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岐黄文化国际论坛暨孙思邈大健康适宜
572次查看 0评论
悬壶济世一甲子, 仁心仁术暖人间,国医大师李佃贵2025年河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获得者。
在燕赵大地上,有这样一位医生:他年过七旬,仍坚持每周坐诊四天;他研发的中药制剂惠及千万患者,荣获30余项科技大奖;他曾在父亲去世时坚守抗震一线,也曾在疫情最严峻时两次走进隔离病房……他就是国医大师李佃贵,一位用60年光阴诠释“医者仁心”的白衣使者,2025年河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获得者。 “能早一分钟,患者就少受一分苦” 清晨7点的河北省中医院,候诊区早已坐满了从各地赶来的患者。李佃贵教授的诊室门口,一位江苏来的老农攥着病历本说:“挂不上号我也要来等,李大夫总会给我们加号。”正如患者所言,李教授常对学生说:“患者住旅馆多花一天钱就是负担,咱们加个班算什么?”这样的场景持续了整整60年。从青年到白发,他始终记得行医第一天立下的誓言:“开良心药,做贴心人。”患者们都说,找李大夫看病,“心里踏实!”他总会俯下身听老人慢慢讲病情,会不厌其烦的为每一位患者嘱托养生方法,“急患者之所急,痛患者之所痛”是李老一生的座右铭,“我们要永远感恩患者,患者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一碗汤药里的家国情怀” “浊毒就像我们身体里的垃圾,是万病之源,净化人体内环境是健康之本!”李佃贵教授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将中医经典理论与现代自然生态环境及社会环境变化相结合,首创“浊毒理论”,提出了浊毒四新,即“天之浊毒、地之浊毒、人之浊毒”的新概念;“净化人体内环境”的新健康观;“浊毒化”的新发病观;“化浊毒”的新治疗观,并由此开创出三清三调治则,21种治法。 这一理论不仅丰富了中医学术体系,更指导治疗了无数疑难杂症,打破了“胃癌前病变不可逆转”的理论束缚,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重点研究项目。为了让理论惠及百姓,他带领团队研制出“康胃丸”“香连化浊颗粒”等10余种平价制剂,其中多项成果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河北省科技进步奖等30余项殊荣。 “中医是传统医学,更是未来医学。中医药的使命是立体康养,是‘治未病’,是让人们不得病,是守护人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我们既要继承好、发扬好、利用好前辈留下的宝贵财富,又要创新发展与民众需求相适应的诊疗方法,既要发挥中医特色,又要提高综合救治能力。既要守正,更要创新。结合新时代科技成果,推进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让中医药走向世界,造福全人类!”这正是李教授浊毒理论的初衷与期望。 “要做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铁杆中医” 在学生们眼中,李佃贵教授是严师更是慈父。作为“国医大师”和“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双称号获得者,他培养出120余名硕博士研究生,其中包括全国名中医、国务院特贴专家等众多行业领军人才。 “跟诊李教授,早上一定要吃饱,老师一工作就是一上午,我们这些年轻人体力都跟不上。”李老的诊室有三张桌子,每张桌子周围都坐满了学生,他日复一日轮流在三张桌子间看病,“这样能让更多学生近距离接触患者,望闻问切,思考讨论学习,未来中医的传承要靠这些年轻人。”他教导学生深耕传统文化,建立中医自信,做医德高尚、医术高超的好医生。他认为,青年中医要“强三气”,带着志气扎根、骨气坚守、底气前行,做铁杆中医,心系苍生,让中医在未来枝繁叶茂! 扎根临床一甲子,他怀揣赤诚之心,以民之健康事业作为自己终身信仰,守护着患者身心健康,为他们带去生的希望。从“首创浊毒理论”到“桃李满天下”,这位荣获“中国好医生”等无数荣誉的老者,用一生诠释了何为“大医精诚”!那不仅是对医术的极致追求,更是对生命最温暖的守望。他用行动阐释了一名中医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照亮祖国医学高质量发展的未来之路。他是当之无愧的最美工作者,是无数患者心中最亮的“明灯”!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