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曹东义师徒一技之长空中课堂“每日一讲”散记,几百个与中医命运攸关的专题
马京雪 发表于 2021-7-3 21:49:00 | 阅读全部
大家好,今天晚上(2021年6月29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朱胜君为大家讲述《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临证治验卷》朱良春大师的文章“拓开动物药临床应用之新途径”和“中医药防控人禽流感浅识”。
- s4 Q9 i  e3 ^# Q1 O& I3 i) @0 f    请大家关注收听朱胜君的讲述。http://www.ynjkcy.com/gydszlc7 [0 j" y0 F$ }
      祝贺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朱胜君主任讲座成功!她为大家讲述了《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临证治验卷》“拓开动物药临床应用之新途径”和“中医药防控人禽流感浅识”的有关内容。
) v& @' w0 N( f朱老说:“谈论虫类药,可以从几方面来看,一是它资源丰富。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天然的动物药资源丰富,可以充分采集。如蛇类,目前全世界约有近3 000种蛇,其中毒蛇约600种,而我国就有近170种蛇,其中毒蛇46种,因此,利用蛇作为防病治病的药物,是颇有研究价值的。二是虫类药疗效卓著。由于动物药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故临床运用,疗效显著,非草木药所能比拟。但应注意与植物药合理配伍,才能相辅相成,提高疗效。如蜈蚣治疗阳痿确有效验,若与当归、白芍、甘草配伍运用,则其效更彰。三是虫类药临床功效广泛。动物药之功效极为广泛,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10个方面:①攻坚破积;②活血化瘀;③熄风定痉;④宣风泄热;⑤搜风解毒;⑥行气和血,⑦壮阳益肾;⑧消痈散肿;⑨收敛生肌;⑩补益培本。但在使用动物药时,要辨证明确,选药精当,注意配伍、剂量、疗程,特别是对有毒的斑蝥、蟾酥等,应当谨慎心用,以防产生毒副反应。”
. K" Y% J; ~! ~: v9 X# ]$ t3 B( V" @朱老介绍说,前辈医家由于时代的限制,对许多药物的功用,未能详尽阐发,尚有不少潜在的功效,留待我们去发掘。  @8 y' T( u# z# u6 O

" F" b, q, ^4 q; N! p/ B感谢朱胜君主任的讲述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1-7-3 21:49:15 | 阅读全部
@所有人7 n7 y. N0 D+ }8 a1 Y! C3 T6 N
直播即将开始~. w& ~. g& ~! k# p& s( M7 x8 g
今晚8点(2021年6月29日),中医名家曹东义教授,为我们深度解读《黄帝内经》第88讲  五运六气第六篇:《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8)》。
# L! B9 A' U6 B% z- V( T& F8 q' _       学习方法:直接点击链接进入,或者关注《燕赵中医》公众号,点击:在线课堂进入。8 [2 P) M0 A  h' x% i
曹东义,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第四、第五批师带徒指导老师,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原副院长,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现任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世界中联一技之长分会会长、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张仲景学术思想研究会会长,出版著作41部,发表论文180多篇,文字累计500余万。8 {* @& A# k( f- c- U* i
