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丽鹏:八字治疗法治疗痹证

2019-01-09| 发布者: 燕赵中医| 查看: 2594 |原作者: 侯丽鹏|来自: 燕赵中医网

痹症概念:黄帝内经素问痹论篇中黄帝和岐伯的对话“黄帝问曰:痹之安生?岐伯对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这句话的意思是风、寒、湿三种邪气相杂而合,侵入人体,使得气血经脉不通畅,闭阻住了,就叫痹证。临 ...

  痹症概念:黄帝内经素问痹论篇中黄帝和岐伯的对话“黄帝问曰:痹之安生?岐伯对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这句话的意思是风、寒、湿三种邪气相杂而合,侵入人体,使得气血经脉不通畅,闭阻住了,就叫痹证。临床上表现为肌肉、筋骨、关节出现疼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胀等,西医上的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等都属于痹证的范畴。
  按致病因素来划分,“风寒湿三气各有所胜,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
  1、行痹:是因风寒湿三气合而致病以风为主,因风邪善行,游走不定,所以称之为行痹。表现为痛无定处,比如说今天肩膀痛,明天膝关节疼,后天又腕关节疼。
  2、痛痹:风寒湿三气合而致病以寒为主,因寒性凝滞,阻碍气机运行,不通则痛,寒气越重气机运行越不通畅,越不通畅也就越疼,所以管寒邪侵袭人体所致的痹证叫痛痹。
  3、着痹:风寒湿三气合而致病,以湿邪为主,表现为肢体关节疼痛重着、酸楚,或有肿胀,痛有定处,肌肤麻木,手足困重,活动不便,因肢体重着所以叫着痹。
  病因病机:《类证治裁》中说到,诸痹,由营卫先虚,腠理不密,风寒湿乘虚内袭,正气为邪所阻,不能宣行,因而留滞,气血凝涩,久而成痹。营卫之气本身和痹证没有关系,是因为营卫之气逆乱,不和,给风寒湿气提供了可乘之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气气必虚。”邪气侵袭机体阻碍了气血运行,发生痹证。
  综上所述,痹证的治疗原则不能单纯的补肝肾,益筋骨,舒筋活络,活血止痛,应该调和营卫,调畅气机,散风、祛湿、温寒。
  在痹证治疗上,针刺治疗痹证的疗效佳,无毒副作用是国际上所公认的,黄帝内经缪刺论中提到邪气侵入大络后,在左边流窜到右边,在右边流窜到左边,或上或下,或左或右,病气在左边而症状见于右边,病气在右边而症状见于左边,治疗上必须右痛治左,左痛治右。湖北名医李伯松老先生,根据黄帝内经痹论篇和黄帝内经缪刺论,结合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出了以“阴阳、相对、平衡、反应”八个字为理论指导核心的八字治疗法,该疗法强调“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前病后治,后病前治,内病外治”。八字治疗法应用的关键在于定位要精准(即找与病灶相对应的反应点和病根点),再结合高能量点和病根点的应用,临床效果才会最好。八个字当中,阴阳,单纯的指机体在方向和方位中所使用的一种方位标志,如:体前为阴,体后为阳,体下为阴,体上为阳,右侧为阴,左侧为阳,体内为阴,体外为阳等。相对,是指病点和治疗点的相对,原则上遵守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后病前治,前病后治等的治疗原则。平衡,指病点与治疗点之间同本体的中心点呈一条垂直线,八字治疗法中的本体大致上分为四个,头为一个本体,以耳尖根部为中心点,颈部为一个本体,以颈部的前正中线的中点和后正中线的中点作为中心点,另外躯干作为一个本体,是以躯干的前后正中线的中点作为中心点,剩下的四肢作为一个本体,因为上肢与下肢不等长,按比例来确定。病根点和治疗点通过中心点在一条直线上。反应是根据病点,运用阴阳、相对、平衡的原则确定了大概的治疗位,在治疗位的区域内,用酒精棉球或者是刮痧板,轻轻的刮出痧,痧出即止,痧点即是精准的治疗点,针刺这些痧点,才能保证治疗点的准确,才能保证治疗效果。如果痧点过多,就采用拇指在治疗位的区域内点按的方法来确定,点按疼痛或者酸胀感明显的位置确定为针刺点。阴阳、相对、平衡六个字确定大概的治疗位置,反应两个字来确定精准的针刺点。
