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本周一(2022年8月8日)晚上“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霍立轩中医师向各位同道继续分享《邓铁涛著作全集》。
7 _- |1 ^7 R! t/ _3 N* E) I! h! Q9 n# E2 I3 l, _ V0 d* c% M
* Q9 H5 C4 \ \1 G6 d
1 v7 t. M' V1 r* d, z# t 4 I7 L) U& I1 a) ?3 @
! u* c' N' x6 W. |; W. i* ?
9 e) x& z5 }; m2 ~0 f' F% A" R' a/ C
本周一我们主要学习:4 w4 r$ Z% C1 H0 q/ Z
% l& ?! v" v( o2 O; M2 q试论温病的“卫气营血”和“三焦”
6 q. ^: e0 f' K7 o' b3 u+ n6 S0 x$ ^- b. D) z
: I2 {$ ^4 m7 }; r
, ~1 h- u" p* Z O- L, ?中医对于传染病的辨证与治疗,过去有两大学派—伤寒派与温病派。伤寒学派以汉代张仲景为宗师,以《伤寒论》为典范。但宋、元以后,由于都市人口密集,水陆交通频繁,并且远洋业也日渐发达,为传染病的流行创造了条件,而且传染病的种类也有所增加,这就使医家感到运用伤寒经方治病,有时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于是便有了温病学派的萌芽。到了明、清时期,经吴又可、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等医家的探索研究,温病学说的内容逐渐丰富起来,因而形成了温病学派。
) ~3 H; ~$ r' ^: ^8 y* i5 z+ X3 B k$ U% a, @& E/ [6 Q/ K
9 M$ v5 m/ h' O+ \
; z' g% ?0 l$ J
我们知道伤寒派是以“六经”、“八纲”为辨证论治的纲领;而温病派则是以“卫气营血”和“三焦”为辨证论治的纲领。但“卫气营血”和“三焦”的涵义是什么?试就文献上的论述略加探讨。
$ L2 f0 W2 R# U1 A: Y1 d4 }9 U: h M7 ?3 `' O) k1 p1 S0 M1 h
祝贺河北中医霍立轩中医师在隆尧讲座成功!他向各位同道继续分享了《邓铁涛著作全集》试论温病的“卫气营血”和“三焦”。! C% `( W1 t' u* D- O( s
5 _) ?4 H) q, f. E) P: G5 E
% S9 @5 h' ?$ b. L: O: m! } \ |% Q5 D# W5 @0 U, N
中医是成熟的医学体系,传染病整个过程变化多端,如何有效应对,尽量加快治愈,减少病损和死亡?这是医学的责任。3 `) y* y/ f; ]' @9 k& J- m
, `- P# D6 ]7 d9 V- k 中医属于“道术并重”的体系,不能只谈具体方药,而不考虑疾病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 U, [# c6 l6 `2 Y1 j& h
( Z! M( x5 f% F# B" V% z不同的辨证体系,都属于预设的指导理论体系,因此,《内经》《伤寒论》都有独特的诊治体系,卫气营血、三焦辨证,是其后成立的体系,有很多新的诊治方法,但是,并没有完全吸纳《伤寒论》的内容,而是“扬弃”了一些内容,新增了一些内容,扔的是否合理?新增的是否合适?都需要不断在实践之中检验。( E1 }$ g6 C. ^% a- s0 Z+ d/ M
, ~" u) n9 V' [2 D* W
需要强调的是,六经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不是针对某一个疾病,而是针对所有外感热病而设立的体系。; \, T0 N( v) r: ]( D
) _! E2 {1 j- c, A9 U( f! ]; m% a7 ]$ t
3 W3 Q6 q# \2 i# q7 G& U2 s9 Z4 C
感谢霍立轩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