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曹东义:咏汉字国学中医
曹东义 发表于:2017-2-21 18:53:51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4985
本帖最后由 曹东义 于 2017-2-22 19:30 编辑
. j+ h7 Y# L) {+ U0 o
5 e; q$ F% K5 a  y& P5 ^* N2 w2 t 咏汉字国学中医
1 M+ Q  s' \! [' Q1 E曹东义
+ d1 W/ Z9 y# D1 X小序/ A% M. S4 r! {" P1 n
2016年石家庄一冬无雪,2017年2月21日在河北会堂参加河北中医工作会议,散会出来见姜建明局长接受《中国中医药报》记者黄蓓采访,路上大雪弥漫,道路湿滑,浮想联翩,草成四句小诗。6 F7 _" z, Y* f- n# `3 X
3 U$ b6 ]4 a# Z1 F% F' u# {6 \' c
岁寒有三友,
+ w) f" s& p$ T6 c* O8 Z/ }初雪春已到。3 j1 M0 u# v( e  i/ t' y
中医药法出,
6 T- F$ I. B' ^+ n5 ~百年一声笑。4 ]5 d4 u6 c2 A* ^
4 ~5 P7 R+ z* H; h4 I

5 C1 X: Z, ~1 m注:岁寒三友是指汉字、国学、中医。
: f0 T, I5 P$ }; P; U: W% z% C! i* e1 y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曹东义 发表于 2017-2-21 21:04:20 | 阅读全部
2017年全省中医药工作会议召开, 全力推进中医药发展再上新台阶  L- Y0 w) N% ?5 Y# J& ]

/ O" w/ X% Z7 O4 p) P2 t% H2017-02-21 河北中医药
( B0 k( s6 t+ K2 e本公众号为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官方微信,点击上方蓝色“河北中医药”关注吧!+ S' j8 T/ q# C
2 K4 m$ J# M3 j  a
2月21日上午,2017年全省中医药工作会议在石家庄召开。省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主任张绍廉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省卫生计生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段云波出席会议并为第二届省中医颁发证书,省卫生计生委党组成员、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姜建明作工作报告,省中医药局副局长胡永平主持会议,省中医药局副局长刘彦红宣读名中医表彰决定。
' h7 Q8 E7 A* O8 C1 v6 W6 L$ f5 d7 O" H  w, n
" Y1 Z) q1 L3 O; @  j, {  ^

+ u; r" F# x7 _: }; {% C! T/ K# Y会议全面总结了2016年全省中医药工作:强化谋篇布局,中医药发展思路更加明晰;强化体系建设,中医药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强化人才培养,中医药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强化部门联动,中医药产业发展扩面提速;强化舆论引导,中医药影响日益扩大。; N8 h. Q/ R" {* g  T2 w' z
' y$ n  k  S7 n9 G2 @1 K

9 F/ ?# V$ U+ X& G' \2 X0 I* a" I* m( N* ?1 M9 Y/ f
会议深刻分析了当前中医药工作所处的形势,指出2017年全省中医药工作要以新形势下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为指导,突出贯彻落实《中医药法》“一条主线”。
$ |: s" G$ |8 r7 Y把贯彻落实好《中医药法》,作为当前工作的“一号工程”,深入学习、广泛宣传、着力推动。狠抓深化医改中医药工作、强化中医院建设“两个难点”。积极参与分级诊疗,推进建立中医院现代化管理制度,探索推进支付方式改革,强化中医药监督管理。强力实施中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强化中医药特色优势,着力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努力实现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中医药人才队伍素质、中医药传承创新能力“三个提升”,继续开展“国医堂”建设,今年建设200个的“国医堂”,深入开展先进单位创建工作,大力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加快河北中医学院建设,支持升格为中医药大学;做好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新一轮人才培养项目,及时启动第六批全国、第五批省级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和第四批全国、第四批省级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重点加强河北中医学术流派、河北中医古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的挖掘和保护。着力推进河北中医药科技创新。支持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企业之间加强合作。深入推进中医药信息化建设、中医药产业发展、京津冀中医药协同发展、中医药文化宣传“四项工作”,加快中医药强省建设步伐。在广泛开展市县级中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同时,着力建强省级中医药健康信息平台。筹备召开第二届中药材产业发展大会。重点开展国家中医药局下达的“京津冀中医医疗服务协同发展行动计划”。大力实施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举办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大赛、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等活动,探索创立“东垣书屋”“扁鹊书社”等中医药知识文化和学术交流的平台,打造一批多样化、高品位的中医药文化传播载体,传播中医好声音、光大中医好形象、弘扬中医正能量。
