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期]饮食与痔疮

2018-07-03| 发布者: zhzh813| 查看: 1154 |原作者: 陈雪清|来自: 燕赵中医网

痔疮的发病率非常高,李国栋统计我国痔发病率46% ,民间有“十男九痔、十女十痔” 之说。说明女性的发病率比男性要高。

  1、发病率
  痔疮的发病率非常高,李国栋统计我国痔发病率46% ,民间有“十男九痔、十女十痔” 之说。说明女性的发病率比男性要高。
  2、发病原因
  现代医学认为压力因素(长期腹泻、长期便秘,久咳,久蹲强努,长期负重,妊娠分娩)
  炎症等病理因素(辛辣食品,饮酒刺激,结肠炎,痢疾)
  劳累、脏腑虚衰、先天禀赋薄弱
  解剖因素(痔静脉无瓣膜,痔静脉丛周围缺乏纤维组织支持,痔静脉血回心距离远,回心动力不足等)有关。
  3、痔的分类
  痔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内痔是肛垫(肛管血管垫)的支持结构、血管丛及动静脉吻合发生的病理性改变和移位;
  外痔是齿状线远侧皮下血管丛扩张、血流瘀滞、血栓形成或组织增生,根据组织的病理特点,外痔可分为结缔组织性、血栓性、静脉曲张性和炎性外痔4类;
  混合痔是内痔和相应部位的外痔血管丛的相互融合。
  4、痔的分类
  (1)内痔:
  主要临床表现是出血和脱出,可并发血栓、嵌顿及排便困难。根据内痔的症状,其严重程度分为4度。
  I度:   便时带血、滴血,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无痔脱出。
  II度:  常有便血;排便时有痔脱出,便后可自行还纳。
  III度: 可有便血;排便或久站及咳嗽、劳累、负重时有痔脱出,需用手还纳。
  IV度:  可有便血;痔持续脱出或还纳后易脱出。
  内痔的合并症:内痔嵌顿、继发性贫血
  (2)外痔:
  主要临床表现为肛门部软组织团块,有肛门不适、潮湿瘙痒或异物感,如发生血栓及炎症时可有疼痛。
  (3)混合痔:
  主要临床表现为内痔和外痔的症状同时存在,严重时表现为环状痔脱出。
  混合痔以发生于肛门同一方位齿线上下,静脉曲张形成团块,内外相连、无明显分界为主要表现,兼有内痔和外痔双重症状。
  (4)结缔组织外痔
  临床表现-结缔组织性外痔
  结缔组织性外痔柔软无痛
  可见肛缘大小不等的柔软皮赘,常见于女性肛门前侧,严重时合并肛管下移,肛缘呈环状突起
  (5)静脉曲张外痔
  临床表现-静脉曲张性外痔
  静脉曲张性外痔一般不痛
  轻的静脉曲张性外痔平时看不到肿突,但肛缘皮肤较松驰,在便后或用力、下蹲时,痔外静脉丛扩张瘀血可见柔软肿块
  重的静脉曲张性外痔局部隆突,刺激肛周,导致肛门部不适
  (6)血栓性外痔
  临床表现-血栓性外痔
  血栓性外痔表现为剧烈疼痛,排便、活动时加重
  血栓性外痔可见肛缘局限性肿突,皮下有淤紫色血栓,如破溃可见血栓外露
  血栓性外痔可触及硬结,中等硬度,触痛明显
  (7)诊断:
  症状:出血、痔核脱出、肛门不适等
  体征:直肠指检+肛门镜检
  注意排除其它肛门直肠疾病,特别要防止直肠癌的误诊和漏诊。
  5、痔的检查方法
  (1)肛门视诊:
  检查有无内痔脱出,肛门周围有无静脉曲张性外痔、血栓性外痔及皮赘,必要时可行蹲位检查。观察脱出内痔的部位、大小和有无出血及痔粘膜有无充血水肿、糜烂和溃疡。
  (2)肛管直肠指诊:
  是重要的检查方法。I. II度内痔指检时多无异常;对反复脱出的Ⅲ、Ⅳ度内痔,指检有时可触及齿状线上的纤维化痔组织。肛管直肠指诊可以排除肛门直肠肿瘤和其他疾病。
  (3)肛门直肠镜:
  可以明确内痔的部位、大小、数目和内痔表面粘膜有无出血、水肿、糜烂等。
  (4)大便隐血试验:
  是排除全消化道肿瘤的常用筛查手段。
  (5)全结肠镜检查:
  以便血就诊者、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或本人有息肉病史者、年龄超过50岁者、大便隐血试验阳性以及缺铁性贫血的痔患者,建议行全结肠镜检查。