  综合八个字,整体的病位点和治疗位可以概括为:1、颈椎——耻骨联合,2、肩关节——对侧髋关节,3、肩胛区——对侧腹股沟,小腹外侧区,4、肘关节——对侧膝关节,5、腕关节——对侧踝关节,6、指关节——对侧趾关节,7、腰椎的L1-L5——胸骨体,均分成5份,由上至下分别对应L5,L4,L3,L2,L1。剩下的胸椎则在腹部,趾骨联合上,胸骨剑突下这一段分成12份,也是成倒立,对应。
  除了病位和治疗点之外,还有几个必扎的高能量点:1、大椎穴,颈七椎棘突下凹陷处,大椎穴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的交会穴,又称诸阳之会,具有宣通一身阳气之功,故可宣阳解表,祛风散寒。2、脊中穴,胸十一椎棘突下凹陷处,具有温阳健脾。凝神镇痉的功效。3、接脊穴,位于胸十二椎棘突下凹陷处,具有消食导滞,健脾利湿的功效,脊中穴和接脊穴合用,可以达到振奋阳气,平衡阴阳,温煦经络,健脾理气和血,气血和,各循其经,各司其职,有助于抵御外邪,清湿祛风温经除痹。4、命门,位于腰二椎棘突下凹陷处,命门具有培元补肾,舒筋活血,强健腰膝之功。5、内踝下赤白肉际处,均分四份,四个点,外踝下赤白肉际处,均分成三份,三个治疗点,这七个治疗点可以提高人体整体的机能,提高免疫力。
  八字治疗法不讲病因和病种,只讲病感(酸、麻、胀、痛、痒),只要有病感,根据治疗原则,确定治疗部位,即可迅速减轻或消除病感,具有治疗面广,见效快,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等特点。
  1、治疗面广:只要有病感即为该疗法的适应症。
  2、见效快:治病不留针,刺入后达到针位即可出针,整个治疗过程2-10分钟,真出痛减。
  3、操作简单:一个部位即为一种病,不分病名、证型,一般情况下1-2根针即可完成整个治疗过程。
  4、安全可靠。进针角度是根据人体解剖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针尖要刺向骨膜表面,所以不用担心会伤及内脏,没有骨的部位,针尖只要透过真皮层即可。
  适应症:适应症广,各种痹证,出现酸麻胀痛痒这些病感就位八字治疗法的适应症。
  禁忌症:1过于疲劳,精神过度紧张,饥饿者,醉酒者不宜针刺。2孕妇不宜。3有出血倾向,凝血功能障碍不宜。4皮肤感染、肿瘤部位不宜针刺。
  晕针处理:晕针是针刺治疗中较常见的异常情况,主要由于患者心理准备不足,对针刺过度紧张,或者患者在针刺前处于饥饿、劳累等虚弱状态,或患者取姿不舒适,术者针刺手法不熟练等。如患者在针刺或留针过程中突然出现头晕、恶心、心慌,面色苍白,出冷汗等表现,此时应立即停止针刺,起出全部留针,令患者平卧,闭目休息,并饮少量温开水或者是白糖水,周围环境应避免噪杂。若症状较重,经上述方法处理后如不见效并出现心跳无力,呼吸微弱,脉搏细弱,应采取相应急救措施。
  对于晕针应注重于预防。如初次接受针刺治疗或精神过度紧张,身体虚弱者,应先做好解释,消除对针刺的顾虑,同时选择舒适持久的体位,最好采用卧位,选穴宜少,手法要轻。若饥饿、疲劳、大渴时,应令进食、休息、饮水后再予针刺,医者在针刺治疗过程中,要精神专一,随时注意观察病人的神色,询问病人的感觉,一旦有不适等晕针先兆,可及早采取处理措施,防患于未然。
  滞针处理:在针刺行针及起针时,术者手上对在穴位内的针体有涩滞、牵拉、包裹的感觉称滞针。滞针使针体不易被提插、捻转,不易起针。滞针的主要原因是患者精神紧张或针刺手法不当,使患者的针刺处发生肌肉强直性收缩,致肌纤维缠裹在针体上。出现滞针后,不要强行行针、起针。应令患者全身放松,并用手按摩针刺部位,使局部肌肉松弛。然后,轻缓向初时行针相反方向捻转,提动针体,缓慢将针起出。