6 H+ B8 @2 i7 i3 I; C, D& {, M+ x- ~* C
7 t" {: J. ]. w2 b7 o( A
    (图为沧州市政府副秘书长肖华作经验介绍)
# s- e: \  D5 b$ j
2 P  t/ q$ h$ H$ j# _- E沧州市政府、馆陶县政府等6个单位分别在会上做了经验交流。各市卫生计生和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省直中医药单位有关领导和负责同志参加会议。省人大教科文卫委、省中医药工作厅际联席会议有关单位、省卫生计生委相关处室有关负责同志等约200人参加会议。% W! K, U6 Z$ c

6 K, ^( \/ Z8 u, Y  d1 ?1 F摄影:李兴宅2 N5 o8 o* b) j! |9 q8 T
编辑:王拴虎3 S7 R  O2 K+ P  {- F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7-2-21 21:05:16 | 阅读全部
张绍廉:事争一流,唯旗是夺,推动中医药强省建设取得新成效7 p) h1 |4 N$ X! J
3 Y6 u7 @5 q2 o0 q
2017-02-21 河北中医药& R3 Q# z$ o# J" n0 U
本公众号为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官方微信,点击上方蓝色“河北中医药”关注吧!
0 M7 w% w& Z. K  T( M
) X3 ~/ B" b# d' M4 q% u2月21日,全省中医药工作会议在石家庄召开。省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主任张绍廉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 L. _& n- Q2 q: j& e
- l. |  V" ]3 R- W$ W- h: b0 v
  f' Z% T  \( }* n# U; C8 o7 u) e# b3 P1 M  c& s
张绍廉充分肯定了2016年全省中医药取得的成绩,“十三五”中医药工作实现开门红。一是精心规划,绘就蓝图。赵克志书记、张庆伟省长在全省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特别强调要坚持中西医并重,全面作出以中医药强省建设助推并全面融入健康河北建设的工作部署。在全国率先以省政府名义出台贯彻《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实施方案,绘就了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的路线图。二是优化环境,激发活力。在全国率先出台全面放开传统中医门诊部和诊所审批的政策,坚决拆除阻碍政策落地的“玻璃门”。特别是出台加强中医医师执业管理工作的文件,明晰和规范了中医医师执业范围,社会反响热烈,业内纷纷点赞。三是深化改革,释放红利。强化部门协调,将“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内容写入省委、省政府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强化财政投入、制剂流通、医保支付等倾斜政策。沧州、保定、承德、唐山等多地降低中医院起付线,提高中医药报销比例,放大惠民政策。
7 t9 b8 M% _# D/ ~& c
: U  o+ y) ^; y3 E张绍廉指出,当前,中医药发展进入天时、地利、人和的历史阶段,中医药强省建设也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全省卫生计生和中医药系统要强化“四个意识”,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改进工作作风,勇于攻坚克难,开创全省中医药发展新局面。一要强化政治意识,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发展中医药的新论断,提高到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高度,转化为推动中医药强省建设的责任担当和有力行动。二要强化大局意识,积极推动中药产业上档升级,高标准打造“安国中药都”,大力推进现代中药工业发展,进一步强化覆盖全产业链的发展格局,全面发挥中医药“五种资源”在健康河北建设中的作用和优势。三要强化担当意识,将中医药工作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实担起中医药振兴的主体责任,特别要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配足、配强工作人员,强化管理职能。要将中医药融入卫生计生改革发展大局,主动做好当地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在政策制定、项目安排、资金分配上向中医药倾斜。四要强化创新意识,要紧紧围绕破解当前中医药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紧紧围绕深化医改、京津冀协同发展、冬奥会召开、健康河北建设等重大机遇,着力创新中医药服务模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中医药服务需求。8 n2 u3 _4 T, |1 n

; ]- k2 j" W0 D3 U6 |+ L' `
: [3 Y! ?3 o& ^% E; i$ B
/ P7 L1 P  v3 L7 l. Q张绍廉要求,要切实抓好中医药强省建设的关键任务。一要贯彻落实好《中医药法》。把修订《河北省发展中医条例》作为学习宣传贯彻《中医药法》,推进中医药行业法治建设,切实保障《中医药法》在河北落地生根的一项根本性工作,力争在年底前完成修订工作。二要将中医药强省建设引向深入。各地要将目标和任务转化为逐年推进的工作计划,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具体项目,转化为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切实形成政府牵头、卫生计生部门主抓、相关部门联动的工作格局,凝聚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的强大合力。三要强力推进中医药百强县建设。建设中医药强省,根本在县域、重点在县域、难点更在县域。把中医药强县建设作为全面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抓手,按照不少于60%县域数量的目标,统筹制定中医药强县建设计划或方案。四要同步融入深化医改大局。各地在制定医改补偿政策时,要切实将中医院和综合医院区别对待,加大对中医院的补偿力度;特别要充分考虑中医诊疗项目收费较低的实际,加大价格调整额度,并将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和针灸、推拿等非药物诊疗技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促进中医医疗补偿政策,切实让干中医的不吃亏、看中医的得实惠。; p- y% H* ?6 |& l( y& l4 ^
