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六晚上(2021年12月25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群才中医师讲述曹东义教授编著的《回归中医》这本书的内容。& ?1 ?: K" y; V0 P
2 ~4 I$ {' l* {6 d s( f$ R% G
第十章:重新认识审因论治。' d9 C& e$ D5 K7 ]8 ~
9 a/ `, h4 M0 C1 u5 @4 Y" z- A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巨大成就,奠定了中医临床医学的基础,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仲景对于疾病的辨治内容,将有利于理清思路,坚定我们的发展方向。7 D7 X2 h% G" _/ h) W& S' R! O! {
# a- N! W0 r2 k% w6 I9 W 第一节:病因已成既往,推求未必恰当。5 C* Q5 N' T; m K0 l+ a
* x0 u- U$ g# Q3 x8 P7 `7 R' G
世界上的事物是复杂的,疾病的成因也是复杂的。在疾病的因果链条之中,很少有“单因”之果,即使是同样感受邪气,有的人发病,有的人却安然无恙等说明人体的正气在发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 `" D) {/ L' ^; f- x+ c# h& H0 i! x" K& D, J+ h- x: i
第二节:病证才是现实,治疗必须随机。4 b% k& q+ _! Y" `0 n% @% c$ ?! O
# h) y- [4 {0 X6 J0 t# V) ? 审证求因,如果是推求形成现在证侯的因素,那就应当根据四诊所见,推求所有的主要影响因素,而不应当只推求外邪,这样在治疗时就可以通过调整这些因素而治愈疾病。
1 ~9 h5 c4 u$ i4 [
% P; g! ~5 }/ S" }7 L9 x 第三节:评价依靠四诊,有时衷中纳西。
% ~1 u# e, {) h7 j! W/ O3 B5 s1 E- C% z( ?( u: n; }! `/ E
评价中医的疗效,应当依据四诊所见,古代的医家使用这种方法已经几千年,是行之有效、“简便易行"的良好措施。当然,现代仪器检查得出的某些“不正常结果”,四诊难于发现,这就应当“衷中纳西”,实行“拿来主义”。1 X8 a- Q* W! G
2 }+ U: O' _8 N' n) a
0 w! v5 c( m% O' }% ?- C5 r
9 u; I3 w$ |1 _, Q; Z# Y ) N2 A6 `7 C" P8 y
6 ?! @# G$ q; W+ a' F* A 届时我们共同学习具体内容。, P! J; T n2 l0 f
2 o4 j! A' B$ ]& W3 w
祝贺河北中医王群才中医师在衡水市讲座成功!他讲述了曹东义编著的《回归中医》的内容。2 J F5 L7 B1 e8 k, o! B7 x
2 R2 L. I7 c2 j 重新认识审因论治。病因涉及内外,不是专指外因,尤其是重视正气。6 i, x% _9 W2 D, b
2 b4 F) N. {/ @0 U7 D1 {$ e
《内经》,张仲景,陈无择,吴又可,温病学家等进行了探索。8 d: P: ^ B: m8 | J
4 W& T2 D/ v3 x, N/ D/ ?
病因已成既往,推求未必恰当,比如伤寒病的病因,在阳明阶段的治疗中,就不必考虑太多“伤于寒”的事情了。
k- @: t- c; G: C) W) @9 o6 t9 m! A) ~* {1 \# r+ u! Z$ h
世界上的事物是复杂的,温病的病因,即使如吴又可的科学预见了各种微生物“异气”,他治疗的时候,也不是分别针对“异气”的治疗,而是找共有规律,“疫有九传”不离表里,治疗很简洁。
8 o2 G2 x" ^0 \: ]
7 b- F Y! {6 P, _! b! `6 X 病证才是现实,治疗必须随机。
& o* f- B/ p3 J1 h7 @' k& }1 |$ n8 f/ R& S# [: A' z
审证求因,如果是推求形成现在证侯的因素,那就应当根据中医药的整体观念,用四诊所见,推求所有的主要影响因素,而不应当只推求外邪,这样在治疗时就可以通过调整这些因素而治愈疾病。7 F9 j6 ]7 `% w# m5 @( }
7 Q% O# ^4 {. \" r
评价依靠四诊,有时衷中纳西。. V, q3 _. H8 u
' h3 y4 V/ C* F7 H! | M 谢谢王群才医师的讲座和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