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曹东义师徒一技之长空中课堂“每日一讲”散记,几百个与中医命运攸关的专题
马京雪 发表于 2021-10-19 20:16:58 | 阅读全部
      大家好!本周一(2021年10月18日)晚上“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霍立轩医师继续讲述曹东义教授编著的《国医大师·朱良春卷》第五章“医话随谈”中的部分内容。4 E; D2 d) f$ K( K

" ~, B# \5 k% d0 t  E3 `5 X1 ` 2 T+ ?6 p- M! h* c  H4 }
  ~5 u' ]0 a0 |  }8 Q9 H
        今天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第7节:充分发挥中医文献的潜在宝藏。此文是朱老为祝贺《中医文献杂志》公开发行10周年而作,写于2005年10月15日。
$ n8 ?/ `7 D9 ~  q+ C
: {( i2 @5 p) S+ x第8节: “无声的老师”——《中医大辞典》本文乃朱老为推介《中医大辞典》而作。# d. X+ u8 ^. k( H- A8 X: T+ Y

% N# b( I6 s( D, e, C# M/ {% C  k0 {第9节:中西医结合研究的一朵奇葩,本文是朱老为《人体体质学——中医学个性化诊疗原理》写的书评。
5 b# f* c% O+ }" s- g) r1 s& Q3 |  K/ X5 }& b
      祝贺河北中医霍立轩医师讲座成功!他讲述了《国医大师·朱良春卷》朱老关于“充分发挥中医文献的潜在宝藏”与赞扬《中医大辞典》而作的文章,以及朱老为《人体体质学——中医学个性化诊疗原理》写的书评。
* y7 a% S  |, b+ d0 A, `5 Z! r8 F
       朱老说,《中医文献杂志》十多年来所做的诸多工作,是富有积极、现实意义的,为弘扬中医药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值兹公开发行10周年庆典之际,谨致以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 G8 `/ N9 V( P$ n' _: x: ?8 `

# ~7 X" p+ {$ V! o9 F; ?; H      由中国中医研究院和广州中医药大学以李经纬、区永欣、邓铁涛、余瀛鳌等权威专家为首主编、11所高等院校参编的《中医大辞典》第2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印行,与广大读者见面了。这是中国中医药事业乃至中国文化事业的一大幸事!功在当代、名垂千古的盛事!朱老盛赞这是是中医药工作者以及爱好中医药文化的朋友们,在读书和实践中最好的良师益友,是最得力的帮手,是解难释疑的万能钥匙,是我医学生涯中不可离开的一部珍贵的宝书,我深得其益,为此谨向读者郑重推荐,读后方知余言之不欺也。. i1 ^6 e! {2 n' d& P
. z# ~3 A/ X) f! K) S6 ?, ~
     匡调元著《人体体质学》2003年由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出版,朱老评价说,是我国第一部大型全面、系统论述人体体质、体质病理、辨质论治及体质食疗的医学巨著。作者是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专家、现代中国人体体质学奠基人匡调元教授,他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病理研究50余年,体质学研究20余年,呕心沥血,执着追求,著述等身,成就斐然。长期以来,中医、西医在各自理论指导下,对于人体本身生理、病理的探索,如同探寻茫茫无际的宇宙,一直没有停止,而体质学说无论对中医或西医而言,都是古老、深奥又在不断发展的学说、流派。迄今为止,我国在体质学研究方面,尚无完整、系统的大型专著。- P0 R9 Q: f! V

2 ]4 V" K. }( V4 ^* ^9 T, T4 Y    今天,王琦国医大师和院士的九种体质已经推广到很多中医机构,也被很多人所称道。; B6 G; q# ?6 r0 y5 C1 i) C( h