- f: E6 k, P" ]
张绍廉特别强调,当前中医药工作,要着力在继承创新上下功夫。中医药发展离不开创新,要在充分继承好的基础上,强化创新意识,将中医药服务提质扩量,促使中医药服务水平越来越高,服务人群越来越多,服务领域越来越大。要在开放交流上下功夫。中医是“内家功”,交流合作必须要加强。各级中医医院要多交流、多学习,推动医院管理由细致、精致到极致。中医药工作者更要强化学术交流,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毫无保留的传给中青年中医,节约年轻医生的成才时间。要在服务健康上下功夫。当前的卫生与健康工作重点已经向预防保健转移,中医药的“治未病”理论和预防保健方法具有先天优势。各级中医医院要进一步提高中医药特色,将中医药治疗了、治好了多少患者作为重要指标,不断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中医药、相信中医药、使用中医药。特别是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政策向中医药倾斜、资金投入向中医药倾斜,中药制剂等利好政策也有望出台,中医药的发展前景会越来越好,全省中医药工作者要坚定信心,齐心协力,推动中医药取得大发展。
# [$ a# F3 z, _4 O0 }4 F3 l. G: p. ~3 Y) R
摄影:李兴宅4 n4 @2 S0 i8 P$ a
编辑:王拴虎! H+ Q: N) P" K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7-2-21 21:06:43 | 阅读全部
2017年全省中医药工作怎么干?要点来了!0 H6 O$ Q6 ~" {/ s5 {

+ R$ g, K& L( ]* K2017-02-21 河北中医药
2 @3 J. E& B) |( s9 ?. b+ A本公众号为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官方微信,点击上方蓝色“河北中医药”关注吧!# O) P9 ?8 T  @& L' E

6 O/ \3 s5 r$ p/ j, ?2 k
, j4 d5 g) T" p. y0 l. L# k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 `" n0 Y) a$ P4 B* s" }6 [3 M7 U
关于印发2017年全省中医药工作要点的通知, p8 |- I# D: {6 _/ D& f

+ p. S( {; j+ P; W* k5 b% v5 o1 ]3 t各市(含定州、辛集市)卫生计生委(局)、中医药管理局,省直有关单位:
, N- }* ~, _- W! I8 Y* I- s9 w现将《2017年全省中医药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抓好贯彻落实。1 `6 [2 {5 }9 G' b! a& W+ _7 D6 _
$ }+ B/ D1 Q0 e# f6 D
  
* M1 }# W& Z0 Y( z) p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 p7 Z4 O. G" m' f/ v
2017年2月20日  
3 ]5 z' L0 X8 |0 f2 P- r- y, m0 j2 Y8 ` * r+ u% b: C) H) a; ^3 s1 _* \4 {( Y& H
  / ]; }% o: P. x7 b" m3 ~
2017年全省中医药工作要点
" q* G/ x* |/ c& n: q   N4 N6 _: i3 ]- m9 I! N3 r  {
2017年全省中医药工作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省第九次党代会、全国和全省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医药法》《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河北省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等,充分发挥中医药“五种资源”和在深化医改中的特色优势与作用,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全力推进深化医改中医药工作,着力健全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管理体系和治理体系,着力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着力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中医药健康产业、中医药信息化、中医药国际交流、京津冀中医药协同发展,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为中医药强省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r. M/ m8 D* X& J& N5 C) e

. c0 L+ H$ u7 |( F& e7 d- a) ^. b; X 一、深入贯彻落实中医药政策法规 ! \: p6 [: S) x
1.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中医药法》,修订《河北省发展中医条例》。开展《中医药法》主题宣传日活动,举办中医药法专题培训班,凝聚社会关注度,提升中医药影响力。广泛开展立法调研,结合我省中医药发展现状,修订《河北省发展中医条例》。3 t+ n" r' ^9 H8 Y7 \5 t
