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曹东义师徒一技之长空中课堂“每日一讲”散记,几百个与中医命运攸关的专题
马京雪 发表于 2021-5-15 09:33:20 | 阅读全部
各位中医同道,中医爱好者:) Z/ t" M' G% [" G' G( v3 p( |
3 a0 T8 Y$ ~: A& A: S. F+ b
        大家好!“世中联一技之长分会”《空中课堂》周五小组由雷宝淳带着大家一起学习河北医科大学李恩教授主编的著作《医学向何处去》0 ~- s* V- e$ ^7 D+ z" D! w
) j+ z# K3 Y2 D, L& [9 J
    今晚(5.14)主要讲解的内容是本书第三篇的“西医学产的生存和发展”以及第四篇第一章“中西医结合医学产生的时代背景”两部分内容。0 B' W0 Z) w; _/ C4 {0 s: ~1 W

; l, n# C, K+ y* U4 q- ?     张锡纯等前辈为中西医汇通进行了大胆尝试,并出版《医学衷中参西录》等著作。新中国成立前,毛泽东在解放区提出“中医要科学化,西医要中国化”,1958年毛泽东批示“西学中离职班”,在“中西医并重”的卫生方针下中西医结合医学蓬勃发展。
( ]% b( \; W5 C
' r. o- J. Y8 _4 C. E' _& v$ V4 D    期待雷宝淳的分享,欢迎大家批评指正。http://www.ynjkcy.com/: W# a, c  M. q- ?0 _
. M' c0 q6 w* H/ {
       祝贺河北医大 雷宝淳讲座成功!他带着大家一起学习了河北医科大学李恩教授主编的著作《医学向何处去》
- R( I$ Y6 |2 H2 F! D5 c5 s3 b1 j1 G1 J
   本次 主要谈了“西医学的生存和发展”以及第四篇第一章“中西医结合医学产生的时代背景”两部分内容。
* |) \0 v, m4 |# ]; p2 j# t; M0 {% n6 a0 K7 F$ V9 l
. D' F7 {* `4 z2 f: n, G; e

' Y  ?- c  h3 B5 T0 F        中西医有不同的时代背景,也有不同的学术原理,不能用古代和现代简单区分,也不能用微观和宏观简单概括。# N3 o$ P- L1 c

2 }* N6 W+ I7 o7 H% I5 c' n; J
1 Q. h# l0 ~) @- i* P* R$ S, x4 n# x) `9 N9 F2 V
     西医主张结构决定功能,从“有”出发,善于研究明物质,“以有为本;
' Y; K9 s8 Z: b4 r$ n& F3 d9 ?
       中医主张有无相生,把人发在自然与社会环境中进行观察和思考,既研究明物质,也研究暗物质,但是“以无为本”,格外注意环境中的天地万物对人的影响。
6 M; u9 P; z  N6 V1 D4 Q3 a. P# c: ]

; E: @; G/ q4 K0 c& p* }( v) e; Q8 o0 @6 J# M4 P7 m. L* W6 K
    感谢雷宝淳的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1-5-20 16:54:50 | 阅读全部
        本周六晚上(2021年5月15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群才中医师讲述曹东义教授编著的《中医外感热病学史》内容:
! J" Q( b# B& U* l
: f& j* Z: \. a  L         第四章:寒温论争引发金元医学争鸣。
2 l# e. o( s+ n& v4 `3 Y% j) A: x0 Z. F. a: p
         第四节:后世遥承易水创肾命水火之论。/ y$ _4 h$ a! Z- X

