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曹东义师徒一技之长空中课堂“每日一讲”散记,几百个与中医命运攸关的专题
马京雪 发表于 2021-12-16 19:54:19 | 阅读全部
    大家好,本周三(2021年12月15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秀民和大家一起掀开学习曹东义老师作为执行主编的《河北中医五千年》。刘完素,字守真,自号“通玄处士”,由于他在河北省河间一带行医,人们便习惯于称他“刘河间”。刘完素是中国医学史上一位十分杰出的医学大家,他创立了“河间学派”,首倡“火热论”,突破了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滥用辛温药物的理念,开创了金元时期百家争鸣的壮观局面,他的理论不但影响了金元时期一大批医学家,也为以后明清时期温病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中国医学的历史上,他是一个不可或缺,承前启后之人。敬请期待王秀民讲述和分享!) r* W$ R0 `; j+ @& M
            祝贺河北中医王秀民主任在石家庄市中医院讲座成功!她和大家一起学习了《河北中医五千年》关于刘完素的学术成就,他创立了“河间学派”,首倡“火热论”,突破了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滥用辛温药物的理念,但是,伤寒、温病、热病早期解表,都不可以过分使用寒凉药,他自己发烧几天不退,张元素为他治病,分析病机的话很有道理,值得大家借鉴:
* j0 L+ B9 i& f3 t张元素说:“您在当初,一起手开方就使用大黄,它性味苦寒气凉,直走太阴肠胃,不利于太阳表气宣发。您年事已高,阳气已经不比当初,再加上苦寒药物伤阳气,所以,就不能汗出表解,发烧日久不退。按您现在的脉证,虽然已经患病八天,仍然属于表证。如您所说,加入温药,撤去苦寒药物,一定会有所改观的。”
4 j9 U( N  Q* Z( U) j张元素肯定了刘完素的正确转变,刘完素因此而获痊愈,两个人的友谊不断加深,成为一段美谈,被历史学家记载于《金史•张元素传》。& l8 V; i, m. l, w( x$ j# X
张元素对于外感伤寒也很有研究,他的儿子张璧传其学。2 n5 N1 W3 q# p6 B& s/ i6 ]* S6 |( w
, n6 n5 l, b" b- g8 x0 M0 C
感谢王秀民主任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1-12-16 19:55:47 | 阅读全部
群公告$ r' k3 E  l5 ?, v& O9 a
1 Q3 b) ~  S  W& ^
8 A/ W/ _* P) d/ q  q
直播即将开始~(2021年12月16日). W( Y. `+ G* d* G
《曹东义漫谈中医五千年》系列讲座第5讲——话说商代人们的生活与中医药发展水平。: A. n% I5 F9 P" I! g. v  t: w
    曹东义,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第四、第五批师带徒指导老师,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原副院长,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现任河北中医学院扁鹊文化研究院院长、燕赵中医书院执行院长、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创会副会长、中华传统中医学会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专业委员会会长,出版著作40余部,发表论文180多篇,文字累计500余万。
; a1 E3 c' x3 Y中医五千年,都在故事中,有道、有术、有文化!
+ k* L+ I  M3 s4 W
* f1 r4 a' S( `' p7 R* r( ?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1-12-21 19:58:52 | 阅读全部
各位朋友,各位同道:# U, I( y2 a/ U: n, ^/ i, ^
; l/ x5 B& O4 H* G
        大家好!
. P* T: a* E9 Y" {
0 j& r: V# ]8 H        我是河北中医学院药学院张慧康。
3 ]6 d- i& q: o% j! m3 x
3 K# s4 t! H! l* ^- q        今晚(2021年12月16日)我们将以《本草三家合注》为主要参考书目,来共同学习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神农本草经》。今天要分享的是《神农本草经》中的“菊花”“术”“菟丝子”三味药。5 W, [& r3 y- x9 X5 L0 P

