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曹东义师徒一技之长空中课堂“每日一讲”散记,几百个与中医命运攸关的专题
马京雪 发表于 2021-9-7 20:12:32 | 阅读全部
大家好!本周一(2021年9月6日)晚上“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石家庄福妙堂传统中医门诊部主任时小环医师继续讲述曹东义教授编著的《国医大师·朱良春卷》第五章“医话随谈”中的部分内容。
8 @5 A: H5 _& m2 X% |: W+ v' v3 R& q, B5 t5 m+ Y% i, m
. {- d. m6 Q. d2 o9 T

5 S( b: _+ x' W+ K9 n在此节中我们继续共同学习医话随谈中第一节人类健康不能没有传统医学和第二节21世纪中医的任务和展望的具体内容,届时我们一起学习!
& ^6 t- J# F' H4 M# \: M  r( u% |$ N5 ]
         祝贺河北中医石家庄福妙堂传统中医门诊部主任时小环医师讲座成功!她讲述了《国医大师·朱良春卷》“人类健康不能没有传统医学”和“21世纪中医的任务和展望”的有关内容。2 W' O; X9 Z6 W, u, T. U3 t. w
7 q, y, C% }( u; X
      朱良春先生20多年之前说,在科学发达的20世纪,古老的传统医学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重视与欢迎,是由于西医学尽管发展很快,对病因、病理的研究已进入微观水平,但对胶原性疾病、艾滋病、肿瘤等威胁人类健康的大敌,还缺乏克制的最佳手段。其次,某些化学性药物的毒性较大,药源性疾病日益增多,而传统医学多采用天然药物,毒副作用小,疗效高,这是她的特点和优势,所以越来越受人们青睐。就我国的中医药来说,已查明可供药用的植物、动物、矿物已达8000多种,如再加上藏药、蒙药及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药物,总数将在万种以上,因而成为世界传统医学宝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还有针灸、推拿、气功等非药物疗法,更受人们欢迎,现已传播到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世界卫生组织还在我国设立了7个传统医学合作中心。这些都标志着中医药将形成国际化,走向世界,为全人类健康服务。
% R! ]$ X2 Y2 S5 y; h" \4 P) {; a, s
还有流传在民间的一技之长的土专家和单方草药,在我国更有独特的优势。俗话说:“单方一味,气死名医。”章太炎先生也说过:“下问铃串,不贵儒医。”如果我们对此加以广搜博采,发掘验证,必将使中医药学获得充实和发展。我在50年代曾先后采访、发掘、整理了蛇医季德胜、劲淋巴结核医陈照、肺脓疡医成云龙3位土专家的经验,经过组织有关人员实验研究,获得2项国家级和1项部级科研成果,如果不主动积极地去继承、整理,这些宝贵的医疗经验必将湮没而失传。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百步之内,必有芳草。”我们应该进一步地发掘、整理我国各民族的传统医药学,使之为人类健康做更多的贡献。5 J  J$ K) E6 b/ h1 K' {1 |6 D