! R" w  A3 M8 Q) o        河间学派从外干个立论,旗帜鲜明地倡导寒凉驱邪治法,其学术特点,一部分被后世温病学派所继承,丰富了外感热病学说。其借用外感方药辨治杂病中实热有余之证,也有较好的疗效。但由于其著作往往外感与杂病混同立论,只言病证的邪实、火热的一面,对于正气虚损,虚寒之证少有论述。立论上的偏失,使治疗上容易出现失误,经易水学派批评分析,补偏救弊,河间学派在杂病辨治领域的影响日渐减少。
2 g1 j2 D* I+ C; p9 I; s9 w- L2 |. T
       易水学派虽然在学术上也存在某些观点不清,术业未精的缺点,但明清医家对其所开创的内伤虚损病机的研讨,却日渐深入,不断丰富和完善。% J! T. T# T. w# t/ X

7 [2 ~! l. _8 c8 M0 w4 w& |9 c$ k       届时我们共同学习具体内容。http://www.ynjkcy.com/zywg; Z/ t, [! ]' Z& S, n8 q, n
% k3 z1 g9 [5 P2 v. w/ _
祝贺河北衡水中医王群才中医师讲座成功!他讲述了曹东义《中医外感热病学史》之后世遥承易水创肾命水火之论。
0 x. e, a$ o! i
$ n8 K& D0 M) q0 ?+ T        河间学派以后出现的易水学派,是学派之间的交流,不是刘完素和张元素个人之间的事,而是不同学术观点的争鸣。1 z+ I& k8 {0 V3 L, s2 u+ N

7 ~: a* C/ Z4 Z. e8 d河间学派是外感热病学说在杂病领域的扩展引用和应用。
: v& g% @0 ^5 k; e  f
3 `6 R. c6 r- j1 m0 Z8 @易水学派则直指内伤虚损的证治规律,脏腑辨证,补中益气等,不断深入,到明清补肾,肾命学说,都是突出贡献。
7 z5 M7 s+ X# Z7 c
! V$ I; Y6 z, G5 O! d: d  M1 ~
8 s. z; n5 B/ E) k! a
3 {" y5 o1 t8 P4 r7 D感谢王群才的讲座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1-5-20 16:56:39 | 阅读全部
      今周日晚上(2021年5月16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红霞主任讲述 《中医情绪心理学》之情绪障碍的治疗,主要内容是中医阴阳睡梦论等内容!详情我们一起期待,王红霞主任的讲述与分享。http://www.ynjkcy.com/zyqxxlx/ h6 S& ?5 o0 r
     祝贺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硕士导师王红霞主任讲座成功!她讲述 了《中医情绪心理学》之情绪障碍的治疗,主要内容是中医阴阳睡梦论等内容。# t+ J% u& }: Y) r