" E4 @0 Y6 V; ?  {. z  _& o        请师父、各位师兄师姐们不吝指教!) N6 `* ?+ @0 v4 x  q

6 B' ]: \* ~9 [7 b) J1 |/ _        
4 R7 S0 i- n* j0 E) [+ k1 ~+ ?
" J- Y* ]. P' l: M2 K' u; z敬请期待张慧康讲述和分享!
* R+ v* O! x, ~$ A( B5 G0 L8 y# b# ~. U9 D
              祝贺河北中医学院药学院张慧康硕士讲座成功!他以《本草三家合注》为主要参考书目,共同学习了《神农本草经》“菊花”“术”“菟丝子”三味药的主要内容。
: H  P4 s  i$ ~2 c
+ C5 M# t3 X5 w   《神农本草经》记载:“菊花久服能轻身延年”。《西京杂记》:“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当时帝宫后妃皆称之为“长寿酒”,把它当作滋补药品,相互馈赠。这种习俗一直流行到三国时代。“蜀人多种菊,以苗可入莱,花可入药,园圃悉植之,郊野火采野菊供药肆”。从这些记载看来,中国栽培菊花最初是以食用和药用为目的的。  S, g0 d' I0 y& T" t

: B* L+ H- c  y4 h# h$ L- }陶隐居言术 有二种,则《尔雅》所谓桴蓟,即白术也。今白术生杭、越、舒、宣州高山岗上,叶叶相对 ,上有毛,方茎,茎端生花,淡紫碧红数色,根作桠生。二月、三月、八月、九月采,曝干 用,以大块紫花为胜。古方所用术者,皆白术也。
3 e/ e$ ^8 s# Z6 \  K$ @
& b) \2 j  O- S/ L3 S$ o4 L" h宗 曰∶苍术,长如大拇指,肥实,皮色褐,其气味辛烈,须米泔浸洗,去皮用。白术 粗促,色微褐,其气亦微辛苦而不烈。古方及《本经》止言术,不分苍、白二种,亦宜两审
1 @2 P+ \8 b# C' c  v) [
/ A( v0 W" N8 T菟丝子是一味平补肾、肝、脾之良药,临床主要应用于肾虚腰痛、禁用词语遗精、尿频、宫冷不孕、目暗便溏之肾阴阳虚证。            
  H, R5 d: e8 e+ e: Y- a. L, j* ~/ r! Z* V, r- b
  感谢张慧康硕士的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1-12-21 19:59:45 | 阅读全部
      今天晚上(2021年12月17日)的空中课堂我们继续来学习贾谦先生的著作《中医战略》的部分内容,题目是:中医药是建立适合中国国情医疗健康保障体系的必要支撑。中医药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中医药植根于中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性,中医药是农业经济社会的产物,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小农经济,个体生产,手工劳作,自给自足,购买力低下,在这样经济背景下产生的中医药具有农业经济特点,中医主要是个体行医,凭借望闻问切4种方法,开创了多种全凭个人手工操作的治疗手段,比如针灸,推拿,刮痧,拔罐等等。药物以草药为主,就地取材,药源极为丰富,比如蒲公英,蝉蜕,石膏都是药,中医从诊断到防治都可以个人完成,凸显出相当的便利性,许多药物比如马齿苋,野菊花不入药就是野草,鸡内金,海螵蛸不入药就是垃圾,中药因此价格低廉,决定了中药的平民化和乡土化。中国古代文化孕育了中医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奠定了中医的基本思想__整体论。中医认为人与自然息息相关,人体各部分是共同合作的,构成一个整体,中医吸收了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概念,加以充实改造,树立了以阴阳为医道之纲领。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医药是中华民族战胜疾病的有力武器。敬请期待刘敬章的分享和讲述。, ]' `2 s! t7 `$ A% k' K
     祝贺河北中医刘敬章主任在孟村回族中医院讲座成功!
& A/ p7 A; G0 A  K' }0 e% m他讲述了贾谦先生《中医战略》的有关内容,把中医药起源于中国,以及与农业文明的关系进行了阐述。$ P8 O* ?! }, [5 }+ F
毫无疑问,这是中医药的根脉。
8 X& k# b0 x/ }" U: x也好无疑问,这是与实验医学不相同的特点。0 y4 k  i- J* ?( C. _, U; p0 V7 ^8 P

