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杨思远:论要辨证更要辨人,以及对三焦的认识
曹东义 发表于:2017-11-22 14:04:24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7080
本帖最后由 曹东义 于 2017-11-22 16:32 编辑
% Q% P% A$ z8 Q" _
# j0 d. u$ C& I5 Q7 Y! w
要辨证更要辨人

# W4 u8 f% W- `& J
                            杨思远 2017.11.15

; I, C) f4 x% B) a/ ^. z
一日,有夫妇二人来访。自述,因仲夏天热,夫妇二人睡觉时贪凉,大开空调。结果第二天早上起来,二人都感冒了,症状相似,头疼、嗓子疼。诊后处方时,先生玩笑着说,我们同时得感冒,病因也一样,药也应该一样,一块煎,分着服就行了,这回省事了。
我说,不行!你们两人药不一样,不能同煎分服,要分别煎服才行。他们听后十分不解,都是感冒,而且是在一个屋里得的感冒,病因也一样,怎么用不同的药呢?
看来得费点口舌了。好在当时不忙,我就慢慢地跟他们解释。二位虽然同时感冒,病因也相同,症状也相似,但二位的体质差异较大。先生身强体壮,又常喝酒,阳亢阴虚,体质偏热,用药时既要辛凉解表,又要清解内热、补充津液。而女士体质虚寒娇弱,阳火不足,且寒湿较重,需辛温解表,同时扶阳助阴、燥湿利水。虽然最终都会得汗而解,但用药却有很大不同,所以二位不能用同样的方子。二人听后带着满脸的疑惑走了。
后来再次见面时,二人对我满口的感谢和崇拜,说中医太神了!
由此想到最近听到的一念网讲座中,关于伤寒派(应称经方派)和温病派的争论,我个觉得二者并非有不可调和的矛盾,更不是势不两立。无论是张仲景的辛温解表还是刘完素、叶天士、吴又可等温病派的辛凉解表,方法不同,但治则则一,都是按照《黄帝内经》的原理,“损有余而补不足”,寒则热之,热则寒之,区别不在于医者,而在于患者、在于证候。关键在于辨证论治,更在于辨人论治,是因时制宜、因人制宜的结果。当然也要归功于对本草的新发明、新发现。
中医与西医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中医是辨证论治,一人一方,甚至一人多方。是根据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患者的不同证候处方下药。同时,中医治病说到底并不是用药制病,而是用药调动患者的身体机能,让患者自己去战胜疾病。中医处方用药总以扶正祛邪、顾护元气为本,病治好了,患者的免疫力也增强了。如治感冒,无论是桂枝汤还是银翘散,并不是用药去消灭细菌病毒,这些方子中几乎没有哪味药是能杀灭感冒病菌病毒的。虽然现代药理分析说某味药有什么抗菌杀毒的作用,或对什么菌什么病毒有抑制作用,若单用它们都不能治好感冒。中药通过配伍用它们,是要通过助阳扶阴、或滋阴潜阳的药性,去调动平衡患者的身体机能,让人体自己发挥作用,通过微汗排出邪气,顾护正气。比如桂枝汤,严格说来它并非汗剂,因为桂枝性虽辛温,作用却只是解表,并无发汗作用。而白芍原本具有敛汗的作用,二者配伍并不能发汗,所以才需啜粥温覆取微汗。而且桂枝汤的适应证是中风有汗,本来就有汗若再发汗岂不谬哉?而且张仲景多次讲到过汗属于坏病,是误治。所以,桂枝汤本质上是助阳扶阴的补剂,可以通过化裁用于阴阳俱虚羸弱之人,如小建中汤等。而西医治病以消杀为能事,感冒用氨酚类药物加抗菌素,虽然也能治好感冒,但同时损伤了患者的免疫力。所以感冒患者服后多出现倦怠无力、体软头昏的现象。
中医界有一句人所共知的话:“学医一年,天下无不治之症;学医三年,书中难觅治病良方”。说的是初学者不能融会贯通,常犯机械的本本主义错误。认为中医积累了几千年,什么病用什么方,书上都写得清清楚楚。见病既可寻方抓药,哪有不治之症?但随着实践经验的增加,发现既是经方验方也不是能拿来就用的。书上虽有无数验方,但世间没有按药方生病的患者,更没有包治百病的医生的良方。每个人体质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患病的时间不同,治疗的方法自然也就不同。所以,在有了一定经验、学会辨证论治后,反而在书上找不到完全对应的现成方子。
对此,曹东义老师的一次点拨让我牢记心中。前几日,家人因有微恙自拟一方请老师指点。曹老师看后说,现己近入冬,秋收冬藏,不宜过用发散药,以防寒邪趁机入里。一句话让我惊出一身汗,真如醍醐灌顶。自己常把辨证挂在嘴边,为什么就没有想到季节的变换呢?
由此可见,讲辨证论治,眼睛不能只盯住证,更要因人而宜,因时而宜。学中医重点并不在记住多少方、多少药,而最重要的是因人因时辨证施治。书上虽有“有是证则用是药”的说法,但现在看来这句话并不全面,有“是证”也不一定能用“是药”,只有做到因人因时辨证施治,才是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比如,对大肠腹实证,一般说来应使用承气辈,但若患者久病缠身虚羸已极,心肾功能都不好,一剂大承气下去说不定会要人命的。在这种情况只缓补缓下,徐徐图之。
综合以上思考,个人以为作为一名中医,要时刻牢记以人为本,以命为天,既要学会辨证论治,更要注重辨人施治。历史上有很多医学名家试方的医案记载,名家尚且如此谨慎,我辈后学怎可孟浪自信,乱下虎狼之药呢?一剂即知固然可以显示医术高明,精于辨证辨人,务求精准万全,方是医者仁心也!谨记,谨记!