2021年6月29日/ i, o3 D1 i, {/ a" l
今日讲座内容
4 f4 i  I6 s: F8 d1 j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8)
- b3 d# W- J! ~8 Y8 q壬辰、壬戌岁,上太阳水,中太角木运,下太阴土,寒化六,风化八,雨化五,正化度也。其化上苦温,中酸和,下甘温,药食宜也。
/ X4 _7 t: x% B  癸巳、癸亥,上厥阴木,中少征火运,下少阳相火,寒化雨化胜负同,邪气化度也。灾九宫,风化八,火化二,正化度也。其化上辛凉,中咸和,下咸寒,药食宜也。
1 |$ `+ _1 q+ Y  p" z  d  凡此定期之纪,胜复正化,皆有常数,不可不察,故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此之谓也。帝曰:善。五运之气,亦复岁乎?岐伯曰:郁极乃发,待时而作也。7 h0 k/ Y2 w+ u5 V4 Y
  帝曰:请问其所谓也。岐伯曰:五常之气,太过不及,其发异也。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太过者暴,不及者徐,暴者为病甚,徐者为病持。帝曰:太过不及其数何如?岐伯曰:太过者其数成,不及者其数生,土常以生也。
9 I+ ]4 J6 @& _  p- H, t  帝曰:其发也何如?岐伯曰:土郁之发,岩谷震惊,雷殷气交,埃昏黄黑,化为白气,飘骤高深,击石飞空,洪水乃从,川流漫衍,田牧土驹。化气乃敷,善为时雨,始生始长,始化始成。故民病心腹胀,肠鸣而为数后,甚则心痛胁(月真),呕吐霍乱,饮发注下,胕肿身重。云奔雨府,霞拥朝阳,山泽埃昏,其乃发也。以其四气,云横天山,浮游生灭,怫之先兆。
. c  M% f4 s8 {  金郁之发,天洁地明,风清气切,大凉乃举,草树浮烟,燥气以行,霿雾数起,杀气来至,草木苍干,金乃有声。故民病咳逆,心胁满引少腹,善暴痛,不可反侧,嗌干面尘,色恶。山泽焦枯,土凝霜卤,怫乃发也,其气五。夜零白露,林莽声凄,怫之兆也。
, M) b% K4 r- `9 z! E) s2 k! |  水郁之发,阳气乃避,阴气暴举,大寒乃至,川泽严凝,寒氛结为霜雪,甚则黄黑昏翳,流行气交,乃为霜杀,水乃见祥。故民病寒客心痛,腰脽痛,大关节不利,屈伸不便,善厥阴,痞坚,腹满。阳光不治,空积沉阴,白埃昏瞑,而乃发也。其气二火前后。太虚深玄,气犹麻散,微见而隐,色黑微黄,怫之先兆也。
. _0 f% I7 B4 L, {  木郁之发,太虚埃昏,云物以扰,大风乃至,屋发折木,木有变。故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甚则耳呜眩转,目不识人,善暴僵仆。太虚苍埃,天山一色,或气浊色黄黑郁若,横云不起雨,而乃发也。其气无常。长川草偃,柔叶呈阴,松吟高山,虎啸岩岫,怫之先兆也。2 a( b; ~+ p5 k8 z" `
  火郁之发,太虚肿翳,大明不彰,炎火行,大暑至,山泽燔燎,材木流津,广厦腾烟,土浮霜卤,止水乃减,蔓草焦黄,风行惑言,湿化乃后。故民病少氣,瘡瘍癰腫,脅腹胸背,面首四支,(月真)憤臚脹,瘍疿嘔逆,瘈瘲骨痛,節乃有動,注下溫瘧,腹中暴痛,血溢流注,**乃少,目赤心熱,甚則瞀悶懊(忄农),善暴死。刻终大温,汗濡玄府,其乃发也。其气四。动复则静,阳极反阴,湿令乃化乃成,华发水凝,山川冰雪,焰阳午泽,怫之先兆也。9 |( s! W& W$ K1 v- W, [8 f
  有怫之应而后报也,皆观其极而乃发也。木发无时,水随火也。谨候其时,病可与期,失时反岁,五气不行,生化收藏,政无恒也。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1-7-3 21:49:30 | 阅读全部