" }; c7 o/ ]+ O阴阳学说是中医的指导理论,中医所有的领域都可以用它来解释原理,做梦的事情东西方人都有,但是解释不一样,“意义也就不同”。
7 _  x7 X# U' B. f, Z西方古代人,有了病就去寺庙里做梦,然后请祭司或神父解梦。3 c5 Z# j/ F/ F& H
西方的神父即使再有想象力,也很难用阴阳来说明梦境。
6 `1 L; K3 f0 X9 L( H' K9 U, \在中国也不一样了,有人做了梦,老中医就会说这与阴阳有关系。
' z! m) g& K& A) \人生有形不离阴阳,梦虽无形但是有图像,也就有了阴阳。
  O, u) ~3 J, W当然,治疗怪梦和多梦、怪梦,也离不开升降浮沉的中药,以及调节阴精阳气的各种外治疗法。4 u4 m' W: @" ?" e
& k7 I2 t5 i8 w! z* W1 b& d
感谢王红霞主任的讲述与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1-5-20 16:57:52 | 阅读全部
       大家好,本周一晚上(2021年5月17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马京雪医师和大家一起学习《国医大师·朱良春卷》。* _! s% `8 H6 H8 C
2 c/ W6 V& c! ^4 U$ J& Q3 O- v
      本周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本书第四章·薪火相传,第一节 运用《伤寒论》的临床经验(下)。
& p4 m6 I- j6 n/ I7 j) x1 N3 d7 h* a; M) m6 Y$ R9 f3 c4 T7 L3 i( T; |6 Z
      敬请期待马京雪医师的分享。http://www.ynjkcy.com/gydszlc! }: [3 O3 o3 G1 D. X: V
6 D3 w  V" s+ x, t
      祝贺河北中医马京雪医师讲座成功!他和大家一起学习了《国医大师·朱良春卷》朱良春先生 运用《伤寒论》的临床经验(下)。
4 a5 t2 c9 o) F; j0 @
( q3 I3 }3 u, d. q9 {* p4 X0 p      章太炎先生在1910年的《医术平义》之中,开始大力提倡《伤寒论》,他后来担任三所中医学院的院长,大力提倡经方。: S; ]: O0 a1 G; b
) ?$ Q  o1 L) v2 u4 [: N
曹颖甫先生多年后出版《经方实验录》,张仲景的学说由此逐渐大行其道。章次公先生整理过章太炎先生的有关《伤寒论》的讲稿。' |/ U7 U( x) h: r$ `
0 B3 ?. S8 \6 Y# g
朱良春先生听过章太炎先生的讲座,又受章次公、曹颖甫先生影响,所以,对于张仲景学说很有研究。1 Q* i1 W# E% f" t
3 Y# x- y3 q8 N
朱老说,《伤寒论》的理论,简言之,就是辨证论治的理论,它是通过“六经证治”具体表现出来的。千百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后世许多新的总结和新的框架,前者为八纲八法,后者为温热病的卫气营血、三焦辨证方法,都是在六经证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r5 }5 v! M2 E) o

. O  z% R! O& B/ Y0 i5 b7 E六经证治的实质,主要包括了对疾病按照经络、脏腑定位和按照表里虚实寒热阴阳定性以及在这两个基础之上确定的治疗大法。这三者构成了辨证论治的基本内容。  i1 T  p( |- Z. b' `; \2 ^
( E  x7 v* X' u, s2 t3 v
六经辨证体现了中医学理、法、方、药的一致性,论证立法,以法组方,相当严谨。
0 p, b$ v" i( J, [6 x1 d5 Z7 P1 H" l+ r+ V7 i: W- }, F
      感谢马京雪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1-5-20 16:59:24 | 阅读全部
    大家好,今天晚上(2021年5月18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张海涛为大家讲述《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临证治验卷》朱良春大师的文章“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浅析”、“控涎丹的方义与应用”。
, l* r" s: E; S6 _: v& Q/ n" {1 V2 p1 _" L: |, Y- _3 s
    请大家关注收听张海涛的讲述。http://www.ynjkcy.com/gydszlc* N; ~4 G) w$ \$ i' t
; |! x' J+ o4 d, B3 B+ b/ V
祝贺河北中医任丘市中医院张海涛主任讲座成功!他为大家讲述了《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临证治验卷》“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浅析”、“控涎丹的方义与应用”的有关内容。
; C* T+ Z. T: p) b0 `% r. M( M: A0 Z4 T2 N+ s8 F( `
控涎丹处方
5 X$ `! I# [) P0 I8 N- t- P" I3 ^
甘遂(去心制)、大戟(煮透去骨晒干)、白芥子(炒)各等分。& n( v0 E( Q5 v, w2 L4 d3 ]* ]
. x" f' z; g9 H: p. x
    制法:共研细末,面糊或炼蜜或滴水为丸,如梧子大,晒干。. ]  W3 C2 X/ k8 B$ K8 n. C

, [$ H1 c$ M: N; G" R. ?服法:每服5~10丸,或15~20丸,临卧时以生姜汤或热汤送下,以知为度。4 w# ~. v2 Q+ e0 t' ~

