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曹东义 发表于:2024-5-11 16:04:56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416
本帖最后由 曹东义 于 2024-5-12 09:06 编辑
7 ^- w& [, s2 m: R) T) B: @- O+ B4 H, O
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color=var(--weui-LINK)][url=]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url] 2023-09-14 18:23 北京
' ]8 p9 e9 V/ R  u( H+ d8 X[color=var(--weui-FG-HALF)]

【摘要】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是中医药传统知识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保护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的意义出发,介绍了现阶段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主体内容、界定方法及实施方案,结合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在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各个项目收集现状,发现各地不仅在收集项目总数上差异较大,且同一地区不同类别的项目收集情况亦有悬殊,通过分析造成差异现状的原因,以及遇到的共性问题,给出相应对策建议,为今后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的保护收集工作提供参考。

* J' ?2 v% i1 E- B4 t. I% [+ A

【关键词】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数据库;持有人

& o8 O6 X& `) ^+ O

根据中医药传统知识主要存在形式,可分为固态和活态两种:固态中医药传统知识是指以古籍文献、文物等形式固化在一定载体里的中医药知识;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是指有一定传承年限并至今仍在应用的,具有一定历史和现实价值的中医药知识。据记载,自西汉“侍医李柱国校方技”以来,历代政府及民间对中医药古籍文献的整理保护从未间断,但对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如民间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中医诊疗经验与思维方式、中医学术思想等一直面临着难以保护复制及推广应用等问题。

1 i/ M7 b/ z. L5 k* B6 C0 ]" P

201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行业科研工作任务专项“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名录及数据库建设”“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数据库建设”研究中,将活态数据库建设,重视申报人和项目证据的真实性,加强与原有数据库的融合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研究中心制订了符合中医药特色的《中医药传统知识收集整理工作方案》《中医药传统知识收集整理技术规范》,为我国的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工作提供了具有操作性的收集整理规范。


2 U. _1 P8 H- H
01
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的意义

, w9 R) T+ q+ I

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是中医药传统知识传承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祖国医学的理论观念、辨证思维、独特技艺、方药加工、针灸推拿手法等,通过人的行为实践活动实现对中医药传统知识传承创新。中医药传统知识通过其活态性的特征,在传承过程中,不仅具有历史的延续性,承载着传承数代的中医药知识;而且通过不断创新,在当今社会仍能应用于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 i! {5 W) j# K& N

我国地大物博,中医药传统知识除了古籍文献记载以外,活态的中医药传统知识分布广泛且难以计数,将有一定传承年限并至今仍在应用的,具有一定历史和现实价值的正在使用中的中医药知识,且知识内容属于古籍文献中没有记载的或在古籍文献记载基础上有所创新的中医药传统知识进行收集整理,加以保护并推广应用,可以极大地丰富现有的医疗体系,充实卫生资源,更好地保障人民健康。与此同时,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的保护,更重视对持有人权益的长效保护。中医药在民间,主要以家传和师承的形式,以“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传承,且传承范围局限,受众面小,导致很多优秀的技术濒临消亡。通过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的保护明确持有人应有的权益,解决中医药传统知识传承创新面临的困境,解决中医药“不传之痛”。


' F) M4 [; _2 J- g  [; Q' j
02
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的实施

4 k) B1 d# X4 G2 n+ [
2.1保护内容

2 m( _2 h4 U- V

根据《中医药传统知识收集整理工作方案》,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主要是针对我国国内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县乡镇的医疗机构、家族、师承群体、学派、老字号企业,及特定地区(民族聚集地、村落)中传承应用的活态性的中医药传统诊疗技术、经验方、中药炮制、制剂方法等中医药传统知识。将基于中华民族长期实践积累、世代传承发展、具有现实或者潜在价值的中医药理论、技术和标志符号,包括但不限于中医药古籍经典名方、单验方、诊疗技术、中药炮制技术、制剂方法、养生方法等;同时包括了由该领域中智力活动所产生的革新和创造。在此基础上,收集植根于中华各民族文化传统;在特定地域应用与传承超过3代或50年;至今仍在传承应用,具有活态性;不同于公知公用的中医药传统知识,具有独特性;具有较高的医疗、技术或经济价值的中医药传统知识。

