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岐黄文化国际论坛暨孙思邈大健康适宜
545次查看 0评论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一种主要并发症。目前,糖尿病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大约有三分之一的肾衰患者是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是一般人群的17倍。
一、2型糖尿病不是一种简单的疾病 1、2型糖尿病不是一种简单的疾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在适合工作年龄人群中导致失明的首要原因 糖尿病肾病,终末期肾病的首要原因 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中每10人有8人死于心血管事件 中风,心血管死亡率和中风危险性增加2到4倍3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导致非创伤性下肢截肢手术的首要原因 2、糖尿病的危害(五大并发症) 心血管——冠心病、心衰,糖尿病心血管病患病率17.1%,高血压患病率34.2% 脑血管——脑梗塞(中风),糖尿病脑血管病患病率为12.6% 肾——糖尿病肾病 眼底——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 下肢动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足,糖尿病下肢血管病患病率5.2% 二、糖尿病肾病 1、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一种主要并发症。目前,糖尿病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大约有三分之一的肾衰患者是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是一般人群的17倍。 肾脏损害如果得不到干预,预测2030年全球T2DM人数将增长到3.6亿,近40%发展成慢性肾病,10-20%的糖尿病肾病者会发展成ESRD。 糖尿病性终末期肾病的临床花费剧增 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终末期肾病,其临床花费比心血管并发症治疗费用增加10倍,比其他相关并发症治疗费用增加15倍。 2、糖尿病肾病的病程 正常白蛋白尿(维持正常白蛋白尿) 微量白蛋白尿(维持微量白蛋白尿) 间歇性蛋白尿 持续性蛋白尿 终末期肾衰 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 3、引发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 较差的血糖控制 糖尿病病程 增高的尿白蛋白排泄量 高血压 高血压的家族史 心血管疾病的家族史 4、糖尿病肾病是怎样形成的 一是高血糖。 糖尿病血糖长期控制不理想会损伤肾脏,造成肾小球动脉硬化和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影响肾脏的功能。 出现肾脏漏蛋白,多余的水分不能很好排出,尿素氮和肌酐等代谢废物也不能很好排出体外,在体内存积,会影响人体各种功能,产生水肿、尿少、尿蛋白、血肌酐增高等症状,严重的会造成尿毒症,甚至危及生命。 多项研究证明,严格控制血糖就可以明显减少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及早控制好血糖是至关重要的。一般来说,糖尿病应该在6个月内就把血糖控制到理想水平,如果长期控制不好就容易得并发症。 二是高血压。 糖尿病往往容易伴发高血压,会加重肾脏的损害。得了肾病以后又会加重高血压,形成恶性循环。 三是高血脂。 四是遗传因素和个体差异。 5、糖尿病肾病分期 糖尿病肾病由轻到重分五期: 一期,肾小球细胞肥大 二期,肾小球高滤过,前两期没有症状,也不好诊断出来。 三期,微量白蛋白尿期,即早期糖尿病肾病。可以通过测尿白蛋白排泄率进行诊断,白蛋白排泄率在20-200微克/分钟(30毫克-300毫克/24小时)就可以诊断为三期糖尿病肾病。这一期常常是可逆的,经过合理治疗可以恢复,不再发展。所以糖尿病患者应定期化验,可以早期了解自己的肾脏有没有损伤。 四期,临床蛋白尿期,就是尿常规中尿蛋白阳性,往往是24小时尿蛋白大于0.5克。因为蛋白尿常常出现在水肿之前。所以,糖尿病病人应该每半年查一次尿常规,了解有没有肾脏损害。