/ B$ C) K: x/ a        学如积薪,后来居上;逆流行舟,不进则退。
' Y0 u* T5 e( H9 w
+ `7 d! g' p" z8 b- Q  R' p感谢霍立轩的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1-10-19 20:19:22 | 阅读全部
直播即将开始~' O, \7 b) R- f7 P" ?
! _! s' j6 L8 X* V, Z2 S) H' i/ M
今晚8点(2021年10月19日),曹东义教授继续解读《黄帝内经》第102讲《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4)。
) C$ H- E3 I* s; M+ b+ e  {# a  K7 m6 E& Z: o6 Y7 {; s
曹东义,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第四、第五批师带徒指导老师,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原副院长,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现任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世界中联一技之长分会会长、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张仲景学术思想研究会会长,出版著作41部,发表论文180多篇,文字累计500余万。, Q# A- ^4 }* W) A5 \4 }$ O& z. Y
/ H( _3 t3 U/ c- O7 ]7 Q$ ^) @: Z4 i3 ~
今日讲座内容
1 u5 g7 I5 ~9 }; D7 V2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4)+ j/ s4 b. V8 G5 ~) O
帝曰:善。治之奈何?岐伯曰:厥阴之复,治以酸寒,佐以甘辛,以酸泻之,以甘缓之。
1 v; `; N# i9 T  少阴之复,治以咸寒,佐以苦辛,以甘泻之,以酸收之,辛苦发之,以咸软之。1 k5 O# T. X, b. }& \
  太阴之复,治以苦热,佐以酸辛,以苦泻之,燥之、泄之。/ Z6 V$ E% `; v" T8 _
  少阳之复,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咸软之,以酸收之,辛苦发之;发不远热,无犯温凉。少阴同法。
; b, X" r9 Q( n5 x4 t: z  阳明之复,治以辛温,佐以苦甘,以苦泄之,以苦下之,以酸补之。7 A: D/ O9 w' t& i' n6 e1 l
  太阳之复,治以咸热,佐以甘辛,以苦坚之。
8 `/ N$ a' t4 \$ i1 c! b  治诸胜复,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燥者润之,急者缓之,坚者软之,脆者坚之,衰者补之,强者泻之,各安其气,必清必静,则病气衰去,归其所宗,此治之大体也。
+ G% x& ^9 l+ E$ _3 x1 A$ o  帝曰:善。气之上下何谓也?岐伯曰:身半以上其气三矣,天之分也,天气主之;身半以下,其气三矣,地之分也,地气主之。以名命气,以气命处,而言其病半,所谓天枢也。* X6 U4 @* ^9 u+ }- }# v; L; _/ j
  故上胜而下俱病者,以地名之;下胜而上俱病者,以天名之。所谓胜至,报气屈伏而未发也。复至则不以天地异名,皆如复气为法也。
3 H8 ~8 U  h4 r" Q8 k  帝曰:胜复之动,时有常乎?气有必乎?岐伯曰:时有常位,而气无必也。帝曰:愿闻其道也。岐伯曰:初气终三气,天气主之,胜之常也;四气尽终气,地气主之,复之常也。有胜则复,无胜则否。" B- O/ i2 j8 i  I& g0 y3 u
  帝曰:善。复已而胜何如?岐伯曰:胜至而复,无常数也,衰乃止耳。复已而胜,不复则害,此伤生也。
4 ~7 I  q" n+ [# U+ i- Q2 `  帝曰:复而反病何也?岐伯曰:居非其位,不相得也。大复其胜,则主胜之,故反病也,所谓火燥热也。" [( F1 s$ G$ `2 j& r: R
  帝曰:治之何如?岐伯曰:夫气之胜也,微者随之,甚者制之;气之复也,和者平之,暴者夺之。皆随胜气,安其屈伏,无问其数,以平为期,此其道也。
" Q( _6 l( a0 _2 p7 \/ ]  帝曰:善。客主之胜复奈何?岐伯曰:客主之气,胜而无负也。帝曰:其逆从何如?岐伯曰:主胜逆,客胜从,天之道也。& B& G& j' H( w! u9 |