2 R3 g' f" t" E/ d" K# [
2.2实施方案
4 D5 e1 w, G9 L3 v3 o

我国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收集单位根据《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收集整理技术规范》具体内容,重点调查中医药传统知识持有人信息(姓名、民族、最高学历、执业情况、商标情况、专利、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项目信息(类别、适应证、禁忌证、病例、传承情况等)、诚信信息(个人诚信证明、专家组实地调研报告)等内容。将采集后的信息,通过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数据库系统进行网上填写并上传证据,由国家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研究中心省级(自治区、直辖市)分中心对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已经收集的项目进行分类,按照技术规范进行形式审查。

  j" g5 q* L2 h7 L% S
03
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收集现状
+ [) G3 D9 G$ Q( s4 T

目前,通过对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工作培训及实地走访,摸清全国现有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的实际情况;截止至2022年8月,已对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整理收集培训和对部分已申报项目的实地走访工作;同时,截止至2021年12月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数据库接收全国范围上报项目共计2521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具体申报项目数如下图所示。

根据中医药传统知识现有概念研究,数据库将中医药传统知识具体项目类型分为7类,不同类型的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收集概况:

4 A  L4 L, u5 m( o9 V

①中医药传统理论知识,包括生命与健康理论、疾病与防治理论、药物与方剂理论等153项(占6.07%);

②传统养生保健、疾病预防知识和方法64项(占2.54%);

③传统诊疗技术914项(占36.26%);

④传统单验方和制剂1207项(占47.88%);

⑤中药材的传统采集、栽培、贮存、加工炮制、鉴别等知识和方法126项(占 5.00%);

⑥中医药特有的传统标记、符号、图像和文字等2项(占0.07%);⑦其他需要保护的中医药传统知识55项(占2.18%)。

数据来源(截至2021年12月):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数据库系统https://livedata.ptktcm.com/review/home

- F% k8 ?" O% k/ V0 n
04
存在问题分析
0 [  k) i& @$ Z( c/ M- g; _- ]/ ?) ^

根据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数据库收集到的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对我国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的存续状况进行了初步了解。由于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融合了不同的项目种类,通过分析数据库各项目数量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申报数目发现,我国目前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项目申报现状存在如下差异及可能存在的原因。


4 [* D3 a# K8 X0 u2 `% s' I
4.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收集情况

; d% B3 L& \8 b7 x  e: A. g& K, R" N

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报项目数来看,亦有较大悬殊,但各省在项目类别上并无明显差别,传统单验方和制剂、传统诊疗技术亦为主要申报项目。融合了不同类型中医药传统知识与所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一定联系,上报项目数最多为329项,最少为6项,平均数为81项。

5 O6 }3 W7 |% W: M7 U

分析收集项目高于平均数的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多为经济基础较好,如2021年GDP增长迅速地区:上海、浙江、湖南、湖北、福建,同时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工作开展较早。上海中医药大学2014年依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调查项目,就已经开展了“上海市中医药传统知识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资助下开展了“湖南省中医药传统知识的现状、问题及保护对策探讨”。浙江、福建历代经济发达名医辈出,且为历代古籍文献刊印的主要地区,中医药文献流传较广,为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收集工作提供了基础。少数民族医药属于中医药传统知识的一部分,少数民族医药丰富地区如:内蒙古、西藏、吉林、江西、广西等丰富了该地区中医药传统知识收集的范围。


" W  o& E; B  w% ^: e( F

分析收集项目低于平均数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因受经济文化和地理因素的影响,各地中医药发展水平不均衡,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工作开展缓慢,认识和重视程度有待提高。除了受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民族医药优势的影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申报数目差异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我国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工作宣传力度的不足;此外,由于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的收集主要是通过政府管理部门召开座谈会的方式,受众面较小,不能做到对当地传统知识持有人全面地了解和挖掘,且可追溯性较低;以及部分基层调查人员对中医药传统知识收集工作认识不足,对没有按照项目入选条件进行筛选,存在所报项目不符合要求的情况,以上均是造成各省上报项目数差异的主要原因。

# o; T4 P: k- C: X" L
4.2不同项目类型收集情况

4 v. v1 P* N1 |

从各项目类型申报情况来看,各项目申报数目有较大悬殊,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医药传统知识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0 H9 S( K1 |: O" x