       本周四晚上(2021年7月1日)的空中课堂我们一起来学习贾谦先生的著作《中医战略》的第七讲,李振华大师的序言部分。李振华大师 1924年11月出生于中医世家,行医50年,中医教育40年,指导毕业硕士研究生11届,为发展中医学术和中医教育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说:祖国医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不仅有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并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5000年以来为繁荣昌盛,中华民族保障人民生命健康起到了巨大作用,祖国医学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普照着神州大地,其光辉正波及全球,为世界医学照亮了新的更为广阔的前程。祖国医学可以说是千年辉煌,百年受压迫,一方面是灿烂的历史和光明的前景,一方面又是后继乏人,后继乏术的严酷现实,近百年以来由于帝国主义在我国灌输民族虚无主义,国内一些所谓的当代学者,比如胡适、余云岫之流,他们崇洋媚外,肆意全盘否定伟大的中华民族文化,由于祖国医学起源于中华民族文化,因而中医药首当其冲,就成了他们攻击和消灭的对象,他们肆无忌惮的污蔑祖国医学是旧医、是伪科学,中医工作者是巫医,治好病也是心理作用。比如胡适说:“西医治不好病也是科学,中医治好了病也是不科学。”余云岫叫嚣:“旧医一日不除,新医不能建立。改造旧医、禁学中医,限期消灭中医”。敬请期待刘敬章的分享和讲述。http://www.ynjkcy.com/1 i9 ]# l9 j1 f
         祝贺孟村回族自治县中医院刘敬章主任讲座成功!他与大家一起学习了贾谦先生《中医战略》的李振华大师的序言部分。1 |7 U' P0 _3 w
    中医发展,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这是一个战略,在贾谦先生倡议之下,得到了李振华大师等一大批中医名家的鼓励和支持,逐渐上升为国家战略。
6 c6 |7 h: l3 V$ n, N/ \回顾这个历史过程,就像建党百年不忘初心那样,可以让大家继续奋斗。
. c; m* F; S7 t5 k" d奋斗不止,中医不复兴决不罢休。# @& b! u* x; n3 ]
我与李振华大师虽然没能面谈,但是,通过电话交流,也知道他对中医事业的热心与奉献。- x+ S5 p1 ~4 x) _! f7 t4 G
1949年, 李振华的父亲病逝,他开始独立坐堂行医,常背着药箱徒步出诊,有时骑着毛驴为急症病人送药。一年工夫,便在当地享有“父子名医”之誉。1950年全省中医统考,他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获得中医师资格。1953年,洛宁县人民医院成立,李振华成为该院唯一的中医医师。第二年,他被选派到洛阳地区中医师进修班学习,有着丰富临床经验的他,勤学苦读,成了学校的佼佼者。在学习经验交流会上,关于脾胃生理、病理和用药经验,他说了两个小时,师生们给予高度评价。当年,他被留下来当了专职教师。这一年冬,洛阳一带突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伊川县在近两个月时间里就有70多人死亡。李振华随医疗队赴伊川救治,疫情很快被控制。他的经验得到省卫生厅肯定并在洛阳召开了现场会,要求全省推广。
  [. U" U/ F  n7 r970年,许昌地区禹县乙型脑炎流行,短短8天,收治的83例病人有32人被夺去了生命。危急关头,李振华主动请缨奔赴疫区。他察病情、梳病理,很快便拿出了医治方案。一个昏迷了三天三夜的19岁青年,服药一天后清醒,五天进食,七天便可以搀扶行走。在疫区的三个月里,李振华接诊132例,死亡率一下子从40%降到了7.23%,治愈率高达92.7%。
7 a3 A0 }1 {# V  在不断救人于危难的日子里,李振华先后出任河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河南中医学院副院长、河南中医学院院长等职。
) @* r4 u; E( m* E3 i& b' F" k: o5 }+ {8 d5 b
感谢刘敬章的分享和讲述。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1-7-3 21:49:44 | 阅读全部
尊敬的曹老师好!各位师兄师姐,各位中医同道,大家好!一技之长空中课堂又和大家见面了。我是刘云双在衡水向大家汇报:! y$ J+ ^9 E- k  }1 ]