  帝曰:其生病何如?岐伯曰:厥阴司天,客胜则耳呜掉眩,甚则咳,主胜则胸胁痛,舌难以言。- {8 p* U4 f% d# Z, D
  少阴司天,客胜则鼽、嚏、颈项强、肩背瞀热、头痛、少气,发热、耳聋、目瞑,甚则胕肿、血溢、疮疡、咳喘。主胜则心热烦躁,甚则胁痛支满。
, g' @9 N7 K1 X5 G) V  太阴司天,客胜则首面胕肿,呼吸气喘。主胜则胸腹满,食已而瞀。
# @! X- L, o) G3 R$ z  少阳司天,客胜则丹胗外发,及为丹熛、疮疡、呕逆、喉痹、头痛、溢肿、耳聋、血溢、内为瘈瘲。主胜则胸满、咳、仰息,甚而有血,手热。
! G/ z2 F  y2 S! }* c  阳明司天,清复内余,则咳、衄、嗌塞、心鬲中热,咳不止,而白血出者死。
8 s5 L% z% X- I, e  太阳司天,客胜则胸中不利,出清涕,感寒则咳,主胜则喉嗌中鸣。
" d7 K% J& p% S$ \$ L/ ?  厥阴在泉,客胜则大关节不利,内为痉强拘瘈,外为不便;主胜则筋骨繇并,腰腹时痛。
- I* O0 ^1 u' i& V3 G6 n  少阴在泉,客胜则腰痛,尻股膝髀腨(骨行)足痛,瞀热以酸,胕肿不能久立,溲便变。主胜则厥气上行,心痛发热,鬲中,众痹皆作,发于胠胁,魄汗不藏,四逆而起。
* K" b' P) p) E* L- [  太阴在泉,客胜则足痿下重,便溲不时;湿客下焦,发而濡泻及为肿隐曲之疾。主胜则寒气逆满,食饮不下,甚则为疝。) T) p' K/ ?5 ]! s
  少阳在泉,客胜则腰腹痛而反恶寒,甚则下白溺白;主胜则热反上行,而客于心,心痛发热,格中而呕,少阴同候。/ \# {5 m- G* H( ]" A8 y- Q
  阳明在泉,客胜则清气动下,少腹坚满,而数便泻。主胜则腰重腹痛,少腹生寒,下为鹜溏,则寒厥于肠,上冲胸中,甚则喘,不能久立。
7 x6 Y( K! @) |4 i  太阳在泉,寒复内余,则腰尻痛,屈伸不利,股胫足膝中痛。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1-10-21 20:11:02 | 阅读全部
      大家好,今天晚上(2021年10月19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张海涛为大家讲述《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用药心悟卷》,学习朱老对川乌、草乌、羌活、穿山龙、石斛等药物独特的用药经验。
, {  q& o' T/ D. ?2 m( q5 X: |9 D# y. b# {/ H: ]
    请大家关注收听张海涛的讲述。
( V, Z/ P  t0 n' M4 K7 `0 @9 P2 n5 F$ n% g7 }  r# k
     祝贺河北中医 张海涛主任在任丘市中医药讲座成功!他为大家讲述了《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用药心悟卷》朱老对川乌、草乌、羌活、穿山龙、石斛等药物独特的用药经验。( ?/ Q: k+ u* ?7 s+ j- d$ C: ~/ [
- u  q  r/ {( l6 P4 g) C, l- G5 F; h9 `
      川乌、草乌、附子均含乌头碱,有大毒,一般炮制后用,生者应酌减其量,并先煎1小时,以减其毒。朱老治痛痹,常以川、草乌配以桂枝、细辛、独活等温燥之品,川乌温经定痛作用甚强,凡寒邪重者用生川乌,寒邪较轻而体弱者用制川乌,因各人对乌头的耐受反应程度不同,故用量宜逐步增加,一般成人每日量由3~5g开始,逐步加至10~15g,且与甘草同用,既不妨碍乌头的作用,又有解毒之功。草乌治疗痹痛之功效较川乌为著,重证可同时并用。对寒痹患者用川乌、桂枝、仙灵脾等品。
' ~% l) _4 O. V2 k/ w( F2 F+ k4 x& C3 E1 g5 a
朱老在讲座的时候,还把他研究、使用的三味有效药物,进行重点介绍。他说:“我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认为穿山龙、川乌、鬼见羽三味中药,是有广泛应用价值的,仅谈一点使用体会。”# {0 _/ r* B+ Q/ [
7 g1 v1 ^. l! h% ?; A2 {# g
朱老介绍说,穿山龙为薯蓣科植物穿龙薯蓣的根茎,别名甚多,如过山龙、穿龙骨、穿山骨、金刚骨等,但卫矛科植物过山枫的根以及卫矛科大芽南蛇藤的根,也叫穿山龙,不可混淆。本品味苦,性平,入肺、肝、脾经。, R6 n5 w/ a( _2 s! t6 [  _
- V( |5 {+ X* A/ o