2.推进落实《河北省贯彻<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实施方案》《河北省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将各项任务转化为具体工作项目和措施,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实施。
2 j( n, n, E, R, D, T; q7 J4 @, g$ s& v' L% B' v- G
二、全力推进深化医改中医药工作6 ^9 @+ X8 c, t  F" u9 A
3.积极参与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发挥中医全科诊疗优势,积极参与家庭医生签约制度建设。鼓励公立中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多种形式的医疗资源纵向联合体,利用中医医联体、对口帮扶、县乡一体化等方式,促进优质中医医疗资源下沉。建立中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分工合作的慢性病综合防治网络和工作机制,加快形成急慢分治的分级诊疗秩序。5 \8 O: K. Q/ k( n) j. X
4.同步推进公立中医院综合改革。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以建立有利于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的中医院现代化管理制度为核心,同步推进公立中医院综合改革。完善公立中医院投入倾斜政策、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管理等政策。积极借鉴各地成功的经验做法,探索建立符合中医院实际的院长任用、法人治理、人事薪酬等制度,逐步形成公立中医院运行新机制。发挥中医技术优势,优化收入结构,控制公立中医院医疗费用。
' u( y5 k- z3 e5.积极参与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筛选确定中医优势病种,探索开展单病种付费等支付方式改革。研究差别化的医保补偿政策,逐步扩大纳入城乡居民医保支付的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范围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提高中医药服务报销比例。继续实施不取消中药饮片加成政策。& n6 p2 z7 a8 @
! }: M7 ^2 l) |7 s+ r; K
三、着力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S. N3 t2 l; R5 r" N
6.全面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加强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力争15个县(市、区)申报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继续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综合服务区建设,年内完成200个国医堂建设。0 I3 o9 F6 c0 c. U4 s" s
7.实施中医临床优势培育工程。按照“上档升级、提升内涵、技术领先、服务到位”的要求,将省中医院逐步打造成为国家级中医医疗中心。加强市级中医院建设,打造市级区域中医医疗中心。提高县级中医院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中医诊疗能力,做好重大疑难疾病向上转诊服务和下转病人的承接。/ \" X! m- X6 t! c" ?' q' G
8. 加快推进社会办中医。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医疗机构和发展中医药服务,落实好全面放开只提供传统中医药服务的中医门诊部和中医诊所审批的政策,保障社会办和政府办中医医疗机构在准入、执业等方面享有同等权利。支持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中医门诊部、诊所,鼓励药品经营企业举办中医坐堂医诊所。
* j( G$ x& a. S/ t9 o- o8 s8 C6 B9.完善中医院评审评价机制。继续开展大型中医院巡查工作,完成对唐山、廊坊、衡水、邢台4家市级中医院的巡查。完成石家庄市中医院等8家三级中医院复审工作。制定二级中医康复医院、二级中医儿童医院基本标准。/ V4 ~( ?/ M2 k6 c
10.提升中医院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省中医院中医药特色优势和综合服务能力建设。重点提升衡水、邢台、张家口市中医院服务能力,加快“三甲中医院”创建步伐。启动“十三五”第二批标准化县级中医院建设单位申报工作。积极开展中医药健康扶贫工作。6 E6 a; y3 v3 I5 P$ K! L# P& Z9 s
11.开展中医药强县建设工作。制定中医药强县建设方案和制订评分细则,组织各地申报,力争年内完成10-20个中医药强县(市、区)建设验收工作。! A" d) T; W2 o! c
12.做好中医药应急和传染病防控工作。支持张家口市实施中医骨伤特色能力建设项目,为冬奥会提供保障。建立健全中医药参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网络和应急救治工作协调机制,提高中医药应急救治和重大传染病防治能力。
* e, @5 _# a* {( ]* Q& z/ l13.促进中西医协同协作。推进中西医优势互补、协同创新。探索建立完善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协作工作机制,在非中医医疗机构开展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提升中西医结合服务能力。2 o; B+ Y7 f1 A4 @8 W2 T8 x
14.做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成立省中医药学会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委员会,召开全省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会议。继续开展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增补省级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