, H, M% `2 J0 f" J: T2 t  u' L% _0 m本周五(7.2)晚上给大家分享中药学活血祛瘀药的内容。
: Y2 M2 x- f% _
- u2 B. w/ w: R) H形成淤血症的原因呢,有很多,比如:外受风寒或者热灼营血,或者痰湿阻滞以及跌打损伤等皆可以造成血行障碍,导致血滞瘀阻。那么活血祛瘀药呢具有行血、散瘀、通经、利痹、消肿等功效。上周黄小平师兄讲了前面的内容,今天我把后面的活血祛瘀药:降香,泽兰,月季花,凌霄花,自然铜,王不留行,刘寄奴,苏木,干漆的内容和大家一起学习 。敬请曹老师和诸位师兄师姐给予指正!http://www.ynjkcy.com/zyx; R4 L4 l8 A/ t9 K4 Z! A- o* T
     祝贺河北中医刘云双在衡水讲座成功!她给大家分享了《中药学》之活血祛瘀药的有关内容。6 d- j; i6 C. f; z, z/ R% E
2003年2月20日上午,国家科技奖在京隆重颁发。在获奖的项目中,医药卫生类项目共有26项,占13.97%。由陈可冀、李连达两位院士领衔,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集体研究完成的“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是惟一荣获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医药卫生项目,也是中医药研究领域在获得国家科技奖励上的历史性突破。9 i+ \! m/ Z; d. o* Q& f6 P: n/ {
另一项成果,通心络也获得了国家发明大奖,这是用一项技术承载中医活血化瘀的理论。
# `) T( e9 I$ e- d9 z通心络是众多中医药成果之中的一个,是一个亮丽的果实,不是唯一的成果,这样的事例说不完。这样的成果,既有中医传统理论的支撑,也有前人不断探索的尝试,更为后人昭示了前进的道路。2 ?9 ]3 V" N1 @8 A
! k7 p! S) @& b/ `- r
形成淤血症的原因呢,有很多,比如:外受风寒或者热灼营血,或者痰湿阻滞以及跌打损伤等皆可以造成血行障碍,导致血滞瘀阻。那么活血祛瘀药呢具有行血、散瘀、通经、利痹、消肿等功效。上活血祛瘀药很多,所以需要接着前边的内容继续讲:降香,泽兰,月季花,凌霄花,自然铜,王不留行,刘寄奴,苏木,干漆的内容。; h/ M7 ?, {. A7 a! B

( y# Y* k( E/ v( c感谢刘云双的讲述与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1-7-3 22:13:21 | 阅读全部
本周六晚上(2021年7月3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群才中医师讲述曹东义教授编著的《中医外感热病学史》内容:
# l+ s7 v0 v+ g; X8 s! @( ~         第六章:现代广义温病向广义伤寒回归。0 ]! O2 f# M) Q) ^1 x
       第一节:明末清初温病学说勃兴并发。% k3 ?; P% m8 K. Y* w
       早在明朝初叶,王安道“呜呼,法也,方也,仲景专为即病之伤寒设,不兼为不即病之温暑设”的论点虽然偏激,但它的作用却不能低估。这一学说流行之后,在人们心目中逐渐形成了一个印象:《伤寒论》的辛温解表法不是不好用而是没有用到冬季,或者是没有用到北方冬季;《伤寒论》方,不能治疗春夏秋季节的温热病,仲景的著作专论冬季的伤寒;或者说是仲景治疗温热病的方药在流传过程中散佚了,或者说是王叔和给整跑了。总之要治疗温热病必须另找门路再辟蹊径。
' h, }; |* T  K1 M4 j+ W1 v) p' C        张凤逵、喻嘉言、周扬俊、郭志邃、戴天章、叶天士、吴鞠通、王孟英等一些医学家个人见解及温病学著作的大量涌现,充分说明清代温病学说的崛起与成熟。1 I5 \. t& W6 h
       届时我们共同学习具体内容。http://www.ynjkcy.com/zywg3 Q/ t& Y# i% e$ }$ y- Q
          祝贺河北中医王群才中医师讲座成功!他讲述了曹东义《中医外感热病学史》关于明末清初温病学说发展与成熟的有关内容。: D4 T1 W4 v8 S% y) \7 w