2 |8 g' I; k* i2 L5 `# Q$ w中医药的独特疗效,是可以补西医学之未逮,共同为增进人类健康而贡献力量的。- T2 \6 d# V  ~
, j: F+ L0 f9 t# N4 g; q
      感谢时小环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1-9-7 20:14:14 | 阅读全部
       今晚8点(2021年9月7日),中医名家曹东义教授深度解读《黄帝内经》第97讲本病论篇第七十三(遗篇)(4)。5 j; T" ^4 L# V7 F
     曹东义,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第四、第五批师带徒指导老师,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原副院长,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现任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世界中联一技之长分会会长、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张仲景学术思想研究会会长,出版著作41部,发表论文180多篇,文字累计500余万。
+ H9 q- u' h, S8 P今日讲座内容
) Y/ T& [* Z( e4 ~' U6 Y+ {, }0 V" `本病论篇第七十三(遗篇)(4); @5 y$ F4 `# W. w
帝曰:天岁早晚,余已知之,愿闻地数,可得闻乎?岐伯曰:地下迁正、**及退位不前之法,即地土产化,万物失时之化也。4 z4 ^% m1 ^* y. r- T8 u
  帝曰:余闻天地二甲子,十干十二支,上下经纬天地,数有迭移,失守其位,可得昭乎?岐伯曰:失之迭位者,谓虽得岁正,未得正位之司,即四时不节,即生大疫。注《玄珠密语》云:阳年三十年,除六年天刑,计有太过二十四年,除此六年,皆作太过之用。令不然之旨,今言迭支迭位,皆可作其不及也。
" b* H+ D6 ?: U/ ]- `/ M  假令甲子阳年,土运太窒,如癸亥天数有余者,年虽交得甲子,厥阴犹尚治天,地已迁正,阳明在泉,去岁少阳以作右间,即厥阴之地阳明,故不相和奉者也。癸巳相会,土运太过,虚反受木胜,故非太过也,何以言土运太过,况黄钟不应太窒,木即胜而金还复,金既复而少阴如至,即木胜如火而金复微,如此则甲已失守,后三年化成土疫,晚至丁卯,早至丙寅,土疫至也,大小善恶,推其天地,详乎太乙。又只如甲子年,如甲至子而合,应交司而治天,即下己卯未迁正,而戊寅少阳未退位者,亦甲已下有合也,即土运非太过,而木乃乘虚而胜土也,金次又行复胜之,即反邪化也。阴阳天地殊异尔,故其大小善恶,一如天地之法旨也。2 S0 g7 P: D8 i& N: y' U/ R
  假令丙寅阳年太过,如乙丑天数有余者,虽交得丙寅,太阴尚治天也。地已迁正,厥阴司地,去岁太阳以作右间,即天太阴而地厥阴,故地不奉天化也。乙辛相会,水运太虚,反受土胜,故非太过,即太簇之管,太羽不应,土胜而雨化,木复即风,此者丙辛失守其会,后三年化成水疫,晚至己巳,早至戊辰,甚即速,微即徐,水疫至也,大小善恶,推其天地数乃太乙游宫。又只如丙寅年,丙至寅且合,应交司而治天,即辛巳未得迁正,而庚辰太阳未退位者,亦丙辛不合德也,即水运亦小虚而小胜,或有复,后三年化疠,名曰水疠,其状如水疫。治法如前。假令庚辰阳年太过,如己卯天数有余者,虽交得庚辰年也,阳明犹尚治天,地已迁正,太阴司地,去岁少阴以作右间,即天阳明而地太阴也,故地不奉天也。乙巳相会,金运太虚,反受火胜,故非太过也,即姑洗之管,太商不应,火胜热化,水复寒刑,此乙庚失守,其后三年化成金疫也,速至壬午,徐至癸未,金疫至也,大小善恶,推本年天数及太乙也。又只如庚辰,如庚至辰,且应交司而治天,即下乙未得迁正者,即地甲午少阴未退位者,且乙良不合德也,即下乙未柔干失刚,亦金运小虚也,有小胜或无复,且三年化疠,名曰金疠,其状如金疫也。治法如前。
8 W' s0 J* d; U+ `0 x  假令壬午阳年太过,如辛巳天数有余者,虽交得壬午年也,厥阴犹尚治天,地已迁正,阳明在泉,去岁丙申少阳以作右间,即天厥阴而地阳明,故地不奉天者也。丁辛相合会,木运太虚,反受金胜,故非太过也,即蕤宾之管,太角不应,金行燥胜,火化热复,甚即速,微即徐。疫至大小善恶,推疫至之年天数及太乙。又只如壬至午,且应交司而治之,即下丁酉未得迁正者,即地下丙申少阳未得退位者,见丁壬不合德也,即丁柔干失赐,亦木运小虚也,有小胜小复。后三年化疠,名曰木疠,其状如风疫也。治法如前。
+ l0 M  K$ Z3 j5 c& p  假令戊申阳年太过,如丁未天数太过者,虽交得戊申年也。太阴犹尚司天,地已迁正,厥阴在泉,去岁壬戌太阳以退位作右间,即天丁未,地癸亥,故地不奉天化也。丁癸相会,火运太虚,反受水胜,故非太过也,即夷则之管,上太徵不应,此戊癸失守其会,后三年化疫也,速至庚戌,大小善恶,推疫至之年天数及太乙。又只如戊申,如戊至申,且应交司治天,即下癸亥未得迁正者,即地下壬戌太阳未退者,见戊癸亥未合德也,即下癸柔干失刚,见火运小虚,有小胜或无复也,后三年化疠,名曰火疠也。治法如前;治之法,可寒之泄之。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1-9-8 21:28:54 | 阅读全部
      大家好,今天晚上(2021年9月7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张海涛为大家讲述《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用药心悟卷》,学习朱老对槐角、鲤鱼、麦芽、女贞子、西红花、菴闾子配楮实子等药物独特的用药经验。% @( n/ z% o5 T0 S: h