! t" A- `: {) M" I7 r; i# N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至今还没有造出一个生命来,草根树皮,不是可以合成的,而是天地自然生成的。! \) }! p3 n4 ^4 @4 \5 d
中药,无论有毒无毒,都凝结了天地精华,与人造的产品不一样。5 b& Z, @" V- u
人造的产品,有很多当时似乎很好,却严重背离自然,成为了真正的危害环境之物。
  O! k* Q7 m+ [, X7 Y看似垃圾的草根树皮,却有起死回生之效。
! f0 e/ g' i: e" y: C& w9 T" z2 f这样化毒为药,变废为宝的大智慧,掌握在少数中医手里。
; d; K' O% V9 n, C; m生命很复杂,医学很幼稚。
+ ?3 g& E# N9 F: W/ Y7 g1 N% s  i) f/ V# P
感谢刘敬章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1-12-21 20:00:30 | 阅读全部
本周六晚上(2021年12月18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群才中医师讲述曹东义教授编著的《回归中医》这本书的内容。
! O. A* f0 ]6 t2 `- f8 U" u
- y# h. C. u; S* S8 v& _; M       第八章:坚持传统正是对微观的认识。
  T: k4 ?2 s8 K; |7 {3 w) ]8 k  ^! s6 L. Y: H+ d
       一、结构功能方法应当与时俱进。
) z7 a2 N8 g$ c& |0 y, M
' ^$ |& Y" h: p       二、层层“黑箱”之下中医如何辨证。
5 i+ C0 J- u9 S3 ]
/ z- S7 Z# n- G. {      三、证侯反应的是复杂分子机制。7 i! E- S2 D# M( H1 C
% O. y9 o: o1 r+ _+ r
      第九章:四诊基于生物进化的最高成就。
, Y7 F1 w  c: [. o: Z% t: U: d7 ]  D' X0 y7 |
      一、 诊治依赖“裸虫"的皮肤。          l1 _5 k4 p" X3 o" x

. `' M6 m9 _5 M& h& m      二、证侯是复杂微观变化的整合。/ W) W4 J0 o8 t1 j' x) t/ n$ n8 n
% X& z6 a% w6 U! U) L4 b" h6 V" M7 V
     三、 切诊是最早的客观检查。
& l/ j" ?6 y# p' E  M% j& G# p& l7 `, U  M

4 p  v! l6 L# k7 \% g
: [0 Q" s8 _/ _8 h/ u( H" R      届时我们共同学习具体内容。
1 |# G0 n4 t/ z0 P) A/ [
6 s% D( S+ V1 v6 c! l     祝贺河北中医王群才中医师在衡水市讲座成功!0 e! E. @9 P# t- U

. i& `& K5 d) @9 O; \3 E8 ]他讲述了曹东义《回归中医》这本书“坚持传统正是对微观的认识”。  j& D- K4 u! m# Q  B% B

& @1 D. n6 D% ~       结构之上是象,象概括了结构与功能,是全部的整体。
+ ~# a8 V, {! O8 F! C# P
5 {! C9 L! a; M$ u       西医看到的结构是“灰箱”,不是“白箱”,物质无限可分。
) M1 ^1 @2 X2 A" ~4 D3 H& O  E4 }% T1 k1 |; e- b: j. e2 |. p! I
      证侯反应的是复杂分子机制。
+ [( y2 v7 j, v/ ~( [5 j/ {# q; U3 b* G
      只有人才可以进行四诊,其他动物不具备“四诊合参”的条件,因此说,四诊基于生物进化的最高成就。0 s# a) }9 q& D% J; ~) K