       为了避免辛温解表的弊端,创立新说,王安道故意误解《伤寒论》,把辛温解表法的麻黄汤,桂枝汤看成《伤寒论》的代表,说这本书不能治疗春夏秋季节的温热病,或者说是仲景治疗温热病的方药在流传过程中散佚了,治疗温热病必须另找门路再辟蹊径。
+ Y/ g3 J) z" r' ^" v        张凤逵、喻嘉言、周扬俊、郭志邃、戴天章、叶天士、吴鞠通、王孟英等一些医学家也借此把个人见解发挥出来,温病学著作的大量涌现,充分说明清代温病学说的崛起与成熟。7 v2 q$ e" E9 M3 A
% N$ f( n8 C! i" H
        感谢王群才的讲述和分享。
- p) {0 T: m8 V" A) t# q# J
4 E  w3 B& P6 ^2 T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1-7-6 21:14:36 | 阅读全部
     大家好!今周日晚上(2021年7月4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安徽中医曹传龙讲座,他继续讲《温病学》。他将接着为大家分享温病的诊治。+ p3 a& G- y; c
* N& S4 d2 J6 }4 b
今天晚上要讲的内容是:湿温的病因病机及诊治方药。: F' h4 p/ ]1 p2 I. `) `

  C* b1 L  ^/ I3 ^  |: P请大家一起期待和收听。http://www.ynjkcy.com/wbx6 A! }* @* A2 a7 t! l$ ~
4 F9 N$ A. O, l" f4 }1 D& n
         祝贺安徽中医曹传龙讲座成功!他继续讲了《温病学》湿温的病因病机及诊治方药的有关内容。
7 r( \0 i0 E" g0 P  C0 N* ~9 W( L& `) `) Z5 }
         春天有温病,夏天,夏至以后有暑病,一般说暑病比温病的情况更严重,而且“暑必夹湿”,病情缠绵,经常弥漫三焦。
* Y! _' G: s; f: }0 S9 x/ a7 e' C
' R7 _0 j( }6 p: r2 S) s. c! d' Z' a
+ i5 t9 p( X' {, C0 j9 [
" G" V4 l1 |+ j1 U* r: K% _% \       治疗暑温,需要了解是热重于湿,还是湿重于热;或者湿热并重。不同的病情,治疗方法有所不同。
+ J( R3 p! W1 J3 y; T' n
' ?" U' ~7 U; y6 y# T
- f: Z" d/ Y+ l3 z: P' A+ D; H" e5 E/ u
感谢曹传龙的讲座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1-7-6 21:15:37 | 阅读全部
大家好!本周一(2021年7月5日)晚上“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石家庄福妙堂传统中医门诊部主任时小环医师继续讲述曹东义教授编著的《国医大师·朱良春卷》第四章“薪火相传”中的部分内容。9 Y( G' c& _! N' K& c

6 `  h5 B$ p2 f9 w0 U9 o 6 F9 z) v' `) `* x! ~: H

7 g  l( E- _& X0 t6 b. v+ ?& @8 B5 E在此节中我们将共同学习薪火相传中第十二节痹证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第十三节在痹证治疗中应解决的三个问题的具体内容,届时我们一起学习!http://www.ynjkcy.com/zlcqj
$ o8 |: H' D) P/ W/ Q8 S3 a
8 X- U  h/ _9 e% w! T+ s. d     祝贺石家庄福妙堂传统中医门诊部主任时小环医师讲座成功!她讲述了《国医大师·朱良春卷》痹证治疗中应解决的三个问题的具体内容。+ G" Z) z8 T7 u) Z& s
) d. i4 z  |5 E. n" Y, e
朱老说,辨病与辩证,扶正祛邪,通闭解结,是痹症治疗的三大关键问题。5 q' T: q& V9 n' B- S' j$ r! o
  C1 h. o1 y0 n  N. E