4.2.1特定项目类别分布集中


$ ~% j8 [/ ~2 e" O: S2 ~! d

传统单验方和制剂1207项、传统诊疗技术914项,两项为上报较多类别约占总数84.14%。由此可见,申报项目多集中于传统单验方和制剂、传统诊疗技术两项,即内服药物(传统单验方和制剂)的应用多于临床诊疗技术,考虑可能是经验性操作技术相对于方药运用传承而言,更多依靠“口传心授”的方式获取,传承资料不全,支持证据保存不足,难以论证;或者由于医疗制度的变迁、制备程序的繁琐、经济回报的影响等,致使流传和发展受限,不具有活态性等原因难以入选。


" r8 ^* d% d4 w; C& P

4.2.2临床诊疗方法申报数目远高于理论知识类


0 J3 u6 W1 ?% c! L  U& f# F% P0 g9 x

中医药传统理论知识,包括生命与健康理论、疾病与防治理论、药物与方剂理论等153项;传统养生保健、疾病预防知识和方法64项,与临床诊疗方药和技术收集数目比较相去甚远。理论知识多是一种内化理解,而临床诊疗活动则更多表现为一种外化行为,能产生更高的实际价值、自身价值、社会价值等,研学传习需求大,较理论容易传承和收集整理。中医药传统理论及传统养生保健、疾病预防知识多源于经典的中医理论,自《黄帝内经》起,后世医家理论多源于此,且中医古籍文献浩如烟海,申报的中医理论多良莠不齐,甄别难度大。

$ ~7 D0 y- P/ ^% H2 g" ?' p; T6 B/ A

4.2.3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内涵的认识不足


$ c4 S0 m4 F' a6 r" j7 Y! b7 L

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是对中医药传统知识进行知识产权确权和保护的法律概念,中医药特有的传统标记、符号、图像和文字等仅有2项,如部分老字号企业认为已经进行商标注册和专利申请,但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持有人应有权益,即对其持有的中医药传统知识享有传承使用的权力,对他人获取、利用其持有的中医药传统知识享有知情同意和利益分享等权利,侧面反映了目前对中医药特有的传统标记、符号、图像和文字等属于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范畴的认识不足。


0 @0 Q0 {; a) A* x9 ]% T, A
4.3共性问题分析
7 g: g9 D% ]& Y* M* A& j4 K! ?

在各省推荐的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项目的实地走访中发现,持有人多着重介绍技术的疗效而夸大治疗效果,如大部分技术持有人强调过,该技术伙方药能够治疗癌症或肿瘤,但并无临床持续的可靠数据支持,短时间内无法核实该技术的价值等,增加了甄别和收集的难度。持有人对传承源流含糊其词,仅通过口头说明该技术有数百年历史或经过数代传承,或传承时间、代数不足50年或3代以上;项目信息缺少必要内容及对应证据(如适应范围,使用禁忌,应用规范、地区、时间),不符合纳入标准。部分传承背景清晰且疗法独特的中医药传统知识,申报人出于技术、配方保密或已申报“非遗”、注册商标、申请专利等原因,并不愿意配合收集工作;此外,数据库调查还发现,部分申报人缺少基本身份信息,申报人文化程较低,以家传或师承为主,本人并未取得职业医师资格证书或本身并不从事医疗行业,如不申报该项技术或将因持有人无法行医而面临中断传承等情况;以及统一项目由于传承人不同,出现在不同地区申报等问题。


; m; K1 v( O7 H- Y0 C, @/ v
05
对策建议

8 E2 w! f) [0 a; ~
5.1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培训
  a7 i: M% h( j6 x/ y% M

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一直以来受到了各方关注与重视,其保护方式自古就有“以纸质文献为载体”与“口传心授秘密保护”两种。针对当今国际传统知识保护呈现出的争议与呼吁并存的局面,我国在经典案例和经验启示的基础上,对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开展了相关制度和技术研究,因时而变,顺势而长,现已逐渐转变为国家各级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开展的一项工作。目前根据实际情况,初步形成的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收集整理方案,向各省市集中宣讲、引导收集。在此基础上,不同省(自治区、直辖市)应根据当地对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的认识程度,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收集整理技术规范》培训、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与知识产权、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题讲座;培训收集人员的同时将有示范性作用的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作为案例,一定范围内开展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普及宣传。