2 y# T+ ?4 n# x/ Y& Q% e$ V! F3 _+ N0 K% B* Z
    感谢张海涛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1-10-21 20:11:48 | 阅读全部
        大家好,本周三(2021年10月20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秀民和大家一起掀开学习曹东义老师作为执行主编的《河北中医五千年》。唐宋之间很多文人雅士都喜欢收集医药方子,以备不时之需,也可能是时代风尚,因为“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是读书人的追求。河北省的历代文人名士,也有很多人收集、编写医药方书,见于史册的唐代学者,也有很多人,敬清王秀民讲述和分享!2 @. [) G& G3 z0 p% q
      祝贺河北中医石家庄市中医院王秀民主任讲座成功!她和大家一起学习了《河北中医五千年》唐宋时期中医药的成就。! t9 O  ?) |% m( U
从晋唐到两宋,长达千年的历史时期里,中医学沿着自身独特的发展道路,有了长足的进步。《汉书·艺文志》揭示的医学四大流派,在这个时期主要是医经、经方两大流派的继续发展,而神仙、房中流派逐渐隐而不传了。$ c. E$ a4 K6 V5 f
医经流派的医学著作,在晋唐时期逐渐分化,派生了不同的学科。比如,邓铁涛先生说,张仲景用医经家的理论,研究经方家的经验,撰成了《伤寒杂病论》[1]。
+ a+ O% Q4 V- d5 t: o. I* r魏太医令王叔和,以医经家的理论,撰成了现存传世第一部脉学专著《脉经》。2 ?4 Y4 ^# f! k5 x6 K
晋代皇甫谧依靠《素问》《灵枢》《黄帝明堂经》,撰成了传世的第一部针灸著作《甲乙经》。' O$ E, Q% q' Z% z( `) e& d
梁代全元起、隋代杨上善、唐代王冰、宋代林亿等,纷纷研究、整理《素问》《灵枢》。从张仲景开始,到三国,再到隋唐,都有人研究注解《难经》。
5 O. c) [! O7 B3 e+ J( m经方家则走向搜集经验方,编辑经验方,传抄经验方的兴盛时期,既有“古先道所传”,也有大量的当时的名医所新创,可以说逐渐达到了篇卷浩繁 。0 K- x+ u7 k8 j! Y# e