6 b- b1 N: q- o# e+ D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曹东义 发表于 2017-11-22 14:04:48 | 阅读全部
$ K5 Y0 e  V, x7 D
2 L$ P+ R! e1 J, k
三焦统摄论
; Q0 P. M8 I; \2 X   
- R& [, p" @+ V# |* r9 [               杨思远 2017.11.21
# B& N( T0 G' Y. l# N
4 N' @  m! f, I+ @+ T% O自古以来,中医向以整体论著称。然各脏腑器官骨骼肌肉,遍布全身,虽有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之说,亦有血脉经络纵横相联之论,皆因无生理解剖支撑,非但为西医所诟病,既中医大家如章太炎者,亦以经脉为妄说。中医整体论究竟以何为据?余皓首穷经,博涉众家,孜孜以求,唯见三焦布涉全身,更有输布之功,足以统摄全身。遂穷究其理,罗陈如下,意欲就教方家,集众慧卓识,以为立论。, M. E  v4 C+ H; y1 [2 Q
一、脏象证
- M. m$ }, }' q三焦之说,早见于《内经》。《内经*素问》曰:“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禀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出入者也。”“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少阴之胜,心下热,善饥,齐下反动,气游三焦。”论虽繁,唯论功能而不见其实之所在也。, Y, r% v: e+ s: ]9 z& g
《内经*灵枢》曰:“三焦者……,手少阳经也。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遗溺则补之,闭癃则泻之。”“三焦者,中渎之腑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腑也,是六腑之所与合者。”“三焦病者,腹气满,小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水留,即为胀。”“小腹痛肿,不得小便,邪在三焦。”虽言经络走向,病证表现及治则,亦未明言其实之所在。) L9 c- [3 N- p  v! x
至《难经》更直言“心主与三焦为表里,俱有名而无形”。“所以腑有六者,谓三焦也。有原气之别使焉,主持诸气,有名无形,其经属手少阳。此外腑也。”然既为“器”,且系“孤之腑”“是六腑之所与合者”,何以有名无实也?0 N4 |8 B8 ^3 O/ L" C( m
后世医家多宗《经》《难》之说。然亦有别论。《金匮要略》云,“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章太炎《猝病新论》有“论三焦即淋巴腺”篇,称“曰如渎者,则淋巴管之象。曰如沤者,则淋巴腺凝如大豆之象。曰如雾者,则淋巴腺凝如粟米丛集成点之象。此三象者,上焦、中焦、下焦所通有,特互言以相发明耳。”9 [2 l/ {1 q% H9 n- T
至张锡纯始称,“三焦为手少阳之腑。既名为腑,则实有其物可知。乃自汉唐以还,若《伤寒》、《金匮》、《千金》、《外台》诸书,皆未言明三焦之状,遂使后世数千年暗中摸索,莫衷一是。至唐容川独有会心,谓三焦即网油,其根蒂连于命门,诚为确当之论。”为此,张氏详加征论,虽非尽善,亦足启示后人。
1 M# C. N/ b/ X# ~, x另其引徐灵胎之论曰:“《内经》言三焦者不一,皆历言其文理厚薄与其出入贯布,况既谓之腑,则明是藏蓄泌泻之具。但其周布上下,包括脏腑,非若五腑这形各自成体也。”徐氏之论三焦,虽未言明三焦即网油,而究其周布上下,包括脏腑,非若五腑之形各自成体数语,尽形容出网油之状,特当时无网油之名词,故未言明网油既三焦耳。又陈无择谓:“三焦是脐下脂膜。”是明指网油为三焦矣。/ l0 o+ ^, O8 R  E; d7 Y/ Y% @# C
二、解剖证  Y5 o  e/ \# {3 B
以上论者渐言渐明,殊乏整体论说。今观西医之解剖学,则可完其说矣。余确信所谓三焦者,系指遍面布人体之膜也。观其宏者,各脏腑均自有膜,各脏腑器官亦以膜相连,大如模膈纵膈心胞,明如各脏腑外裹之膜,观其隐微者,若肌肉之间、肌肉与筋骨之间,亦以膜相连,而口鼻黏膜、肠胃黏膜乃至于细胞膜,膜膜相连,结为网络,且皆具泌泻之功,系属三焦耳。由于可知膀胱无上口而能泌水,肠胃不外通而能输布水谷之气。而膜至体表近处,即为经络穴位之所在,故针灸取穴,必取肌肉之间、肌肉与筋骨之衔接处,辄能疗疾。此足可证也。2 v5 D# a, B# R7 a% u& G0 B
三、生理证0 M& n9 e9 [3 d4 Q# x
《经》曰,三焦“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人体之膜,虽有大小薄厚之分,然其生理功能皆一,传化者也,《伤寒》名之为枢。其传化泌泻者何?津液、水、气、火也。人体赖此而能融会贯通,医者赖此而辨证施治,中药赖此以施温补寒泄轻升重降之功也。
9 O! @$ G% ~) D$ A, f四、治则证
! O) {6 p/ }3 O. m& v& \% n三焦乃人体之第一大腑,且非“孤腑”,其既表既里,非表非里,融通各处。其传化之功,足以平衡各脏腑器官之阴阳,维系五行之生克。其受病亦可传化全身,犹以寒热痰饮为著。以其既表既理,非表非里,故有和解之剂如小柴胡汤者,此昔之少阳脉证并治之基也,亦可为全身疾患辨证施治之基也?; l) x6 o3 W% ^' P7 C& f
精于《伤寒》者,素知仲裁景立小柴胡汤之精微,更叹其加减化裁之妙。亦有业医不精者,遇有难辨之证,率以小柴胡汤以应,而每取意外之效者。盖其以和解三焦之法,既可统调各脏腑之病也。此亦辨三焦意义之所在。以此观之,思治胸痹之瓜蒌薤白白洒汤、诸泻心汤、诸利水祛痰剂乃至诸去瘀血剂、清解剂,亦可资三焦统摄论以解之。若以此论辨治,或可开中医之新境界也。1 _: `# v+ [! d; v, s
余之所思后当续陈,今止启立论于此,以就教于方家耳。, J7 N; o; t# ?- |2 O8 x
1 1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7-11-22 16:47:15 | 阅读全部
本帖最后由 曹东义 于 2017-11-22 16:50 编辑
- ^# o6 N0 z$ |
9 R: |9 _7 T2 u( @# f2 m) u杨思远这篇《要辨证更要辨人》写的很好,当然,在《后汉书》的华佗传里边,也有类似的医案,说明华佗的认识,至今仍然可以指导临床,也说明《内经》《伤寒论》所倡导的“辨证论治”很重要。" l- m) v$ R9 Y, E5 @' c5 d1 O
