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副院长曹东义老师的浊毒化、化浊毒与我们常说的五积散体质
曹东义 发表于:2018-1-13 14:45:27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2860
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副院长曹东义老师的浊毒化、化浊毒与我们常说的五积散体质原创 2018-01-13 李宏奇 李宏奇) d  F; ?5 H( v0 _

关于身体的这种痰湿凝结,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院长曹东义老师曾经发表过一篇学术文章,浊毒化与化浊毒,文中就针对人体内的这种痰浊问题提出了“浊毒化”与“化浊毒”理论,文中提到体内的许多生理物质,本来是清洁而流动的,如果由于内在、外在的各种原因,失去了其本来的特性,变成混浊、浓稠的物质,这就是“浊化过程”,浊化了的物质成了引起人体发病的因素,它就是“浊邪”。因此说,“浊毒”既是致病因素,也是病理产物。这种浊毒,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风、寒、湿、热、火,曹东义院长的论文中还提到中医在治疗身体的浊毒时,能够化浊毒,中医在临床治病的过程之中,经常使用“清热解毒”、“利湿化浊”、“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法,使身体热已清,毒已解,热病就可以痊愈;“水湿”“痰浊”之气,经过“活化”,流动起来,就变成了生理上有用的体液物质,浊稠就转化为清洁;血活起来,淤滞的血液变为流动鲜血,血液也就重新有了活力,再一次参与到人体的代谢之中。

由此可见,“浊毒化”是在人体正气不足,机能下降的时候,物质在人体内部发生的变化;“化浊毒”是中医经过辨证论治,促使病理产物在人体内部重新被利用的过程,是一个“完全环保”的智能化过程。

人体浊毒化的过程也是形成各种严重疑难病症的过程,甚至是肿瘤的前期阶段,在临床当中,尤其是一些疑难杂症,伴有浊毒化的病例比较多,但更多的是身体这些风寒湿气血痰瘀的瘀滞,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身体富营养化,很多年轻的人,由于过度营养造成身体各种淤积,这也是我们最常见的形成疑难病症甚至是肿瘤的原因。


' i- ^) H7 O6 I2 P4 m% q8 t1 [- O

所以,无论是脾困痰湿还是身体寒湿重,都是身体营养和水液代谢不利形成凝结瘀滞,营养摄入多,废物代谢不出去,营养输送不到身体需要的地方,造成身体风寒湿热气血痰瘀的瘀滞,内有湿热,外有风寒,表里不通透,整个身体就像不注意保养的汽车,发动机瘀滞了大量的油泥和积炭,光加油车没劲冒黑烟,这种状况更像养鱼时的那缸浑浊的水。虽然身体看着胖实,但却缺乏力气,人体没有活力,身体各种病症多,这类人群也最需要我们用药去化浊毒,去除身体的各种风寒湿气血痰瘀。

这种体质也是最常见的五积散体质,这种体质就是由于脾的运化和生清的功能过度旺盛,吸收能力太强,代谢能力差,营养过盛,就会造成身体的富营养化,产生一些不良的痰湿瘀浊,形成脾困痰浊的体质,这些东西在体内积滞日久,就会产生湿热,造成胃热上冲,胆气上逆,湿热上冲,造成上部的能量过盛,下部亏损的病症,就像是长夏暑天阴雨绵绵的时候,大自然中就会有洪涝,土地中就会有积水,植被会腐烂,反应在人的身体上就是脾实证的痰湿过盛,最常见的病症就是痰蒙清窍,头目昏沉,胃气上逆,身体疲乏,废物在身体内囤积,身体容易发胖,年岁比较大的严重的会产生三高症,富贵病等慢性疾病,如果痰浊严重,在体内形成风寒湿热火毒,也就是曹东义院长所说的浊毒化,这种浊毒化也是很多恶性疾病的前期阶段,如果不注意化浊排毒,就容易形成恶性病甚至肿瘤。               

这类五积散体质,虽然说是身体寒、湿、气、血、痰五积,但有的患者是七积八积甚至更多,风、寒、湿、热、气、血、痰、瘀,在医院检查就被诊断为身体的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的紊乱,轻微的或得病时间短的年轻人,往往查不出器质性病变,得病时间长了不治疗,容易引起三高症心脑血管疾病等代谢类疾病甚至一些恶性病,其实中医看这类病就是内有湿热,表里不通透,身体存在瘀滞的情况。

我给这类患者解释病情的时候,说这种状况就是年轻气盛,过食膏粱厚味,不爱活动,人体营养过剩,废物代谢不出去,营养输送不到身体需要的地方,造成风寒湿热气血痰瘀的瘀滞,内有湿热,外有风寒,表里不通透,整个身体就像不注意保养的汽车,发动机瘀滞了大量的油泥和积碳,光加油车没劲冒黑烟,这种状况更像养鱼时的那缸浑浊的水。在调理这类体质的时候,就像修理汽车,不仅要及时的清理油泥和积碳,还要注意加油润滑,更要注意正确的使用和保养。