$ z! N" b, P6 s2 f      人被称为“裸虫",人类的皮肤是独一无二的,人的汗腺非常发达,因此才可以用汗法治疗,其他动物不具备汗法治疗的条件。        
' W& e* g4 ]! c& e# \) m# W1 ~% p/ F: Z9 E) g
         切脉也是人类很特殊的诊断方法,西医与中医虽然摸的都是一段相同的动脉,但是结果不一样,西医不能摸脉“尽见五藏症结”,这也是人类最早的客观检查。
' k9 A9 ~5 R) `. Y
+ E9 r6 Q% T, k& L
) ?* |) G+ T: v% [, s& @6 E$ b' g9 ?' d
7 A0 m3 e) h& w* i      感谢王群才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1-12-21 20:01:18 | 阅读全部
     本周日晚上(2021年12月19日),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姬领会讲述《三个月学懂中医》。+ N( p/ d; l8 ?+ Z

: X: Q' l# O7 P4 Z: l  s3 d/ O! `其实中医不难学,关键在于我们要学什么,如何学,只要掌握了这两点,我们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学懂中医。
) R) q& r2 |2 Y$ k. r4 {
+ B; u4 g+ I% D& b" S中医来源于生活,中医之理就是生活之理,生活之理也是中医之理。周日晚,我们继续谈阴阳知识的临床应用。
9 |8 f4 I- `+ d! R/ a8 k8 B6 ?  d; `. p3 M3 ]0 @6 j) i
             祝贺山东中医姬领会名医在周村讲座成功!他讲述了自己的著作《三个月学懂中医》有关阴阳学说临床运用的有关内容。% K5 ]6 c9 ~( M) j/ r$ Q/ Z" w& Y
: N1 G+ M  {; p
大道本乎寻常,
' P( W* {4 q2 L  s# P: G$ U! R3 d, B
7 _( t% y( }' I: d真理不外日用。  t9 l: D4 ?8 A6 k
0 Z7 U( N( p5 C/ \) B0 ^; S
阴阳学说源于古人的生活,是古人认识世界和生命的世界观和方**,是对天地万物及其发展变化最根本的概括,充满了大智慧。4 V7 r0 V, h6 E+ L

. W9 x$ Z3 G; L, |/ l2 i+ g阴阳学说是《内经》中的元概念,只有深刻体会到了它的丰富内容,才能成为一名好的中医。8 X( S4 O/ T. c0 y5 j  z
- n! g8 x5 y3 w+ n' g' r2 O
* f1 ^# K( X0 c6 d7 W

; _1 |( O( R: g3 b5 t  ^3 t, X感谢姬领会名医的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1-12-21 20:01:55 | 阅读全部
       大家好!本周一(2021年12月20日)晚上“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霍立轩医师继续讲述曹东义教授编著的《国医大师·朱良春卷》第五章“医话随谈”中的部分内容。7 C8 S- v2 Q/ P$ Y6 D7 l

5 _, N" r# J& }+ k' x5 q5 h       本周一我们主要学习:《问斋医案·癃闭》的研究                                                   2 ]+ Y' s1 `0 s6 X- \
5 ~& N& D7 Q" j1 u/ ^- f
       朱老将《问斋医案》中癃闭的治疗经验总结为以下几点:                              
2 j/ h  o% g5 f$ b( Z  Z* r1 b; f
     (1)下病上取,泻肺热以行清肃                                                                                    
2 t+ M/ I) |! [3 o) u+ h* F2 r9 _& J. p' F0 W( [8 @4 u( x( |% O5 f5 W
       (2)因势利导,启下窍,急则治标                                                                                     . t9 Y% D, [& h" H6 l7 k7 g