+ c# f2 }! s# S! R

此外,基于当前收集整理现状与保护的目标,需从人员、政策等要素着手,加强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工作传播度,提高群众认知度,推动立法进程,确立保护模式,构建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的长效机制。各地应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研究中心的协助下,积极探索出一套适合自身的、更有针对性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模式;针对具体操作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应明确认识,协助信息解释填报工作;同时应尽快制订出《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条例》,以进一步规范中医药传统知识的登记、认定及获取、利用,使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的开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0 ~; N. y8 i6 b' |: }2 p$ L
5.2组建各层级专家评审体系
+ n* e, N' r0 A4 l2 y

建立逐级上报制度,形成由县、市、省、国家四级组成的中医药传统知识收集体系和队伍,建议每省推荐一定数量的既懂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又有较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构建国家级、省级筛选评价专家委员会,对各级申报的项目进行逐层筛选,有效避免不同省级单位对项目的重复确权,对其中确有价值的中医药传统知识进行申报指导。形成收集整理、筛选评价、纳入名录和数据库、推广应有的有效运行机制。

5 ?: |7 j0 H" ]0 R' k5 I! x! e+ m( D
5.3开展明确持有人权益研究
- ~- r9 y2 ]" |

需进一步开展关于《中医药法》中关于“持有人对其持有的中医药传统知识享有传承使用的权力,对他人获取、利用其持有的中医药传统知识享有知情同意和利益分享等权利”具体内容的研究,探讨持有人概念和权益。开展针对目前技术持有人、传承人及申报人之间关系的研究,通过分析持有人与传承人的关系,以及传承使用权的私权属性等,为今后构建持有人专有权合理使用制度,鼓励创新传承,开展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工作提供保障。同时,建构一套稳定有序、高效协同的良性机制,推进立法协作以获得法律依据、加强统筹保障,协调技术持有人、行业学者、政府、市场等有效衔接的服务制度,搭建现代知识产权与传统知识保护互相补充的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发挥司法、政府、社会等多元保护在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4 y4 r. U: U+ M7 e6 |3 y( G% Y
5.4推广转化与应用研究

* P% b8 \+ Y! A: d1 K% f& D

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收集的目的不仅是对其进行保护,更重要的是将挖掘整理筛选评价出来已经成熟的安全的有效的项目应用于临床,能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如经过前期的挖掘整理筛选评价以后,可以有针对性地把更多的经费或力量放在技术的升级或是技术进一步的优化改造上,如通过省级中心适宜技术推广基地或医疗机构进行推广应用,充实现有的医疗技术,将对中医药传统知识收集整理工作起到示范和推动作用,以实际行动助力构建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大格局。

$ W, x) O0 X* U0 J
06
小结
* |: g) Z; i! \7 z/ `

我国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正处于起步阶段,提高认识及时全面地摸清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的现状,是中医药传统知识收集整理、推广应用,助力中医药发展的前提。在遵循中医药学科特点和中医药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开展高质量的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相关研究,积极推进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工作,促进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重要指示,更是中医人的初心和使命。


" I# M; ?' d- K- X- e1 w

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23年4月第20卷第11期


& i/ ^* }" L" O5 t4 s. c. {, W! O: T

作者:张凤霞、刘谦、王柳青、朱婷钰、安宏、石雪芹、赵杼沛、刘剑锋,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


( G5 {5 O- x$ d* Z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专项”研究(2019YFC1708400);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重大攻关项目(CI2021A00301)


; u& G9 ]2 L$ ~4 V7 T: B[color=var(--weui-FG-1)]0 v# L( _2 \. r# c% x/ F; l" D/ o+ s
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
7 x9 _4 J3 y% H& o
0 T7 j$ L$ t: Z: ^7 {) U6 H6 d* Y- ^( J6 M1 q. N
[color=rgba(255, 255, 255, 0.9)]# {: T3 C( N8 V& r, W" F6 J7 ?
,赞310 z! M4 w/ p% ?3 [
+ Y$ e$ Y* k  _/ o1 j! Y" T

+ x; r* t/ Y  d* R) h( T0 T
推荐阅读

" U4 O2 q! ~" M1 [  S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余艳红:发挥中医药多元价值优势,推动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z4 Z! L. }" Y, {; r4 F9 }
% k5 [2 B, S) E% [& ^! L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秦怀金:要挖掘好、发展好老中医药专家的宝贵经验,宣传好老中医药专家的典型事迹
: V" N$ @7 y# V, z7 g
! S7 y0 @0 l' T. l. J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问题分析2 z+ S7 C- h3 y6 @6 \