, {4 Q% ?& ]8 ^, U  ?  P( ~. Y# ~    请大家关注收听张海涛的讲述。* s. `; j/ e7 V9 M! R8 S' P
( g' G" B. \5 K
     祝贺河北中医张海涛主任,在任丘市中医院讲座成功!他为大家讲述了《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用药心悟卷》朱老对槐角、鲤鱼、麦芽、女贞子、西红花、菴闾子配楮实子等药物独特的用药经验。
) I( m. {1 p& c$ F6 X
3 K3 B! m$ u, @& M. [1 J      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有很丰富的用药经验,既可以单独讲述某味药的功效,也可以组合成“药对”加强疗效,比如槐角与地榆相配,【用量】生槐角、生地榆各24g。用于便血,痔疮下血,尿路感染。
! V  v- s9 X5 a7 P4 f2 e/ n' V& n; j
         对于《千金方》的鲤鱼汤,治疗子肿及其他水肿、肝硬化腹水效果都不错,单用鲤鱼亦可。朱老说,如果以“鲤鱼化龙行水”去解释,显然是荒谬的。再如耆婆万病丸,这样的处方,一方几十味药,根本不可能用传统的君、臣、佐、使之类的理论去解释,连孙氏本人也说,此方可用于多种痼疾,但其疗效却是“不知其所以然而然”。   * f6 ?3 w8 o) Q$ U" c3 R0 u
' ]) r4 a+ t1 f( B2 o3 g
女贞子为木犀科常绿乔木植物女贞的成熟果实,甘、苦、凉,以补肾之阴见长。一般用于肝肾阴虚,目暗不明,视力减退,须发早白,腰酸耳鸣及阴虚内热等症。朱老据其特性和长期临证实践,认为女贞子是一味长寿之果,天然绿色之品,对当今人们膳食结构失衡和环境污染引发的现代病,以及自身免疫紊乱导致的风湿病,女贞子的功效应赋予新的内涵和扩大应用。
8 k, ?8 x8 r0 T/ f$ w2 C( B: _/ Q3 W% W- @
1、降压、减肥
7 Q6 K5 t2 Z. }* S
( ?, O1 {& a5 K  W* D$ u' `《神农本草经》女贞子:“主补中……久服肥健,轻身不老”。高脂血症、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压,同属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对心脑血管构成严重的威胁,因而与心脑血管疾病的产生密切相关。. K7 D8 \) S) o; J* |