同样的生活环境,有的人得病,有的不得病,病情轻重缓急也不一样,必须要辨证更要辨人,才能“药到病除”。+ {& A6 \6 }  N8 C( ~' t8 ~
伤寒与温病学派的争鸣,也有“关公战秦琼”的意思,伤寒学派成熟早,温病学派是后起的。/ f2 Y+ z3 s4 H  {7 g
但是,六经体系之中,或者经方之中,难以容纳温病学的“时方”;后来的温病学体系,创立了很多有效方剂,也吸收了很多经方,但是也不能“兼容并包”。
+ A; W0 E$ a( j; }2 Q' k* O所以,需要用“热病统寒温”,建立“病证结合的分级诊疗体系“。
7 _3 Q, T- e! F8 m4 F1 N% K: P+ O病下边,还可以分病,有几级,这与西医不同。# |% v0 d& W; R2 o+ c' e% ~; t* J3 {
曹东义提出“河舟码头学说”,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r, D$ r* V! f/ D; X
“病似河流,证如舟,系列方药象码头”。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7-11-22 16:48:56 | 阅读全部
《华佗传》说:
: W4 t; d+ a/ Z: {5 i; d! Q/ n! s府吏倪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7-11-22 17:28:02 | 阅读全部
曹东义 发表于 2017-11-22 14:04$ \; N& _/ q  @5 I/ Z
三焦统摄论
, q$ k+ T' Q' U1 Y) a% M# s   
" U  [; ^8 r  Z6 d1 N               杨思远 2017.11.21

. @; ~. u8 l6 D: B5 r2 V杨思远的《三焦统摄论》,分析了历代对于三焦是否“有名有形”、“有名无形”?依靠经典记载,并结合历代诸贤的论述,对于这一历史难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是很难能可贵的。/ s4 `7 @$ U% p( o5 X
中医的脏腑划分,不是依靠“构成论”,而是靠“生成论”,脏腑的结构,在中医的体系里,都是模型化的,是为了与天地阴阳相联系,是“功能合化”,是时空化的脏腑,就如同木火土金水经过“时空化”,变成了天地万物互相联系的“五行学说”,不再是具体的自然物质了。
; Y( W/ ?' u* K( w, e( Y* ?因此,中医对于心,不说其有心房与心室,对于肺脏也不说里边有气管,对于肝脏也不说它分左右叶。1 o3 L9 v- |* h
当然,肺与呼吸有关,心与循环有关,胃与消化有关,肾与水液代谢有关,这是不能违背的原则。- H! m9 c' p5 w
也就是,模型不能背离原型,否则,就不是很好的模型,难于解决复杂问题。
' w2 B+ J& y5 r" p* _  i$ R那么,三焦,它与心包为表里,少阳厥阴相配合;心包,是心的包络;三焦也就是胃肠等器官的包络,所以它就是“孤之府”,水火、气血、津液、阴阳,都升降于其中,是元气通汇之处、是水道。
! h6 r( d# d' [6 l/ I' {这样的认识,大概就是杨思远所说的“统摄”吧?4 L9 q" G9 ^7 q. ?& @$ m
三焦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7-11-24 19:31:13 | 阅读全部
三焦统摄论之小柴胡汤例篇5 o3 R+ x& }+ g5 O4 C+ \, x* n

; |2 p: h0 e5 z$ ?) w3 a, O杨思远  2017.11.24; @4 t: L7 z8 x7 {

: u9 ~" g# R: o小柴胡汤,系《伤寒论》少阳篇本方。少阳篇论及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腑,所涉颇广。然其所论篇幅最短,立方最少,仅10条1方,即小柴胡汤。然此一方,亦是医圣所立方剂中加减化裁最为详尽者。不仅《伤寒》《金匮》多次提及,在医疗实中更是应用广泛。历代名医,多有精于辨证,灵活运用小柴胡汤,取得卓效的医案记载。世间凡医,亦有遇疑难杂症,难以举措,权以小柴胡汤应之,而获奇效的轶事。更有业医者,为免就医者疑虑,无论何证,率以小柴胡汤开路,而被谑称张柴胡、李柴胡者。何以如此?皆因其以三焦入手,可统摄全身,以和为用,顾护心胃,协调诸脏腑。既或未能严格对证,亦可使患者不适少减,且少有误治之虞。而精于辨证者,以此为基础,对证化裁,既可避免毒药攻伐,引起病情反激,又可循序渐进,缓图良效。故医者多称其为圣方,亦有称之为万能方者。
8 P7 c+ K8 [" B$ R) M一、立方之意6 d) z( x3 a: `! `
《伤寒》首立小柴胡汤方,在太阳篇。太阳篇自太阳表证起论,以桂枝汤、麻黄汤为主。此两方以辛温解肌解表为治则,以汗解为用。对此,后世医家多有诟病。以为有违“(勿)虚虚(勿)实实,损有余,补不足”,热则凉之,寒则温之的治病大法,并另创辛凉表之剂,进而发展为温病学派。温病派的崛起,无疑为推动中医发展开辟了新境界。然其对仲景辛温解肌解表之诟病,多系误解。仲景著伤寒,虽基于《素》《难》《汤液》《九章》,但未泥于古法,多有创新发展。在治则上,更注重因势利导。其治证,病在表则汗之(如桂枝汤麻黄汤),病在上则吐之(如栀子豉汤),病在中则清之(如白虎汤),病在下而实则泻之(如承气辈)。桂枝汤证,本有汗而续用辛温,虽嘱服后啜粥,温覆取微汗,但其意并不在发汗,而在于扶正解肌,以使本有之汗顺势得发,故方中用芍药与桂枝等量,且强调发汗而“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书中更有多处论及不可过汗。由此可见,因势利导才是仲景治证要法。至于是用辛温还是辛凉,全以病情决定。此意在小柴胡汤证体现最为典型。0 V' \6 q3 B" S9 {; h; b
仲景所列小柴胡汤适应证,主要为脉弦细,脉沉紧,脉浮细而嗜卧;口苦,咽干,目眩,目赤,两耳无所闻;往来寒热;胸中满而烦,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或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头痛发热;或渴,或腹中痛,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并说,“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对其病机,仲景分析:“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纷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一云脏腑相连,其病必下,胁膈中痛。”' @  P6 c  q  i& O  r' i