  W. H( U+ U: p! u感谢王秀民主任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1-10-26 11:12:35 | 阅读全部
       各位朋友,各位同道:$ C! Z# A% }: b3 _

6 t  p/ \8 j; h5 @$ T' A. E        大家好!9 k$ a& N1 `: F+ E

: K. U3 J7 R& A# X0 ~        我是河北中医学院药学院张慧康。5 L6 c- o) |$ C8 @) }* ?! A

8 V. X8 c) v. g3 v# u        本周四(2021年10月21日)为大家分享的是关于中药细辛的本草考证。通过查阅历代本草方书等文献,对细辛的名称、来源、药性、功效及毒性等内容进行介绍,以为理解其临床应用、方便质量鉴别提供参考。, n$ b+ c/ x5 f8 ~4 |
0 G1 r0 Q9 n( U
        请师父、各位师兄师姐们不吝指教!, F8 Q/ r9 M. m; E
2 C7 E' u6 U  }8 x$ v# T
        - O) `7 f8 r; t8 ^; H( `- u
. }9 G0 z# p- I$ {
敬请期待张慧康讲述和分享!
  {3 ~2 |, e7 j' C; Y5 |6 N: F3 H- c) s
       祝贺河北中医学院药学院张慧康硕士讲座成功!8 [( R% h& s. q) |+ y% K& j( j# M
9 M# V6 c9 E8 C8 I. c- Z7 m% i* E
        他为大家分享了中药细辛的本草考证。他通过查阅历代本草方书等文献,对细辛的名称、来源、药性、功效及毒性等内容进行介绍,以为理解其临床应用、方便质量鉴别提供参考。
  @2 @# I  _: r, b% G
9 g) @& J* Z, v1 M3 L1 Q& i: f        
% m( m0 D: M" }# Y' @3 b: S; `, d. b: j, e
        我国中医界对细辛的临床应用大家是唐山开滦煤矿医院的中医刘沛然先生,他出版过《细辛与临床》一书,对细辛的应用有很多论述,剂量很多时候也比较大。但是他提醒大家,阴虚火旺的患者一定要避免使用。
. G1 j( E1 w5 W/ R9 Q
0 L. }5 e  n1 W6 x4 E$ G0 Z
- A0 }2 O* U* [" `/ y  R, C" K+ e  t# _1 b

