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曹东义师徒一技之长空中课堂“每日一讲”散记,几百个与中医命运攸关的专题
马京雪 发表于 2021-11-16 19:34:07 | 阅读全部
      本周六晚上(2021年11月13日),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群才中医师开始讲述曹东义教授编著的《回归中医》这本书的内容。
9 @3 H9 P+ ^/ @, a5 b( H: H( m
5 [' L. K3 }- x, P- n+ u* a         第二章:深泉活水育杏林。" @1 |: J! G6 D5 [  k6 Y
: V, v  h% }4 F/ k& `! J
        一、中医界曾经的辉煌与无奈。
  j* V0 P* E( _9 {
+ \) G6 t3 }! E0 u/ j        二、中医药为何能够卓然自立。
7 [) c3 w8 V6 O5 A
+ a! _! ~" I% P/ h9 M3 b6 P       三、中医人宽阔的胸怀。: I, _7 t( W, g# j* S5 R

9 }3 s! u' m9 o- A3 m3 \       四、不仅十三亿人需要中医。
- p, Q% a" G- V5 G+ ]& W8 j5 J2 W4 n* a2 _  q
        届时我们共同学习具体内容。. Q' m' c7 ~2 [# C3 Z
- Z  [& p7 l, D% J( d1 K
                祝贺河北中医王群才中医师在衡水讲座成功!他讲述了曹东义《回归中医》这本书关于第一届“名师与高徒”盛会的情况。其中有中医界曾经的辉煌与无奈,也谈到中医药为何能够卓然自立,以及中医人宽阔的胸怀,十三亿人需要中医的有关内容。  P5 D  r/ [3 I! F! e' o

  ^. O) y( U) G2005年6月28至30日在江苏南通召开了“全国首届著名中医药专家学术传承高层论坛”,笔者作为追随邓铁涛、朱良春先生的晚辈,有幸参加了这次盛会。朱老让我提前到会,因此得以通读会议论文全集,而且在南通会议期间得到朱婉华师姐的细心关照,并到北濠山庄朱老的寓所拜见了朱老,也见到了广东省中医院陈达灿、徐凯师兄。会议交流的丰富内容令人目不暇接,几十位名师高徒的独特风采也难于在短时间内一一领教。我对海内诸多名家虽渴慕既久,也因会期的短暂而只能望洋浩叹,每思至此,意常难平。幸而有从会上带回的由朱良春先生主编82万字的《名师与高徒》一书,使短暂相聚汇成永久交流。回来后时常翻阅,不断揣摩,仿佛与诸位名师高徒当面交流,心往神驰,如切如磋,获益颇丰。朱良春先生以88岁的高龄,对于160多篇来稿亲自审阅,手执丹铅逐一批改,甚至为一处的疑问而与作者几次电话讨论,其真其诚深切感人,大医精诚的精神和丰富的内容,著就辉煌的历史篇章。
: ]3 D- m$ p0 M6 r0 k# X
: q, y5 T: u( {1 R9 p$ j如何看待中医药?这是一个沉重话题。 3 ]# Q) l/ M7 C! @( @

9 s5 K* C* @) Z6 L       感谢王群才的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1-11-16 19:34:56 | 阅读全部
       大家好!今周日晚上(2021年11月14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安徽中医曹传龙讲座。他将讲述“张仲景评传”。
( z5 j% k. ]  s
) z6 N, n3 l4 T& P: l' e" j6 }今天晚上要讲的内容是:介绍张仲景生平及拜师张伯祖、传承茅山道士秘术、传承沈槐家技、拜师襄阳王神仙而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为医之道。; |( e" M8 d7 h$ l4 f  `; F# I4 [

# ^! l, m: r3 t5 f请大家一起期待和收听。
7 K' J1 h1 D! U+ V
2 T" Y/ V  G  ^8 U3 n3 j             祝贺安徽中医曹传龙讲座成功!他将讲述“张仲景评传”,告诉大家张仲景过去不为人所知的故事,尽管他是医圣,盛名天下。& q) [% s* L+ K2 A* x' j
) a1 `3 p& G. u. p( l$ `
盛名之下,也有传奇,也有演义,信不信由你。
, }8 \9 H6 c5 w
5 B# I$ b2 p7 @8 q; Z  v+ L( C曹传龙介绍了张仲景生平及拜师张伯祖、传承茅山道士秘术、传承沈槐家技、拜师襄阳王神仙而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为医之道。0 _/ W" X# e$ n! |1 E( q+ C
, ^0 U' P/ u; [% }/ z# |/ b
感谢曹传龙的讲述和分享,感谢大家收听。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1-11-16 19:35:35 | 阅读全部
大家好!本周一(2021年11月15日)晚上“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霍立轩医师继续讲述曹东义教授编著的《国医大师·朱良春卷》第五章“医话随谈”中的部分内容。
, A9 s- j0 h+ x; M. T- L& R2 w5 k2 y- E- V2 x$ d; Q
( L. S3 u. o# F2 \