9 q$ U$ O9 y' l7 I
1 f7 V3 M% R. y6 |; R0 z四、加快推进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 s- r- L9 b, f6 G
15.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新业态发展。启动中医医养结合试点工作,探索建立中医医养结合工作模式。会同省旅游委制定《关于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开展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创建活动,完善措施、探索模式,推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2 X) X/ q; `- z  M2 V. W9 c
16.提升中医特色康复能力。推进省中医院中医康复服务能力规范化建设项目,制定中医康复诊疗规范和标准,开展技术培训。制定《二级中医院标准化康复科基本标准》,遴选一批县级中医院康复科作为建设单位。
5 {) A4 I% t4 e; B; ]. X: E! m
+ {0 A  X8 F. E( ~4 b8 p五、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0 \, X) c+ c8 N9 r
17.加强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制定出台我省加快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方案。争取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项目,强化中医药重点研究室建设与管理,做好国家级研究室阶段性评估。建设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抢救中药传统炮制方法与技艺。做好中医药科研项目立项和管理工作,促进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 C& m$ C! n3 {( U3 g( S18.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推进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完善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信息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发挥安国、滦平、涉县全国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作用,带动中药材规范化、规模化种植。实施中药标准化项目,联合省发展改革委对项目进行中期督导。继续推进安国数字中药都建设,开展中药饮片鉴别技术培训。/ |6 B8 M3 Y9 K0 R/ k0 q" c
, U) S+ Y1 K0 w/ i3 q5 V/ U
六、强化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 i) v6 q9 x' f7 v/ R" x& b8 C& Z; u19.加强中医药院校教育。贯彻落实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座谈会精神,支持河北中医学院教学改革、增设专业和调整录取批次等工作。指导中、高等职业院校中医药相关专业建设与改革,加快发展中医药现代职业教育和健康服务技术技能人才培训。& e& F7 P" `" N' s7 a. o9 m
20.深化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推进中医住院医师和中医助理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健全完善中医药院校学生毕业后教育体系,实行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信息月报制度,开展省级督导,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对规培基地实行动态监督,提升基地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水平。  ^4 D& A* }/ Z% \: o
21.强化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做好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评选推荐和保障工作。实施新一轮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和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完善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和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开展督导和验收工作。依托国家中医药优势特色教育培训基地,加强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和中医护理骨干人才培养。发挥名中医作用,举办名中医讲习班。加强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
1 g& w, t+ G# G: S; R# G" K22.抓好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加强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培养县乡村中医药人才。实施基层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培养项目,提升基层中医药人员业务水平。支持县级中医院借助京津名老中医药专家资源,建立京津老中医药专家工作室分站。完善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工作管理体系,执行国家级和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
/ f& e$ m9 r  {1 I6 K