" ?  p1 {0 a9 N2 k" R0 L2、清热蠲痹
0 \* L  H8 b- Z3 W" G  n8 b; j+ G$ d# O, q: d
女贞子用于补阴,然而清热之功必尽人重视。《本草正》:“养阴气,平阴火,解烦热骨蒸”。女贞的补阴,与生地不同的是补而不腻,女贞的清热,与黄连不同的是清中带润。朱老从长期的实践中观察到,女贞子既能除骨蒸劳热,又能清络中之郁热。对证中热邪炽,或阴热伏出现的关节红肿疼痛,皮肤烘热或隐现红斑,或口干潮热,大便干燥等证,女贞子有清热蠲痹之功,非苦寒之品所能及。常配伍生地、忍冬藤、寒水石、葎草、秦艽等,病情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 x- Q. y( k0 e- M
7 U9 F7 u: a4 a% O& b: V1 H$ g 3、扶正升白,女贞子对体质虚弱者有明显的扶正功效,易患感冒者朱老用女贞子、炙黄芪、对预防呼吸道感染,增强体质,疗效确切。
, I) a2 `0 h: w5 t& @
) [6 k' ?% R& A" Q) b* {1 L4、润肠通便,还用于抗肿瘤、调整内分泌、降血糖、保肝等方面,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 R( ]! E: A) B

( w8 j* f' d: C$ @; M: K感谢张海涛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1-9-8 21:29:46 | 阅读全部
       本周三晚上(2021年9月8日)的空中课堂我们继续来学习贾谦先生的著作《中医战略》的内容,题目是:中医药必须与国际接轨吗?有的学者主张“中医药要走向世界,必须与国际接轨”,才能进入国际经济大循环,但是,国际上根本没有中医药之轨,中国的中医药要向国际铺轨!中医药学与西医药学是平起平坐、相互补充而又不能相互取代的两大医疗保健体系,二者理论与实践完全不同,不能相互作为证伪的标准,更不能拿西医药的标准来作为中医药的历史审判庭。敬请期待刘敬章的分享和讲述。
% J1 o$ ^$ L0 w7 b1 a, a8 |           祝贺河北中医刘敬章主任,在孟村回族自治县中医院讲座成功!他与大家一起学习了贾谦先生《中医战略》关于中医药走出去的有关内容。
  i6 r( K, ^- ]& U2 r6 B/ G2 G中医药能进入国际经济大循环,但是,国际上根本没有中医药之轨,中国的中医药要向国际铺轨!
' n( h7 |2 _: @0 J! ]" W6 A国家的卫生方针是中医药学与西医药学并重,是平起平坐、相互补充而又不能相互取代的两大医疗保健体系,但是目前中医药太薄弱。& ]1 L. Y' o# m4 c" [7 `  V+ l
我们应该大力发展中医药,要看到二者理论与实践完全不同,不能相互作为证伪的标准,更不能拿西医药的标准来作为中医药的历史审判庭。9 J# M* a/ m; D: X
但是一百年来,中医药一直被歧视、抹黑、丑化,是一个失语的中医,被蔑称为“不科学”。# n# e. h# w0 c& T  T) p- k: {  u! J& z
这次新冠肺炎,就是很好的证明。
7 N, \% s- s( _( P上一次的非典过后,很多人并不了解中医药的历史贡献,因此,这一次仍然想抹黑中医,但是,时代变了,自媒体与民族复兴的时代,为中医药崛起提供了条件,迎来大好机遇。
" [4 G. E+ t9 g3 z' V5 G6 C3 G" m3 I2 l" [! h
感谢刘敬章的分享和讲述。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1-9-12 17:40:14 | 阅读全部
各位朋友,各位同道:: B# i0 r, W" C& i; t

3 x: u3 k5 m  J) n        大家好!
. j* o# D+ ]4 _; L, W$ s4 c
( s4 `  g9 X- w5 h7 ]9 Q        我是河北中医学院药学院张慧康。
: L4 i: r9 N% \$ Q$ k5 f1 N4 c6 O. E5 z* o7 @
        本周四(2021年9月9日)为大家分享的是关于附子类中药的本草考证。通过查阅历代本草方书等文献,对附子类中药的药材名称、产地、采收时间、炮制方法、临床应用等内容的历史沿革进行介绍,以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 k  a5 L# g9 }" o( B" N5 G; R2 Z6 j6 \! k$ n) o& A6 a
        请师父、各位师兄师姐们不吝指教!) T6 H8 K9 `1 W, J. E1 s6 @! Z