* ]! U& G  d$ i+ `) j! {  d8 k& A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的内容是:关于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几点看法。毛主席1954年就指出:“重视中医,学习中医,对中医加以研究整理,并发扬光大,这将是我们祖国对全人类贡献中的伟大事业之一。”随后又发出“学了西医的人,其中一部分又要学中医,以便运用近代科学的知识和方法来整理和研究我国固有的中医和中药,以便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的号召。周总理也说:“把中医整理出来,和西医比较有科学性的那部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中国的医学。这个中国医学,不仅要为中国人民服务,而且要为世界革命人民服务。”“时候已经到了,现在不结合,到什么时候结合?等老中医死了再结合?”中共中央为中医工作,还专门发了56号文件,强调“中医院要突出中医的特点,从门诊到病房要体现以中医药为主,但还必须配备现代化科学仪器设备,配备足够数量的中西结合的高级医生,以便用现代科学的知识和方法,研究、总结和提高中医的疗效及其他理、法、方、药的辨证论治规律,使中医院真正成为发掘、提高祖国医药宝库,培养提高中医中药人才和训练中西医结合骨干的基地。”这给我们明确指出中西医结合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也指出了方向,是鼓励,也是鞭策。) R9 N3 b: p& k9 w! S4 w
6 Z. e, P5 g) V% H7 A
     祝贺河北中医霍立轩医师在邢台隆尧讲座成功!他讲述了《国医大师·朱良春卷》关于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几点看法。# `. g% J0 ?& D' ]& d' [

$ j- Y3 x* V+ @* c' y. u/ y        大约70年前,毛主席领导新中国,那个时候没有利益集团幕后操作,他指出:“重视中医,学习中医,对中医加以研究整理,并发扬光大,这将是我们祖国对全人类贡献中的伟大事业之一。”而且发出了改变医学格局的最高指示:“学了西医的人,其中一部分又要学中医,以便运用近代科学的知识和方法来整理和研究我国固有的中医和中药,以便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国务院周总理,很顺利就落实这些指示,也说:“把中医整理出来,和西医比较有科学性的那部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中国的医学。这个中国医学,不仅要为中国人民服务,而且要为世界革命人民服务。”并且很急迫地说:“时候已经到了,现在不结合,到什么时候结合?等老中医死了再结合?”
* U0 A" \7 ^9 r( f& ~
7 R7 R0 ?( p4 F! |& w4 [       那个时候认为,一旦老中医不在了,中医就消亡了“人亡政息”和“祖传秘方”失传,也是经常发生的事情。/ E6 ^" ?3 ^# V  w' L" ^
" K* X7 H- L! t0 ^. u
          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就赶上了这样的时代,那基本上就是“废医存药”的的时代。
" w. N7 c% ]+ m5 _7 V+ P' e- f' d! K0 a  b6 a
         后来,希望改造、“提高”中医学术的努力失败了,证本质、脏腑本质、经络本质的研究,规范化的努力,基本上“劳而无功”。
$ w  Y" R  M' S5 \1 F0 p8 _( J) C# d+ v1 D% }0 k; T8 l- {$ D* r8 Q# y
本来大家以为很科学的西医,解释不了中医的学术体系,因此,辨证论治等又被重视起来,后来又有了“回归中医、做铁杆中医”、重视经典的师带徒,朱老等老一辈中医药学家,提出“中医元神不能丢”,这也为中医发展指出了方向,是鼓励,也是鞭策。+ {- Q/ x9 F* q) z- A