结临床分析,脉弦细,脉沉紧,脉浮细而嗜卧,说明病不在表或表已解,病己入里但并未入脏腑,而在半表半里。至于邪在何处,则需细分。口苦,咽干,目眩,目赤,说明邪犯肝胆,如在肝,肝主目,则目赤、目眩;如在胆,则口苦。而胸中满而烦,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或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亦是邪犯肝胆的必然反应。但若邪仅犯肝胆且非重证,则应脉沉或脉弦细,有寒无热,而不会出现脉浮细,也不会有渴或不渴,心下悸,往来寒热证。至若两耳无所闻,或渴,或腹中痛,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则说明邪在三焦。三焦经络耳,三焦受邪则耳聋耳鸣。三焦为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三焦停水,气机不畅,枢机不利,则腹中痛。下焦停水则咽干口渴,上焦停水则不渴而心下悸。同时,三焦为少阳,阳本弱,三焦受邪,正邪相争,阴阳相博,才有往来寒热证。正是基于这样的病有机,仲景特立小柴胡汤方。按仲景所说,少阳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但从小柴胡汤应用实践来看,服后多有汗解利解者,此全由患者身体状况决定。究其核心,仍是顺势而为,因势利导。- m0 c6 B: `: x
从用药来看,其方有:柴胡八两 人参三两 黄芩三两 甘草三两,炙 半夏半升,洗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虽有入肝胆之药,但其意重在调畅气机,清降郁热痰饮,顾护心胃。方中柴胡苦、辛、微寒。归心包络、肝、胆、三焦经。有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之功,阳旺而阴盛者亦可致汗。黄芩苦,寒。归肺、胆、胃、大肠经。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湿重体寒者亦可致泻利;半夏辛,温。归脾、胃、肺经。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功。人参甘、微苦,平。归脾、肺、心经。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之功。炙甘草性温,味甘。归心经、肺经、胃经、脾经。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之功。生姜性温,味辛。归肺经、胃经、脾经。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之功。大枣甘,温。归脾、胃经。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之功。诸药配合,有升有降有散,重在理气降逆,化痰止咳,燥湿解郁,不激不励,完全适应三焦之性。可见其虽有入肝胆之药,但重在调畅三焦。三焦贯通上下,联系各脏腑,并涉淋巴系统。若三焦为痰饮阻滞,则气机不畅,津气不得输布,脏腑功能受限,情志抑郁,心烦喜呕。而三焦调畅,津液气机得枢,则各脏腑平衡调和、全身舒畅,故可因应各种病症。此乃方中精微奥意之所在也。也正因如此,仲景在讲到小柴胡汤适应证时,特别提出“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并续列加减化裁之方:“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栝楼实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楼根四两;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覆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8 s; M/ e$ ~$ u! K* G
二、应用之例% k; q+ u2 k; N  E$ K; G5 }  {
小柴胡汤针对三焦立方。三焦系统布涉极广,不仅上下贯通,主气机津液升降,且以脂膜、淋巴、经络形式,联络各脏腑、肌肉、筋骨,并以对身体各器官组织起着平衡调节作用,是唯一能够统摄全身的组织。全身各种疾患,均可过三焦系统进行调治。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针炙之开穴法。根据五运六气的气血流注规律,针灸可按年、月、日、时开穴。所开之穴虽少,且未必在疾患之经,但疗效直观可靠。而所开之穴必是三焦之节点,通过针刺,既可调动三焦调摄全身。6 [7 A, G9 d7 y* E. G/ e3 m% j
同样,小柴胡汤应用广泛而灵活之根本,亦在于其对三焦的调畅之功。仅就小柴胡汤原方而言,临床常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疟疾、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急性胰腺炎、胸膜炎、中耳炎等属胆胃不和者。而若能临床辨证,因证施治,通过加减化裁,其应用范围更加广泛。至于日本小柴胡事件,本是由于治疗肝病过程中,未严格按照小柴胡汤剂的适应证、用量及注意事项,盲目大量使用,结果造成两年内88名慢性肝炎患者出现间质性肺炎(其中10 例死亡)。其罪在医而不在药。本文所要强调的是三焦的统摄作用,小柴胡汤仅作三焦治则用药范例,其意非唯推崇小柴胡汤,后将以更多方剂实例分析说明。
( y& d9 W3 D1 z6 J! _2 H! U1 ^就小柴胡汤加减化裁来讲,不独仲景有大柴胡汤、柴胡桂枝汤、柴胡龙骨牡蛎汤、柴胡加芒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四时加减柴胡饮子方等,后世医家应用更为广泛。只要辨证清楚,应用得当,皆可获得良效。特举例如下:
4 c( [/ M; e0 h* {. b4 v倪海厦治肝癌方
5 J  @6 Q3 N) R柴胡3、黄芩3、半夏2、党参3、郁金5、龙胆草3、川芎3、丹皮3、白芍5、苍术3、泽泻3、白术3、茯苓5、茵陈3、补骨脂3、熟地3、桂枝3、三七3、阳起石3、续断3钱。5 A3 w+ Q7 w' N
倪海厦治肝腹水方9 [1 Q: M3 z' R2 g