" D2 l: w* f# `       (3)升清降浊,补中气而助斡旋                                                                           
. j: |1 v; W/ Y1 N
. ?: s/ D! L2 j0 j. Q$ O       (4)通补兼施,益肾气以利膀胱                                                                              
6 v0 w+ N# D  N; w
% y! I: T/ i, J5 e" t/ v5 K       蒋氏治癃闭,从整体着眼,明辨虚实,讲究气化,法随证立,方依法定,切中肯綮。其种种治法,约言之:开肺者,浚其源头也;渗利者,通其下流也;补益者,增其动力也。气化行于州都,小便自行。须知此证属实者多,即使虚证,常多虚中夹实,切忌呆补滋腻,纵投补剂,补中要有流通之意。上列诸法,并非治癃闭之全貌,例如血瘀膀胱,水道被阻之候,即未论及。然而其辨证论治之精神,确属可法可师,就其意而扩充之,实在是有益于后来之学者。        
  I7 k% G& M; t6 z2 V' D5 @& D2 U- T
+ B5 S' x" d3 [% x$ k0 K           祝贺河北中医霍立轩医师在隆尧讲座成功!他讲述了《国医大师·朱良春卷》朱老研究《问斋医案·癃闭》的有关内容。                                                     }' e, \, j& V/ ?- x
7 X$ C% o8 P7 u% S. H
       朱老善于总结,概括为以下几点: 下病上取,泻肺热以行清肃;因势利导,启下窍,急则治标; 升清降浊,补中气而助斡旋 ;通补兼施,益肾气以利膀胱  ;                                                                             * P9 ?: J5 M# I; N; F. K) L