$ ~3 C  h  v- V" G: b  z感谢霍立轩的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1-11-16 20:03:41 | 阅读全部
群公告5 y- Z' ?2 X+ C/ D2 p& m
( x7 y* _+ ]- Y3 T2 Z' |' n, }6 X% I
5 u" ^2 ~! N& w3 ^5 N! I
今晚8点(2021年11月16日),中医名家曹东义教授深度解读《黄帝内经》第106讲《著至教论篇第七十五》。6 [6 k1 Y! ^; E8 [0 j
  曹东义,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第四、第五批师带徒指导老师,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原副院长,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现任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世界中联一技之长分会会长、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张仲景学术思想研究会会长,出版著作41部,发表论文180多篇,文字累计500余万。7 }6 C8 T( b/ U1 |- z( E
   今日讲座内容
9 b1 J5 w! e$ s5 ~著至教论篇第七十五: j" ^! Y7 l& n) [/ O, a* w
黄帝坐明堂召雷公而问之曰:子知医之道乎?雷公对曰:诵而颇能解,解而未能别,别而未能明,明而未能彰,足以治群僚,不足至侯王。愿得受树天之度,四时阴阳合之,别星辰与日月光,以彰经衡,后世益明,上通神农,着至教,疑于二皇。
5 H+ w2 i( a9 @  帝曰:善。无失之,此皆阴阳表里,上下雌雄相输应也。而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以教众庶,亦不疑殆,医道论篇,可传后世,可以为宝。3 c+ i# Y, t8 C! ]. R+ b' O
  雷公曰:请受道讽诵用解。帝曰:子不闻阴阳传乎?曰:不知。曰:夫三阳天为业。上下无常,合而病至,偏害阴阳。3 H3 S3 J* b4 W& e
  雷公曰:三阳莫当,请闻其解。帝曰:三阳独至者,是三阳并至,并至如风雨,上为巅疾,下为漏病。外无期,内无正,不中经纪,诊无上下以书别。) G( L+ `5 ^% b/ f
  雷公曰:臣治疏愈,说意而已。帝曰:三阳者至阳也,积并则为惊,病起疾风,至如礔(石历),九窍皆塞,阳气滂溢,干嗌喉塞。并于阴则上下无常,薄为肠澼,此谓三阳直心,坐不得起卧者,便身全三阳之病。+ \2 y" \$ C( E* a* _" |
  且以知天下,何以别阴阳,应四时,合之五行。
& w# b' T% O- s2 f& D# Y# V  雷公曰:阳言不别,阴言不理,请起受解,以为至道。5 N  z7 K- g* L  X7 ^" F: G/ N
  帝曰:子若受传,不知合至道以惑师教,语子至道之要。病伤五脏,筋骨以消,子言不明不别,是世主学尽矣。肾且绝,惋惋日暮,从容不出,人事不殷。

) Q3 J; j. W' w0 a% J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1-11-18 20:24:20 | 阅读全部
      大家好!今天晚上(2021年11月16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朱胜君继续讲述《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用药心悟卷》关于黄明胶、仙鹤草、牛角腮、水牛角、泽泻等中药的运用。
- N$ k0 a7 T: N+ P$ `3 U7 Q# v! x
5 p7 ~8 r6 G+ k. Y+ H6 P0 p8 w9 y   请大家关注收听朱胜君的讲述。
" C1 @! ~4 a6 d9 W& s/ M+ {4 s% a" w, X2 L( i& m( j# T5 ~
      祝贺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朱胜君主任讲座成功!她讲述了《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用药心悟卷》关于黄明胶、仙鹤草、牛角腮、水牛角、泽泻等中药的运用。5 C: {7 O9 X8 c8 y

: S( l5 T: p. v3 y5 a* t% ]《本草纲目拾遗》引葛祖方:仙鹤草“消宿食,散中满,下气,疗……翻胃噎膈”。朱老常用仙鹤草100-150g煎汤代水,加入辨证的处方中,临床用于食道癌、胃癌、肺癌、胰腺癌、乳腺癌等,有消癌抗瘤之效。日人左藤明彦科研证实,仙鹤草对人体的癌细胞有强大的杀灭作用,而对正常细胞秋毫无犯,甚则100%还能促进正常细胞生长发育。赵浦良三在《菓学杂志》报告:仙鹤草含多种抗癌成分,仅从根部就分离出了多达11种具有抗癌作用的成分。具有稳定而显著的抗肿瘤作用,电镜下可见肿瘤细胞核分裂相减少,退化,坏死。: B" t; ?3 R; ]; q3 P& }  Z0 V