% y) G9 \8 s* R: T/ Q李梃曰:“控,引也。涎,痰涎也。”王晋三曰:“控,引也。涎读作羡,湎涎也,水流貌。引三焦之水,湎涎出于水道也。芥子色白入肺而达上焦,甘遂色黄入脾而行中焦,大戟色黑入肾而走下焦。故曰白芥子走皮里膜外之水饮,甘遂决经隧之水饮,大戟逐脏腑之水饮,三者引经各异,湎涎于水道则同,故复之为方,而名控涎也。”说明了甘遂、大戟、白芥子三者同用,可以发挥高度的排除痰水作用,因此定名为控涎丹,是名实相符的。
7 O% v+ i( }3 A8 h# W
2 l( D1 }; l1 e朱老说,控涎丹出于南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又名妙应丸,至清王洪绪则称之为子龙丸。后世方书,多赞其效。它和同出一书的十枣丸,均由仲景十枣汤演变而来。陈氏—以十枣汤改为丸,一以芫花易白芥子为丸(即本方),各有所主,颇具深意。由于本方是一个药价甚廉而疗效卓著的成方,值得研究和发扬。
5 ]- r. h! p3 v' V2 a$ b, i1 \
1 |1 E* o# _' @5 `9 ?! y9 |% H% b    感谢张海涛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1-5-20 17:05:29 | 阅读全部
      今晚8点(2021年5月18日),中医名家曹东义教授,为我们深度解读《黄帝内经》第82讲  五运六气第六篇:《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2)》。
  f& O& {8 y  n  M9 q4 B       学习方法:直接点击链接进入,或者关注《燕赵中医》公众号,点击:在线课堂进入。https://appfl6ujxwd9641.h5.xiaoe ... B&is_redirect=16 T; V' I1 p5 g3 D8 Q* P
      曹东义,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第四、第五批师带徒指导老师,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原副院长,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现任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世界中联一技之长分会会长、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张仲景学术思想研究会会长,出版著作41部,发表论文180多篇,文字累计500余万。
, o4 Z$ n% ?5 q0 f9 @     今日讲座内容( m9 P4 x5 H% o0 w# v
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2)
3 f+ s7 w9 x2 B+ @故岁宜苦以燥之温之,必折其郁气,先资其化源,抑其运气,扶其不胜,无使暴过而生其疾。食岁谷以全其真,避虚邪以安其正,适气同异,多少制之。同寒湿者燥热化,异寒湿者燥湿化,故同者多之,异者少之,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有假者反常,反是者病,所谓时也。
1 d$ E& K) |& A  s  帝曰:善。阳明之政奈何?岐伯说:卯酉之纪也。
) @4 Z" t6 p8 g$ b7 _9 V  阳明、少角、少阴,清热胜复同,同正商,丁卯(岁会)、丁酉,其运风,清热。少角(初正)、太征、少宫、太商、少羽(终)。  E* e( x* |& O! S% \7 ?
  阳明、少征、少阴、寒雨胜复同,同正商,癸卯(同岁会)、癸酉(同岁会),其运热,寒雨。少征、太宫、少商、太羽(终)、太角(初)。# l" D& A1 O# G9 N4 _7 T
  阳明、少宫、少阴,风凉胜复同,己卯、己酉、其运雨风凉。少宫、太商、少羽(终)、少角(初)、太征。9 ?3 W2 T6 [) e# t) L8 m' C* v
  阳明、少商、少阴,风凉胜复同,同正商,乙卯天符、乙酉岁会,太一天符,其运凉,热寒。少商、太羽(终)、太角(初)、少征、太宫。
9 s9 L% V" a$ O' ?  阳明、少羽、少阴、雨风胜复同,辛卯少宫同,辛酉、辛卯、其运寒,雨风。少羽(终)、少角(初)、太征、太宫、太商。
& h7 e  R8 {( p: _凡此阳明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后天。天气急,地气明,阳专其令,炎暑大行,物燥以坚,淳风乃治。风燥横运,流于气交,多阳少阴,云趋雨府,湿化乃敷,燥极而泽。其谷白丹,问谷命太者。其耗白甲品羽。金火合德,上应太白荧惑。其政切,其令暴,蛰虫乃见,流水不冰。民病咳、嗌塞,寒热发暴,振栗癃闷,清先而劲,毛虫乃死,热后而暴,介虫乃殃。其发躁,胜复之作,扰而大乱,清热之气,持于气交。
$ E1 h$ {& S( ^% T2 Z7 D  初之气,地气迁,阴始凝,气始肃,水乃冰,寒雨化。其病中热胀、面目浮肿、善眠、鼽衄、嚏欠、呕、小便黄赤、甚则淋。