( a) x7 }9 s- d. m通知丨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传统医药大会暨中国非遗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会员代表大会9 x$ I( L0 ]" p# X2 \

! a! }5 i) Q! r$ @$ @9 r6 W0 ^; M% b9 m) N( \7 \# Q( ^7 W2 r

: F5 N2 N: t6 q2 w+ n+ H# ^& i1 J8 P& X+ w8 B! N7 {' T/ v
[backcolor=var(--weui-BG-2)]聚焦中医药[color=rgba(0, 0, 0, 0.3)]933- n2 v' T) o1 q  q2 R* v
名家视点[color=rgba(0, 0, 0, 0.3)]208
8 G7 r  ~$ c* _: b" D0 o+ u, `) `. t/ Q6 Z5 v# `

! S# m0 R& l8 a3 b6 |& U5 D[color=rgba(0, 0, 0, 0.9)][backcolor=var(--APPMSGCARD-BG)][color=rgba(0, 0, 0, 0.55)]聚焦中医药 · 目录2 m  ]: V/ t  a7 \* S4 @
[color=var(--weui-FG-0)][backcolor=var(--weui-BG-5)]
5 q( n& g3 J2 O) _" ?) L

+ M, C% G# d0 B8 V) G上一篇张伯礼院士:中医药传承发展的内生动力是临床实践、活态传承,要靠人才梯队和学术进步
下一篇通知丨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传统医药大会暨中国非遗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会员代表大会
( P; P; O; N) T0 \( u2 z
[color=rgba(0, 0, 0, 0.3)]阅读 556! W7 N. j/ E/ J9 z  y
3 l+ k* A+ o. _3 g) q4 a
[color=rgba(0, 0, 0, 0.9)]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
- @9 ?0 ~+ j4 [$ B1 Q6 R, P2 P2 l. h- \/ C
关注. R% i6 G* G: X9 T/ A$ {
5 |( Y: _8 C5 W5 G$ e6 b! W5 ~
分享收藏5
[backcolor=var(--weui-BG-5)]
# @/ W; x! N3 X  B' N' i9 J
5 [" f8 R! t3 Q3 {  j8 I0 m5 R

7 P( L( s  Q8 u+ X: h$ _6 j. i8 u' Q! V" a: c6 `
张伯礼院士:中西医协同势在必行,以中医之道驭西医之术是未来医学方向
" p+ x) D/ R4 q6 _% _2 l
; \5 n/ f/ x4 t' s3 x1 W) H[color=rgba(0, 0, 0, 0.3)]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 W. Z& Z9 Z) d! K

. D4 O3 j/ }# t6 ~3 p' u不喜欢
: I( n2 D$ P/ ]8 D: a5 L
5 ^, G: r& i+ u* F% X6 P* a" y[color=var(--weui-FG-0)][backcolor=var(--weui-BG-5)][color=var(--weui-FG-0)]不看的原因- l3 Z$ f- u& ?3 d( R% F& G; e0 k
确定
! r% x% ^1 @7 P5 F. g7 A8 M
  • 内容低质
  • 不看此公众号内容* T) D: [2 o9 b9 ]8 R5 N
7 N5 e/ w4 z* ]6 S! a
邯郸市加快省级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
1 A: ~" Y2 q7 S3 U: t
* ^7 }  |; o) [3 ?' B1 l+ K[color=rgba(0, 0, 0, 0.3)]我常看的号; H0 E. [- `1 D/ N; P0 p
河北中医药/ G9 @' F: d$ J

8 v- \8 a$ _+ H4 ~( D不喜欢3 Y& @6 h/ ^; H) ^8 O
[color=var(--weui-FG-0)][backcolor=var(--weui-BG-5)][color=var(--weui-FG-0)]不看的原因8 H' z+ \/ o- u$ J& s* A2 B
确定# u% W/ @9 w- X& }
  • 内容低质
  • 不看此公众号内容
    ' R) u" l2 A8 d
6 d8 K1 j4 A/ b+ @. j0 {8 v: m