+ s2 V& I/ P6 E/ j2 @朱老从自拟经验方“仙桔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中证实。. l) h7 e+ Z% u
8 \: |" U. |  Q
朱老用水牛角代替犀角,清热解毒。它可以与 赤芍配伍使用。
+ v5 V$ J, S- v% ]
$ E2 s% c- q* J2 f【用量】水牛角30g,赤芍15g。【功效】清热凉血,消肿止痛。【主治】热痹之关节红肿热痛。如见环形红斑或皮下结节者,加丹皮10g、僵蚕12g。
3 x7 X" g# ^9 N$ F) l/ D
" {" @7 W  ~! W5 d  n! q7 X. D0 }; |0 o2 u3 [9 ?
! r* M8 ?4 W6 x% N# b# g/ T
  感谢朱胜君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1-11-18 20:25:09 | 阅读全部
      大家好,本周三(2021年11月17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秀民和大家一起掀开学习曹东义老师作为执行主编的《河北中医五千年》。这一讲我们讲宋代医家窦材,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他自称学医于“关中老医”,曾任绍兴开州巡检等职。他受道家思想影响,积数十年经验,著成《扁鹊心书》及《周身各穴》54篇。卷首有《序》、《奏玉帝青词》及《进医书表》各1篇,卷末有附方94首,《附金线重楼治证》、《服金液丹各种引药》、《神治诸般风气灵膏》、《汗斑神效方》各1篇,王琦所作后记3段。窦材的灸法非常有中医特色,值得大家在临床实践之中加以借鉴,不断摸索、总结,加以提高。这样才能不辜负窦材的一片苦心,也符合中医简便廉验,治疗疑难大病的宗旨。窦材在《扁鹊心书》中写道:“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走注疼痛,或臂腰足膝拘挛,两肘牵急,乃寒邪凑于分肉之间也,方书谓之白虎历节风。敬请王秀民分享和讲述!* @. Z* s4 c6 M
              祝贺石家庄市中医院王秀民主任讲座成功!她和大家一起学习了《河北中医五千年》讲了宋代医家窦材,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他著成《扁鹊心书》,其灸法非常有中医特色,以治疗疑难大病的宗旨。窦材在《扁鹊心书》中写道:“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走注疼痛,或臂腰足膝拘挛,两肘牵急,乃寒邪凑于分肉之间也,方书谓之白虎历节风。
7 v; z9 z7 o( j6 X窦材的灸法很重,号称“大灸”治病。
8 ^$ p$ `( v1 S# L5 K8 [; E- \疼痛难忍,一般人难以接受,他说:一中风半身不遂,语言謇涩,乃肾气虚损也,灸关元五百壮。
: _9 L* N; e6 {0 S5 n6 p. r# l一伤寒少阴证,六脉缓大,昏睡自语,身重如山,或生黑靥,噫气、吐痰、腹胀、足指冷过节,急灸关元三百壮可保。9 o/ F) C* i0 R: \' t  G
一伤寒太阴证,身凉足冷过节,六脉弦紧,发黄紫斑,多吐涎沫,发燥热,噫气,急灸关元、命关各三百壮。% a( O2 C) v* m$ y6 i
为了推行“大灸治病”,窦材还发明了“睡圣散”作为中药麻醉剂。. A" @3 {% c1 x
现在很少有这个样的“直接灸”的手法了,都变成了“悬灸”、隔物灸等容易接受的灸法。! Q' J( G) v4 T

# Z  {0 D8 {6 D) Z. s感谢王秀民主任的分享和讲述!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1-11-18 20:27:41 | 阅读全部
直播即将开始~( d  L# v, D" U  a8 n* s
周四晚8:20(2021年11月18日),曹东义教授带你穿越时空,走进中医五千年。
2 a- P( G, ?( _. A    曹东义,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第四、第五批师带徒指导老师,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原副院长,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现任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世界中联一技之长分会会长、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张仲景学术思想研究会会长,出版著作41部,发表论文180多篇,文字累计500余万。
- A+ p* b- Q9 b. a   
  s4 y: G4 Y' ]' P& j8 M7 ]. _
! N; v& g' V  r% F8 `; e/ l) N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1-11-21 20:19:29 | 阅读全部
各位朋友,各位同道:
0 B. n2 h& u8 G" z; N( `" ^" T% y# B
        大家好!
; p3 l0 X- {" x5 l9 F6 `) K7 D8 C
        我是河北中医学院药学院张慧康。
9 O7 F8 p. g( s5 b* J/ h; f( E) _" A, [: z. @8 a' X5 w3 N
        今晚(2021年11月18日)我们将以《本草三家合注》为主要参考书目,来共同学习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神农本草经》。今天要分享的是《神农本草经》中的“云母”“赤石脂”“滑石”三味药。
3 Y& l6 I. `( @4 m4 Y. s) e9 u
* y$ \9 T  N6 s/ O        请师父、各位师兄师姐们不吝指教!
! y$ h# ?7 B/ H0 D. z: }5 d2 |9 z! g9 h0 |' v9 ~
        