3 M5 b# f4 n, O: H( M" G' ]
; t% f7 J& p; u8 x& }感谢张慧康硕士研究生的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1-10-26 11:13:06 | 阅读全部
尊敬的曹老师好!各位师兄师姐,各位中医同道,大家好!我是朱萍霞,一技之长空中课堂又和大家见面了。1 {7 {* c- I  R% h/ l& T6 n# D
3 I9 Y7 P$ p0 C
1 f3 @8 i" C# G& _

. c% t5 A7 K6 {2 l本周五(10月22日)晚上给大家分享:马上进入立冬,现代人的各种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绝大部分的疾病,都与体内寒湿有直接的关系。因为,寒性体质,可导致体内经脉不通,血液杂质多,各个器官的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堵塞了血管和经脉,导致皮肤、器官、细胞的免疫自愈力下降,而出现早衰、早亡的现象!" K8 G1 v: A- c# d' A. D

5 b0 k  r, O! ]  w6 q霜降是秋季的最 后一个节气,此时天气渐凉,秋燥明显,燥易伤津,所以此时的养生重点在保暖御寒。
1 X4 r2 h* q. q  F; Y; q# h, a, Q9 a6 F6 y4 C# |1 Y1 _
霜降一到,天气会有大幅度的降低,相对的,我们的饮食起居和养生调理,也要作出相应的变化。此时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人们的影响。
& r4 H" C+ N$ }& k
( i2 g( C5 J1 N6 p& F1 Q# B  a敬请期待朱萍霞的分享,望曹老师和诸位师兄师姐给予批评指正。  P$ A/ F3 ^, ~

) b) [0 @5 ^( [3 R& |# Z5 U1 o4 d       祝贺新疆中医朱萍霞在库尔勒讲座成功!她提醒大家,马上进入立冬,现代人的各种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绝大部分的疾病,都与体内寒湿有直接的关系。因为,寒性体质,可导致体内经脉不通,血液杂质多,各个器官的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堵塞了血管和经脉,导致皮肤、器官、细胞的免疫自愈力下降,而出现早衰、早亡的现象!
' j' H4 o2 j0 k& A! A+ w+ s- p8 P/ }7 b% x
霜降是秋季的最 后一个节气,此时天气渐凉,秋燥明显,燥易伤津,所以此时的养生重点在保暖御寒。
; W! X& @; {4 n6 B# a/ g6 o& K+ S- j- v/ W! s
      《内经》说:“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 {! A% d3 O  n8 w# D4 g! ?; V. F* C5 Y9 O" n2 o
祝大家金秋时节,保重身体,获得健康。
& x4 @2 f9 \# P0 {! p9 z5 N3 N1 R# j. B( U. s
       感谢朱萍霞的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1-10-26 11:14:09 | 阅读全部
       本周六晚上(2021年10月23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群才中医师讲述《河北中医五千年》这本书的内容:  D# [( H. Z. \- T$ @( W$ ?
# I+ V% l5 W  o$ ^
       第一章:传说时代的河北医药启迪思想。本章节由曹东义教授编写。5 |7 x: }2 I. E: _1 j8 [* t

' H" w, {' b1 s9 E( H2 @        第五节:大禹治水活用五行理论。
6 x; C1 i* }: }
. `" x: S6 U/ r6 z, Q       大禹治水的传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  、勇敢、奉献、坚毅不屈、万众一心战胜困难的民族精神,也与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五行学说”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9 B, K/ T" f: @, y( T

' D( C1 a! J/ Y4 Y0 i1 G        第二章:考古见证商代的河北医药状况。本章节由曹东义教授编写。/ a0 H. S! P/ I; o5 d
7 Y$ j3 q9 Z! S
         第一节:考古发现很多先商遗址。' K7 ~2 V) H( [* l