9 h2 U' y& A" P6 O这是刘晓庆最想删掉的照片,穿开叉裙与雷格生同坐,被偷看好尴尬!) {! G. d4 ]9 V9 l

1 K3 W/ ~+ b  i; Y- O/ O' R[color=rgba(0, 0, 0, 0.3)]3个朋友分享9 }- v2 V/ A  U4 J6 ?# G9 S4 k
星煋看娱乐9 e( K& f3 T! C$ L$ h
不喜欢
! w, c/ w* H( l" j/ r5 `; \) m& q2 d2 U; n: `7 v6 e
[color=var(--weui-FG-0)][backcolor=var(--weui-BG-5)][color=var(--weui-FG-0)]不看的原因6 F) y$ F+ R6 X5 o
确定( h& b; {( s& U3 p
  • 内容低质
  • 不看此公众号内容; i* C7 z$ ?  @! D
. Q; k6 Z9 a2 `2 {# Z# e

) S& [* u+ l0 @4 n" T6 a, K9 v[color=rgba(0, 0, 0, 0.9)][color=var(--weui-FG-1)]
0 }% M7 V1 ~) n- X/ D9 v% n# ^/ k

, }" S4 ~8 @& Y* Y; w2 @# U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曹东义 发表于 2024-5-12 09:03:53 | 阅读全部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9 e/ j( I3 w+ J6 C4 f$ a& C. N: K
何主任你好!& |& o6 `9 D) v  e2 c
对于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的事情,我过去有所从事,目前的中医药一技之长专业委员会的工作,也与此高度相关,希望未来请你指导。6 r5 N9 w. Z. L4 \5 Y7 C* `
由于国家有关事情尚处于“起步阶段”,更需要我们积极努力,为发展河北和全国的中医药事业而奋斗。我搜集了一点资料,但是,很多动态性的事情不了解,请你多帮助。- E/ x9 P$ ~. f" B
曹东义5 I; e$ J5 a% a" j
2024、5、12: _3 S8 Z0 |& d. S. N
【新提醒】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来自:燕赵中医]  http://www.yanzhaozhongyi.com/fo ... tid=3248&extra=) G* H" f+ q/ A  [

' B0 k1 A) E% M* f( Q4 J! p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4 X8 S" V7 ^  ~) o) V
[链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 暨第二届中俄传统医学交流大会圆满落幕 – 北欧华人网
: B. l& J/ O) H7 U! \. f. }9 b8 b0 G) B. Z9 c. v" b3 ~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o1 f$ |: l- E" I) B
[链接]​曹东义当选新一届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专业委员会会长 - 健康中国 - 中华英才网
. {, A  H; _& @6 u" R  M5 W$ V- a" b1 J# u7 _. W% X' y3 W6 P! T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N  H4 C1 |/ r5 w& g# R[图片]5 R3 @; O$ `0 F0 I' a
" h5 x- M( I, \: B! r. M1 ^; }; j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I( y/ h: y5 d% D# r# O. i
[链接]省局高庆丰处长,国家卫健委医院管理研究所肖革新处长的致辞[来自:燕赵中医]
. B) H9 ?1 x( U: ^& b8 O9 g
9 S# d! R+ \" _, e9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7 m# K; T) A' C
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数据库系统  https://livedata.ptktcm.com/login
1 j3 H7 l) a7 c, b9 f( \- k4 E  ^7 s9 s) I) b. O, V& z  n. a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g: g$ `, L+ R: D
这个系统如何登录?& _/ w. F8 e2 B# s
# S; n. g; G* @) w8 f9 {$ y3 }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0 P7 l; M0 ~. }& X  ?' _
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23年4月第20卷第11期4 [$ E( W! \/ _
$ }2 v/ L4 R# }/ w* G- O6 L. _
作者:张凤霞、刘谦、王柳青、朱婷钰、安宏、石雪芹、赵杼沛、刘剑锋,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0 t# s& V0 R* u' J6 M6 r- P

" E+ E3 _. B- E& p) D5 ?)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专项”研究(2019YFC1708400);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重大攻关项目(CI2021A00301)
. ]+ @. c, P0 B* u( z6 W8 u; u' a# ~0 H: ]
深雪,何培主任,本单位:
- K4 A1 }3 y2 }! }3 ~[语音聊天]% \; n& p+ `7 U; q5 t5 K

3 }7 c) \# a  C% @. c4 m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2 Q& [. m  C5 A; ^
建议每省推荐一定数量的既懂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又有较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构建国家级、省级筛选评价专家委员会,对各级申报的项目进行逐层筛选,有效避免不同省级单位对项目的重复确权,对其中确有价值的中医药传统知识进行申报指导。形成收集整理、筛选评价、纳入名录和数据库、推广应有的有效运行机制。
8 k. s* n9 F$ w* N! {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