7 X9 `" ~4 p1 y5 }5 O
) w2 R( q! Z% }# N6 l敬请期待张慧康讲述和分享!
2 n$ L  @3 {2 r1 U& L" y
3 m, k5 [; e$ p  G$ `       祝贺河北中医学院药学院张慧康硕士讲座成功!他今天讲述了《神农本草经》中的“云母”“赤石脂”“滑石”三味药。。
* e8 Y2 _  }' B: X2 W% g$ I( ~; P  g+ ^
      轩辕黄帝崛起的时候,神农氏的势力逐渐衰落,说明神农比黄帝早一些,在农业和中药发明上多一些。
& m1 F) C& y4 W* p% y8 N3 R
4 r" i* O2 p3 \4 ]《淮南子·修务训》说:“古者民茹草饮水,采草木之实,食螺蚌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炎帝神农氏教人播种五谷,也辨识草药,甚至留下了“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说明中药的起源是一个充满风险的主动辨识过程。后世的《神农本草经》记载了365味中药,虽是托名,却也反映了中药治病的艰难历史。* T  u5 z% e0 s0 [
( U  K( X- V7 |6 W. h$ b
据说,云母,味甘,性平。伤于风邪而发冷发热,如同身体坐在船上,头晕目眩,具有砌除风邪,充实五脏,增加生育能力,使眼睛明亮,久服身体轻便灵巧,延长寿命。* G  }: b4 `" t5 e" _

$ o/ |6 E) x# E" I. I2 H2 d赤石脂,涩肠;收敛止血;收湿敛疮;生肌。《伤寒论》有赤石脂禹余粮丸,治便血。
3 u3 f7 c' @% C( X3 M* e8 c" d4 l: z* O" e5 e: d
滑石具有利尿通淋,清热解暑,祛湿敛疮的功效。主治热淋,石淋,尿热涩痛,暑湿烦渴,湿热水泻;外治湿疹,湿疮,痱子。7 \2 [0 B4 x6 O  D2 Z1 }! P
" R: B7 n9 o: r: d
感谢张慧康硕士的讲座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1-11-21 20:20:02 | 阅读全部
尊敬的曹老师好!各位师兄师姐,各位中医同道,大家好!我是刘云双,一技之长空中课堂又和大家见面了。) h6 r5 j* Q  Y7 E, H4 [
8 C1 b0 W7 z$ J/ u1 y& I
5 j3 e3 n; F$ }
- C9 G9 D8 g  n: |
本周五(11月19日)晚上和大家一起学习中药学的平肝息风药,凡具有平息肝风或潜阳镇静作用的药物,称为平肝息风药。本类药物呢,分别具有息风止痉与平肝潜阳的功效,主要用于以下两类与肝脏有关的病症:肝风内动,抽搐惊痫,肝阳上亢,头晕目眩。本类药物以动物类药为主,故有介类潜阳,虫类搜风之说,本类药多偏于寒凉,但也有偏于温燥者,应区别使用。凡脾虚慢惊,非寒凉所宜;而阴虚血亏者,又当慎用温燥之品。
, Z) r' k/ G& y' M' k1 p" Z0 H# Y& n; R8 Y/ o, y  \4 n  H: B) A
# J  F  r0 c& c, x

% w7 v* K" K( b敬请期待刘云双的分享,望曹老师和诸位师兄师姐给予批评指正。
+ ?4 x9 A# X- N$ B0 N
5 I+ i" r& q$ i3 W: o祝贺河北中医刘云双在衡水讲座成功!4 S  j  u+ ^0 g

6 M% m% u. m* u$ ?* e4 n7 b0 m. J" ~她和大家一起学习了中药学的平肝息风药,) S9 ~% K3 R# M( |# O* D' {7 S# `
: E4 R4 n6 T& G: w* @, w8 y/ r
肝属木,配风,配春天。- A+ X0 k8 P4 m0 _  ?
/ Z/ K$ }* `/ W: N
风吹木摇,热盛风起。
1 }, K% q& p9 Y
  i2 k: U9 E- Z: J7 U+ u) t肝藏血,肝血不足,根基不牢,血虚也可以生风。5 |9 f; K/ |3 j4 K& E6 m% \

/ O3 K+ |1 W! A, k/ b& u因此,) F* T! |& ^& S" ?