他说,痹证的范围很大,包括了现代医学几十种疾病,从辨证来说,实证无非风、寒、湿、热、顽痰、死血,虚证无非脏腑、气血、阴阳亏虚,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不同疾病的共性,虚补实泻,也确是提纲挈领的施治大法,但不同疾病还存在特定的个性,也就是其自身的病理特点,即使辨证为同一证型,其临床特征也不尽相同,治疗用药应当有所差异。
( q0 |( ~, o/ K8 `9 g
7 d8 G, |" x  B属于骨痹、顽痹范围者,以补肾、壮督为主,而用熟地黄、补骨脂、骨碎补、桑寄生、炙蜂房、川续断;同时针对病变予以祛痰通络而除痹着,而用益肾蠲痹丸及乌梢蛇、地鳖虫、桃仁、红花、豨莶草等;疼痛甚者选用延胡索、当归、赤白芍,活血定痛;偏寒者加制川草乌;偏气血虚者加黄芪、党参以补气养血;如是辨证、辨病结合,方能达到满意的疗效。当然,有些重症患者,必须综合治疗,如配合针灸、推拿、牵引等始能获得显效。
* |- K7 _& g! x0 r" H( M* h8 [+ F' r( j- g: v( c9 f

! X! `/ h$ n" J1 A8 O. D
% y7 h- ?+ E0 d; K. t! r' Y8 m: L, Q: ~' K# I

7 ~# N+ ~4 S: C& R  i+ M谢谢时小环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1-7-6 21:17:39 | 阅读全部
@所有人
: e$ M  c$ f1 q* h0 G
$ L3 g( Z# b3 T' _) }, ]5 x直播即将开始~* J- y7 [- {2 |3 v
, I- r/ N! h( K) a
今晚8点(2021年7月6日),中医名家曹东义教授,为我们深度解读《黄帝内经》第89讲  五运六气第六篇:《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9)》。
( C0 l5 D& Y  @, d. ~1 }+ V3 N* W( T; R
曹东义,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第四、第五批师带徒指导老师,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原副院长,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现任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世界中联一技之长分会会长、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张仲景学术思想研究会会长,出版著作41部,发表论文180多篇,文字累计500余万。/ [6 O3 y3 V5 {/ P
8 P- Y" n0 J8 |
今日讲座内容
, }, k- s" q2 Y1 w8 E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9)8 s5 k8 k) Q0 k( L9 z
帝曰:水发而雹雪,土发而飘骤,木发而毁折,金发而清明,火发而曛昧何气使然?岐伯曰:气有多少,发有微甚。微者当其气,甚者兼其下,征其下气,而见可知也。* S4 V) L6 M$ ]' K2 n
  帝曰:善。五气之发不当位者何也?岐伯曰:命其差。帝曰:差有数乎?岐伯曰:后皆三十度而有奇也。
7 S( J. f9 Q3 V! ~" c% N2 C  帝曰:气至而先后者何?岐伯曰:远太过则其至先,远不及则其至后,此后之常也。帝曰:当时而至者何也?岐伯曰:非太过非不及,则至当时,非是者害也。1 M* {$ H2 u3 M* R# W! w2 q# F6 B
  帝曰:善。气有非时而化者何也?岐伯曰:太过者当其时,不及者归其己胜也。
9 Z8 w( E# I  M% }! J+ \6 e  帝曰:四时之气,至有早晏高下左右,其候何如?岐伯曰:行有逆顺,至有迟速,故太过者化先天,不及者化后天。5 C' o9 T! \6 V% Z  {) K# |
  帝曰:愿闻其行何谓也?岐伯曰:春气西行,夏气北行,秋气东行,冬气南行。故春气始于下,秋气始于上,夏气始于中。冬气始于标,春气始于左,秋气始于右,冬气始于后,夏气始于前,此四时正化之常。故至高之地,冬气常在,至下之地,春气常在。必谨察之。帝曰:善。
