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周四晚上(12月17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李源中医师和大家一起学习《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 T- _6 \( F! K7 H+ V
8 H7 P& s9 D+ d5 g, C, q/ {
2 L( [( N2 P, `6 K
0 w2 C" K" ~) i: p# g今天我们主要学习刘渡舟老师对“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的概述和伤寒论1—5条内容的解读。具体内容请听陆续讲述。。。
9 C0 b' v t7 b! |2 X# A
3 R' ^$ f d* Y# N; j. G9 m M* g2 v1 b0 ?0 Q, s8 I, k1 K! v8 [
9 E1 ^9 E, H, N敬请期待李源中医师的讲述,欢迎各位同道批评指正。http://www.ynjkcy.com/* _1 [: [7 Z- ^. [7 R5 i" V& b
7 k3 W9 b; K! m! }% x 祝贺河北省李源中医师讲座成功!他和大家一起学习了《刘渡舟伤寒论讲稿》刘老对“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的概述和伤寒论1—5条内容的解读。
7 h. O8 c" R0 W/ K2 x
+ Q( `/ y2 E/ g+ x3 o. ] 经方,在张仲景之前,有源流,有体系,有妙用。) s* w: C3 u* U
/ {% Y0 q z: u- W
但是,自从张仲景之后,《汤液经》失传了,经方的体系不被人了解了,源流不清了,人们以为张仲景是经方的源头,这就出现了“一人一个仲景,一家一本《伤寒》”的局面。 ^1 h' H( O2 ?7 A9 ^
, N5 \: E/ g/ |% h- }5 `本来,《汤液经》治疗杂病,就是脏腑辨证,尤其是五脏分证很明确:& f9 ~7 }6 Y5 v3 L
8 ]# M' y% [ S1 F% g/ c实了泻,虚了补;
& ?/ e1 N% _7 S; m( O
& d3 \ N8 R! U# h大实,用大泻方;小实,用小泻方。4 ?# }! h) V4 n' [3 F
% w9 K& g( m" w# s大虚,用大补方;小虚,用小补方。
, n) Z: E! p$ }* ]3 `6 [! d, ]6 K2 P3 E+ C8 ^6 u
但是《金匮要略》不是这样的分类方法,也不再这样用方子了。/ i3 ~$ q% Q( G0 H! ~ u3 v& ~# ]8 R
$ T- m6 I$ |8 L; h$ r《汤液经》治疗传染病,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阴旦、阳旦的“六合辨证”体系和方药,张仲景《伤寒论》不再是这样的体系了,他借用《素问·热论》六经分证,并加以改造,形成一套新的辨证体系。% m& [! R1 R& W" j9 O5 N+ {
& c4 k! c- y4 y* v4 ` |( U
因此,去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李四龙教授与李俊峰先生的“中医影响世界论坛”关于道医、佛医、儒医“的论坛上,我发言说《张仲景为何搞乱了经方的传承体系》,主持人说:”曹东义想当网红!“: }% P, ~, C' Q W+ v) T3 `
^' S$ S9 Q+ y) [# {0 i他们觉得我的研究结论”骇人听闻“,但是,这就是历史,是学术传承的历史。
a7 p% i4 |. l7 @* Y
+ p( S$ n" V6 k2 B1 @至于刘老所说的”太阳病“传变的复杂性,有了机会咱们再说。
/ H+ H& @$ h5 U- `
- p) m- Z, Q* e
* ]6 ?- C P# a2 Y$ b
! q: R1 ?% c1 H' ^5 z谢谢李源中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