杜威、罗素、爱德华等西方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的系列讲演,生平与著作研究专题,连载过“地质学说”“人类婚姻史”“生理学理论”“心理学说”“历史研究”等方面有影响力的专门著作;1925年下半年开始直到停刊,开设有“国际”“社会”“家庭”三个周刊,专门发表专门研究和专题报道,1922年、1924年两次在10月10日推出“双十特号”,在辛亥革命理想目标和社会现实的参照下,唤起人们的未来希望和努力决心。1923年4月至6月针对爱情婚姻问题,连续三个月发表新旧各方的“爱情定则讨论”,研究传统与现实里人们的感情问题,1923年5月、6月发起“人生观问题讨论”,等等,都在当时文化圈、读者群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5 g' F) E: v' o+ |* ~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发现新作家、催生新作品,推动新文学创作与发展。在五四新文学运动初期,各种文艺思潮纷纷涌现,各种文学社团纷纷成立,不同流派、不同社团的刊物都具有特定的圈子和特色,唯有《晨报副刊》敢于兼收并蓄,能将各个不同流派、社团的作家作品都呈现在同一文艺阵地上,文学研究会的王统照在《晨附》推出“文学旬刊”,现代评论派和新月派作家推出“诗镌”“剧刊”专刊,“乡土文学”代表彭家煌、蹇先艾、许钦文、沈从文等人发表小说,创造社成员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周全平、倪贻德等人发表小说、诗歌、散文作品,“闺秀派”作家冰心、林徽因、庐隐、凌叔华、陆晶清等人发表小诗、小说和散文、评论,还推出过“艺林旬刊”“新少年旬刊”等具有艺文理论性质的专刊,等等;梁启超、胡适、李大钊的著名讲演、学术研究,鲁迅名著《阿Q正传》《肥皂》《不周山》(即《补天》)、译作《苦闷的象征》《爱罗先珂童话》等,周作人《自己的园地》《绿洲》、古希腊、日本古典文学译文;冰心的小诗《繁星》《春水》、散文《寄小读者》,闻一多、徐志摩的“新格律诗”创作及理论,梁实秋的新诗、小品和文学评论,沈从文、胡也频、张天翼等作家的成名作品,都出现在《晨报副刊》上;世界文学史上大名鼎鼎的荷马、但丁、莎士比亚、塞万提斯、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歌德、雪莱、拜伦、易卜生、福楼拜、莫泊桑、契诃夫、爱伦坡、波特莱尔、芥川龙之介、泰戈尔、罗曼罗兰、安徒生、格林兄弟……他们的作品译介、生平及创作研究,或者以专号、或者以纪念特载、或者以读书录、或者以论坛讲坛、或者以国别文学史推荐等等形式,都在《晨报副刊》上登场。/ F8 i/ D' i6 t- g" [! w6 {1 c" F, L
可以说,《晨报副刊》既开现代报纸副刊之先河,也成就了现代报纸副刊的典范。
: U2 O+ C" h% ^( n$ S& R+ ^1 Q+ d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8-12-10 11:25:08 | 阅读全部
“纪念《晨报副刊》创刊100周年座谈会”
: A  `8 g+ o4 _. [! z: c6 Z9 e主持人开场介绍补充稿4 ~: o. a% R* h$ ?' I! F, e

; S# ]; x2 q" w, O0 J& j各位来宾,周末好!
8 c7 o: b  a- C* M. _5 o5 T纪念《晨报副刊》创刊一百周年座谈会现在开始。这几天气温很低,却有这么多人——尤其是白发苍苍的老人来到这里,参加这个活动,非常让人感动。我们为什么要举办这次活动,《晨报副刊》又承载着什么样的文化和历史价值?请允许我首先介绍一下这份百年前创刊的纸媒。9 V% A( `1 N2 W% L2 N  Z% ?0 I2 t
《晨报副刊》的前身是1916年8月15日创刊的《晨钟报》第七版,主要刊载一些诗文创作、艺文动态。《晨钟报》的创始人是李大钊先生,他为该报撰写的发刊词《<晨钟>之使命——青春中华之创造》,热情呼唤中国青年在新旧转换之交,勇于承担国家民族使命,“国家不可无一日无青年,青年不可一日无觉醒”,掷地有声,是新文化运动初期一篇名文。但李大钊先生担任《晨钟报》编辑部主任才两周便辞了职。7 n1 Q4 H0 A. b2 ^, \
1918年元月,李大钊出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参与《新青年》《新潮》编辑工作,当年底《晨钟报》改组,改名《晨报》,也邀请李大钊协助第七版副刊改良,《晨报副刊》正式创刊。李大钊先生在《晨报副刊》开设“自由论坛”“译丛”“剧评”专栏,注重副刊的思想价值,引领新思潮新观念,关注当下的文化艺术活动,为《晨报副刊》后来的发展奠定了方向。1920年7月,当时尚在北京大学读书、参与过创办北大新潮社的孙伏园被聘为《晨报副刊》编辑,第二年10月毕业留校担任讲师的孙伏园正式主编《晨报副刊》,将其从一个版充实为4版单张发行(最初为三版内容加一版书刊广告构成),并且每月出版一个合订本,定价售卖。内容上极大丰富,在保持思想性、科学性和现实性定位的同时,根据来稿和约稿不断增设新栏目,增设“专刊”、“专件”和“特载”,日益突出其文艺内容,在通常的“诗”“小说”“游记”“戏剧”栏目外,设“开心话”“浪漫谈”之类轻松活泼的板块,设“新文艺”“古文艺”“译述”等中外文学名家创作、翻译与研究作品,既有单篇作品,也有长篇连载,并且在特定时间节点,推出“专号”“纪念号”。在两三年间,在梁启超、李大钊、鲁迅等文化大家支持下,孙伏园先生通过积极的组稿,灵活多样的编辑方式,将《晨报副刊》打造为新文化“四大副刊”之首。因鲁迅打油诗《我的失恋》发表纠纷,孙伏园在1924年底退出《晨报副刊》,1925年10月诗人徐志摩主编该刊,也不断推出不少新人新作,推出新的专刊、专栏。1928年6月,《晨报副刊》停刊。5 H! Y5 m+ }5 _8 B5 R0 D9 e7 U