6 j+ J5 I  J* v' @4 ]; D" [6 h3 D七、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
4 R% ]4 q) ^1 u* o7 F7 P23.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持续推进“百院千场健康大讲堂”活动,依托中医药文化巡讲专家和新媒体,加强中医药文化和中医养生保健知识传播。开展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谋划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和市级中医药文化主题公园建设。实施中医院中医药文化提升项目,对2015年中医药文化示范医院建设单位进行评审验收。: ~3 s/ q0 d; M6 t% K1 `- b
24.传播中医药好声音。加大宣传力度,做好《中医药法》、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及卫生健康系列规划的宣传。探索创立“东垣书屋”“扁鹊书社”等中医药知识文化和学术交流平台。继续办好《河北日报》、河北广播电视台中医药相关栏目。办好河北中医药微信公众号。举办宣传员能力提升班。
9 w. n# Q2 i4 T8 c0 a- Y9 r3 K
3 b& j  e" x. u3 j) ]八、推进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
& l$ K4 c$ F2 e& p25.推进中医药“一带一路”海外发展。以实施国际合作专项为契机,促进中医药技术传播推广,打造河北中医药国际品牌。指导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继续深化中医药养生保健文化交流基地建设。指导省中医院实施中医药国际康复基地专项。继续支持华北理工大学与匈牙利佩奇大学合作,充分发挥中医孔子学院平台优势,加快推进中医药文化传播。继续加强与港澳台的中医药交流合作。
/ R; W$ m* J' A
! K" I6 A3 t+ Z/ h8 W( x" s7 N九、推进中医药法治建设6 c( }  |$ V8 j0 t# j0 @
26.提高中医药执法监督水平。推进依法行政,健全完善中医药监督管理行政执法体制,进一步规范中医药服务和市场秩序,净化中医医疗服务市场。举办全省中医药法制监督知识与能力培训班。4 d% D/ T4 [  \: T9 ?% q
27.严格项目资金管理。加强绩效督导力度,遴选中医药项目专家,做好中央资金中医药项目绩效评价工作。编制中医药“十三五”规划项目库,按年度做好项目计划安排。$ l9 e/ j) F  ]$ a( K7 c

, e3 f9 ~. o2 h( {! p8 h十、推进中医药信息化建设- R# `+ v$ Y* G. S6 M
28.实施县级中医院信息化建设项目。着力建强省级中医药健康信息平台,抓好省中医药数据中心和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实现与省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制定中医院信息提升项目实施方案,遴选县级中医院开展信息化建设。探索引入国内大型互联网公司,建立全省中医预约诊疗、远程会诊、名医经验共享的“互联网+中医药”平台,将优质中医医疗资源下沉基层。0 S" W7 P, T# i! }
5 \8 c2 E  Y1 v0 M  t
十一、推进京津冀中医药协同发展
5 e2 m# w  c) ^5 R29.实施好京津冀中医药协同发展项目。加强顶层设计,推动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京津冀中医医疗服务协同发展行动计划”,开展京津冀中医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协同病房、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传承推广基地、京津冀中医远程会诊平台、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基地建设。支持廊坊市“健康京畿&#8226;中医药先行”项目。
* q4 F  M: [/ i* b/ m8 q5 B
! l+ P& b# ^5 ^十二、切实强化自身能力建设
; v! ?9 F& D' a  E+ |30.加强党建工作。抓好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学习贯彻和省第九届党代会精神落实。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和专题活动,促进党员干部严守纪律规矩。坚持局分党组会议制度、学习制度、议事制度。坚持党建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统筹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3 D  v  b& f; k/ u9 ?
31.推进机关作风建设。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各项工作首位,认真落实全省全面深化机关作风整顿大会精神,定期分析党员干部思想情况,深化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和谐型、节约型机关创建活动。开展中医药改革发展重点难点问题专题调研。加大政务信息公开力度。; o: B( O) o& x3 F4 N
* p0 \8 j$ T' ]: O
编辑:沈正先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7-2-22 15:50:52 | 阅读全部
以国家意志,保障中医复兴& }* i, M" D- R7 a! T2 ~
曹东义
) l5 G' D4 W- r) {' ~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T9 }- E# G, f' B  }) j6 u/ B0 w8 D2 K4 G  J; _
2017年即将实施的《中医药法》,开创了一个新的纪元,它是用国家意志表达的中医药复兴的决心和措施。彻底改变了此前无法可依,只能靠大众民间信仰、领导批示而存在的状态。! U7 ]2 E# O( U' u& a  A5 \
百岁老人,国医大师邓铁涛先生说:“《中医药法》的正式颁布,让我倍感欣慰。”他说:“我们这个五千岁又新生了,凤凰涅槃了。中医药犹如和氏璧,它的璀璨,需要和氏精神,所以我深信,只要我们全体中医界同仁齐心协力,不懈探索不断前进,解除人类痛苦的曙光将出现在东方!”