  为了防止滞针,针刺前应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不使患者在针刺时产生紧张,并在针刺前将针体擦净,不可使用针体不光滑、甚至有锈斑或者弯曲的毫针。针刺时一旦出现局部肌肉挛缩造成体位移动时,应注意术者手不能离开针柄,此时可用左手按摩针刺部位,缓慢使患者恢复原来体位,轻捻针体同时向外起针,不得留针。另外,在行针时应注意不要大幅度向单方向捻转针体,避免在行针时发生滞针。
  对精神紧张者,应先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不必要的顾虑。注意行针的操作手法和避免单向捻转,若用搓法时,应注意与提插法的配合,则可避免肌纤维缠绕针身而防止滞针的发生。
  弯针处理:起针时若发现在皮下的弯针,应先令患者将变动的肢体缓慢恢复到原来进针时姿态,并在针刺穴位旁适当按摩,同时用右手捏住针柄做试探性、小幅度捻转,找到针体弯曲的方向后,顺着针体弯曲的方向起针、若针尖部弯曲,应注意一边小幅度捻转,一边慢慢提针,同时按摩针刺部位,减少疼痛。切忌强行起针,以免钩撕肌肉纤维或发生断针。
  为防止弯针,针刺前应先使患者有舒适的体位姿势,全身放松。留针时,针柄上方不要覆盖过重的衣物,不要碰撞针柄,不得变动体位或旋转,屈伸肢体。
  断针处理:常见原因是由于针根部锈蚀,在针刺时折断。如果自针根部折断时,部分针体仍暴露在皮肤外,可立即用手或镊子起出残针。另一个原因是因滞针、弯针处理不当或强行起针,造成部分针体断在皮下或肌肉组织中。此时应令患者肢体放松,不得移动体位,对于皮下断针,可用左手拇指、食指垂直下压针孔旁的软组织,使皮下断针的残端退出针孔外,并右手持镊子捏住断针残端起出断针。若针体折断在较深的部位时,则使患者制动,陪同患者到外科手术取针。
  为了防止断针,应注意在针刺前仔细检查针具,对于针柄松动、针根部有锈斑、针体曾有硬性弯曲的针,应及时剔弃不用。针刺时,切忌用力过猛。留针期间患者不应随意变动体位,当发生滞针、弯针时,应及时正确处理。
  血肿:出针后,在针刺部位引起皮下出血,皮肤隆起,称皮下血肿。出现皮下血肿时,应先持酒精棉球压按在针孔处的血肿上,按压1-2分钟。如血肿不再增大,不需处理。局部皮肤青紫可逐渐消退。如经上述按揉血肿继续增大,可加大按压并冷敷,然后加压包扎,48小时后局部改为热敷,消散瘀血。
  为了防止血肿的发生,针刺前应仔细检查针具,针尖有钩的不能使用。针刺时一定要注意仔细察看皮下血管走行,避开血管再行针刺。
体位选择
  针刺时患者体位选择是否适当,对腧穴的正确定位,针刺的施术操作,持久的留针以及防止晕针、滞针、弯针。甚至折针等,都有很大影响。如病重体弱,或精神紧张的病人,采用坐位,易使病人感到疲劳,往往易于发生晕针。又如体位选择不当,在针刺施术时,或留针过程中.病人常因移动体位而造成弯针、滞针,甚至发生折针事故。因此根据病情选取腧穴的所在部位,选择适当的体位,既有利于腧穴的正确定位又便于针灸的施术操作和较长时间的留针而不致疲劳的原则。
临床上针刺时常用的体位,有如下几种:
  1.仰卧位:适宜于取头、面、胸、腹部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
  2.侧卧位:适宜于取身体侧面少阳经腧穴和上、下肢的部分腧穴。
  3.伏卧位:适宜于取头、项、脊背、腰尻部腧穴,和下肢背侧及上肢部分腧穴。
  4.仰靠坐位:适宜于取前头、颜面和颈前等部位的腧穴。
  5.俯伏坐位:适宜于取后头和项、背部的腧穴。
  6.侧伏坐位:适宜于取头部的一侧,面颊及耳前后部位的腧穴。
  消毒:现在临床工作中运用一次性消毒针灸针,主要消毒是给治疗部位和医者手指的消毒:在需要针刺的腧穴部位消毒时,可用75%酒精棉球拭擦即可。在拭擦时应由腧穴部位的中心向四周绕圈擦拭。当腧穴消毒后,切忌接触污物,以免重新污染。
  医者手指的消毒:在施术前,医者应先用肥皂水将手洗刷干净,待干后再用75%酒精棉球擦拭即可。施术时医者应尽量避免手指直接接触针体,如必须接触针体时,可用消毒干棉球作间隔物,以保持针身无菌。
病案分享