      

我在接诊这类患者时,针对他们的身体出现的问题,用五积散加味,疗效显著。五积散是我最常用的一张方子,在运用的时候要根据患者风寒湿气血痰瘀的情况进行加减,争取每一味药和它的用量,都要和患者的风寒湿热气血痰瘀的病症丝丝相扣,改善患者体质瘀滞的状态。

附五积散原方:

麻黄6克,白芷6克,肉桂6克,干姜6克,苍术9克,厚朴9克,半夏9克,陈皮9克,茯苓9克,当归6克,川芎6克,芍药6克,桔梗6克,枳壳6克,生姜6克,甘草6克。

五积散的用药特征是患者以湿为主,伴有风、寒、湿、气、血、痰的瘀滞,他们这类人的长相特点是体型肥胖,肌肉不坚实,肚子比较大,身体困重,缺乏活力,面色黄暗,油腻,有的还长有痤疮,这类人群容易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高尿酸血症容易并发脑中风、心脏疾病、痛风等,容易出现关节痛,腰腿痛,肩背疼痛,而且遇冷以后疼痛加剧。身体内部还有消化道的症状,容易出现肚子冷痛,大便不成形,便溏稀,恶心呕吐等,还有一些人出现痰多、咽喉不利、气喘、呼吸不畅等呼吸道症状。除了身体这些外在的症状之外,有的人还会出现精神神经性症状,如头痛、眩晕、失眠、多梦等,有的人情绪不稳定,悲观、焦虑、抑郁,还有的女性,有月经不调类疾病,这类五积散体质的女性往往月经稀发,或者闭经,或者量少。检查的话,这类体质的女性大部分有高雄激素血症和高胰岛素血症,多囊卵巢综合症,这些问题都容易导致月经不调和不孕症。这类体质的舌象色暗,或胖大,或凹凸不平或有瘀点,舌苔白腻,脉象多沉迟无力。

在用这个方子调整这类五积散体质的时候,用药改善身体风、寒、湿、气、血、痰的瘀滞状态,还需要告诉患者得病的原因,要从饮食和生活上做起,我们经常说“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我们大多数成年人,减少高营养高能量的膏粱厚味的食物摄入,饮食清淡多食粗粮蔬菜,均衡的营养,加强运动和锻炼,才能使人体的气血通畅,人体的脏腑功能运行正常,体质才能根本改善。

& {& R1 W  a( ^9 U

3 S1 X+ [  O( Z5 r7 a1 }. f, g5 |8 F

* y7 x( k! h8 }" J) X! ]; E$ G
; T1 X7 w5 M0 T2 ^, U) @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曹东义 发表于 2018-1-13 19:17:11 | 阅读全部
“浊毒化”与“化浊毒”( }+ A+ [# }% `) @" {
9 d7 M7 |0 x  F+ v; ?6 A# Y* w
中国中医药报 2010-03-08
# C3 b% k, f' ?& r3 y/ ?2 U$ N) p. K$ g
□ 曹东义 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s% j0 q% e8 B

) r) ?- J2 u0 j6 O中医“浊毒证研究”被列为重点支持课题,其研究过程也与其他科研项目一样,必须明确很多基本的科学问题。/ c- f3 r8 q5 O

# |2 v/ p7 ^/ `7 c. P何为“浊毒”?首先得明确其研究对象是一个新的物质还是学术理论,抑或二者兼而有之?它与传统中医所说的“毒”、“浊”究竟是何关系?
$ \% I* r! o' p' M! F# t
6 ]- T7 j+ J" h. q0 F# v在中医的传统理论里,早就有关于风毒、寒毒、湿毒、热毒、火毒、疫毒的说法,那么,“浊毒”是一种新毒吗?中医认为,毒就是对人体的伤害因素,六气太过变为六淫,六淫引起人体发病,六淫就是“毒”;人吃的药物、食物,如果药不对症,或者食物变质,造成了对人体的伤害,这种所谓的药或食物就是“毒”。& g. D! y( V" x/ c
3 \7 @3 L% E0 T' w1 U3 d
人体有许多生理物质,本来是清洁而流动的,如果由于各种原因,失去其本来的特性,变成混浊、浓稠的物质,引发人体疾病,那就是“浊”。因此,“浊毒”既是致病因素,也是病理产物。
, y2 F, N& z- U2 M& h+ N. _5 H) L6 w3 \- t& p
由此可见,“浊毒”并不在风毒、寒毒、湿毒、热毒、火毒、疫毒之外,而是另有一“毒”;也不在湿浊、血浊、气浊之外,而是一个新的“毒浊”。“浊毒”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也可以说是一个物质所包含的两个元素。$ _% ~, H/ k2 @, @4 g