柴胡3、黄芩3、龙胆草3、大黄3、郁金5、炮附子8、桂枝3、白术3、茯苓5、泽泻5、滑石6、海金沙3、枳实3、黄柏2、当归3、熟地3、半夏3、芒硝2、熟地3、生姜3、大枣4、细辛2、麻黄3钱。, c+ I  T( e( H' u
倪海厦治肝硬化兼糖尿病  @2 f. J' `* \3 L
柴胡3、黄芩3、龙胆草3、川芎3、白芍3、金蛉子2、5、延胡索3、郁金5、补骨脂5、炮附子8、桂枝3、白术3、茯苓5、泽泻5、滑石6、阳起石3、五倍子3、海金沙3、枳实3、黄柏2、当归3、熟地3钱。. j9 m! t. B- @; Z8 g
倪海厦治淋巴癌血癌方
' q. b4 U& V4 P; o! d' m% s柴胡3、黄芩3、党参3、瓦棱子5、牡蛎5、防己5、郁金5、黄连3、白芍5、阿胶4、生附子3、生硫磺4、巴戟天3、补骨脂3、熟地3、川芎3钱。
: Z5 C/ O8 W0 R2 U# [6 O倪海厦治乳腺癌方
% q6 y& v5 f0 x7 M8 j1 k柴胡3、黄芩3、郁金5、龙胆草、黄连2、阿胶3、防己3、白芍5、瓦棱子5、牡蛎1两、紫根3、酸枣仁3、知母3、川芎、炮附子3、细辛2、半夏3钱。
9 C% X* O6 t" }9 h# z倪海厦治红斑狼疮方
: _( Y9 o8 A- Z, K: e柴胡3、黄芩3、龙胆草3、郁金5、茵陈3、栀子3、怀山5、薏仁3、芡实3、连翘3、红花3、蝉蜕2、蛇蜕2、酸枣仁3、丹皮3、白芍5钱。
- m6 [; X$ }$ v6 d* t+ T郝万山治抑郁证方(柴桂温胆定志汤)" c# ?! ^& V) d& n( Y
即小柴胡汤+桂枝汤+定志丸(人参、茯苓、菖蒲、远志)。# \3 V' }$ r! f" G4 F8 q
本人亦有以小柴胡加肉桂、生熟地治愈腰痛耳鸣耳聋之成功经验。
! P+ R; |. O! ]& k6 ]- B8 c最后特别申明:本文专述灵活运用小柴胡汤,重点不在小柴胡汤之应用本身,而在取仲景立小柴胡汤之意为例,叙说三焦对全身的统摄作用,及从三焦入手治各种疾病之思路。小柴胡汤之应用必须建立在辨证论治基础之上,并严守禁忌。
1 e+ l8 r2 X* p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7-11-27 17:48:16 | 阅读全部

+ |: N( H& w' t4 P1 `1 j5 V) {9 v, Z三焦统摄论之理论比较篇
& V) e* O! ]! v6 l7 I1 k杨思远 2017.11.26
. B9 w+ y+ ^, u2 U* Q8 q" W* b, m
- g  ?! \4 {# y' ~有汉以来,中医理论不断发展。张仲景的《伤寒论》,基本承袭了《内经》六经辨证理论,条辨晰,立法精当,向为人们所崇尚。但这一理论并未贯彻始终,其《金匮要略》部分,改以脏腑辨证,略嫌杂乱。后世医家亦多有根据病名病位编排的著述。这种方法,优点是可以按病寻方,易学易查易用,缺点是割裂了中医整体论思想,并逐步趋向于西医分科诊治的机械方法,影响了中医综合诊治优势的发挥。
1 x. X0 Y: A0 I# ~) ?7 R8 w5 d清代名医叶天士,根据外感温病由浅入深或由轻而重的病理过程,提出了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将温病分为卫分、气分、营分、血分四个阶段,根据病因、阶段、部位、传变及病变程度确立辨证的内容,确立治则治法,并创立了许多经典方剂。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则根据温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及症状变化的特点,以上焦、中焦、下焦为纲,对温病过程中的各种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和概括,以区分病程阶段、识别病情传变、明确病变部位、归纳证候类型、分析病机特点、确立治疗原则并推测预后转归,创立了三焦辨证理论,使温病辨证在前人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叶天士的卫气营血论和吴鞠通的三焦辨证论,一为由外入内,一为由上而下,虽有分层分段之别,但都符合病情由表入里、由轻而重的疾病传变规律,并基本坚持了中医整体论思想,极大地推动了中医理论和实践,特别是中医防疫学的发展。
% W, ]2 b6 W% S" ~, f从伤寒派到温病派,虽各有侧重,也时有争执,但在辨治思路上始终坚持了中医整体论思想,使中医辨证治疗能力和疗效不断提高,中医理论也得到了逐步完善。但始终未能找到一个能统摄整体的抓手。
7 h1 L# S" g" e/ |) H针灸学以经络学说为基础,一直试图找到一个统摄全身有抓手。但因其内病外治的特点,由于缺少解剖学发展的支撑,虽然找到并验证了各条经络的关键穴位,明确了原、络、俞、募、郄大穴,确定了十二经络的井、荣、俞、经、合穴的性质和作用,并创立了穴位配伍法则和众多补泻手法,也发现了一些经外奇穴,但同样没有弄清,究竟是什么在统摄全身。
9 Q' U+ V( B$ C& M% C, q后世的手诊、脚诊、耳诊,以及西医的神经反射理论,推动了人体全息理论的发展,并发现和创造了诸多诊疗方法。但他们都是从全息理论出发,却沿着细分的道路路越走越远,竞致各执其说,难以统合,致使中医整体论思想一直难以完善。$ t7 A! `. h& \
从整体论走向细分论,是现代科学的基本发展方向。但这种研究方法如果不能回到整体,必将越加支离,并伤害对整体的认识。作为中医学人,我们有必要时时回顾起点,按照中国传统哲学的思路,不断整合各自的研究成果,并引导其更好地服务于整体。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医学对人类健康的应有作用。三焦统摄论就是对这种整合的探索。
  t7 Y4 w$ m3 y$ ^) Z7 `这里所讲的三焦不同于吴鞠通的三焦,不是人体的某个段落或部分,而是能够统摄全身的一个人体组织和器官,即人体无处不在的“膜”。
! m4 R$ ?  Q. J# [% W9 e  ]基于解剖学的西医,把人体细分为器官、组织、细胞甚至元素成份。按照物质无限可分的思路,人体当然可以分离出这些东西。但人体绝不是这些器官、组织、细胞甚至元素成份的简单组合,更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因此,现代科学至今也不能用这些器官、组织、细胞甚至元素成份,构建成一个有温度、有感情、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体。虽然人们己经意识到,人体不是这些器官、组织、细胞甚至元素成份简单组合,而是它们的一种有机构成体。但却找不到这种有机的“机”是什么。