- ?7 G+ b8 x6 k' s       膀胱气化不利,产生癃闭。肺主气,通调水道 ,为水之上源;脾胃运化,中焦为枢纽,升清降浊很重要;肾主水,气化则能出。
- w2 P" {$ M/ `
# W. ~  ]$ O. X  G  N( r益气化瘀,利湿通淋,是基本治法。
! K: a$ m4 M8 {9 y" P* Y4 \2 @, G& P6 o7 N7 A9 X+ A3 _7 O5 @
感谢霍立轩医师的讲座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1-12-21 20:04:00 | 阅读全部
群公告
7 n0 N6 \  D5 ]8 E1 m; J: g) [今晚8点(2021年12月21日),燕赵中医书院《燕赵中医•名家讲堂》,中医名家曹东义教授继续解读《黄帝内经》第111讲《方盛衰论篇第八十》。
% e6 e2 h0 P, E# u* a  曹东义,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第四、第五批师带徒指导老师,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原副院长,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现任河北中医学院扁鹊文化研究院院长、燕赵中医书院执行院长、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创会副会长、中华传统中医学会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专业委员会会长,出版著作40余部,发表论文180多篇,文字累计500余万。
" l$ d8 w$ U) @  j1 }# E  今日讲座内容! a; `" l$ H1 u) E* H
  方盛衰论篇第八十
3 ?) |* j: j* F5 ]1 _# ^雷公请问:气之多少,何者为逆,何者为从?黄帝答曰:阳从左,阴从右,老从上,少从下,是以春夏归阳为生,归秋冬为死,反之则归秋冬为生,是以气多少,逆皆为厥。
3 b, A% @1 Z: n  问曰:有余者厥耶?答曰:一上不下,寒厥到膝,少者秋冬死,老者秋冬生,气上不下,头痛巅疾,求阳不得,求阴不审,五部隔无征,若居旷野,若伏空室,绵绵乎属不满日。
' Z: o0 {5 g$ |$ d$ O5 {4 `; f  是以少气之厥,令人妄梦,其极至迷。三阳绝,三阴微,是为少气。0 O: m$ c; Z4 |; C' _/ L  x' [$ ]
  是以肺气虚,则使人梦见白物,见人斩血借借。得其时则梦见兵战。
! H2 `. ]! C, ]. Q  肾气虚,则使人梦见舟船溺人,得其时则梦伏水中,若有畏恐。
( o9 [% F; w' P8 I" F  肝气虚,则梦见菌香生草,得其时则梦伏树下不敢起。1 ~' X& q# ^/ Z; s1 {" G
  心气虚,则梦救火阳物,得其时则梦燔灼。; y3 c9 F% j* c; g; A5 B& P
  脾气虚,则梦饮食不足,得其时则梦筑垣盖屋。
: Z5 G0 ~0 i+ `+ Y# J" R) ]! \8 M  此皆五脏气虚,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合之五诊,调之阴阳,以在《经脉》。
! p0 I; ]! P: i" Y; L! b  诊有十度,度人、脉度、脏度、肉度、筋度、俞度。阴阳气尽,人病自具。脉动无常,散阴颇阳,脉脱不具,于无常行,诊必上下,度民君卿,受师不卒,使术不明,不察逆从,是为妄行,持雌失雄,弃阴附阳,不知并合,诊故不明,传之后世,反论自章。6 |0 c; E; M1 K7 F
至阴虚,天气绝;至阳盛,地气不足。阴阳并交,至人之所行。阴阳并交者,阳气先至,阴气后至。/ K  B9 B8 P5 ^+ [7 A4 f
  是以经人持诊之道,先后阴阳而持之,奇恒之势,乃六十首,诊合微之事,追阴阳之变,章五中之情,其中之论,圣虚实之要,定五度之事,知此乃足以诊。2 o, C( I# I, a7 ~
  是以切阴不得阳,诊消亡;得阳不得阴,守学不湛。知左不知右,知右不知左,知上不知下,知先不知后,故治不久。知丑知善,知病知不病,知高知下,知坐知起,知行知止,用之有纪,诊道乃具,万世不殆。
3 _) U$ D( x$ _$ P8 u  起所有余,知所不足,度事上下,脉事因格。是以形弱气虚死,形气有余,脉气不足死;脉气有余,形气不足生。; D7 s$ r0 _8 t+ n, k
  是以诊有大方,坐起有常,出入有行,以转神明,必清必净,上观下观,司八正邪,别五中部,按脉动静,循尺滑涩寒温之意,视其大小,合之病能,逆从以得,复知病名,诊可十全,不失人情,故诊之或视息视意,故不失条理,道甚明察,故能长久。不知此道,失经绝理,亡言妄期,此谓失道。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1-12-23 20:03:22 | 阅读全部
      大家好!今天晚上(2021年12月21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朱胜君继续讲述《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用药心悟卷》关于益母草、紫石英、五倍子、菟丝子等中药的运用。
# x4 O% P  B( j/ M7 H8 T
9 K7 ^5 ~1 A, a9 ?, W) p& \; N   请大家关注收听朱胜君的讲述。
% o: A1 R0 c5 A$ w# _0 q
9 W7 K% ~# O5 s! s: m      祝贺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朱胜君主任讲座成功!她讲述了《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用药心悟卷》关于益母草、紫石英、五倍子、菟丝子等中药的运用。
5 p5 R  f. b5 I* ~$ O
% o) N1 Q# |: Y, A       朱良春先生说益母草:本品辛苦微寒,主要作用是活血调经,因此一般多用于月经不调,产后血胀及打扑内损瘀血等症。虽然《本经》曾提及“除水气”的效用,但后世应用者甚少,或认为“消水之功,并不显著”,这是没有掌握其用量的缘故。事实上,《本经》所言,是确切可信的,至于以之用治高血压、白喉等疾患,则前贤并未论及,而是近世医家在钻研实践中的发展,其所以能产生这些新的作用,都与增加用量有关。
5 R9 X0 d" c# W1 Z! W. f
/ f1 ~$ m* J+ [2 e" R8 u* G* u紫石英温肾、益、肝暖宫,合用共奏补肾助阳、暖宫调经之功。若再配用鹿衔草,则补虚益肾、活血调经的功效更佳。
$ f0 f) V7 z9 a& b8 w( M+ z7 O# u! J) D/ o9 K
五倍子含有丰富之鞣质,能加速血凝而达到止血之效,内服、外敷均可。! G2 r$ U- k, B