( Y4 Z3 P- Z2 j1 f( {) I( p中医是中华民族原创的知识体系,它的形成、发展,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在中医学的体系里,充分吸收了人文与医学科技的成就,成为独特的学术体系。
' T" r+ i% ?  ]! s9 c2 w但是不可否认,中医学在近代以来,出现了严重的传承困难。破解这个困局,没有法律保障,就很难实现。
( K( Z* l" E) p( |' o让“取消中医”成了永久的历史梦幻
, W$ H2 Y9 V. z. g中医药有几千年发展的历史,具有不可否认的辉煌成就、现实作用和未来价值,但是在近现代多次被人抹黑,污蔑中医是“有意无意的骗子”,是“最大的伪科学”。有些人别有用心地利用政府提案和学术论坛等,大肆兜售“取消中医”、“告别中医中药”、“废医验药”,散布了一系列的危害中医事业、侵害中医从业人员权益的错误言论。
* Y% M0 V% n$ R! [# v随着《中医药法》的颁布实施,“取消中医”的言论已经成为了违法的行为,因此,这就彻底宣布了“反中医噩梦”的终审判决。
4 d$ X! Z- |, \; b8 m& p# c“继承和弘扬中医药,保障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保护人民健康”,成为《中医药法》的立法宗旨。“开展中医药服务,应当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中医药技术方法”成为中医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为扭转中医西化、异化、改造中医,在法律层面作了明确的规定。2 R' `3 [2 [6 S5 f- m
《中医药法》的颁布实施,让想作为、敢作为的人,“有法可据”;也让不作为、乱作为的人,“有法可惧”。2 ?' Z8 b/ R8 ?6 A/ b; D) s
有望治愈“高位截瘫”的管理体系, h' z% k7 c- I$ F4 V
长期以来,中医在县以下缺乏有效支持与管理,被很多老中医戏称为“高位截瘫”。这是因为很多事关中医发展的政策、措施,到了县一级就找不到专门管事的领导人员。大部分县卫生局的中医管理,由管理医政的人员代管,没有一个专职人员,更不用说把中医事业的发展纳入县域经济的发展规划之中了。因此,高位截瘫的中医事业,在县一级缺位很严重,突出表现在乡村里的中医基本就要断绝了,“进城看中医”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地区的真实写照。这个问题的形成,首先是政策的原因。! Q! M) @7 o. m2 ]% k% k1 y) L
1999年开始实行《执业医师法》之后,很多民间中医被人为排斥在“中医师”之外,成了非法行医的主体,是历次被打击、取缔的对象。这些民间中医,尽管行医多年,但是由于没有受过院校教育,多数人考不上行医资格。他们的身份由白变灰,再变黑,成为“非法行医”的“先驱”,多次打击的对象,自然也就不会有子女、徒弟跟师学习。原来的“传男不传女”的传统知识,也沦落为“白给不要”的惹祸根苗,中医在乡间的传承因此出现断流。
# Z& q. x8 K' M, h% e《中医药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中医药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统筹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举办规模适宜的中医医疗机构,扶持有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医疗机构发展”;“采取措施,增强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提供中医药服务的能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以及有条件的村卫生室应当合理配备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并运用和推广适宜的中医药技术方法。”
) Q. ]: e! ]! |1 _: u3 H9 ], x这些规定,在政策上保证了中医药,在乡村、基层有规划,有机构,有人员,有技术,中医药的地位不可动摇。
* j8 d7 O4 t! A医教研养生保健全方位推进
; M! y7 ^( z( _& m1 u1 U" A' T复兴中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一百年的衰落是因为只承认中医有技术、有方药,不承认中医有道。中医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精津液等等,都不被当作科学语言,一直强调要用科学西医的原理阐明中医的“物质基础”和“作用原理”。