( w0 u( {8 }4 Z- Z. S中医,不但看到了人体各脏腑的形态、功能和内外联系,还认识到了构成人体及其生命的温度、压力、情志以及推动人体形成生命力的阴阳、五行、六气,但同样也没有找到维系这些于一体的脏腑和机理。% r( W, h  o( B' O
所有这些,还有待于更多的研究。但以笔者个人的认识能力,认为三焦是维系人体的根本基础,也是寻求医学发展的起点。5 i% W0 O+ |" }& a: N
1.三焦是遍布全身的膜
0 B* Y3 f. j( Q+ n1 G三焦的本质是膜,它存在于人体的各个部位。虽然大小、薄厚不一,但其本质属性和功能是一样的。
6 G2 ?7 W. o7 s' V# @细胞膜是构成三焦的基础,同时也是元素物质走向生命的关键环节。现代科学认为,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但蛋白质只有以细胞形式存在才具有生命特征。而构成细胞的必要条件就是要有细胞膜。有了细胞膜才能使蛋白质以生命个体的形式存在,并建立起细胞的自我修复、分裂、复制能力,实现内外的能量交换关系。因此,地球上最早的生命是单细胞生物。同样,现代科学证明,病毒只有进入细胞才具有自我复制的生命力。因此,对于细胞膜的认识才是对生命认识的起点。
! P1 C. c% w1 c构成人体器官的组织同样是以膜包裹并与外界发生关系、展现其生命力的。一旦器官组织的膜受到破坏,器官组织就呈现病变状态。同样,人体组织和器官也都以膜包裹,并通过膜与其它器官建立联系,进能信息能量的交换,以维持其生命特性。以中医阴阳理论来说,膜是阳、是火、是气、是动能,膜内的物质为阴、为形、为质。膜提供动能,以气的形式推动津血和组织的运动,向外部发布信息、能量,同时接受外来的信息和能量。- o* k2 \0 `0 ~4 \9 \) l7 N7 w! C
膜是人体脏腑、器官、组织之间形成联系的通道和媒界,也是构成生命基本载体。任何器官组织,一旦失去这个膜,就失去了维持自身生命力,并对外展示生命力的能力。因此,一个器官一旦离开人体,就失去了展示生命力的能力,而由于失去与外界交换信息能量的载体,其自身的生命力也就只能短暂维系。所以,在器官移植中,时间对移植成活率的影响至关重要。0 B# R& \) L" w. c5 j: N! G
膜是贯穿人体上下左右内外的,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人体器官的黏膜和人体表面的皮肤,是最直观的膜,也是人体最重要的感觉器官。西医认为,神经是人体主要感觉器官,其实神经只是膜的一种存在形式。因此,当人受到刺激时,既使被刺激部位没有神经,人也能感受到,只不过因为没有神经,信息传输缓慢,而感觉不明显,这就是膜在起作用。而神经的再生,其实就是膜的自我修复。
8 A: U  Q) k6 ~3 y7 G1 v# \" r8 P2.三焦是经络的基础& }( ?% X& d0 }  j7 Y
针灸学和早期中医学,都十分重视经络的作用的,而三焦才是经络的基础。人体十二经络,大体勾勒了人体脏腑之间三焦联系的走向。而六经辨证则是根据这种关系建立起来的诊疗方法。由于其以足六经为主而对手六经言焉不详,虽说足六经对手六经有一定统摄作用,但并不能全部概括,因此,六经辨证才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 \5 ]+ H; i. k0 p
如前所述,三焦遍布全身,亦能统摄全身。人体中的膜相互联络,构成了一个整体。同时,名脏腑器官和组织间的膜相互并行交错,其并行之处自然就是气血流动最为活跃通达的地方,这就是经络。而经络的主要行经点和交叉点,就是针灸中的穴位。通过针灸推拿刺激相应的穴位,能够调动肌体功能和治疗疾病,这也印证了三焦统摄全身的作用。由于人体三焦相互贯通,所以针久学上才会有“治百病”的穴位(如膏肓穴)。而根据子午流注和人体气血流注规律,进行开穴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同样佐证了三焦统摄全身的作用。
0 [7 E$ h1 X, @% e  L- i2 P$ K  h3.从解剖学可以直观三焦
3 }- |# U& G7 ~# d现代西医的解剖学,虽然有基于尸体解剖的局限性,但其展示的人体物理结构,却可让我们直观地分析三焦的结构、功能和作用。通过解剖详图,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脏腑、器官官、肌肉、神经、骨骼之间膜的联系,而肌肉与肌肉,与筋脉、血管、骨骼、皮肤之间膜,就是三焦,就是经络,就是穴位。
  x$ h$ \! m/ ]& }- l同时还可以看到,淋巴并不是独立系统,而是三焦的节点,是三焦对人体主动发挥作用的溢出端。三焦系统通过其联系的主要脏腑器官组织获取信息,并根据需要合成释放腺素,与相应脏腑器官产生互动,维持人体的平衡运转。, b3 [0 w8 I0 Q5 y, T  H; r; a
基于三焦统摄统,我们可以更便捷地进行辨证,更有针对性地施针用药,取得更好的疗效。
! O, K( c# M7 ?有关三焦统摄论的应用,将在后文叙述。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7-11-27 17:48:35 | 阅读全部
三焦统摄论之实践篇' w# ?( h) t! \( F! X* u. [

) |$ X, O" @6 \) G6 B6 t8 s杨思远 2017.11.27
$ R9 W3 _4 F' ^3 D& \) r+ l/ d9 D+ R1 o
三焦统摄论,是基于中医整体论和现代全息论基础上的理论假说。根据中医理论,人是一个生命整体,并与大自然存在着密切的物质能量交换关系。人受外邪侵袭而生病,必然出现相应的病证,这些病证即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通过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八纲辨证,以及叶天士创立的卫气营血辨证方法和吴鞠通创立的三焦辨证方法,对病证进行诊断和治疗。但由于人体机理复杂,病情多变,对于一般的业医者来说,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都是一个难题。7 ^& Y6 R8 y8 n) [, m- I
三焦统摄论基于人体三焦系统的分布和功能,认识到,三焦乃是贯通人体上下、左右、表里、内外的“膜”,水火、气血、津液、阴阳,都升降流布其中,既是元真汇通之处,亦是人类肌体生命活力之所在。抓住三焦进行辨证施治,可统摄全身,调整功能,维护健康。其理论虽然还有待完善和补充,但中医几千年的医疗实践却已经提供了无数的佐证。现在要做的就是进行归纳整理,并进行有目的的验证。3 {( H% v1 l4 l8 D: {2 i
一、三焦的功能与常态