  6、治疗原则
  无症状的痔无需治疗
  治疗目的重在消除减轻症状
  解除症状较改变痔体有意义
  保守综合治疗&手术治疗
  个体人性化治疗
  7、痔的治疗
  (1)一般治疗
  改善饮食、保持大便通畅、注意肛门周围清洁和坐浴等对各类痔的治疗都是有效的。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痔治疗的重要方法,I, II度内痔患者应首选药物治疗。
  ①.局部药物治疗:
  包括栓剂、乳膏、洗剂。含有角菜酸酯粘膜修复保护和润滑成分的栓剂、乳膏对痔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含有类固醇衍生物的药物可在急性期缓解症状,但不应长期和预防性使用。
  ②.全身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包括静脉增强剂、抗炎镇痛药。
  静脉增强剂:常用的有微粒化纯化的黄酮成份、草木犀流浸液片、银杏叶萃取物等,可减轻 内痔急性期症状,但数种静脉增强剂合用无明显优越性;
  抗炎镇痛药:能有效缓解内痔或血栓性外痔所导致的疼痛;
  中医药辩证治疗。
  (3)硬化剂注射疗法
  粘膜下层硬化剂注射是常用治疗内痔的有效方法,主要适用于I, II度内痔,近期疗效显著。并发症有局部疼痛、肛门部烧灼感、组织坏死溃疡或肛门狭窄、痔血栓形成、粘膜下脓肿与硬结。
  外痔及妊娠期痔应禁用。
  (4)器械治疗
  ①.胶圈套扎疗法:
  适用于各度内痔和混合痔的内痔部分,尤其是Ⅱ、Ⅲ度内痔伴有出血和/或脱出者。套扎部位在齿状线上区域,并发症有直肠不适与坠胀感、疼痛、胶圈滑脱、迟发性出血、肛门皮肤水肿、血栓性外痔、溃疡形成、盆腔感染等。
  ②.中药线结扎:
  用丝线或药制丝线、纸裹药线缠扎在痔核的根部,使痔核坏死脱落,创面经修复而愈。
  ③.物理治疗:
  包括激光治疗、冷冻疗法、直流电疗法和铜离子电化学疗法、微波热凝疗法、红外线凝固治疗等。主要适应证为I, II,Ⅲ度内痔。主要并发症为出血、水肿、创面愈合延迟及感染等。
  (5)手术治疗
  适应证:内痔已发展至Ⅲ、Ⅳ度,或II度内痔伴出血严重者;急性嵌顿性痔、坏死性痔、混合痔以及症状和体征显著的外痔;非手术治疗无效且无手术禁忌证者。
  禁忌症:严重的重要脏器疾病如心衰、中风等;严重的出凝血功能障碍;急性肠炎等。
  痔的手术分为以下几种:
  ①.痔切除术:原则上将痔核完全或部分切除,常用手术方式:
  ?外剥内扎创面开放式(Milligan -Morgan)手术;
  ?创面半开放式(Parks)手术;
  ?创面闭合式(Ferguson)手术;
  ?外剥内扎加硬化剂注射术;
  ?环形痔切除术,包括半闭合式环形痔切除术(Toupet手术)、闭合式环形痔切除术(Whitehead手术),但因并发症多,目前临床已基本摒弃。
  ?术中应注意合理保留皮肤桥、粘膜桥的部位及数量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②.痔上粘膜环切钉合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d hemorrhoid , PPH ):
  用吻合器经肛门环形切除部分直肠粘膜和粘膜下组织。适用于环状脱垂的Ⅲ、Ⅳ度内痔和反复出血的II度内痔。术后应注意防治出血、坠胀、肛门狭窄、感染等并发症。
  8、加强锻炼
  经常参加多种体育活动,对痔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这是因为体育锻炼有益于加速血液循环,改善盆腔充血,促进胃肠蠕动,防止大便秘结。另一方面可以有意识地向上收缩肛门,早晚各1次,每次做30次,锻炼肛门括约肌。经常运用,可以改善痔静脉回流,对于痔病的预防和自我治疗均有一定的作用。
  9、戒除排便时不良习惯
  ①.当有便意时不要忍着不去大便
  因为久忍大便可以抑制生理反射,逐渐可引起习惯性便秘;排便时蹲厕时间过长,或看报纸、或过分用力,都是不良的排便习惯,应予纠正。