  治疗验案1:患者杨丽霞,性别女,年龄45,来诊时间:2018年5月6日,双脚足跟痛一月余,晨起较重,遇冷加重,活动、热敷后减轻,陈醋水泡脚、贴风湿止痛膏效果不理想
  体格检查:拇指用力压迫足跟中央,疼痛加重。踝背屈,手指按压筋膜内缘压痛明显。舌质淡,苔薄白。X线检查未见明显骨赘形成
  中医诊断:痛痹(西医诊断足底筋膜炎)
  治疗:颈椎高能量点(大椎穴)点刺,脊中穴、接脊穴、腰二高能量点(命门),掌根反应点点刺,足跟压痛点散刺。治疗结束疼痛减轻七分。复诊:压痛明显减轻,晨起稍微有点疼痛,活动后疼痛消失。治疗同上。治疗三次症状消失。
  体会:八字治疗法遵从阴阳、相对、平衡、反应的治疗原则,阴阳、相对确定治疗部位,平衡调节生物电能量平衡,反应确定病位,针刺深达骨膜表面,到位即出针,针出痛止。把握好治疗原则是治疗的关键,治疗效果明显。
  治疗验案2:患者张小龙,性别男,年龄30,来诊时间2017年9月27日。
  主诉:右侧肘关节处疼痛一个多月,屈伸不利,拧钥匙,拧毛巾疼痛明显,遇冷、劳累加重,按摩、艾灸效果不理想,影响生活来诊。
  体格检查:肱骨外上髁处压痛明显,前臂屈伸、旋前、旋后疼痛明显,无放射痛,舌质淡,苔薄白。
  中医诊断:痛痹(西医诊断肱骨外上髁炎)
  治法:散寒通络,祛风除湿处方:颈椎高能量点(大椎穴)点刺,脊中穴、接脊穴、腰二高能量点(命门)、左侧腓骨头附近反应点点刺,右侧肱骨外上髁疼痛点散刺。治疗结束,痛减八分。嘱患者多休息,避免巩固外上髁处牵拉,保暖。
  复诊:症状不明显,轻微有压痛。治疗同上,三次痊愈。隔姜艾灸五天巩固疗效。
  治疗验案3:患者穆华,性别男,40岁,来诊时间2016年11月7日。
  主诉:在单位擦车,拉伤左肩,没及时处理,致使肩部活动受限五天来诊。体格检查:左上肢后伸、上举、外展受限,肩峰前下端压痛明显,无放射痛,无红肿。中医诊断:痛痹(软组织损伤)。
  治法:舒筋通络、活血止痛。处方:颈椎高能量点(大椎穴)点刺,脊中穴、接脊穴、腰二高能量点(命门)、右侧髋关节后痛点对应区反应点点刺,左肩痛点散刺。治疗结束痛减五分。嘱其治疗暂时减少活动。
  复诊:活动范围较治疗前加大,治疗同上,治疗五天疼痛症状不明显,去掉压痛点散刺,余治疗同前,并嘱其增加活动锻炼,连续治疗七天痊愈。
  治疗验案4,患者陈亮波,男,32岁,来诊时间2018年4月11日。
  主诉:腰部酸痛两年多,腰部发沉,活动加重,偶尔会向右侧臀部放射,常常按摩治疗,只能缓解几个小时。
  体格检查:右腿直腿抬高试验阳性,L3-L5压痛明显,腰部活动范围减小。
  辅助检查:CT检查L4-5腰椎间盘膨出,压迫硬脊膜。
  中医诊断:着痹(西医诊断:腰间盘膨出症)
  治法:除湿通络,祛风散寒。
  处方:颈椎高能量点(大椎穴)点刺,脊中穴、接脊穴、腰二高能量点(命门),腰三、腰四能量点、反映点点刺,胸骨反映点点刺,治疗结束嘱患者锻炼腰背肌。复诊疼痛减轻七分,治疗同上,治疗七天症状消失。
  治疗验案5,患者王佳,女,31岁,2017年11月22日来诊。
  主诉:颈项部肌肉僵硬,肩部发沉,像压着一块儿石头头部自觉昏沉沉,经常按摩治疗,可以缓解,疗效不持久。
  体格检查:压顶试验阴性,臂丛牵拉试验阴性,颈椎两侧压痛明显,肩部肌肉僵硬,压痛明显。
  辅助检查:X线检查未见异常。
  中医诊断:着痹(西医诊断颈型颈椎病)
  处方:颈椎高能量点(大椎穴)点刺,脊中穴、接脊穴、腰二高能量点(命门),枕五针点刺,耻骨联合反映点点刺。针刺结束头昏症状消失,颈部僵硬症状缓解七分,嘱其做颈椎保健操,耸肩运动。连续治疗五天症状消失。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2

鲜花
关闭
×

2人已赞赏

已赞赏过的网友 (2 人)

  • 鲜花

    匿名

  • 鲜花

    匿名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1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3131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