, Z. U, d& S' w% U- v        
' E1 y1 t0 Q: l- _
# C2 x8 m8 a& |' l1 i敬请期待张慧康讲述和分享!
; e1 W1 z; G  a) _
; J( \# y4 u3 ~) X           祝贺河北中医学院药学院张慧康硕士讲座成功!/ U: A: |+ l- c/ c% V; I6 B: s! f
: N# N3 y0 q6 U* q/ s& X1 v& v
        他为大家分享了关于附子类中药的本草考证,对附子类中药的药材名称、产地、采收时间、炮制方法、临床应用等内容的历史沿革进行介绍,以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3 O: {: H( T" f# ]% C
6 b! i- ^) U  z6 F2 W3 s        医圣张仲景对于附子的运用,有丰富的经验,回阳救逆,散寒止痛都离不开附子的作用。  l9 i3 R* l4 ~# u# O; |
1 `. n$ t, x* H$ X( `" }$ H" C( o
可以生用,也可以炮制之后用,还可以与蜂蜜,生姜,甘草,桂枝等一同使用减毒增效,应用非常广泛。7 r3 x2 t* L6 a( e) _9 z; J

! S1 ~( g" k) \" @6 c9 a附子有毒,但是,只要使用得当,炮制得法,就很安全,它是一味很好的中药。
: E" }( `: M, K+ \  L4 r) a
! A& d3 N& ~9 o* Z5 w5 S# K/ H! r2 R; E, F6 t- r3 i9 T

8 n. W9 |; P) d0 F  I" C2 _# ]四川一带,附子经常作为食疗养生的药物来用。
! X, e- Z$ S" x% Z! h& a9 \0 l9 L# g

. b6 S7 [# d# D! t, }* W/ T+ x
- y9 K& @+ a! l, U( p' }感谢张慧康硕士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1-9-12 17:41:19 | 阅读全部
尊敬的曹老师好!各位师兄师姐,各位中医同道,大家好!一技之长空中课堂又和大家见面了。我是刘云双,在衡水向大家汇报:
/ t$ M3 w! X( F- c) ]5 T% O
( q4 W6 F! B- y' D
: S7 ?6 [5 y; W# L) b- G: f9 k
2 s8 N+ a8 G! e2 G+ w+ R; N6 ^本周五(9月10日)晚上给大家分享中药学 化痰药猪胆汁、蔊菜的内容,以及止咳平喘药部分内容,止咳平喘药是由于咳喘的病症较为复杂,有干咳无痰,有咳痰黄稠或清稀,外感咳嗽气喘:或虚劳咳喘等等。寒热虚实各不相同,必须选用适宜的药物,并做恰当的配伍。/ L( |9 g5 m; ^: s) N. {6 F: o
$ M" L" o* q7 G) Z! G

5 l$ A& ~8 x2 [( ]7 k* N# P$ S; l7 ]! G: L1 P
敬请期待刘云双的分享,望曹老师和诸位师兄师姐给予批评指正。
) Z- X6 T0 g+ @3 `8 M3 k4 I4 K
# r; C! r7 J; b6 s    祝贺河北中医刘云双在衡水讲座成功!她给大家分享了《中药学》 化痰药猪胆汁、蔊菜的内容,以及止咳平喘药部分内容。
8 K3 Z) I: m5 ]! }) y% t0 p$ F
, ]4 a1 v5 d0 z' @( p% ^( t    临床上,有痰无声为嗽,有声无痰为“咳”,但是,经常咳嗽并见,所以把咳与嗽放在一起讨论。; f' n$ h% I# U4 y6 d3 S# r  n

) S$ L  t2 Z/ h4 f4 m( |! f3 |% Q化痰药,经常用健脾利湿的药物,治疗干咳就未必合适。
5 S2 M5 `; _2 L# v) m  d- \$ B! o3 q9 C; y
因此,止咳平喘药是一大类,需要根据病症的复杂情况,选用适宜的药物,并做恰当的配伍。) A0 G5 Q0 c6 N