5 i* a( h2 V% J" ~  二之气,阳乃布、民乃舒,物乃生荣。厉大至,民善暴死。
* i! H$ n9 y) S: ~' O1 K  三之气,天政布,凉乃行,燥热交合,燥极而泽,民病寒热。
# p6 V8 n; z0 E0 q( e/ J: T  四之气,寒雨降,病暴仆、振栗谵妄,少气嗌干,引饮,及为心痛,痈肿疮疡,疟寒之疾,骨痿血便。
7 m+ q% k: ^9 Z2 M# F. Q. U. l  五之气,春令反行,草乃生荣,民气和。$ @$ h' D; I1 x- L" `& h! A. D
  终之气,阳气布,候反温,蛰虫来见,流水不冰。民乃康平,其病温。7 L3 R7 R" C* \; y2 W
故食岁谷以安其气,食间谷以去其邪,岁宜以咸,以苦,以辛、汗之、清之、散之。安其运气,无使受邪,折其郁气,资其化源。以寒热轻重少多其制,同热者多天化,同清者多地化,用凉远凉,用热远热,用寒远寒,用温远温,食宜同法。有假者反之,此其道也,反是者乱天地之经,扰阴阳之纪也。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1-5-20 17:07:15 | 阅读全部
         本周三晚上(2021年5月19日)的空中课堂我们继续来学习贾谦先生的著作《中医战略》的第三讲:朱良春、颜德馨、周仲英三位大师分别作的序言部分。朱良春大师说:我认为中医的事业,是大家的事业,也是世界人民的事业,需要大家一起努力来推动这个事业的不断壮大发展。我们必须要摆正继承与发扬、传统与创新的关系,要搞好继承,不能丢了传统,不能走了样,不能用西医的标准评价、代替中医,中医有自己的体系,有自己的标准。创新不能背弃传统,不能丢了中医的特色,丢了特色,也就没有了优势。中医药事业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前进中还有暗流和阻力,需要我们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振奋精神,跟上时代步伐,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敬请期待刘敬章的分享和讲述。http://www.ynjkcy.com/
$ y( G. y% u! s5 a( ?# {( y      祝贺孟村回族自治县中医院刘敬章主任讲座成功!他和大家一起学习了贾谦先生的著作《中医战略》之中朱良春、颜德馨、周仲英三位大师的支持与鼓励。; a" M9 b- Z0 ^
    贾谦是科技部返聘的退休专家,从事中医发展战略研究,关注过中医药的许多重大问题,如中医药国际化战略、中医治疗非典、中医艾滋病防治、农村医疗保障等,成绩卓著。, R9 k+ x  X1 U+ I7 ]1 J
3 D# D' N6 n, W0 d
贾谦先生关注中医治疗艾滋病问题,他深入河南上蔡县“艾滋病村”,进行调查,发现民间中医治疗艾滋病的良好效果,加以认定和呼吁。他说民间中医,由于受西化影响甚小,敢于辨证论治,疗效都非常好,7路民间中医治疗艾滋病,没有一家不及“鸡尾酒疗法”的。民间中医的良好疗效和他们的免费施治,没有为他们的治疗赢得合法地位,反而因为没有医师证而遭到有关部门驱赶,这件事曾经促使当地的艾滋病患者,带着铺盖找到县防治办去静坐、去质问:“你们为什么不给我们用好药(中药)?”( a3 M5 f5 M0 d3 G3 Z3 A" c
民间中医的中药吃下去之后,很快就不吐了,能进食了,烧退了,有了力气了,不拉了,能参加劳动了,上能养老,下能养小。他们奔走相告:我好了!这就是中医的神奇疗效,是民间中医配出来的“好药”!生命的可贵,死亡的恐怖,使他们到县里去要这种好药:不给不走。贾谦说,既然没有批号的洋西药可以在中国试用,为什么不给中医以机会?不仅黄浦毕业的可以抗日,土八路照样可以抗日!
+ {  ?5 [# ~1 P. @+ q: H; H3 p, \! }1 W  G7 A3 N
刘敬章的分享和讲述。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1-5-25 21:47:22 | 阅读全部
本周四晚上(2021年5月20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李源中医师和大家一起学习《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3 q4 d% s' ^, l3 m9 q
/ F" }: [. X" x
4 I8 p# d! b4 [* K* F6 |4 z0 l, Q" ?( v2 _  s( z1 ^/ ]- G& M3 U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刘渡舟老师对“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概述和条文第176”条——187条的内容解读。具体内容请听陆续讲述。。。" m0 D8 s; @! _) e5 i; F
) H3 ^) w* m7 p! x/ V' o5 b1 G
# o) f( \/ g! ]9 Z6 G& |" h