在20世纪20年代,作为新文化运动重镇的《晨报副刊》在多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第一是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新俄革命,宣扬劳工神圣,1922年5月5日出版“马克思纪念”专号,既有马克思传记,还有马克思经济思想研究;1922年11月7日刊出的“俄国革命纪念”专号,有专门的列宁思想和新俄国社会的报道;李大钊的系列马克思主义研究、瞿秋白的《新俄游记》皆有陆续发表;1925年胡适经苏联赴欧洲的见闻通信,也曾在《晨报副刊》发表,引起读者和编者热烈讨论;1922年至1925年的5月1日《晨报副刊》连续推出“劳动节纪念”专号,1924年到1925年的5月4日发表“五四节纪念”特载,发表纪念论文、回忆文字等,有学者对此问题进行过专门研究,将《晨报副刊》视为20年代初期传播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的重要阵地。
" }! \+ l+ [+ X7 P/ P第二是传播科学、民主思想,关注现实生活。《晨报副刊》始终具有世界视野,先后推出过杜威、罗素、爱德华等西方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的系列讲演,生平与著作研究专题,连载过“地质学说”“人类婚姻史”“生理学理论”“心理学说”“历史研究”等方面有影响力的专门著作;1925年下半年开始直到停刊,开设有“国际”“社会”“家庭”三个周刊,专门发表专门研究和专题报道,1922年、1924年两次在10月10日推出“双十特号”,在辛亥革命理想目标和社会现实的参照下,唤起人们的未来希望和努力决心。1923年4月至6月针对爱情婚姻问题,连续三个月发表新旧各方的“爱情定则讨论”,研究传统与现实里人们的感情问题,1923年5月、6月发起“人生观问题讨论”,等等,都在当时文化圈、读者群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
7 f2 R1 X' l0 ^% ^. F, g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发现新作家、催生新作品,推动新文学创作与发展。在五四新文学运动初期,各种文艺思潮纷纷涌现,各种文学社团纷纷成立,不同流派、不同社团的刊物都具有特定的圈子和特色,唯有《晨报副刊》敢于兼收并蓄,能将各个不同流派、社团的作家作品都呈现在同一文艺阵地上,文学研究会的王统照在《晨附》推出“文学旬刊”,现代评论派和新月派作家推出“诗镌”“剧刊”专刊,“乡土文学”代表彭家煌、蹇先艾、许钦文、沈从文等人发表小说,创造社成员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周全平、倪贻德等人发表小说、诗歌、散文作品,“闺秀派”作家冰心、林徽因、庐隐、凌叔华、陆晶清等人发表小诗、小说和散文、评论,还推出过“艺林旬刊”“新少年旬刊”等具有艺文理论性质的专刊,等等;梁启超、胡适、李大钊的著名讲演、学术研究,鲁迅名著《阿Q正传》《肥皂》《不周山》(即《补天》)、译作《苦闷的象征》《爱罗先珂童话》等,周作人《自己的园地》《绿洲》、古希腊、日本古典文学译文;冰心的小诗《繁星》《春水》、散文《寄小读者》,闻一多、徐志摩的“新格律诗”创作及理论,梁实秋的新诗、小品和文学评论,沈从文、胡也频、张天翼等作家的成名作品,都出现在《晨报副刊》上;世界文学史上大名鼎鼎的荷马、但丁、莎士比亚、塞万提斯、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歌德、雪莱、拜伦、易卜生、福楼拜、莫泊桑、契诃夫、爱伦坡、波特莱尔、芥川龙之介、泰戈尔、罗曼罗兰、安徒生、格林兄弟……他们的作品译介、生平及创作研究,或者以专号、或者以纪念特载、或者以读书录、或者以论坛讲坛、或者以国别文学史推荐等等形式,都在《晨报副刊》上登场。1 `* u9 U" s4 v' v, v& u
可以说,《晨报副刊》既开现代报纸副刊之先河,也成就了现代报纸副刊的典范。) v3 s% |! v! X8 L* v& p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1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3131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