  ②.定时排便
  健康人直肠内通常没有粪便,随晨起起床引起的直立反射,早餐引起的胃、结肠反射,结肠可产生强烈的“集团蠕动”,将粪便推入直肠,直肠内粪便蓄积到一定量,便产生便意。所以最好能养成每天早晨定时排便的习惯,这对于预防痔病的发生,有着极重要的作用。
  ③.保持肛门周围清洁
  肛门、直肠、乙状结肠是贮存和排泄粪便的地方,粪便中含有许多细菌,肛门周围很容易受到这些细菌的污染,诱发肛门周围汗腺、皮脂腺感染而生疮疖、脓肿。女性阴道与肛门相邻,阴道分泌物较多,可刺激肛门皮肤,诱发痔病。因此,应经常保持肛门周围的清洁,勤换内裤,可起到预防痔病的作用。
  ④.注意孕期保健
  妊娠后腹压增高,下腔静脉受膨大的子宫压迫,直接影响痔静脉的回流,容易诱发痔病。而且孕期活动量少,会引起胃肠功能减弱,粪便停留于肠腔,粪便中的水分被吸收,引起大便干燥难排,诱发痔病。孕期应适当活动,避免久站、久坐,保持大便通畅,大便后用温水熏洗肛门局部,改善肛门局部血液循环。
  10、饮食防治
  多喝水、特别是每天清晨醒来后要喝一大杯水,对清洁结肠、预防便秘作用很大。多吃纤维粗的食物。喝水可以软化肠道里的大便,粗纤维的食物可以促进肠蠕动,都可以帮助排便。纤维粗的食物包括:绝大部分的蔬菜、水果以及未经精加工的谷类、燕麦、全麦面包、糙米和薯类等。但要注意,壮阳火的水果,如芒果、榴莲、荔枝、龙眼不宜多吃。另外,要多吃具有清热利湿、凉血消肿、润肠通便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黑芝麻、蜂蜜、竹笋、柿饼、香蕉、无花果、黑木耳等。
  得了痔疮的人最好别吃辛辣食物,包括辣椒、咖喱、胡椒、生姜、大茴香、白酒等。因为辛辣食物对直肠黏膜有直接刺激作用,会使它明显充血,造成排便时肛门口灼痛。有些食物虽然不会恶化痔疮,但可能在排便过程中引发患处进一步发痒,如咖啡、啤酒、可乐等,也不宜饮用过量。另外,饮食中还应该控制盐的摄入量,过量的盐会使体内液体停滞于循环系统,造成肛门及其他地方的静脉隆起,使病情加重。
  11、日常生活
  多活动。不可久坐,坐45分钟起来活动5分钟,可以有效地减轻痔疮症状。也不要久站,久站负重也会引起静脉充血。
  勿提重物。提重物也会引起腹压升高,应避免过度用力。
  勿抓挠患处。痔疮的部位有时会发痒,切勿去挠,一旦挠破,会造成感染,还会加重病情。
  12、中药坐浴
  是以中药煎汤熏洗肛门部的方法,通过热和药的作用,促进肛门部血液循环,使气血流畅,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
  坐浴方法:坐浴前排空大小便,将煎好的药汤趁热倒入坐浴盆中,患者暴露臀部借蒸腾之药气熏患处。待药液的温度到40度时,将臀部坐于坐浴盆中泡洗。熏洗15-20分钟,坐浴完毕,用毛巾擦干。
  坐浴方①:
  蒲公英、黄柏、赤芍、丹皮各30克,桃仁20克,土茯苓30克,白芷15克。水煎外用,每日1剂,日用1-2次,先加水2500-3500毫升,煮沸后过滤去渣,将药液倒入普通盆内,患者趁热先熏后洗,每次15-20分钟。
  坐浴方②:
  当归、黄芩、黄柏、苦参、防风、秦艽、川椒、艾叶、大青盐各15克。水煎外用,每日1剂。
  13、防痔小窍门
  收缩肛门。每天有意识地做1-2次肛门收缩,可增强括约肌功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按摩肛门。肛门按摩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预防痔的发生。
  坐浴。便后用热水坐浴,既可以洗净肛门皮肤皱折内的污物,也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对保持肛门部的清洁和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鲜花
关闭
×

0人已赞赏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