7 F/ e) G$ f8 H/ s& {  黄帝问曰:五运六气之应见,六化之正,六变之纪何如?岐伯对曰:夫六气正纪,有化有变,有胜有负,有用有病,不同其候,帝欲何乎?帝曰:愿尽闻之。- d4 \: T9 u1 T  @
  岐伯曰:请遂言之。夫气之所至也,厥阴所至为和平,少阴所至为暄,太阴所至为埃溽,少阳所至为炎暑,阳明所至为清劲,太阳所至为寒氛,时化之常也。厥阴所至为风府,为兴启;少阴所至为火府,为舒荣;太阴所至为雨府,为员盈;少阳所至为热府,为行出;阳明所至为司杀府,为庚苍;太阳所至为寒府,为归藏;司化之常也。
' J" B4 L' m3 e  厥阴所至,为生为风摇;少阴所至,为荣为形见;太阴所至,为化为云雨;少阳所至,为长为蕃鲜;阳明所至,为收为雾露;太阳所至,为藏为周密;气化之常也。厥阴所至,为风生,终为肃;少阴所至,为热生,中为寒;太阴所至,为湿生,终为注雨,少阳所至,为火生,终为蒸溽;阳明所至,为燥生,终为凉;太阳所至,为寒生,中为温,德化之常也。
. _: Y) N0 H/ e: C" m# G# h) X  厥阴所至为毛化,少阴所至为羽化,太阴所至为倮化,少阳所至为羽化,阳明所至为介化,太阳所至为鳞化,德化之常也。( [3 W! W0 R  c) d8 _* S
  厥阴所至为生化,少阴所至为荣化,太阴所至为濡化,少阳所至为茂化,阳明所至为坚化,太阳所至为藏化,布政之常也。: g1 [% e, Q. m2 {
  厥阴所至为飘怒太凉,少阴所至为太暄寒,太阴所至为雷霆骤注烈风,少阳所至为飘风燔燎霜凝,阳明所至为散落温,太阳所至为寒雪冰雹白埃,气变之常也。4 y. z& a" P2 N2 d) h
  厥阴所至为挠动,为迎随;少阴所至为高明焰,为曛;太阴所至为沉阴,为白埃,为晦瞑;少阳所至为光显,为彤云,为曛;阳明所至为烟埃,为霜,为劲切,为凄呜;太阳所至为刚固,为坚芒,为立,令行之常也。3 n4 U  Q" F3 a
  厥阴所至为里急,少阴所至为疡眕身热,太阴所至为积饮否隔,少阳所至为嚏呕为疮疡,阳明所至为浮虚,太阳所至为屈伸不利,病之常也。
9 I9 q& E( b! P7 K  厥阴所至为支痛,少阴所至为惊惑,恶寒战栗,谵妄,太阴所至为积满,少阳所至惊躁,瞀昧暴病,阳明所至为鼽尻阴股膝髀腨(骨行)足病,太阳所至为腰痛,病之常也。# n% y3 {( k1 B, E# v  h7 \# E3 \
  厥阴所至为緛戾,少阴所至为悲妄衄蔑,太阴所至为中满霍乱吐下,少阳所至为喉痹耳呜呕涌,阳明所至皴揭,太阳所至为寝汗痉,病之常也。
: n& U2 m  d1 r2 v  厥阴所至为胁痛、呕泄,少阴所至为语笑,太阴所至为重胕肿,少阳所至为暴注,?瘈,暴死,阳明所至为鼽嚏,太阳所至为流泄,禁止,病之常也。
" R5 o9 u; A/ H3 n" t  凡此十二变者,报德以德,报化以化,报政以政,报令以令,气高则高,气下则下,气后则后,气前则前,气中则中,气外则外,位之常也。故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热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泄,甚则水闭胕肿,随气所在,以言其变耳。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1-7-6 21:34:33 | 阅读全部
大家好,今天晚上(2021年7月6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张海涛为大家讲述《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用药心悟卷》朱良春大师的文章“中药配伍,当用则用”学习朱老是如何认识中药十八反的?以及朱老对一枝黄花、苍耳子、僵蚕三味中药独特的用药经验。
4 r/ n$ M, N0 F9 [- u; X    请大家关注收听张海涛的讲述。http://www.ynjkcy.com/zlcqj
5 g$ _, F- W+ W1 i      祝贺任丘市中医院张海涛主任讲座成功!他为大家讲述了《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用药心悟卷》“中药配伍,当用则用”、中药十八反、对一枝黄花、苍耳子、僵蚕三味中药独特的用药经验等内容。8 M4 f% t& ]8 }8 R