# }/ ^; y% L* g  [" Y/ |0 }: P/ v4 g# }

+ s7 f: N9 L! b3 [2 z感谢刘云双的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1-9-12 17:42:22 | 阅读全部
       本周六晚上(2021年9月11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群才中医师讲述曹东义教授编著的《中医外感热病学史》内容:+ u) g' x$ Q8 U, ?" P$ q

4 u$ ?1 T( u" M' W) M7 n8 Y3 k  ~       最后一节附篇:试论中医基本理论内核的合理性。  
# B- o$ w) c" U3 N/ x
# j) i9 l5 u1 L, X) s% F: e! k        曹东义教授曾经长期地为中医药的未来担忧,几经辗转反侧的“寤寐求之",逐渐坚定了对中医未来的信心。在结束本书之时愿将十几年之前所写的“试论中医基本理论内核的合理性”一文,奉献给关心中医药未来的读者朋友。
! `! j* x* H7 c/ y+ e; p$ |8 t3 O8 {# Z" {
        被称为“伟大宝库"中国医药学,不仅具有十分丰富的经验内容,而且拥有独特的学术体系,前人概括为“理法方药,完整一套”,环环相扣。1 Z! K# z) M6 V! Y. H# ]3 M3 [

1 }  c$ R9 A4 V. X1 j3 H     0 @, Y: Q) E  l8 p6 i& q
5 I7 `2 R0 v/ d/ |& V( C
        届时我们共同学习具体内容。) u; b3 F- J& }0 m8 r8 a4 l
0 r+ M1 m& V4 b5 q
        祝贺河北中医王群才中医师在衡水讲座成功!他讲述了《中医外感热病学史》曹东义论中医基本理论内核合理性的有关内容。  
( @: M" Z# K: o. s+ }5 X
2 _+ S6 h" {' M1 h. O8 @        “中医学基本理法内核的构成”:在中医学发展过程中,原始经验的积累时期,没有理论体系,只是方药、针灸等具体治疗措施的简单创造与汇集,没有内核可言。等到脏象、经络、气血、病理等到基本医学理论形之后,便具备了基本内核。古代的阴阳学说和精气学说,较早地被医学吸收,并牢固地与基本理法内核结合在一起,给原始医学以较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使其更为系统和完善,这也是是医学摆脱巫术的重要因素。
: C' Y" n& R- M* O$ }( M  e8 z+ \( f% o* S) p
从长沙马王堆汉墓医书等早期医学文献的出土和大量《史志》中医书的佚失情况来看,许多古老而宝贵的方药针灸等具体经验大部分失传了,然而,后世的医学家们又不断创造新的具体经验,这种得得失失的更新代谢数量很大,象生命过程中的新陈代谢一样没有止息。与此恰成对照的是,关于脏腑经脉、阴阳气血、治则治法,药性和配伍等方面的基本理法却逐渐丰富完善起来,并没有多少佚失。具体病证方药针灸等具体经验的大量佚失或补充、修正,并不能改变中医学的性质或特征。某些与基本理法内核融合一起的新学说,却能长久地流传下去,如独取寸口诊法、六经辨证、八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药物归经与升降浮沉学说、脾胃学说、命门学说与先后天之本论等即是如此。7 y5 O  }% G; {" Y7 c, c

* C4 o8 ^9 E& c/ [( C$ m  |. Z感谢王群才的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1-9-14 20:53:02 | 阅读全部
    大家好!今周日晚上(2021年9月12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安徽中医曹传龙讲座,他继续讲《温病学》。他将接着为大家分享温病的诊治。
$ Y1 M; ~: y. z$ y1 k3 c
2 u5 n1 p$ i2 U. n; F$ d0 P今天晚上要讲的内容是:疫疹的病因病机及诊治方药。7 U) v% y  _' P$ \- c  ?) d

