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中医·名家讲堂]-曹东义带你一起学内经第四讲-20191112

2019-11-14| 发布者: 燕赵中医书院| 查看: 1001 |原作者: 曹东义|来自: 燕赵中医网

主讲专家:曹东义,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第四、五批师带徒指导老师,1958年出生于河北衡水市仲景村,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现任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副院长、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河北省 ...

微信扫码二维码,收听课程

    主讲专家:曹东义,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第四、五批师带徒指导老师,1958年出生于河北衡水市仲景村,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现任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副院长、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张仲景学术思想研究会会长,《燕赵中医药丛书》执行主编,《中医药与亚健康》杂志主编,《国医年鉴》副主编,《河北中医药文化》杂志副主编。主持省和国家多项课题,发表论文80多篇,出版著作41部,文字累计500余万。

     “曹东义带你一起学内经·第四讲”主要内容:

    各位新老朋友大家好,今天晚上我们一起学《内经》的范围:
    故病久则传化,上下不并,良医弗为。
  故阳畜积病死,而阳气当隔。隔者当泻,不亟正治,粗乃败之。
  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
  岐伯曰:阴者藏精而起极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
  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
  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
  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
  因而大饮,则气逆。
  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
  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因于露风,乃生寒热。
  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
  夏伤于暑,秋为痎疟。
  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四时之气,更伤五脏。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黄帝问曰:天有八风,经有五风,何谓?
  岐伯对曰: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脏,邪气发病。
  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四时之胜也。
  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肋;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
  故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肢。
  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痹厥。
  故冬不按蹻,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肋;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也。
  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此平人脉法也。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2

鲜花
关闭
×

2人已赞赏

已赞赏过的网友 (2 人)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