# z# U5 s; \7 J2 s, C5 G  F3 F; [         第二节:比殷墟还早的台西遗址。( p# f4 E6 E. C
1 n2 H4 b0 j/ I' U2 h. [
       届时我们共同学习具体内容。4 h5 Q3 H2 h- B8 a- F* G: F: c
1 j9 @. q7 b, ]- A. o
        祝贺河北中医王群才中医师在衡水讲座成功!他讲述了《河北中医五千年》关于大禹治水活用五行理论和藁城台西商代遗址出土的中医药文物的有关内容。
0 E9 W: }! a2 ]' m3 j# m1 a! j2 w" A! \8 X, ]$ c2 i, x: }
五行学说是把天地万物“一分为五”,互相之间是多元并存、整体和谐的关系,这种思想源远流长。五声、五色、五味的提法也见于老子的《道德经》,虽然不是五行学说指导下对万物的划分,也许这种以“五”为单位的归类方法,会对五行学说的起源与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 B! d0 I, X  t6 x8 a# M
) `, X9 J/ ?* N0 _' s0 T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几乎所有的数字都包含着“整体观念”,比如“一”代表着整体,也可以是太极、道、混沌的化身,代表整个自然界。“二”代表天与地、阴和阳,代表着对立面的统一与依存,世界无非是由天地阴阳所组成的。“三”代表多数,代表对立面中间的调和与裁决,所以古人说“叁者参也”;又说天地人是宇宙的三宝,万物皆由天地人所产生、创造,《老子》说“三生万物”。“四”代表四季、四方,也是整个天地时空。“五”代表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也代表人们日常使用的万物“五才”。“六”指六合,上下前后左右是一个整体。“七”代表七耀,即五大行星加日月,人体的七窍也代表整体的五官。“八”代表八方,四正四隅是一个整体。“九”代表九州、九河、九派,指的都是整个中国。“十”是全面、整个、十足、百分之百,因此有十全十美之说。因此,除了三心二意、七上八下等两个数字连用比较表示不定之外,每一个数字都包含着整体观,就是三心二意、七上八下之中的单个数也有整体的含义。
  \8 O3 c/ i" ?! D4 q3 V7 n7 _' G3 |. q
       谢谢王群才的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1-10-26 11:15:03 | 阅读全部
      今周日晚上(2021年10月24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红霞主任与大家一起学习《中医学原理探究》一书,本书是关于中医学基本原理及其复兴的学术专著,本作者是祝世讷先生。学习内容是第六章超解剖原理及结构的发生和调节机制,主要是经络和五藏超解剖性,详情我们一起期待!
$ i* _9 f. \+ b: M               祝贺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硕士导师王红霞主任讲座成功!她与大家一起学习了祝世讷先生《中医学原理探究》“超解剖原理及结构的发生和调节机制”,主要讲述了经络和五藏超解剖性》
# m" O, Q7 o4 i! r" _5 S        祝世讷先生所说的超脏腑结构,包括脏腑组织和功能,当代物理学研究,还提出了暗物质、暗能量的学说,这也是超越“结构”的重要原因。$ b6 L! d9 `! s9 p. G- p
生命的功能,除了自身的结构与物质,还时刻不离周围环境。! }6 c% A: o. S+ [
这就是生成大于构成,生成可以包容构成的原理。+ v  g3 E2 y2 w7 `
5 V* V( m. c% R" a; B5 U* o
感谢王红霞主任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1-10-26 11:15:35 | 阅读全部
      大家好!本周一(2021年10月25日)晚上“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霍立轩医师继续讲述曹东义教授编著的《国医大师·朱良春卷》第五章“医话随谈”中的部分内容。
& ~& @& R! `# I( `% y
6 G  i& d: T1 [. J , q0 j# o* k& \
  t7 G: K; G+ J: V4 u- A3 |& h
        今天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
1 Y6 B2 I* H8 r7 o( s- x# c
% @: |; ?3 M8 b2 y7 D" q( Y中医事业的现状与前景,本文是朱老为迎接江苏省中医科技工作会议而写作于1995年8月的论文,并于2006年2月做了相应的增补。本文对于当时的中医药之现状与前景作了一个简要的回顾,以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6 ^9 Z1 N2 t$ [$ Y- P7 s
% ?: [+ K/ Q' W# ?       祝贺河北中医霍立轩医师在隆尧讲座成功!他讲述了《国医大师·朱良春卷》“中医事业的现状与前景”的有关内容,
$ z7 D: X0 k: c* U" X4 n' _" D
& m" q/ e- [" b* G* x/ S       中医有漫长的历史,每个时代都有代表性人物做出不同寻常的贡献。本文是朱老为迎接江苏省中医科技工作会议而写作于1995年8月的论文,并于2006年2月做了相应的增补。本文对于当时的中医药之现状与前景作了一个简要的回顾,以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2 v* v6 C/ j1 o) o
( _* U% v6 Z% l& A5 _! y: _
朱老说,中医药之现状与前景作一简要回顾,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6 p; ?& S' U! v" E/ J0 {
, A- Q# p' Y. _
一、一则以喜,一则以忧
9 N) G* f+ b( V" V+ U0 p4 O
1 d2 t5 E- i$ c  |6 ]. l- v 建国以来,中医药得到党和政府的保护与发扬,特别是近10多年来,成立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两部一局联合制订了全国500位名老中医经验继承的周密安排,从第一批结业的成绩来看,可谓硕果累累,令人欣慰。编撰了《医学百科全书·祖国医学》系列丛书;集中人力编写了大型《中华本草》,大大超过了《本草纲目》的内容;1991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联合国卫生组织在北京共同举办了“首届国际传统医药大会”,800多位不同肤色的医药界人士,欢聚一堂。1.中医理论和前人宝贵经验的继承不够
. y2 R, n+ N# Y; ]! C  y5 F+ u. M: `1 l0 P! r
2.辨证水平和医疗质量有所下降
, ?( d4 Q& x, F( f
' ?9 ^7 m/ g7 @3 H+ e3.滥用西药,中医急症的阵地萎缩了$ c, Q% {5 Y# I; ^" z( T, ~