0 y3 |0 F/ E) S$ e6 c1 x: M从医学角度分析三焦,首先要了解三焦的功能与常态。这是判断是否患病及病理、病机、病位和病情轻重要前提。如前文所述,三焦是遍布全身的膜,其原点是细胞膜,由微观到宏观,包括人体组织(器官)的内外膜,组织之间的联络膜,各类基于三焦膜的腺体,一直到皮肤。其功能主要有:输布津液、热量、气机,与外部进行信息和物质能量交换。是人体水火、气血、津液、阴阳的交汇之处,也是元神即生命之所在。其常态应是结构完整,气机通畅,能够通过正常调节,满足人体对水火、气血、津液、阴阳平衡需求。三焦结构功能正常,人就有精气神,就能正常饮食、消化、排泄、睡眠、运动,精力充沛。
, K+ k: Q4 X6 g中医讲,肝藏魂,肺藏魄,心主神明,脾主思、肾主志,但只有三焦畅达,人才能统合各脏所主,才能有正常的神志,能进行正常的思维和运动,否则就会产生精神上的偏激和机能上的病证。三焦能否保持常态,既取决于自身是否完整畅达和功能能否正常发挥,同时也受到人体各脏腑器官组织状态的影响,二者之间有着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由此可见,三焦最重要的属性是气血充足、升降布散畅达无阻,其性与肝脾相近。/ t! B8 S3 [1 S! s1 V9 T
二、疾病对三焦的影响及表现" l' Y4 {1 P& b0 {4 s
三焦如同四通八达的通道,为人体各脏腑器官组织输送给养,排泄废物。人体脏腑器官组织出现病证,三焦就会调动全身的资源满足其需要。如,人吃的过饱时,三焦就要调动人体气血能量向胃肠集中,以帮助消化。皮肤受到外伤,三焦就会调动全身气血能量去进行修复。如果伤病过重,气血能量需求过大,就会导致三焦过载而产生发热、炎症。同样,当三焦本身受到外邪侵袭,也会调动全身气血能量进行修复,重症也会导致过载,造成通道拥塞,也就是瘀滞。三焦瘀滞则会影响腺体分泌腺液,进而影响需要腺液的脏腑器官。如糖尿病就是由于营养摄入过多,造成三焦过载拥塞瘀滞,进而影响胰腺功能发挥而造成的。由此可见,三焦受病,虽然原因不同,但其最重要的表现就是拥塞瘀滞,其主要病理过程和表现就是过载、拥塞、瘀滞。在临床上的表现,就是气滞、血瘀、水饮、痰湿。) J4 W! O0 _' z4 N, l5 X7 n$ @
三、从三焦入手进行诊治的原则
1 e5 j9 |& N  Q7 m造成三焦疾患的原因,一是脏腑受病,久治不愈,造成的瘀滞,也就是叶天士所说的“久病人必瘀”。二是经络受邪,未能及时治疗。而造成瘀滞的主要因素是湿与痰,当然也有风火化痰,风湿化痰的情况。因此,从三焦入手诊治疾病,其基本治则就是理气、去瘀、化痰、利水、去湿。三焦恢复气机畅达,不仅可以消除三焦自身的病证,而且可以打通人体各脏腑器官组织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人体自我修复的功能,帮助相关脏腑战胜疾病。如果在此基础上再针对相关病位进行针对性治疗,往往可获捷效。
* |: p- ^3 x: ~2 l运用三焦统摄论进行诊断,最重要的是辨别和判断疾病所在的经络。这样以来,就需要六经辨证、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综合运用,并充分借鉴耳诊、面诊、足诊、手诊等全息诊断方法,坚持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以准确判断病理、病机、病位,分清阴阳、虚实、表里、寒热。只有这样,才能使治疗更有针对性、疗效更加快捷。
, S% S, ]* @8 {9 h+ N此仅以“五十肩”为例略加分析。“五十肩”是在人到五十岁左右常常会遇到的疾病,其特点就是以肩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手臂运动受限,现代西医诊断为肩周炎。其实,真正的病因是气血瘀滞,重者则为痰饮久积(积液)。表面看,其病位虽均在肩部,但实际是手部六条经络出现气滞血瘀或痰饮积蓄造成的。要正确诊断,除通过望、闻、问来判断其病程、寒热外,重要的一环是“切”。包括切脉,和触诊。如因臂痛不能用筷子把饭菜送到口中,说明病在手少阳三焦经,脉当细而微弦;如臂疼不能平抬、不能梳头,则病在手太阳小肠经,脉当弱而弦;如手臂疼不能向后背,则病在手阳明大肠经,脉当滑弦……还有其它一些动作受限,分别标示病在手部三条阴经。病所在的经络不同,针灸取穴就有很大区别。同样在用药时,也需要选取不同归经的药物。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精确取穴用药,一举中的,取得快速疗效,展示中医的神奇魅力。否则,不能精确辨证,针灸就需要扎很多的穴位,用药时也需要多用很多药材,不但让患者徒增疼苦,增加经济负担,而且由于不能精准治疗,施针用药时各经脉脏腑相互干扰,造成疗效下降,治疗时间变长,甚至会造成一些不可预测的副作用。+ @1 i* d2 h( o1 H
因此,以三焦统摄论进行诊治,其优势在于精准。当然,这就要求医者既熟悉经络,又精于方剂,并能做到融会贯通,不断提高辨证施治的能力。所以,以三焦统摄论辨证论治,对提高诊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7-12-1 11:27:15 | 阅读全部
三焦统摄论之应用篇
% s' A1 n  _' N; f
8 T9 t  q/ M& F8 s! `3 z杨思远 2017.11.30
: t0 [; x  o! d" R
) p3 ]) ~6 ?) k5 n! c三焦作为遍布全身的网膜或叫脂膜,担负着为全身各脏腑器官输送营养,调节阴阳、气血、津液、寒热的平衡作用。在医疗实践中充分发挥三焦的统摄作用,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v. @$ q2 v: l" ?$ F
一、调养三焦,强身健体
% e9 E7 O1 h2 L( o) Z+ l: K1 T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舒适便捷。但受“用进废退”进化规律的制约,人的本能也随之退化。机械的广泛应用,把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但长缺少体力劳动,也使得人们的体力日趋下降;汽车的普及和公共交通的便利,使人们走路的机会越来越少,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能日行百里了;空调暖气的应用,同样也使人的抗热御寒能力明显下降。总之,优裕的生活条件,使人们运动量普遍不足,坐着的时间远远大于走动的时间。虽然有些人很注意体育锻炼,但综合性运动依然不足,加之人们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导致了很多人出现过度肥胖却同时存在结构性营养不良的问题,加之食品中普遍存在的添加剂、农药、化肥、抗菌素、激素残留、环境污染的影响和滥用药物,人们的体质不但没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增强,反而出现普遍下降的趋势。卒死、过劳死、亚健康现象十分普遍。从实际观察来看,现在痰、湿、瘀、滞、积及结节(即中医之痰核)性体质十分普遍。而痰、湿、瘀、滞、积、结节是导致心脑血管、糖尿病、淋巴系统疾病、癌症的重要原因。