- p. M8 A. }, [用西医的解剖、细胞、分子生物学要求中医,让中医不能谈论人的“生理结构和功能”;用西医疾病诊断标准,让中医在疾病面前闭口,不能谈论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在西医技术壁垒面前,丧失了标准的中医,就成了“聋瞽之学”,自立已经困难,更不能谈“卓然”。《中医药法》强调的“中西医并重”,此前很难实现,
" f  I: V$ v0 T' X4 {《中医药法》强调要按照中医自身规律和特点,在医疗、教学、科研、养生、保健、文化等领域全面发展。“开展中医药服务,应当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中医药技术方法”;保护道地药材资源,保护中医药传统知识,院校教育与师承相结合,传统中医诊所、制剂备案制等,一些列措施,样样都关系到中医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原创医学体系的复兴。
( Q; s  H" r; ^7 M$ L: _( E% n" X因此,《中医药法》的逐步实施,是一个让中医药辉煌历史可持续,现实作用能发挥,未来价值可展现的国策,是中医走向道术并重、逐渐复兴的基石。
* q( }7 g% Q5 }  e2 J% R/ q& [+ B( \
9 y' v+ S9 |1 q' H2 z
9 e: {/ v, d* R# F- L$ F2017、1、14
1 A/ Y/ [' u4 N  h8 f9 @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7-5-8 09:11:09 | 阅读全部
王世保说:失去参照物的西医,使人们思维模式陷入纠结对立的“死胡同”。“现代中国人对西医的过度盲崇,对中医的鄙视,造成了国家医政管理部门对中医存在的无视。而无视中医的存在,也就失去了可以衡量西医好坏的参照物。没有了参照物,西医自身的缺陷也就被彻底遮蔽起来了。”王世保说。; q# L/ {* I; h( }, r
&#160; &#160; 这就导致了“只缘身在此山中”,却跳不出思维模式的框框,而只能在已经证明失败的模式里,反复绕圈圈。“近代,掌控医政管理大权的西医人士,通过西医的管理措施,不断地对中医进行扭曲、排挤,即国家不仅从管理体制上效法西医,采用西医的管理办法来管理中医,而且在教育和诊疗形态等诸多方面都是按着西医的模式来改造中医。”
6 @; c3 v3 v0 T% F7 R&#160; &#160; “这就导致了他们视野的狭隘化,虽然历经多次改革不能成功,但他们依然不能跳出西医医疗体制所铸就的藩篱,从西医决定的医疗管理体制之外来看现有体制的弊端。”王世保建议,应尊重中医、西医各自的特点,给予彼此平等的空间,这将是医改突破的决定因素。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7-9-7 13:49:10 来自手机 | 阅读全部
曹东义 发表于 2017-2-21 21:04
1 W. z+ l1 h) C% P2017年全省中医药工作会议召开, 全力推进中医药发展再上新台阶& s5 F- S+ t  }1 G( I3 L6 r, ]
) I5 I6 s* O) ^; }( {4 m( p
2017-02-21 河北中医药
4 I& H0 U% B7 |9 E" D. z  _- {
$ @7 y" K3 j! ]/ ^
半年多的时间过去了,《中医法》已经实施,很多问题还没解决,比如第15条的师承人员,医术确有专长人员的考核就可以获得医师证,就很不容易落实。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7-10-19 16:54:23 | 阅读全部
我在2010年出版的《中医近现代史话》的“引言”里,有一首小诗:十几年之前,何足道先生出版《中医存亡论》,著名中医专家陆广莘先生挥毫泼墨,为之写了很好的序言进行推荐,在序言的末尾,陆先生录宋朝诗人杨万里的一首诗“万山不许一溪奔”,来描写中医的艰难处境,抒发“堂堂小溪出前村”的情怀。尽管是小溪奔流,却与辛弃疾“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江河奔腾气势,有异曲同工之妙,读后深有感触。因此,笔者师其意,也学作一首小诗,为中医而感慨:! I' O* j  [5 y8 g) b0 q
&#160;
1 C/ W: _1 C  m# N/ ?7 F, t5 W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清流日月吟。
; e8 o0 O8 f, J. t% F&#160;* g  E; V, A  M, ?( c; I  e
待到平原天地阔,滚滚江河出山根。- G5 v+ l8 v$ E7 b) _
&#160;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