/ o3 ~5 w6 z, L6 r, {3 R凡具有平息肝风或潜阳镇静作用的药物,称为平肝息风药。本类药物呢,分别具有息风止痉与平肝潜阳的功效,主要用于以下两类与肝脏有关的病症:肝风内动,抽搐惊痫,肝阳上亢,头晕目眩。本类药物以动物类药为主,故有介类潜阳,虫类搜风之说,本类药多偏于寒凉,但也有偏于温燥者,应区别使用。凡脾虚慢惊,非寒凉所宜;而阴虚血亏者,又当慎用温燥之品。& R9 }- U9 Q: y  a# O: T! M# t1 ^

8 {% ?& z/ z" ^( R8 u, h7 E
+ Z% s6 l/ f% O6 o5 v# |# u1 ?$ G; M* F# D$ o: K0 x4 c
感谢刘云双的分享和讲述。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1-11-21 20:21:04 | 阅读全部
本周六晚上(2021年11月20日),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群才中医师讲述曹东义教授编著的《回归中医》这本书的内容。
% ^( Y3 a4 U" U4 p9 k, w& @, d. T; f( J) ?: G2 y6 H) G7 T
       第三章:为中医学完整体系而守侯。2 @% S+ z& M2 M' o! F9 I

! N5 F/ z3 J5 N       2003年4月21日同时发表在《中国中医药报》上关于“心主神明"还是“脑主神明”的两篇论文,就像擂台比武一样,引发了中医、中西医结合界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场大讨论持续的时间之久,参加的专家之多,是前所未见的。      
7 ^  D3 r" ]3 @; a/ W5 e3 W2 M0 k7 z; j: h) s5 b1 l% z9 k
        届时我们共同学习具体内容。. ]# ]9 b; y7 a# t& `4 P' Q
+ e+ Z( f: k3 w
       祝贺河北中医王群才中医师在衡水讲述成功!他讲述了曹东义《回归中医》这本书“为中医学完整体系而守侯”的有关内容。( X6 Y, T- e7 |' m/ V! H4 ]
* K$ c- Y( B2 w! X
       2003年4月21日同时发表在《中国中医药报》上关于“心主神明"还是“脑主神明”的两篇论文,就像擂台比武一样,引发了中医、中西医结合界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场大讨论持续的时间之久,参加的专家之多,是前所未见的。      1 K9 |, g  t- e1 p5 Z

/ e1 I& V  X7 ]        邓铁涛教授当然知道西医对脑与精神关系的论述,他为什么要坚持“心主神明”论呢?他于1983年就撰文《心主神明论》,认为:“要理解‘心主神明’说,首先要理解中医的脏象学说。所谓‘脏象’,就是心、肝、脾、肺、肾五个脏的宏观现象,即人体的五大系统。心脏是五大系统的核心。这一学说是中医通过几千年的治疗与预防疾病的观察而升华为理论的。这一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脏象’学说是科学的。心主血脉与心主神明,显然中医是把循环系统与高级神经活动结合起来都属于——心,所以中医还有心为君主之官的说法,也就是说‘心’居于五脏之首,它是五脏这个人体核心系统中的核心”。
) c* D. b( G& E
3 }5 I5 ]$ m/ P/ v9 Z4 H9 r7 b# j如果按照解剖的标准评价中医,就必须搞《医林改错》,中医的体系就将崩塌;坚守中医体系,让它用科学语言说清楚自己的科学价值,是很不容易的。2003年3月,邓铁涛教授发表在《新中医》杂志上的《“心主神明”论的科学性》,被《中国中医药报》再次刊登在2003年4月21日的报纸上。中医学重视而不漠视、轻视人体的自我感觉,这就是它更为人性、更为灵敏的一面,是其长处。中医因时因地、根据不同患者的体质、不断变化的证候进行的个体化治疗措施,也远远胜过“统计学”的大样本概率治疗。6 `- Q/ q( m! |; `4 U; f  N
) T% B# R  E; [# @& _
感谢王群才的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