8 G( G" ~% T* f: Z) i/ }" o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虽然多种多样,但从人体本身来说,缺乏运动导致三焦不畅,气血阴阳津液因而郁滞是一个重要因素。虽说三焦性喜条畅,具有统摄全身的作用,但其作用的发挥却依赖于适度的运动。长时间地保持一个姿势,如久坐,就会阻碍气血的流动,导致三焦不畅。只有适度的运动,才能使全身保持气血通畅,充分发挥三焦输布营养,维护全身气血、阴阳、津液、寒热平衡的统摄作用。因此,从三焦统摄论的角度讲,要保持身体健康,必须动起来,只有人动起来,三焦才有活力。当然,运动要适度,过于激烈或过度的运动,也会导致三焦受伤(如拉伤),影响身体健康。
0 ]# n% n2 d* l' p# R- _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很好的运动保健方式,其中,气功、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太极最具代表性。再如佛家的打坐,道家的练丹内功,外来的瑜伽等,都是很好的保健运动方式。这些运动方式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强调气息的调整和经脉的疏通,都是与三焦关系最为直接的锻炼方式。另外,步行,无需器械,不忌场所,随时可行,且能带动全身肌肉和三焦的运动,是最为简便易行的健身运动。如能有意识地调整呼,身出微汗,就是最好的健体方法。
" Y% O3 B6 V+ J. T. O7 s4 y3 S) L+ q二、通过三焦增强理疗效果; I5 q( m% k+ c/ B' ^
根据三焦统摄论,通过物理疗法刺激三焦,可以更好地增强疗效。
& H8 Y) l  m: b6 r按摩、推拿、拔罐、刮痧,历来是中医治病疗疾的重要方法,古代中医和民间都有广泛的应用。秦越人扁鹊治疗虢太子尸厥中就用到了按摩。其重要的原理就是引导气血,调理三焦。如能充分理解和运用三焦统摄作用,根据辨证,有针对性地施用,就会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这在小儿推拿方面疗效最为显著。如小儿惊吓的摩耳法,小儿发热的开天河法,只要手法得当,可以立竿见影,效如桴鼓。& O9 ~/ L1 d7 F+ i; ^+ I
针灸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物理疗法,其疗效已经为全世界广泛接受和推广。但同时,由于一些针灸师不了解三焦的统摄作用,对经络穴位缺乏深入全面的理解,在针灸穴位的选择配伍方面过于简单机械。很多针灸师不懂五运六气,不能很好地掌握经络走向和穴位配伍的基本理论,只是机械地使用固定穴位,遇有疑难杂症状就会手足无措,严重影响了针灸疗效的发挥。针灸的核心是导引,而导引的依据不仅是经络,更在于三焦,如能充分理解和运用三焦统摄论,并精于辨证,针灸的疗效将会实现飞跃性提高。
2 c& ]; G# z6 \4 Y* p, @" r, O8 `三、通过三焦提高方剂疗效7 x7 f; a: W. q& ?
中医人一直强调,中医所说的脏腑不同于西医解剖学的脏腑。它不仅仅是一个孤立存在的器官,而是一种系统性功能,是与三焦经络紧密相联的。因此,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以六经辨证。虽然《金匮要略》及后世医家讲到脏腑辨证,但也绝不仅仅局限于一个解剖学上的器官。另外,关于中药材,在各类本草书上,讲的都是性味归经,而不讲性味归脏。从历史医疗经验来看,中草药中很多药物都是通过经络、三焦发挥作用的。因此,好中医不但重视药材的攻补,更重视药物的阴阳寒热升降,重视其对气血的调整作用。所谓气分血分水分,其作用都在三焦。: j5 _0 j' F  S5 [* G/ c
在几千年的医疗实践中,虽然历代医家从未对三焦的统摄作用作过系统阐述,但对三焦的输布传化作用历来十分重视,而且在病机病理分析和处方用药中,都体现了对三焦统摄作用的深刻理解和应用。仅就《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来说,虽语不及三焦原膜,但张仲景关于太阳经病(痉病)、痹症、水饮、痰湿、蓄血等病证的病机病理分析和用药,都体现了通过三焦论治的思想。而对葛根、柴胡、李根白皮、苍术、菖蒲、茜草、牛膝等药材的使用,其意也都在三焦,均是利用气机升降,活血化瘀、祛痰利水进行治疗。其解肌解表、利水祛痰、回阳救逆等经方,也都是通过通利三焦来治病的。而且,几乎所有痰饮湿滞瘀积的去除渠道,也都是通过三焦实现的。1 w$ E  f7 \* C  ~3 O
对此,后世医家多有论述。如关于三焦痰饮及用药,朱丹溪就曾指出,“痰在胁下及皮里膜外,非白芥子莫能达,古方控涎丹用白芥子,正此义也。”并说“人身中有结核,不痛不红,不作脓,痰注也。”故其治当以化痰软坚散结为主。
" _4 {' ?1 c% s朱良春老先生则认为,“久痹疼痛,未有不因痰留瘀阻于经遂者”。所谓经遂,即是三焦网膜之属。在论及治疗痰饮湿滞瘀阻之证的治疗方剂时,也都强调了三焦的重要性,如关于“下输煎”“变体甘遂半夏汤”、“变体十枣汤”、“控涎丹”等的病机分析和用药治则,都是直指三焦。《傅青主女科》关于妇女带下、不育、产中产后病证治疗的论述,同样高度重视三焦、任脉、冲脉、带脉的阻滞作用,而任、冲、带脉本身就属于三焦的构成部分。曹东义老师在指导我的时候,也明确指出,治疗高血压要注意气机升降,不可过用气分药。
  d5 S- Q8 y1 W8 }$ [" N综合分析前贤和当代名家对病机病理的分析及处方治则,不难看出,他们都非常重视三焦气机的畅利。这些都是三焦统摄论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基于前人的宝贵经验和当代名家的实践,系统认识和自觉运用三焦统摄论,对提高中医方剂疗效,发展中医理论,必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1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3131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