) e" p8 _( y& K4 t1 F/ w敬请期待李源中医师的讲述,欢迎各位同道批评指正。http://www.ynjkcy.com/. d: [2 M# a1 Y0 i; t% b; |
9 z0 ?  P5 H4 h* g* r
祝贺河北中医李源中医师讲座成功!他和大家一起学习了《刘渡舟伤寒论讲稿》第176”条——187条的内容解读。$ w# |/ P- a- I3 M$ C( N
# q& B* q" t2 v# ]! R+ R5 H
伤寒病,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5 |9 f0 t% `2 U- f/ y* F3 H8 ?( h& S" j- E0 h# {) p" ^
     
" K  ^6 a7 h( b2 c8 t/ Z4 ^8 ~( @
    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 ?. Y/ L# u/ ^! a" b; f$ t' F2 T5 E) t2 i) v  z- Y) ~3 l: j
     9 r$ w, ^) ^0 O4 C
, O! ^2 C' ?, S. S4 D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者,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 C! S7 r  l9 X
! F  u8 u0 q; N( r     % U* G: L/ Y( Q

& Y, A5 w8 O+ K4 Y    太阳少阳并病,心下硬,颈项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
( d/ Y5 ]1 P: M  u" }
, r5 S. }$ ], r+ A! p( L     & q8 l: a$ m5 r. I0 i
! g& J1 D  n, F6 i# g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j+ G% N+ j, O: m3 ^) o
1 p! Y) P) P# ^" }" O9 }6 g9 L( w+ K  J3 L
   
  C: W  b! L' O5 }  i* _$ y( Q- k/ f$ e* y  l' R. D7 U9 P( e
    黄芩三两(味苦寒)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芍药二两(味酸平) 大枣十二枚(掰,味甘温) 3 @- S6 V4 G) M* S/ T6 J+ A  r

: {4 L8 N, Y  k0 T     
# `( e0 Z& x5 U& T6 R! t  S1 T: m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若呕者,加半夏半升,生姜三两。
+ F/ l2 g( J4 u2 F- b7 N+ R2 l* o) @" _
     ! u3 N+ ]) G6 e, E5 _: d" B

: G" ]& x5 ~7 P: z0 y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9 H1 a( j$ C2 {+ K3 V& j; p4 b: ~/ m+ D+ N$ X; c
    9 }2 y/ ~; ^4 [% W3 f( _% o, i