2 {2 Y4 Z: D6 U朱老用五倍子配合 枯矾【用法】五倍子120g,枯矾45g,共研细末,米粉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10~20粒,米汤送下,1日2~3次,食后服。鼻衄、牙宣可取末外搽。
% N! A0 m2 x4 A) X8 b* K- _( _$ E! o7 P% O
【功效】收敛止血。【主治】鼻衄、牙宣、咯血、吐血、崩漏、便血、尿血。凡无实火者俱可用之。
( e: W. C) i! s( m" z4 ~
+ ]" P. a, W7 |菟丝子性味甘辛,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之功。常用治疗腰膝酸痛、遗精、消渴、尿有余沥、目暗等症。朱师认为该药在男性科及妇科病的治疗中有著效。
& A" F9 h9 @$ f% i9 ^
6 v- U. P' t# `: [$ Z6 j" j0 n8 ~3 \/ f% V4 A/ S
$ }3 p1 m5 A3 N+ D5 H% ]
     感谢朱胜君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1-12-23 20:04:13 | 阅读全部
       今天晚上(2021年12月22日)的空中课堂我们继续来学习贾谦先生的著作《中医战略》的部分内容,题目是:中国的卫生保健体系必须立足于国情现实。卫生保健体系是由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经济,政治,社会生活水准等等诸多因素决定的,与卫生保健体系直接相关的医疗保险制度是指一个国家筹资、分配和使用 医疗保险基金为个人和集体提供防病治病等卫生保健服务的一种综合性措施和制度,卫生保健体系的模式源于实行什么样的医疗保险制度,而医疗保险制度又受社会政治制度,经济水平,传统习惯医疗服务的组织及现状等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世界上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建立了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社会医保制度,比如美国是市场化体系,法国,德国,日本等是分散化的国家卫生模式,而加拿大,英国,瑞典等实行的是社会化的医疗模式,但无论如何都实行的是西医医疗模式,或者说是生物医学模式。而我们中国有自己独立的完整的中医中药诊疗体系,所以说,我们必须要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卫生保健体系,而不能照搬西方的模式。因为西方模式已经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和挑战。具体问题我们相约今晚的课堂分享。
3 W- N# I+ t7 m) Y0 n             祝贺河北中医刘敬章主任在孟村回族自治县中医院讲座成功!他和大家一起学习了贾谦先生的著作《中医战略》的部分内容,讨论中国的卫生保健体系必须立足于国情现实,必须重视发展中医药事业。
" ^; u- M  c" W( ]8 |9 R3 e5 w中西医“勉强并存,远非并重。距离人民需要,国家期望的目标,非常遥远。”
$ u5 r% J6 ^# k$ C7 t+ i
9 W- l% R# o$ G, X6 W' C仍然是“废医存药”和“废医验药”的时代,是中医“末法时期”,复兴中医的时代,尚未正式开始。' q2 U! S$ S5 G, J0 V8 L4 S1 E7 N

+ T7 U' W+ m1 Q- B病根没看清,没有共识,看不出未来的方向。大多数中医人不关心中医命运,只满足“衣食医”的水平,距离“传道医”非常遥远。+ n6 P: n9 W- p+ b8 t9 v

% w" y- X8 [9 e6 u4 p医随国运,复兴中医是必然的。这是因为西方医学“结构决定功能的构成论医学”,存在巨大弊端,看不到生命结构的“细胞核同质化”,以及结构不稳定的暂时性,“全身全部”靶点对抗的灾难性后果。) X6 i% `5 U2 V5 o& Q8 U
只看明物质之“有”,看不到天地万物有生于“无”。+ d7 S; D1 ^% f3 \& g& N

$ l+ x0 n& k7 f" W. X# {$ D东方医学“以无为本”,重视“有无相生”,研究明物质与暗物质,研究生成(包容构成),关系(包容结构),状态(包容形态),多元(包容单一),转化(包容对抗),稳态(包容极限),向内求(包容拯救),治疗手段崇尚自然“杂合以治”“心身同调”等优秀特质,需要“重新认识”,进行“中医先进性教育”,改变自己和社会的认识,才能拿到“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为健康中国,造福世界,贡献力量。
) m2 k1 n. c. j. }* f感谢刘敬章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