0 e1 Y' \9 g) d9 Z  Y/ K$ K* c4.药材不道地,炮制不如法% n* g+ _3 l8 I1 v8 d, I! J
3 j: |+ n! s4 C9 Z" l2 ?
5.中医院经费严重不足
/ k; I- z. \8 V1 ~2 ~) \0 h6 O# E# k- m  W
二、认清形势,迎头赶上# H( o4 M2 ]2 ?  R& `
; G  [' M# {! A2 m
朱老在当年忧虑的问题,仍然没有很好解决,他提的建议,也很有历史意义,就如同今天的“建言献策”,值得大家思考。( h. s' Q( _! r  a
- ?% U7 y, L7 `. Z" k

; _: }% a& C2 C! D. x
2 m8 G* T) q+ Y: V6 C: p: m感谢霍立轩的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1-10-26 20:04:58 | 阅读全部
今晚8点(2021年10月26日),曹东义教授继续解读《黄帝内经》第103讲《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5)。% n& h" N8 [9 d1 q$ A$ _
曹东义,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第四、第五批师带徒指导老师,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原副院长,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现任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世界中联一技之长分会会长、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张仲景学术思想研究会会长,出版著作41部,发表论文180多篇,文字累计500余万。
! `  V) w" r6 g" {3 F9 e. ]: T今日讲座内容
# T% [5 d& G% W" K9 B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5)
7 L$ A6 R, _% z5 A; I帝曰:善。治之奈何?岐伯曰: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折之,不足补之,佐以所利,和以所宜,必安其主客,适其寒温,同者逆之,异者从之。
4 J) o2 K% O; G  帝曰:治寒以热,治热以寒,气相得者逆之,不相得者从之,余以知之矣。其于正味何如?岐伯曰:木位之主,其泻以酸,其补以辛;火位之主,其泻以甘,其补以咸;土位之主,其泻以苦,其补以甘;金味之主,其补以酸;水位之主,其泻以咸,其补以苦。
% ]$ O: K2 @3 `  厥阴之客,以辛补之,以酸泻之,以甘缓之,少阴之客,以咸补之,以甘泻之,以咸收之;太阴之客,以甘补之,以苦泻之,以甘缓之。少阳之客,以咸补之,以甘泻之,以咸软之。阳明之客,以酸补之,以辛泻之,以苦泄之;太阳之客,以苦补之,以咸泻之,以苦坚之,以辛润之,开发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 y4 W' i+ f4 t: U8 C; K  帝曰:善。愿闻阴阳之三也。何谓?岐伯曰:气有多少异用也。: Y9 T7 Y! p/ g
  帝曰:阳明何谓也?岐伯曰:两阳合明也。
7 I: v& v, U% q2 @7 Y  U  帝曰:厥阴何也?岐伯曰:两阴交尽也。1 u& C1 R4 a1 G
  帝曰:气有多少,病有盛衰,治有缓急,方有大小,愿闻其约奈何?岐伯曰:气有高下,病有远近,证有中外,治有轻重,适其至所为故也。, w" Z$ ^; c4 ?
  大要也,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君二臣三,奇之制也;君二臣六,偶之制也。
* H, L" Z9 I. S/ `/ t! F+ c  故曰:近者奇之,远者偶之;汗者不以奇,下者不以偶;补上治上制以缓,补下治下制以急;急则气味厚,缓则气味薄,适其至所,此之谓也。( G, z+ ~) n. H
  病所远而中道气味之者,贪而过之,无越其制度也。是故平气之道,近而奇偶,制小其服也;远而奇偶,制大其服也;大则数少,小则数多,多则九之,少则二之。& V. \! j9 n4 a6 _) V
  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偶之不去则反佐以取之,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 k; G* u5 ~, \1 }+ v+ _8 r
  帝曰:善。病生于本,余知之矣。生于标者,治之奈何?岐伯曰:病反其本,得标之病,治反其本,得标之方。" t3 \3 V! P3 U6 v# \+ R8 Z
  帝曰:善。六气之胜,何以候之?岐伯曰:乘其至也;清气大来,燥之胜也,风木受邪,肝病生焉;热气大来,火之胜也,金燥受邪,肺病生焉;寒气大来,水之胜也,火热受邪,心病生焉;湿气大来,土之胜也,寒水受邪,肾病生焉;风气大来,木之胜也,土湿受邪脾病生焉。所谓感邪而生病也。乘年之虚,则邪甚也。失时之和亦邪甚也。遇月之空,亦邪甚也。重感于邪,则病危矣。有胜之气,其来必复也。
2 M  E- y/ n" v  帝曰:其脉至何如?岐伯曰:厥阴之至其脉弦,少阴之至其脉钩,太阴之至其脉沉,少阳之至大而浮,阳明之至短而涩,太阳之至大而长。至而和则平,至而甚则病,至而反者病,至而不至者病,未至而至者病。阴阳易者危。0 V2 N( F0 ^5 ]& o9 L) o
  帝曰:六气标本所从不同奈何?岐伯曰:气有从本者,有从标本者,有不从标本者也。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少阳太阴从本,少阴太阳从本从标,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故从本者化生于本,从标本者有标本之化,从中者以中气为化也。
6 ?& r+ P# Z  _, e) s8 Q  帝曰:脉从而病反者,其诊何如?岐伯曰:脉至而从,按之不鼓,诸阳皆然。帝曰:诸阴之反,其脉何如?岐伯曰:脉至而从,按之鼓甚而盛也。
4 {1 R3 W% m( U( n  是故百病之起有生于本者,有生于标者,有生于中气者,有取本而得者,有取标而得者,有取中气而得者,有取标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从取而得者。逆,正顺也,若顺,逆也。! E" R( e( B% l5 S' a2 m) O; }5 Y
  故曰:知标与本,用之不殆,明知逆顺,正行无问,此之谓也。不知是者,不足以言诊,足以乱经。故大要曰:粗工嘻嘻,以为可知,言热末已,寒病复始,同气异形,迷诊乱经,此之谓也。, D1 b8 [) d0 W, J& u
  夫标本之道要而博,小而大,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之害,言标与本,易而无损,察本与标,气可令调,明知胜复,为万民式,天之道毕矣。
$ `% {( G4 Y+ |# Y2 ~& z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