不能等有水肿了再去化验尿常规,那就有些晚了。 肾病综合征:三高一低 大量蛋白尿、高度水肿、高胆固醇血症 低蛋白血症 五期,肾功能衰竭期,严重的称为尿毒症期,血肌酐明显升高。尿少、全身水肿,也有些病人不水肿。有贫血、心衰、恶心呕吐等严重症状。 6、为什么要重视早期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患者常常尿常规尿蛋白正常、而进一步化验尿微量白蛋白却是增高的,这便是早期糖尿病肾病(即3期糖尿病肾病)。 注意发现早期糖尿病肾病很重要,这一期病情常是可逆的,经过合理治疗可以恢复正常,而到了尿常规有蛋白时(即4期糖尿病肾病)病情常比较重了,也很容易进一步加重,治疗也常是困难的。 做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定量检查可准确诊断是否存在早期肾脏病变。可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 7、糖尿病肾病会有哪些症状 蛋白尿。 首先是出现微量白蛋白尿,重的出现蛋白尿,同时有一部分人出现水肿,主要是下肢和眼睑、面部。尿少,夜尿多。乏力。到了肾功能衰竭期,会出现贫血、心衰、酸中毒、恶心呕吐等严重症状。 水肿 高血压 心衰 贫血 乏力 尿少 8、什么是尿毒症,有什么症状 尿毒症是糖尿病肾病发展的最重的阶段。肾功能衰竭晚期,也就是终末期。血肌酐明显升高,尿少、水肿明显,有贫血、心衰、呼吸困难、酸中毒、恶心呕吐、昏迷等严重症状。 三、如何发现糖尿病肾病 尿常规 做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24小时尿蛋白定量 肾功能测定:血液尿素氮、肌酐 肾脏B超了解肾脏情况 1、尿微量白蛋白的测定 重视尿微量白蛋白的测定和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发现和治疗。 2、糖尿病肾病的特征性表现 (1)尿中白蛋白排泄的增加 正常白蛋白尿:<30mg/日 微量白蛋白尿:30~300mg/日 临床蛋白尿:白蛋白>300mg/日或总蛋白>500mg/日 (2)血压升高:最早表现为夜间血压降低现象消失 (3)肾功能低下 (4)2型糖尿病患者白蛋白尿患病率约50% 微量白蛋白尿 39% 大量蛋白尿 10% 四、糖尿病肾病如何治疗 严格控制血糖 控制血压 低蛋白饮食 其他:改善血脂、使用阿司匹林、戒烟等 改善肾功能、减少蛋白尿、消除水肿 1、2型糖尿病控制目标: 2、降压是延缓DN患者肾损害进展的重要措施 血压控制目标: 糖尿病无肾损害:130/80mmHg 尿蛋白<1g/d:130/80mmHg 尿蛋白>1g/d:125/75mmHg 3、降低蛋白尿,改善肾功能 ACEI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普利类: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雷米普利、福辛普利 ARB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沙坦类:氯沙坦、缬沙坦、替米沙坦、厄贝沙坦。 既能降压,又能够降低尿蛋白,保护肾脏。对心衰有治疗作用。对血糖控制有益。替米沙坦还有胰岛素增敏剂作用。是糖尿病患者伴有高血压时的首选降压药物。但肌酐过高、血钾高、双侧肾动脉狭窄时不能用。 胰激肽原酶片和针剂(怡开)能够改善微循环,改善糖尿病肾病。 羟苯磺酸钙(多贝斯、安多明)也能改善微循环,改善糖尿病肾病。 依帕司他片(醛糖还原酶抑制剂) 中成药冬虫夏草制剂(金水宝、百令)补肾补气血 中成药六味地黄丸补肾 糖尿病肾病不能单纯利尿,利尿太过,会造成电解质紊乱,还会容易形成血栓性疾病。 4、降脂可保护肾脏功能 降脂目标: HDL>1.1mmol/L LDL<2.6mmol/L TC<4.5mmol/L TG<1.5mmol/L 以胆固醇升高为主者:宜选用他汀类 以甘油三酯升高为主者:宜选用贝特类 5、低蛋白饮食延缓肾损害进展 肾功能正常的临床DN:蛋白0.8g/Kg/d 高价优质蛋白,主要是鸡蛋清、牛奶、鱼、肉类 GFR$者(肌酐增高 ):蛋白0.6g/Kg/d 可同时服用-酮酸 保证每日30-35Kcal/Kg热量,防止营养不良 水肿和高血压的要限盐 五、糖尿病肾病时使用降血糖药物应注意什么 糖尿病肾病时,由于肾脏功能不好,可以造成药物在体内蓄积,而出现低血糖,要选择不经肾脏排泄的药物,如格列喹酮、瑞格列奈,可以减少降糖药物在体内的蓄积,防止低血糖。糖尿病肾病时,由于肾脏对胰岛素的代谢减慢,常常需要减少胰岛素剂量。 