0 W- w; P' n  C# k3 Z朱良春先生作为一个临床大家,用药经验十分丰富,他出版过很多专门的著作,如《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朱良春》、《朱良春用药经验》、《朱良春医集》等。) h# }0 u( y( F% x  H! k
朱良春先生行医治病七十多年,对于许多疾病都有很深入的研究、发明,我们难于枚举,只好以某个疑难病症为例,探讨其学术成就,研究其学术思想。  V9 O9 ^5 h( R( j0 p+ q4 n
比如海藻与甘草二药与甘遂配伍,可治胸水、渗出性胸膜炎。若配活血化瘀之品可治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海藻、甘草虽属传统的“十八反”配伍禁忌,但实践用之无碍。: N: d- U1 H2 m7 ]/ n& ]
    感谢张海涛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t3 w9 M+ p. @

% m$ }  }* v3 k3 ]1 Y% Q: h# b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1-7-11 21:12:43 | 阅读全部
   大家好,本周三(2021年7月7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秀民和大家一起掀开学习曹东义老师作为执行主编的《河北中医五千年》。今天讲述的是仰韶时期的遗址有后冈一期——大司空文化;燕山南北地区的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南杨庄之外,还有磁县界段营、武安赵窑、永年石北口,以及蔚县四十里坡下层。容城午方和东牛遗址,也属于大司空文化。曲阳“钓鱼台遗址”、蔚县三关遗址都属于仰韶文化时期的遗址。属于赵宝沟文化的有迁安安新庄、三河孟各庄、栾平后台子、迁西西寨等。商代文化遗址有:邢台的曹演庄、南大郭、贾村、尹郭村、东先贤和西关外,邯郸涧沟和龟台、磁县下七垣、下潘汪和界段营,武安赵窑,藁城台西和北龙宫,灵寿北宅和西木佛,正定新城铺,新乐中同村,无极东侯坊,沧县倪杨屯,定州北庄子等。敬请期待王秀民讲述和分享!  z( R+ [* N4 R
    祝贺石家庄市中医院王秀民主任讲座成功!她和大家一起学习了曹东义作为执行主编的《河北中医五千年》关于考古发现的文化遗址。
  y3 @/ C' Q1 {5 Z( T有人就有健康问题,也就有了治病养生的需求。因此,河北这一方热土,早就有了中医药的萌芽。' @; U! J& q4 o+ u$ J
最近我收到成都中医药大学的邀请,他们计划召开出土古医书研讨会,成都天长镇,老官山汉墓出土了大量的扁鹊学派著作。; ]2 |! c! x, m3 A0 U2 w8 m0 Z+ H
因此,可见无论是存世的中医古籍,还是考古发现的与中医药有关的文物,都是非常值得珍惜的历史文化。
9 I0 Q1 v0 k2 P8 y) C. [下面是成都中医药大学的《邀请书》:
2 y9 I  g4 ?% J" g1 l      尊敬的曹东义教授:
' S$ Z/ D# s) P/ M$ x* O; t近幾十年來,累若貫珠的考古發現,與傳世文獻相映生輝,昭示著中華文化之歷史悠久、博大精深。特別是醫學的考古發現,業已形成新的研究熱點。2019年召開的首屆國際學術會議,產生了積極的影響。為了進一步推進出土醫學文獻與文物研究的國際交流,擬定2021年8月在中國·成都召開第二屆國際學術會議。會議將以“傳承發展 返本開新”為主題,探討中醫與中華文化的基本問題,疏解中醫的歷史與發展規律,致力於“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大會擬邀全球領域內著名學者參會,採用現場會議與視頻會議結合的方式。素仰先生學識淵博,望重士林,誠請撥冗蒞臨會議為盼。請於2021年7月30日前將回執以電郵方式回復。專此。
3 A; e* x2 p; ], r! l敬頌文祺。
: x$ U/ f4 D4 T* T成都中醫藥大學2 V0 q& r1 X( i& i, \) x$ ]
感谢王秀民讲述和分享!
+ T% j- Y3 F2 R- ^' i* p/ d6 @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