  ~$ X! j5 p* b“浊毒”的广泛性与危害性
" r, H$ w0 m  i- c, k: b5 i* `) V7 M9 l( ]* S5 ^+ `! z
作为一个既是致病因素,又是病理产物的物质,“浊毒”应该早已有之。张仲景也应见过它,叶天士也应知道它,只是他们并没有提出这样的概念。如今倡导这种学说,并不是玩弄概念,而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U3 s8 V; G4 I; ^. m

/ S; e1 [+ ]6 H3 c3 ?( w2 @我们认为,“六气太过即成毒,气机不畅则生浊”,作为致病因素和病理产物的“浊毒”,其造成的危害十分广泛。似乎有“满眼皆是浊毒”意味。笔者认为,这既是中医学见微知著,既病防变,防患于未然等“治未病”思想的体现;也是辨证看待利与害、邪与正,及其相互转化关系的理论基础,深刻体现中医学的智慧。: H) f: l7 U; g: E, M

4 ~1 R3 n4 G8 x( Y8 ]5 M9 `' A自然物质的“浊毒化”7 W. I- [# K' n* E( k& H
3 E  \$ X# `/ t/ E
六气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物质,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其与六淫之间的界限,不靠物理指标区别,而以其对人体的影响来确定。无论多高的气温,多寒冷的风,只要不引起人体发病,就是六气之一,而不属于六淫,也就不属于“六毒”。这就是说,六气与六淫的划分,是以其对于人体影响的结果来推定的,是一个相对概念,属于价值判断,不是一个物理量。这就如同王安道《医经溯洄集》所说:“夫风暑湿寒者,天地之四气也,其伤于人,人岂能于未发病之前,预知其客于何经络、何脏腑、何部分而成何病乎?及其既发病,然后可以诊候,始知其客于某经络、某脏腑、某部分,成某病耳!”" H8 O: f+ b* t7 z, B

: A+ d! o) ?8 l' |& S5 ~0 q这样相对规定六气与六淫的界限,并不是中医学的缺陷,并非不规范,而是完全尊重人体的主体地位,是以人为本的体现,也是中医学的特色所在。刘完素强调六气皆能化火,气有余就是火,是为了推行他的寒凉主张,为清热解毒治疗法则奠立理论依据。3 _- u$ ?( }. c4 J. H
- b7 h" q7 q/ E' W; g& a1 |3 O( ?
自然物质的“浊毒化”学说,为中医在临床上解毒化浊的治疗措施,创立了理论根据。
# D; E+ l! P" R, l' l+ N* A3 p
& y6 P' W- C; y% Z4 K中医治疗“化浊毒”- e: m! l( W1 T5 k" x
  N. ], A0 c* y! [  B+ m9 ~
中医临床治病过程中,经常使用“清热解毒”、“利湿化浊”、“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法。那么,体内的“热毒”经过“清热解毒”之后,“湿浊”经过“利湿化浊”之后,“瘀血”经过“活血化瘀”之后,它们变成了什么?变化之后的物质到哪里去了?& W# t+ U9 M" t. X$ W
4 ~: D6 I2 |0 }8 ~% ^9 Y
在人体脏腑功能的参与下,热已清,毒已解,热病就可以痊愈;“水湿”“痰浊”之气,经过“活化”,流动起来,就变成了生理有用的体液物质,浊稠就转化为清洁;血活起来,瘀滞的血液变为流动鲜血,血液也就重新有了活力,再一次参与到人体的代谢之中。
. l- o7 _0 E4 Z) d3 C. f4 i. `( N
5 c1 y! [8 T% V由此可见,“浊毒化”是在人体正气不足,机能下降的时候,物质在人体内部发生的变化;“化浊毒”是医生经过辨证论治,促使病理产物在人体内部重新被利用的过程,是一个“完全环保”的智能化过程。/ y) {- Q2 U/ Q% A0 |/ w9 p

- f# b1 \  q: I' c9 z趋利避害,化毒为药,是中医学独特的智慧之所在。由此看来,“浊毒证研究”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发展中医学术、彰显中医特色的一个重要方法。# X5 K7 B# O6 Z6 Q1 w% g6 _; P) L3 f

: [: f' [2 \& L; {9 b+ Y. Z$ H8 S上一页:《内经》脉痿句读探析- q& B. A6 R4 D& z" n9 m8 h* J
下一页:经方治疗胃溃疡7 B( v  K1 k9 h- p7 I8 f) ~

9 h9 n5 _/ P* y 搜索
2 E7 z1 x, T1 u0 o( Z4 o) H& H更多..
9 w  J! c2 t, p, F12345
2 B5 R; I/ Y3 ^2 Y% V1 h
* n# ^  v& v$ h$ R9 G/ `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1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3131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