, q- ~0 R' }) U6 J  n" y    黄连(味苦寒) 甘草(炙,味甘平) 干姜(味辛热) 桂枝(去皮,味辛热)各三两 人参二两(味甘温) 半夏半升(洗,味辛温) 大枣十二枚(掰,味甘温)
, ~) i& H' g' e* F. I
! j2 y: Q8 d! B! w8 }3 @' k0 T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   {4 X( d; d# v8 I6 Z# m
1 s! e, x( `; I8 T, n
     - v0 J+ F; j9 W0 f( }
6 B. n0 n; G1 [1 e# B
    若其人大便硬(一云:脐下心下硬),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术汤主之。 4 U/ a8 E* m4 Y0 u6 _2 Z0 F
# k- p& B1 A' ~! L7 A2 {
5 I- Z4 {6 \$ f2 \# y
! g, B/ w8 t. _  ^9 O5 ]# y
    桂枝四两(去皮,味辛热)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八片,辛热) 生姜三两(切,辛温) 甘草二两(炙,味甘温) 大枣十二枚(掰,味甘温)
8 r/ c0 _- x5 V7 q3 y6 j/ C  E* x7 t- Y% v  ^0 H  Q( V* }
5 \3 W+ M5 a  r- D
2 k, F& v( E6 a0 Y( X0 b, h
    风湿相搏,骨节烦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0 ]) u; O' \4 m
: }- F% v& }, p" v( @5 |+ J     3 [0 o, P$ E  j  [3 j. X$ X! v' n
, y; U! Q! W) f8 |: B* w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味辛热) 白术二两(味甘温) 桂枝四两(去皮,味辛热)
2 R4 w+ l" x) _  M% ^1 N) X2 J% m; v0 Z1 X; Y6 U
   
$ J$ g- x% K+ t0 V4 m5 P5 s. {7 O; k0 Q# E! i4 x5 r7 m
    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 K( f; a; S" u* \( v

' N1 Q. l3 q( I# R; P- u% h   
1 _# Y8 x$ J& u" e1 X
# x$ a' g" j) X3 F2 Z    知母六两(味苦寒) 石膏一斤(碎,味甘寒)甘草二两(甘温) 粳米六合(味甘平) / r- L5 _/ M8 j% K5 `
$ u6 o8 Y; W2 ^/ \
    . |& V' z$ j* R

/ |) c- G. a) \) @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之。 1 `$ Y$ T1 e% Y8 r; V3 ]
8 j0 c2 K* W1 B* Q% C5 p( \
   8 c, r* U, B7 |5 x+ E, @4 f: e
; L' F% `) A( H% A$ H: S
    甘草四两(炙,味甘平) 生姜三两(切,味辛温) 桂枝三两(去皮,味辛热) 人参二两(味甘渴) 生地黄一斤(味甘寒) 阿胶二两(味温甘)麦门冬半升(去心,味甘平) 麻子仁半升(味甘平)大枣十二枚(掰,味甘温)
  W6 y- A- m" r3 g# H( c: @% }/ F7 O
     
/ ]4 v6 f. V( P- w% g. d
: u% G7 m4 i1 g( a    右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复脉汤。
& n$ }* W; c" j2 R: S
( g* K+ C" V$ S: K( a 脉按之来缓,而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
* _' C, a& ?# d8 i
9 x7 W/ K" Z. N+ k, h
- q' {$ ^0 m" U8 {# l7 \! B( L( Y, k
感谢李源中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1-5-25 21:48:31 | 阅读全部
各位新老朋友大家好!" ?* b9 [4 n5 P  z: V; [' i