0 }4 b3 H- |7 d1 _( x8 A" x0 a  x请大家一起期待和收听。" V4 F" S1 E# `- E. f* `8 o& [

/ G. p( G9 I0 n6 T            祝贺安徽中医曹传龙讲座成功!他讲了《温病学》关于疫疹病因病机及诊治方药的有关内容。1 j" d8 U( O1 a( ~5 w6 {- M0 }

" M3 B- N! Z  \对于传染病的证候,虽然华佗有“胃烂、胃热斑出”的描述,张仲景有阴阳毒发斑的记载,但是那个时代描述不多,还不够成熟。- C; ~# x; T# x  E
/ J) \4 q# Q# d6 [- H5 v
宋代庞安常《伤寒总病论》对此有了更多的探索,元代名医王好古《斑论萃英》有了专门著作,并且指出斑疹外发胃热者居多,但其病机关键均为肺热亢盛所致。他说“阳证发斑,有下早而发者,有先下而发者,有胃热、胃烂者发者。然得之虽殊,大抵皆戊助少阴心火,入于手太阴肺也,故红点如斑,生于皮毛间耳。”3 L1 ~5 x9 b4 {! T2 ~  _' C$ m

$ U$ r  l2 i' ^8 [王氏所论外感热病谵语发斑之病机多属心肺热盛的学术见解,与后世温病邪入营血所见谵语妄言,斑疹隐隐或透露吐衄之说甚为接近,其发凡起例之功不可磨灭。4 }0 _1 p! ]1 |8 u& M* _
+ M) M8 G* N- c) r9 o! U& u' H; B
明清温病学重视外感热病过程之中的营血证候,比如神昏谵语、斑疹透露、出血失血,或者热邪深入下焦而出现的引动肝风、夜热早凉等等。但是,某些以斑疹为主要特征的热病,如风疹、麻疹、其病情往往不重,将斑疹作为营血证的指证,值得重新思考。
2 n  n, a2 H& |- I& Q3 \" W& U. J
1 z% F' b* c: |# a7 u% @- l7 Z" u叶天士《温热论》记录了叶氏对温热病论述的精华部分,重点分析温邪的传变规律,温热病的病理和治法,创立卫、气、营、血的辨证体系,介绍温热病察舌、验齿和观察斑疹的诊法等内容,其中的一些学术见解直到现在仍为临床医家所重视。: ^3 s3 b; v% f: L* |# h

2 F4 E5 g7 w  B" ~* D& j; e" N" W1 v' C8 ?4 D: {, R

# D0 @. _) x& k9 U" e. a8 j感谢曹传龙的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1-9-14 20:53:40 | 阅读全部
      大家好!本周一(2021年9月13日)晚上“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马京雪医师继续讲述曹东义教授编著的《国医大师·朱良春卷》第五章“医话随谈”中的部分内容。+ x# b& W: \3 ]5 k1 z" N

