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本周一(2022年3月28日)晚上“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霍立轩中医师向各位同道继续分享《邓铁涛著作全集》。
7 q4 x. g& C) S$ k; S" c" r! U, I4 i0 S6 T. M5 j8 G0 A
4 v( B! f$ @- Y6 f! ^% c
) f5 D" c2 s, z+ |$ q& m. ?/ B 4 S \+ p1 m- I" I
! a2 { ~. \& \6 N( q8 G ( T W; A0 G3 b
6 F1 t3 |% b+ e% Y本周一我们主要学习: 胃痛 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的辨证论治
: V4 M H7 k+ s' z: ~, H6 m, n6 v. ?( z a. o6 t; V
胃痛或称胃脘痛,文献亦有称心痛或心气痛。心痛与胃痛不同,但临床上心绞痛与胃痛的确有时容易混淆(心绞痛易误诊为胃痛),心绞痛《内经》名为真心痛,有些文献因《内经》有“胃脘当心而痛”一语,便将心痛与胃痛并论。但明清两代已十分强调心痛和胃痛的鉴别了。: r' @- y1 v3 C/ B
. d* K! V0 u* N中医没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的病名。但本病常见的症状为胃部疼痛,故可概括于胃痛证中。其病因、病机可参考前述的胃痛论述。据邓老体会,本病的成因较为复杂,多因几种因素的反复作用而成。于诸种因素之中,较为重要的有三大因素,即饮食因素,精神因素,体质因素。其中又以体质因素为关键性的因素。体质因素即脾胃虚。金代李东垣的内因脾胃为主论,对本病的防治的确有指导意义。
0 g, b4 }! Q2 M+ s& M0 o3 ^8 q7 j* w8 L& \) T8 w. C) w
祝贺河北中医霍立轩中医师在隆尧县讲座成功!他向各位同道继续分享《邓铁涛著作全集》: 胃痛 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的辨证论治的有关内容。 $ T7 `( C# b( L4 R* o; k
$ T0 k ~# B# V" f- g; c 国医大师邓铁涛先生研究脾胃病,带领西学中人员,总结了很多经验,也为日后带高徒,开展重症肌无力研究开辟了道路。
6 ~) x: q4 v+ k0 N0 m$ [( G) J4 e
7 n8 H' c' W( h5 g5 T 邓老说,饮食不节,包括暴饮暴食、过食生冷、偏嗜食、饥饱无常等。当胃气受损不能自复,脾胃阴阳失调时,便成此病。* o/ W7 y- a& r! h: o1 S) o, B# P
5 l- c+ W3 {0 C; B
七情所伤,主要指忧思,恼怒。忧思伤脾多属虚证,恼怒伤肝多属实证。肝气郁结又兼脾胃虚弱,或脾胃虚弱又兼湿困,甚至郁久成瘀,湿困成痰等,均见虚实错杂之证。* E4 {% \) D- i/ `
$ t) v [& c% Z+ M, M6 b劳倦过度,包括体力过劳与脑力过劳。至于久坐、久卧,亦能伤气损脾,不可不知。# c" S" u1 T# q
- H, h: ]) @ Y
上述病因往往相加而至,脾胃元气损伤难复,所以反复发作,病难速愈。但不管什么因素,必先致脾胃失调不能自复,然后成病。脾胃的健旺是防治本病的关键所在。前人对胃痛的成因还有虫积、外邪、外伤等论述,这里从略。
" N, V. `9 }) c; ?2 G
1 r, [$ f7 e2 g0 C, }1 [. [9 G痛的发生,前人认为“不通则痛”。气血不畅,胃之经络不通,因而疼痛。寒则凝滞,热则迫经络,气虚则血不行,气郁血亦不畅,而湿痰及瘀血更是经络不通的常见病因。对于痛的位置,前人有新痛在经,久痛入络之论。2 T; C. ~! t3 q8 E, k: U Y" x
% v; z% {# Y+ c; V9 I5 b! a
感谢霍立轩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