/ r7 M9 W5 E. ~: j) ?. u今天晚上(2021年5月22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曹东义会长来讲讲“章朱学派百年传承”。5 o& x$ d; ]4 ^0 K1 G+ I
4 c7 H' x  t* q! {* T! V
章朱学派对于中医学的巨大贡献是什么?
) [9 S* t5 g2 I* _2 ]- `6 ?5 j4 y1 `
      有人说章朱学派的巨大贡献是有宗师、有著作,有传人团队,影响巨大而深远。我认为,虽然章朱学派的疗效卓著,善于使用虫类药,善于治疗风湿病、癌症等等,有很多令人称道的地方,这只是其中的某些特点,是“术”的层面;      如果从“道”的高度,从“医医”和“医国”的高度来衡量,就不难看出,走出“废医存药”阴影,找回“辨证论治”元神是章朱学派的最大、或者是其巨大的贡献。
1 l" Z' I) I% s2 N4 N, V
9 e3 b) ?+ ]: M2019年,我在上海参加第一届章朱学派传承会议;3 P- P. H# P0 E' d7 R
" i" D7 X- I( l; s% ^' Q7 f- n
2021年5月15日,我在南通参加第二届会议
) I0 ^$ K, b1 w1 C8 Q, C3 B  ^- }8 x8 {9 X# S
17日早晨回到石家庄。
; g& A( W( H$ I' T
4 Y) ~7 z3 d# X今天,我有感而发:/ D. e) i7 G6 j/ W3 n

  K2 U$ L$ ^. X, m: H8 {章朱学派三个桩,一桩更比一桩强。8 ~4 [; A6 V2 ~2 R# L

) O' H7 D) F& O& C9 s4 D太炎先生为救国,次公朱老治病忙。7 r* [5 x& m. u* k4 W( w, G
6 ?( j: E! j" m4 h  S" l
医病医医和医国,菩萨神仙是榜样。
: j7 s4 d/ m& f9 e
7 u5 V0 A1 P) i# R& c2 ]% N百年传承很坎坷,卓然自立濠河旁。
$ c% n* c+ L! ]8 c: Z# R
% C. ^- C7 l8 ^% _% _曹东义
5 Q8 R5 v" C$ ~: _) p0 `+ X0 N* I- T+ P% a
http://www.ynjkcy.com/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1-5-25 21:49:58 | 阅读全部
     大家好!今周日晚上(2021年5月23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安徽中医曹传龙讲座,他继续讲《温病学》。他将接着为大家分享温病的诊治。% g4 B; l: k; b) T$ e

# p3 H# a# K; r/ E2 h8 g今天晚上要讲的内容是:春温的病因病机及诊治方药。% I( F% G; ]$ W! W
) }9 M" B( p4 L$ S
请大家一起期待和收听。http://www.ynjkcy.com/wbx  j$ @% G% ^! K. ]

$ W! e& b2 a0 }, l9 \  e祝贺安徽中医曹传龙讲座成功!他继续讲《温病学》春温的病因病机及诊治方药。
0 n1 }5 B8 b6 K6 _1 y) B$ ^
2 o- U# W# \( W$ n& |        春温这个病名不是《内经》《伤寒论》《难经》所起的名称,是后世医家在创立温病学的时候命名的一个疾病名称,有些是借鉴了前人的观点,比如“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或者“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藏于精者,春不病温”,春天容易有温病出现,这是《内经》时代的常识。但是,温热病有很多种,有的开始的时候发热恶寒,有的只发热而不恶寒,前者多为“新感”,是邪气从体表向里传变的变化形式;后者属于“里热出表”的“伏气温病”,也就是冬天伤于寒邪之后,没有发病,到春天才发病。
% n: t' z: u) S7 \7 Z. A: F0 ~# k* w5 ^

  v6 c4 y, d8 A0 E  b% J7 }+ F7 U: h9 t! ]
这样的“伏气温病”,没有表证,所以不需要发汗解表,而是需要直清里热。# |: l+ |5 G8 C8 _0 i  T

1 ^5 v6 |- g/ E+ O; Q% u) G& |$ r# c/ |& q; A* |$ ]1 a
6 v* X  }3 x4 b: u; f. q
感谢曹传龙的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