: Q' c7 p( ?4 i        今天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溯古论今谈医德
; T, |! O  p8 }3 P”,届时我们一起跟随朱老学习作为一个医生的基本医德修养!
, t1 v  F8 L6 v: W      祝贺河北中医马京雪医师讲座成功!他讲述了《国医大师·朱良春卷》中“溯古论今谈医德”的有关内容。
* `& ?! D  d/ {3 o" c    朱良春先生说,医德是指医务人员应当具有的道德品质。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提倡医德是我们中医几千年的优良传统,在我国最早的一部古典医著——《黄帝内经》中,就有了这方面的论述。其中最著名的有“疏五过论”、“征四失论”等篇章。嗣后,在历代医家的著述中,都续有记载,张仲景在《伤寒论·原序》中,恳切指出了当时医生治学的许多弊端,提出了“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医学主张,堪为学习祖国医学之准绳。孙思邈在《千金方》中,于篇首列有“论大医习业”、“论大医精诚”等数篇,对医德作了精辟的论述。南齐《褚氏遗书》中说:“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这是对医生道德的基本要求。古今中外,凡是有成就的医学家无不具有高尚的医德,济世活人的动机,激发医学家为医学进步奋斗终生。所以说,医德和医术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5 e, r) P, x4 Y$ S: I9 x
     章次公先生赠给朱良春一枚图章:“儿女性情,英雄肝胆,神仙手眼,菩萨心肠。”章师指着印章说:“这16个字,要永远牢记,身体力行,作为临床实践、济世活人的座右铭和做人的准则,才能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好医生。”这是当今中医大师的高标准,也有医德的内涵。
' I$ i5 I" F9 n0 P  D' J& u8 c
# ~% X2 e( z1 ]' T- S感谢马京雪的讲述和分享。) a7 U& \4 e1 T7 w4 W
/ s. j+ r" [" e+ E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1-9-14 20:56:00 | 阅读全部
        今晚8点(2021年9月14日),中医名家曹东义教授深度解读《黄帝内经》第98讲本病论篇第七十三(遗篇)(5)。0 {0 }& k" U! K6 g$ q, G
       曹东义,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第四、第五批师带徒指导老师,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原副院长,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现任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世界中联一技之长分会会长、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张仲景学术思想研究会会长,出版著作41部,发表论文180多篇,文字累计500余万。
- [) O+ j0 d$ h& C& P今日讲座内容
7 s* J) P( y8 V* [+ M/ S) @7 a本病论篇第七十三(遗篇)(5)( B9 I: }% z" [' h2 a
黄帝曰:人气不足,天气如虚,人神失守,神光不聚,邪鬼干人,致有夭亡,可得闻乎?岐伯曰:人之五藏,一藏不足,又会天虚,感邪之至也。人忧愁思虑即伤心,又或遇少阴司天,天数不及,太阴作接间至,即谓天虚也,此即人气天气同虚也。又遇惊而夺精,汗出于心,因而三虚,神明失守。心为群主之官,神明出焉,神失守位,即神游上丹田,在帝太一帝群泥丸宫一下。神既失守,神光不聚,却遇火不及之岁,有黑尸鬼见之,令人暴亡。2 c5 i$ E8 S& T1 s0 V% s0 Q
  人饮食、劳倦即伤脾,又或遇太阴司天,天数不及,即少阳作接间至,即谓之虚也,此即人气虚而天气虚也。又遇饮食饱甚,汗出于胃,醉饱行房,汗出于脾,因而三虚,脾神失守,脾为谏议之官,智周出焉。神既失守,神光失位而不聚也,却遇土不及之年,或已年或甲年失守,或太阴天虚,青尸鬼见之,令人卒亡。
. t: f  z3 J2 G: Z6 J  人久坐湿地,强力入水即伤肾,肾为作强之官,伎巧出焉。因而三虚,肾神失守,神志失位,神光不聚,却遇水不及之年,或辛不会符,或丙年失守,或太阳司天虚,有黄尸鬼至,见之令人暴亡。
3 t7 b( M  R) a; S$ @3 _+ F% T! p/ v# V" ~  人或恚怒,气逆上而不下,即伤肝也。又遇厥阴司天,天数不及,即少阴作接间至,是谓天虚也,此谓天虚人虚也。又遇疾走恐惧,汗出于肝。肝为将军之官,谋虑出焉。神位失守,神光不聚,又遇木不及年,或丁年不符,或壬年失守,或厥阴司天虚也,有白尸鬼见之,令人暴亡也。; @7 L5 P. Q& C
  已上五失守者,天虚而人虚也,神游失守其位,即有五尸鬼干人,令人暴亡也,谓之曰尸厥。人犯五神易位,即神光不圆也。非但尸鬼,即一切邪犯者,皆是神失守位故也。此谓得守者生,失守者死。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1 J1 a. B' D4 x8 ^1 M1 G) C2 _: S

* ?1 n2 Q5 p8 ]2 `- h  c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