1、格列奈类 半衰期0.6-1.8h,作用维持时间4-6小时 小于8%经肾脏排泄,药物不会蓄积 无肾脏方面的禁忌证,肾脏安全性好 2、那格列奈(唐力、唐瑞) 半衰期1.2-1.8h 83%肾脏排泄 肾功能受损时代谢产物蓄积,低血糖风险增加 3、磺脲类 格列喹酮(糖适平)只有5%经肾排泄,也适合糖尿病肾病患者。 4、双胍类 二甲双胍从肾脏排泄,半衰期在1.5-8.7h,90%排泄需要12-24h 二甲双胍致乳酸性酸中毒发生率在0.03/1000人,死亡率高达30-50% 肾脏受损时二甲双胍蓄积,增加发生乳酸性酸中毒的几率 IDF(2005)建议:有肾脏损害证据或潜在风险的患者不从双胍起始 5、胰岛素 糖尿病肾病时最好选择胰岛素控制血糖。 由于肾功能不好等原因易出现低血糖。 六、肾功能不全、肌酐增高的治疗 吸附尿素类 药用炭(爱西特) 大黄、尿毒清或中药灌肠从肠道排除尿素 透析: 血液透析、腹膜透析。通过透析排掉体内多余的水分,减轻水肿,滤除体内过多的尿素氮、肌酐等代谢废物,维持生命。 肾移植 七、中药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 稳定血糖 缓解症状,可减轻水肿,改善各种不适症状。 可减少蛋白尿,降低肌酐,延缓肾病的发展。 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是中药的一大优势。 糖尿病肾病没有特效疗法,但采用中药往往有很好疗效。这也是中药治疗的一大优势。中医认为糖尿病肾病主要是脾肾两虚、水湿停留造成,也与糖尿病日久,体内淤血等有关,采用补肾健脾活血的方法有很好的作用。特别是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效果更好。 我们采用这种方法治疗了很多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都取得了很好疗效。对于减轻水肿,减少蛋白尿,保护肾功能有很好作用。不少病人水肿很重,蛋白尿很重,肌酐增高,用中药治疗后会逐渐好转。 辨证论治: 脾肾气虚证:主要表现为气短乏力,纳少腹胀,四肢不温,腰膝酸软,夜尿清长,舌淡胖大边有齿痕,脉沉弱。 治法:健脾固肾 方药:六君子汤、六味地黄丸等加减。 气阴两虚证:主要表现为神疲乏力,自汗气短,手足心热,咽干口燥,渴喜饮水,大便干结或先干后稀,舌红胖大少苔有齿痕或舌淡齿痕,脉沉细或弦细。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参芪地黄汤加减。 阴阳两虚证:主要表现为面色恍白,畏寒肢冷,腰酸腰痛,口干欲饮,或有水肿,大便或干或稀,舌红胖,脉沉细。 治法:阴阳双补 方药:桂附地黄汤、济生肾气汤、大补元煎加减。 肝肾阴虚证: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急噪易怒,腰酸耳鸣,五心烦热,面红目赤,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数。 治则:补益肝肾,滋阴潜阳 方药:杞菊地黄汤加减。 脾阳不振证:主要表现为倦呆乏力,面色萎黄,面目肢体浮肿,腰以下为甚,形寒肢冷,腹胀便溏,小便短少,舌淡或暗淡,苔白腻,脉濡细。 治法:温补脾阳,利水消肿 方药:实脾饮加减。 肾阳虚亏证:主要表现为面色恍白,灰滞无华,腰膝酸软,形寒怕冷,四肢欠温,周身浮肿,以下肢为甚,常伴胸闷憋气,心悸气短,腹胀尿少,舌淡红或暗淡,苔白腻,脉沉迟无力。 治法:温补肾阳,利水消肿 方药:苓桂术甘汤合真武汤加减。 阳虚水泛证:主要表现为全身悉肿,形寒肢冷,面色晦暗,精神萎靡,神疲嗜睡,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口有秽臭,大便溏泄,尿少或无尿,舌体胖大苔白腻或垢腻,脉沉细无力。 治法:温阳利水,逐毒降逆 方药:大黄附子汤加减。 肝肾阴竭证: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心悸,五心烦热,神志不清,四肢抽搐,溲赤便秘,舌红无苔或薄苔,脉弦细或弦细数。 治法:育阴潜阳,平肝熄风 方药:羚羊钩藤汤加减。 八、如何预防糖尿病肾病 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最重要,主要是严格控制血糖,平时要注意测餐后血糖和血液糖化血红蛋白,这两项指标能够进一步反映血糖控制的好坏,是否会得并发症。伴有高血压的要积极用降压药,使血压尽量降至正常水平。 也可适当选择一些中药进行预防。注意检测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早期发现肾脏损害,及早重视,可以预防糖尿病肾病的进一步发展。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